金融业(精选5篇)

  • 金融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央行:美联储昨日如期加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并未应声上调。15日上午央行按时公布,当日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及28天品种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均与前期持平,并未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金融专业 经济参考报:…

金融业(精选5篇)

金融业范文第1篇

【大摩:2030年二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翻番】@金融专业该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中国二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现在的4482美元增至8261美元,相当于大城市的64%,而去年这一比例为55%。

新华社: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央行:美联储昨日如期加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并未应声上调。15日上午央行按时公布,当日开展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及28天品种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均与前期持平,并未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金融专业

经济参考报:美联储这次加息完全符合预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影响有限,无需担忧也不必被动跟随。相比预期之中的加息,美国“缩表”计划对全球市场的冲击可能更大,或加剧流动性紧张局面,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进出口银行:据统计,支持“一带一路”项目贷款超6200亿元。

发改委:近日印发了《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安排》,提出将组织开展城乡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和收入监测试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有望实现增收。

上证报:@金融专业近日,一则“20家银行暂停房贷”的报道引发市场关注,不过多位专家表示,尽管资金面偏紧等因素导致房贷利率上行,部分银行房贷发放速度放缓,但房贷一直是银行的优质资产,大面积停贷现象可能性较小,相关报道存在误读。

金融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融合;范围经济;融合发展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发展模式被突破,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表现在金融业融合发展,而目前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是金融业内部所出现的混业经营,进而形成全能型金融机构;另一种路径是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

一、金融业发展过程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频繁暴发使得经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规制。美国颁布法律最早对金融业进行规制,随后英国、加拿大、日本也纷纷仿效美国颁布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各种金融法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做出了明确的限制,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分业经营和分业规制,形成政策性进入壁垒,这时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产业边界清晰。在20世纪的5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的银行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票据集中录入,实现账务管理的批处理,这成为信息化技术在金融业应用的开端。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推出电子银行卡。从此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金融业。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改变了金融业传统的业务流程,使得金融业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运营成本,并产生了更多的金融创新。传统的金融业和信息业出现技术相互渗透和融合及相互并购的现象并由此生成一些新的业务。与此同时,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也开始放松。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业出现了融合的趋势。2001年7月我国央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首次明确商业银行可以进行证券业务。2004年10月: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2005年2月由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制定的《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公布施行,鼓励商业银行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始由非竞争关系变为竞争关系,三者之间的传统产业边界开始模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金融业的融合正朝着个性化、效率化、无时空、无地方化的方向发展,力求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服务。

同时金融业在自身融合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金融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的形态,这种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是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创新,有助于金融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强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二、金融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1.降低金融产品交易成本

科斯早在1973年《企业的经济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成本,它认为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经济主体进行交易会产生谈判和签约的费用,这就是人们交易时要付出的代价。在对交易成本产生的本质研究中,交易成本论认为在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市场价格机制交易会有信息成本、搜寻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及监督成本,因此市场价格交易成本较高,需要把交易纳入到一个组织中就形成了企业。在金融产品的交易中,金融的融合发展使得金融产品的需求者不仅可以得到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金融产品,而且通过混业经营的全能金融机构能够一站式的得到所需金融产品和享受到整体的金融服务,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2.金融机构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

英国的经济学家哈提哈特和里歇尔在研究了多项关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观点后认为综合性银行在效率和金融稳定上具有优势,综合性商业银行能够发挥出比其他专业化银行更大程度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能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墨顿・米勒认为商业银行通过融合经营,投资者得到了良好的承销服务,同时银行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银行金融机构通过综合性发展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原有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能够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重复使用,因此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提供同质的服务。证券和保险金融机构的全能发展同样也能产生相同的效应。总之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显示出金融机构发展的成熟性。在全能型的金融机构中,各种金融资源能够自由充分流动,使得金融产业结构更趋效率化、高级化,网络型的金融体系开始形成,金融空间结构呈现更加有序状态。这种金融资源的集聚融合效益加快金融产品成本降低速度,使全能型金融机构获得相对成本优势,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有助于金融机构分散风险

美国学者Benston经过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进行研究后发现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当银行拥有附属证券公司时,或当银行将一部分资本投入证券业务时,其风险只有轻微的增长,而收益却有显著提高。增加的盈利加强了银行的支付能力,因此降低了银行倒闭的风险,进而降低了金融系统发生危机的风险。增强全能型银行及机构的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德国经济学家特洛文也认为综合性银行能向社会和客户提供投资的最佳机会,可以增强银行和客户的联系,可以使整个金融制度趋于稳定。

4.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业融合发展程提高使得创新资源进一步集中,增强金融创新能力。金融业的融合发展使金融机构企业更易获取原存于企业外部的知识,同时对于原有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吸收、创新,实现原有外部知识和自身知识的融合,使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金融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协同性,产生群体金融知识学习的外溢性。这种出于不同节点上知识面的交叉,产生的不同知识的融合,降低学习的成本,增强融合后的创新能力。同时金融融合发展促进了内部资源优化,技术网络、交易网络和社会网络有机结合,激发了金融创新活力,大量梯度性金融创新出现,金融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三、金融业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1.金融业内不同行业的融合

在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的态势下,金融业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也在融合发展。金融业业内的融合发展是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打破自身分营业务的局限,彼此之间互相渗透、交叉以及综合而形成的一种发展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规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剧了金融业跨产业并购现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获得竞争优势,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不断通过跨产业并购,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自己成为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机构,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如199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公司宣布合并,合并后的新集团定名为花旗集团,价值730亿美元,拥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的1亿家公司及零售客户,能够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基金管理、证券交易等业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种混业并购的现象在欧洲、日本也频频出现。这样的并购模糊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之间的界线,使银行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综合业务操作,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减少经营单一业务的风险,获得范围经济的效益,另一方面综合金融机构利用其内部业务网络的资源、服务及销售渠道,设计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充分的便利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降低服务成本,客户只需要面对金融机构的一个窗口就可以获得综合型金融机构内部的各类业务,减少搜寻信息、监督管理的成本,从而建立稳定优质的客户群,整体上来说可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金融业通过并购与综合经营,可以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2.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1)金融业与信息业的融合

金融业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早的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水平都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银行业发动了一场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逐步进入银行的管理领域,银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业务优化、整合,再造业务流程,不断进行全面的重组,使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达到管理和业务处理信息化的目标,国内各家银行及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数据大集中、业务集中处理等等。随着金融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金融业内的基础设施和网络资源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网上银行依托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的因特网,把银行的业务直接在因特网上推出。网上银行与实体银行的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由于网上银行的快速性和连动性,银行可以从原来支付的一个环节成为资源整合者,延长产业链条。网上银行的虚拟性让业务本身发生变化,带来业务创新。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公司参与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手段,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有利于券商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个性和全面的服务,深化和加强券商的服务意识。网上证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加了证券信息的丰富性和流通效率,极大地提高了投资者选择的自由度,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为股民提供了安全的交易手段,投资者可以得到更加优质快速的证券行情信息和交易服务,减少因行情延迟、信息时差或交易不及时等引起的交易损失。另外可以突破地域限制,给所有投资者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和较平等的服务。网上保险是指通过网络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给付,也即保险企业采用网络来开展一切活动的经营方式。网上开展保险业务缩短了销售渠道,大大降低费用,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网上保险业务,投保人只要简单的输入一些情况,保险公司就可以接收到这些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节省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联系以及商谈的大量时间,提高效率,同时降低了公司的经营成本。网上保险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优势可使保险服务质量得以大大提升。总之金融业所有的业务归根到底都是进行数字处理,金融机构是一个数字化的中介机构,因此金融业和信息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

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这种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产生了产业的资本化,增强了实体产业的内源性的融资能力,进而也带动了外源性的融资能力,其表现为产业资本大规模进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业的各个部门。其次,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投资基金,这种产业投资基金以满足特定实体产业融资需求为路径,以获取风险投资收益为目标,形成金融业服务的创新。最后,金融业和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表现为金融业与具体实体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产业。金融业和物流业融合而成的金融物流是其典型的产业之一。它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其满足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调节物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它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1).

[2]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

[3][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4]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5]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4(1).

[6]陈雨露,马勇.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J].财贸经济,2008(3).

[7]夏秀渊.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研究[J].浙江金融,2009(10).

[8]张平.金融业混业经营和范围经济[J].中国金融,2010(21).

金融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43-05

任何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进行的。在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中,单个企业选择的具体融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大多数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却具有某种共性,即经常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如以银行贷款筹资为主或以发行证券筹资为主,这就是企业融资的模式问题。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经济证券化程度不同,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的模式是不同的。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 两大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证券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另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银行贷款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 。

不过尽管日韩等东亚国家与德国的企业 均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但东亚国家与德国在银企关系、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市场 约束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我们将对第二种融资模式再进行细分研究。为此,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融资模式分别进行探讨,并力图找出一些可供我国企业融资得以借鉴的经验。

1. 英美企业以证券为主导的融资模式

1.1 英美企业融资的一般模式及其特点

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行为也已高度的市场化。因此,英美企业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长期资本,证券融资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导形式。由于美国企业融资模式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着重从美国企业融资 的实际来进行分析。

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企业制度也已非常完善,企业行为也非常的理性化。一般地,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的是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换言之,企业先依靠内部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再求助于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企业一般优先选择发行债券融资,资金不足时再发行股票融资。这一融资顺序的选择反映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是内部融资占最重要地位,其次是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最后是发行新股筹资。

美国企业注重证券融资的特点可以从其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反映出来。

其一,美国企业内源融资比重高。例如,从1979年至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最高的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其二,美国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则相对受到冷落,例如,整个80年代美国企业新股寥寥无几,多数年份新股发行为负值,这意味着许多企业通过举债来回购股票,从侧面反映了美国企业注重债务融资而相对忽视股权融资。

资料来源: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第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再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横向对比中也可以发现证券融资在美国企业资金来源中的份量。

资料来源:李扬,"我国资本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证券报》1997.12.15。

从美、日、德三国企业融资结构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美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在其外源融资中,证券融资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与美国证券市场极为发达有着相关的原因;德国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较高,这与美国企业类似,但在其外源融资结构中,德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日本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高达66%,而在其外源融资中,主要是 来自银行的贷款,其证券融资的比重只有7%,银行贷款在企业总资金来源中占到了59%的份 额。可见,从外部资金来源来看,美国企业主要依靠证券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也占了不小的比重,而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贷款。

1.2 美国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

从企业的股权结构来看,美国企业的持股主体经历了由个人股东完全持股到个人股东与法人股东共同持股的历史演进。这是因为,美国经济的主体是私有经济,这种经济是以个人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早期,美国的企业几乎全部是由个人股东持股的,但近二十年来,美国机构持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总量上约占美国全部上市公司股本的50%,其总资产已由1950年的1070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5.8万亿美元,主要的机构投 资者是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捐赠基金等。这些机构投资者把众多、分散的小额 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分散风险的组合投资,应该说,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为美国个人投资于企业开辟了交易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中介机制。尽管美国机构投资者快速发 展,但由于这些机构都是实行分散投资,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单个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比重并不高,因而使得美国企业的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许多企业往往有成千上万个股东,而且最大 股东持有的股份多在5%以下。

高度分散化的企业股权结构对美国企业融资体制的形成及其运行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其一,明确清晰的资本所有权关系是实现现代公司资本有效配置的基础,因为不管企业是以个人持 股为主还是以机构持股为主,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或所有者始终是清晰可见的,所有者均有明确的产权份额以及追求相应权益的权利与承担一定风险的责任;其二,高度分散化的个人产 权制度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和资本市场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剂,因为高度分散化的股权结 构意味着作为企业所有权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很多,当股票的买卖者数量越多,股票的交投 就越活跃,股票的转让就越容易,股市的规模发展就越快,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就越便捷。

这种股权结构对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是,投资者作为所有者(委托方)难以真正对企业经理人员(人)起到监督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占有股权微不足道的小股东有"搭便车"(freeriding)的倾向,他们既不关心、也无力左右企业经理人员的工作;另一方 面,由于机构投资者并不是真正的所有者,而只是机构性的人,基金的受益人运作基金,他们是"被动的投资者"(passiveinvestor),主要关心企业能付给他们多少的红利,而不是企业经营的好坏和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当机构投资者发现所持股票收益率下降时,就会立即抛出所持股票套现退出,而根本无意介入改组企业经理人员。因此,由于美国企业股权结构的高度分散,企业所有者无力、也不愿意采用投票选择的方式约束或改组企业的 经理人员,换言之,通过"用手投票"机制来约束经理人员,借以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作用是很小的,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约束主要来自于市场的力量和作用。

市场力量的作用包括股票市场、商品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多种形式。这些市场机制都能对企业经理人员施加影响,使其目标行为有利于所有者。这些市场力量中,数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作用最强,也最直接。

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脚投票"机制对经理人员的约束。由于美国股票市场非常发达,股票交易成本较低,当企业股东对企业经营状况不满意或对现任管理层不信任时,就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抛售所持的股票,股东在股票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的结果,使得该企业股票价格下跌,而股价的大幅下跌往往会使企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危机,如企业形象不佳、产品销售受阻、市场份额下降、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甚至提前收贷,财务状况恶化。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往往最终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等,通常,当企业股价大幅下跌时,董事会便会认为经理表现不佳,从而很可能直接将其撤换,这就是"用脚投票"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机制。二是兼并接管机制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经营业绩下滑时,其股票价格将会随之下跌,当股票下跌到远远低于企业的资产价值以下时,由于股票价格较低,其多数股权极易被其他战略投资者收购,然后这些收购者凭借所掌握的 股权,提议召开新的股东大会并接管了公司,将原来的经理层撤换,这就是兼并接管机制对企业经理人的约束,即企业经理人时时存在着被"恶意收购"的风险。企业经理人为了避免企业被接管以致于使自己失业,就会尽力经营好企业,使企业保持良好的业绩,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股票价格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不易被收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企业兼并接管市场是 美国企业治理的基本约束机制,尤其是80年代兴起的杠杆收购方式,使得美国企业出现恶意收购的狂潮,据统计,在接管活动达到高峰的1988年,美国企业接管交易的总价值达到3411亿元,为当年世界收购总额的70%以上。

1.3 法律对金融机构持有企业股份的限制

从法规和监管的角度来看,美国的法律一般禁止金融机构持有企业的股份。对于银行而言,1933年的格拉斯-斯廷格尔法几乎完全禁止银行拥有公司股份,例如,该法案不允许银行拥有任何一个单个公司5%以上的股份,就是持有少数的股份也不得参与股利分配,银行信托部 门虽然可以代客户(受益人)持有股份,但是不能把其受托资金的10%以上投资于任意单个公司,并且有其它的法律鼓励信托机构持股进一步分散;除银行以外,其他金融机构在公司 股份方面的投资也受到法律的限制,例如,纽约州保险法规定,任一人寿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于其它公司股份的资产不得超过本公司总资产的20%,并且投资于单个公司的股份资产不得超过本公司资产的2%;此外美国法律也限制非金融企业持有其它企业的股份。

2. 日本及东亚国家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融 资模式

2.1 日本企业融资的一般模式与特点

相对于英美等国家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外源融资模式,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外部资金来 源主要是从银行获取贷款。在这种融资模式中,以日本的主银行融资模式最为典型和突出。

据青木昌彦的研究,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包括三个相互补充的部分:(1)银行与企业建立关系型契约;(2)银行之间形成相互委托监管的特殊关系;(3)监管当局采取一整套特别的监管手段,如市场准入管制、"金融约束"、存款担保及对市场融资的限制等。以主银行为首的信用贷款几乎成为日本企业唯一的外源融资渠道。日本主银行融资模式是在经济高 速增长时期形成的,战后,日本所需的重建资金主要来自银行,随着经济的增长,所需资金 越来越多,来自银行资金的比例不断增长,相对应的是股权融资迅速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不断提高。1957年到1974年间,在日本企业的资金构成中,内源融资(折旧和利润 留成)所占的比重仅为25.6%-37.7%,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很高,一直在40%左右,而股票和 债券融资所占的比重则从1957年-1959年的18.5%下降到1970年-197 4年的8.3%,呈下降趋势。正是在这种企业自我积累能力低,而证券市场又不发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模式。而且日本银行与企业的这种关系是比较稳定的,一旦结合就很难变动,这样,就逐渐地形成了主银行体制这种独特的融资模式。主银行体制融合了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以及银行与监 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日本,几乎每一个企业都与某个银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被称为系列(Keiretsu)融资,包括长、短期贷款,但也涉及债券发行支持、股权投资、支付结算以及各种不同信息和管理方面的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到70年代中后期,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终结,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变和日本股票市场的发展,日本企业逐渐增加证券融资的比重,但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融资格局并未改变。

2.2 企业的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

从企业股权结构来看,与英美国家企业不同的是,日本的企业产权制度主要是以法人为基础的,即日本企业法人持股占有绝对的比重,据统计,1989年日本个人股东持有的股票只占22.6%,如果按股票时价金额计算只占20.5%,而70%以上的股份是由各种法人机构即银 行、保险公司和大企业所持有。与英美等国企业之间单向持股不同,日本的企业之间往往相互持股,若干相互持股的公司形成了一个较为密切的关系网,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形成了所谓的"企业集团"。产生这种持股结构可能有几个原因,其一可能是与日本1945年以前的财阀传统相关,其二是日本法律与英美等国的法律不同,对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几乎没有限制,其三同日本的东方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有一定关联,这种东方文化体现在企业控制机制方面,就是日本企业之间的兼并接管活动很少发生。

从企业的治理结构来看,由于企业股权结构的原因,日本企业之间的接管交易很少发生,类似于英美企业之间的恶性收购活动就更少了,因此,日本企业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监督主要不是来自于股票市场,而是来自于银行体系。由于以主银行为首的银行贷款几乎成为日本企业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且银行往往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主银行就牵头对企业实施相互控制。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支付正常,则主要由各有关企业依相关持股关系进行,基本上 是 被动的监督;而一旦企业经营出现异常,财务危机显现出来,整个治理结构马上就转入由主银行牵头的积极干预状态。一般地,如果某个企业不能对其某一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就会将所拥有的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决定采用何种干预方式。当然,主银行体制与相 关公司是一种动态的监督关系,对于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相机控制几乎毫无作用,但对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控制权常常会落入主银行手中。需要指出的是,进入80年代以后,主银 行的重要性已大大下降。

2.3 法规对银行持股的限制和对非银行金融的约束

与英美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对金融机构持有其它企业股份管制较少,反垄断法可能是其唯一的约束。一般地,日本并不禁止商业银行持有公司股份,尽管这些银行受到反垄断监管,直到1987年,单个银行持有单个公司的股份才被限制到10%(后来为5%)。同样,保险公司持有单个公司的股份被约束在不超过10%。并且,日本对反垄断法的执行并不象美国那样的严厉。

但是,与英美等市场经济高度自由化的国家不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日本政府对非银行金融采取了严格压制的政策,日本直到80年代中期,法律和管制环境一直限制企业从银行以外的金融源融资,例如,直到80年代初期,日本企业仍然难以直接从外部金融市场筹资,国内债券市场只对少数政府拥有的公司或电力等公用事业开放,1987年以前,日本完全禁止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直到1987年政府才允许企业发行商业票据,对股票的交易虽然没有直接的限制,但对股票交易课以重税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988年;其二是政府的利率管制。在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政府一直实行严厉的利率管制政策,政府以官定利率的形式人为地压低存贷款利率。通过保持低储蓄利率,银行可以以低市场利率贷出资金并仍然获利,这样就可以使非银行金融逐渐丧失竞争力。

韩国的企业融资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并辅助以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模式,具体不再细述。

3. 德国企业的全能银行融资模式

3.1 融资的一般模式与特点

德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基本上与日本相同,都是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不过,德国实行 的是一种全能银行融资体制。顾名思义,德国的全能银行是"全能的",可以自主地从事从商业银行到投资银行的广泛业务,也就是说,银行既可以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 也可以直接进行证券投资;并且,全能银行可以持有任何非金融企业任何数量的股票。

与英美等国的融资模式相比,德国企业制度体现的是其社会市场经济精神。由于德国企业许多都是由家族企业转化而来的,许多家族思想对企业的影响一直很大。一个显著的影响就是德国企业普遍推崇追求长期价值,由此产生的融资方式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再投资和银行贷款。与日本相似,德国的证券市场不够发达,规模较小,可以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相对最小的,例如,1990年末整个德国市场资本化总额只有5610亿马克,而同期美国纽 约交易所为3万亿美元;1988年,德国的股票交易量为84.5万股,而纽约证券交易所1989年的交易量为4100.7万股。从上市企业来看,德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较少,如1990年底上市公司不到德国股份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从个人投资者来看,德国持有股票的家庭只有7%,而美国则高达30%以上。1989年,德国家庭的储蓄率为12.2%,而美国为5.6%,这反映了德美两国企业资金来源的差异。

3.2 企业的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

从企业的股权结构来看,由于个人对企业的直接投资甚少,德国企业的持股结构多为法人持股,这与日本企业相类似。德国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很高,持股者主要为银行、创业家族、基金会、其他公司和政府等。虽然德国银行一般并不是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它持有的股份只占德国国内所有上市公司股份的9%,但是,银行除直接持有公司股票外,还能代表其所托管的许多个人股份参加每年召开的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例如,在1988年末,德国银行中储存的客户的股票就达到4115亿马克,约占国内股市总值的40%,再加上银行自己持有的股票,银行直接管理的股票就占到德国上市公司股票的50%,并且,一些全能大银行常常从债权人开始发展成为企业的大股东。这样,银行在许多公司监事会中占有席位,并直接影响着管理层,因此,德国的全能银行对企业具有很大的有效投票权利,德国银行已成为企业治理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对企业的治理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3 法规对银行持股的限制和对非银行金融的约束

德国对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持股没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如前文所说,德国实行全能银行制度,全能银行实质是一种垄断银行制度,银行既可以从事存贷款等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又可以从事证券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还可以从事信托业务等,并且,银行可以持有任何比例的公司股份,仅有许多谨慎的法规来限制银行对企业的持股,但是这些谨慎性的法规约束力并不太强,在持股的集中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但是,德国政府对非银行金融也采取了严格压制的政策,这一点也与日本相类似。一直到90年代以前,德国的非银行金融都受到政府的约束。德国政府对非银行金融的约束主要通过两个手段,一是严格而烦琐的发行审批制度,二是对证券交易课以重税。当局一般要求企业发 行申请必须得到德国经济部的批准,这样,企业往往不能在所选择的最佳时间发行证券,及时得到所需的资本,因此,相对于银行贷款融资而言,发行债券的实际成本较高,并且,证券交易税还会给二级市场加上沉重的负担,由于这两个因素,德国企业发行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长期受到阻碍,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同样受到各种税赋的制约,结果是,客观上使得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作为一种外部融资形式与银行贷款相比缺乏竞争力。

4. 国外模式的比较和借鉴:我国企业融资模式的现实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特别是企业制度等社会环境的不同,不同国家企业的融资模式是不一样的。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融资模式:一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也就是青木昌彦所说的保持距离型(arm's length financing)的融资制度,在这种融资模式下,企业所需要的外源资金,主要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来筹集,银行则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因此,对企业经营者的约束主要不是来自银行而是来自发达的证券市场,确切地说,是来自证券市场中的兼并与接管机制和 "用脚投票"机制;另一种是以日、德等国家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的融资模式,在日本和德国分别称为"主银行制度"和"全能银行"融资制度,也就是青木昌彦所说的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制度,在这种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企业关系密切,一家企业一般都与自己的主办银行有着长期稳定的借贷关系,主银行几乎"包办了"这家企业所有 的融资需求,但是,银行对于企业的监督与控制也是非常有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家的融资模式都是这两种模式中的一种或改良,例如,东亚国家的融资模式就类似于日本和德国的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这包括亚洲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和泰国等,而中国的融资模式也有类似的性质,因为中国曾模仿日本要求国有企业建立主办银行制度的变革。

但这两种融资模式究竟哪一种更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应该说,这两种融资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它们都促进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是所适用的环境不同而已。以证券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要求有发达的证券市场、明晰的私有产权制度和完备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而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则适应于庞大的银行体系以及政府对经济领域的较强干预。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银行导向型的融资模式有助于形成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复苏和崛起的支柱,可以为政府实施"赶超型"的经济政策提供一个载体,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地增长,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均在战后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而相比而言,英美的证券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模式难以形成长期而又稳定 的银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从经济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日德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而排斥了市场竞争,容易掩盖财务危机与各种矛盾,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和爆发,而以证券为主的融资模式 能够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和法律监管的作用,证券市场又易于分散、释放和化解金融风险,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会引起整个经济金融领域的动荡。例如,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也暴露了企业过分依赖银行,政府通过大银行保护大企业,形成所谓保护舰队的后果,可以说,透明度低、制约力差和不良贷款加剧了经济泡沫和日本银行业的危机。

从我国过去的实践来看,实际上我国一直实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八十年代初,在制定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时,我国金融管理层学习和研究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一种是欧美强化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作用,另一种是日本强化银行和间接融资的作用。政府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多地借鉴了日本的模式,注重银行贷款融资的作用,忽视 并限制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作用。我国以银行贷款为核心的间接融资,在集中资金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是非常有效的,对我国实施"赶超"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连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主要表现在:(1)政府可以通过银行集中大量资金,投入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在增量方面进行经济结构调节;(2)银行贷款弥补了政府无力拨补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不足;(3)政府通过控制贷款和货币发行,结合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速度快、效果明显。但是,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单一的银行贷款式间接融资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出来,这表现为,首先,透明度低,按照政府意图贷款,按照国有企业的需要贷款,政策性强,效益差,不良贷款有增无减, 贷款的制约力差,人情关系在起作用,有的借款企业即使有钱也不想还贷,成了典型的关系型融资;最后,震动力大。政府通过变动贷款规模调控经济,速度快,一个命令下达后,全国立即可以收紧贷款或放松贷款,但往往"一刀切",缺乏弹性,效益好的企业首先受到影响,效益差的企业已经占用了贷款,也归还不了,而且,不能通过市场随时进行微调,只能是到了问题严重时才发现,不得不从上到下用行政手段调控,对经济震动大,损失也大。

由于我国还是一个处于市场化改革初期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很低,证券市场也不太发达,经济证券化的水平还不高,并且,我国政府实行的是一种渐进式推进的经济改革。因此,借鉴国外的做法,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的选择可以分两步走:一是近期过渡式的融资模式,二是未来目标融资模式。作为近期过渡模式,可以采取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即日德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但是并不是照办日本和德国的做法,而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创新,要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实施国有银行商业化、股份化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努力提高证券融资的比重,同时,还要吸取东亚金融危机中日本和韩国的经验与教训,防止政府通过银行对企业的过度保护和政府对银行行为的过度干预。在此基础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成熟,我国企业的融资模式将逐步过渡到未来的目标模式。未来的过渡模式应是自行发展、平行定位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即证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并重、市场约束性强的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扬,"我国资本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证券报》1997.12.15日.

[2]方晓霞,《中国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行为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3]郑文平, 罗中伟. "美日德企业金融体制比较及其借鉴",《中国工业经济》1997.4.

[4]小宁. "经济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及启示", 载《国有资产管理》1999.

金融业范文第4篇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推动*金融业的新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必须站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服务全省乃至泛珠三角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我省建设金融强省的战略部署,明晰目标,制定规划,整合资源,落实措施,全面推动*金融业的新发展。

二、加强领导,发挥政府对金融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市政府金融工作机构。成立正局级的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金融办),作为市政府管理和协调金融事务的专门机构。

(二)成立市政府金融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研究决策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日常工作由市金融办负责。

(三)设立市金融发展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有较高水平的金融等方面专家和有关人员,作为咨询委员会成员,协助研究*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问题,为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

(四)建立金融工作联系机制。由分管副市长召集,市金融办负责组织,与人民银行*分行、广东银监局、广东证监局、广东保监局、银行业同业公会、证券业同业公会、保险业同业公会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保持政府与金融界的密切沟通,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五)健全省市协调机制。加强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请求省政府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并通过省市联合,争取中央的大力支持。

(六)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金融中心形象。由市政府主办*金融发展论坛,扩大*金融业的影响力。市金融办负责论坛的组织工作。

三、制定政策,努力营造有利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设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5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扶持*金融业的发展,时间暂定为3年。该专项资金用于:对总部或地区总部金融机构新购置或租赁办公用房给予补贴;设立金融发展贡献奖,奖励对我市金融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以及引进金融机构来穗投资的组织和个人;设立金融创新奖,奖励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组织及个人;设立金融科研成果奖,奖励对促进*金融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组织发展金融业的有关调研及研讨会等。*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金融办研究制订。

四、推进穗港金融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

(一)利用CEPA协议,不断增强*作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辐射的重要承接点和中继点功能,进一步密切与香港金融业的合作,加强与东南亚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二)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来穗发展。吸引香港银行业扩大在穗业务,如设立分支机构或电子交易资讯处理中心等。加强穗港证券市场合作,继续抓紧落实香港证券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在穗设立办事机构的工作,配合开展业务推广,以此带动香港中介服务业进入珠三角,为*乃至珠三角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优质服务。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参股市属金融机构,利用其资本优势、管理优势以及人才优势,促使市属金融机构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做大做强。

五、实施人才战略,优化金融人才结构

完善金融人才培训体系,落实吸引人才的政策,加强金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1金融人才素质。发挥高校作用,注重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金融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金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我市金融企业对外交流合作与外派培训的力度,鼓励我市金融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担任中层、高级管理职务。鼓励与国际金融界加强人才交流互动,吸引香港优秀金融人才和海外金融专业留学人员来穗发展。

六、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设金融安全区

(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由市信息办牵头,进一步完善*信用网功能,加快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将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等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加快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整合银行、公安、社会保障、教育、计生、民政、公用事业等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公民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二)配合中央驻穗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以金融企业监管指标体系、风险监测考评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系统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七、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及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广东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粤府[2004]66号)精神,支持和推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发展、利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支持、引导优势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支持企业改制,推动上市融资。把握CEPA和深圳中小企业板块设立的机遇,推动相关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到香港和深圳上市。建立股权激励机制,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鼓励跨部门、跨行业的资产重组,增强上市公司再融资功能。妥善处理个别公司退市问题,努力消除和化解退市风险。

(三)积极支持证券机构扩大资本规模,完善治理机制,加快业务创新。充分利用企业债券、投资基金、信托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吸引内外资证券机构及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服务业到*发展,提高*资本市场服务水平。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支持,研究*设立期货交易所的可行性。

八、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加快壮大产权交易市场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强*产权交易所,使其成为立足*、辐射珠三角的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并争取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支持,成为全国性产权交易市场之一。通过产权市场,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利用*技术产权交易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进区域性科技资本市场建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加快两大交易所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交易平台。

九、以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整合地方金融资源。

(二)通过引资参股等方式重组市商业银行,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促使其走上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完善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成为一级法人,为改制成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打下基础。

(四)积极探索设立新的金融机构,建立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发展。

(五)支持和引导本地企业投资设立保险公司,推动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性保险公司的设立。

(六)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股市属证券公司,支持其做大做强。

(七)加快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城市信用社等市属中小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该保留的积极争取保留,该退出市场的坚决退出,彻底化解我市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

金融业范文第5篇

怎么看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与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怎么看其背后的金融逻辑?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日前专访了兴业银行董事、董事会秘书唐斌。

《证券市场周刊》:“银银平台”和绿色金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唐斌: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通过网络金融平台的构建,将先进的管理经验、金融产品与科技能力,传递至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并以此有效覆盖城乡、服务“三农”。也就是说,兴业的“银银平台”有效延伸到了缺乏先进金融支持与服务的城乡中小型城商行、农信社与村镇银行,并以此间接提升了这些金融机构对其终端的三农、小微客户的服务。

所谓绿色金融,通常是指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所做出的一切融资行为和制度安排。这方面服务的对象多为中小、小微企业,规模小、轻资产特征明显,缺乏足值的抵质押品,不易取得传统信贷融资的支持。而兴业银行通过创新运用多种金融手段,有效降低了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门槛,使缺乏抵质押担保资源的中小、小微企业客户获得资金支持,得到了公平的金融服务机会。

当下金融市场流行的一种提法——“普惠金融”。所谓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言下之义,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或忽略了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机会。过去我们通常将小额信贷称作普惠金融,而如果具体看看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和绿色金融,究其实质,不失为一个兴业银行特有版本的普惠金融实践。

《证券市场周刊》:“银银平台”如何超越同业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唐斌:自5月下旬起,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开始升高,端午假期后并未止步,至6月20日演变为极致。然而回过头来看,细观所有Shibor报价行,兴业银行在6月20日前后的Shibor报价只排在中下水平,并未显示出对资金的极度饥渴。对于同业负债比重高的兴业银行而言,何以能在资金市场“完美风暴”可能来临之际淡定自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兴业银行“银银平台”所带来的同业存款对“钱荒”表现出了一定的免疫力。

目前兴业银行的同业存款稳定在1万亿元以上,其中银行类同业存款7500多亿元,这当中来自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为主体的中小银行同业存款约占50%。这部分钱来源于为数众多的机构,稳定性强,其中结算保证金更是不受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

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以各类中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为主要服务对象,最初业务为中小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到目前已经发展为涵盖科技管理输出、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内容的完整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目前,拥有了两万三千多个网点的互联互通,全国约60%的城商行和三分之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已经加入了“银银平台”。

如果将兴业银行分布在全国主要城市的自有骨干经营网络比喻成树干,那么,通过“银银平台”与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相当于在兴业银行这棵大树干上添加了众多的树枝和树叶,延伸至更加广袤的全国城乡市场,其效果等于是形成了枝繁叶茂的整棵大树。通过“银银平台”,兴业银行相当于拥有了全国性的网点,不需要自己去长叶子了。对中小银行来说,即使自身只是一片树叶,也享有了整棵大树。

兴业银行将“银银平台”模式归纳为超越竞争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银银平台,兴业银行带动广大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中小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丰富产品线、提高科技实力;同时,通过与中小银行实现在网络机构、金融功能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避免了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节约了社会资源,也实现了优秀的金融服务产品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输送。同时,兴业银行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商机。要在我这里做交易,我得保证各家银行的正常清算,各家银行就需要将适量的资金放在兴业,这就带来了稳定的、价格较低的中小银行的同业存款。同时,“银银平台”还为本行带来了广泛的资产业务交易对手。

《证券市场周刊》:从“银银平台”到金融市场业务,经营差异化特征明显,未来这一战略会有所改变吗?

唐斌:从1996年开始涉足金融市场,兴业银行是国内最早服务于金融同业的商业银行之一。2001年兴业银行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成立同业业务部,专门负责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为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等趋势变化,完善金融市场业务服务市场的结构体系,兴业银行于2003年成立资金运营中心,2005年成立资产托管部,2007年成立银行合作服务中心,并正式推出银银合作品牌“银银平台”,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贵金属、外汇及衍生产品交易等各个市场率先布局,积累了较好的业务、客户和管理基础,打出了市场知名度。

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金融市场业务已经超越了同业拆借交易或买入返售业务,在多年的积累下,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对象提供的综合化服务,产品涵盖多市场、多机构间的共同服务和资源共享,是金融市场多元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以及银行自身业务综合化经营发展所催生的业务类型,契合了市场需求。事实证明,这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弯道超车,并非一定会压线。弯道超车的前提,首先得看得远,得看得到前面两三个弯道有没有来车。其次,车子的马力得足。最后,还得看驾驶员驾驭能力的高低。稳健和创新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提前采取措施,弯道超车可以不碰黄线。兴业银行十分注重对宏观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的研判,坚持有效的工作机制,包括每个月数次的经营管理层会议。根据会议决策,兴业银行及时、灵活地调整阶段性经营策略,合理把握发展节奏。其中,以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推出大量富有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在业界得到普遍的关注和认可。

兴业银行在6月26日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的观点不会改变,即同业业务包括金融市场整个板块,作为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一个亮点,总体战略不变,但会根据外部监管环境和国家政策要求做出策略上的调整。下一步,会以理财门户和跨行资金清算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银银平台。同时,利用香港分行的平台,全面进入香港人民币交易市场,实现境内外人民币业务联动发展,并力争快速进入香港同业市场主流交易商行列。

从国际发达经济体的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市场业务早已成为其主流业务模式,且历经多次危机的冲击和洗礼,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相比之下,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仍然很低,业务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参照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基于利率市场化、产品差异化和服务综合化的金融市场业务,必然是中国银行业未来改革发展的大方向。

《证券市场周刊》:绿色金融短期内并不挣钱,兴业银行为何甘冒风险挺进这一领域?

唐斌: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5年过去了,兴业银行仍然是国内唯一一家赤道银行,仿佛留给世人一个“孤独拓荒者”的身影。

所谓“赤道原则”,是由国际金融公司(IFC)与荷兰银行在2002年10月联合发起,参考 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建立的一套金融行业基准,具体包括十大原则声明、绩效标准和类、六十二个具体行业的环境、健康、安全指南。“赤道”以“兼顾南北,平衡全球利益”为理念。

截至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共对757笔项目开展“赤道原则”适用性判断,其中认定属于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共计170笔,所涉及项目总投资约2539亿元,涉及167个客户。

关于兴业银行为何执着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曾向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提问:“高先生,如果绿色金融能赚钱,为什么中国别的银行不做?如果不赚钱,为什么贵行要做呢?”

针对佐利克的提问,高建平回答:“绿色金融短期内不挣钱,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但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又是需要扶持的。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特长,通过信贷杠杆,支持环保事业。随着各方的共同培育,市场和利润终归是会有的,这就实现了银行经营活动和社会责任的有效结合。”

上述理念与认识植根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回顾兴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公司治理理念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股东利益至上、到兼顾各相关者利益、再到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兴业银行提出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的公司治理新理念,倡导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诉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5年,当兴业银行获悉国际金融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能效融资业务,就主动与其展开接触与合作。双方各拿出一部分资金,创设“能效融资损失分担机制”,作为能效融资的坏账准备金。有了损失分担机制后,兴业银行通过信贷,为能效企业提供支持,更有效地服务于能效企业和项目。

节能减排产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轻资产特征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有形抵押品,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窄、融资难的问题。比如垃圾填埋业务,它拥有的只是一块空地,如何贷款?

能效融资项目在损失分担机制的基础上,针对这类小微企业普遍具有现金流好的特点,采用先进管理技术进行现金流测算,将项目的销售现金流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弱化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使缺乏抵押担保资源的中小企业客户获得节能技改资金支持。

如今,兴业银行在传统银行融资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推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合同环境服务融资、碳资产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融资、节能减排(CHUEE)融资等七大特色产品,整合形成了涵盖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到解决方案的多层次、综合性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使得更多的中小、小微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解决方案,获得了愈加公平的融资服务机会。

相比捐款、分红和纳税等行为,这是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并且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寻找商机,探求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银行与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模式。这就是所谓的“寓义于利”。通过这样一种以社会责任为指引的经营管理活动,银行得以开辟业务“蓝海”,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证券市场周刊》:从兴业的实践经验出发,谈谈绿色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

唐斌:从结果看,与IFC的能效融资合作初战告捷,至今损失分担资金尚未动用,节能减排贷款效益良好。七年时间过去,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已经远远超出当初与IFC的能效融资合作范畴,涵盖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内容涉及能效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碳减排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众多项目类型及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主流行业。

截至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已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提供绿色融资超过2000亿元,余额超过1500亿元。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中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2329.4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6715.7万吨,年节水量2579.0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