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精选5篇)

  •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入世对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影响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中,技术贸易壁垒是一项重要的非关税壁垒,而作为技术贸易壁垒中的三大壁垒: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均与标准规范密切相关。所以,建筑工程列规范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领…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精选5篇)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面 推行 新规范

一、三大系列规范出台的背景

1.入世对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影响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中,技术贸易壁垒是一项重要的非关税壁垒,而作为技术贸易壁垒中的三大壁垒: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均与标准规范密切相关。所以,建筑工程列规范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的技术壁垒。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建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面学习模式,翻译加注释开始制订;20世纪70年代针对其中缺陷修改改正;20世纪80年代国家给予大量的投入,进行了全面修改,在对待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问题上,按照“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的十二字方针,形成了自我研究、自我编制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再次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适合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规范。保持了这个特色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就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遵守技术法规。

2.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需要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需要通过标准规范的制订,进一步细化和贯彻落实,使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在建设活动中能够按照标准规范执行,达到保障工程质量的目的。《条例》对执行强制性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就是违法,根据违反强制性标准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是迄今为止国家对不执行强制性标准作出的最为严格的规定。《条例》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严格规定,改变了传统的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强化监督建设工程的概念,走上了行政管理和技术法规并重的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法制化的道路。过去在出现事故和隐患后,才追究不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责任;而出台《条例》后,无需等到事故出现,就可以进行处罚,重结果,同样重过程。

3.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标准化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制订,就是不断吸取有关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科研成果的结果。而在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实践中,又通过其反馈作用,对科学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贯彻标准也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一种重要手段。规范的修订立足于技术的进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历次规范的修订,都是建筑工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总结。这种发展周期越来越短,设计规范从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版到1974年第二版规范经历近20年;第二版到1989年第三版经历15年;第三版到第四版经历近12年。制图标准、施工规范周期也经历了大致相近的发展过程。2002年的第四版修订,将制图、设计、施工标准规范集中出台,整体推出,使得标准规范之间可以配套使用,相互衔接,避免脱节;同时在编制过程中相互协调,利于操作,避免了规范之间的矛盾。

二、全面推行新的工程质量施工标准规范体系

第四版施工规范的修订涉及到废止23项旧规范,总体条文数量减少三分之一,建立起来的14项新规范,覆盖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对于“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修订,建设部提出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具体来讲,就是将原有的“验评标准”中有关“验收”和“评定”的内容分开,把“验评标准”中的验收部分内容与“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验收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一项“验收规范”;对“验评标准”中评定部分内容,修订为建议性的“工程评优标准”;对“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施工工艺部分内容,修订为建议性的“施工工艺指南”,并与施工工法相呼应。围绕“施工工艺指南”“验收规范”和“评优标准”,还单独制订了为工程质量作为判定依据的检测标准规范。以上这几方面内容构成了工程质量施工标准规范体系。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整个施工标准规范中的骨干,指导各个规范的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这充分体现了验收是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主线。但是,“强化验收”并非意味着施工质量就看最后的结果,验收合格就可以了。实际上,我们讲的“强化验收”并非单指工程竣工验收,而是工序过程的验收,上一道工序没有验收就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这种工序的验收,较好地说明了施工过程的控制。强化验收的作用不仅是商贸条件需要的“贸易标准”,而且可以通过“验收”促进前期的生产控制,从而达到保证质量的目的。

三、强化新规范的落实

为了保证新规范的执行,首要的工作是加大宣传力度,使从事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以及建设工程监督和审查机构中的技术人员熟悉、掌握规范,各单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规范的学习和培训,进行必要的考试或考核。按照建设部第81号部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的要求,对经培训、考核不符合规定的人员,应该调整工作岗位;对未经学习和考核的技术人员,不得参与设计、审查工作。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应当是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必要时,还需组织专项检查,以促进规范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林业建设;标准化;建设质量;提高内容

在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的同时,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森林资源对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在生态环境平衡的发展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标准化是现代林业建设中的新要求,需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式,对林业工程建设中的人员素质、种植培育工艺、养护管理等进行优化,提高森林安全管理水平,在时间、空间和种类等要素中对林区环境进行完善,提高我国的林业种植水平。

一、林业标准化要围绕以营造林为主要内窖的林业六大生态建设工程服务

造林绿化工作从过去主要以农业种植方式,向造林工程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还林(草),以及对现有森林的抚育改造,从根本上加快林草植被的恢复建设,保护与发展森林资源要确保各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真正按工程化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就必须按照林业分类经营和生态工程建设的要求,完善技术质量标准体系,使生态工程建设每个环节要有标可依,技术上有章可循。要实现林业工程的集约化必须首先实现林业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营造林项目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基本由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多年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了与营造林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0余项,地方标准200多项;基本覆盖了种子、苗木、造林、营林等主要营造林环节。国家林业局还组织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与营造林项目相关的专业技术规定,其中许多内容涉及到营造林的技术标准、验收条件和检查方法等。如“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技术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全国人工造林、更新合格面积保存状况调查实施办法”、“人工造林新成林验收主要技术标准”、“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更新造林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国有林区森林抚育检查验收办法”、。国家造林项目检查验收办法”。针对已实施的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管理,也先后出台了一些质量标准和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如“平原绿化这标验收办法”、“长江防护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太行山绿化工程检查验收办法”。这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专业技术规定和单项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虽未纳入标准序列,但对营造林拄术标准体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在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中,标准化体系还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在众多的林业工程建设中,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分为了生态林、经济林等建设项目,那么在育林施工中就具有不同的建设要求,在生态林中要进行原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注意生态环境的恢复。而在经济林的建设中就应当以采伐经济为建设核心,通过适地适树、多样性的种植使用,提高区域间林业经济增长。并且就是在统一建设环境中,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培育技术要求,这就又增加了规范性的使用难度,不利于标准化的统一建立。

二、林业标准化要为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服务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产品的生产发展很快,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仅人造板产量已达1000万立方米,锯材产量1700多万立方米,松香产量41多万吨,竹材产量近7亿根,其它木材及木材制品也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林产品生产来看,质量意识差、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不仅浪费国家森林资源,而且也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应当说,林产品加工业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产业升级,迎接我国加入WⅡ)国外产品及拄术的挑战,既适应国际贸易竞争准则,又符合我国森林资源情况和利用政策,是我们面临的十分严峻的任务。林产品标准化也应当围绕这一目标而加快相应工作。

林产品标准化工作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基本完善,到标准广泛应用,对林产品的有序生产及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林产品国家标准已有200多项业标准500多项,基本覆盖了林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这些标准是林业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档次、加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促进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林产品的标准体系来看,一是标准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同国际接轨幅度不太,有很多指标(如环保和健康等)还没完全达到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三是很多标准没有及时得以修订。要使林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就要不断提高林业标准化意识,在各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使林产品标准化工作能够适应当前我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在社会建设规划中,还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都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提高,不断的优化人才建设与技术应用等,进而推动建设工程在合理化和标准化的工作规划中进行,提高了林业建设的质量。没有标准就无从谈有序和质量,没有质量就无从谈产品及工作过程的效果。现代林业建设无论从建设的本身还是建设的环境都比过去复杂得多,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林业的期望要求更高,把成熟的科拄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以标准的形式指导赫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林业生产建设的效率,也给林业生产建设的有序化和法制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林业标准化应该也能够为现代林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林业标准化是我国林业建设中实施重点,在林业具体的建设中,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林区人力资源建设,注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同时还要在林业建设中重点落实林区空间结构的建设,在合理的自然分布与规划中,将生物的多样性体现出来,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稳定建设,将标准化作为林业建设的核心,向着科学化和持续化的方向实施。

参考文献: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纤维 检验 纺织 改革 工业

一、对当下纤维检验工作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1.纤维市场开放化的要求

纤维交易双方谋求第三方公正组织对纤维的质量进行检验和公证鉴定,是纤维市场放开后的必然要求。纤维在流通中经常发生质量等级不符,而且由此产生的经济差额很大,矛盾十分突出,索赔率很高,这是交易双方不可能通过妥协、协商所能解决的。因此,实行公证检验将会成为交易双方共同的自愿和要求。

2.国家对纤维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

我国多年来实行着高度集中的纤维流通体制,这种体制以行政干预为主,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对发展纤维生产,维护农(牧)民利益,保障各方面需要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在纤维流通中,长期存在流通秩序混乱的问题难以解决,实质是“价格管死,标准浮动”。供不应求时,就抬级抬价抢购、供过于求时,就压级压价以至拒收。多年来,一些单位把违反纤维标准采用压等压级,抬等抬级作为谋取非法利益的一种手段,这并非个别现象。因此,国家必须采取有力的法制监督措施,通过强化纤维质量监督和依法实施监督检验,加强宏观控制,形成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法制规范下,按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纤维商品流通体制。

3.解决目前纤检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激励机制不好,既不奖勤也不罚懒,干与不干一个样,会干与不会干一个样,干快与干慢一个样,职工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深化纤维检验工作改革的措施

1.深入推进检验机构的改革

省级以上纤检机构应以实行政事分开为方向,逐步实施。先实行政事职能分开和公务员制度。地、市机构为省级机构在业务上统一领导的公证检验机构。国家局应以现有技术实体为基础,建立一个事业性质的公正检验机构。它应建设成全国的纤维检验技术最高权威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服务,为法制监督提供技术保证。并应满足纤维内外贸易的需要,逐步取得有关国际组织的认可。加强中央机构对地万机构的业务领导,使纤检系统的整体功能进一步提高。

2.深入推进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加强各省市、各地区对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推行工作。加强对改革进度相关指标的分析研究找准改革推行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全面总结改革推行

工作研究确定深化改革的措施和建议,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加强推行改革的意见。积极推动落实改革扶持政策。重点落实小包棉退出期货交割棉、交易商品棉市场交易。制定新体制下期货交割棉、交易商品进一步规范棉花公证检验

工作。建立完善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管理制度、国储棉公证检验工作程序和岗位规范、经公证检验棉花质量投诉协调处理机制修订《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申报、审核、退出程序暂行规定》。《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3.进一步完善纤维国家标准体系

加紧实施纤维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调整完善纤维标准体系架构。加快重点纤维技术标准及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提高纺织品、服装标准制修订的参与程度。积极扶持我国优势纤维产业加快纤维标准国际化进程,促进国内外标准的融合。组织做好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纤维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协调新示范区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协助做好棉花示范区(川期)建设及项目验收准备。积极推进蚕茧主产区域植桑养蚕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推广优质蚕种统一和规范蚕农种养殖行为,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桑蚕鲜茧质量检查和桑蚕干茧质量评价推动蚕茧主产区域地方政府推行“组合售茧、公检计价”,兑现优质优价政策,促进蚕农增收增效提升蚕茧整体质量水平。继续推动落实亚麻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工程扩大良种繁育、培植和推广工作提升可比经济效益。全面启动白绒山羊标准化养殖国家示范项目。

4.做好纤维检验职能变革

纤维检验的职能应分解、转变为政府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政府职能包括:行政立法、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政策研究和宣传、制定纤维交易市场有关纤维质量监督的规则、依法监督交易纤维质量和纤维标准的实施、依法监督公证检验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技术监督基础工作和综合业务管理、协调工作等。社会服务职能包括:为纤维交易双方提供公证检验和仲裁检验、为社会提供技术指导、开展委托的侧试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纤维仪器技术咨询、生产维修服务、开办其他服务性产业。

5.进行行风优化建设

进一步增强行风建设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解决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观念不强的问题按照一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认真抓好行风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坚决纠正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吃、拿、卡、要的问题,认真解决操作不规范、程序不严谨、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抓好诚信和职业道德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召开全国纤检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行风建设的责任健全行风建设监督检查落实机制提出行风建设的各项要求,推进行风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利用信息通道做好全区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情况的汇总、沟通、分析,做好周边国家纤维检验规则、标准方法、质量状况、新仪器、研究发展方向等各种有用信息的搜集、分析,为纤维检验与国际接轨提供信息支持。加强对全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建设,深化改革,走联合发展之路,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加强队伍和技术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纤维质量监督管理主力军的作用,全面贯彻履行《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赋予的法定职权,规范行为、恪尽职守,立足于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推进全区专业纤维检验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语: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棉花的生产、检验、销售实施综合治理,是一项亚待加强的工摧。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并根据新的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就一定会理顺棉花流通渠道,并推功纺织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 标准化 监理 

一、推进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体制的建立 

世界当今发达国家对建筑技术管理普遍采用的体制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此体制也是WTO规则认可的有关贸易壁垒的技术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体制,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在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进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标准化的性质体现在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强制性条文》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从研究、探索再到实施,已经向技术管理法制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从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化相结合的体制总目标来看,当没有上位法规支持技术法规制定的前提下,《强制性条文》还只能为解决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技术问题的一种过渡。因此,解决法律滞后的问题是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体制的前提。为配合立法工作的开展,建议加快目前正在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城镇燃气专业技术法规试点编制工作的步伐,为技术法规的审查、编制、批准、、实施、管理等的探索经验,为法律的修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二、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化 

(一)人员配备标准化。明确项目组各成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要点。在人员配制中,项目部要充分的考虑各部分、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确保人员配制齐全。 

(二)现场管理标准化。实施现场签认制度,建立定人、定岗、定期、定责、定点的检查制度,按现场作业标准以及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产权单位施工联系人、各迁改工点运营范围等情况,施工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所有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中,每个月由项目部负责人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和岗位技能的考试。定期召开安全会议,通过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确保施工、行车等安全。制订各级质量管理部门或机构及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必须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责任及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每个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坚持全线创优,制定明确细化的工程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施工过程中要严抓组织实施。 

(三)过程控制标准化。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建立工期管理标准,建立合同、拆迁、施工图审核、验工计价等工作标准,认真贯彻“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在施工基础管理上,我们落实工程物资、工程资料等方面的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投资、工期、环保、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进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三、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理 

要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监理,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地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一)监理预控。监理预控要在宏观和微观上控制,既遵守规范规程又注意每个细微环节。 

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台县;农业标准化;现状;对策

1 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

1.1 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推广市农业局和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的粮棉油、瓜菜、种子、食用菌、中药材等5大类56项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全县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2.20万hm2,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2.67万hm2。为了加快现代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成现代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区1个,试验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3.33 hm2,示范带动区面积0.19万hm2,辐射带动全县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3.07万hm2耕地实现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高台中化番茄制品厂、棉花公司、祁连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支撑,形成了以加工番茄、棉花、葡萄、制种为主的主导产业,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方面,建成了县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与县经作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景隆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督促2011年下半年开始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点开展自检,为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提升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县已经建成了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正在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建设示范县。今年全县共落实无公害蔬菜面积0.46万hm2,标准化蔬菜生产面积0.60万hm2。建立了巷道王家、三桥、八一、合黎六三、南华南岔、宣化王马湾、黑泉定安7个部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66.67hm2。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 %以上;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95 %。至目前,我县0.45万hm2番茄(辣椒干、四季豆、大白菜)、0.07万hm2西葫芦(黄瓜、青椒、茄子)、0.07万hm2马铃薯(洋葱)三大产地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辣椒干、西葫芦、马铃薯、洋葱等无公害农产品10个,认证桑大叔面粉和祁连葡萄酒绿色食品2个,认证黑番茄有机食品1个,“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为今后形成地方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

1.2 采取的主要措施

1.2.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县上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市农业局和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的农作物生产标准为准绳,以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农民科技指导员、龙头企业技术骨干为抓手,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实现标准实施和技术指导对接,标准示范和推广并进,深入生产第一线切实把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落到实处。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结合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总体规划,协同相关部门,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监督检查制度,切实把农业标准化生产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1.2.2 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加大指导服务力度 以县乡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挖掘乡土人才技术力量,建立农民科技指导员队伍,实现了科技指导员教农民,以科技促生产,以标准提质量。同时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分乡镇、分产业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组,包乡蹲点指导生产,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1.3 强化宣传引导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意识 结合农时季节,督促科技指导员深入村社农户,大力宣传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知识,通过不断地宣传,不断地灌输,让广大农户逐渐懂得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好处,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水平。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培训等契机,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和广大农民种植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了农民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举办标准化生产培训讲座,增强了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1.4 加快监测体系建设,强化质量安全治理 为了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标准化生产质量,保障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农委组织所属农技中心、经作站、执法大队、种子管理局等农产品质量监督单位,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检查,县农产品监测检验站每月对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批发市场及销售网点定期不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并制定了检查制度,落实了检查责任,有力地打击了无证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违法行为,有效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杜绝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1.5 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今年编制了《高台县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划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核心区面积13.33 hm2,示范区面积0.19万hm2,辐射带动全县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3.07万hm2耕地向现代农业标准化方向发展,采用现代科技装备,展示最新科技成果,实现高标准生产示范作用,展现地方农业特色,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真正示范推动作用。

1.6 龙头企业带动,提高标准化生产率 加大对高台县棉花公司、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甘肃祁连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技改力度,提升加工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争创省优、国优品牌,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指导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覆盖率。

1.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服务水平 结合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建立了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队伍。抢抓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的机遇,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挖掘乡土人才,成立了一支业务素质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为尽快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有生力量。吸纳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标准化知识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骨干队伍,以适应农业标准化更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1.8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极大的推动了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在落实农业标准化项目时首先考虑到了各类农业科技项目的标准化,在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时注重应用标准化手段,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标准化工作涉及部门多,层面广,为了尽快推行标准化生产,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关系,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1.9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固牢产业经营基础 目前农村普遍以家庭分散经营,农户对土地具有使用权,政府只能是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标准化生产,但是农户的短期趋利性强,思想复杂,市场需求不一,导致现有情况下很难实施大规模,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尽快采取措施,引导农户参与土地流转,是解决更高层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今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0.53万hm2。通过转让形式流转土地面积0.18万hm2,转包形式流转土地面积0.12万hm2,互换形式流转土地面积0.03万hm2,租赁形式流转土地面积0.14万hm2。其中规模经营面积达2 510.17 hm2,建成千亩流转示范点7个,万亩流转示范点1个,6.67 hm2以上规模流转面积达65个,面积2 021.46 hm2。我县土地流转工作正在向全县铺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工作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我县农业生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型生产经营为主,大部分农户综合素质较低、经营品种多样、生产方式落后、市场选择不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公司+农户”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连片与规模效应,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流通现象普遍存在,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现实困难,致使标准化生产工作出现政府急农民疲的现象。

二是制定、审核农业标准的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与农业标准本身有一定脱节,农业生产中存在不按照标准生产的现象,农业标准贯彻实施有一定难度。

三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经费不足。广大农户的抗风险能力较差,短期趋利性倾向较强,这就需要利用一定的经费,强制推行相关的农业地方标准,开展相关标准技术培训,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扶植、培育现有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品牌,以实际成效宣传示范,同时配合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全面深入开展。

四是农产品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测检验机构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农业标准化发展形势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县级监测检验机构仅能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而与农产品安全质量密切相关的激素残留、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再生有毒物质及转基因等方面的检测能力严重不足,农产品龙头企业自有检测手段建设刚刚起步,远远不能满足标准化实施和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五是农产品监测检验人员缺乏,经费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现有人员几乎全部是兼职人员,经过短期集训而成,人员没有检测资格,县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没有检测资质,开展工作处处制肘,标准化生产监督工作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3 对今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建议

3.1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尽快排除农户分散经营带来的不利因素,尽快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为农业标准化、大规模、高标准生产打好基础。

3.2 加快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标准,实现农产品的原料生产,初级加工,更深层次加工达到各级市场的必需要求,把农产品的政府检测转化为企业自主行为,减少检测环节,节省检测资源,提高检测质量。

3.3 加大农产品监测检验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增加硬件设施配置、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强化执法体系建设,加强检测和执法部门的紧密配合和整合力度,加大监控范围,确保监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