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精选5篇)

  •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第一、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我们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上都要与其他人合力完成任务,同事给你意见,特别是博物馆学专业资深前辈的意见,要认真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这样会使我们博物馆学专业知识得到更…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精选5篇)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范文第1篇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通过次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我以 善用博物馆学专业知识,增加博物馆学专业经验,提高博物馆学专业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 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了解博物馆学专业发展趋势,从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自我,这次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不少,我认为这以下几点是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

第一、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社会实践活动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我们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上都要与其他人合力完成任务,同事给你意见,特别是博物馆学专业资深前辈的意见,要认真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这样会使我们博物馆学专业知识得到更好提升、事半功倍。

第二、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要有自信。没有博物馆学专业岗位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的你的博物馆学专业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博物馆学专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如果没有一次,那又何来第二次,第三次呢?有自信心才能使我们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更要活力,更要精神。

第三、在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中过程要不段丰富博物馆学专业知识,知识犹如我们人体内的血液,如果我们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竭,作为博物馆学专业的大学生缺少了博物馆学专业知识,头脑就会枯竭。

以上就是我此次假期博物馆学专业相关岗位的社会实总结,其中有许多见解还未成熟,特别是博物馆学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许多偏激的观点,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博物馆学专业老师批评指正。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为使党校培训活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增强学员的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学习的过程中,我参加了我们历史系党小组组织的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节奏感。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八个展厅:隋唐瓷器厅、汉画像石厅、十二大名人厅、运河遗韵厅、宋代瓷器厅、书画厅规划厅、古相贵珍厅,分别展出淮北地区出土文物和征集的全国名人字画。有造型奇妙、工艺精湛、纹饰华美的瓷器等,通过参观这些服饰、居室、生活用品、战争用品及丧葬用品,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优秀古代文明,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与工匠们的伟大智慧。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淮北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这些陈列品,我们知道了淮北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尔后,春秋宋国的别都,秦之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设于相城。现已在相城地区发现、清理古墓葬、古文化遗址数百处,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为世人所瞩目。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开挖,淮北柳孜成为我国当时沟通南北经济的重镇。这都是通过这些实物我所了解到的。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实物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激发我的爱国热情。也可以看出,党的优良作风是在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直观的实践和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此次实践让我的到了一定的锻炼。我很高兴能够在这次实践中获得在专业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和创新的宝贵机会。

我认为此次博物馆实践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此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我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精神,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怀着好奇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目的地 平原博物馆。平原博物馆是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地上三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高24米。首层为库房、技术用房及设备电气用房;二、三层为展览空间和办公用房。博物院总体规划着重强调 以人为本、以物为本 的设计思想,突出政府广场庄重、大气、包容的性格特征。采用现代、大气的设计手法,依据以市政府办公楼所在的中心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成功地构建出有序的城市空间,创造出博物馆强烈的场所感。同时,在中轴对称布局的基础上,各单体建筑又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这种差异中的对话,体现了城市文脉与地域文化,创造出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城市空间。

平原博物馆是新乡十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之一。在建筑艺术上,其一表现为 华夏之光 文明精神的传播,借助规划形式的放射状规划图景与建筑形象上的独特个性,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石材巨大实体尺度,以及其富于韵律的排列,形成了博物院震撼人心的整体气势,寓意着新乡牧野大地,作为夏、商、周中国最早王朝的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二表现为 历史年轮 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平原博物院平面呈半圆形,通过与树的 年轮 在形态、肌理上的呼应,体现出历史延续性。她寓意城市是成长着的城市,而平原博物馆,正式要记录下这座城市成长过程中的 年轮 ,让人们得以通过这些 年轮 ,重视她的点滴回忆。其三表现为 太行山势 地域性与生长性,平原博物院建筑形象强调竖向上的生长感与层叠起伏的态势,外形硬朗、刚毅,平原儿女坚忍不拔的性格。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 牧野华章 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东侧为文物专题展厅,分为《馆藏青铜器展》、《馆藏陶瓷展》、《馆藏书画展》、《馆藏精品拓片展》、《造像艺术展》五个专题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一千多件,对青铜器、瓷器、字画、拓片等进行专题陈列。大部分文物文物出土于原平原省所辖的范围。无论是馆藏量还是馆藏价值,在全省地级博物馆中都名列前茅。

其中,镇馆之宝有祖辛卣、妇好方尊、牛面纹卣等一批珍贵青铜器,及北魏石刻造像、石鼓文拓片等石刻、石雕、石碑。此外有历代书画作品1700余件,时代自秦汉至近现代,代表性藏品如赵子昂、董其昌、史春荟、李苦禅、白雪石等的书画作品。

当我仰视着那些精美的字画以及陈列的相片。我已不再仅仅是去了解其中的`内容,而是站在远处看。我似乎感觉到画中的人物翩翩向我走来,那字里行间,急似飞流瀑布,缓似行云,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我俯视那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玉器,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古人琢玉的场面,过去人们形容大自然的造化是鬼斧神工,看到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器,我就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了。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博物馆;高等院校;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75-02

一、基本功能

就博物馆而言,文物征集、典藏、陈列、科研和社会文化教育是其基本功能。通过对具备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博物馆给予公众知识、教育和艺术欣赏,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高校的主要功能则体现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其中,人才培养处于核心地位,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而服务社会则是对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延伸。显然,两者的基本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存在着重要交集。

从服务社会视角看,博物馆属公益性机构,其社会文化教育的对象极其广泛。作为人类文明记忆、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教育职能的最大限度发挥,无疑是实践和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积极体现,而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更是反映出国家对民生的重要关注。不仅如此,社会教育项目已经成为国家关于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考核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与此相呼应的,则是博物馆对馆藏文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并积极向社会推介与其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项目。与博物馆非常明确的服务社会功能相比,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复杂。诚然,高校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发展科学技术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亦只有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实现。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看,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它肩负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而传统文化的滋润实为其不可或缺的环节。不过,对于穿越历史长河而来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的内容,有必要予以变革,这就是在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对此,高校同样是责无旁贷。博物馆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它在对保护、展示、教育、研究等诸多功能的发挥中,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发扬着时代精神。可见,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其应有的责任担当。它往往通过教育活动,以引导、启迪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触摸历史、延续文化。

二、观念转变

既然高等学校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存在着重要交集,那么,两者的沟通与协作便有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要实现校、馆的真正合作,两者在传统观念上的转变必不可少。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课题知识的必要实践与具象化;同时,博物馆则需要改变消极等待观众参观的姿态,以一种积极、开放的面貌迎接校馆合作的到来。在改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展品与课程内容的合理衔接、探究式学习的开展等具体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紧扣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突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思想内涵、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其次,结合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与学校课程和教材紧密结合,将馆、校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再次,切实改变博物馆长期以来形成的“讲解员一直讲,观众被动听”的单一说教模式,实现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下工夫。事实上,这已不仅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方法的转变,而是博物馆人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是角色的转换。

三、协同互惠

首先是知识衔接。高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尤其是历史、中文、美术等专业,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若从专业角度进行划分,两者完全可归于一体。高校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而博物馆则重在实物的展示,两者之间的这种天然的互补性,又促成同一个宏大文化体系下两大领域的进一步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无疑会使文化传承和创新在高校教育、博物馆服务中皆获得闭门造车所无法实现的意义。

其次是志愿服务。高校之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缺乏实践锻炼和工作经验。而博物馆与高校之间通过联合打造实践锻炼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然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也能够使博物馆在合作中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得到好评。实际上,以青年志愿者作为切入点,加强高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发展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完全可以实现活动的长期化和规模化。而吸纳高校历史、旅游、中文、外语等专业大学生进入到志愿者阵营,亦能为观众提供特色讲解、咨询、疏导等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

再次是深化合作。高校借助博物馆丰富的典藏文物资源,通过与其积极合作,开展互动共建活动,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基地;博物馆通过与高校联合举办“导游竞技场”“外语讲解”“陈列设计大赛”等活动,给大学生提供特长发挥的舞台;博物馆可将馆内精品文物、本土历史文化等相关内容制成资料,并结合视频、音频讲解、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包,在高校进行教育传播和引导,从而,加强博物馆对外宣传。

四、技术利用

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化的博物馆也应拥有相应的技术设备。由于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加强陈列效果、模拟陈列场景、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如电脑三维动画的合理运用等,已是大势所趋。而高校理工类专业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在陈列展览设计中,能够结合实际提供有效的相关科技理论支持。其次,可以因地制宜,将科研成果适时转化为具体应用。再次,可以为陈列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员支持。不过,在这一问题上,要分清主次。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展示手段的出现,只能对传统的展示手段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不能完全取代。任何科技手段与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本身不可同日而Z,从根本上说它只能是工具,自然无法替代传统文化及其内在的表现形式。如果在陈列展览中滥用现代科技带来的的奇幻效果,无疑会喧宾夺主,严重削弱文物固有的文化艺术魅力。在这一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网上陈列展览。作为现代传媒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具体运用,人们求新、求知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然而,因为电脑屏幕实际上阻隔了观众与文物间的真正接触,所以永远无法达到在博物馆面对文物本身时所产生的强烈、直接的感染力。

五、文化宣传

原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首都博物馆免费之前,一年接近80万观众中,70%以上是大学本科学生;免费开放后,虽然这个比例降到了60%以下,但仍能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可能对博物馆的兴趣就大一些。这不止在中国,世界各地都是如此。”①这一数据,将博物馆观众与学历进行了统计研究。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否认高校师生在博物馆观众中所占的比例。他在《博物馆要成为城市文化的祠堂》中还进一步强调:“一个博物馆的发展,要与公众的成长互相见证。博物馆要不断推出优秀的展览,吸引公众参观;观众要不断地走进博物馆,多次品味……一个城市的公众,要能够进入博物馆,体会与城市历史文化的这种关联。”②博物馆与高校积极合作,一方面是在理想观众中进一步彰显与本土历史文化的关联,提升其教育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以观众、志愿者等角色⒂氲讲┪锕菸幕活动中来,无疑会提高其在国内的影响力,有助于博物馆在保持本土特色基础上“走出去”。

六、以人为本

高等学校面对的是学生,工作目的是培养人才;博物馆要面对的是观众,工作方向是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服务社会。博物馆任何形式的展览活动,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更多地吸引观众,以此产生广泛的影响。事实上,只有深入了解博物馆受众的具体特点,才能真正促进公共服务的改善与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自身职能的充分认知与必要转型。这无疑是世界博物馆领域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甘肃省博物馆近年对参观者持续开展了意见征询与调查工作。以此为基础,完善观众调查机制,认真分析观众的基本结构、参观动机与参观行为的特点、态度以及意见、愿望和要求,并以此为导向,在设计、提供和评估服务时,充分关注观众的“声音”,满足观众的核心需求。例如,通过实际调查中发现,带领儿童参观博物馆的家长观众,是目前受众者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一个群体。甘肃省博物馆以此契机,专门制作了触屏式彩陶绘制、吸附式彩陶拼图、恐龙产蛋等一系列趣味活动,既很好地激发了小观众的欣赏兴趣,又拓展了博物馆藏品的传播方式,因此深受欢迎。客观而论,甘肃省博物馆的这些措施,正是基于确立观众本位理念,开展观众调查并依据其改进自我的服务,增进了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沟通,从而充分发挥出博物馆在观众、时光、地域、文化等多种元素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重要意义。“每一座博物馆都拥有不可替代的独特藏品,蕴含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积极依托这些古人留给今天的珍贵‘礼物’,不断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手段,积极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领域,更好地架起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这是精彩而博大的博物馆文化应当承担的使命和责任”。③

总之,因为在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博物馆与高等学校完全能够以知识衔接、志愿服务等为契机,开展一系列协同互惠的深化合作,通过合理技术利用以及必要的文化宣传,以推动馆校两者共有基本功能的真正实现。

[注 释]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范文第3篇

高校博物馆的数量呈上升的态势,建设高质量的高校博物馆是大学内涵发展到新阶段面对的新问题,本文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践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模式,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内涵。

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905年,张謇在南通建立南通博物苑,标志着我国第一座高校博物馆出现。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高校博物馆蓬勃发展,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已有300余座[1],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的一支新兴力量。

目前,高校博物馆大体上分为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三大类型。从类型上看,自然博物馆数量占了一半以上,综合博物馆较少,而且大多为新建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校博物馆这些年的发展趋势[2]。

2011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高校博物馆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高校博物馆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教育学习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东北林业大学携手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的,展陈面积约11 000平方米,自2013年6月试运行到2015年7月,两年间共接待69 593人,其中校内观众24 378人,占参观总人数35%。东北林业大学现有师生25 000余人,平均每人参观一次森林博物馆。

二、高校博物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着高校博物馆的发展,高校博物馆通过收藏展品、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辅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有本校特色的高校博物馆,配合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随着大学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成为校园文化积淀的载体和传承校园文化的空间。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是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学特色专业教育和研究优势,契合“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文化价值观,与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它是我国首家以森林为主题的专题类博物馆,从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两大方向诠释了森林与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展示了我国我国林业文明发展史的历史进程和林业科技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根据东北林业大学行业特色和教育特色开展藏品收藏,以林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作为馆藏基石,收藏动物、植物、化石、昆虫等标本4000余件,采用图像、视频、文字、实物、4D通道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国现有森林系统,充分展示了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涵,从而提高参观者在森林文化学习中的兴趣性与积极性。

(二)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载体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

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也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的适宜场所,是开展原创科研的重要基地。在许多高校,博物馆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拓宽了校园文化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各高校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搭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以创建一流林业大学为主要目标,以培养林业优秀人才为起点,进一步拓展教学主渠道,开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修身森林筑梦人生”“溯源森林原创精神,心系森林文化传承”等志愿者实践活动和“感悟森林,逐梦东林”等主题的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提升能力,促进全面成长成才。

其次,为教学科研服务。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在建设之初就注重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现已成为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辅助部门,成为体现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作为学校教学第二课堂,林学、动物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每学期在博物馆为学生提供教学活动和课外辅导。自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大学生22 494人,在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播森林文化,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和推广林业知识的作用。

再次,面向社会做好科普教育。试运行两年来,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共接待校外观众45 215人,占参观总人数65%,其中小学生有9 180人,中学生有970人,成为向青少年传播森林文化、树立保护自然理念、彰显森林之美的辐射源。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现为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通过丰富的藏品和多种的展示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普及林学科学知识,开展素质教育。

(三)高校博物馆传递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延伸了校园文化育人的深度

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文化景观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又是传承本校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传递了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标本,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以有形的物品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展示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传承林业精神,弘扬森林文化,传播森林与人类休戚与共的生态理念,是一种形象鲜明的教育展示方式,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延伸。例如,馆内的森林工具展区是不同历史时期林业精神的展示,传统家居、交通等展陈则体现了过去时代的风俗习惯……以此培养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人文情怀,延续森林文化,传承生态文明。

高校博物馆作为教育领域的独特平台,在塑造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已成为森林文化的新地标,生态文明的新窗口,森林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所有森林文化热爱者的交流平台。

三、高校博物馆实践模式探索

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的文化阵地,其建设要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发挥好载体作用,探索实践模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各高校博物馆逐步探索实践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一)注重突出主题,不断丰富展陈,发挥文化共享作用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固定展陈是森林与自然、森林与人类、美丽森林和生态文明三大展区,彰显学校六十余年的文化底蕴,同时诸多临时展览,又给师生提供了展示成就和自我价值的舞台,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例如:“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森林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展览是以“红松阔叶林”暨黑土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将森林与人类长期共存所形成的衣食住行、思想信仰以及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等文化精髓,进行有机组合,让师生和公众直观地理解森林文化的内涵,领略自然之美、森林之美和生命之美。“花人相处花人合一”花卉作品展,展览了鲜花、干花等作品,流连于展厅之间,不仅使人陶醉于自然的清新,也把人之巧思和技艺之美有机融合,展示了师生的艺术创造。

固定展陈和临时展览相互补充,丰富了展陈内容,增强了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的吸引力,丰富了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文化共享的作用。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参观博物馆都是自发的、主动的,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陈、体验多媒体等方式,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博物馆集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最大成效。

(二)举办学术讲座,开展文化活动,拓展文化传播渠道

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发挥绿色文化阵地的优势,创新文化传播模式,从单向的课堂教学式模式向多元化、大众化的互动模式发展,组织贴近师生、贴近社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增强了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起到文化吸收和文化辐射的双重效应。博物馆举办了全国林业科技活动周――专家科普报告会活动,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课,同时弘扬森林文化,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号召公众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做好林业科普教育活动。利用学校人才与资源优势,举办专题科普讲座,将知识聚集与专业教育对接,既吸引校内师生,又增强了高校博物馆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建立文化基地,做好文化传承,为中小学生传播知识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范文第4篇

[摘要]生态博物馆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对工业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反思,其定义至今仍在发展。 中国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探索和实践已有20多年的时间,随着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日趋成熟和不断实践的丰富经验,生态博物馆建设在全国广泛地开展了起来,我国生态博物馆发展前景良好。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博物馆学;博物馆文化

一、生态博物馆的产生

(一)历史背景

生态博物馆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一大批时代精英对当时的文化、教育、经济、环境等的反思直接影响到了传统的博物馆学,对传统博物馆的批判也随之而来。这种强烈甚至激进的批判促使了生态博物馆思想和新博物馆学的产生。

在1971年法国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届大会上,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长“生态博物馆之父”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 Henri Rivière)和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戴瓦兰(Hugues de varine)在向法国环境部长解释博物馆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时说出了“生态博物馆”一词。

(二)基本概念

1.最早的定义

最早的定义,又称“里维埃定义”。里维埃生前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做了三次制定并完善:最早的定义是1973年的“强调生态和环境的存在及其影响”; 第二次制定是在1978年,他提出生态博物馆要和“地方社区”结合起来;最后一次的制定和完善是在1980年。这个定义十分冗长,其要点是:“生态博物馆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当地居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管理的一种工具;生态博物馆是一面镜子,是当地居民了解自己,向参观者展示自己的一面镜子;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和自然的一种表现;生态博物馆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可以从史前追溯到现在;生态博物馆是可以在里边停留或游览的特殊空间;生态博物馆也是一所实验室,为研究本地区的过去和现在及其环境提供资料;生态博物馆还是一所资源保护中心,有助于保存和发展自然和人的文化生存;生态博物馆又是一所学校;涉及到人类的研究和保护,鼓励人们清醒地掌握自己的未来;生态博物馆的差异极大,从这种标本到另一种标本也极不相同。但是它不是封闭的,它是既接受又给予。”1这是一个进化的定义,生态博物馆的定义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2.戴瓦兰的思想路线

戴瓦兰在其论文《生态博物馆和可持续发展》中指出:“我确信生态(社区)博物馆遗产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当地居民懂得了他们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保护和平衡利用他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传承和持久地丰富他们的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文化遗产,只有这样生态博物馆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2戴瓦兰的思想路线至今还被人们引入到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当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3.勒内・里瓦德定义

1988年勒内・里瓦德提出传统博物馆与生态博物馆简洁对比公式3:

传统博物馆:建筑+收藏+专家+观众;生态博物馆:地域+传统+记忆+居民。

4.国际博协自然与历史委员会的定义

生态博物馆是这样一个机构,通过科学的、教育的,或者一般来说的文化的方式,管理、研究和开发一个特定社区的包括整个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整个传统。因而这种生态博物馆是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和发展的一个工具。因而生态博物馆在管理上使用所有手段和方法来准许公众以一种自由的和负责的态度来理解、批评和征服它面对的问题。本质上,生态博物馆是为了达到其意愿的变化,使用工艺品、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具体的环境作为它的表现手段。4

5.生态博物馆的官方定义

法国政府在1981年3月制定了生态博物馆的官方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保证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整体,以展现其有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5

二、中国生态博物馆发展概况

198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安来顺先生将“生态博物馆”一词翻译到我国。从1986年开始,博物馆学家海先生为中国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及其探索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1998年10月31日中国和挪威合作建设的中国贵州省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正式开馆,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成立。

中国现已建成生态博物馆18座:贵州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1998)、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2)、贵州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2004)、贵州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2005)、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2006)、广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2004)、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2004)、广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2005)、广西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2007)、广西那坡黑衣壮生态博物馆(2008)、广西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2009)、广西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2009)、广西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2009)、广西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2010)、广西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2011)、内蒙古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2005)、云南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2006)、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2008)。从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分布可以看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主要建立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西南边疆的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贵州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

中国的生态博物馆理念的实践是在贵州最先展开的。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探索性地提出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第二是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村民参与,第三是既要保护文化、又要发展经济。”6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在2005年6月建成,共有四座生态博物馆,包括了苗族、布依族、汉族、侗族等民族。2001年,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加入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大家庭中,在世界生态博物馆的阵营中代表了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成果,使世界认识了中国的博物馆发展水平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力度。

(二)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

从2003年底广西开始探索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龙头的“1+10”项目启动,至2011年5月26日广西金秀坳瑶生态博物馆建成开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中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和10个专业性的生态博物馆现已全部建成开放。“1+10”工程,遵循“文化保护在原地”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居民参与”的方式,在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

“1+10”工程的启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充分认识到“广西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情况下建设‘民族文物大省’以改变局面的具体行动”。随着“1+10”工程的全部竣工,广西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已走向全国前列,对民族文化丰富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将贵州省的四座中挪合作的生态博物馆算作是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的话,那么广西“1+10”工程中的10座生态博物馆就是第二代的生态博物馆。

(三)国内其他地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国内其他地方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虽然不及贵州和广西的规模庞大、历史悠久,但是各具特色,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探索有很大的影响。

1.内蒙古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

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位于元上都的元代德宁路旧址,于2005年正式建成开馆。作为北方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不仅仅保护了元代的重要遗址,同时还担负着治理土地荒漠化和环境保护的重任。

敖伦苏木蒙古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包括展览厅、视听室、档案资料室、办公室、餐厅、停车场、纪念品商店等土建及辅助工程,城墙的修复、设置古城围栏、加固防洪堤坝等。该博物馆的建成,重现了元蒙时期那个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草原重镇。

2.云南西双版纳州西定布朗族生态博物馆

为了传承和保护布朗族的优秀文化,勐海县在西定乡章朗村成立了布朗族生态博物馆,于2006年1月23日正式建成开馆。布朗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后融入整个村寨的管理范畴,由村民自主管理和发展,使之成为村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确保博物馆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

博物馆的建成,使章朗村成为集中展示、宣传布朗族的重要窗口和平台,逐渐形成各区域布朗族文化相互交流与深入研究的中心,进而引起人们对布朗族的关注与重视,加大支持与帮助的力度,以推动布朗族的发展和振兴。同时,通过保护、挖掘、弘扬布朗族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的内在发展动力,探索一条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3.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

安吉生态博物馆于2011年7月15日正式落成开馆,该博物馆由一个中心馆,四大类,12个专题馆,多个展示点组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个中心馆是位于县城的信息资料中心,四大类包括了安吉县的自然生态、悠久历史、风俗民情、产业文明。

安吉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在东部发达地区建立的首座生态博物馆,对我国生态博物馆在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作用。

[注释]

1 乔治・亨利・里维埃:《生态博物馆――一个进化的定义》,《中国博物馆》,1986年第4期。

化工博物馆社会实践范文第5篇

一、博物馆把学生作为社会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大中小学生总体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在校小学生约1.1亿人,在校中学生初中生约5832万人,在校普通高中人约3197万人,在校大学生约3700万人,即我国在校学生约2.37亿人。把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定位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二是我国学生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虽然成为国家教育的方针,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创造能力弱的情况依然存在。三是国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使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馆校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馆校合作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具备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德育为先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为目标,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馆校合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培养能力的原则

馆校合作以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四)全面发展的原则

通过馆校合作,开展科普、身心健康、美育、劳动、安全、生命、国防、可持续发展等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三贴近的原则

馆校合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策划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展览和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馆校合作的途径

馆校合作是博物馆新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理论研究、制定规划、建立机制、加大投入是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四个必然途径。

(一)加强馆校合作研究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博物馆要加强馆校合作的理论研究,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找到馆校合作的切入点,研究大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二)编制馆校合作规划

博物馆要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馆校合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馆校合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建设任务,确定馆校合作范围,制定馆校合作具体工程或项目,明确馆校合作投入资金和保障措施。博物馆要积极参与并协助学校编制素质教育规划或实施方案。

(三)建立馆校合作机制

博物馆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联席会议,研究合作开展素质教育的措施,协调解决馆校合作存在的问题。院校也要把馆校合作开展素质教育列入年度重要工作日程,建立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联络协调,为馆校合作提供支持。

(四)加大馆校合作投入

一是强化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职能和人员配置,实施大部门管理制,把社教部门升格为社教中心,下设大学生部、高中生部、初中生部、小学生部、文创部、临时展览部等部门,细化分工、统筹联动、汇集人才、充实岗位,中心及部门负责人竞争上岗。二是博物馆争取把社教中心(部门)外勤岗位纳入事业单位公车参改人员范围,定向保障社教工作公务用车补贴,确保市内外联工作用车需要。三是博物馆加大免费开放经费投入社教工作的比重,按照规划及年度方案安排项目资金,逐年加大投入,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经费跟着项目走,确保馆校合作取得实效。四是院校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由社教部门和学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或项目合作。

四、馆校合作的模式

(一)建立馆校合作交流平台及论坛

馆校依托互联网,建立QQ群和微信群交流平台,定期召开馆校合作论坛,不定期举办素质教育讲座,每年召开一次馆校合作年会或联谊会,每年汇编12期馆校合作研究论文,共同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二)联合举办展览及活动

馆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德育教育工程、能力培养工程、美育教育工程、勞动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联合举办相关展览及活动。一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展览,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如开展长征图片专题展等。二是举办科普展览,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如共同举办传统造纸展览、民居图片展等,并开展专题研究课题,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开展音乐、美术等培训活动或比赛,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四是举办生产劳动技术展览,让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展览和活动既可以在博物馆,也可以进院校,博物馆社教部门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