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管理(精选5篇)

  • 价值管理(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自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以后,价值链便成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迈克尔・波特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内部物流、生…

价值管理(精选5篇)

价值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价值链;知识价值链;知识管理;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l(2011)05-0076-06

自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以后,价值链便成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迈克尔・波特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内部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服务、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进入21世纪后,知识价值链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霍尔斯阿普尔和辛格(Holsapple and Singh)、阿拉德和霍尔斯阿普尔(Allard and Holsapple)。提出的知识价值链模型包括5种主要活动(知识获取、选择、生产、内部化、外部化)与4种辅助活动(领导、协调、控制和测评)。后来,霍尔斯阿普尔、琼斯和辛格把这种知识链的主要活动修正为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传播、知识生产。类似地,吴金希构建的企业知识链模型由知识管理过程的4类主要活动(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知识管理的5种辅助活动(测量和评价、知识组织、知识控制、技术、知识领导)组成。他认为这种企业知识链模型可用来分析与判断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和竞争优势。而李清棋和杨杰(Lee and Yah8)提出的知识价值链由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知识管理流程和知识绩效三部分组成。其中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保护、知识集成和知识分发等步骤。虽然国内外对价值链与知识价值链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如何实现从价值链到知识价值链的转变,目前还缺少相关研究。因此。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应该从价值链管理走向知识价值链管理,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与知识价值链

(一)价值链的内涵

价值链是指企业通过价值活动创造利润的动态过程。这里,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项活动。按照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它可分为两大类:主要活动(又名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主要活动是指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1)内部物流,是指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的各种活动,如原材料搬运、仓储、库存控制、车辆调度以及向供应商退货;(2)生产作业,是指将投人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的有关活动,如机械加工、包装、设备维护、检测、印刷和各种设施管理;(3)外部物流,是指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如产成品库存管理、原材料搬运、运货车辆调度、订单处理和生产进度安排;(4)市场和销售,是指与提供一种买方购买产品的方式和引导他们进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如广告、促销、销售人员、报价、渠道选择、定价和公共关系等;(5)服务,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如安装、维修、培训、零部件供应和产品调整等。

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相互支持的活动。主要包括:(1)采购,是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而不是外购活动本身,外购投入包括机器、实验设备、办公设备、建筑物、原材料、储备物资和其他易耗品;(2)技术开发,是指那些改善产品和工艺的各种活动,如基础研究、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媒介研究等;(3)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与各类型人员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酬等有关的各种活动;(4)企业基础设施,是指包括一般管理、计划、财务、法律、政府事务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各种活动。

(二)知识价值链的内涵

笔者认为,知识价值链是指企业通过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来创造利润和获取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过程,其中主要活动是指与企业知识运营紧密相关的一些主要业务。包括知识审计、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保护与知识应用,这类活动直接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的成败;辅助活动是指不直接参与从知识审计到知识保护等主要过程,但是对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起到支撑、指导和规范作用的活动,包括知识领导、知识协调、知识控制、知识组织、知识测评;技术和学习是支持企业知识管理的两个前提条件。整个知识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

在图1中,知识审计是对公司隐性与显性知识进行系统地、科学地考察与评估,调查与分析当今企业知识环境与状况,提出反映公司现有“知识财富”的诊断性与预测性的审计报告。知识审计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程度;深入洞察企业知识的范围、特征与结构,为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和控制知识管理活动提供有用的数据;识别相关的企业知识库,科学评估特定知识库知识的质量与数量特征;分析知识管理的环境、障碍和促进因素;揭示知识管理的优势与劣势;设计未来知识管理方法路线图。知识审计可以对企业知识能力、现有知识资产和资源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提供全面详细的检查、评论与评价,为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提供支持。一般的知识审计往往包括如下活动:利用问卷调查、访谈与焦点组识别知识需求;以可利用知识类型为中心建立知识目录;确定知识存在的地方;确定知识是如何保存的、用于什么目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关联的;根据人员、流程和系统分析知识流;创建知识地图;提供最终知识审计报告。

知识获取是指从企业外部环境获得知识并使之能够为企业今后使用的过程。它包含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两类形式,直接获取包含一种主动参与获取企业外部知识的意识或行动,包括8种主要活动:(1)获取数据集;(2)获取许可的专利与流程;(3)利用竞争情报寻找机会之窗和获取贸易秘密;(4)从外部来源索取知识;(5)检查专业文献;(6)监控技术进展;(7)接受外部培训;(8)参与合作获取。间接获取是通过其他间接行动来获取知识。例如,在雇用员工时,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知识加工技能或声望,但是它也可以获取新进员工的知识。

知识创造是在企业现有知识资源基础上开发、导出、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企业知识创造活动基本上分为知识发现、知识推导与知识转化三大类。知识发现活动是用较少地结构化方式通过创造力、想象力和综合等技能生产知识,如数据挖掘、发表创造性意见、发现某种方式和形成创造性见解

等;知识推导活动包括利用具有分析、逻辑与建设性特征的知识管理技能,经过流程知识(如流程、规则)与描述性知识(如数据、信息)来产生新的流程、规则和/或描述性知识。如利用经验改进使用中的流程、提出某种预见、构建某种软件程序等;知识转化是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个人、团队与组织层次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与内部化。

知识吸收是指通过内部分配和存储那些获取的、选择的或生产的知识来改变组织知识资源状态的那类活动。知识吸收的子活动包括评估(如甄别、过滤)将被吸收的知识、确定那些将受知识吸收影响的知识资源、对将要传递的知识进行适合于目标资源的表示、把知识表示传递给目标知识资源。企业不可能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必须强调吸收所获取和生产的外部与内部知识,使这些知识在企业内得到合理组织、充分共享与利用,从而促进企业知识创新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保护是指维持企业知识的新颖与建设性状态,并利用安全与法律措施阻止企业知识非授权地转移到其他组织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司价值主要在于公司的无形资产,即知识、技能、数据库、企业声誉、商标意识/忠诚度。依据莱曼的研究,21世纪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创造、拥有、维持和保护它的知识产权,联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创造私人部门进行研究与开发投资所需的激励,加强海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削减贸易壁垒和在全世界为美国企业的利益服务来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企业不仅要利用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来保护其独特的知识,而且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防火墙与密码技术)、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建立激励与监督机制、建立知识联盟或战略联盟来保护知识资产。

知识应用是将知识作用于企业生产实践,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知识应用是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很多企业拥有许多知识,并且知识创新效率也非常高,但不一定会有效地利用知识、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知识资源的价值。从企业内部来看,知识应用能将知识转化为提高内部效率的行动。包括问题解决、战略规划、决策制定;从企业外部来看,知识应用是将企业知识转化成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过程。

知识测评是企业对知识资源价值及其知识管理活动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它既是知识价值链中各项主要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知识价值链的其他辅助活动的基础。企业对内部知识资源以及知识管理活动的客观准确评价是企业进行知识控制、知识组织、知识协调与知识领导的前提。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测评是企业战略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使企业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在知识管理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知识管理战略决策;从策略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测评可用来识别和认可增值加工程序与资源、评估与比较知识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以及评价企业知识管理行为对底线绩效的影响。

知识组织是指企业为适应知识管理需求和促进知识管理的实施所进行的组织结构设计与调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安排。今天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经历从部门型组织到矩阵型,然后到网络型组织的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特征,跨层次和跨功能的学习型组织与知识型企业成为主流的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表面上反映的是企业体制与制度的更新与发展,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空间和获取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结构资本的再造与创新。

知识控制是确保企业知识资源(包括知识管理程序)得到高效与安全利用所采取的措施与行动。广义的知识控制既涉及企业知识的质量保证活动,又涉及企业知识保护。企业知识的质量保证就是要使企业知识的质和量始终处于高标准的可获得状态。知识的高质量可为企业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等主要活动降低成本和节省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生产与管理效率和效益。

知识协调是指企业通过对各种知识管理活动的相关性管理来确保在合适的时间产生适当的过程与资源。它涉及知识资源之间、知识处理活动之间和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如财政、人力、实物)之间、以及知识资源与知识管理活动之间相关性的管理。企业知识协调活动可分为结构化知识协调与保证性知识协调。结构化知识协调涉及4个方面:(1)建立交流方式,旨在开发组织内个人与其他人交流的通用方式,如确定合适的知识交流渠道;(2)构建基础设施,如提供知识再利用和创新的平台;(3)结构化知识工作,如确认知识管理事件及其知识活动、提供团队与合作途径、提供对企业知识库的访问;(4)分配知识工作者,如专门安排一些员工参与知识价值链管理活动。保证性知识协调涉及确保管理与员工能够得到有效激励,它包括向员工解释知识价值链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员工、获取高层管理者的赞助与支持。

知识领导是指建立能够促进有效知识管理行为的条件。它通过鼓舞、指导、举例、促进信任与尊重、营造一致的创造性文化、建立愿景、倾听、学习、教导、知识共享等多种特性起到催化剂作用。知识领导是知识管理与组织效能之间的关键变量。知识领导对企业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对领导能力与组织效能的贡献。

技术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现在和将来计划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所需的技能知识或能力。技术首先是以知识形态存在于企业之中,它通过各种载体进行存储和传递,在一些情况下,甚至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以积累。自主、专有的企业技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技术或技能的组合。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建立知识流动与存取的渠道,支持与增加跨阶层或部门团体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交流,支持知识获取、知识转化与知识应用过程。

学习既是一种行动的结果,也是一种知识状态的改变。企业层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是组织的创新过程。它包含知识获取、传播、提炼、创造与实现。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组织学习螺旋获取公司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促进创新的过程。因此,组织学习与知识价值链紧密交织在一起,企业可以把知识管理过程与组织学习在个人、团体和企业三个层次上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无缝连接起来的知识循环学习。

二、知识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比较

基于上述知识价值链模型与价值链模型,知识价值链管理与传统价值链管理有如下明显差异。

1.价值活动划分的标准不同。传统价值链管理依据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与技术活动来区分价值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是实体的或直接的;而知识价值链管理是依据企业所要开展的知识工作来区分价值活动,这些活动由员工(或客户/供应商/经销商)的知识行为组成,它常常是无形的或间接的。

2.价值活动种类与范围不同。如前所述,传统价值链与

知识价值链有不同类型的价值活动,其中价值链活动几乎涉及企业所有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而知识价值链活动是与企业知识运营有关的核心环节。并不涉及企业的物流管理、外购投入、一般管理、计划、财务等,但它又与价值链中的某些活动,如生产作业、市场和销售、服务、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相似的目标,可以简单地认为,知识价值链活动是价值链活动的“战略环节”。

3.价值产生的原理与竞争优势来源不同。传统价值链管理依据的是“投人转化为产出”,强调采用“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来比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价值活动以赢得竞争优势;知识价值链管理依据的是“知识创造价值”,更多地注重利用本公司拥有的、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知识或技能(也就是核心竞争力)来获取竞争优势。

4.核心管理方法不同。波特价值链理论包含多种管理方法,如一般管理、成本管理、差异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关联管理等,其中一般管理、成本管理与差异化管理是其主要方法,贯穿于价值链管理的整个过程;知识价值链管理在利用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的同时,更注重知识管理方法的运用,这包括可用来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协调、知识应用和组织学习的多种方法或途径。

5.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不同。传统价值链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价值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知识价值链管理把技术作为支持知识价值链正常运行的一个必备条件。事实上,如今企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企业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完善的信息系统,用来突破地域、人员和信息的限制,分析各个价值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获得企业的上、下游与经销企业及外部竞争对手的成本和其他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6.知识的利用程度不同。传统价值链管理把外部物流和内部物流作为其两种主要活动,然而却忽视了信息流、资金流,更没有意识到知识对于价值活动的特殊贡献。知识价值链以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企业知识的运营与管理来达到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

7.价值链扩展性不同。尽管波特指出,价值链并非只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包括价值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企业仅是价值生产的一个环节,但是,传统价值链管理往往始于材料采购,终于产品销售,最多覆盖到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供应商和客户,而不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其他外部组织和联结边界。更没有涉及产业价值链和社会价值链的范畴。知识价值链管理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协调与知识应用,实现知识在企业内外的交流、共享、协调与转化,使企业知识管理过程嵌入社会网络之中。

8.价值活动的协调机制不同。波特认为,价值活动是由价值链的内部联系与纵向联系联结起来的。这些联系是某一价值活动进行的方式与成本或与另一活动之间的关系。尽管价值链内部联系与纵向联系对竞争优势十分关键,但它们常常难以捉摸,无法被认识,经常被忽视。然而,知识价值链管理十分重视知识协调在价值活动中的独特作用。依据知识基础论观点。企业是作为整合知识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将存在于许多个人中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的知识转化成商品和劳务。知识价值链的内部联系使各种知识管理活动组成一个系统,能够促进知识在企业内的流动与转化,保证了企业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速度与质量。知识价值链的纵向联系把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和顾客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在知识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协调等方面的合作,企业可以就供应商的产品设计、服务、质量保证程序、包装交货程序和定单处理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知识价值链的横向联系把企业与竞争对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企业一方面通过控制知识流程、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来维持企业知识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可以联合外部资源(如专家、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组建一个或数个知识网络,并使企业成为知识网络的核心节点,为企业知识价值链的运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知识价值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知识价值链管理将知识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相结合,保障了企业在增强知识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它集成了价值链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优点,克服了两者各自的缺点,有利于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和获取竞争优势。正因为知识价值链管理比价值链管理更充分地迎合了知识管理需求,能够让企业更有效地利用知识来获取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应该实施知识价值链管理。基于本文的知识价值链模型,这里提出如下实施策略。

1.执行系统化知识审计,识别企业核心知识与流程

系统化知识审计能给企业带来如下利益:识别核心知识资产与流程;识别支持企业目标和个人与团队活动所需的知识及知识差距;识别需要改善的信息政策与产权领域;识别减少信息处理成本的机会;识别那些有意或无意成为知识增值阻碍的人员;了解知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揭示目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并具有使用潜能的各种知识;提供知识资产清单、知识地图、意见交流流程与网络;提出对现有流程的改进,指明企业用哪种方式可以改善企业知识的管理;评估知识使用与交流的现有水平;揭示成功的企业知识管理基准、实践范例与实施障碍;识别企业强势、弱势、机会与威胁。企业可通过如下8个阶段来执行系统化知识审计:(1)导向与背景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将要审计的某个企业,并确定该企业的知识价值链活动与目标以便制订知识审计程序;(2)启动评估,旨在为知识价值链管理实施测评企业的准备情况,研究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管理激励、交流选择、组织学习能力和相关组织障碍等问题的理解;(3)进行调查与访谈,以收集没有包含在调查问题中的更详细和定性的信息;(4)建立知识清单,旨在快速反应企业知识资产和资源,并通过与初期知识需求的比较来发现知识差距;(5)进行知识转化和建立知识地图,以便实现知识创新;(6)知识审计结果分析,通过知识流分析来了解知识是如何在企业内转移的,进一步识别企业知识差距和改进领域;(7)形成知识审计报告,提出有利于知识价值链管理的创新性建议;(8)持续知识再审计,通过周期性知识审计来进一步完善知识价值链管理。

2.建立战略联盟来增强企业知识获取能力

面对世界范围的激烈竞争,仅仅依靠自身实力会使企业显得势单力薄,为此企业可以基于合作竞争和互补性资源利用的战略联盟来增强知识获取能力。战略联盟把拥有不同技能与知识基础的公司集合起来,为伙伴公司创造了独特的学习机会。战略联盟包含共享的资源,公司可访问成员公司的技能与知识,而这种访问是新知识的最主要来源。在大多数情况下,若没有战略联盟的正式结构,这些新知识是不可能得到的。那些把这种访问当作学习基础的伙伴公司就有机会获取可用来改进公司战略和运行的知识。国内许多企业通过与国内外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从而使本企业获取了竞争优势,例如,小天鹅集团与摩托罗拉联合开发

电脑芯片;春兰集团与三菱共同开发空调器控制软件;康佳集团与朗讯公司的技术联盟;联想与IBM在个人电脑方面的战略联盟;荣事达与海信的联盟;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联盟;一汽集团与鞍山钢铁集团的联盟;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韩国SKC株式会社的联盟,等等。

3.通过知识协调来增强知识价值链的协同效应

公司需要在其边界内外开发有效的协调以便使竞争优势转化为收益的潜力最大化。企业采取知识协调可以在组织内控制知识的分发与传播,为执行各种价值活动汇集足够的技能,克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障碍,把知识价值链的主动活动与辅助活动、知识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连接与耦合起来,使知识价值链整体大于各子项活动功能之和。实现知识价值链活动的协同效应,从而保障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例如,施乐公司十分重视知识协调在知识管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建立了企业内部知识库和名为“知识地平线”的内部网络以供员工查找知识、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而且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协调销售部门的知识管理,通过尤里卡(Eureka)系统协调维修部门的知识管理。

4.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来实施知识价值链管理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价值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商业智能技术(如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有助于公司生产与更广的经济环境以及竞争有关的知识;协作技术(如广域网、局域网、企业门户、网站、数据存取)与分布式学习技术(如电子邮件、企业内部网、视频会议、论坛、群件)允许企业员工协同工作,消除一些阻止交互合作的结构性阻碍;知识发现技术(如数据仓库、知识仓库)允许公司找到那些属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新知识;知识制图技术(如专业技能数据库、系统内容数据库)允许公司有效跟踪知识来源,建立企业内部知识目录;知识应用技术(如专家系统、知识网络、基于规则的推理)促进公司有效利用其现有知识;机会产生技术(如企业关系管理软件)允许公司跟踪有关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或供应商的知识;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密码、网络安全技术)能够确保企业知识不被别人窃取或不适当使用。因此,企业应该采取先进信息技术来实施知识价值链管理。

5.加强组织学习来提高知识价值链管理效率

科加和赞德认为,企业是代表协调和学习社会知识的组织。企业知识吸收的常用办法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目的之一是建立一种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验中进行学习的机制,并能生产、储存和搜索知识,最终将知识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在知识价值链管理中,组织学习可以从纵向方面整合部门层次的工作常规和诀窍,使之转化为员工的基本能力,并经进一步的提升,使之转化为战略业务单位层次的关键能力和形成企业层次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为客户生产(或提供)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与服务;从横向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单循环学习与双循环学习、开发型学习与利用型学习,以及将企业的产品能力、市场能力、基础结构能力、技术能力(包括应用科学能力、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员工能力等有机地整合起来。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组织学习,建立组织学习机制来提高知识价值链管理效率。

价值管理范文第2篇

资产管理的本质是价值管理。投资者应在尊重《公司法》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按照是否有利于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对所投资财产的监督管理程度,确定对所投资企业内部运行过程的监管方式和深度。

也就是说,对企业的资产管理是有弹性的,是针对企业实际的,是以最大限度保证资产增值为目标的,而不是制定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审批模式,把企业全部控制起来。那么,我们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能否取得突破呢?是不是再翻一次牌,或者重新分配一次权力呢?

价值是资产管理核心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机构型投资主体对所投资资产的管理核心是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重在考核企业的经营者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投资者收益,是否超过了行业的平均水平,超过了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给投资者创造了价值。最近在公司财务和管理领域中流行的“股东价值管理”或“经济附加值分析和评价”,其思想基础就是要判断哪个是最能够给股东赚钱的公司;谁是卓尔不群的经营者。

机构型投资主体进行资产管理,有两类不同的态度。一类管理方式是以在证券市场上选择持股组合为主,当所投资的企业业绩不佳,则机构型投资者会转移持股方向,重新进行组合投资,抛售基金经理认为不当的企业股票。这样就在市场上形成了纠正企业管理的压力。美国大多数投资基金都采用这一类管理方式。其前提条件是有一个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每个机构所持公司的股份并不是非常大。

另外一类管理方式,是关注企业内部的运行情况,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进行监控,向企业的董事会里派驻具有判断力和企业经验的代表,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企业的业绩不佳时,机构型投资者就会较多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改善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在企业一切正常时,机构型投资者仅仅是作为一个静静的旁观者而存在。在日本和德国,相当数量的机构型投资者属于这一类投资者。

中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显然应该采用日本或德国式的资产管理方式,以价值增值为目标、建立起企业价值管理的基本框架的模式。

价值管理三重点

价值管理,首先是公司战略的管理。国外大型公司的董事会通常是由大投资者的代表或他们信任、并通过公司股东大会选的外部董事组成的。董事会代表股东进行价值管理的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企业的发展战略评估。

也就是说,投资者(股东)持有企业的股权,对企业进行投资,所看中的是企业的盈利机会,看中的是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不是要持有一个没有发展目标的企业、或是一个发展方向不切实际的资金集合。那么,企业的发展前景体现在哪里呢?这就是企业的战略。董事会审查企业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在看公司的发展前景是否现实,战略实施是否可行,能否有盈利可能。

只有公司的战略合理可靠,才会为价值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投资者才能够在最基础的层面上评估和判断资产保值增值的可能性。相反,如果企业没有发展前景,没有盈利机会,企业的董事会讲不出一个让投资者满意的发展方向,并预测到切实可行的盈利水平,股东(或其代表)就不会投资。

价值管理的第二个内容,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能力进行审查。这实际上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延续,重点考察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的实际管理者是否有效地对董事会批准的战略进行了实施,进而创造了公司的价值。当公司的管理者不能完成董事会审查通过的战略实施方案时,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就会请现任管理者走路,同时招聘新的经营管理者。

选择和评价经营者,监督经营者采用紧扣股东价值创造的科学管理方式,是进行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非常难的一个内容。这不仅仅是要观察企业是否盈利,而且还要能够发现企业是否创造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只有进行这样的相对业绩评价,才能真正确定经营者的能力和水平,对其进行一个恰当的评价。

价值管理的第三个重点,是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作出规定,要制定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公司战略实施相联系、激励经营者完成事先预计好的发展目标的报酬方案。激励问题的核心是要针对不同的企业,首先确定出不同的、紧紧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然后,再建立起最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体系的报酬计划。

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者明确达到了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年薪,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经营者。

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随企业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我们推行年薪制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并不考虑企业间的差异,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实现有效转变

价值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顾客价值;顾客成本;顾客收益

顾客导向理论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为顾客提供优越的顾客价值,只有不断地提供优越价值,才能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理论一经提出,立即获得了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广泛响应,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成为营销领域内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顾客价值?如何正确的理解顾客价值的真正内涵?企业又该如何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呢?本文就将对这些问题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一、顾客价值的内涵

顾客价值就是企业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顾客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阔,市场的主导力量已经由企业转移到顾客手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从以企业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价值为中心,进行顾客价值管理。顾客价值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菲利浦·科特勒将顾客价值视为市场营销的基石,但他没有给顾客价值下一个严格的定义,而是以“顾客让渡价值”来予以表示。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从产品(包括服务)中获得的全部价值与为获得此产品而付出的全部成本的差额。他认为,顾客将从那些他们认为能提供最高顾客让渡价值的公司购买商品。全部价值大于全部成本的时候,顾客就会满意,否则,顾客就会不满意。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给顾客价值分析提供了一个最为基本的框架。

(二)顾客价值认知理论

伍德鲁夫教授于1997年将顾客价值定义为:顾客在一定的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性能、产品属性的表现以及使用结果达成(或阻碍)其购买意图的感知偏好和评价。他认为顾客对价值的认知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在购买前,顾客首先对价值进行预评价,然后,在预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购买,购买后又对价值做出评价,同时,这一评价成为下次购买前的预评价。同时,他认为,在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顾客对价值的认知可能存在差异,伍德鲁夫根据“手段——目的链”的原理,构建了由属性到结果再到最终目标的顾客价值层级。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载瑟摩尔则认为,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这一概念包含着两层涵义:价值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不同的顾客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所感知到的价值并不相同;价值代表着一种效用与成本间的权衡,顾客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价值做出购买决定,而绝不是仅仅取决于某单一因素。

以上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它们都是从顾客的视角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顾客所决定的。顾客价值是顾客最终权衡的结果,也可以说是顾客利得与利失的综合比较后形成的结果。此外,我们在理解以上顾客价值理论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不同的顾客对价值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顾客对价值的感知。每个顾客对价值和价值增加的原因看法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把价值看成是尽可能低的价格,也有些顾客最看重的并不是价格,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定义价值,如质量、便利、功能等。因此,营销人员真正了解企业感兴趣的细分市场上最为顾客看重的价值形式十分重要。

第二,同一个顾客在不同条件下对价值的定义也可能不同

顾客价值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即使是同一个消费者,由于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他会对不同形式的价值赋予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另外,同一顾客在同一件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感知,在购前选择阶段,顾客往往最关心的是可选择产品的功能、式样、价格等特定属性,而在实际购买后的使用阶段,顾客最关心的是所购产品的效用,而且会根据对产品的期望和实际使用感受形成实际感受价值。

二、顾客价值的来源

根据前面我们对顾客价值内涵的分析,顾客价值来源可以有三种基本途径:

一是在维持顾客成本的基础上扩大顾客收益;

二是维持顾客收益,降低顾客成本;

三是既扩大顾客收益,又降低顾客成本。

具体到企业的经营实践中,顾客价值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服务/技术

这是价值最基本的来源,是供给的本质。在竞争性的市场上,企业必须把它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做好,否则,客户关系永远不会出现。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产品的质量、性能、式样、包装、价格,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服,不断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技术水平来增加顾客价值。但是通过改进产品、服务和技术来增加价值的方法很容易在短期内被复制,以致于很多行业中,各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和服务区别很小或没有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寻求新的价值创造和提高因素,顾客会将所有的竞争产品看成是相同的,而只能求助于价格来区分它们价值的高低。

(二)人员

员工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顾客更喜欢与友善、热情、礼貌、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员工打交道,顾客与员工的互动影响了顾客对与互动有关的心理成本的估价。如果顾客受到了尊重和真正的关怀,他所感受的心理成本会较低,而收益则会较高,对与企业互动中总价值的评估也会较高。要为顾客创造真正的价值,管理层必须要确保对员工这一要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业务流程

良好的流程设计能为顾客提供便利和方便的价值,节省顾客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这会吸引大量的把时间视为宝贵资源的客户。如果业务流程设计不当,繁琐的手续,复杂的程序,缓慢的反应速度常会成为顾客抱怨的焦点。管理层应当从为顾客提供最大便利的角度出发来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四)客户支持

随时为顾客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是为顾客增加价值,并将自己与竞争者区分开来的重要手段。一些公司通过提供24小时服务,开通服务热线,建立完善的维修和服务网络,设立多种与顾客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渠道,为顾客提供维修、供应、技术、培训、咨询、信息等方式减少了顾客的焦虑,降低了他们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精力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提供给他们的价值。

三、如何更好的为顾客创造价值

现阶段,竞争日益激烈,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同时,竞争环境也日趋变化,为了更好的超越竞争对手,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我们需要运用新的思维来思考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从而赢得顾客,赢得竞争。

(一)低成本、个性化定制

以低成本提供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增加顾客价值意味着产品和服务要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因为每一个顾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只有与顾客开展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每个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据此来度身订制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实现企业提供物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完全吻合,达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现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已使低成本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企业必须对自己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改造,才能适应这种个性化的需要。个性化定制需要企业创造能够形成双方交互的良好条件,与顾客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流。从订货、产品设计、测试到交货、安装维修等广泛地征求顾客的建议,创造让顾客广泛参与的机会。顾客参与程度越高,提高顾客价值的机会就愈多,就越容易改善与企业的关系,提高顾客对企业的亲和度。

(二)重视体验营销,设法为顾客留下具有吸引力和值得回忆的美好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现在追求的不光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希望有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因此有的学者宣称继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体验已经成为产品和服务之外的一种新的重要的经济提供物,任何试图寻求增加顾客价值新途径的人们都不应忽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开展体验营销,他们致力于改善顾客们在购物或接受服务时所处的环境,为顾客提供体贴周到的人文关怀,精心营造温馨的消费氛围,将娱乐、审美和美好的情感等寓于消费之中,使顾客的消费过程成为一种具有诱惑力的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为顾客带来惊喜,让顾客感受到的是情感上的价值。以星巴克为例,在星巴克咖啡店,速溶咖啡的售价是几十元一杯。对于从未花过几十元来购买一杯咖啡的客户来说,价格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他们尝试星巴克这一品牌,他们的感觉会改变。因为星巴克为顾客提供了一种“星巴克感受”——这就是顾客需要购买的体验价值。星巴克提供的宣传资料,介绍星巴克的历史以及在世界各地种植的咖啡豆种类,介绍咖啡的调制方法,各种流行的喝法,正是这种服务为顾客增加了体验价值。

(三)重视品牌资产,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顾客体验的最高级形式,品牌化的目的是企业为顾客创造和传递高度差别化的、连贯一致的、积极的价值体验。品牌不但建立在顾客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累积体验的基础上,而且品牌对于每位顾客具有唯一性。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如此之多,令顾客目不暇接,许多顾客面临时间缺乏、精力有限的共同问题,这使他们产生了渴望忠诚的品牌和亲和关系的需求,形成与少数品牌的情感约束。品牌的作用就不仅在于它可帮助顾客解释、加工、整理和储存有关产品或服务的识别信息,简化决策,而且它还充当着与顾客联系情感的纽带。因此,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品牌诉求同样能为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这也正是品牌资产的价值所在。

(四)重视关系营销,加强关系投资

企业应通过各种手段建立起与顾客之间的良好关系并对此予以密切关系和持续投资,以使这种关系更加牢固,形成顾客和企业休戚相关的格局。企业和顾客良好而持久的关系不仅能提高顾客购买过程中的收益,而且能有效的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因此,能大幅提高顾客价值,带来新的价值创造。海尔通过创立客户俱乐部这种特殊的情感渠道对顾客直接投资,如每年给顾客过生日,并对不同顾客进行投资组合和运营。海尔利用这一模式增进了与顾客的感情交流,将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提高了顾客忠诚度。

(五)重视完整的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是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很多人简单地以为顾客价值创造无非就是增加产品或服务的属性、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实际上增加产品的某些特征或服务并不必然会提高顾客价值。很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很少或甚至根本没有考虑顾客的需要,偏离顾客导向的产品创新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顾客越来越疏远,所增加的属性对顾客也将毫无意义。并且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被迫不断开发新奇的补偿,造成企业的附加成本增高,最后导致向顾客收取更高的价格予以补偿。对于顾客来说,得到的更多,但也必须付出更多。顾客感知价值并没有提高。因此,在进行价值创造时不能仅仅考虑企业提品或服务的价值,更应该考虑的是顾客增加的付出。实际上某些非核心价值的去除可以导致顾客价值的提高。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取消了售票柜台、取消了座位预定、取消了联运、取消了就餐和其他各种服务,还使用了二流机场。但是它却向乘客提供了低价机票、频繁的航班并创造了优秀的业绩。

参考文献:

[1]尼尔·瑞克曼等.合作竞争大未来(中译本)[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菲利浦·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等译.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价值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附加价值;企业价值管理;价值驱动要素;EVA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34-03

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不同的经济理论派系,其对于价值的判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目前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就产生了诸如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内在价值、清算价值等等不同的定义,但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大

问题。

1 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1.1 企业价值管理及目标

企业价值管理(VBM)是一种以价值评估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管理模式。按照有关专家的定义,企业价值的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先导、以企业价值评估为技术支持、汇合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层次、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集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企业管理的目标传统认为是利润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利润的最大化观点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利润仅仅反应了企业特定时间段的管理状况,不能全面地体现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它忽略了企业长期的资金和时间的价值,也就不能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控制,使得企业的决策带有短期性和局限性。然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长期反应,同时也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从狭义上看,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从广义看它涵盖了一系列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价值反应了集合体的综合收益情况,这有利于各群体为保障企业最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再进行下一步的投入或者牺牲企业暂时的利润来进行研发投资、环境改善等等。

1.2 企业价值管理的发展

企业价值管理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关注战略发展阶段和整体整合阶段。

在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企业的价值管理指标主要集中于公司的市面或者账面价值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票价格被看成了现金流和股本收益在风险预测后的一种估值,这时公司就是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在关注战略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关注于如何进一步创造企业的经济价值,强调运营管理,重视战略评估。此时企业价值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战略制定的一种工具。企业价值管理发展到整合阶段,其涵盖内容更加广泛,更加体系化,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更加紧密的结合,这就更加完善地指导了企业的各种决策,诸如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业务重组、绩效考核等等方面。

1.3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可以从经济类价值管理和非经济类价值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这是企业价值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最终的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企业的非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等等方面。在国外对于上述非经济价值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但是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经济价值类别,很显然是侧重于财务角度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尤其是1991年Stewart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范畴。

2 经济附加价值

2.1 经济附加价值定义

经济附加价值简称EVA,是由美国Stewart提出了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它是指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扣减包括股东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的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增值部分。经济附加价值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它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它推动了企业增长模式、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经营业绩的有效

评估。

2.2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推动

经济附加价值可以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之一,在企业价值管理中也是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它的提出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经济附加价值同原有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根据企业股东角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其重点就是要扣除资本成本。表明了资本作为投入对于股东要给予一定的资本使用费,因此经济附加值的基本公式是:

经济附加价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附加价值表明了企业创造的高于股东预期收益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利润,但非传统上的会计利润。这种“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更有利于启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3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会计利润导向,只考虑了股东的资本成本没有考虑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使得表面的利润不断加大,因此在后期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上会更加有信心,并且会大量的举债投资。造成企业负债严重,占用股东的财富越来越多,因此其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如果从经济附加价值角度出发,再利润扣除资本成本,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创造价值的真正能力,从而避免了股东的盲目投资,同时对于企业也有一个参照作用,明确自身在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创造价值能力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或者进行行业的置换。经济附加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对于资本的有效使用产生约束机制,以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

2.4 经济附加价值的制约因素

经济附加价值虽然在价值创造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方法指导,但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多元化、管理状况的多样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经济附加价值仍然以财务报表作为主要依据,财务报表的滞后性特点也就造成了该理论在作为企业决策依据时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再者,经济附加价值关注于用最终数据来找到过程因素,就造成了对于过程信息,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不能够体现,同时对于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业务机制、人力状况、营销策略等不能充分认知,就造成了前瞻性的缺乏;最后,经济附加价值是综合业绩指标的解释,其对于企业风险的反应和控制缺乏手段。

3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3.1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的驱动要素

经济附加价值以价值的评估和创造作为核心,企业价值的体现也同样如此。要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就必须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下面就简要说明。首要驱动因素为现金流量,该因素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最初的投资管理过程;第二因素是资本成本,它是企业使用资金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其与投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第三因素是竞争优势持续期间,该因素的建立需要公司运营管理水平趋于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和战略、预算、绩效等体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3.2 基于经济附加值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上的重要工具,但是其预算依据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作为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实际运行中该种模式已经与企业的实际价值创造产生脱节,造成了预算约束的软化。因此,重新搭建预算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依据经济附加价值理论的发展状况,用其代替原有利润指标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大改进。经济附加价值指标,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同样可以用作企业的资本预算、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这样就使得预算管理能够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够紧密联系。企业最高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附加价值就是这一目标的最好体现,因此将该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数量化,成为指导各部门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决策和运营。

3.3 利用经济附加值调整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企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完成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考核,其体系主要有绩效指标的设立、绩效的传达沟通、绩效的考核评价、绩效实施结果的应用和绩效目标的提升等组成的一个循环改进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改进部门、个人的绩效。但是目前绩效指标的设立,是以企业销售收入、本期利润等作为考核基础,这就使得指标的选取存在短期性和滞后性。同预算相匹配,也需要引进经济附加价值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使得经济附加价值这一企业长期指标同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薪酬相关联,就能够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经济附加值概念的创立,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创造价值的区别,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实施方向、路线和方法。但是该经济附加值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盲点和误区。这些都需要更深层次的实践指导。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必须深入至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管理能从根本上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提升其价值管理的水平,以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江.价值创造型企业的价值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2] 李庐.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价值管理[J].特区经济,2007,(11).

[3] 方启来,吕回.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企业价值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12).

[4] 徐海燕,武兆宏,穆森.EVA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探[J].商业经济,2006,(1).

[5] 赵治钢.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价值管理范文第5篇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最早提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问题,他视价值中立与价值的问题为“是”与“应该”或者“实然”与“应然”的问题。休谟认为以传统道德学为基础的逻辑推断总是将“是”与“不是”作为命题判断的标准,这种判断逻辑既缺乏相应的逻辑基础,也没有实证论证的支撑;所以这种判断标准具有天然的缺陷,故价值与价值中立之间存在必然的哲学界限,两者的区分问题也尤为重要。此后,价值与价值中立问题以及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普遍、必然性进行反思所提出的问题便被康德称之为休谟问题。伴随着休谟问题在学界的发展与扩展,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漫长研究历程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之争也骤然上演。在公共行政学界中,韦伯首先继承休谟的遗风,进一步探究价值与价值中立的关系。韦伯将价值看做一个主观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事物是好的,那这个简单的判断中就带有主观的意识成分,个人的主观意愿作为个人价值的根本基础,而对于科学的研究来说,个人的主观意愿与想法又远非科学的解决范围,科学致力于解决事实的问题。同时,个人的主观喜好也截然不同,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无法衡量对错,因此价值判断并无对错之分,而科学则不同,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实才能称之为科学。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韦伯的这一观点是可以接受的,并指出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尽管在描述一个具体现象的时候,作为科学分析之主题的,并不是该现象可体验到的事实的全部整体,而是一个选取的部分;但历史的个体如它构成的那样,所包括的诸事实都是客观的和可以检验的……。”[1]韦伯对于价值与价值中立的理想性分离最终使他构建起统治公共行政学科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科层官僚制理论。在韦伯看来,官僚制的设计机制完全能够实现公务人员的价值脱离,个人的任务与职责通过规范性的条例得以体现,公务员仅需按照规则办事,价值的影响便无处藏身。

韦伯设想中的管理体制成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经典模式,对于后来的组织机构的设计与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纵然,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伴随社会形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不同模式改良,但是韦伯官僚体系的根基与设计理念仍未彻底性改变。在其设计的科层官僚模型中,韦伯给予休谟问题以更为实践性与组织性的阐释,他不仅仅热切拥护休谟所坚持的事实与价值的分析,而且在实践层面通过一种科学性的制度构建试图化解事实与价值、价值与价值中立之间的复杂缠绕关系。而传统公共行政学对于“价值中立”的挚爱则显然深受政治行为主义流派的深刻影响。谈论起价值与价值中立的纷争与纠缠,偏爱政治科学与价值中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关于价值与事实的理解也受到广泛地关注。“对于任何科学研究来说,如果其要想获取成功,就必须向公众说明其获得的知识是有效的”[2],为了证明知识的有效性,社会科学学者都纷纷提出不同的方法论。行为主义的方法论作为一支难以忽略的重要流派,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发挥重要影响。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秉承逻辑实证主义的价值导向,将科学研究的范围紧紧锁定在回答事实问题,而非做出价值判断。因为在逻辑实证主义看来,价值判断隶属于哲学与伦理学的问题范畴。行为主义忠实遵从“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导向,试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将价值从行为主义的研究中“祛除”。随着行为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话语权的逐步扩张与盛行,其对于“价值中立”原则更加推崇有加。打着“科学主义”的理性旗帜,行为主义的方法论与价值观曾一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者,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走向科学化的首要方法论选择。行为主义的发展趋势难以抵挡,而作为主要价值根基的“价值中立”原则也在学者们的不断争论中获得发展与完善。经历长期的理论塑造与自我完善,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也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美的系统理论。社会科学研究者,为了实现“价值中立”原则,他们致力于在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三者之中都贯穿“价值中立”,企图以此来实现价值中立的实证主义科学梦想。在对于研究对象的分析中,“价值中立”原则倡导科学与哲学的分离,科学是要解决事实的问题,而哲学是回答“应然”的问题。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价值中立原则力求研究者规范地依照科学的研究精神与实践伦理,将个人的情感、价值与主观偏见等统统抛弃,而不让这些主观的感受干扰正常的科学研究;最后,在研究结果中,价值中立原则将事实判断作为科学的终极目标,而将价值判断彻底拒于科学大门之外。行为主义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其将社会科学看作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理论,视个人的实证研究与经验观察作为研究的基础,妄图将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抽象、思辨与形而上的哲学方法论中解脱出来,使其彻底迈入科学的领域。在行为主义鼎盛时期,社会科学学者终于可以摆脱来自自然科学学者的方法论攻击,可以自信坦然地成为科学智库中的重要一员。行为主义的强势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革命,公共行政学也不例外。公共行政学既然源自政治学,其发展也必然存有较为浓烈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因素。行为主义政治学带着政治学研究者的雄心试图实现政治学的“科学化”,行为主义政治学派认为先前的政治学缺乏对于现实的关照,而毫无现实基础的政治学研究则是空洞与思辨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在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熏陶之下,再次将价值问题提出来。鉴于公共行政学科的具体情况,公务人员的价值处理也成为早期行政学者探索的关键性议题。不可否认,带有个人偏见与狭隘色彩的价值习惯必然有损于公共组织的合法性基础,而价值中立便成为传统公共行政学者给予公务人员的终极价值评断。

二、从“价值中立”到“价值回归”:当代政治哲学与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悄然转型

对于整个十九世纪来说,自然科学的突出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革,经验理性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派占据学术话语的主流,这些都对于传统的政治哲学合法性造成了巨大挑战。“在十九世纪,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理论都伴随着时间与背景的不同而发展,而其发展的宗旨就是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科学,使其从非科学中摆脱出来。”[3]然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人类社会比例性的发展,科学家在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与安毅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增添了诸多困境。人类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并没有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得到长足发展,而由公平与正义等价值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挑战着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存在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正在酝酿着一场崭新的转型与革命,当代公共管理学科的也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发展挑战,其研究范式也正在进行着悄然变化。早年沃尔多曾指出,“事实”与“价值”、“是”与“应然”的分离为社会科学家制造了麻烦,“一方面,社会科学家通常都背负着从过去得到的道德信仰的包袱,这些信仰构成了自由民主的观念。另一方面,这些信仰原初的哲学基础依然消失,但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得到普遍的接受并成为一种适宜的替代性选择。”[4]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价值转型,伊斯顿的《政治科学的新革命》一文功不可没,其在该文中公开质疑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价值取向,并对于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进行猛烈抨击。他认为政治科学并非政治学家的唯一使命与追求,责任性也同样必不可少,学者们应该在研究方法与研究事实的选取中充分重视“价值”的作用,该文警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者对于价值的忘却,并致力于再次唤起学者研究的价值回归。此后,建立在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之上的价值中立原则也受到学者们的批判。哈贝马斯甚至把实证主义的错误归结于价值中立,他认为把价值与事实分离,便意味着使抽象的应当与纯粹的存在对立起来。同时,公共管理学界有不同的学者对于以价值中立为基础的韦伯官僚模式也报以怀疑态度,并认为作为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公务员来说,实现纯粹意义上的事实与价值分离似乎过于天真。而作为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之重要标志的罗尔斯的经典巨著《正义论》则进一步将对行为主义研究范式的批判推向高潮。罗尔斯提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的正义应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对于正义论的演绎与推论,罗尔斯采取的是一种契约论的理论工具,踏着康德的哲学足迹,其试图构建一种实质性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竭力构建的政治哲学大厦是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范式的批判,其对于社会公正与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也有力地激励着现在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发展,而结果也着实证明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发展也与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密切相连。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价值中立的制度设计理念与规划带来的是一种效率至上的实践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价值中立的组织价值适应了西方国家工业时期发展的道德与实践要求,并对于促进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与实现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来说,价值中立的原则也具有较为现实的作用,其保证政府管理建立在一种规范化的系统至上,并在制度构架与组织设计之中始终贯穿效率的指导原则,这些都促使建立在韦伯科层官僚体制基础之上的政府体制运行畅通。价值中立作为传统公共行政阶段的一种重要理论遗产在整个传统公共行政时期都深刻地影响着公共行政学者的研究。而罗尔斯《正义论》的问世与传播对于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支柱理论基础———价值中立原则产生致命性的冲击,对于价值中立原则所倡导的效率第一原则进行根本性的否定,将政府的代表性、回应性、参与性与社会公正的价值作为公共行政者的首要价值选项。政治哲学复兴时期兴起的新公共行政学,可谓是公共管理发展历程中对“价值回归”呼吁和追求的典范,纵然新公共行政学最终未能成为像新公共管理运动一样成为公共管理发展历史长河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学派,然而新公共行政学以公平与民主作为目的及理论基础,主张政治与行政、事实与价值关联;重视人性和行政伦理研究,倡导民主主义的行政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行政体制研究。例如Frederickson认为,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基于种族之上的不公平与不正义现象十分常见。美国政府的行政官员并没有依照宪法的意愿促进社会公民的实现,因此,为了修正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不足,我将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的第三个支柱,使其成为与经济与效率一样重要的价值。[5]只是由于“新公共行政学”缺乏概念和理论上的连贯性,并未最终生根立足,未能最终立足而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

三、“价值”与“价值中立”的联姻:当代公共管理价值理性的研究反思

罗尔斯的巨著《正义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带来了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使公共管理学者的研究视野重新回归到社会政治价值理性之中,其对于社会正义的阐释也促进西方国家社会契约论的成熟与演进。然而,就如同对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态度一样,对于罗尔斯的自由民主理论也从来不缺乏批评的声音,比如以麦金泰尔、桑德尔为代表的社群主义者就对于罗尔斯的自由民主理论进行过猛烈的抨击。对于公共管理的实务者与理论者来说,将公共价值作为审视政府行为的重要准则也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公共价值既作为公共管理学界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回应,同时也对于我们分析公共部门与公共管理者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视角。[6]

随着人类社会整体迈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治理与善治理论、网络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强势民主理论以及公民治理理论等诸多公共管理与民主政治理论流派的兴盛均为现代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与血液。这些缤纷多彩的理论丰富了人们对于现代公共管理的认识,并且将这些新的理论运用于国家的公共管理实践之中,产生了极为积极的效果。然而,这些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引入仅仅对于现存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石与政府管理实践产生深入影响,对于学者们和政府行政人员创新性地解决现存的政府管理问题同样具有革命性影响。可对于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来说,这些新的理论都并没有对于文化、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问题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在这些新兴理论范式看来,这些传统的议题已经丧失了其探讨的价值与意义,社会文化等因素仅仅作为研究框架中的单一变量,科学性的理论能够突破社会与文化的局限,达到对于社会现象的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于这些新兴理论的核心观点提出挑战,而且许多国家的现实实践已经证明公共管理的若干实践范式并未产生理想的效果,此时,新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呼之欲出。公共管理到底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范畴?现代公共管理学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着答案。在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转变过程中,罗伯特 D 帕特南的研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帕特南对于民主等问题的回答并不是如同行为主义研究者一样仅仅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图表分析来解答意大利的民主发展问题,对于帕特南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分析结果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7]如今,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分析工具去解释不同国家的民主实践问题,而社会资本理论更为重大的意义则是将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中的“价值”与“价值中立”进行珠联璧合的完美融合。弗雷德里克森等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所倡导的“公共行政精神”更是将公共管理对“价值”的诉求推向了新的高潮,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言,“理性的假设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对于创造可靠的、经验的公共行政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单纯来自理性假设和社会科学方法中所产生的理论还不能解释这个领域的重要力量。”[8]公共行政精神的孕育与成长也是公共管理研究范式更为挚爱价值理念与价值理性的深刻体现。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便致力于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的目标:建立一种可以复制的、客观的与普遍性的科学,而且可以通过量与数学的方式进行衡量。这些科学性的理念也逐步根植于公共管理的研究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共管理学者的研究中,他们仍然缺乏一种共识,尤其是对于科学的构成以及公共管理研究的本质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的三种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都经历过周期性的身份危机,不可否认的是,身份危机也同样困扰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9]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征与方法特性直接影响公共管理的身份确认。纵观公共管理学科的历史演变,价值与价值中立的分分合合与整个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演变趋势都密切相连。社会科学学科的方法论演变也经历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论,而且量化研究所基于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中立颇为相似,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应该在科学研究中避免情感因素的干扰并力求实现研究事实的客观呈现;对于质性研究来说,其对于社会意义的关注与重视也与价值原则的诉求有所联系,两者都将社会意义作为社会现实分析的重要参考。对于社会科学学科方法论的发展来说,价值与价值中立、定性与定量研究也似有融合之势。Brower认为“近十几年来,公共管理学者对于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行不断的争论,诸多学者都认为定量研究应该作为定性研究的作用,从而取代定性研究。而有的学者却持相反意见”。[10]Omar等人曾对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进行过分析,他认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主要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方式而得以区分开来。然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科学调查与目的与范式方面也存在不同,定量研究将社会看做一种客观存在,而定性研究将社会现实看做是一种社会构建。”[11]对于公共管理研究而言,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僵化性进行过批判,并提出用定性研究来替代定量研究。[12]然而,学者们虽然对于定性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有所认识,并且致力于实现一种公共管理定性研究的振兴,然而,学者们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单一追求定性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的普及难以适应现实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因此公共管理学者重新思考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论的结合,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融合也被学者戏称为一种“联姻”。[13]

如今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开始倡导一种“混合型”的研究方法论[14],试图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在同一项研究中,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充分结合,并最终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价值。

四、结语与反思:公共管理研究价值融合的继往开来

如何实现公共管理价值融合的持续性的发展是公共管理学者在未来研究中急需解决的一项根本性研究命题,“对于公共管理学者来说,我们需要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中走向一种持续性发展的公共管理道路”[15],“实现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根本之道。”[16]公共管理学科首先应不断探求新理论、新方法,将理论创新作为自身适应政府管理实践的根本基础;同时,公共管理学科也不断强化其应用性价值,因为在如今的政府治理情形下,僵化、单一与滞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已经难以应对复杂与多变的社会发展,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性的学科,在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领域,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挥重大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从公共管理发展历史银河中诸多理论范式革新与多次声势浩大的政府管理改革实践运动之中,公共管理学科都已经向我们昭示出其强大的学术活力与生命价值。对于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来说,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始终是社会科学学者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如何发现与解决社会问题始终是社会科学学者难以回避的现实议题。社会历史的实践发展也充分说明,如果一门科学不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那么它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逐步摆脱了哲学的抽象方法论,两者都开始探索适应其发展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最终还是走向了实证主义的路线,妄图通过量化的研究做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理性解读。默顿指出:“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完全可能因为另外一组理由而不愿意考虑社会环境对科学的作用。他们可能担心自己工作的高贵性或完整性会由于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内在含意而受到损害……”。[17]

由于自然科学在理解社会现象与创造人类物质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其长期以来霸占科学的名号,并对于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不予认同。同源于哲学体系的社会科学为了应对自然科学的强势地位,其首先对于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论提出质疑,并且抨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认知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不足;在两者的不断争论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都在其固有的基础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自然科学学者来说,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与多次技术故障之后,开始着力于反思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与社会意义。而对于社会科学学者来说,长期以来被视为脱离实践与缺乏现实关照的无用之学,也开始尝试借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来解析社会现象。作为社科科学中一名新成员,公共管理学科的延续与更新也必将从方法论做起。透过归于科学方法论的归纳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价值与价值中立原则辩论与争吵,我们也能给予较为清醒与客观的认识,价值倡导对于人类社会的关爱与回应,鼓励科学的发展不要放弃人类社会这个基本实体;价值中立钟爱真实、纯粹与客观,致力于将人类社会在一种极度清晰的事实与价值之间实现发展。而价值中立与价值交叉融合才是公共管理研究漫长道路的最终价值追求。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IS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