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精选5篇)

  • 传统武术(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这八项是套路、抢摘、推手、摔跤、靠打、劈刀、踢打、散打,比赛分单项和全能两种。单项比赛,将套路比赛设为资格必赛项,再任选一单项,两项成绩相加,即为单项参赛成绩(可以参加多个单项,资格必赛项只须一次,可重复与各单项相加计算成绩)。全能赛,将套…

传统武术(精选5篇)

传统武术范文第1篇

中国武术的结构内容很复杂,学练很难,而奥运项目却相反,项目动作极简单,技术提高极难,如短跑、跳远、跳高、铁饼、标枪等等,这就是中国武术与奥运特点的矛盾之所在。怎样才能矛盾统一?必须要有新思路,进行新开发,创造新模式。

日本和韩国在中国武术身上提取一点,重新加工,改头换面,迎合奥运,开发了新品种柔道和跆拳道。外国人知道利用中国武术,中国人也应该借鉴他们的思维。中国武术有很多流派,可分为数十种(说130种,是一拳数名及无特性的胡编乱造),按照武术的流派特色,从武术中提出八个项目作为武术新模式供大家参考试行(这里仅提出项目及原则,不列细则)。

这八项是套路、抢摘、推手、摔跤、靠打、劈刀、踢打、散打,比赛分单项和全能两种。单项比赛,将套路比赛设为资格必赛项,再任选一单项,两项成绩相加,即为单项参赛成绩(可以参加多个单项,资格必赛项只须一次,可重复与各单项相加计算成绩)。全能赛,将套路比赛和散打比赛设为两项必赛项,然后任选一项,三项成绩相加,即为参赛全能成绩(可参加多个任选项,选择最佳一项成绩计算)。

一、套路比赛。参照现行比赛规则,但只开展徒手套路赛,标准器械赛。

二、抢摘比赛。这是蔡龙云教授早在七十年代提出来的“摘星换月”项目。在规定场地中,两人穿不同颜色比赛服,在衣服的胸、腹、背、腰、两踝、两肩、两肘、两腕的十四处固定缝制十四个月亮,用刺毛布贴上十四个五角星,两人互相抢摘五角星,摘去一星就露出一月,故“摘星换月”,在规定时间内,抢星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抓人,更不准踢打摔拿。这是无接触无伤害技巧性、兴趣性、观赏性的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快速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如八卦掌、螳螂拳、翻子拳、绵掌、猴拳、蛇拳、鹰爪拳、虎爪拳等门派参与。

三、推手比赛。推手是传统武术中文明高雅的“手谈”,在规定场地及时间内,二人互推,将对方推弹出圈外次数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抓人,不准擒拿,不准摔跤,不准打人,不准踢人的五不准,比赛中僵持顶牛不准超过三秒钟。这是有接触无伤害的技巧性兴趣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有快速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选择下列流派武术练习参赛,如杨、陈、吴、孙、郝、武等传统太极拳,渔门拳(渔门推手),梅花拳(梅花推手),咏春拳(咏春推手)等等。

四、摔跤比赛。按中国式摔跤比赛方法和规则。奥运虽已有国际式自由式和柔道式,但均不及中国式优越,我们是从武术大项进入,参与优胜劣汰竞争,让世界选择。重要的是中国自己要有统一训练方法和规则,应以京跤(清善扑营)及保定快跤为主,辅以蒙古抱跤,反对狗爬式的硬占抱腿。

五、靠打比赛。只准用背部肩肋胯的上中下左右,两边共六处进行二人互相贴身撞击靠打,同时可用叉腿绞格挤压,将对方靠撞出去次数多者为胜。原则是不准头靠,不准踢打摔拿,不使用胸靠。这是有接触无伤害的技巧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简单,易推广,但要求参赛者重心低矮,暴发冲撞力强,有灵巧转换的技巧身法(需按体重分级,可暂定在60~70公斤级别开展,反对倒身鞠顶肩撞)。建议选择下列武术门派练习与参赛,如八极拳、心意六合拳、搂桩靠背等等。

六、劈打比赛。只准用身体上部两臂进行攻防,如劈、砸、绞、格、鞭、挑、抽、击等。原则是不准踢打摔拿,这是有接触、有伤害、有风险,技巧性与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简单,易推广,建议选择下列流派武术练习参赛,如劈挂掌、八卦掌、通臂拳、通备拳、螳螂拳、翻子拳、太祖拳、迷踪拳、燕青拳、形意拳、咏春拳、查拳、洪拳、红拳等等。

七、踢打比赛。只准用身体下部两腿进行攻防,至少有二十多种腿法都可使用,原则是不准用上部手臂拳打臂击擒拿。这是有接触有伤害有风险的技巧性观赏性极强的比赛项目,动作极简单,极易推广,但需有极佳的腰腿基础功夫和灵活多变的技巧身法。建议选择下列武术流派练习与参赛,如潭腿、戳脚、太祖拳、迷踪拳、燕青拳、咏春拳、查拳、洪拳、红拳等门派。

八、散打比赛。这里不讨论具本细则,仅提出对散打的认识。

现在的散打有一种倾向,拳法大都是左右摇晃躲闪、横摆进攻,是西方拳击式。踢法大都倒身横踢,远离对方自行跌倒,是跆拳式。摔法常用低头弯腰硬占抱腿,常有抱空嘴啃泥,是狗爬式(经常搂抱,很少蒙古抱跤,更少京跤和保定快跤)。以上的三种拳踢摔,已难与国际上兴起的K―O、现代搏击、MMA综合格斗及UFC终极格斗等相抗衡,基本上没有中国武术技巧,仅用武术散打之名,无武术之实,依靠笨力笨打,不伦不类,犹如小狗熊相搏及大袋鼠相斗。

产生以上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受“武术与散打是两项运动”的谬论毒化,理由是外国没有中国武术,也有散打,如现代搏击格斗。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三岁儿童能戏打,醉汉能乱打,打斗即散打是人类的一项本能活动,是人类的天性和共性,不是一项运动,只有赋予技术和规则,即有了特性和个性,才能成为一项运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认为最有特色的最佳散打方式,如西方的拳击散打,日本的空手道散打,韩国的跆拳道散打,泰国的泰拳散打,在中国则是经长期攻防格斗经验积累的武术散打。我们将共性说法简略,就突出了特性个性的拳击、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和武术等等的运动项目了,就可争长论短比较优劣了。

传统武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武术文化;文化生态;武术文化

生态系统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一直都是学者们十分关心,并致力研究的问题,当代的武术保护策略多局限于拳种范围的保护、挖整,后来也有学者提出武术的“活态”传承,认为武术应当注重传承人的培养,让武术在人的身上“流动”起来。但是这种观点仍然有其局限性,武术的保护和发展应当着眼于武术生态系统的建立,创造一片适合武术繁荣生长的土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存留下来的瑰宝,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是,自从中国经历了1840年到现如今将近两百年的剧变,可以说,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变化都要比过去几千年来文明的变化程度要大。在这种剧变下,以武术为代表的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如可能够探索出一条新的,适合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就成为当下民传人和从业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传统武术的生存现状

1.1现代化的冲击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人,其一切活动包括对文化的传承,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离开社会环境则无从谈“文化”或“文化传承”。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如今的信息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变化。[1]当技术发明增进了人类控制和调节环境的能力,当习得的行为模式得到传承,环境和文化的意义就被改变。[2]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其与中国传统自然科学迥然不同的逻辑模式,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冲击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1.2异质文化侵蚀

中国自近代以来,长期缺失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的状态,使得社会整体对待异质文化呈现出不理性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面对跆拳道、空手道等舶来品时,再加之优秀的市场运作机制,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被寸寸挤压。对于现代武术的竞技化的发展,现在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竞技武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失败,对此,是否需要提示大家应当返回到传统武术当中,去寻找文化的血脉和未来的道路。蔡龙云先生指出,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舞”和“击”的两条道路;形意拳传人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中也提到,传统武术有练法、打法和演法三大内容。费孝通认为,传统应当是在继承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的过程。这表明,传统不仅仅是继承,而是保持了继承和创新之间适当的张力的过程。作为现代武术大力推广的竞技武术,不仅完整的继承了相关拳种的已有内容,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难美新的独特风格,作为武术演法的发展,武术竞技套路的发展无疑是相当优秀并且成功的。但是,演法的高度发展却撇下了打法和练法,以练法落后尤甚,这种不平衡发展引发了甚嚣尘上的“技击丢失”论,这是对中国武术构成体系的误读。但是这种不平衡发展的确造成了武术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面对跆拳道等异文化项目时,显得竞争力不足。

1.3快文化之殇

中国传统武术的培养模式是徒弟把师父养在家里,15岁开始习拳,徒弟练拳,师父帮着调养,到40岁左右功夫大成。[3]网络媒体出现之后,信息的流通极大的加快了,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快文化,追求时尚的风潮愈演愈烈,以优衣库等服装品牌为例,其款式每周出新,甚至常常使用水洗一遍就报废的材料,迫使消费者加快消费的周转率。跆拳道等国外武技作为体育项目推广,使用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简单、高效,短时间内就能见得成效,这种方式也迎合了现代快文化的追求个性,更新频繁的特点。反观传统武术这种动辄十几年为周期的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快文化的节奏,也成为武术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

2武术文化生态系统的模式探索

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现状,许多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措施和建议,然而,这些方法层面的建议固然有其必要性,但是,给予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土壤才是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发展武术的根本途径。武术传播发展的主流,从古至今都是游离在官方之外,私下传播的情况,但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文章指出“中国武术是生长在过去的自然经济的社会条件下的”,但是现代化的社会,媒体高度发达,信息产生和传播的速度急剧加快的情况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武术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这样一来,就使得武术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载体的逐渐弱化乃至消亡埋下了伏笔。从这个角度来说,脱离了农耕文明背景的武术,如何在现代社会进行自我的再生产,获得新的生命力,就成为了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活态”是文化发展和传播领域中很重要的概念,以武术为例,现有的研究认为,武术的继承和传播不应该仅仅把武术的器械,书籍资料,录像等挖掘保留下来就万事大吉,还应该注重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使武术得以在人的身上流动,保证武术的活态传承。[4]然而,这种观点固然有其现实的意义,但是仍然有视野的局限性,武术的保护不应局限于现存的拳种的挖整、保护和活态传承,更应注重于整个武术文化系统的“活态”。以八卦掌为例,董海川作为一代宗师,技术风格自成一家,其弟子由于自身的天赋,特点不同,又发展出了各自的特点,从狭义的拳种保护上说,董海川的技术风格在他辞世之后必然消失于历史之中,然而他的弟子却通过各自的方式,将董海川的拳术保存了下来。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现代公认的种类繁多的拳种系统是明末才得以成型,期间,知道的、不知道的各种有名的无名的拳种产生又消失,如果以现在的武术保护的视野来说,这些都是损失,但是正因为中国社会仍然处在当时的背景下,整个武术文化体系得以在这种不断有新拳种产生,又不断有拳种消亡的情况下,以一种生机盎然的“活态”不断向前发展。如果能够构筑一整套武术文化的生态系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就不必拘泥于具体拳种的兴衰存亡,而能够站在生态体系的高度把握武术的流变,通过武术生长的文化土壤,使武术能够生生不息。

2.1经济体制

近代以来,产品供需产生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已经成为了经济体制的核心,同时也成为了文化产生的场所。在《做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表征、认同、生产、消费和规则的文化循环,任何一项文化主题或人工制品的分析研究都一定要通过这个循环,在现实世界中(这个循环的)各个环节是以一种复杂的和偶然的方式不断地相互重叠和相互缠绕的。[5]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立足市场,发现受众的需求,将武术作为一项文化产品进行生产,并且让大众进行消费。这个过程中,如何定位武术表征,使得传播的受众产生认同,是当下武术传播的重点。

2.2科学技术

以西方社会为主导的现代科学体系的兴起,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由此产生的各种科技成果远远超越了过去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现代科学体系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其定量的分析方法使得中国传统自然科学“黑箱”式的研究模式看起来越发的玄奇而不可信,然而,传统自然科学能够在中国社会存在、发展,必定有其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如何将二者结合,形成一套全新的科学体系,不仅有利于传统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而且如果能够建立起这套体系,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例如:中医经络学说、气论等,如何应用现代的科学话语进行解释,不仅有利于瓦解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神秘化言论,而且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自然观的逻辑起点和脉络。对于传统武术的大量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也能够通过定量研究更好的被学习和掌握。

2.3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人自己的社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文化导向,文化又反作用于价值观的形成。武术的文化和身体技术体系就是在中国独特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不仅是中国武术的基石,更是整个中华文化的基石。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土壤日渐稀薄,汉文化的特色日渐丢失,反观日本,正式场合下的礼仪风貌,民族气息浓厚,一片唐宋风情[6]。由于近代以来的特殊国情,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价值观和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循环出现了断裂,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依靠政府制定政策,营造文化导向,不可以放任当前的社会价值观的现状自由发展,重新建立起一个对中华文化传统比较好的继承下来的社会风貌。这样一来,武术也能够从中受益,恢复了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就会有着独到的社会效应。古今文化,失传者甚众,但是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的潮流中仍是主流,其因有文化之土壤,一旦雨露播撒,便生根发芽,本不应出现单独保护某项文化项目的局面。但是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使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本来的土壤已经变得稀薄,只能从项目众多的传统文化项目之中,重新挖掘文化之土壤,是为“文化成果反哺文化生产者”,通过这种人为干预的传承活动,使文化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从经济体制、科学技术和社会价值观念三个方面,对武术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释和重构,重新配置出适合武术生长的文化土壤,使得武术在传统和现代的张力中得到新生。

参考文献

[1]谢业雷,李吉远.“文化生态”视阈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190-193.

[2]JulianHSteward,著.文化生态学[M].潘艳,陈洪波,译.南方文物杂志社,2007:107-112.

[3]李仲轩,徐皓峰.逝去的武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4]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英)杜盖伊.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霍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传统武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武术 产业化 策略

传统武术近几年的发展不容乐观。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肯定将被推向奥运会的大舞台;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必将利用现阶段的大好时机寻找自我发展的出路,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将传统武术推向市场,形成传统武术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当前全国武术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这也必然是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对传统武术产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合理综合创新传统武术的优势,提出发展思路。

1. 传统武术产业化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1.1 体育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这种特殊消费品的一个行业,而体育产业化就是把体育纳入生产领域,有意识地通过发展体育产业来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传统武术产业化就是以产业运作方式来发展传统武术,以提高传统武术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使传统武术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使传统武术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2 中国传统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容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1.3 传统武术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我们开发传统武术产业,就必须抓住其本质的特性,以传统武术最本质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优势发展传统武术产业,并遵循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更好地发展传统武术和体育产业。

2. 传统武术产业化的现状

2.1 传统武术产业化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地深入人心

由于受民族特性的影响,传统武术作为一种表演、比赛项目,这种民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在人民心目中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而作为一项体育产业来发展传统武术还没有能达到人们非常满意、深入人心的效果。

2.2 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传统武术产业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无组织的、无专业性领导和规划的发展状态,只有少数的个体从事着相关产业,其规模和范围都是有限的,远不能适应传统武术的发展需要,传统武术产业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无法形成与体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规模。

2.3 传统武术无形资产的极大浪费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健身、防身、观赏功能,是东方文化思想的精髓,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既具备了体育项目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武术工作者对品牌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也没有让传统武术这块金字招牌发展它应有的价值,没有利用品牌效应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就使传统武术的无形资产白白浪费。

2.4 传统武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

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传统武术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同样有赖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是武术套路产业开发的关键。目前我国既懂得武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很少,而具备高素质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更少,这样就使我国传统武术产业经营找不到切入点,市场运作有失科学性。

2.5 传统武术的创新不够

陈旧观念的束缚,使传统武术远离了现代时尚生活。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足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丰富多样、更新、更美。目前,我们许多的武术工作者仍旧是固步自封,不愿迈出改革的步伐,致使传统武术比赛远离观众、远离商家、远离媒体,这样传统武术无论是在走向世界,还是自身发展上都举步维艰。

2.6 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不够

传统武术产业由于自己的弱势,没有能够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另外社会力量、资金的投入也不够,发展过程造血功能也不强,导致传统武术产业的发展相对较落后。

3. 传统武术产业化的建议与策略

3.1 进一步发展创新传统武术项目,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规模

传统武术项目虽说历史悠久,底蕴较深,但我们仍要做进一步的努力来进行综合、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对其较流行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和交流来宣传和加强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并可对部分项目在保持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科学和健身的原理,更加符合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

3.2 传统武术的产业化要充分挖掘其文化底蕴,同时体现其时代性和经济性

传统武术是一种具有多元之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因此传统武术要发展其浓郁的文化特征,体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使传统武术产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经济性。

3.3 加强政府的挟持和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传统武术市场

传统武术产业起点不高,形式单一,传统武术专业本身又是一项耗资性产业,暂时性资金不足等问题都必须要发挥政府的力量,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挟持、引导并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同时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投资,投资方面主要是加强场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赛事交流活动基地,并要借助政府力量和物资来规划发展传统武术的市场,形成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3.4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加快传统武术产业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推进传统武术产业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壮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因此加快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特别是注重培养既具备现代体育经营管理能力,又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和知识与技能的人才,是传统武术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需要加强传统武术的相关科研活动,加快传统武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校的体育院系应与经济管理学院相结合,共同培养传统武术的经营管理人才。

3.5 完善传统武术产业的运作机制

体制和运行机制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还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体育产业特别是传统武术产业化的进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不顺,政出多门,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尚未从直接办体育产业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产业运行机制也缺乏内在的创新动力,特别是产业投资政策和机制不健全,缺乏产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本扩张能力。在加入WTO后,体育产业特别是传统武术的产业经营要发展壮大,抢占国内国际市场,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创新与完善产业运行机制,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结合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对现行各级政府主管体育产业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进行重组,转变职能,强化管理、监督、协调和指导作用;改变主要依靠财政性投入和产业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局面,建立多渠道投资体制和筹资机制 ;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和价格等经济杠杆,在资金投向、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方面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产业组织自身则应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逐步形成既有竞争激励机制又有责任约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市场原则和规律运作,推动传统武术产业迅速发展。

3.6 传统武术产业与其它产业协同发展,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可利用传统武术的自身特性及文化底蕴优势,发展与其它产业协同的产业关联效益,将传统武术产业化之路融入到其它产业当中去,互相推进,共同发展,并发挥其世界性的独特魅力,认清传统武术产业的发展机遇,步入国际体育的大舞台,拓展传统武术的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全面发展传统武术。

参考文献:

[1]白晋湘等.民族传统体育消费导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日]田宗产.体育产业论[M].吉林学院,1999.

传统武术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华武术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本文就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文化形态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特征 文化形态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传统武术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后备力量不足,致使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无法保持其系统性与完备性,许多拳种、刀术技术面临着濒危的局面,这成为了21世纪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武术的文化特性

武术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一项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把这些哲学思想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基础,这也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武术理论体系中,无论是拳理阐述、技法概括、训练机理、技击原则、武德修养,都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影响。在武术理论中,以“阴阳变化”这种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基本思想,演绎出对立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等。这一武术理论思想体系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拳种、流派的武术理论之中。中国武术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也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另外,武术练功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二)技击性

产生、发展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技击性是其一个显著特征,并在古代军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武者在对抗中热衷于切磋技艺,在相互提高中同时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技击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并且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运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

(三)健身性

当今社会,人们一般都是以健身、技击实用等目的来进行武术锻炼。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分立在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也曾说过“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运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二、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形态

(一)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躲避禽兽的侵袭,在与禽兽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滚翻等一些自然动作,这便成为了武术产生的基本因素与条件。后来人类将这些随意性的打击活动生产、狩猎提供的攻防相结合,经过历史过程的选择,提炼稳定化为一定的结构层次。当原始人进化到晚期阶段,直接从生产、狩猎中筛选出来的某些身体活动形式,经过特定目的的加工、嫁接和复合,逐渐从劳动、狩猎活动中分化出来,其动作形式的性质开始抽象、复杂起来,形成了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二)传统武术的宗教形态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由于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不理解与恐惧,因而产生了万物都是受神灵主宰的观念,由此产生了一些宗教活动。据史料记载,巫术活动中的“图腾武舞”就与最早的具有实战意义的“武技动作”有密切联系。在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中,人们摹拟拳打脚踢的动作,喻以驱邪逐魔,慰藉人类的灵魂。至今,巫术活动中的“武舞”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构成了宗教形态的武术活动。

(三)传统武术的军事形态

在奴隶、封建社会时期,由于战争的激烈和武器的落后,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经过实践检验并能自觉运用的这些攻防格斗技能,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开始形成技击性的武术。近代以来,由于热兵器的出现,军事形态的武术活动在战争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但在局部冲突中,仍是重要的军事手段,现代军警训练中的擒拿与格斗练习就是其突出的体现。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传统武术文化也不例外,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从武术在现代运动中的发展中也能够看到,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郭建利.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审视[J].山西体育科技.2008.

传统武术范文第5篇

从人类的文明史来说,实用技击术的起源应该是比较早的 而稍具系统形式的武术门类,形成的则要相对晚些 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采取长期的“禁武”政策,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关武术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尤其是堪称系统,能进序列的文献典籍,更是鲜见 这就决定了传统武术的民间性及多样性

我国传统武术的成熟期是在明清之际,因受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融进了道家 佛家和儒家之学说 并以《周易》原理为指导,汲取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经络学说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又形象地吸收了各种动物,如虎扑猴窜 兔脱鹰翻等攻击与防卫技巧 以形取意,形意结合;远取诸物,近取其身,创编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拳种和武林门派 此后,又经各派武林志士的刻苦钻研和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使各派武术日臻完善 目前,已被国家正式承认的所谓“自成体系”的拳术,就多达129种

“谙熟百家,博采众长”,是每位习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 对于从事武术专业的人士来说,更是一条借鉴和发展的捷径 然而,面对这么多风格各异 技法又各不相同的门派及拳种,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传统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强身健体仅是其附属品而已 从古至今,武林各门派无不是以其深厚的内功和巧妙莫测的技击术为号召力 因此,我们如果对武术内功和技击原理缺乏必要的正确了解,便会失去武术之真谛

一 传统武术的内功之奥秘:

从武术内功方面来讲,其源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三大流派中的吐纳导引术,本是我国古代早期的神仙方术 西汉时期,当传统医学从神仙方术中解脱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济世学科时,便吸收了吐纳导引术中的呼吸生理和经脉气血的循行规律 并以《周易》天人思想为其基本原理,形成和完善了人体十二经脉体系 如隋代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由太医博大巢元方奉敕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广泛采录隋代以前的吐纳导引术,不仅是我国古代现存的唯一病因证候学专著,而且书中不载药方,仅以吐纳导引为养生祛病之法,足以说明吐纳导引术与传统医学的密切关系 又如北魏时期菩提达摩所传的《易筋经》,虽然融入了释门的禅定之学,但其十二势之动作,无不是以吐纳导引为主 久练不仅可使气力凝坚,而且能够强筋壮骨,说明了吐纳导引术与传统武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以“气”质为本的阴阳五行学说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 因此,当我们在阐述武术内功之奥秘,揭示与古代吐纳导引术相关的经络学说之实质时,不能脱离对“气文化”的论述 须知,经络与气是不可分割的;气与武术内功的机理也是不可分离的

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依赖于对饮食物的摄取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明确指出:五谷入于胃,分糟粕 津液 宗气三路运行,以注于三焦 糟粕是不被消化吸收而从大肠排出的部分;津液是被吸收的部分,包括水 盐 糖 氨基酸等成分;而所谓的宗气,则是关系到呼吸功能的气,并含有“总合之气”的含义

饮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化为营气和卫气循行运转于人体 营气的生理作用是泌其津液,注于脉,化为血,外营四末(即四肢末梢),内注五脏六腑,即我们现在所讲的血液循环 宗气行经心肺,可以出喉咙,行呼吸,说明水谷之气中含有呼吸的成分,或有推动呼吸的功能 实际上,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呼吸的主要调节因子 卫气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宗气之悍气”,它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运行路径与营气不同,强调了分肉皮肤之间

对于营气与卫气的区别,《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是这样阐述的:

“帝曰:荣(营)卫之气,亦令人病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于五藏(脏),洒陈于六府(腑),乃能入于脉也 故循环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 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散于胸腹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帝曰:善?选”

我们从此篇论述及其它有关的论述中可以看到,饮食物中出于胃的气有清浊之分 营养部分的气为清气,其性精专,属阴,故能化生血液,称之为营气 营气由胃传化于脾,上归于肺 而上焦为肺脏所居,宗气之所聚 因此,饮食物中营养成分所化生的营气(血液)和呼吸中的氧气,在宗气(呼吸功能)的推动下运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输布于全身

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因其性剽疾滑利,不循经脉运行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故属阳,称之为卫气 但卫气与呼吸道吸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同,它虽然来源于饮食物,却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按其特有的循行途径来运行 故此,《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将卫气称之为“浮气” 由于卫气的特性表现为“宗气之悍气”,仍然受到呼吸功能的调控

那么,卫气走行的分肉之间,究竟是何处?皮肤乃是致密组织,卫气既可以循行其中,表明卫气的循行并不需要特定的间隙或管道 因此可以认为:卫气不仅运行于肌肉骨骼之间的间隙里,还可以运行于疏松结缔组织,以及什么都没有的潜在间隙之中 此外,分肉之间还可理解为皮肤与肌肉之间 因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包绕周身,而在人体的许多部位,皮肤以下没有肌肉,所以,只有皮肤以及皮肤与肌肉之间,才是卫气最根本的循行途径

传统武术内功的全部原理与内涵,均体现在对“卫气”的生理特性及其修炼之中 我们依据《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以及本人的练功实践,归纳总结出卫气生理的三大特征

1.卫气的抗打功能和击打功能

对我们一般人来讲,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卫气,只是比较薄弱罢了 如前所述,当食物入胃之后,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卫气),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便分为主脉与支别,沿手足三阳经同时运行

卫气循行于两臂至指掌的支别,从颈肩部运行于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间的外侧 运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卫气,下行至小指间 运行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卫气,下行至大拇指而入掌中(图1 图2) 由于运行于两臂至手掌指的卫气能量较弱,当其注入上肢末梢后,便已基本消散

卫气循行于背部至腿脚部的支脉,从颈肩部运行于足少阳胆经,下行至足小趾与次趾之间 运行于足阳明胃经的卫气,下行至脚掌底而入五趾之间

卫气循行的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 卫气由胃上口从胸到颈肩部之后,便循咽喉上行入眼,再由目内眦的睛明穴而出;循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脉继续上行入脑,而后沿足太阳膀胱经入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再由阴脉上行,回到眼中(图3 图5) 由于循行于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卫气能量较弱,当注入下肢末梢时即已消散 而循行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脉的卫气,其能量则很强大

卫气循经行于手足三阳经而不循行于手足三阴经的生理特性,充分体现出其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的阳性浮气之特征 也正是如此,卫气方能在人体内形成四个“气街”,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所讲的“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这里所讲的“气街”,不是经脉本身,而是指身体各部位的空间或间隙 如胸腹部的体腔中,大的肌肉间之间隙,关节处之间隙的八虚穴(1)(气之大穴)等 如果我们依据《黄帝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将人体气街的分布情况整理出来(如图4),即可发现,人体气街的分布范围很广泛,超出了各条经脉所规定的循行路线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人体内虽有头胸腹胫之气街,却没有上肢之气街,这说明卫气在上肢没有停聚之部位 由此可知,气街是指整体而言的卫气汇聚之所,即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卫气聚集和流通的出入之驿道

八虚穴:亦称八脉交会穴,流注八穴或交经穴,即指四肢上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 其交会穴为: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脉)

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气血 脏腑筋骨居于内,必赖营气以资之,经脉以疏之 皮毛分肉居于外,经之所不通,营气所不及,故赖卫气以煦之,孙络以濡之 而后内而精髓,外而发肤,无弗得其养者,皆营卫之化也 虽卫气属阳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属阴,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 但行于外者便谓之卫,行于内者便谓之营,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已 然卫气其质混浊,其性刚悍剽疾,运行滑利,既无经络脉道之约束,又能聚集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和气街之中 因此,传统武术内功的修炼实质,即是以卫气为主 通过人为地激发和强化卫气能量的集聚和流通,便可有效地增强习武者的内力和击打穿透力 而人体气街的分布处,则是较易练成抗打护体功的基本部位

2.卫气的神经传导功能和意识形态

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气血就是营卫 很显然,《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清阴阳营血且行于经脉之中者,必是血行于血管之中无疑 而阳卫之气在经脉之外,不循经络且直达皮毛分肉之间(体表),可以感知而不可看见 因此,营卫之分,当以其是否循行于经络之中而别 这就说明,卫气是除血液循环之外的另一个循环系统

在古典哲学和医学里,“气”被看作为一种无形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生命体中 动物 植物和人体的气,都起着维系生命的重要作用 中草药的性能包括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及归经等,其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 《黄帝内经》中所言的水谷之气,当是食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迄今仍不知道的新成分

现代医学是按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生理功能,来划分人体结构的 而《黄帝内经》则是将内脏的四大系统,按区域和功能划分为三焦 上焦包括呼吸和循环,主全身气血之营运,其大置在胸腔部位;中焦即消化系统,分清别浊,将水谷精气上输心肺,再将残渣下送到大肠,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代谢物质)送到膀胱(包括了部分泌尿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其大置在腹腔部位;而下焦即脐以下盆腔部位或腹膜腔以外的部位,包括腹膜后的肾 盆腔的子宫 前列腺等 下焦作为排泄系统,女子月经,男子也在此列

从现代解剖学的特征来衡量,古人对人体结构的三焦划分可能是不全面的 但对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机能的含义,则具有明显的优点及帮助 中焦受纳水谷,分清别浊;上焦得其清者营养周身;下焦得其浊者排出体外 部位清晰,功能明确,形态和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是祖国传统医学中整体观的杰出体现 尤其是卫气在足太阳膀胱经主脉上的运行规律之阐述,则是传统医学中“天人相应”观的精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