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精选5篇)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精选5篇)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1篇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

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

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流通七省区:(略)

9、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5、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共同原因:①继承性因素:前朝经济基础的继承。②社会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安定。③政治因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④经济政策因素: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励发展生产。⑤经济交往因素: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⑥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⑦生产力(科技)因素:生产技术革新(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水利的兴修。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卷考试 复习策略 指导

从2011年开始,我州中考的历史学科由原来的记入总分考试科目改为不记入总分的等级考试科目,考核形式的变化必将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及学生的应考态度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这是进行九年级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老师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复习策略

(一)总体思路:突出基础,方法灵活,安排合理

1.突出基础就是重点抓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的中考历史考试情况来看,考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的历史知识 在总分70分中,就分别达到18题40分,和19题41分,这说明了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方法灵活就是教师根据所上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方式。比如,2012年我所上的九年级(7)(8)(9)(10)班,其中(7)(8)班学生能力较差,而(9)(10)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好。在中考复习中,(7)(8)班只须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行了,而(9)(10)班在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要加以扩展。

3.安排合理就是根据中考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3月底把新课上完,4月份开始中考复习,历史复习一般要分为抓好基础、综合归纳、实战练习三个阶段进行。

(二)具体做法

1.第一阶段:以每册课本为单位,逐册复习:时间一个半月也就是4月初到5月中旬(中考历史要考初中所学的六册书,历史课每周有2节课),平均每册书用2节课的时间复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一册书的重点知识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本册书的相关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需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知道、熟悉每一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这一阶段(一册书复习的教学流程)我主要采用的是问――找――写――练的模式来进行。问――找――写――练(以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模式要求在上课开始时,老师首先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简单概括本册书所讲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拿出练习本,老师将每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把答案从课本上找出来,并写在本子上。如本册的第一课老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请写出我国最早出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生活的距今年代及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哪个省?学生在课本的第一课找到答案后,就将170万年、云南省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如此类推,按顺序一课课地复习下去。当然老师提问要言简意赅,以填空题为主,不要增加学生的书写负担。在下一次课中,老师将收集、整理到的本册书的相关练习制作成一张30分钟内学生可以完成的卷子(题目的难度可根据所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调整),然后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用30分钟的时间做完,老师再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评,以巩固学生对本册书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种模式无论是七、八年级在期末的复习中,还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我都经常采用。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在于使学生在课堂内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学生对每一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

2.第二阶段:综合归纳,专题复习。时间是半个月(即5月中旬到六月初)。从这两年中考历史试题的情况来看,虽然考的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但试题覆盖面大,涵盖了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等知识点,横向和纵向归纳性较强,有一定的跨度。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历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外关系的情况、中共重要的革命活动及重要的会议等专题形式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横、纵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讲――练模式。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实战复习。时间为半个月(六月初到中考时)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我州近两年中考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的特点要求制作模拟试卷,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以及题目的难度要基本与近两年我州中考相吻合。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中考的难度和题型,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模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一般学生做三到四套模拟题就足够了。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第一个阶段把基础打牢实了,那么后两个阶段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几点启示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3篇

在本节内容中,教材和历史图册共提供了13幅图画资料,其中教材5幅、图册8幅,分别是教材①《河南新密古城寨新石器时代城址北墙剖面》、②《武氏祠汉代石刻黄帝像》、③《商代青铜方鼎》、④《殷商涂朱牛骨刻辞》、⑤《山东曲阜西周鲁国古城周公庙宫殿基址》;图册①《夏禹》、②《商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③《夏商形势》图、④《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示意图表》、⑤《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⑥《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⑦《周公像》、⑧《周初分封形势》图。其中教材①、②、③、④、⑤和图册②属于历史照片,图册③、⑧属于历史地图,图册①、⑦属于绘画作品,图册④、⑤、⑥属于历史图表。

一、用图片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初,为学生展示教材图片②《武氏祠汉代石刻黄帝像》,然后再出示图册①《夏禹》,指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历史上的名人在自身的身份上有何差别,他们的位置后来又是如何传承,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中国历史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演化,再导入新课。通过运用两幅不同人物的图片史料,使本课的导入具备了形象直观、学生容易接受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比较图片的异同,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用图片加深教学细节

历史教科书受体裁和篇幅的限制,呈现出来的多是枯燥的知识点和抽象的结论,把鲜活生动的历史变成了纷繁的文字素材。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历史图片,能给学生提供最真实状态的历史信息。如在讲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册④《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示意图表》、⑤《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和⑥《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获取历史事件的细节,深入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体验历史,使深刻抽象的理性认识建立为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之上,增强学习效果。

三、用图片处理教材重难点

在教学中对重点的突出和强化以及对难点的突破是十分重要的,而巧用图片资料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图册④《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示意图表》、⑤《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和⑥《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⑧《周初分封形势》图来强化这一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出示问题:①分封制分封的主体?对象?②宗法制是如何进行权力的传承?宗法等级?③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图册④《宗法制与分封制联系示意图表》、⑤《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和⑥《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⑧《周初分封形势》图,自主得出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解决问题①,得出分封的主体是周天子,对象是:功臣、同姓王贵族和先代贵族;学生通过解决问题②,得出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③,学生通过完成问题,得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之中,历史图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解读得出对问题的正确认识,有效地训练了学生通过图表史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使新课程所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得以落实。

四、用图片进行有效的教学环节的衔接

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过渡环节处理的好,课堂教学会令人感到大气流畅。反之,将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感觉。本节课中,学完“夏商政治形势”之后,紧接着要学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如何实现这两个内容之间的过渡承接,巧妙运用图册③《夏商形势》图跟⑧《周初分封形势》图的比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处理:(教师讲述)随着商被西周所灭,西周王朝的疆域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展,这个我们可以在两幅图片中明显看出,那么,西周王朝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其统治秩序呢?(学生回答)分封。这一过渡承接紧扣课本,承上启下,直观自然。

五、用图片体现史学价值观

在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样是教学中的三大目标之一。在教学中,运用图片资料有助于落实这一目标。“通过对宗法制相关内容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节,可以通过运用图片资料⑤《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表》完成上述目标。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初中川教版教材共六册,分别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教材编写的特点是:采用主题式体例,以时序为线,以单元(学习主题)为一级标题。这种突出时序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突出学科知识。

高中岳麓版教材分必修本和选修本,其中必修本是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必考教材,必修本分三册: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必修本编写的特点是: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西合编的专题史体例进行编写。这种突出专题史的编写体例有利于学生梳理专题史发展脉络,突出学科能力。

初中通史知识是高中专题史的基础,高中专题史是初中通史知识的深化,如果没有初中通史知识作为基础,直接会影响到高中专题史学习。但是,如果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就同一知识的表述不同,也会影响到高中教材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出现史实混乱不清的情况。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后一种类似情况谈谈。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2012年12月第2版的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07页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中写到“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资本流动、资源配置、经济贸易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出现了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的大趋势。”

2013年12月第3版第12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Ⅱ)第115页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第一子目“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中写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而兴起发展,已经存在发展数百年了。或是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全球化已经开始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才开始。表现在资本流通和金融工具种类多,被纳入世界市场的独立国家更多,世界经济范围更广阔,交通、通讯、信息、成本锐减,各国在科技、生产、资本、市场的相互依赖日益增强。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何时要从经济全球化定义说起。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也存在几种不同观点。观点一:经济全球化是指货物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速度提高的过程。根据观点一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观点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配置,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根据观点二的定义,经济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的普遍建立。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表述不一致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子目“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写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the multipolarization)发展的趋势。”

2013年8月第3版第9次印刷的岳麓版必修(Ⅰ)第110页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从二战后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得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从两极格局对立走向多极化。

关于多极化趋势出现时间的争论,国内外学界政界主要是对60、70年代西欧和日本崛起是否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这一问题看法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二战后初期由于战争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美苏两极格局出现。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认为:世界多极化孕育于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洲和日本已在经济上开始对美国构成了挑战。从经济的角度衡量,世界已开始从两极转向多极。但从综合实力上看,这时美苏仍是两大主要力量,中国、西欧和日本虽实力上升,但与美苏相比,综合国力相距尚远,不能成为一极。国际格局仍是两极框架,世界多极化尚处于萌芽状态。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一极或一超多强的格局。此时,世界多极化虽有发展,但各力量间仍很不平衡。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12页注释处对“多极化趋势”解释是“意味着世界上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表明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根据这一解释,从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对世界政治影响的角度看,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

关于经济全球化开始的时间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这两个问题,学术界的不同观点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关,没有正误之分。但是从新课标中学教材的衔接性和中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来看,初高中教材对重要史实的表述应该保持一致性,如果史实表述出现不一致,会给中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混淆,尤其对于初中知识掌握得越牢固的同学越容易出错,也会影响高中教学的可信度。因此,建议初中教材编者们在教材编写时能结合高中教材的内容,尽量避免出现初高中教材表述不一的观点,使中学历史教学保持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1994年第2期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打基础

创造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条件。一堂课上最主要的就是气氛,假设气氛好,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提高,热情度就会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一整堂课的质量。反之,如果一堂课的氛围是严肃的,面无表情的,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下降,这一堂课就会大打折扣。因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课程上,老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思路,多提出有效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多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且对待同学提出的问题,老师要认真面对,从而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是第一个条件。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初中历史创新意识

多媒体是现在老师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多媒体了传统的手写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在教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创新。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教材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灭亡”的课题上,这个课题如果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上课的进度就会很慢,可能商的灭亡老师的板书还没写完,整节课就已经到了下课时间,而这个“夏、商、西周的灭亡”课题如果用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进行的话,老师只需要动动手里的红外线笔,整个板书或者是关于“夏、商、西周的灭亡”的有关视频就呈现在了学生们的眼前。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其实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对多媒体的教学形式的运用,可以让同学感受到创新意识从而有效的去提高它,也能让同学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初中历史的氛围,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时下热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思想品德课还是历史课,一味地去讲解书上的理论知识总是枯燥无味的。一节课下来,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还会使一堂课的质量降低。所以,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不但要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还要在讲课时与时下热点相结合,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肯定吸引不了学生,要是能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起来,就会使一堂课妙趣横生,从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上人教版历史教材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教师可播放有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下报道给学生看,将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激情,进一步增强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

四、探索课外学习活动,提升初中历史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课45分钟的学习往往是不够的,学生们不仅要吸取书本上的知识,对于课外的学习也要有效地加强。发展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同样也很重要。有关课外学习的活动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多样化的课外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初中历史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二上册的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班上举行“听老红军说抗日战争”的班会,对“秦王扫六合”进行热烈的讨论,由此展开一场辩论赛或者让学生们关注节庆日等特别日子,引导学生们通过阅读、调查等的形式去了解这些特别的节日的历史背景、整个起因和意义,然后再让他们利用通过这些渠道得来的资料以小作文或者是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老师再开展“创意演讲大赛”“学生们互相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们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达到相互学习初中历史知识的目的,时间一长,学生们就养成了主动去记录的习惯,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还让他们增长了初中历史知识,对提高他们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创新是一切的源泉,没有了创新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历史知识要通过创新意识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初中历史知识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创新意识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所以,在大力培养学生各项发展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初中历史的创新意识也应提高。

作者:徐影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十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