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论文(精选5篇)

  • 市政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一)外部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阐述了外部性的理论。庇古认为,由于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不同,所以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则…

市政论文(精选5篇)

市政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

股票市场作为重要投融资市场,在当代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西方维持高福利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投融资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说,大型上市公司占绝对优势,向政府寻租力量高于广大股民,交易成本(投融资双方在讨价还价时的成本)要低于广大股民。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将产生负的外部性,这样就不能达到帕雷托最优,因此政府实施干预政策来挽救市场失灵是学者和各国政府的共识。但政府以什么身份来参预,政府不作为时,是否能够挽救市场失灵,会不会造成政府行为的外部性,从而使付出的社会总成本高于完全由市场调节造成的成本呢?关于政府行为的外部性,西方理论界已经作了大量的探讨。

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一)外部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马歇尔首次提出外部性,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阐述了外部性的理论。庇古认为,由于社会边际成本和私人边际成本不同,所以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则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政府通过征收“庇古”税可以解决因外部性引起非帕雷托最优问题,从而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新制度经济学著名代表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提出了与庇古解决外部性不同的思路。科斯第一定理认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权利的初始界定不重要;第二定理认为,当交易成本为正时,产权的初始界定有利于提高效率。

(二)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病,以布坎南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开始反击新古典经济学对市场失灵的攻击。布坎南和塔洛克((1962)在多次提到公共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时,将强制性税收归为这一范畴。1966年,威廉姆斯(Williams)对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施加于对方的外部性进行了分析。迈金和布朗尼首先对政府行为外部性分类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他们认为,“公共部门的外部性未必一定是非效率的”,即政府行为外部性同样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 迈金(RolandN.Mckean)和瑞士学者杰奎里尼 布朗尼(JacqueleneM.Browning)在《政府与非盈利部门的外部性》一文中,首先明确提出了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概念,并且把政府行为外部性看作是与市场部门外部性(市场失灵)相同的东西。市场部门定义的外部性同样适用于政府部门,虽然政府行为外部性更加难以测量,但理论上可以认为这些行为同样会产生外部性,通过对政府运作的考察,发现政府行为外部性影响的确存在。

我国政府行为在证券市场产生的外部性分析

我国股票市场成立14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广大股民的成本收益不对等现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接连不断出现抽血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负的外部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的目的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困、卸包袱。当一批问题国企轻易地被允许进入股市圈钱、并肆意挥霍投资者奉上的资金时,就注定了中国上市公司社会成本远远高于私人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又由广大投资者来承担。

其次,上市公司上市之初,只需要证监会或其他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监管当局主要按自己设定的规范做出是否准予上市的最终决定,不需要听取其他方面的意见,这样公司上市后就更不考虑资本市场真正运营状况。

再次,监管者执行规则不到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不规范。另外,政府管理部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改革中,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样就造成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客观上造成政府行为负的外部性。

可见,政府行为的完全倾斜或者政府行为的随意性,使得本来为了挽救市场失灵而制定的政策,最后却可能加重了市场失灵。

正如斯密德所说,与技术性外部性和金钱性外部性是在既定的交易规则和产权控制下发生、并直接改变参与者之间的成本或收益不同,政治性外部性并不直接作用于参与者的成本或收益,而是通过公共选择改变游戏规则或产权控制而间接改变所有参与方的成本或收益。在证券市场的改革中,有些论断诸如20%的蓝筹股代表了60%的市场价值,股市改革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些企业的表现,那剩下的投资者的投资就将被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向绝境。

如果市场最后真的如这些官员和学者所说,政治行为就改变了“原先自由和责任的形式”,导致技术性外部性或金钱性外部性的转移,从而把原先外部性的成本转嫁到另外一些行为主体身上,而对于这些行为主体来说,该“成本原本是收入或用途”。那些投资与剩下80%的企业由于政府行为而承担了远远超过私人成本的社会成本,与此同时,原先承受外部性成本的那些行为主体却从“自由和责任的形式”的改变中得到了收益。如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有政府行为带来的股票溢价价值。政治通过合法的方式改变了技术性外部性和金钱性外部性的作用对象,从而改变了外部性造成的成本收益组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或公共选择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金钱性的外部性或技术性的外部性以合法的形式与偷窃和战争相区别”。从中国股市目前状况来看,政府就是通过政府行为导致了外部性,从而在广大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进行合法的资产转移,使得融资者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入。

政府行为外部性的解决方法探讨

目前,我国证券管理者必须避免在股票市场上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从市场角度出发,以“裁判员”的身份协调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因政策倾斜力度过大而造成的不良后果。此外政府如要避免产生负的外部性,就必须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公正。没有公正就会使弱势群体在大企业寻租成本较低的状况下,承担更多的成本,而得不到任何收益。其次,要以诚信为本。诚信建设涉及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具体而言,诚信建设关键在于政府诚信、上市公司诚信以及中介机构的诚信,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诚信的资本市场必须要有一个庞大的诚信的中介机构群体为前提。

所以说,政府首先应该在资本市场做好制度性建设,解决目前存在的制度性矛盾,做好规范性管理,保证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制定好各项游戏规则,然后以身作则,按规则办事,不直接参与市场各个博弈方的利益,避免引起更大的负的外部性。只有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净化证券市场,促进证券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市政论文范文第2篇

1.1工作质量市政道路工作质量是指所有参加道路建设的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度。要保障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就必须选用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突出的施工人员以及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另外,在市政道路承包商和监理人员的选择上也要十分严格,对可能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严格审查和控制。

1.2工程项目质量工程项目质量是由多个子工程、单位工程以及分工程的质量共同构成的。一个总的工程项目具有很多个子工程、单位工程以及分工程,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也理所当然的由这些项目共同组成。

1.3市政道路工程的价值以及功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价值不仅体现在施工方按时保质的完成了工程建设,还应将工程的经济性、实用性以及外观质量、耐用性等因素考虑进来。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客户不同,建设工程标准和规范也不同。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施工技术工人对施工技术的掌握情况,对于工程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工人在技术了解和掌握上存在问题,很难想象建设的工程能够合格。因此,施工现场的工人不仅要全面了解工程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具体的施工方法,还要能够及时根据施工标准和技术,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及时的纠正,防止问题的扩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人员要牢记检验标准,尽职做好施工监测工作。

2.2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在选择施工企业时普遍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方法,在招投标时一般要将投标报价下降15%左右投标企业才可能中标,中标企业为了能够在投标额下降15%的情况下继续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就会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

2.3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工程上。目前,在许多地方的大中小工程上,一般采用年度预算对施工经费进行控制,这样与实际经费的需要一般相差甚远,从而基层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只能选择偷工减料、降低标准,有时他们还会改变设计值,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另外,在工程设计时,很多设计使用了较多的标准图,与实际不符合,数据不准确,导致工程设计保守不实用,工程设计部分的投资白白浪费,最严重的是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需要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2.4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之前有一个合理、实际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施工单位要根据总的计划要求制定自身的动态弹性施工安排,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计划。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内容与措施

3.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准备阶段还未开始具体场地施工过程,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做好后期施工的组织工作,相当于整个工程的计划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工程的总体安排。因此,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安排和施工组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由于施工准备阶段对于整个工程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市政道路工程的承包商必须根据工程设计、质量标准、场地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要求,结合多位专业人士的意见因地制宜的定制施工方案,并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主要的计划有: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计划。并且在计划确定以后向施工人员进行讲授,使他们明白施工安排和具体的质量要求及施工意图。另外,现场设点作为市政道路工程开工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必须引起施工方的重视。现场设点是实施准备阶段制定的各种计划、安排的重要工作,它负责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分工,组织施工人员、工程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和工程材料进入场地。所以,落实现场设点工作,对于工程方案的顺利实施与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工程承包商必须重视,必须将其作为工程准备阶段的重点和难点。

3.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接下来就需要对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进行控制,这也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和内容有:①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管理。工艺质量控制的主要标准是施工准备阶段制定的施工工艺标准文件,将具体施工与工艺文件对比,确定工艺文件是否得到了严格执行。②加强施工过程的工序管理与控制。整个工程是靠一道道的小工序组合而成,所以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就需要从小的工序入手,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是否合格,以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3.3市政道路工程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收尾是整个工程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很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及措施主要有:①提前制定工程质量检查标准,实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制度;管理全面,突出重点,对重点工序的质量控制要反复进行重点审查;加强工程质量的检测和验收工作,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及时要求施工方解决。②对于检查出的质量缺陷,需要进行严格的二次审查制度。这样可以防止施工方应付了事。

4、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首先,不管施工方还是监理方都要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这可以由相关政府出面,加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相关领导人和经理人的质量意识,无论在施工还是监理过程中严格遵守质量规定和标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工作。其次,强化质量保证手段。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合理调度工程设备,满足施工要求;狠抓一线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点,只有一线质量得到控制,整个工程质量控制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最后,加强承包人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控制,最重要的就是对工程承包人的质量控制。在众多承包人招投标时就要对承包人的资质和信誉进行审查,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和承包商的领导和项目经理沟通联系,提高其质量控制意识。

5、结语

市政论文范文第3篇

1市政工程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

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多的,比如施工设施费用及其工程费用,其对于项目的前期成本预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及其规定的分析,进行当地政策法规的研究,做好投标报价的优化工作,保证项目投标报价的良好盈利性。这离不开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做好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准备工作,做好招标图纸的质量优化工作,进行相关合同条款的研究,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提升其应用效益。这也需要做好施工合同的交底工作,保证施工合同交底的开展,保证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方责任及其义务的明确,保证现场施工的良好开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指南,避免其出现超施工、乱施工情况,从而保证施工企业的良好开展,在市政项目应用过程中,施工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其涉及的工作面是非常广泛的,需要做好合同的研究工作,进行责任及其义务的明确。

2这也需要进行材料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材料成本的分析,进行材料成本控制优化工作,实现不同材料成本的控制环节的协调,保证材料的采购招投标模式的应用,进行招投标方式的优化,保证竞争体制的良好性,进行高质量、低价格材料的选择,实现其成本的有效控制。这需要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制定,进行限额发料制度的应用。针对施工图设计其工程数量需要,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制定,进行相关台账的建立,做好材料的超耗量的分析,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保证材料用量范围的控制,进行材料的日常管理优化,做好材料的分类工作,进行材料的定期清点。

3这就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工作的协调,保证企业的良好生存及其发展,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健全,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修复、返工等情况的出现,避免一些工作上的麻烦。这也需要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针对现场施工特点,进行新技术的引进,进行成本的支出减少,做好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变更及其索赔工作,保证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进行变更索赔工作效益的提升,进行变更、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控制,更有利于其进行变更及其索赔,从而满足现实工作的要求。其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是必要高的,其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够明确造价的关键点,从而有利于变更索赔工作的开展。这也需要进行工程工期计划的制定,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保证质量环节、安全环节等的协调,需要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施工任务的完成,进行可行性的施工计划的制定,保证有效保证措施的应用,实现施工目标及其计划目标的分析,进行其存在原因的分析,做好成本的控制,进行制定工作计划的应用,避免盲目的施工,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保证工程总工期目标的实现,避免工期的延后等情况,进行成本的控制。为了做好市政工作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进行相关因素的考虑是必要的,毕竟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多的,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理论的结合,需要进行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分析,进行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措施的协调,做好事前预测,优化成本管理方案,加强成本控制,对市政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从根本上做好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二、结语

市政论文范文第4篇

1.1给水管道系统的组成

给水管道系统主要由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道和调节构筑物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从水源地取水,对水质进行处理,将合格安全的水质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户家中,满足用户对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

1.2给水管道的布置原则

一是规划原则,给水管道布局必须按照城市平面规划图安排,并结合之前的管网布局和长远规划,应充分考虑给水系统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并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二是均匀原则,给水管线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给水区域内,要保证各地区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三是线路最短原则。给水管道铺设力求最短距离的原则,尽量不穿或少穿障碍物,已降低管网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四是安全可靠原则。给水管线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防止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及时有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尽量不间断供水或尽可能缩小断水范围。五是节约原则。在管道铺设时,选择降低成本方式,尽量减少拆迁、少占耕地,同时便于管道施工和运行维护。

1.3给水管网的布局要求

给水管网的布置必须要保证配水管网主干管的方向与配水主要流向一至。城市生活饮用水的管网严禁与非生活用水的管网连接,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隔离。

二、排水管道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检查井的变形下沉

在管道施工时,若使用的井的构配件的质量比较差,砂浆以及砌筑砂浆质量不合格,便会形成空缝,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强度。而且因为安装得质量不合格,加上检查井的基础施工不到位,导致整体承受能力差,造成了检查井墙的断裂。同时,收口的不均匀施工造成表面不平,最终导致井盖的坍塌。

2.2管道渗漏水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导致管道渗漏水,因此必邱纯宏万新强高密市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高密261500须正确意识可能发生渗漏水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基础的不均匀下沉,造成了管道的局部积水,严重时就会出现管道断裂、接口开裂,导致管道渗水。二是管道接口的施工质量差,加上管道在外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破损、接口开裂,从而引起管道的渗水问题。三是管材的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管道有裂缝、局部混凝土松散,抗渗能力差,因而就会产生漏水现象。四是管道的闭水段的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不合格,那么就会导致管道漏水。

三、市政管道工程施工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设计和管道施工的测量准备。无论是供水管道还是排水管道,在施工前必须做好设计,选择最佳设计路线,做到科学合理。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及其他设施情况,充分勘探和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及水文情况,并结合管道工程所在地的材料、水电、交通及机械供应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还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场地进行清理与平整工作、施工排水、管线的定位与放线工作。

3.2槽沟开挖

在设计好管道铺设路线方案之后,便开始进行槽沟的开挖。槽沟开挖时一般采取挖掘机和人工配合方式作业,一般一台挖掘机配备相应的人工进行跟踪作业,在槽底高程20cm以上由人工替换来进行清挖来防止超挖。同时,测量员做好测量工作,防止挖的过深或者挖的深度不够。

3.2.1槽沟的坡度

沟槽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由土壤的类别以及性质来确定槽帮的坡度,对于较深的沟槽应分层开挖,挖槽土方要合理安排其堆放的具置以防塌方。

3.2.2槽沟的深度

槽沟的深度由现状实测路面标高确定,尤其是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地面高程,开挖深度应控制在5米以内,边坡不加支撑。同时,要考虑回填至路床的土方量和挖方量,处理好超出回填用土的土方。

3.2.3槽沟的宽度

槽沟宽度取决于设计管径和土质情况,而可依据管道的结构宽度和两侧的工作宽度来确定槽底的宽窄。此外,还有很多注意事项,如在雨季施工时应在沟槽的周围叠筑土埂,相当程度后便在埂的进行开挖排水沟来防止雨水流到槽内,破坏工作面,必要时加设集水井用泵来抽水以防槽底浸水。

3.3设挡土板和夯实地基

在沟槽开挖完毕后,为了确保边坡稳定,防止边土倒塌,应当设置挡土板,设置时确保挡土板与沟槽壁的间隙最小化,若有空隙应及时填实。沟槽在挖土机完工后,进行人工挖土,并进行夯实地基。夯实时采用蛙式电夯夯实3遍,夯实后使其密度达到95%以上。

3.4平基管座的施工

在沟槽开挖验收合格之后,就可按图纸设计上的要求来进行管基的施工。如果沟槽内有大量的积水和淤泥时,首先应将沟槽底部彻底清除干净,清除淤泥,铺砂垫层,以保证干槽的施工,若槽内有地下水就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其次,要做好控制平基的高程和厚度的工作。

3.5管道的安装

在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就开始着手管道的安装。管道安装要将底部垫稳,防止倒流水现象的发生,除此要保证缝隙宽度均匀,管道内没有泥土、砖石和木块等杂物;在管座回填粗砂时应保持良好的密实性。在管道回填土之前,做好管道封闭性检查即闭水试验,防止使用中出现漏水现象。在试验前,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是否合格;管道未填土时及沟槽内是否无积水;全部预留的孔洞是否封堵满足了不漏水的要求等等。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确保管道工程按质按量完成。

四、结语

市政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关报定位营销

定位的概念来自于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 里斯和杰 特劳特。他对定位下的定义是:“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说得确切些,报纸必须在预期受众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它不仅要能够反映出其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能反映出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和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相区别,有利于企业赢得竞争。

报纸定位是任何一家报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报纸定位就是确定办报理念,即根据报纸的性质、目的和主要的读者群制定相应的办报宗旨和办报方针,在竞争中寻找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报纸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

一、政府机关报的定位现状

1.消费者定位。报纸发行量的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消费者的多少,因此,如何吸引消费者成为报纸定位的先决条件。报纸的“消费者”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读者,另一个就是广告主。

读者定位——面向广大市民,政府机关报参与市场竞争后,将读者定位于市民;广告主行业分布——以商贸广告、房地产广告、汽车广告、医疗广告行业为主。通过分析政府的经济特色,报纸的经营者发现商贸、房地产业、汽车业、通讯业、医疗保健业是市场上最活跃、最具有广告发展潜力的几个行业,因此机关报的经营者将商贸、房地产业、汽车业、通讯业、医疗保健业确定为该报的广告细分市场。

2.内容定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份报纸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够把握住更多的读者,报纸的信息内容是否吸引读者是关键。政府机关报的读者定位是广大市民,因此在报纸内容的安排上也尽可能的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功能定位。服务消费者。拉斯韦尔和赖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四个方面社会功能,即监视周围环境,联系和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以适应环境,传承社会文化遗产,娱乐。直到今天,人们对传统媒体功能的认识基本上仍沿用这一观点。通常将新闻事业所能发挥的社会作用归纳为五种,即: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进行宣传,整合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作为企业,赢得利润。然而这样的归纳仍未能全面反映机关报的实际功能定位。政府机关报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服务于社会大众”作为自己的新闻价值观,是在新闻实践中坚持报纸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二、政府机关报定位存在的问题——读者认知与定位的矛盾

政府机关报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能被目标市场准确地感受到呢?换言之,目标市场是否满意报纸的服务、质量呢?

调查结果显示,政府机关报虽然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1.报纸“机关”内容太多,与百姓相关的实用信息太少。作为普通的读者,读报过程中大部分希望了解国际、国内、地方的最新信息,能读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而该市机关报目前在内容安排上经常花大量篇幅介绍党委市委前一天召开的会议内容,不仅详细描述会议的内容,还要刊登部分领导的发言词,一个会议需要占用2个版面;无形中挤占了其他新闻位置。

2.部分内容报道不及时,“热”点不热。政府关于某些事件的报道与扬子晚报或者其他一些非本地报相比较明显迟缓。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整个城市的普通市民都在讨论某个问题,而机关报却只字不提,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在报纸某个不显眼的角落发表“迟来”的评论。“机关报”代表的是官方言论和意见,读者在遇到热点问题时希望能了解到最权威的评论或者解说,不报道不等于没发生,反而使读者对报纸失去信心。

3.舆论监督力度欠缺。党的十三大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强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的缺点错误,反对,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之后,舆论监督慢慢成为党报以及其他报纸的重要内容。而政府机关报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到位。首先,对市民反映的一些问题在报纸中没有反映;其次,对市民反映的一些问题没有做任何的评论。

三、对政府机关报定位的改进建议

1.增加百姓需求的实用信息。本文认为,日报在今后的内容改版中:(1)把报纸从原原本本地转载各级领导讲话、从连篇累牍的会议报道中解脱出来,要压缩市委相关领导的讲话稿(这也是政府市委书记与市长在近期讲话中提倡的),节约报纸版面刊登其他百姓更加关注的报道;(2)要加大本地新闻的报道(读者虽关注国际国内和周边城市发生的重大新闻,但相对而言,读者更关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的新闻),本地新闻是吸引读者的最重要内容,是网络、其他地方报纸很难预测和复制的;(3)充分利用目前百姓关心股市行情的情况,对常州日报原本阅读率偏低的投资理财版块进行改版,减少部分纯理论的文章,增加地方投资机构或者证券公司的个股点评等。

2.报道及时,追踪热点话题。机关报要敢于报道本地发生的各种事件,不能报喜不报优,当有影响较差的事件发生,政府机关报应该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对事件的起因、发展及结果进行详细的记载与分析,用权威的评论及精确的分析引导普通百姓的舆论。

3.加强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机关报可以单独开设舆论监督版块,针对百姓提出的问题,报纸充分利用其特殊性与问题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为保证普通百姓对报纸舆论监督的信心,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保证舆论监督的质量。对于普通市民提出的疑问,报纸应确保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二是保证见报时间。坚持第一天接到问题,第二天能将问题和咨询到的结果刊登在舆论监督版块。

总得来说,机关报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想读者所想,写读者所看的内容,真正关注目标消费者的变化,才能把握市场,提升报纸的“有效发行”量,提高报纸的阅读率,提高报纸在该地区的威望和声誉。

参考文献:

[1]艾 里斯杰 特劳特.定位.什么是定位.外文翻译出版社,2000.

[2]顾秀苹.做好报纸营销,提高传播效率.青年记者,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