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精选5篇)

  • 扶贫攻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同时,该省还将出台规模以上企业帮扶贫困村办法,实现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双向互动、双赢互惠。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机关企业结对帮扶的贫困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鼓励和倡导富裕乡村结对帮带贫困乡村,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经营主体投资贫困地区,开发…

为落实2010年7月全国定点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山西将在原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基础上,新增29家省管国有骨干大中型企业和15家中央驻晋单位,以及省军区、武警部队参与定点扶贫,使省直定点扶贫工作队达到170支,驻点帮扶县扩大到39个,实现省直定点扶贫工作队帮扶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覆盖;此外,定点扶贫重点将由抓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抓产业开发,开展包乡、包片帮扶,实行目标责任量化管理。

同时,该省还将出台规模以上企业帮扶贫困村办法,实现企业发展和扶贫开发双向互动、双赢互惠。到“十二五”末,力争使机关企业结对帮扶的贫困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鼓励和倡导富裕乡村结对帮带贫困乡村,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经营主体投资贫困地区,开发产业,带动贫困群众拓宽生产门路,增加村民收入。

陕西商洛:扶贫开发三种模式为全国提供借鉴

陕西省商洛市将扶贫开发作为统揽“三农”工作的强大抓手,探索出小额扶贫贷款、整村推进、两项制度衔接等具有全国意义的扶贫模式,不仅带动了商洛乃至陕西的扶贫开发工作,而且也为西北乃至全国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

小额信贷模式在管理方式上实行“双线管理”。即政府一条线,从县到乡到村,各级政府都要在小额信贷工作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另一条线是扶贫社、扶贫中心、社员小组,负责扶贫贷款的投放回收,项目实施,配套服务。其中,扶贫社并非金融机构,不仅要提供小额信贷服务,还要组织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交流生产经营经验等。扶贫社的财务管理也很健全,社员有联保合同、贷款契约、借款还款手册、社员守则等。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二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三是以移民搬迁为切入点,彻底改善贫困户生存环境;四是以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和劳务技能培训为切入点,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将商洛创造的新经验概括为“一体两翼”: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为两翼。

两项制度衔接模式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该市组织开展一县一村、一县一乡和各乡镇好、中、差三类村贫困状况摸底和帮扶对象识别,建立帮扶档案,由扶贫部门牵头,民政、财政、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提供资金、数据等环节的审核、认定,使帮扶对象尽快脱贫。

广东郁南:金融扶贫化解贫困户贷款难题

“贷款难”长期困扰着广大农民,而贫困户贷款更是“几乎不可能”。从2010年1月开始,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在平台镇大地村试水金融扶贫,2010年3月,金融扶贫试点扩大到6个镇9条村。2010年7月1日,郁南县与当地农信社合作设立“双到”金融扶贫基金,向全县共4497户贫困户整体授信5000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户可申请1万元的贷款,拉开金融扶贫向全县贫困户全覆盖的大幕。在全国开创了向区域内所有贫困户整体授信的金融扶贫新模式。

扶贫攻坚范文第2篇

 

一、成立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强化对财政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省财政厅成立了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省级财政扶贫政策,研究扶贫资金预算安排及资金下达,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监管,协调解决支持脱贫攻坚中涉及财政方面的重大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宣传扶贫政策,牵头协调第十四定点驻村扶贫工作队省直相关成员部门,做好兰西县扶贫帮扶工作。同时,要求各市县财政部门参照省厅做法,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财政职能,认真做好财政资金预算安排、资金整合、资金拨付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

会同省扶贫办、省发改委、省民委和省林业厅联合印发了《黑龙江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黑财农〔2017〕25号),对扶贫资金预算安排、资金分配、资金支出范围、资金下达、禁止列支项目、资金管理与监督等作出明确规定,为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供政策遵循。

 

三、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加快拨付进度。

扶贫攻坚范文第3篇

扶贫攻坚调研报告:

组织开展扶贫攻坚、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农村突出问题,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县作为全市基础条件最差、贫困区域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扶贫开发一直是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受深山沟、凉气候、边沿煤、末梢电、断头路、出境水等多种不可逆转因素的制约,我县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仍没有彻底改变。到底,全县378个行政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村就有245个,贫困人口就有10.65万,分别占到全市贫困村总数的48%,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6%,农村人口总数的近一半,尽快摆脱贫困,已成为全县人民的迫切愿望。去年,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拉开序幕,我县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殷切的关怀和厚爱,我们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破穷障、改穷业、挪穷窝、挖穷根的总体要求,在全县广泛开展了贫困农村发展大调研活动,通过深入调研,我们深切感受到,导致陵川长期贫困的主要根源除了自然禀赋的先天不足外,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思想保守,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导产业发育迟缓,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具体到一个村和农户,主要表现为项目难选择,创业难起步,技术难掌握,市场难开拓,条件难改善等问题。要使扶贫攻坚取得实效,核心在增收,难点在产业,根本是环境,关键是组织。为此,县委、县政府邀请专家,深入论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提出了五大特色产业促进增收(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道地中药材、绿色林产品、生态旅游业)、三大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公路、生态绿化和村庄环境整治)、五项社会事业保障民生(教育事业、卫生事业、文体事业、广播电视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三项工程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村级组织建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的扶贫攻坚总体思路,并紧紧扭住这条主线,培育了一批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项目,改善了贫困农村发展的环境,有效激发了山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提升了贫困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贫困是陵川最大的县情,脱贫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再鼓干劲,负重奋进,努力把我县扶贫攻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回报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同时,我们也热切地希望市委、市政府和市直各单位的各位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对陵川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市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有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陵川一定能够夺取扶贫攻坚的新胜利,谱写全县人民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扶贫攻坚范文第4篇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在社会这座大炉里我懂得了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并且有了新的任务和奋斗目标。长期坚持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通过几年的历练,完全可以胜任公司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并且还在业余时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有了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年初,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扶贫攻坚”的大军当中。肩负着**集团的使命来到深度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期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中提出的“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会议精神,以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我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性任务,以贫困户致富増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切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带领新的团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新挑战,并没有畏惧服输而是多方探索积极应对。通过以**工作模式,使主抓的“**”等多个扶贫项目,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工作中带头学习执行党和国家现间段的各项方针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这段时间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升华。自身获得了很好的成长,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思想觉悟提高很快。虽然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我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个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平时除了不断地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外,也开始把其他先进的党员作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一切向党员看齐,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比以前更加关心时事政治,感觉关心国家的时政是一个党员的义务了。自己的政治素养的得到了提升,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上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自觉参加实践活动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通过对党的了解学习提升了我的思想活跃度,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人生观。在重大问题和关键时刻均能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立场坚定性。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自觉抑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做合格人オ为企业和国家的“扶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扶贫攻坚范文第5篇

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恰似一幅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美景。

这个过去靠“一亩三分地”为生的寨沙,在2009年人均收入还不到1700元,但是4年之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到2013年户均收入达到9.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4万元,实现全部人口脱贫,提前步入小康。

穿行在武陵山区,像寨沙这样的美丽村寨随处可见。而这,正源于作为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的铜仁市掀起的一场扶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

增强减贫脱贫内生力量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是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2010年,全市8县2区中,有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25个贫困乡镇,1781个贫困村,分别占全市乡、村总数的74%和60.5%;全市427万人中农村户籍人口378万,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33%,小康实现程度比全国落后10年以上。

这是铜仁发展的心头之困: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2011年,国家把铜仁市列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2012年,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武陵山区扶贫开发;贵州省委专门出台了重点县、乡“摘帽不摘政策”的奖励意见。面对多重政策优势的叠加,铜仁步入了全面破解瓶颈制约的发展黄金期。

根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铜仁市列出了扶贫攻坚的时间表――“四年减贫摘帽,十年全面小康”。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铜仁在过去“两带两圈”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乌江经济走廊,加速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结合实际统筹编制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7000余个项目,誓啃武陵山区腹地这块“硬骨头”。

在扶贫攻坚战中,产业薄弱是农民脱贫的一个“软肋”。铜仁把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战略性工作,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为促农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表示,扶贫还得靠产业,产业扶贫能激活生产要素,从经济内生动力进行扶持,可实现收入倍增的多元化。产业就是“造血式”扶贫的根本,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

全市以“三个万元”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茶叶、油茶、蔬菜、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加快扶贫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截至目前,17个扶贫产业园区共计完成投资25.62亿元。

石阡苔茶、德江核桃、思南烟草、松桃畜牧、印江蔬菜等五大重点产业正成为武陵山区广大农民的“摇钱树”。目前,全市已建成茶园126万亩、核桃基地51万亩、油茶59万亩、中药材52万亩、竹林40万亩、商品蔬菜162万亩。

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法宝。

金融扶贫:

“输血”变“造血”

如果说发展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助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之道,那么要让贫瘠的土地开出“金花银花”,则需要大量金融资本的参与和支持。

石阡县茶农李耀轩发展600亩茶园种植,今年春茶产值达100多万元。让李耀轩成为致富的“吸金大法”是开发性金融扶贫。

去年,他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30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从而挖到了“第一桶金”。

2012年4月,铜仁市在武陵山片区先行先试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此后,思南、印江、江口、德江、松桃、碧江等6个区县又与该行建立了金融扶贫合作关系。

先行先试中,铜仁市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贴息资金撬动金融资本,使开发性金融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放大了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瓶颈”,有效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这一扶贫融资模式是:政府主导产业、农户(合作社、企业)申报贷款、扶贫金融评估、项目市场运作、扶贫贴息支持、农户(合作社、企业)承贷承还。

按照规定,农户、合作社、企业可分别获得30万元以内,100万元以内和300万元到500万元的贷款,扶贫部门按贫困农户5%,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3%的标准定期进行贴息。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通过600万元的贴息,撬动了国开行1.2亿元贷款,取得了20倍的放大效应,助推了茶叶、食用菌、蛋鸡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铜仁市还以县为单位,建立了管理、融资、担保、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机制,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信贷资金安全使用。

这种“政府选择重点产业、金融资金跟进扶持、多措并举防范风险、政银企农四方联动”的扶贫方式,被媒体聚焦为“铜仁模式”。

两年来,金融资金给铜仁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有7个区县与国开行贵州分行建立金融贷款合作关系,共获授信资金33.2亿元,发放贷款13.7亿元,助推了全市扶贫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和茶叶、畜牧、中药材、蔬菜及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铜仁市扶贫办副主任何瑞富认为,这种扶贫模式把金融部门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形成“银政企农”共谋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局面。金融资金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精准扶贫:

“大水漫灌”变“滴灌”

“刘某某,扶贫户,家庭人口4人,贫困原因为因学,人均收入1000元;张某某,扶贫户,家庭人口8人,贫困原因为缺资金,人均收入2260元……”

这是铜仁市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80多万条贫困农户信息中的其中两条。

这是铜仁率先在全省建立的市级贫困人口信息网络动态管理平台,全市所有贫困农户信息在这里都可以显示,而且是“一户一卡”,每个季度更新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全面细致地掌握全市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铜仁市依托“民心党建工程”,在全市范围内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对症下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驻村干部以村民组(小区)为单位,绘制村(社区)“民情地图”,精准图示每个村(居)基本情况,直观反映村(居)低保享受、计生重点帮扶、留守老人(儿童)等家庭具体信息,实现服务到位、管理精准、帮扶有效。

底数清,心中明。在玉屏自治县亚鱼乡亚鱼村“干群连心室”,墙上醒目的位置挂着亚鱼包户干部一览表,22个村民组都有对应的包户干部联系人姓名、电话。且每个包户干部都有一本民情台账,里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每一个联系户的基本情况。

亚鱼乡乡长郭洪庆介绍,2013年,通过包组干部对所包村民组贫困户进行专人、对口、因地制宜帮扶,扶贫效果明显。

在此基础上,铜仁市全面构建“市县领导联系,区县乡负责落实、帮扶单位牵头、乡村组织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开展了市县区所有机关党支部“1+1”结队、城乡党员“N+1”的“千个支部结队、万名党员帮扶”活动,建立不脱贫不脱钩的定点扶贫和旬调度、月考核、季分析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做到领导、责任、措施、落实“四到位”,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脱贫与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老区建设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扶贫办公室(老建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