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筑城(精选5篇)

  • 齐王筑城(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三、注重技巧:要想做出课外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断句停顿等题,关键还是一个“巧”字,要理解“巧”、答题“巧”,那么,如何来做到这个“巧”字呢? 第一步: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时候,那些国号、年号、人名、器物名、书名等专有名词不必花心思,只…

一、注重题目:一般课外文言文的大概内容都可以在题目中反映和体现,如《齐王筑城》、《螳螂捕蝉》、《斗牛图》等等,在掌握文章大概意思的基础上对照文后出现的相关注解去通读全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通读的过程中,卡住的地方不必死死揪住不放,先了解大概再说。

二、注重考题: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地方有时可通过后面的考试题目变得“豁然开朗”,如有些文言文选择题列出了四个答案,开始并不知道谁对谁错,那么我们可指导学生每个答案都替进文中试试,到时有些难懂的问题也能“浮出水面”。

三、注重技巧:要想做出课外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断句停顿等题,关键还是一个“巧”字,要理解“巧”、答题“巧”,那么,如何来做到这个“巧”字呢?

第一步:理解课外文言文的时候,那些国号、年号、人名、器物名、书名等专有名词不必花心思,只要知道有这个人或物就行,这就是所谓的“保留法”;

第二步:有些文言字不理解的时候,可以把这个字进行组词或替换,再回到原句中进行翻译,这就是所谓的“替换法”;

第三步:翻译时找固定文言词组,如“以……为……”、“孰与……”、“犹……之与……也”等,初中语文固定词组可以说是寥寥可数,相信一强调对学生并非是难事,把这几个字作为统一的一体,不要拆开,这就是所谓的“固定法”;

第四步:由于文言文表达的句式和我们现在有所区别,翻译时,应按现在的语言习惯加以调整,如“宋何罪之有?”应调整为“宋有何罪?”又如“胡不见我于王?”应调整为“胡不于王见我?”一经调整,句子马上变得简单通顺,这就是所谓的“移位法”;

第五步:文言文中有许多的虚词,有的表停顿,有的表语气,有的凑音节,如“者”、“也”、“矣”、“夫”等,理解句子意思的时候,这些虚词可忽略不追究;还有的句子省略了前面的人或物,省略了后面的关联词或宾语,那么,理解句子的时候应把它们给补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增删法”。

讲了这些技巧,以2010年绍兴市中考试卷为例具体了解其中的“巧”,当时课外文言文是《齐王筑城》:

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做题时先看题目,了解大概――齐国的国王建筑城墙;接着对照注解通读全文,了解原来是齐王和大臣的对话,一个想筑城,一个在劝说;然后用到上面所说的几个技巧:

齐王筑城范文第2篇

陈兵多时的诸侯国军得返回,而陈、郑两个小国是他们回师的必经之路。陈国的大夫辕涛涂从陈、郑两个小国的利益出发,希望大军不要走经过陈郑的道路回去,大军过处,必有饥馑、凶年、瘟疫,即便军队纪律严明,沿路的粮草供给也是一个负担。因此,辕涛涂去找郑国的大夫申侯商量,建议齐桓公改走东道,率大军到东夷诸国示威造势。郑国大夫申侯对此建议就一个字“善”,好啊。

辕涛涂去见齐桓公,他的建议为好大喜功的齐桓公接受了。但他没想到的变数是,他的朋友申侯也去见了齐桓公,他的意见是军队在外的时间不短了,师老必疲,如果往东方进军,遇敌是打不了硬仗的。而取道陈国、郑国之间,由两国供给军粮军服,则比较稳当。他的这一小人卖乖行为大讨齐桓公的欢心,不用说,即使申侯不说破辕涛涂的想法,齐桓公在申侯讨好的时候也明白了辕涛涂的私心。他下令把辕涛涂抓了起来,并强令郑国国君把郑国的虎牢之地赏赐给了申侯。同时攻打陈国,以讨伐它对齐国的不忠。原本是口舌间的事,最终酿成了这么大的诸侯国际争端。

申侯得意了。陈国跟齐国讲和后,辕涛涂也回到陈国。

第二年,齐桓公再次大会诸侯,商议如何安定周王室。在霸主盟会的场合,各国的大夫们再次相会。辕涛涂也见到了申侯,他问起申侯的封邑,听说没有筑城,就劝申侯筑城:把城筑得美观一些,不仅可以扩大名声,而且让子孙们不忘先人功德。辕涛涂自告奋勇地为他申请,筑城活动很成功,城墙修筑得很美观,一时之间郑申侯的名声传遍诸侯国际,申侯大出风头。比国君郑文公还受瞩目。辕涛涂在郑文公面前说:申侯是准备叛乱的。郑文公听了很不是滋味。

郑国在周王室之乱中也乱了方寸,它听了周天子的唆使去跟楚国结交,得罪了齐国,连年遭到齐国的攻打。到前653年春,齐国人再度攻打郑国,郑国大夫孔叔劝郑文公向齐国屈服。夏天,郑文公杀申侯,将申侯作替罪羊,说郑国此前的行为全是因为申侯这个小人的缘故,齐国得了这个台阶,也就收兵了。

申侯的命运虽然看似偶然,实际却是注定的。这个小人,每时每刻顾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要显示自己的小聪明,而很少想到做一个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这样的人见不得光,而一旦见光,比如有了大的封邑,有了城墙,有了权势,他们横死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考察申侯的事迹,可知他最擅长的是暗中生存。他本来是楚国大臣,受楚文王的宠信。楚文王要死的时候,就给申侯财宝,让他离开楚国。楚文王对他说:“只有我了解你,你贪得无厌。我不见怪。但别人会找你的麻烦,我死了,你就离开楚国。不要到小国去,他们也不会容得下你的。”楚文王-还为汉语贡献了一个成语:“予取予求”。申侯的讨好卖乖到了这样一个水平,从文王那里随意拿财宝,文王都不在意。

齐王筑城范文第3篇

济南作为远古圣王大舜耕稼的故里,是有虞氏政权的“龙兴”之地,是大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故而自古就有“舜城”的雅号。“舜能明德”,“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大舜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源头,故而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要“祖述尧舜”,而孟子则“言必称尧舜”。

济南地处中原内陆与山东半岛之间,境内的济水、漯水以及济左走廊,在上古时代是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虞舜东夷族团的西进中原,姒姓族团以及后来的商人、周人东进海岱地区,济南都是必经之地。济南由此成为早期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舞台,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春秋时期,济南大部隶属于齐国,小部隶属于鲁国,到了战国,则全部被纳入齐国版图。特殊的地缘关系决定了济南是齐鲁文化尤其是齐文化的重镇。作为齐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一一济南人邹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他的学说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济南是“文学之国”(曾巩语),为古代学术文化的兴衰继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始皇“焚书坑儒”,济南人伏生冒着生命危险,藏匿《尚书》。汉初,伏生传《尚书》于齐鲁之间,并进献《尚书》于朝廷,开创两汉今文经学之先河。汉代主流学术文化和政治文化肇始于伏生,并可以由伏生上溯到邹衍。汉代以后,北朝济南崔氏、房氏等文化世家,北宋“泰山学派”和“东州逸党”,金学家王去非、王去执兄弟,清代哲学家张尔岐、文献学家周永年、辑佚学家马国翰等人,都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济南对于中国史志文化贡献良多。24部正史中,有9部是由济南人主持编纂或参与编纂完成的,这便是唐代房玄龄以宰相监修《周书》、《北齐书》、《隋书》、《晋书》、《梁书》、《陈书》,元代张起岩以总裁官撰修《辽史》、《宋史》、《金史》。在方志编纂方面,于慎行编纂的《兖州府志》和周永年编纂的《历城县志》,都是中国古代方志的翘楚。

济南是一个座多元宗教并存、宗教文化发达的城市。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朗公寺(神通寺)是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中心。唐代的灵岩寺是“舆内四绝”之一,宋代又是禅宗南宗各派向北方传播的基地。济南在唐代还诞生了与玄奘齐名的求法高僧义净。金元之际,济南是全真道在鲁中传播的中心。至于伊斯兰教、天主教,济南也是山东省最早传人的地区之一。近代济南,还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宗教慈善组织――道院和红字会的起源地。

济南饶山水之胜,“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是举世闻名的“泉城”。西晋末年,济南郡治从东平陵(今属济南章丘)西迁历城(今济南老城区),济南泉水文化正式起步。济南城因泉水而建,济南人傍泉水而居,千百年来,汗牛充栋的咏泉诗文、浪漫的泉水传说以及因泉水而生的种种独特的生活习俗、禁忌和水神崇拜信仰,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泉水文化。济南泉水文化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不只在中国,即便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济南园林文化肇兴于两晋南北朝。北宋时期,济南作为“林泉郡”――园林之城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济南园林文化的最本色的特征是“城即园林”,也就是说“湖山泉林构架了城市的基本风貌,其整个城市就是一座风光优美的园林”(王育济语)。在造园手法上,济南园林充分利用天然山水而施以局部加工改造,兼具中国园林“北山南水”的特点,为我国园林艺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济南古代都市经济发达,近代商埠经济繁荣,济南商业文化独树一帜,是我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铜版,是我国甚至是世界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商标和广告。章丘旧军孟氏家族自清代以来就是称雄海右的商业巨族,他们开创的“连锁经营模式”享誉世界。

作为齐鲁首善之区,受齐风鲁雨的熏染和浸润,历史上的济南,俗尚文儒,兴学重教之风久盛不衰,即以近古以来而言,闵子书院、历山书院、湖南书院、泺源书院、尚志书院等都是驰名齐鲁乃至全国的著名书院。近代以后,济南更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清末实行“新政”,推广新式教育,济南在全省乃至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山东大学堂章程》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伟大意义。

济南是享誉天下的“诗城”,为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自周代谭大夫的《大东》载入《诗经》开始,济南所出生的诗人和文学家,仅举其中驰名全国、光耀文坛的佼佼者,就有唐之崔融,宋之李清照、辛弃疾,元之杜仁杰、张养浩,明之边贡、李攀龙、李开先,清之王士稹、田雯、蒲松龄等。另外,北宋前期的“东州逸党”,明代以边贡、李攀龙为首的历下诗派,以李开先为核心的章丘富文堂词会,清初王士稹的明湖秋柳诗社,以及清中叶持续30余年的大明湖鸥社,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歌流派和文学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济南文化的形象和风格。

济南自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演艺中心,素有“曲山艺海”、“书山曲海”之称。汉代的百戏、魏晋至隋唐时期的“齐倡”(女乐)、宋金时期的乐府、元明时期的杂剧和散曲,清代以后的各种说唱艺术,都闻名遐迩。民国年间,济南更与北京、天津并称为中国曲艺的“三大码头”,当时业内流传一种说法,叫“北京拜师,天津练艺,济南踢门槛”。

济南建筑文化悠久绵远、博大精深。城子崖龙山文化城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龙山古城之一。齐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孝堂山汉代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其他如济南历城柳埠的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长清灵岩寺的辟支塔等,都属于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济南古城因借山水巧妙布局,建设成著名的园林之城,在中国古代城建史上堪称典范。晚清济南自开商埠,济南本土建筑在近代化进程中开始了继承和创新的探索,出现了大量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

济南是中国长城文化的发端地。齐长城起点在济南,济南境内齐长城兴建时间最早,空间跨度最长,战略地位最为突出,也最具有典型意义。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最初也产生于济南。

齐王筑城范文第4篇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以晋阳为治,置太原郡。从此,晋阳便有了两个名称,或曰晋阳,或曰太原。汉高祖刘邦为了防御匈奴,派韩王信坐镇北方,以太原郡为韩国,都晋阳城。韩王信归降匈奴后,高祖并雁门郡和太原郡为代国,封其子刘恒为代王,晋阳又成为代国的都城。汉武帝之后,在全国首创13个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驻节晋阳,从此太原又称为并州。

由于晋阳在两汉时所处的重要位置,加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胡强,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围战之地,攻守之场"的边防重镇。西晋时,并州刺史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将晋阳扩为墙高13.33米、周长13.5公里的城池。北魏末期,高欢入据晋阳城,依据晋阳的险要地形,建立了大丞相府,控制了都城在河北邺城的东魏政权,以成霸业,晋阳被称为"别都",成为高氏政权的根据地。后来高欢子高洋自做皇帝,建立北齐,在"别都"晋阳大兴土木,大治宫室。之后,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又修建了大明殿、晋阳十二宫,其壮丽超过了当时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北齐统治者为了游览,还在晋祠盖楼台、凿池塘,修建了读书台、望川亭、"鱼沼飞梁"以及"善利"、"难老"两个泉亭。又在晋阳西山凿佛龛、雕佛像,所建的佛寺有天龙寺、童子寺、法华寺等寺庙。晋阳西山大佛就是这时的杰作。它依山凿刻,高66.67米,虽然比四川乐山大佛低,但比乐山大佛早162年。这个时期晋阳城内商业兴盛,市面繁荣,成为北齐的重要商埠。

降及隋朝杨广即帝位前做"晋王"时,就盘踞晋阳,做皇帝后对其发祥之地晋阳加紧修建。在北齐的晋阳宫筑了周长七里的仑城和一座晋阳宫,还开凿了东通太行、北达管涔山汾阳宫的驰道。

到了唐代,李渊父子起兵太原而有天下,认为晋阳是"王业所兴"之地,特设北都,锐意修建,蔚为晋阳城的黄金时代。当时的晋阳城横跨汾河两岸,由三个城池组合而成。一是都城,在汾河西岸,城墙高13.33米,周长21公里。这个大城内,又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和仑城等四座小城,由隋炀帝建的晋阳宫得名。大明城在宫城之南,由北齐建的大明殿得名。新城在大明城南,公元596年建于高欢的晋阳宫。仑城也于公元596年建于新城东。城内仿京城长安分隔成许多坊,如崇信坊、永宁坊、龙泉坊等。二是东城位于汾河东岸,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主持修建的。因为东城内的井水苦涩难饮,又从西城修渠把晋水架汾河引到东城,该渠便叫"晋渠"。三是中城,横跨汾河,东西二城,又名连城,是武则天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的。其后河东节度使马燧又修建了向东城引晋水的工程及蓄水塘,还把汾水分出许多支流环城而流,两旁都栽上了杨柳。唐代在晋阳修建的,还有柏堂、节堂、起义堂、受瑞坛、宾宴厅、北厅、使院、小亭,达官显宦的高门宅第,以及由宅第演变而成的寺庙,如正党寺(原为斛律明宅)、开元寺(原乃萧宅)、解脱寺(原为五韶宅)等。晋阳三城,共24道城门。晋水从西城而过,汾河穿中城南流,晋渠穿西城、达中城、跨汾河、达东城。处处流水淙淙,杨柳飘拂,楼台相望,宫阙巍峨,美仑美奂,蔚为壮观,晋阳城达到了鼎盛时期。

唐以后的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几个王朝,也都把晋阳定为西京、北都、北京。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消灭北汉后,气愤久攻不下,遂下令焚毁晋阳城,于是将已有近1500年历史的名城付之一炬。次年,又引汾河、晋水倒灌了晋阳废墟,毁城灭迹。

北宋毁晋阳,宰相潘美于公元979年至982年在汾河东岸唐明镇,筑起了今日太原的一座土城,城周为5.38公里,筑四门,东朝曦,南开运,西金肃,北怀德。城的南面是现迎泽大街的北边,西面是现新建路的东边,东面后小河,流到北面,是北面东面的城壕,而大中市、开化市在城内的东南面。城内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路,因为"丁"和"钉"同音,北宋帝王认为一"钉"之下,就会钉破这个藏龙卧虎之地脉,再不会产生反抗他们的帝王人了。太原城建成后,赵宋王朝避忌"太原"、"晋阳"一类名称,直至嘉四年(1059年)才恢复太原府治,从此太原的名称延至今天。宋真宗于998至1022年在位时,知州陈尧佐为阻止汾水泛滥,在河东岸筑了长堤,并引水聚成长6公里的湖泊,湖畔植数万棵树,名为"柳溪",与东山锦绣岭苍劲葱笼的古柏松槐相辉映,得到了"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美名。宋仁宗(1028至1060年)又修建了著名的"晋祠圣母殿"。

明朝把太原定为"九边"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的三儿子朱为晋王。洪武九年(1376年)扩建太原城,使之面积达到约8平方公里,周长12公里,城墙高11.7米,外边砌砖内夯实土。开设了八个城门:东为宜春(大东门)、迎辉(小东门),南为迎泽(大南门)、承恩门(小南门),西为振武(水西门)、阜城(旱西门),北为镇远(大北门)、拱极(小北门)。外城壕深10米,8座城门和城墙四角上筑箭楼12座,周垣小箭楼92座、敌台32座。在城区内,集中了宫城、官府等。显赫的晋王府占据了城内1/6的地方。王府宫殿富丽堂皇,宫城宏大,开三个门,叫"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围绕宫城的还有外城,外城的城墙叫"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上肖墙"、"北肖墙"。在肖墙内还修建了举行祭祀的"天地坛",管理膳食的"典膳所",游玩赏乐的花园"杏花岭"、"松花坡"等等。此外,晋王的宗族还分封为王,占地建府,如"宁化府"、"临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等。这些宫城、王府、衙署,与市内的庙宇、钟楼、鼓楼等,形成了中国封建城市所特有的主体轮廓。

此外,还建设了晋府店靴巷、活牛市、羊市、铁匠等等王府用的货物、吃食街巷。当时大南关最繁华,建筑宏伟,商业发达,还有"蔽天光,发地脉"的说法。

明景泰元年(1450年),山西巡抚朱鉴又在太原南城门之一的迎泽门外修筑了南关城,在北城门之一的镇远门外修筑了北关城,都是土城墙。南关城高8.33米,周长2.572公里,南北各设一门,东西设两门;北关城高8米,周长1公里,仅开一门。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又在北关城西侧修筑"新堡",同年将南关城墙包上了砖。太原城经明代的扩建,基本上成为以后清代、民国的城市规模。

清代顺治三年(1646年),晋王府失火,从内城烧到宫门,大火月余,所有宫殿和各种建筑化为灰烬,晋王府宫殿从此消失了。顺治六年(1649年),山西巡抚祝世昌奉旨在太原城内西南隅新建了一座满洲城,南北长866.67米,东西长539米,周长2811.33米,设东门2座,北门1座,嘉庆二十年(1815年),东山洪水暴发,浪高丈余,冲没了东关承恩门(小南门),大南关受灾严重,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承恩门后重新建筑,称新南门。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河决堤,半壁西城顿成泽国,满洲城,学台衙门、太原府、文庙、阳曲县文庙及许多民宅被水淹没。之后,又在城内东南隅建设了新满城和文庙,并在今府东街北建设了巡抚衙门。到1900年,太原一城四关,只有人口3万,经商者不过2000人。

齐王筑城范文第5篇

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中, 伴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几座磁县古墓葬,结果证实了学者的猜疑――邺城西郊的古墓群,应当属于晚于曹魏王朝300多年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的附属陵墓区,而不是千百年来人们讹传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如今的邺城只是一片深埋农田之下的废墟,而在它消逝之前,一直是历代英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3至6世纪的300余年时间里,邺城先后6次成为国都。尽管这个“六朝古都”未能如西安、北京、南京一样幸存至今,但其缔造者的荣耀却无人不晓。在军阀纷争的东汉末年,曹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征战逐步强大,而最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北方的袁绍,占据了邺,从此他有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曹操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一座划时代的城市。曹魏邺城是第一次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的都城,全城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北部中央是唯一的宫城。贯穿南北有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群东西对称,这种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一直影响到了明清北京城。曹魏邺城的东西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他主要街道将城区划分为整齐的区域,贵族、官僚、百姓分别居住在不同区域。曹魏邺城彻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格局,包括隋唐长安城等中国历代都城都受到曹魏邺城深刻影响,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邺城的金虎台、铜雀台遗迹,在曹魏邺城西墙中部,从南向北建筑有金虎台、铜雀台、冰井台三座建筑,现在仅存金虎台大部和铜雀台一部,是邺城遗址地面硕果仅存的建筑遗迹。今台基之东的村庄名为三台村,即以此地曾有三台之故)。

然而造化弄人,邺城的命运与过场的帝王将相一起历经着沧桑轮回,曹氏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很快就报应在孙子曹奂身上,司马昭父子更加富于创造性的表演,为历史的舞台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西晋末年的战乱很快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首先定都于此。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北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史称“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死者达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走马灯似地在邺城登台亮相,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早已凋敝不堪了。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因洛阳无险可据,从而迁都邺城,历史上称为东魏。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迁来的洛阳人口众多,高欢便于紧邻邺北城的南面兴建新城,现又称邺南城。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建立的北齐政权,也继承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

东魏、北齐在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的力量优势,傲然有大国雄风。当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规模宏大的都市中,分布着皇宫和政府衙门,还居住着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当然,还有众多的军队与平民百姓。

都城是活人生活居住的地方,陵墓区则是死人安息的场所。在距邺城约5公里的西北郊外,就是都城附属的皇家陵墓区。居住在邺城的帝王及皇亲国戚死后,就选择这里作为永久的安息之地,它与东魏、北齐邺城的关系,就类似于明十三陵与北京城的关系。今天,它已是国务院指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人们的习惯思维具有很强的惯性,到现在为止,当地不少人还觉得,曹操的墓地依旧隐藏在那些古墓群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在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进行调查的时候,还不断遇到热心人为我们提供曹操墓的线索。那一个个线索充满了人们的浪漫想象,也积淀着长久以来当地的传说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