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根据单位人事调整,进一步明确单位控烟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能,中心成立由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潘郴华任组长,曹品中、李洪斌任副组长,陈强、喻华、李波、何克非、许槐英、雷行涛、袁勇、曾柏华为成员的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分工,各…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精选5篇)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精选优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我中心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干部职工远离烟草危害,减少因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现将我中心20xx年控烟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根据单位人事调整,进一步明确单位控烟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能,中心成立由中心党组副书记、主任潘郴华任组长,曹品中、李洪斌任副组长,陈强、喻华、李波、何克非、许槐英、雷行涛、袁勇、曾柏华为成员的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负责分工,各科(部)室紧密配合,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把控烟工作纳入中心的总体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把创建“无烟单位”作为我中心的年度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控烟措施。

二、落实各项控烟规章制度

进一步完善了中心控烟制度,并加强制度的宣传与落实,每个科(部)室安排一名兼职控烟监督员,并明确工作职责。将科(部)室控烟情况与科(部)室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三、切实开展各项控烟活动

1、营造控烟氛围。将单位控烟工作计划,控烟制度等利用单位网站、城投简报进行公示,使全体干部职工都知晓并自觉遵守。在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单位醒目位置设立“请勿吸烟”等标志,随时提醒干部职工和外来人员不要吸烟。

2、开展主题日宣传活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中心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3、将控烟工作纳入单位健康教育课程。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关于控烟工作的健康教育讲座,并将此作为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保落实到位。

4、加强检查。控烟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单位各科(部)室的控烟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措施。

精选优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公司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大厦业主和员工远离烟草危害,减少因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业主和员工的健康水平,现制定20xx年控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控烟工作领导

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控烟措施。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把控烟工作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确保控烟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控烟制度

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加强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工作,制定控(禁)烟计划和制度,设立禁烟标志,落实控 烟措施,创建无吸烟大厦。

三、开展控烟活动

认真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措施并加强制度的宣传与落实。充分发挥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使广大业主和员工自觉抵制烟草危害,引导业主和员工选择健康生活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领导干部要带头履行《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大厦会议室、办公室、电梯间、卫生间及公共区域要全面禁烟,不设招待烟及烟具,来人不敬烟。

2、充分利用“531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提高业主和员工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3、将控烟工作纳入健康教育范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控烟工作的健康教育宣传或讲座。

控烟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对大厦控烟工作的管理,把控烟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控烟工作的成功率,推动大厦控烟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1、向大厦业主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及预防吸烟措施,在公共区域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在北厅外设置吸烟处。

2、大厦全体业主禁止在大厦区域内吸烟,并有劝阻他人在大厦禁止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3、严格按照无烟大厦标准对吸烟者劝其在大厦外吸烟。大厦区域内严禁吸烟,要和蔼有礼貌的对吸烟者进行耐心、细心的控烟工作。

4、监督巡视员在监督、巡查中发现业主或来访者在大厦区域内吸烟,应及时进行制止并让其立即掐灭烟头。

5、物业全体职工在劝阻吸烟时应使用礼貌用语。并做好劝阻相关工作记录。

6、物业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掌握劝阻吸烟的方法和技巧。劝阻吸烟的工作人员必须详细记录劝阻吸烟情况。

7、对执意不听劝阻的吸烟者,工作人员立即报告领导,请领导协助处理,对不听劝阻且无理取闹的吸烟者可向控烟相关部门举报处置。

巡查员签字:

年 月 日

精选优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本年度,按照我县年初制定的控烟工作计划,我们通过健康教育、开展各种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职工、病人及家属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知识,认真学习有关卫生常识和健康促进知识,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控烟的意义,严格执行控烟规定,公共场所无人吸烟,职工禁烟、控烟意识增 强。我们要做以下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在控烟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我院院长亲自负责,健康教育办公室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控烟制度,并责成健康教育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不定期的巡视、检查。

二、 出台控烟措施

1、成立控烟小组,组长:汪明飞、副组长:张大英、

阳定安、姚哲、控烟专职人员:周晓霞、成员以各科科主任护士长为主。控烟小组负责医院建无烟单位、无烟环境工作。

2、提倡不吸烟、不相互敬烟。

3、办公室、厕所、楼道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4、凡贴有禁烟标志的禁烟区,撤去烟具,严禁吸烟。

如发现有违反者,禁烟小组有权对其进行劝阻、教育。

5、医护人员有义务对其他人员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三、加大宣传力度,收效显著

充分利用学习、开展活动、宣传栏、会议等多种形式,对广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控烟认识,培养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各科室还利用学习及各种活动,开展职工的控烟、戒烟教育,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控烟能力。

四、领导带头,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医院领导带头控烟,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的主人,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全院干部职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控烟能力。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2022最新关于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一、 明确目标,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学校控烟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成立控烟工作领导机构,以校长为组长,下设控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人员由政教处干部、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并要求学校男教师做好表率,把创建无烟学校作为我校的近期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制定控烟措施。

二、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1、为了使控烟活动深入开展,控烟领导机构要在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食堂、教室走廊等校园醒目位置设立“请勿吸烟”“无烟办公室”等标志,随时提醒学生、教职工和外来客人禁止吸烟。

2、利用教职工大会、年级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黑板报、校刊、校园广播站等各种渠道,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创建无烟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3、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组织广大师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烟草产品的认识,有效降低吸烟率。

4、各班团支部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烟草,做不吸烟的新一代”、“手拉手劝阻吸烟”等活动。

5、利用“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力所能及地规劝家长戒烟、禁烟。学校利用家长会,加强控烟宣传,使家长遵守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规定,自觉参与社区的控烟活动。

三、继续开展控烟活动。

1、学校利用每周二教职工大会时间加强控烟知识的学习。组织教职工学习《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无烟单位标准》。让广大师生全面了解国际、国内控制吸烟的历史、现状以及鸦片战争对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从而进一步认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增强广大师生控烟的自觉性。

2、利用年级学生大会,对学生讲解吸烟的危害,让学生充分讨论吸烟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从而拒绝吸烟。

3、校园广播站每周进行一次控烟宣传,建议学期末举行一次控烟知识竞赛。

控烟领导机构围绕以上工作要点积极开展工作,加强检查和督导,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有效机制,切实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1、分层次多方面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全校会议,向全校师生全面系统地传达通知精神及创建标准,反复进行宣传动员,同时又利用政治学习,健康教育课、班会、宣传栏、广播等多种渠道达成共识:为了自己的健康和长寿,为了青阳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和明天,必须携起手来,上下努力共创“无烟学校”新局面。

2、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不定期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保证创建活动有序保质开展。

3、拟定控烟规章制度,向全校师生发出“创建无烟学校”倡议书,明确奖惩办法,使“禁烟”活动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4、在醒目位置张贴“请勿吸烟”、“无烟会议室”的标志,校门将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竭力营造无烟氛围。

5、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规定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6、学校主动和学生家庭配合,要求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力所能及地规劝自己家长戒烟、禁烟。学校在以后召开家长会时,将不失时机地增加这方面的宣传报道,使他们遵守国家对控烟工作的有关法规,自觉参与控烟活动。

7、向全校学生明确宣布,必须做到不吸烟,若被发现,该生将不得评为“三好学生”。

8、为使我校控烟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预将九月定为“吸烟有害宣传月”,每个班级应出好一期专期黑板报并参加全校评比。

2022最新关于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一、领导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我局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控烟工作职责,并责成专人负责不定期的巡视、检查,全面组织开展控烟工作。建立严格的禁烟规章制度,制定专门禁烟规定。

二、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个人思想认识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控烟海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等重大活动大力开展吸烟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观看吸烟引发疾病的病例和造成的后果,邀请专业人员讲解吸烟危害身体的原理和如何采取有力的戒烟措施,吸烟的同志在做好自身戒烟的同时,也要做好他人的劝烟工作,不吸烟的同志要积极监督、帮助吸烟的同志做好戒烟工作,全体干部一致投入到控烟工作中去。

三、明确目标任务 全面开展控烟工作

大力倡导机关吸烟的干部有计划的戒烟或减少吸烟,控制吸烟的场所,禁止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办公场所吸烟,全力营造卫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将吸烟的人群控制在最小程度,各个科室开展创建无烟办公室活动,对外来人员的敬烟、吸烟行为婉言谢绝,同时动员他们早日戒烟,及早远离烟魔的毒害,全面开展控烟工作。

四、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控烟工作正常开展

局办公楼、活动室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并设醒目标志,不设烟具,从而在机关形成控烟、戒烟、远离吸烟的工作氛围,动员不吸烟的同志对吸烟人员进行监督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控烟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考核和检查 确保控烟工作取得实效

在做好日常控烟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监督,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开展常规性检查,发现违反控烟标准的及时予以纠正和制止,在重点部位、重点场合开展重点督察,确保无抽烟行为发生,加强考核,把控烟工作纳入年终岗位责任制考核,结合卫生检查制度予以奖惩,对反复劝戒不能达到要求的人员进行警告,切实将控烟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成无烟单位。

2022最新关于控烟工作计划范文

为进一步推动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干部职工远离烟草危害,减少因吸烟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发生,提高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现制定控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控烟工作领导

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控烟措施。积极开展控烟工作,把控烟工作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确保控烟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确保控烟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控烟制度

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西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加强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工作,制定控(禁)烟计划和制度,设立禁烟标志,落实控烟措施,创建无吸烟单位。

三、开展控烟活动

认真实施全国爱卫会《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措施并加强制度的宣传与落实。充分发挥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抵制烟草危害,引导广大干部职工选择健康生活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机关干部要带头履行《西安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机关会议室、办公室、电梯间、卫生间要全面禁烟,不设招待烟及烟具,来人不敬烟。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走进餐厅,服务员善意地问,坐吸烟区还是非吸烟区?这种看似“体贴”的行为,以后在北京将可能被禁止。公共场所,有人吞云吐雾,经营管理者不闻不问。这种“淡定”的无视,以后将可能被处以重罚。

力争2015年底前室内公共场所等100%无烟

7月24日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规定了“一刀切”禁烟方案: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一规定,是政府意志和群众意愿的共识。

据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控烟”已列入北京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底以前,力争在全市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实现100%无烟目标。

法律专家介绍,控烟范围比较大,是《条例》草案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了最大限度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衔接。但对于工作场所,也有一种意见认为应循序渐进。北京市人大相关负责人在作审议意见的报告时建议,将“工作场所”限定为“共用的工作场所”,同时规定“鼓励非共用的工作场所实行全面禁止吸烟。在有其他人进入时不得吸烟”等相关内容。

此外,室外的禁烟范围也在扩大。《条例》草案规定,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健身场所的训练、比赛区和观众席;高等学校以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医疗卫生机构;风景名胜区、公园、游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市、区、县人民政府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设置的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等。

为何尽可能严格?专家认为:吸烟可以选择,但呼吸不能选择。

经营管理者“无为”,最多将被处万元罚款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北京市此前已实施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控烟不能只考虑立法,还得考虑法规的执行。新《条例》草案如何解决“谁来管,如何管”的问题?

控烟执法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执法力量有限,执法盲区多。《条例》草案规定“控烟工作实行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政府的责任更重,参与部门更多。

过去,监管责任全部赋予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条例》草案增加了各级政府、卫生计生等行政部门的职责,明确要求卫生计生部门开展控烟的卫生监督管理,定期向社会公示查处情况。

禁烟公共场所经营管理者的职责也更加明确,《条例》草案要求其设置禁烟标识、不得提供烟具、开展宣传教育和检查以及应当对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部门投诉举报。

针对经营管理者和吸烟者,处罚力度也有所加大。根据《条例》草案,经营管理者如违反规定,刻意“无视”、淡定“无为”,最多将被处以1万元罚款。个人在禁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将被处罚200元,是现行规定的20倍。

此外,监管手段也更加丰富。吸烟是短时行为,“烟消云散”后如何执法?《条例》草案规定,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权进入相关场所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核实,有权查看相关场所的监控、监测、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等证据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配合并如实反映情况。

禁止烟草促销和赞助等条款仍显不足

审议中,《条例》草案中有一条款,“禁止违法吸烟,提倡文明吸烟”,引发关注。人大审议时,针对专家学者的强烈反映,建议删除“文明吸烟”的说法。中国控烟协会的专家们强调说,“吸烟本身就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不能因为保护其他人的权利,就限制我吸烟的自由。”这是一些人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理由”。对此,法律专家表示,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每一位不吸烟者都有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权,在公共场所要求吸烟者不抽烟的权利。公共场所禁烟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对于北京市《条例》草案,中国控烟协会表示,禁烟范围已基本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但在禁止烟草促销和赞助等条款方面仍显不足。协会建议,增加禁止一切形式的烟草促销、赞助,禁止在烟草销售点刊播烟草广告等条款。

在执法方面,建议增加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遇到阻碍时,由公安、司法部门介入的条款。此外,对法人单位的违法处罚,还应加大金额。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那么,我国公共场所能否如期实现全面禁烟?这个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仍留悬念。

“公共场所”缺乏统一概念

究竟哪些公共场所属于禁烟范围,我国尚无统一明确的概念。目前,不同城市规定的禁烟场所均有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崔小波认为,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并供公众从事各种工作和社会活动使用的具有围护结构的公共建筑物、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总称。一般来讲,涉及卫生管理的公共场所不能用功能来划分,而应从空间结构来考虑。

2008年5月1日,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实施。根据规定,十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的公共场所包括:餐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经营场所的服务区域;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崔小波指出,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应明确公共场所的概念,即除家庭居室之外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均应划入禁烟范围。如果公民在上述场所违法吸烟,应该予以处罚。

中国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指出,中国政府已于2006年1月正式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承诺在履约后5年内,实现公共场所100%禁烟。然而,直到今天,我国尚未出台国家控烟中长期规划,地方立法在涉及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时,均允许设立吸烟区。

可喜的是,2009年,银川、杭州、上海三城市相继依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出台或修订《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为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提供了法律依据。

工作场所

是否列入“禁烟区”

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所有室内工作场所都应完全禁烟。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呼吁制定《全国公共场所禁烟法》,明确我国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和公交工具100%禁烟。

但是,关于室内工作场所是否应该禁烟,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应一视同仁。如果仅仅是公共场所禁烟,而工作场所不禁烟,就有可能留下“死角”。例如,如果有人在办公室某一区域吸烟,其他人也可能被动地吸“二手烟”。

反对者认为,我国有3.5亿烟民,很多人积习难改,禁烟不可能一步到位。除了法律手段外,禁烟最终有赖于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工作场所设立吸烟区,可能更符合实际,也更人性化。

政府机关应做表率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众教育与临床控烟专家委员会副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认为,实行全面禁烟,关键是政府机关和领导做表率。如果政府部门不率先禁烟,控烟工作就很难真正推动。

2009年5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要求2010年在军地所有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50%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成无烟单位,确保2011年实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自今年5月起,卫生部机关率先宣布全面禁烟,开展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活动,预计今年9月底可达到要求。

目前,卫生部已成立由陈竺部长任组长的创建无烟机关活动领导小组,并规定部机关办公大楼内全面无烟,不在禁烟区域吸烟、不给他人递烟酒、不给领导敬烟、不接受他人敬烟;对主动戒烟并成功戒烟一年的职工给予500元人民币奖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发现一次通报批评,发现三次建议取消当年评选优秀公务员的资格。司局一年内发现超过3人次在办公大楼内吸烟或摆放烟缸烟具,建议取消该司局创建无烟卫生部机关领导小组成员的评选优秀公务员资格。

相关链接

七成人认为公共场合抽烟应罚款

3月1日,按照杭州市控烟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吸烟罚款50元。

在公共场所吸烟,是否应该罚款,68%的受访者表示,应该罚款,32%的人表示,不应该罚款。

罚款罚多少?45.5%的人认为应在50元,22.7%的人认为罚款应在200元以上,18.2%的人认为罚款最好在50到100元,13.6%的人表示,罚款最好在100到200元之间。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作为心血管病医生,我之所以这些年积极投身控烟,是因为我深感手术固然能救人,但太晚也太有限了。做好疾病的预防,才是根本,也更为重要。

无烟环境是重要的疾病预防手段,也是好的和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很多国家的案例都显示,通过立法实现无烟环境,一年时间就可以将心肌梗死发病率减少四成。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呼吁通过立法,禁止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吸烟行为的原因。

可喜的是,就在今年,《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全国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也已经列入今年国务院的立法工作计划。政府要修法立法,出于一个根本目的:为公众健康提供更高水平的保护。我们要为此鼓掌点赞。

但是,我最近也从媒体以及其他渠道了解到,在如何修改上海条例和对全国条例草案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争议,如全国的草案稿中有人提出要在餐厅、酒吧、茶楼设置吸烟区(室),而上海的草案也提出只在室内工作场所的共用区域禁止吸烟,提出规定太严了,执行不了,不如不立……这些不免让人担忧。上海,作为中国治理理念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如果制定一部不完善的控烟法规,可能和全国的草案两者之间产生非良性互动,会使各自都往后退而不是往前走。我无从考证,这两部法律“开口子”的趋势是否是偶然的;尤其考虑到全国层面的立法,如果通过一个允许设立吸烟室、吸烟区的法规,如果通过这样一个拉低标准的全国性行政法规,对地方层面的相应的政策制定无疑会释放出一个比较消极的信号。对此我深感忧虑,希望借此文重新梳理“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问题,呼吁之后的立法进程中,相关决策者从保护公众健康的角度出发,认真制定出真正符合科学和时代要求的法律。

不能对法律抱不现实期待

多年以来,在关于控烟立法修法的许多会议中,我听到过各种各样的观点、疑问和争论。比如认为吸烟是个人自由,政府不应干涉;比如宾馆客房餐厅不属于公共场所;比如可以通过设置吸烟室解决二手烟问题,以保障吸烟者的“权利”;比如工作场所单人办公室不在禁止吸烟范围内;比如无烟环境立法执行不了,不如不立,以免影响法律严肃性……不一而足。事实上,放眼全世界控烟领域,这些问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或修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我国北京等城市立法修法实践中也早已出现过。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

吸烟的自由:在没有法律禁止或限制的情况下,吸烟也许是人的选择消费一种制品的自由,但是,当一项行为成为危害公共健康和生命的原因时,政府有权力也有责任通过法律手段对这种个人自由进行限制,以保护公众健康。北京市人大当初进行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的时候,在这方面没有一丝的犹疑,就是要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一致。

室内工作场所共用区域:如果只规定室内工作场所的共用区域禁止吸烟,则意味着单人办公室可以吸烟。单人办公室内的烟雾通过与整个建筑共享的通风系统、通过人员进出房门,会流散到工作场所内的其他空间,对他人健康造成损害。条例制定或修订目的是保护不吸烟的人不受二手烟危害,如果只规定室内共用区域禁止吸烟,实际上不能取得切实的保护效果,从而违背了制定或修改条例的本意。

宾馆允许吸烟楼层或吸烟客房:和前面所说的单人办公室的情况类似,宾馆内的吸烟楼层或吸烟客房中的二手烟对于进出的服务人员和同一建筑中共享通风系统的其他人造成危害,还会增加宾馆中的火灾风险和清洁成本。而且,宾馆中的客房是向公众提供住宿使用,前一个客人吸过烟的房间,后一个客人接着用,会受到“三手烟”之害。

专用吸烟室:即使是按照预防传染病的要求而建立的专用吸烟室,也不能有效地防止二手烟外泄。我见过国内很多机场的专门吸烟室,从没见过符合预防传染病所要求的密闭、排风、负压等标准的专用吸烟室。更甚者,我经常看到的是里面抽烟的人嫌呛把门开着,甚至有的吸烟室的门就是百页窗式的,室内外空气自由流通。这样的吸烟室,形同虚设,完全达不到隔绝二手烟危害的目的。

执行不了不如不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吸烟者人数太多,执法人员追在数量几百倍于自己的吸烟者后面处罚,处罚不过来。但是,控烟条例像任何一部法律一样,其落实靠的不单是执法人员对每一件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而是场所经营者和个人的自律及自觉遵守。执法固然要跟上,但更重要的是加强公民法律意识。所以一部好的法律应该通过这样的理性路径得到实施:首先要普法,使绝大多数人知道了法律规定,或者看到了场所贴的禁止吸烟标识,就会守法不吸;其次,少数不知道的吸了,受到场所或路人的提醒或劝阻,也会停止;最后,极少数不听劝的,被执法人员查到受到处罚,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和代价。这里面也许有些个别极端的案例,通过媒体报道宣传出去,对世人和社会也是震慑和警醒。国际国内的经验,包括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实践告诉我们,控烟法规的良好落实,从来不是执法部门一家的事,而是社会共同治理的结果:人大监督、政府执行、场所和个人守法、公共教育、媒体宣传、社会组织参与。

任何假设法律生效后就不会再发生违法行为才是立法所要达到的效果,都是过于天真和不现实的。任何法律实施后,都会有冒险违法的行为发生。就像交通规则制定多年,各种违反交规的行为仍然存在一样。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仍然有闯红灯、逆行、酒驾而得出结论说交规是失败的、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因此而丧失了法律严肃性不如不立。人们不能也不应该因为法规生效了,但还是会在禁烟场所看到有违法吸烟行为发生,就认为执法部门没有尽到职责、法规执行不了、甚至法规没用。

关于以上种种争论,在当初北京控烟立法时,就有人提出过;在上海和全国立法讨论中,我们又听到了同样的声音。如果问题和疑惑尚未得到解决的,可以说是有争议;但很明显,上述问题已经解决,已有清晰的共识,并通过了成功的立法实践,不应再是争议的问题。

全面禁烟是大势所趋,不能倒退

一说预防二手烟,实行室内全面禁烟是趋势,有人就要让我拿出统计数字证明,要我回答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多少个城市有立法规定了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虽然未做百分百精确的统计,但我认为,不是说WHO有193个成员,其中一多半成员都实行了无烟环境,那才叫趋势。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制定无烟立法的国家从1个增加到近50个,这是趋势;在过去的六年里,通过立法要求宾馆客房禁止吸烟的美国城市,从9个增加到169个,这是趋势;在过去的七年里,制定或修改控烟立法的国内城市,从开始的广州、上海等城市允许室内设置吸烟区,到后来哈尔滨、青岛、长春、唐山、鞍山、深圳、兰州、北京等城市纷纷规定室内禁止设置吸烟区,这才是大势所趋。

看看当前的政策制定大环境,国际上有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缔约方通过立法实现室内全面禁烟;国内有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有“十二五”规划要求“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和“十三五”规划要求“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有中办和国办《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国家总体控烟战略和对领导干部个人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再看看立法实践层面,国际上有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和纽约、伦敦、墨西哥城等城市走在我们前面,国内有北京、深圳、青岛、兰州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每一个地方的立法都不是完美的,每一个都在实施以后在实践中又发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作为后来者,正好可以避免犯他们已经犯过的错误,而不应把他们的法律存在漏洞当作是自己不往前走的理由。

事实上,尽管存在种种争议,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整个中国社会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法定禁止吸烟的范围也都在逐渐扩大。尤其上海,曾经在2009年制定《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扩大禁止吸烟的范围,并且开创性地规定由各行政部门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场所进行查处。这部条例也是《公约》生效后全国第一个省级控烟地方性法规,在一段时间里很是领了全国之先,受到很多地方的效仿。

国务院把《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列入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作为力争今年完成的项目,就说明这样一部法律是在贯彻“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全面、大力推进公共场所禁烟的战略,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