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在6月22日和23日,我有幸参加国资委组织的威海红色教育,这次红色教育分别从民族精神…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十八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

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在6月22日和23日,我有幸参加国资委组织的威海红色教育,这次红色教育分别从民族精神,革命历程,社会主义发展,和党员党性四个大方面进行四个大景点的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刘公岛甲午海战的事迹,丁汝昌等民族先烈的中华民族优良品德,英勇的民族精神,在我辈中华儿女应传承下去,这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习主席曾在参观完刘公岛后说道要居安思危四个字。是要提醒我们大家要时刻打起精神,威胁无处不在,我们共产党员更要努力拼搏,踏实工作,完成自己的使命。

天福山起义纪念馆讲诉了我党先烈们在及其困难的革命道路上做出额巨大贡献和牺牲,体现出我党无畏死亡,无谓困难,军民一家的革命精神和情怀,在那段我党发展最艰难的时期里,天福山革命先烈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此看来中国红色文化资源内容及其丰富,在我党发展壮大时期里,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都是鲜活的教材,都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用鲜活的历史告诉我们新时代的党员,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厚爱之上。

作为一名工作在供热一线的普通党员,我们更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我们面对的是用户的诉求,用户便会把我们当成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镜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大学毕业之后,我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带着对事业无限的向往,带着一颗年轻炽热的心,加入到热力的大家庭,工作5年多以来,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身边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他们带给我的激励和鼓舞。在平平常常的工作中,他们默默地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共产党员对工作和生活,对事业和理想的庄严承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信仰,一种精神,一种方向,一种动力。供热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工作,但是寄托了太多人对冬季温暖的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希望带到他们家中。供热无小事,细节决胜负。

总结下来: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总的来看,工作中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处理问题,表现出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迎接新的供暖季的到来,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细做精。

2、 虚心学习供热相关专业知识,更好的服务用户,。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园文化;红色体育;特色资源;教育经验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师生的重要力量,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继承和发展,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仍具有重要意义。汲取红色体育文化的精髓,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成长成才创造健康的环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担强国使命,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西安体育学院地处陕西省,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高等学府,在红色体育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现藏有图片文物资料1200余张,未公开的珍贵图片200余张;红色文物180余件;影像资料17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后代提供的文献资料150余份;题词110余幅等。对进行红色体育研究,发挥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立足课堂,充分发挥红色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作用

把了解和认识红色体育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本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是实现红色体育文化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红色体育文化能够“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本科教学中,着力开发“红色体育”校本课程,将“红色体育文化赏析”、“红色体育史”两门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中的主渠道作用。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中国红色体育与当代体育”课程,深化红色体育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成果运用,提升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学科和理论品位。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保证每学期开设2至3个红色体育文化专题,尤其在新生中重点安排红色体育文化教育专题,将红色体育文化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使红色体育文化教育扩大了范围、深化了内容、丰富了形式,而且提升了红色体育文化教育的理念。同时学院坚持内外结合,定期聘请专注于红色体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让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把红色体育文化及其深刻底蕴带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永葆先进,占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主阵地

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党员培养工作,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表现。为了切实做好培养学生党员这项工作,2011年学院党委要求将红色体育精神的学习纳入到党课培训的内容当中,党课结业时,每位积极分子需要提交一份学习心得体会。围绕这一要求,学院各系部组织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中国红色体育系列纪录片”和“中国红色体育图片展”,召开“观后感”座谈会,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培养了一批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员骨干。

2011年10月,学院党委以“红色体育文化进校园”为切入口,确定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目标与思路,精心设计了“弘扬红色体育精神 做好新时代接班人”的“三结对一创争”活动。即围绕红色体育校园文化,在全院开展以“党团组织结对、党团组织负责人结对、党团员结对,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系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进一步推动党建带团建创先争优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先后成功举办了“红色体育知识讲座”、“党团知识竞赛”、“长征图片展”、“革命电影展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红色体育精神的热潮,让高尚的红色品质感染每一位在校大学生。

三、颂扬“红色主旋律”,搭建传播校园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平台

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为了引导大学生自觉地了解红色文化,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传承,学校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搭建校园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

2012年暑期,为了全面实践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三点希望,学院启动了以“走进革命老区 学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全民健身”服务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研团、“民间体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队、“追寻红色足迹”服务队组成的“三下乡”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延安,感受延安精神,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各服务队以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考察当地农村全民健身的开展情况、调查当地体育教师教学训练情况为活动主要内容,让红色文化真正深入到实践队的每位大学生心中。

类似“三下乡”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为学生的理论学习开辟了一个实践和检验真理的“战场”,同时也打开了向校外传播校园红色文化的窗口。在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本院组织的世园会“动感之旅”大学生演出季艺术团在园区共完成演出任务14场,为世园游客呈现了一场场视听盛宴,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由院选拔的200名学生志愿者在世园会志愿服务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周到的服务,成为世园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赢得广大游客的一致赞誉。

四、整合红色体育文化资源,探索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新模式

用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校园生活,主要目的是让红色体育所蕴含的崇高理想、艰苦奋斗、乐观积极、坚毅品质等体现红色体育文化内核的精神元素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2011年正值本院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期间,学院党委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党(团)委和学生会的组织功能,大力提倡让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红色体育文化走进校园生活,力求把推动“德育上台阶工程”同建立省级“文明校园”长效机制相结合,不断推进学院的德育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系部通过筹划和组织多种形式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纪念活动,让学生以更加自然、更加真切的方式,参观、接触、解读和体味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精神文明。学院研究生部、运动训练系等多个党总支先后组织学生党员300余人次,利用周末赴照金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踏寻革命先烈足迹。体育系、经管系组织本系师生参观“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实地探访革命遗迹。人体健康科学系、社体系组织全体学生参观“钱学森生平事迹展”,了解伟人成长历程。

五、继承红色体育精神,担负西体健儿的历史使命

作为西北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除了承担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为陕西省和国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也是学院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在学院接受训练的优秀运动员达到两百多名。训练之余,为了进一步巩固训练成绩,改善训练队伍的精神面貌。学院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专门开设了“红色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专题讲座,通过聆听专家授课,观看红色体育图片展、红色体育纪录片,浏览“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网站”,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来激励和鼓舞他们用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训练当中。本院培养的广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冠军李彩霞在参加完专题讲座后备受鼓舞,表示一定会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团结拼搏、蓬勃向上的体育精神,用最佳的竞技状态投入到伦敦奥运会的备战。2011年本院男子铅球运动员冯杰受到伤病等问题困扰,状态一度低迷。在观看了“红色体育纪录片”后,赛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竟动情的告诉教练,自己的困惑比起革命前辈在战火中仍不忘开展体育活动的乐观主义精神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一年后,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低谷。2012年3月10日,在全国田径室内锦标赛(成都站)中,以18.33米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一个月后,在全国田径大奖赛(广东站)的比赛中,又以18.48米的成绩力压群雄,登顶摘冠。谈到最近接连收获的两枚冠军,他再一次用红色体育的精神内涵来鼓励自己,认为今后的运动生涯必将在红色体育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有所突破。

六、依托红色体育资源,丰富、创新科研成果

学院利用“红色体育文化”资源,依托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不断创新科研成果。2011年,为了深度挖掘红色体育文化,创新红色体育资源开发模式,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国红色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红色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2011年6月作为唯一受邀单位参加了由国家体育总局机关党委主办的“国家体育总局迎接建党90周年体育收藏品展示交流会”,参展期间,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等领导的高度评价与肯定。2011年7月,主持、完成的《创建“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网站”颂扬红色体育文化精神》项目被陕西省教工委评为“2011年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8月,编辑出版了《辉煌的记忆―中国红色体育大型纪念画册》,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2011年底,先后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哲学重点课题”一项,“西安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一项。截止目前,已搜集整理相关史料40余万字,计划出版发行图书6种。

在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同时,筹建“中国红色体育博物馆”的计划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目前筹建工作已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文物局等单位的充分肯定和有力支持,得到了中央、省、市老领导、革命老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李铁映、伍绍祖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祝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子女,之孙毛新宇、刘少奇之子刘源、任弼时之女任远志等给予热情支持。陕西省电视台、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对网站创建不断跟进报道,并做了专题报导。更令人振奋的是,2012年2月,西安市长在西安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西安将新建各类博物馆10个,“红色体育博物馆”位列其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在持之以恒、不断推进,重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准确把握当前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充分利用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平和层次。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中展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亮点,必将再次掀起师生继承优良传统、培养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的高潮,从而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啸吟,徐国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之互动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111-116.

[2]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3] 温博.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4] 李丁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践路径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5] 陈文昌.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J].社科纵横,2010.05.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简介]许德辉(1993―),男,赣南师范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瑞金干部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江西赣州 341000)

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观点,为适应党建新常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基本依据。利用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对干部进行教育,通过红色教育培训是加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它生动记载了原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再现了革命先辈们苦难辉煌的奋斗史,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里的红色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资源。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是指那些承载着革命事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遗物、遗迹和纪念场馆。比如叶坪革命旧旧址群,红军烈士纪念塔,旧址墙上的标语,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包括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色歌谣等。这些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主义和真理,不怕死不怕苦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建党开始,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在革命年代,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历经28年,由最初的50多人的党发展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执政党,建立了新中国。并且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什么是理想信念?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当前,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但是,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将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抵制住各种物质诱惑和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不忘初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那么,加强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通过红色教育培训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提升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二、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融入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为了充分发挥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在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瑞金干部学院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教育为主线,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灌输和理论说教的方式,通过开发现场教学点,打造精品教学线路和特色课程等措施,不断地适应干部教育培训新常态。我们以瑞金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为例,探究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在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及时代价值。

第一,将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应用于专题教学,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专题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加工和整合。瑞金干部学院将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与专题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题式教学。学员们通过专题教学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原中央苏区的历史,进一步认识中国党产党人的革命奋斗史,感受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的,并将这种精神入脑入心,从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比如《中央苏区与苏区精神》这一专题课,课程以时间先后顺序,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的伟大执政预演和苏区精神的内涵及具体体现,让学员们更加系统的理解苏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第二,将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应用于现场情感教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现场情感教学主要是让前来学习的党员干部置身于革命旧址的现场,通过现场讲解和互动,利用音响等现代多媒体工具,营造感人的氛围,让前来参观的学员实地体验,从而使心灵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理想信念得到坚定。比如《信念的力量》这一现场情感教学课,通过讲述梁柏台与周月林的故事,学员们坐在叶坪“一苏大”旧址,感受着梁柏台和周月林夫妇为了理想信念经常经历着悲欢离合,甚至生死别离,为了主义和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予了学员思想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第三,将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应用于现场案例教学,以史为鉴,加强党员干部宗旨服务意识。现场案例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广大学员置身于具体的现场教学点旧址,通过列举革命战争年代的典型案例和当前的经典案例,让学员以史为鉴,进一步加强宗旨服务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比如《伟大的执纪探索》这一课程,我们的上课地点选择在红井革命旧址群中的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旧址,通过讲述中央苏区时期谢步、左祥云的贪腐案例及反腐建设,并结合当前的中央反腐一系列案例,对学员进行警示教育,让学员以史为鉴,加强宗旨服务意识,不忘初心。

第四,将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应用于现场体验教学,在体验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现场体验教学就是将学员置身于具体的革命旧址现场,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员在具体的模拟情景中实践体验,从而得出认识,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如我们带领学员前往松毛岭战役旧址现场体验重走长征路,让学员扛着红旗,行走在蜿蜒的小道上,全程下来,大家都大汗淋漓,但却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年松毛岭战役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战的艰苦,感受了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又从中磨练了意志,感受了苏区精神的内涵,从而在实践体验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意志的培养。

三、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融入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意义

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一笔宝贵的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每次来到原中央苏区考察参观的党员干部,参观完叶坪、沙洲坝等革命遗址,重温了当年革命先辈们奋斗的艰辛历程和抵住各种反动派的诱惑的精神后,都为革命先辈们追求主义和真理,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品质所感动。因此,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对于做好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党员干部更深刻地了解苏区历史,传承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通过在原中央苏区红色革命旧址学习参观,使学员更加了解原中央苏区的历史文化,有利于继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

其次,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过参观旧址和学习革命先辈们的传奇故事,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服务意识,向革命先辈学习,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兢兢业业地工作,艰苦奋斗,抵住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

最后,有利于培养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了解中央K区革命所经历的挫折和教训,以及局部执政预演的历史,有利于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以史为鉴,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摘要]上海拥有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挖掘上海红色资源科学内涵,探讨其对高校党校党性教育的价值,探索其在党校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对于提高党校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上海红色资源;高校党校;党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42 ― 02

一、红色资源概念界定及上海的主要红色资源

近年来,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斐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红色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学界一致认为,红色资源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但对红色资源的定位与科学内涵的表述可谓见仁见智,并不统一,主要表现为“广义与狭义”说和“物质与精神”说。对红色资源进行“广义与侠义”划分有谭冬发、吴小斌,徐艳萍,李实等学者,如徐艳萍认为:“广义的红色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文化资源和任务资源四方面的内容。狭义的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遗迹、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承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载体等。”①将红色资源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有李美秀、夏仕、黄群,张颢,伍慧玲,何小明等,如张颢认为:红色资源的构成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包括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二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包括静态的革命遗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等。②但这两种表述侧重点在分类与内容归纳,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不是很清楚,笔者比较赞同南昌大学胡松教授的定义:“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③这个定义界定了红色资源的创造主体、创造时间、创造内容和创造价值。

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上海,拥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根据《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总体安排,将培育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第一个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2005-2010年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统筹规划,按照2003年中国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上海的主要红色资源分布情况见下表。

二、上海红色资源在党校党性教育中的价值

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鲜明特色与优势,作为党性锻炼的熔炉的党校始终将党性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上海红色资源是高校党校进行大学生入党申请人、积极分子和党员党性教育的宝贵资源,是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蕴涵着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党校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一) 上海红色资源是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面对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政治局势风云激荡,让很多人高呼“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到来;世界经济形势阴晴不定,各类经济危机如幽灵徘徊;社会急剧转型,我们党要面对种种新情况:社会流动、利益交锋、观念碰撞……到2010年底,党员总数达到了8026.9万,基层组织总数为389.2万个。④在目前新形势下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面前确有一些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动摇、退化变质。如何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党性教育,是高校党校无法回避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①上海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的文物、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件事件背后都折射出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用上海红色资源来对大学生特别是党员同学进行党性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 上海红色资源丰富了党校党性教育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正如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红色资源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能够满足人民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这些资源为党校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上海是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并列的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60处红色旅游景点。②要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党校学习的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将这些红色资源融进教学内容中去,因为红色资源的背后大多都有刻骨铭心的故事,会给人心灵的震撼,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提高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三、上海红色资源在党校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一)将上海红色资源纳入高校党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高校党校作为全国党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强化党性教育在高校党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宣传等部门挖掘、开发上海红色资源,不断拓宽和丰富党校党性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充分利用上海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把上海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积极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红色资源教育作为党校必修课程列人教学计划,邀请上海红色资源研究专家和学者来党校开设专题讲座,给大学生宣讲中国革命斗争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二)利用上海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上海红色资源蕴涵着实事求是、敢为天下先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无私奉献精神,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给党校党性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内容,为党校党性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体 验阵地,为实践体验式教育方法提供有利条件,有效弥补了当前党校党性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党校要与上海各个红色教育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党校党性教育建立多个实践教育基地,让学生调研革命史实,体验先烈生活、重温红色历史,党校通过把红色教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主题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党校在实际的日常培训中,要注重选择“一大会议”、“二大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伟人诞辰或逝世周年等重要历史纪念日,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入党宣誓、升国旗、唱国歌、红歌会、红色演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切身体验革命先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经受精神洗礼,使理想信念不断得到升华。

(三)把上海红色资源链接到高校网上党校,扩宽红色资源的传播平台

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③党校必须重视网络这一平台对大学生党性教育的作用,必须实现上海红色资源与党校网络的无缝对接,建设上海红色资源网站。在网站上开设红色论坛BBS、播放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歌曲;建立红色博客、微博,使红色精神在网上党校广泛传播。其次,加强高校党校工作人员是网络技术水平,善于链接外部红色资源与党校网络,使广大大学生能够足不出户接触到丰富的上海红色资源。

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高校党校进行党性教育的宝贵教育教学资源。高校党校在开展大学生党性教育实践中,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包括上海红色资源在内的全国各地红色资源蕴含的科学内涵、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深人挖掘这些红色资源与党校党性教育的结合点,切实增强党校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水芬,刘斌.论井冈山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9,(10).

〔2〕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3〕李秀美,夏仕,黄群.“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07,(04).

〔4〕徐艳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05).

〔5〕张颢.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J〕.前沿,2007,(07).

党员红色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建设;红色基因;创新实践

高校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以培养优秀共青团员、发展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任务,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结合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与学生专业特色、学科属性、学生特点,探索党建创新实践路径,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实践探索的必要性

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求来看,以《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为基础,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做出了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党支部的发展目标,强化支部在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全方位素质过硬的党支部。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性来看,支部在思想引领、活动开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党员对支部建设的总体规划性不强、对支部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深刻,开展活动任务化、形式化,难以突出专业特色,凸显活动亮点;另一方面高校支部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将学科基础、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实现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双赢。

2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围绕“传承红色精神、树立红色榜样、彰显红色力量”的宗旨,重点开展了“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行动”等系列活动。“红色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历史使命感,发挥教工党员的力量,开展“思政第一课”“课程思政”等系列活动;“红色理论”以青年大学习为主,重点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经典书目导读”“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赏析等;“红色行动”以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旨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进社区、进中小学等志愿科普活动。

2.1秉承红色精神,坚定红色信念

2.1.1对话优秀党员、革命英雄事迹,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党支部、团支部的思想作风、理念信念教育。在活动阵地方面,通过“思政第一课”、主题团日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等模式,构建课程思政大平台;在活动内容方面,学习革命先烈先进事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实地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对话优秀党员,向革命先烈表达崇高的敬意,弘扬革命先烈忠贞爱国的精神,激发青年学习爱国热情;在活动形式方面,将理想信念教育蕴于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开展红色趣味运动会,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重温革命年代奋斗的艰辛,感悟革命前辈的爱国信念,感叹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青年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2.1.2严格规章制度建设,注重仪式教育基层党委严格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党建工作资料汇编、建立党建工作台账,明确支部委员责任清单,严抓组织纪律教育;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积分管理和评比表彰制度,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党性原则;严格队伍进出机制,细化委员选拔标准,量化党员评比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党员严格执行组织生活纪律;强化仪式教育,通过党课开班仪式、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委员换届等仪式,使每个同志接收党性教育,更加牢记党员宗旨,明确党员义务。

2.2研读红色理论,争当理论先锋

2.2.1注重青年大学习,红色理论争当先锋基层党支部、全体团支部作为党团建设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好校园内各类活动,将校园文化活动转化为党团建设的重要载体。党支部“人人讲党课”活动、团支部“品国学经典、扬中华精神”经典书目品鉴、“红歌、红色书目分享会”等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在青年群体中营造青年大学习的氛围,促进青年学子和学生党员教育的常态化,在开展读书会、研讨会的同时,运用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会议精神的学习和宣传。2.2.2规范发展党员程序,红色理论牢记于心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好“三个关口”,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一是把好“计划关”。做好发展党员计划,根据上一年度发展党员情况特点,制定本年度计划数量。二是把好“思想关”。及时对党员开展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把好“质量关”。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相关规定,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党员发展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注重其学习工作表现、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表现,真正将优秀成员吸纳进党组织。

2.3践行红色行动,彰显红色力量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开展“红色行动”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参加志愿活动,服务社会,以身作则、树立示范,树立党员榜样风采。增强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和红色使命感。2.3.1红色志愿活动鼓励青年党团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通过参与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投身社会工作,为高校党建工作搭建实践载体。2.3.2红色示范榜样认真落实“”制度,结合专业特色,要求每位党员同志走上讲台,不仅锻炼了师范生的讲课能力,也鼓励党员积极关注时事,坚定政治立场,讲好青春故事,要求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评比、表彰先进党员事迹,强化学风建设,形成人心向学、人人向优秀看齐的氛围。

3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工作的主阵地,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的开展,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方法,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和青年学子注重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实践,将高校党团建设有机结合,锻造出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为青年学子的教育、学生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工作开辟了工作思路,切实提高了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强化了学生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实践过程。

3.1政治引领,增强基层内生动力

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突出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升其组织力,是贯彻党的思想,落实党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基层党支部应该通过组织建设正确把握政治方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方向,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学习中央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

3.2知行合一,打造支部品牌特色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以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为目标,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示范、引导、激励效应。加强知行合一的理论修养、创新的活动形式与载体有机结合,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都体现着党务工作者的智慧与创新思维,“人人讲党课”“党员五个一”技能评比、“党团知识竞赛”等新颖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

3.3规范模式,形成规范系统运行

总书记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逐梦前行的力量。高校学生支部更应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运作模式,尤其在当下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的新形势下,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实现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本案例中的红色基因传承系列活动将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日活动、“”、团支部团员教育培养等有机结合,实现党建工作的系统化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灿.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1+2+3”党建模式创新实践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4):65-66.

[2]张振,陆卫明.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空间逻辑与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基于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的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06):40-49.

[3]让党支部强起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创新案例四则[J].秘书工作,2020,(08):19-22.

[4]贺文琴.论“三性三型”活动的开展与创新———基于三个案例活动的分析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J].大学教育,2015,(03):82-84.

[5]杨帆,黄鑫.“党员身份”如何塑造有效的社区动员———基于30个“党建”案例的探索性研究[J].秘书,2020,(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