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精选5篇)

  •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低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第一原因是识字量少,言语水平不高,为没材料写而发愁。 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妨先用游戏、表演的教学模式扶他们走一程。在愉悦的“老狼老狼几点钟”“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中,学生不用老师提醒就全神贯注地观察、…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精选5篇)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作教学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现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前班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下已经有了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丰富多彩的生活让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于是,在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的写话兴趣,努力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想还其一片芳草地,使其快乐、自由地描绘多彩童年。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话兴趣

低年级学生怕写作文的第一原因是识字量少,言语水平不高,为没材料写而发愁。

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妨先用游戏、表演的教学模式扶他们走一程。在愉悦的“老狼老狼几点钟”“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中,学生不用老师提醒就全神贯注地观察、津津有味地讨论、轻松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所看、所听、所说、所思,在玩中收集了写话素材。

比如“老鹰捉小鸡”的写话训练中,我先播放了一段“老鹰捉小鸡”的视频,再让孩子们来说就如鱼得水啦!一位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小朋友举手了:今天,天气睛朗,阳光灿烂,老师带同学们到操场上去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鸡”们很快就排成了“一”字形的队伍。“老鹰”肚子饿了,来捉“小鸡”了。看,“老鹰”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可狡猾了。再看看同学们,紧紧拽住前面同学的衣服,左躲右闪,可紧张了。没多久,“小鸡”一只一只被捉住了。虽然很累,可大家玩得很开心!

可见,喜闻乐见的游戏和表演成了驱散孩子们恐惧的良药,每一个孩子都能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话匣子打开了,兴趣激发了,不怕他们不“爱上”写话。

二、利用课本资源,激发写话兴趣

语文课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作为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所选的课文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面对这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充分发挥语文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文的例子来教,强化语言实践,以多种形式进行写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反复品读,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动物的脚印的特点。我又让学生带着这种激情走进生活,亲自观察动物的脚印。随后,我激励他们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孩子们欢快地用他们稚嫩的笔表达出自己的发现,效果出奇地好。学生有的写“小猫画梅花”,有的写“大鹅画枫叶”,有的写“小鸟画竹叶”,有的写“老牛画月牙”……学生们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去寻找,去体会找到动物不同的脚印的欣喜与激动,并把自己生活中留心观察到的巧妙地用书中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仿照中掌握了写的方法,知道了该如何写。

再如人教版二上的《看雪》一课的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所以,我在“拓展环节”中设计了情境的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会相结合,“在这迷人的雪地上你最想干些什么呢?”虽然我们生活在几乎不下雪的南方,但有了前面课文的学习和多媒体课件“雪景短片”的播放,孩子们的想象可有趣了!“在这迷人的雪地上,我最想踩一串长长的脚印。”“在这迷人的雪地上,我最想打几个滚。”“在这迷人的雪地上,我最想吃几口雪,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

一年级上学期的《小小的船》是一首生动、形象的儿歌。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中比喻贴切,学生读完后知道弯弯的月儿像小船,我及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小小的船》的曲子,“看哪些同学听着、想着,好像飞上蓝天,坐在月亮上了。”“现在你已经坐在月亮上了,你看见了什么?”(出现句式“我看见——”凭借情境进行句子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一节课下来,多数孩子都把自己读写的任务完成了,而且都完成得较出色。我抓紧时机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孩子们写话的热情更加高涨。

三、表扬激励,激发写话兴趣

1.语言激励 写话训练才刚开始,他们愿写、能写就已经很不错了。但由于孩子词汇量少,又没什么写作经验,有的写一两句话,错别字却很多,有的记流水账……但这毕竟是学生写作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一旦他们敢于尝试,大胆表达后的辛苦作品被改得体无完肤,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文章一无是处,对写话也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对写话丧失信心。所以,我认为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学生的写话潜能,最好的办法还是应该多发现学生在写话中的点滴进步,适当地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才能消除学生对写话的恐惧,增强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诱发学生写话的动力。表扬能使写话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这一个词用得贴切、准确,老师都得向你学习。”“这句话真实可信,我欣赏。”“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相信继续努力下去,你会成为一位小诗人。”……除了用语言激励外,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能让学生沉浸在成功的氛围中,个个想写、愿写、要写。

2.途径激励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进行“星级激励法”,即根据学生写话的情况分别给予“一星”到“五星”的评价,一段时间后,汇总学生们的得星总数,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四、提供表达的地方,激发写话欲望

1.新闻会 在早会、班会、队会和午休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小新闻会”或“小小故事会”等活动,然后启发孩子把所说的新闻、故事、有趣的事写下来。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孩子的知识,而且会慢慢地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

2.把习作念给家长听 在一、二年级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永远是他们最好的大朋友,所以呀,把所学课文读给他们听,是孩子们最爱做的事。那么,把小习作读给他们听,我想,这也是孩子们一起分享的过程。

3.同桌交流日记 对于一、二年级孩子写的小日记来说,标点、词句等方面肯定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而对于同桌来说却是“水平相当”,故让同桌交流日记,这样虽然没有了个人日记的私密性,但对于处在习作启蒙阶段的孩子来说,增强了展示、交流的功能,互相取长补短,大大地丰富了日记的内容与形式。

4.上黑板报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把一段时间里积累的佳作或有进步的同学的作品打印出来,配上插图,展示在班级“黑板报”上,一个月一期。这样,把孩子们的“小题”做大、做得有影响力,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写话兴趣。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范文第2篇

一、激发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知觉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意知觉。正如大教育家孔子说的:“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抓住时机,指导学生对观察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无意注意,勾起学生的观察动机,从而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比如,我在教学第六册《课外活动》一课的习作训练时,让学生先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来后,我再让学生写文章。由于学生在参加这个游戏时只是怀着参与的心理,没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个游戏过程只是个粗浅的认识,缺乏精细深入的观察,脑子空空的,寥寥几笔就完事了。由于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我又带他们去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次我在游戏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有关“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录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再而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参加游戏时的场面,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如“张开、闪、扑、躲、抓”等;最后,让学生进行这个游戏。这次,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前一次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观察这个游戏时仔细、认真,看得全面,印象也特别深,写起作文来也轻松自如了,成形的作文也具体生动了。从这两次的结果中,我领悟到观察应尽量寓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

二、养成观察的习惯

对观察已经有了兴趣,就要促成对其养成习惯。由于少年儿童阅历窄,常常为写作文而发愁,但他们的生活又是丰富多采的,所以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时时处处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我认为在低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看图说话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培养观察力的极好途径。观察是看图说话的关键要素,教师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我在教学第五册第一堂习作训练课《知错就改》时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这是一堂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四幅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先总体上观察四幅图的主要意思,搞清图上画着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初次观察了解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的基础上之后,我就提了个问题:“刚才,我们都看了这四幅图并知道了这四幅图主要讲了小男孩的事,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又是怎样具体的去做的呢?”这又激起了他们再次观察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仔细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的观察。在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从而使他们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比如,在教学第十册《春游》习作训练时,先带领学生去某地春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把春游活动中观察到的景物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将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使他们体会到观察成功之后的快乐,从而更为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

三、教给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讲究条理,以此来增强他们思维和作文的条理性。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顺序,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有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故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2.观察要有重点、有目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和鲜明的重点,才会使人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进取的意念,从而对思维活动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按作文题目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

3.观察要细致。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学生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如在指导学生写农贸市场的一角──一位姑娘在买鸡,我让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穿戴”入手,用眼看、心想,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然后进行描述:一位穿红风衣的姑娘拎着沉甸甸的菜篮循着鸡叫声走来,她看看这只,挑挑那只,不知该买哪只。那摊主满面笑容地说:“家养的只只壮,味道好,价格也便宜。”说着就从鸡笼里捉起一只母鸡熟练地用几根稻草缠住鸡脚,挂在秤钩上,母鸡咯咯地叫着,拍打着翅膀……

四、从观察中产生联想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范文第3篇

游艺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剂身心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游戏,到竞技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戏耍,到配合各种特殊需要的综合表演,都属于游艺民俗的范围。游艺民俗包括:A.口头文学。B.民间音乐和舞蹈。C.民间戏曲与曲艺。D.民间竞技。E.民间游戏。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接触民俗游艺文化,能亲自去尝试一下,并享受其中的游戏乐趣,为此我组织五(1)班的同学一起开展了以“游艺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以项目作业的形式来记录相关实践活动。

周五布置了此项作业,周一回收。我先对同学们作了个简单统计:有35位同学向父母或长辈请教,上网搜索并亲自去尝试开展一项民俗游艺活动,占全班总数的80%,另外9位同学是凭空想象地做的,占20%。可见,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是能够听从老师安排,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项目作业,但也有部分同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此次机会,没有能够亲自体验到民俗游艺活动的乐趣。

随后,我将项目作业一一仔细批阅,挑出比较好的作业,拍摄成优秀的绘画作品。这次项目作业我们是怎么做的?同学们又做得怎么样呢?

第一,同学们通过向父母或长辈请教、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我们家乡的游艺民俗(民间游戏)。我统计了一下,有以下种类:

赛龙舟、斗鸡、打陀螺、123木头人、切西瓜、翻花绳、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老鹰捉小鸡、掰手腕、放风筝、剪纸、泼水、上岗、拔河、跳房子、弹弓、跳绳、斗蟋蟀、骑马马、九连环、弹弹珠、抖空竹、丢沙包、踩高跷、斗鸡、扇板儿、徒手拔河、赛龙舟、舞龙、舞狮、皮影戏、打麻将、猜谜语、抬花轿、地花灯、赶庙会、舞剑、打太极拳、泥叫叫、陶响球、打腰鼓、斗蟋蟀

大部分传统的民俗游艺同学们都做了记录,像“上岗”“扇板儿”“泥叫叫”是游艺项目吗?我不敢确定,因为我也没有见识过,但既然是学生们的调查成果,我也统计在内。

第二,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民间游戏,写一写它的来历,或者与该民间游戏相关的古诗词、谚语、俗语等。

同学们介绍了123木头人、打陀螺的游戏规则;介绍了泼水节、赛龙舟、九连环、斗鸡、跳绳、陀螺、毽子等游戏的传说、来历、起源,搜集了很多与民俗游戏相关的古诗词,很是有趣,真是收获多多。

如谢殊涵同学这样介绍“123木头人”的游戏规则:就是有很多人在一起,然后所有人都跑了起来,一个人喊:123木头人,大家都站立在原位不动。假如有人 动了的话,那个人就出局了,然后剩下的人继续玩。

与游戏有关的诗词曲调,如关于风筝的。

《放风筝儿歌》(江飞):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姐姐操场玩跳绳,我在野外放风筝。黑的燕子花蜈蚣;个个扎个红头绳。我一拉线,它就动,开心飞飞在天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看样子,写出这些民俗游艺来历、传说、起源的同学大多是利用了网络技术,通过关键词的搜索查找来完成任务的。这样,其实也能反映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因为根据我的了解,班级里的同学家里有电脑的不多,能够上网的更少。家长帮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来学习,确实体现了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作用。

第三,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民间游戏,和你的家人一起,或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写出玩的过程和乐趣。

游戏,当然是同学们的最爱。在老师的“命令”下,能够和家人、小伙伴一起玩起民俗游戏,真是乐不可支。写起游戏习作,也是妙笔生花!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

打陀螺

陀螺是一个好玩的东西。不论男女老少,都爱玩这个玩具。

我拿出家里珍藏已久的“宝贝”――陀螺,对爸爸说:“咱们玩陀螺吧!”“好,咱们就来比试比试!”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我拿起陀螺刚要开始,爸爸就叫住了我:“停!咱们得立个游戏规矩呀!”“那就――谁先停谁就先输了,输了就必须学小狗叫。”我想了想说。“就这么定了。”爸爸点点头,“快开始吧!”

我拿起绳子缠在陀螺上面,突然一抽。陀螺快速地旋转着,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很快,30秒过去了,50秒,一分钟,陀螺终于停了。

爸爸仿佛知道自己会赢,便放松地唱起了歌。一定也想着我学小狗叫的样子。他用力一放,陀螺在空中打个滚,又落在了地上。陀螺越转越快,好像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似的。我紧张了,已经过去40秒,50秒,一分钟,一分零五秒……啊呀,我输了。我只好扮小狗,让爸爸开怀大笑。

打陀螺是需要技巧的。我的水平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我还需要不停地努力,不停地练习,一定会超过爸爸的!

同学们写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了老鹰捉小鸡、放鞭炮、捉迷藏、打陀螺、踢毽子、放风筝、滚铁环等12个民俗游艺活动。其中,踢毽子与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结合得比较密切,冬季跳绳、踢毽子较多,也写得最多,写跳绳的有8篇,写踢毽子的有5篇。另外,写放风筝的有4篇,写捉迷藏的有4篇,写老鹰捉小鸡和打陀螺的分别有3篇。

第四,通过一幅画或连环画的方式,画一个民间游戏的玩乐场面。

画面内容涉及15种民俗游艺活动项目。一幅画上,画面丰富,有多种游艺活动,有10幅图画;其余:跳绳:8幅;放风筝,5幅;滚铁环,2幅;踩高跷,2幅;捉迷藏,2幅……总的看来,画得都比较简单,不够生动形象。有5位同学是画了连环画,其中黄达画了14张画,态度还是不错的。

结语

此次游艺民俗综合实践活动,以项目作业的形式进行,得到了全体同学的热烈响应。不管同学们作业的质量如何,至少他们能够认真地按照要求去完成作业。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起步作文 观察训练 观察方法指导

“万丈高楼从地起”,对作文教学来说,观察训练是基础。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抓实这个“奠基工程”呢?钱梦龙先生说:“学生智能的潜力很大,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开发罢了。我一直想学生有巨大的智力潜能,关键是我们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显然,观察方法的指导是关键。我做了以下尝试,浅述于下。

一、什么是观察

观:看。察:仔细看,审视。这里的观察,指的是为写作的需求,有目的地察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目视,而且需要耳听、鼻闻、手触等方式,全面地感知、认识对象事物,从而获得较细致、准确的生活材料。

二、怎样指导观察

(一)确定目标――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观察。观察要有的放矢,是说观察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清楚“为什么观察”。

如写《课间的操场》,课间操场上的学生不计其数,操场喧闹无比,学生到操场活动或玩耍的方式各不相同。如何观察,如何记录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因此在观察时,要抓住最能表现学生欢快的“群体活动”这一重点目标观察。锁定目标后,放眼望去,最能表现学生欢快的“群体活动”莫过于“群体游戏”,瞧,充满生机的画面跃然纸上:

“课间的操场可热闹了。王小明和张小丽等十几个同学在操场旗台旁的大树下,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张小丽是“老鹰”,王小明是“鸡妈妈”,其他同学是小鸡。游戏开始了,老鹰两眼紧盯着小鸡们一会儿往右扑,一会儿往左扑,小鸡们时而发出快乐的尖叫,机灵的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左躲右闪,老鹰怎么也捉不到一只小鸡。“哈哈,来呀,来呀!”小鸡们得意地叫喊……”

(二)确定重点――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观察不能面面俱到,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一定要找出主要的现象进行观察,就是说要清楚自己“观察什么”。

如:我组织学生观察春天的自家小院,就让学生重点观察小院里水果的长势。学生通过仔细、认真地观察,写出的作文具体生动。学生陈意的习作被编入人教版《三年级上同步作文训练》,其中有一个片断十分精彩:

“沉睡了一个冬的葡萄芽,在微风细雨中睁开了黄绿眉眼,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渐渐地,调皮的葡萄娃娃扒开芽包探出头来,一个个前呼后拥,这儿一团,那儿一堆的。风一吹,它们就喃喃细语,好像在说:‘我们要让这里变成绿色的海洋。’”

学生的生活环境好比一个万花筒,包罗万象,如果没有目的地观察,学生就会觉得处处新奇,除了用上“好看”、“漂亮”等概括性词语简单描述外,具体生动的描写很少,但是如果像上述这样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好比是让学生有了聚焦点,所以观察所得就清晰,观察效果就理想。

(三)确定细节――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所谓“细致地观察”,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时除了仔细观察对象的外部外,还要深入观察对象的内部,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除了进行静态观察,还要进行动态观察。

现以观察“校园里的桂花”为例说明。除了让学生观察桂花的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等特征外,还要指导学生观察它的动态,将它的活动、变化、声响等方面的特点观察出来。观察前提问: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当校园的桂花开了时,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当秋风习习时,桂花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并以《校园里的桂花》为题,让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察收获。

通过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细致观察,感受静态美与动态美,于是,就有了这精彩的作文片断:

“桂花叶子的边上都有许多小齿,像锯子一样。桂花的颜色真多,有乳白色、鹅黄色、金黄色……真是五彩缤纷啊!桂花的四片花瓣像米粒般大小,两粒小米大的花蕊发出浓浓的香味,一闻就甜在嘴里,香在心里,真让人陶醉!

忽然,秋风徐徐吹来,桂花树就轻轻地舞动起来,接着,奇妙的景象发生了,瞧,一朵朵小小的桂花,像金色的雨点儿,像闪烁的流星,从树上纷纷地飘落;听,它们还唱着歌儿:‘沙沙沙,沙沙沙,我是小桂花……’我们赶快跑到树下,伸出了小手。啊,那香香的雨点儿,或跳跃手上、或拂面而过,或抚摩我的衣服、头发……把它的香味儿洒了我一身。好香好美的桂花雨啊!”

(四)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在想象中观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如此,生活中观察也如此。对于同一观察对象,因观察者不同、观察者的心情和喜好不同,其感观体验也不同。所以,在观察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视觉的迁移,即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由“此物”及“彼物”,再观察“及到”的“彼物”,这样,可以把观察对象观察得更具体、生动、形象、有趣。这就是所谓的“在观察中想象,想象中观察”。

一次,我召开了家长会,会上给家长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家长陪着孩子观察夏夜的星空。一周以后,我组织孩子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其内容是:美丽的夏夜星空。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闪烁的星星既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又像一盏盏亮晶晶的银灯,在看着我。”有的说:“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躺在湛蓝的天空中。灿烂的星群在银河里闪动,像是无数飘在河上的航标灯。”还有的说:“月亮从‘云屋’里出来,把银辉洒满天空,洒满大地,洒满了我一身,天和地都在一片银色的世界里,我和妈妈享受在这美妙的世界里。渐渐地,我仿佛听见了月亮为了哄星星睡觉讲的故事,又听见了星星们的呼吸声,然后听见月亮躺下的声音……我抬头定睛一看,月亮被一层薄云盖住,薄云好像是一层有生命的棉被。原来,星星睡了,月亮也讲累了,薄云看着月亮那么辛苦,就飞来为月亮盖上一层棉被……”

然后,我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下观察和交流中的所获,于是一串串灵动的文字在孩子们的笔下“流动”……

确定观察的目标、重点、细节,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有重点地、细致地进行观察,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在想象中再观察,然后让学生写下所见、所闻、所感。用这样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作文起步训练,就能为学生将来写出真实感人、鲜活优美的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鹰捉小鸡作文四年级范文第5篇

我是家里第一个野在弄堂里的孩子,孩子们在石库门弄堂里上演的悲喜剧,我看了不少。

夏天是孩子们的天堂。那时上海的盛夏一般不过“大热三天”而已,通常下午四五点钟时,暑气渐消,一些孩子多、住房挤的母亲们或是放个木盆,提个铅桶;或是从龙头上接根皮管出来,在后门口摆开了阵势。那些穿着裤衩,趿着木拖鞋,在弄堂里奔来奔去,玩得满头大汗,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男孩们,一个个被他们的母亲大声命令着,甚至拉扯着耳朵,极不情愿地回到家门口。母亲们往往边用水管、水桶没头没脑地从头顶到脚底冲洗脏得像个小乌龟似的孩子,边没好气地数落着他们的不是。而那时的男孩往往是最老实的时候,因为稍有反抗,母亲就会顺手一巴掌响亮地打在他的光屁股上。再说,男孩们都希望快快结束这每天必须演出的一幕,否则给女孩子看见了,多难为情啊。稍大一些的男孩,穿着裤衩自己洗,完事后进屋去换裤衩。小女孩也有坐在门外木盆里洗的。当然,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在自己的家里洗澡,洗完后换上干净的衣服,额头上扑一厚层白白的痱子粉,下面露出两只骨碌碌的眼睛,看上去活像半张京剧脸谱,老老实实坐在家门口的小凳子上等候吃晚饭。这是孩子们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因为母亲们绝不允许洗完澡的孩子再去疯玩,免得刚上身的衣服又弄脏了。晚饭后,天色暗下来了,几个大一些的孩子就牵头招呼,其他孩子们则拿着小凳子和扇子围坐成一个大圈玩游戏。玩的最多的是“丢手帕”。还有一种是:参加的人先为自己设定一个地名代号,游戏开始,大伙儿有节奏地鼓掌,第一个人和着节拍大声说:“北京飞机飞出去”,大家齐声问:“飞到哪里去?”那人说:“飞到上海去。”代号为上海的那个人必须马上接上:“上海飞机飞出去”,――如此这般,一旦有人接不上,就罚唱歌表演。一时间,弄堂里笑声、歌声、掌声、起哄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圈子外还站着不少看闹猛的大人们,对参加游戏的孩子们评头论足;他们身边那些小屁孩们则在圈子边上挤进挤出,川流不息。通常要到九十点钟,孩子们还起劲着呢,有大人发话了:“好了好了,好回去睡觉了。”孩子们于是依依不舍地散伙,不一会儿,弄堂里安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门板横七竖八地放倒在弄堂里。一天下来玩累了的男孩们,有不少就这样露天躺在弄堂里的门板上,睡过童年时代的夏天。要是半夜里刮起阵风下起雷雨来,弄堂里可炸了锅了。先听得有人惊叫:落雨了,落雨了!接着又有人咋呼:“阿三,快点进来!”“大头黄鱼,你死人啊,落雨嘞!”再往后,就是一阵骚乱:噼里啪啦的雨点声,噼里啪啦的木拖鞋声和各种人声响成一团,好一会才恢复平静。

寒假里只要天气晴朗,弄堂里也是很热闹的。孩子们最热衷的活动有“老鹰捉小鸡”、跳绳、踢毽子和跳橡皮筋。

“老鹰捉小鸡”一般会选一个机灵的大孩子当“老母鸡”,其他的统统当“小鸡”。“老鹰”则由一个强势男孩担当。游戏只要开始,孩子们的嬉笑声和尖叫声就此起彼伏,响彻弄堂。一长串小鸡们一个挨一个地攥紧前一个孩子的后衣襟,在大弄堂里呈S型地奔逃,躲避老鹰的追捕。最后一只小鸡如果反应慢,要不了多久就被老鹰“叼”走,那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游戏继续下去,直到小鸡越来越少,老母鸡与老鹰的对抗进入相持阶段,剩余的小鸡们才有可能幸免于难。跳长绳时先要找一根三四米以上的绳子。一大群孩子凭“猜东里猜”(即“剪刀、石头、布”,)决定首批两个甩绳的倒霉蛋,然后排队从甩动的长绳中鱼贯跳过,谁碰了绳子谁就得去顶替甩绳的,技巧差的孩子好不容易跳上几回就又去为人民服务了。跳短绳有很多花样,最好看的是跳“双飞”,即跳起来后要在空中让绳子两次甩过身子。这个项目对身体的弹跳力和敏捷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跳,女孩子中会跳的更是凤毛麟角,但也有个别的男孩甚至可以“三飞”。擅长跳双飞的男孩,身子跳得很高并在空中躬成一团,同时两手快速甩动绳子,姿势很好看。踢毽子也有很多花样,不过女孩们最钟爱的还是跳橡皮筋。它的游戏规则是团队作战,除非全军覆没,就可以继续对抗下去。所以拥有高手是团队的致胜法宝。一般先由两个实力派选手组团,她们也用猜拳的方式,胜者可以优先挑人。跳橡皮筋往往配之以儿歌说唱,让活泼伶俐,身手敏捷的女孩子大有用武之地。有一首跳橡皮筋的歌是这样的:“你看这里有一只,小小花蝴蝶。我轻轻地走过去,想要抓住它。为什么小蝴蝶它不害怕?哦,原来是朵美丽的蝴蝶花。”多美呀!我们班有个女生跳橡皮筋最出色,一口气能跳到高层次高难度境界。这时,她身子高高腾起,两根结着蝴蝶结的小辫飞舞在空中,真像只美丽的花蝴蝶。跳橡皮筋对鞋的损害很厉害,我记得小时候母亲老是责难我:“这双鞋怎么又穿(洞)啦?你是不是在吃鞋哪!”

我在弄堂里自己结识的第一个朋友,是个和我同岁的女孩,叫阿兰。怎么会认识她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她样子长得很好看:两根齐肩的小辫子,眼睛乌黑,穿着也很体面:花布连衣裙和搭攀皮鞋,文文静静的。我先随她上她的家玩,后来又把她带到我家来玩。正好我爸爸在家,便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她忽闪着大眼睛说,“我叫刘若兰。”我爸爸说:“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阿兰点点头。我爸爸递给她一支粉笔,她大大方方地接过来,踩在小条凳上,在我家墙上挂着的黑板上毫不胆怯地写下刘、若、兰三个歪歪斜斜的大字。我爸爸看了她写的字赞赏地说,“写得不错呀,名字叫若兰,人也长得若兰。”很喜欢她的样子。我在一旁暗暗得意,很为自己带回这样一个小朋友感到骄傲。那一年夏天,我几乎天天和她在一起玩,从不吵架。到了上学的年龄,阿兰被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接走了。但她那清纯可爱的样子,一直令我怀念。

后弄堂还有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也永远不会磨灭。她比我大几岁,长得很丑陋。我经常在夏天的弄堂里看见这个女孩披头散发地从弄底拼命往弄口跑,身后有个凶恶的男人挥舞着棍子或是火钳在后面追。女孩总是逃不到弄口就被那男人追上,那人一把揪住她的辫子,用拖把柄或是火钳,有时则顺手脱下鞋,用鞋底狠狠地抽打她。女孩边挣扎边哭喊:“阿爸,别打了!阿爸,别打了!”那男人却仍然骂骂咧咧,手下毫不留情。我在一旁看得惊心动魄,心想:她到底犯了什么错,会遭此毒打呢?后来才听说,这女孩是“拖油瓶”,智商又低下,所以常受外人甚至兄弟姐妹的欺负,还经常受到继父的打骂。他们家有八口人,住一间不到十平方的灶披间,住房够困难的。“”中,她家是工人阶级成分,在抢房风中住进了我们楼下的前厢房,她便成了我的邻居。她长成大人了,不再挨打但还是挨骂。她和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样,丑丑的、傻傻的,见人憨憨的。后来她母亲设法把她嫁到乡下,嫁给了一个五官端正,但瘸了一条腿的残疾人,还有了个儿子,我暗自为她高兴。没想到过了一二年,她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没人为她办丧事,我是在半夜里被一阵阵时断时续、悲悲切切的呜咽声惊醒,听了半天,才听出是她的母亲在为自己这个苦命的女儿哀哀地哭泣,还强忍着不想为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