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四风问题(精选5篇)

  • 银行四风问题(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我国承诺在加入wto五年后将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届时中国的本土银行将受到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中国的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改革与重组。 一、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和重组 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因为他们控制…

银行四风问题(精选5篇)

银行四风问题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冲击,改革和重组银行业成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和重组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建立股份制银行和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服务的客观需要。

银行改革是金融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银行体系的稳定与效率关系中国稳定的大局。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倒闭风潮,而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推不出彻底的金融改革方案,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纵观所有成功进行银行重组和改革的国家,他们都在银行体系出现问题的一年内采取了果断的行动。这些成功国家的特征是: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及其程度,找出其根源所在并采用明智的策略系统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国承诺在加入wto五年后将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届时中国的本土银行将受到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中国的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改革与重组。

一、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和重组

我国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因为他们控制了整个社会金融资源的60%以上,而他们的体制又与金融和经济发展很不匹配。现在四大国有银行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呆账、坏账比例太高;二是具有垄断性质的四大国有银行在面对从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外国银行的竞争时,如何保证其存款和客户不会减少,即维持和保障自身的市场份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银行改革进程的反作用力主要来自四大国有银行。而现在,对四大银行的改革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四大银行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低效。四大银行名义上均为国家所有。但长期以来,所有者缺位问题十分突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都能从产权缺陷中找到根源。他们认为,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带有制度创新意义的更深层次的改革,是国有银行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因此,国有银行必须根据产权理论重塑产权结构,改变单一国家的现状,实现私人产权的进入和退出,从而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另一种观点认为,必须对国有独资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成为现代企业,才能实现政企分开,才能使四大银行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才能使他们充实资本金,增加其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建立健全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他们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设想是:将现有国有银行总行改造成国有商业银行集团,作为银行集团的核心银行必须由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实质是要改变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通过私人参入金融资本的手段,来矫止国有产权所有者虚置而引起的一系列扭曲行为,使国有银行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使其在微观上达到利润最大化,在宏观上能对市场信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做出合理的反应,使宏观金融效率达到最大。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问题。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要理顺产权关系,而要明确产权必然会涉及到股份制改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银行改革几乎没有起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充当渐进改革成本支付者的角色,银行体系的高度垄断性保证了中国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权。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必须从体制、管理机制、技术三个层面全面进行银行改革:体制层面,通过股份制改造建立合理产权架构,建立高效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有效的资本约束;管理机制层面,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内部结构框架,建立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技术层面,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和操作程序的改革来改善银行内部的管理。

对国有银行的改革,目前我国政府已提出一项计划,拟用5年或更长的时间,把四大国有银行改造成为“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商业银行”。人民银行近期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个“金融改革方案”,将由政府向四大银行注资,规模达400亿美元左右,以助四大银行进行改制,在2007年以前全面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利润偏低问题。对于银行的坏账问题,关键是控制好增量,控制其不再增长,若gdp每年增长8%,7年后坏账占gdp比重就会下降一半,10年下降70%。按人民银行的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2005年之前将其平均不良资产降至15%以下,每年下降3%至5%。然而,对四大银行的改制方案实际上是分拆上市的方案,而在当今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金融机构纷纷扩大他们的市场规模,实行全球化战略,渗透所有的金融服务,直接兼并后银行资产数额巨大,笔者认为,将四大银行进行合并为一家,我国银行就可顺利解决资本充足率和坏账高的问题,其在国际的排名也可立即提升。目前全世界的银行发展趋势是合并,银行规模大,优势才显现,如果把四大银行分拆,规模不仅变小,而且削弱了竞争优势。即使现在实行了分拆方案,那也只是暂缓之计,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将会合并,通过股权进行合并要迅速和容易得多。毕竟在我国能与外国银行进行竞争的还是我国的国有银行。针对四大银行机构庞大的现实,我们可以进行剥离,使其采用吸引民间资本等方式另立门户,作为新成立的国有银行的同级机构。国有银行上市以后也并非万事皆休,为防止经营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做出不法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当局对银行的监管。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不是综合改革的最终目标。改制上市并不能解决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全部问题,因此,在当前要继续推进银行的资产结构、收益结构等调整,改进金融服务和优化资源配置。

对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我们要吸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一些经验,不能再只听雷声不见雨点,久不见成效。国有银行的改革是我们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改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当前形势下,我们要着手处理好以下儿方面:一是要在银行内部建立按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强化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银行的操作风险尽可能地降低;三是要吸引外部注资化解不良资产,使其保持存续能力。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

为适应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务的客观需要,有必要在我国适度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我国共有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的经营状况要好于国有银行,但他们的规模小,所占市场份额小。正因如此,他们的竞争力不强。如果中国的股份制银行能够进一步壮大,就能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存在准入方面的限制,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靠设立分支机构的发展战略会极其缓慢且成本较高,他们会以股份制银行为跳板进军中国的银行业,抢占市场份额,利用现有的网络、员工和客户群体,这样做盈利快,投资少,且易得到监管当局的批准。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相对完善,经营较为透明,不良贷款率较低,其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发达和沿海城市,客户资源优良,这也是外资银行选其为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从股份制银行的角度来看,他们可利用外资银行的优势,比如雄厚的资本、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经营理念、既有的先进技术和金融产品等等,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竞争力。

外资银行主要以参股的方式来绕过政策方面的诸多不便参与中国银行业,他们会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我国银行业,这对于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改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时,外资银行带来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机制,将进一步促进引资银行的重组和改革,并为其将来上市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入股的外资银行,还要防止他们把引资银行变成其分行或把他们的坏账转移到这些中资银行,防止在若干年后变成外资占控股权的银行,谨防“引狼入室”。

现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准备重组上市,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己相继成功上市。我认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与重组应以实现产权结构合理化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为重点,要以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壮大,要积极地通过增资扩股、出售股权等形式引进经营质量好、素质高、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股权经营的合作,促进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合理的股权结构的形成。股份制银行在瞄准国外银行的同时,还应该引进国内的战略投资者,吸引有能力的投资者入股,并在发展过程中适时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重组与兼并,把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大做强。

三、发展民营银行

我国现有的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结构与已经初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企业结构之司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中国经济发展最缺乏的是中小企业的贷款机构,而国际上成熟的经验是大中小银行并存的结构,我国服务于小地区的小银行相对较少。另外,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缺乏民营银行。与西方相比,我国的国有银行产权是国家所有,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产权是民营的私人银行所有。事实上,在中国加入wto的情况下,对本土民间资本的开放不应再成为有争议的问题。按我国加入wto的协议,加入5年后,外资银行将享有国民待遇。既然能对外资银行开放,为什么不能对本土的民间资本开放?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的原则,要把改革开放中的非国有经济的成功经验应用到金融领域,发展民营银行。从金融改革的次序看,在我国应按照先对内开放再对外开放的次序。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新加坡所受冲击最小与其金融改革的次序不无关系。在我国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也是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民营银行的定义,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民间资本控制论,认为民营银行就是资本来源于民间,并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二是民营企业参股论,认为以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三是公司治理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就是具有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银行。在我国,民营银行是以“银行改革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的,它被赋予了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有两个优势:一是可以更好地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二是民营的经营机制按市场的规则运行会更有效率,民营银行的收益质量也会更高。

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类似于特惠制的试点法,即经过试点、推广、过乱、整顿和规范等步骤。这种做法只允许被选样的少数地区或城市进入市场,享用先期改革的收益,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金融改革有很大的风险,要慎之又慎,要减少风险只能靠试点,并且要强调试点的多样性。二是实行普惠制,即政策制定者和监管部门在对民营银行进行真正审慎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不人为地制定民营银行发展的地域或特殊群体,通过市场机制来选择。在这两种观点中,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在资源的配置上,市场机制要比行政手段更有效得多,合理得多。这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对于民营银行是通过改造还是通过新设来组建,我认为二者各有利弊。改造的成本可能比较低,但原有银行的遗留问题也较难解决。新设的成本可能偏高,但内部管理要清晰得多。但我更倾向于通过改造来建立民营银行,这可以通过民营银行的发展途径略见一斑。第一种途径是接管四大国有银行在“瘦身”过程中撤并的县以下的经营网点,这样不仅弥补了基层金融的空白,而且解决了基层资金“失血”的问题。再者民营银行可以接管中等城市的一些经营不善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对其进行注资,按经营企业的理念对其进行整活。另外,发展民营银行的另一广大空间是农村。目前正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这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一个良好契机。当然,发展民营银行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关键是要在客户群体中民营银行要建立起自己的信用体系,还要有一批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金融复合型人才。另外,在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推出等方面监管当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当然,我们还要认识到,目前在社会信用缺失和金融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民营银行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风险,如道德风险、寻租风险、流动性风险、内部人控制风险、经营风险、退出风险等。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我们不能因为民营银行存在各种风险而将其拒之行业之外。所以,在我国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小银行提供一个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环境,提高银行业总体的竞争力,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伟,巴曙松,赵晓,高辉清·中国银行业的出路在哪里[j]·财经界,2003,(1)·

[2]李惠·关于商业银行上市[j]·资本市场,2003,(1)·[3]杨大光·对四大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设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3,(15)·

[4]吴敬琏·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j]·金融与保险,2002,(12)·

[5]四大银行改制方案初定[j]·银行家,2002,(3)·

[6]张延军,柯大纲·股份制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五个趋势[j]·金融研究,2003,(8)·

[7]姜波·竞争与合作: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财贸经济,2003,(1)·

银行四风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政策战略

跟我国国有四大行相比,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贷款、办理相关结算业务为获利目标的金融机构,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相对于国有银行,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将更为严重。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政府项目开展及各方面商业贷款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渐渐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弊端,受理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发放贷款、组织管理机构的不健全等问题频频发生,尤其是房地产贷款项目这样具有放贷时间长,市场风险不可控等情况,如何最大限度的规避银行风险将是我们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可以大体分为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两种。

(一)内部风险

所谓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因为银行自身的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其具体内容包含: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决策风险、结构性风险及经营性风险这几方面。其中资本风险是指由银行资本引发的银行风险,包括自身资本不足和资本过剩两方面,前者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债务偿清问题导致经济利益损失,后者则可能导致大量闲置资本,造成银行机会损失;流动性风险相对比较常见主要指商业银行不能如期支付债务,无法满足正常信贷要求和临时提款需求,使得自身蒙受经济损失、信誉损失的可能性;决策风险是由于决策者决策失误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结构性风险及经营性风险分别可能产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不协调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及由于白身经营制度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效率低下、逐年亏损、经营失败的可能性等问题。

(二)外部风险

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外部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即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变化等引起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不稳定,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信用风险,即商业银行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的违约等行为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到期收回本息的风险;利率风险,即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引起的商业银行资金价格变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法律风险,即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或者法律法规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商业银行资金受损的可能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差

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制度与其差距并不大,但是在执行力度上就差距甚远。关键在于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太差,没有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市场风险意识不强,银行操作风险意识弱化是造成银行风险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都将道德风险及违法风险的防范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对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风险管理意识等工作则不太注重。

(二)风险管理相关流程不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依靠经验和习惯的层次上,世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工具还没有融入到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和工具,建立起完善的一个风险管理系统.大多银行对风险管理只是做了简单的机械理解,对于风险的处理是往往在于应急,缺乏一个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预警、处理、反馈的风险管理流程。

(三)银行治理组织结构混乱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但是结构混乱的问题依然存在。从表面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与政府是委托——关系,但是实际上这种关系只停留在表面意义上。这将有可能造成银行经营管理政策不透明,银行激励约束政策不健全等问题。此外,还有很多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改造之后仍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四)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多年来商业银行过分重视信贷规模,对于信贷的风险控制、服务的规范性等内部管理机制重视不够,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落后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贷服务是术符的。同时,银行许多制度措施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成了掩盖市场风险而不是化解风险的工具。

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接受相应的风险培训课程;其次,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励那些将银行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的相关人员;最后,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对于加强风险方法意识有促进作用,对于风险管理有推动作用,要做到这点:第一,做好当前评估。评估的目标主要是,了解银行的风险管理结构,识别行业标准和良好的实践来找出不足和尚需改进的方面.第二,设定未来目标构架。这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发展具体的解决方案,找出关键的成功因素和限制实施的因素,取得银行高级管理层的正式认可。第三,实施具体战略。这个阶段主要工作目标是开发具体的实施战略和项目计划,可以选择部分地方或者部门试行具体的计划解决方案。第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银行制定出目标风险管理结构的实施战略,开发长远计划和迁移策略。

(二)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经营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环节都面临着风险,任何忽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行为都可能导致局部或全面的经营失败。因此,实施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规范管理流程。第一,风险识别.及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第二,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采用高级风险量化技术对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的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第三,风险监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四,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即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规避以及风险补偿。

此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也有助于规范银行风险管理流程,同时有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随时更新风险并及时作出分析和判断。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正是连结各业务单元和关联市场的一条纽带,形成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及时、广泛的采集所需的大量风险信息,并进行充分加工、分析,以辅助风险管理决策。

(三)细化银行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控制、管理商业银的一种机制或制度安排,是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权利分配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实现安全运曹的关键。因此,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制度安排对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就非常有必要。

(四)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控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商业经营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完善相关的业务流程、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预判防范、事中控制、时候监督和修正的动态机制和过程。内部控制机制系统可以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完善银行组织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正处于房地产泡沫不断深化、地方政府贷款项目增多的状态,加上目前欧美各国严峻的债务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可能随时改变的情况,而我国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处理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十分关键。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监控,科学评估房地产及经济市场的风险走向,严格控制房地产项目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规避可能因此而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要加强项目审核,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各项贷款工作,防治挪用信贷资金而且造成的银行风险。

四、总结

综合全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已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高额的房地产及政府贷款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仍然没有退去的情况下,要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从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国的国情在政策的指定执行及监管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才能有最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聂琳.内部控制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06-06).

[2]王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04-10).

[3]李安.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财会研究,2012,(09-20).

银行四风问题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贷款,本文对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实际出发,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一系列控制和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渐对外开放,商业银行的问题贷款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问题贷款数额巨大,已成为银行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隐患。

一、什么是问题贷款

所谓问题贷款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良贷款,是指债务人不能或有迹象表明债务人不能按贷款协议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具体而言,问题贷款就是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中的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无法保证其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业、也肯定会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类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措施和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任然无法收回,或者只能收回及少部分。

二、我国商业银行问题贷款的现状

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的主要银行,80%以上的问题贷款来自于国有商业银行。

如图所示(2003年底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问题贷款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其中最多的是中国工商银行876亿美元占贷款比重的21.5%。占当年GDP的6.2%,最少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但问题贷款也达到235亿美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合计2334亿美元,占贷款比例的20.4%,占03年GDP的16.5%。

近年来虽然问题贷款余额和问题贷款率出现“双降”,但数额仍然巨大。根据CBRC(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07年12月底,银行未清偿问题贷款达到12684.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1.67%,占07年GDP比例5.14%(07年GDP为24661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未清偿问题贷款达到11149.5亿元,占银行未清偿问题贷款比例87.90%,而且还不包括各家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债权。

三、问题贷款的成因

商业银行问题贷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管理和操作风险。

1.市场风险是问题贷款产生的外部原因。这里所说的市场风险是指宏观经济大环境中某些因素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经济运行周期、财政货币政策和政府的过度干预的影响。

1.1经济周期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由于受技术进步的影响,任何一种经济形式都会呈现出周期性,在经济繁荣和萧条之间波动。银行的问题贷款也存在这样的规律,经济萧条时期,借款人获利能力普遍下降,预期收入往往不能实现,容易出现财务困难,问题贷款产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在经济繁荣时期问题贷款产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1.2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当政府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时,社会需求增加,企业的产品容易销售出去,出现问题贷款可能性比较低;反之,当政府采取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时,出现问题贷款可能性就比较高。

1.3政府过度干预。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过度参于经济活动。二是政府以间接融资为主,使银行成为“准政府机构”。通常政府按照既定的产业政策,指令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支持,根本不考虑银行本身的效益和安全,这就为问题贷款埋下了隐患。

2.信用风险是问题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信用风险就是债务人未来不能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借款人风险和担保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

2.1借款人风险。借款人未来能否盈利或取得收入直接关系到贷款能否按时偿还。但借款人未来的盈利和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是不确定的。

2.2担保风险。担保风险就是当借款人无力偿还时,担保方也不能偿还,或不具备担保资格的不确定性。这也是银行贷款不能按时、足额收回的重要原因。

3.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和信贷操作风险。这也是问题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转

3.1银行经营管理问题。一是银行的信贷体制问题,许多项目虽然集体审批,担责任不够明确,出了问题责任不清。二是贷款决策缺乏科学的信息咨询系统,通常是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立足区域性分析多,站在全局性分析少。

3.2信贷操作风险。具体而言,就是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信贷政策和操作规程发放贷款;对到期贷款催收不力;对担保缺乏有效的控制;对单一客户或特定行业贷款过于集中;贷款期限不合理等等。

四、问题贷款的控制和管理策略

1.拒绝策略。贷款决策时,运用风险测度模型对风险进行预测,并计算出违约概率,主动放弃或拒绝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方案。

2.回避策略。在对借款人和借款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做到“趋利避害”:一是在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面前,选择风险小的方案。二是改变银行资产信贷结构,使资产结构短期化。三是向盈利好和信誉高的企业和客户倾斜。

3.分散策略。一是组成银团,共同承担一项贷款义务,分散风险。二是调整贷款风险比例和期限结构,使其与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4.证券化策略。将质量相对较好的问题贷款从整个不良贷款中分离出来,发行以预期资产处置收入作为担保的证券,使银行预先取得不良贷款的处置收入。

5.诉讼策略。如果贷款没有担保或清算抵押品后仍不足还款,银行可以对借款人或担保人提起上诉,请求法庭判决。

参考文献:

[1]顾晓安、户蕾:《问题贷款——成因、识别、鉴定》,立信会计出版社。

银行四风问题范文第4篇

在某种程度上,银行案件恰如“矿难”和“禽流感”。

与矿难相同的是,在现有的银行组织管理框架下,处于科层结构末端的支行所发生的种种交易恰如数百米下的矿井,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只能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困境加以描述,其心态亦只能是自求多福。与禽流感相同的是,金融交易风险往往在瞬间就可以在整个银行体系中传染,特别是票据融资,在一系列的承兑、贴现、转贴现过程中,大量的银行都可能被拉入一个致命的交易。

当然,恰恰是这些现象构成了中国金融改革的依据,由此进一步提示我们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实施正确的银行治理。

刚刚案发的中国银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的9.146亿元承兑汇票大案,在技术手段上并无任何新奇之处,几乎是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银行信贷账外经营的翻版――银行内部人“借用”重要空白凭证实施账外放款,绕过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以进行“地下金融交易”。

由此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深刻的:第一,为什么如此不具备技术含量的盗窃行为可以在十多年间连续重复?第二,地下金融这一似乎只能与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形式相关联的操作,如何不断出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层面上?第三,面对涉案金额巨大的银行案件,我们需要的是等待改革绩效渐进式地显现的耐心,还是需要在既定的银行改革大方向下,认真踏实地思考某些具体步骤安排的轻重缓急,以此寻求最优的金融转型顺序安排?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单个银行的管理体制、银行体系的风险传递,以及当前的银行金融服务体制进行多层次的思考。

不统一的法人与地下金融交易

银行法人治理已经是一个被说滥了的名词,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按照西方经典的法人治理理论进行中国式银行改革的实践之时,许多不可逾越的障碍迅速出现在我们面前。

比如,我们关心的内部经营者与外部所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中国的银行业改革中显然被夸大了――有理由认为,无论银行的最高层经营者面临怎样的激励或约束,其经营银行的积极性是无需加以怀疑的。其面临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自身是否具有向所有者负责的正确激励,而在于其管理是不是一个“统一的”法人。法人的统一性在于,在一家银行内部,其分支机构是否能按照法人的整体经营方略进行操作;如果不是,那么我们依然需要着手解决“名义上的统一法人、实质上的诸侯银行”问题。

反思四马路中行的案件特征,我们发现的是一个不统一的银行法人内部的地下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寄生牟利”。简单地说,四马路中行的票据案是一种账外经营形式而不是简单的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章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故意使用过期或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属于票据欺诈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关键因素,在于票据是否在交易前或交易进行中就已经“作废”。

事实是,《金融时报》在2006年2月11日公告双鸭山中行的34张票据作废,而案发则是在之前的2月7日。票据流通的基本特点是其“无因性”,这是各国的通例,即为了保证票据的流通性,票据的接受方只要明确知道票据的真实性,就可以放心接受并进入下一步转贴现、再贴现等交易。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票据接受方的建设银行莱钢支行,并无证据显示其存在交易环节上的过错,问题出在出票的四马路中行。事实上,“作废在后”而“交易在前”这一基本事实,说明了中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主要负责人通过账外经营以寄生牟利的手段:其出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在交易期间并非假票或废票,各种签章也具有完全的真实性,惟一的问题是,作为法人的银行自身被基层的操作者蒙在鼓里。因此,整个交易并不完全适用于《票据法》所定义的“票据诈骗”,而是中国屡禁不止的账外经营。

账外经营的初衷,是交易的直接操作者依托正规金融机构进行的地下金融交易,目的是通过寄生于正规金融组织以获得自身的利益或关联融资利益。因此,交易的基础不在于银行外部,而在于银行内部的基层管理者,后者的寄生牟利是整个交易的基本出发点。

二是“共谋交易”。虽然没有完全的证据证明作为持票人的民营企业主全与四马路中行的利益交易关系,但其共谋却是不争的事实。自2003年3月起,四马路中行的96张承兑汇票被“盗用”,如果没有里应外合,其盗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问题在于,双方的交易行为却严格属于共谋以损害银行权益的行为,且必然存在某种利益分割。

一方面,银行的账外经营因其地下金融的特点而几乎无一例外具有“高利贷”性质,这种高利贷实际是一类风险贴水,是对冒险违规的补贴;另一方面,借款人也面临着风险-收益的衡量。只要资金成本在社会平均成本附近,且属于自身可承受范围内,接受这种交易本身并无不妥。但是,由于是账外经营,整个银行将面临极度危险的状态,大量资金通过账外流入实体经济,导致所谓的“贷存比”、“资本充足率”、“风险资产总额”等水面上的统计指标根本无从反映水面下的真实风险。

三是“偶然事发”。人事轮换导致银行案件事发是另一个通例,四马路中行的情形也不例外。恰恰是后任行长不认前任行长的账外账,才导致之后的票据宣布作废。这一案件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常规的内部稽核为什么无法发现合规性上的漏洞,操作风险是否必然在人事轮换之后才能被发觉。案发的偶然性导致了犯罪的低风险。

因此,这里的问题依然在于,中国的分支机构众多的大型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在制度上建立纵向一体化,各层次信息流、数据流完整通畅的管理体系。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追究责任人的体制进步,但是,真正需要问的依然是:谁应该为银行不统一的法人格局承担责任,是具体责任人还是银行管理制度?

系统性金融风险下信用基础的动摇

票据是具有高度流通性的债权、债务凭证,其高度流通性体现在票据融资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一系列过程。至少在当前,银行间的票据交易,实际上把各家行的信贷在整个银行体系内进行了重新组合,而这种资产的组合实际上意味着风险的传递。四马路中行票据融资案,就充分体现了风险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流转。这种风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其结果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基础的动摇。

一是从非系统性风险通过传染与扩散,演变为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票据的签发行与票据贴现行往往不是一家机构,如果票据本身存在权利瑕疵,其贴现行因贴现导致资金已经交给持票人,往往面临损失。我们回顾案发一开始的情形,中行宣布票据作废,实际上是并不承认自身承担的承兑责任(无条件见票即付),这意味着建设银行承担了中国银行法人治理缺位导致的事实上的信用风险。倘若贴现的机构又发生了转贴现,把债权进一步转移到其他机构,其风险就具有了传染性。

我们不能肯定,在庞大的票据流通市场上,到底有多少汇票具有地下金融的色彩。这一疑问是合乎情理的――毕竟在四马路中行主要负责人轮岗之前,其签发的56张汇票经历了承兑、贴现和承兑行支付,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因此,整个事件可以视同四马路中行发生的单个银行的非系统性风险通过票据交易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传染;尽管交易过程中并未出现症状,但如果发案就等于死亡。这种因法人治理上的漏洞导致的地下金融如果具有普遍性,则整个市场的风险难以设想的。

二是信用基础和金融生态的进一步恶化。票据存在的惟一理由是流动性;银行存在的惟一理由是信用;票据造假的结果是两者存在的理由几乎荡然无存。有大量的个案证明,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与银行自身内部控制和交易形式有关。

四马路中行的案件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一方面,账外经营导致具有权利瑕疵的票据在银行间票据市场流通,那么,银行之间的不信任将导致信用基础的动摇:各方对于对方承兑的票据持怀疑态度,其结果是市场流通性的下降,而对于票据而言,便捷流通几乎是其存在的惟一理由。缺乏流动性意味着市场的萎缩。另一方面,银行基层内部人自身的造假行为,证明了银行不仅仅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受害者,也是恶化金融生态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者,其行为颠覆的是银行赖以生存的惟一理由――信用。

改革次序需要重新评估

四马路中行案件给我们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十多年前拙劣的账外经营手法沉渣泛起,意味着操作风险依然巨大,也就意味着有理由对当前改革的顺序进行思考。

显然,目前按照从所有制到管理流程的方式进行改革,那么,机构的扁平化、风险控制的条线垂直化等管理模式,是否必须滞后进行?显然,当务之急是把一家银行变成真正统一的法人,至少其总行对支行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才有理由进入股权、产品创新乃至服务等层次的变革。毕竟,对于银行而言,安全性永远是高于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第一要素。

对比电信、石油行业的重组,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改革中存有“重上市,轻重组”的取向。这里或许包含着“以上市促重组”、“以开放促改革”的无奈,但现实的教训提醒我们,应当在坚定改革决心的前提下,对于银行改革的步骤做出更理性的安排。如果各家银行均以上市为核心目标,并以上市时间表倒推安排各项重组工作,极易使改革更多地停留在财务重组层面,而上市前对于银行治理结构、业务模式、风险控制等深层次的重组则难以展开。

电信和石油行业改革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以重组为本,改革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中石油在2000年上市之前,按照业务板块对整个集团进行了脱胎换骨的纵向重组,财务实现了垂直管理,取消了多法人层次,完成真正的商业化改造。

银行四风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体系 脆弱性 对策

目前,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是制约中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不是中国的安全金融网,而是中国政府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这种说法引起了中国人的深思。中国自加入WTO后,即将面临着全面开放,随之资本项目也会面临着开放,那时中国将失去资本项目防线的保护。研究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形成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策略,对我国金融体系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金融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一)金融脆弱性的产生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不断向多元化、自由化方向的发展,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与以往有所不同,封闭的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发生金融风波之前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发生金融动荡与实际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传统解释,人们持怀疑的态度,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深入,渐渐的人们放弃了传统的思维,在新形势下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释金融危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金融脆弱性的概念。

(二)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涵

金融体系具有的六大功能是: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成和公司治理等。六大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功能都会影响资金的分配,对金融资金的流通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对金融体系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损害,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承受力的范围也缩小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含义是六大功能没有全部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金融体系脆弱性与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金融风险的意思差不多,两者之间的注重点不一样。金融风险指的是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金融脆弱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已经发生的损失。银行金融脆弱性是由于资金贷款的使用时间和还款时间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国内对风险的使用与脆弱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金融体系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的仅是金融的不稳定,不足以成为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演化的过程。金融危机是指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负债超过了其资产的公允价值,导致人们挤兑资产的结构,资产构成的改变会是金融机构倒闭,政府就该发挥其职能,施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长时间积累了结果,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的发展,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演变速度的加快,引起了中国对金融脆弱性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中国虽然避免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这不代表中国金融体系是高度安全的。正如许多学者所述,中国能避免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因其严格的资本项目的管制,而非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良好稳定性。

(一)制度的缺陷

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金融脆弱性的问题主要是隐藏在转轨过程中不适用的制度环境。

首先,产权结构,自2003年底至现在,虽然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了股份制的改造,并先后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是很有效也不健全和完善,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就不能正常的经营。这种不正常的经营是由于潜在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造成的。国有银行内部组织的主导思想是官本位,这种传统的思想导致经理层过度追求自身利益和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做法使得国有银行不能按照非企业化的模式运作,而是按照官本位思想下的行政机关的模式运行。而本部门利益常常通过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对高风险的项目的投资会使得国有银行承担的风险增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信贷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何确保国有银行体系的良好运行,就要我们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情况下,控制国有银行的风险制度。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职能不仅有自身的职能还有非商业性质的财政职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借贷市场进行垄断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度集中的金融风险,导致出现整个国家的经济风险几乎都集中在了四大银行的账面的现象。由于四大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职能,导致银行金融贷款风险高度集中和沉淀。因此,如果不能消除四大银行对金融的垄断,就不能达到制约风险的目的。

(二)银行的不良资产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虽然银行内部的变化了,同时改变了资本市场的规模,但却没有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特征;其次,中国消费者拥有的债券超过了其他的资产运行。再次,虽然中国的家庭储蓄结构主要是银行储蓄,但是我国的企业融资结构却是以信贷融资为主。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衡量金融脆弱性的指标是偿还负债的能力,资产和负债的差就是偿还负债的能力。

(三)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

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先天不足,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不良等,是因为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存在着政府的隐性担保和企业的预算约束等固有的缺陷,所以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和证券资金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简化,我国股市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股市的不稳定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密切,社会经济的受股市变化的影响,这也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脆弱性的另一成因。此外,因我国资本市场负债债券弱股权强的局面。大幅度波动的股市和投机的不真实性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强,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程度的影响很大。

(四)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获取自身效益最大化忽视其他人的利益,道德风险的造成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集中体现,也是道德风险的必然结果。

来自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主要是员工的道德水平较低。致使银行损失的出现。道德风险在银行体系中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内部控制问题,是指为追求集体利益并可能有意做出不利银行行为,或隐瞒利润虚增成本费用,或投资高风险业务等行为。二是银行人员渎职或违规操作,道德风险对银行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很难绝对消除的。如某行长盗窃银行资金等行为,充分体现了其道德的问题,道德风险对国有银行的影响非常严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的影响也很大。

来自外部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的道德问题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经营状况的信息,企图通过错误的信息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改变借款合同中规定的使用用途,改变借款的用途会使得投资的风险增加,这样银行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也会加大,甚至出现坏账。

三、解决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金融监管,构建金融体系安全网

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是金融监管的核心技术,如何确保金融监管的稳定性、多样性和效率性,为构建完善金融体系的安全网提供了保证。当下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如监管标准不统一,法规不够完善、监管方法落后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加入WTO后金融环境的重大改变,致使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使得其在市场的生存能力提高,为金融风险发生导致金融脆弱性提高保障。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加强金融立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规;二是加快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标准;三是改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四是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构建安全的金融网。

(二)有效化解不良资产,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

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在金融系统脆弱性中最为明显,巨额不良贷款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应以最快的速度降低金融资产的脆弱性,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内部考核制度,加强风险的控制和对不良贷款的处理;建立健全对客户信用的评审等级体系,积极协调客户的结构,确保其稳健安全的发展等。

(三)加强风险处置,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我国证券市场的脆弱性出现了投机倒把和不现实的现象。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度,杜绝不合格公司的上市,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大力培养机构的投资者,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三是加快基金业的立法进程,使得合法的资金渠道能被打开,减缓监管政策对市场冲击力和负面效应。

(四)建立“显性”存款的保险制度

由于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我国应尽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使人们的利益得到保证,完善金融体系,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但是存款保险制度仅能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而不能保障其经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将其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总结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均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但是国内金融体系却暴露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将问题及时的遏制处理,其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通过上文讨论,完善体制、加强控制,进而提高金融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李宇航.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5):07-08.

[2] 赵玉梅.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2(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