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精选5篇)

  •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话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质疑等环节,调动学生主动探究…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精选5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范文第1篇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讲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生动的文学性。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阶段性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话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质疑等环节,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各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兴趣;

2.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偏旁“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单元主题是“植物”,这个单元通过儿童诗、童话故事和古诗等体裁形式为我们介绍植物的特点。

2.同学们,动物长大以后要离开妈妈去独立生活,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也要离开妈妈在别处生根发芽。动物能够活动,可以离开妈妈,植物不会活动,它们的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简单介绍题目的拟人手法,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预设:都有哪些植物?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从学习一开始就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质疑,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学生思疑解惑的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急于阅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按这首诗的小节交替读课文。如果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你就夸夸他,如果有读不通顺的句子,你一定要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比一比,看谁最会倾听。

4.第一节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比较难读,还不容易记,(出示课件):谁能为句子中的三个“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读一读?

遇到多音字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将文字还原到具体的语境当中,这样就很容易读准字音了。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读书的机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思中释疑

1.本文给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2.自然界的植物神奇有趣极了,聪明的植物妈妈想出来各种各样的办法送自己的宝宝去新的天地。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四人一个小组讨论,植物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3.(学生讨论哪小节教师引导哪小节)学习第2小节。

(1)蒲公英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四海为家呢?(板书:风)你从哪里发现的,能读给大家听吗?大家认真听听,看他找得对不对。

(2)我们一起去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送孩子的?(播放课件)

(3)如果你就是那颗身背毛茸茸的降落伞的蒲公英,你想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在微风的吹拂下去寻找新的天地?指导朗读。

4.学习第3小节。

(1)喜欢苍耳的同学来说说吧。苍耳妈妈想到的办法是什么?(板书:动物)

(2)展示实物苍耳,看一看多么像古代战士打仗时穿的铠甲。

(3)找一些穿毛衣的同学,把苍耳挂在他们身上。小动物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出示课件;小羊、小鸡和小兔图片)训练学生说话。

(4)指导朗读:读出苍耳的这种自信。

5.学习第4小节。

(1)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吧。太阳是怎么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板书:太阳)

(2)同桌讨论(出示课件)。

(3)出示实物进行演示,深切体会豆荚炸开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的动作及心情。

(4)指导朗读:读出豌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欢乐心情。

(此环节的学习顺序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而调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6.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指名朗读第5小节。(板书:仔细观察)

7.这节课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自己的问题,现在看看课文,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8.学了这三个植物妈妈的传播办法,让我们再整体回顾一下,看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些什么?

9.指导读: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还可以边做动作边读,让我们用朗读表达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这一设计给了学生开放的阅读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范文第2篇

读书心得体会400字(1)今天,我翻开课本认真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有很大的收获。

书中写道: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读了以后,我才知道的。比如: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皮毛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椰子靠海水传播种子;石榴、樱桃等植物靠小鸟吃下种子后排除粪便传播种子;凤仙花靠太阳传播种子;柳絮靠风传播种子。从而我知道了植物的办法很多,各有千秋。除了成本增长以外,它们还会避风挡雨,防止各种动物来破坏等。真让我大开眼界,获得新的知识。

读完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大自然的植物多聪明啊!它们都能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去传播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长大。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每一颗植物,她们给我们吸收有害的物体,释放氧气,让我们身体健康。我要做个环保小卫士,让大自然更加美丽、更加洁净。让我们能在洁静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到更多的本领,让爸爸、妈妈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读书心得体会400字(2)书,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在别人眼里,它却是比精神支柱还要宝贵的东西。

着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人类是多么重要!

在浩翰的书海中,我们一次次地吸取着书的精华,一次次地参加书的圣会,这让我们更加飞快成长。

在这一年中,我们学校开展的书会,越来越多,这让我们能更加在书的沐浴中成长。

像在今年,我们每个班每个星期都会开展一次:读好书,记笔记的活动,每个人都有一本小本子来记载自我从树林中挖掘地任何宝贝。我的小本子上,虽然有些笔记还没摘抄完,但是我还是懂的了一些道理:一个人要有自信不然任何事也做不了。小本子虽然看起来小,可在我眼中它却是自我的知识宝库。在我需要帮忙时它会伸出援手;在我骄傲时它会给我劝说……总之,它是独一无二的。

在书海中,道理是心罗棋布的:勤奋学习的道理;关爱老人的道理;孝敬父母的道理;爱护环境的道理……让我们能好好做人的书很多,很多。我们也将在书的海洋中继续前进,前进!

最后,我把着名文学家莎士比亚先生的一句话赠给大家:“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书心得体会400字(3)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因为读书能给我带来无限乐趣,和很多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

读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净化了灵魂。书是知识的海洋,它让我们学习中学到了更多,提高了我的理解潜力。读书真好,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像太阳为我照亮完美的前程。

读书,能够获得智慧,使我变得更加聪明。

例如有一次,妈妈让我把煮熟的鸡蛋放进冰箱里,我却不留意把它们和生鸡蛋放在一齐了。“这可怎样办呢?”妈妈着急地说。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看过怎样分辨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办法,于是我把鸡蛋一个个的从冰箱里拿出来。在桌子上转。书上说,转得飞快平稳的是熟鸡蛋,转得缓慢摇晃的是生鸡蛋。所以很快,我就把它们分辨出来了,妈妈连连夸我。

书,虽然看起来枯燥的,呆板的,但其实你只要用内心去感受书中的每一个字的含义,相信你很快就会爱上读书的。但书,不是每一本都适合我们看的,我们要看好书,俗语说得好“一本好书,就是良师,益友,伴侣。”让我们在学习中不会觉得寂寞。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兴趣浓厚,学生就能学习得轻松愉悦。反之,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智力发展水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最

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正确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心理趋向,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心理环境的建设。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比较单纯,在他们的心中几乎只有开心与难过两种心情,但是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不要给学生的小小心理造成阴影,以免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育。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学会猜测学生的心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教师要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要总是显得高高在上,而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应一视同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不要让学生害怕教师,从而逐渐疏远教师,应该用激励的语言夸奖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也要采用委婉的方式,切忌严加指责,一盆水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从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特别是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思考,创造性地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教学《我该怎么办》时,根据课文内容我采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新课,边表演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在外面与爸爸妈妈不小心走失,你该怎么办?”学生对这种情境式提问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参与进来,情绪高涨,纷纷发言:“最好是呆在原地等着,要不然妈妈回来会找不到。”“找附近的警察叔叔帮忙。”“借个电话给妈妈打电话。”……学生的办法非常多,有的还比较符合生活实际,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对每一种方法都进行情境表演,从实践中归纳出最实用的解决办法,最后大家一致总结出:“遇到困难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来想办法,一定能找到家人。”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没有嗦的说教,没有压抑的气氛,而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都有表达的欲望,这种通过实践得到的答案学生终身不会忘记,本来单调、枯燥的“口语交际”变为学生喜欢的实践课堂。

三、直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们要善于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课文对植物传播种子的介绍较为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蒲公英是怎样利用风来传播种子的;苍

耳是怎样利用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方式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学生实践,巩固学习兴趣

我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认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拓宽他们语文学习的空间。随着学生对语文知识所具有的社会实际价值的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在实践中还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需求。比如,我会在节前五分钟开展朗读、演讲、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竞赛的形式,学生积极进取,不甘落后,增强了学习热情。正如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所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因为“乐知”,所以“乐思”。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89-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尽量宽容对待学生

在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一位教师在教学《爱迪生》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他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学生个个读得正确、流利,有滋有味,无不令听课教师佩服。当读完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学生中仍有一个女生的手高高地举着,教师便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我还想读第四自然段。”真是一语惊四座!那位教师显然也没料到会这样,不由得脸红了。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微笑着说:“你想读。那就读吧!”那学生可能真没料到老师能在这种场合满足她的要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紧张,连嗓音也变了,结结巴巴地读完了这一自然段。原以为这位教师就这样草草收场,继续走自己的“路”了。可他并没有请那女生坐下,仍面带笑容地说:“这位女同学可真了不起,敢于在这么多同学和老师面前提要求,可能是因为紧张,读得不太好,但我想她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的,你愿意再来读一遍吗?”“愿意!”……“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假若这位教师面对这位女生高举的双手视而不见或对该生提出的要求不予理睬,只顾走自己的“路”,那学生的学还会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吗?为了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评价制度的特色又从何体现?由此可见,教师宽容对待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语文学科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有效途径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太重要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关系到一个人的将来,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能够影响他的一生。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点,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小学生语文语言能力的启迪与指导,是他们语言能力指导的领航人。如何去提高小学生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物

1.借助课文的插图,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指导

新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都是图文相结合,注重课文中插图的色彩是否鲜艳,形象是否逼真到位。因为,小学生的语文信息的汲取,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学生通过书中的这些插图,而后再去进行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的训练。一年级学生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时,在读题之后,我就让小学生借助课文之中的插图进行思维训练,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天气如何?”“邓小平爷爷是怎样进行植树的?”“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去植树?”“假如换做是你,你会不会也去植树呢?你会怎样去做呢?为什么?”最后,让小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图上的内容。课文中的这些插图,辅之老师的引导,就能辅助学生思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全过程,使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借助想象的翅膀,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

2.填补课文中的空白,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现如今的课文里,有不少的课文在表达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就给小学生赋予了思维的想象空间,给小学生提供了自由思维发展的机会,为小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自己语文语言表达效果的平台,可以说,填补课文中的空白,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司马光》一课中,司马光的聪明才智大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司马光的遇事不慌乱,沉着冷静,机智勇敢,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目睹了司马光救人的全过程之后,我问学生: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义?学生眨了眨自己的小眼睛,思维了片刻问道:司马光救人的办法是不是最妙的?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缸给砸碎了,这么大的一个缸多可惜啊?接着同学们就放飞自己的思维,启动自己的大脑,把他们自己当作司马光,边讲解边演示,找寻更为适当的方法去救落水的孩子。此种方法,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发挥,让他们有话可说,言之有物,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序

在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环节中,训练学生的语言条理性及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是学生语言能力训练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条理性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有层次,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序。

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序,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注重观察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了解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详细、准确地观察自己要观察的事物,掌握观察内容。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从观察顺序着手,可以由上到下,或是由下至上,或是从远及近,还可以从近及远。例如,在进行方位介绍时,我们就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方位词语、语言表达方式,使小学生自己能够将自己的座位、自己家坐落,说得清清楚楚,有条理,通顺连贯。

三、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情

在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环节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训练内容,训练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言之有情是语言训练的重点。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情,就必须为学生创设适合情感激发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的情感充实有效地表达出来。

《小蝌蚪找妈妈》是由六幅优美的图画附加课文而成的文章,学习前我引申找妈妈的情境创设,然后让学生欣赏课本中六幅优美的图画,认真地进行观察,将自己想象成为图画中寻找妈妈的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找寻妈妈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棒,他们说:“小蝌蚪虽小却很勇敢,那么小就敢去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遇到的困难真多,它们没有退缩,直至找寻到自己的妈妈!”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对小蝌蚪的敬仰之情油然而发,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