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精选5篇)

  •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短租生活体验游”定义、特点 “短租生活体验游”的定义:外国游客到中国乡村旅游,体验中国当地的人文风光。 1、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旅客入住乡民家,体验当地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外语导游全程陪游生活,增加英语…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精选5篇)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短租生活体验游”;外国游客;英语交流

一、项目概述

(一)“短租生活体验游”定义、特点

“短租生活体验游”的定义:外国游客到中国乡村旅游,体验中国当地的人文风光。

1、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旅客入住乡民家,体验当地自然风光及人文历史,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外语导游全程陪游生活,增加英语专业人员的就业率,同时避免国外友人与乡民们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

3、中、小学生利用假期担当“语言志愿者”,陪同外国游客游览各景点,创造语境交流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英语文化的机会。

(二)“短租生活体验游”的英语需求

1、全程陪游导游的需求。在外国旅客游玩期间,旅客居住在乡民家,在生活期间会有语言交流障碍,这就需要全程导游的陪同。

2、“语言志愿者”。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在导游不能同时帮助所有人的情况下,就需要“语言志愿者”的帮助。

3、乡民们的基本日常英语的学习。在申请民宿建立的家庭中,主人必须会一些基本的日常英语交流。基于乡民的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主人必须通过由政府主办的英语培训。

(三)发展中小学应用型英语教育

1、目前,中国的外语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仍然听不懂、讲不出,更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被称为“哑巴英语”。“应试教育”思想的普遍存在以及学生、家长和老师忽略了语言的应用能力。

2、应用型英语教育:根据美国结构主义、英国结构主义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结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运用任务型英语教育法,结合交际法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英语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短租生活体验游”方案实施

(一)开展“短租生活体验游”

1、人文农家乐的建立

基于长兴现有的农家乐规模,进行农家乐改造。各农家乐家庭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申请涉外农家乐的开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鼓励及帮扶制度,同时,需对农家乐的日常动态监管,把好农家乐准入关,由旅游局牵头卫生、环保、建设、消防等多部门进行前置审核和现场办公。

2、“短租生活体验游”宣传

长兴县已将农家乐的发展列为乡村旅游发展的范畴,通过各类媒介宣传长兴农家乐的发展,通过举办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如太湖美食街、湖蟹节、国际茶文化节等活动,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建立涉外农家乐官方网站,并通过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个人传播、与外国相关机构设立交流项目等传播途径,吸引外国游客。

(二)优化中小学英语教育

1、转变传统PPP英语教学法

传统语言教学的最大弊端是把语言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作为知识来教授,典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PPP(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表达)教学方法。往往最后的表达部分,并未得到实现。

交际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交际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给学生提供以交际为目的而使用英语的机会的重要性,明显地设法把这样的活动,结合到语言教学广泛的项目中去,进一步说明了语言学习需要通过交流。

(2)作业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用语言来贯彻执行作业,以促进学习。这个实践活动,把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插入到语言教学中去,它能刺激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

(3)丰富意义原则

对学生来说,意义丰富的语言有利于学习。不断地选择、改变学习活动形式,是为了能把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使用的意义丰富的词汇联结成正规的语言,而不仅仅是机械呆板的语言句型操练。

2、交际法教育

乡村英语教学以及师资力量的局限性,阻碍了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学习是为了使用英语”,即必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技能的四个步骤顺序是听、说、读、写,只有同时训练这四个方面,才能更精细的掌握语言技能。而“短租生活体验游”这一项目的展开,能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为其锻炼语言应用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短租生活体验游”促中小学英语教育

1、整合旅游、教育资源

“短租生活体验游”是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通过特有的乡村、民俗等人文风情,吸引外国游客前来体验中国乡村文化。通过旅游以促进全民学习英语、同时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和外国友人直接交流的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系统,打响“短租生活体验游”的招牌。吸引国外游客、外语导游和中小学生共同参与“短租生活体验游”活动,让国外游客感受中国乡村文化,让中小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和运用能力。

2、“语言志愿者”活动

与学校合作,邀请中小学生利用假期担任“语言志愿者”,在外国友人居住期间和各景点的游览期间为外国友人提供适当的指引交流服务,增加学生与游客的交流,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的学习英语,提高自身的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能力。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问卷调查反馈

1、长兴县中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

根据本次调查及其过程中与长兴县中小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比较喜欢,但由于学习资源以及锻炼机会的匮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应于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于英语的接收能力普遍较强而语言输出能力较弱,缺乏口语交际能力。

(3)学生与父母之间没有英语交流,与老师用英语沟通的机会亦缺乏,导致了学生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4)学生对于“小小志愿者”这项活动都表示强烈的兴趣。

2、项目实施民意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参加调查的乡民年龄层大多在31-40岁,男女比例为1:1。依据调查结果,总结出以下几点基本情况:

(1)此年龄段的乡民们大多处在高中文化水平,英语基础薄弱,但表示乐意接受英语学习或培训。

(2)乡民们家中有部分家庭成员从事农业活动,对于长兴近几年兴起的许多特色文化节有都有一定的了解,大多表示积极响政府号召,大力发展长兴旅游业。

(3)乡民们对于对外旅游业的发展表示支持,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希望得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3、项目的关键问题分析

(1)对于文化风俗及饮食的差异问题。

对于外国友人居住的家庭我们需要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批,这些家庭必须对中外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了解及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接待外国友人的同时,要让其明白文化的差异是一定有的,希望以良好的心态对待。

(2)对于中小学生用英语交流缺乏自信心的问题。

我们以宣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组织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语言志愿者”这一活动。通过在活动中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来提高学生们说英语的积极性。

(3)对乡民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与外国游客语言沟通困难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外语导游全程陪游和政府培训英语这两个措施,来能解决交流困难这一问题。

4、项目实施

(1)建立符合标准的名宿。对于涉外民宿需经过严格的审批,这些家庭必须对中外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了解及相关的基础知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涉外农家乐工作人员进行英语培训。

(2)项目相关人员的参与与学习。主人邀请外语导游、语言志愿者、上岗村民陪同接待外国游客,让外国游客感受中国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风俗,通过交流,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3)建立示范,树立典型,扩大规模。树立典型的“短租生活体验游”,积极宣传,扩大项目效应。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创造有各地方特色的“短租生活体验游”,逐渐形成“短租生活体验游”理念,掀起全民学英语热潮。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在于信息的沟通交流,传情达意都离不开语文这一载体。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与思想成为课堂教学鲜活的事例,借以烘托课堂教学感知层面,并附以有效记忆,有利于学生从小发现和借鉴前人生存的本领和一脉相传的诸多技能。例如,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小兔运南瓜》的案例。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缺少生存的经验,并不清楚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技能,无法对比、总结哪一种方法最省力高效。如果先让学生回到家里寻求帮助,并实践后再进行教学,学生的认知讨论就会非常活跃。这一事实说明:学生成功的实践经验辅助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让那些不积极实践的学生间接获取了生存的本领和技能。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让他们信服。

二、在生活中体验语境

语境是语言交流的综合氛围,如语情、语言、语意、语感以及综合思辨后的口语交际都需要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逐渐的认知、积累并有效训练。而个性的发展则要求来自环境与实践活动的有效沟通。教学中把课本知识分解转化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附以好奇激趣的天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用语文。如低年级学习《菜园里》这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制图片并配以相关词语,学生既识了字又了解了各种蔬菜的色、形、味,同时又训练了相关的美术技巧,一举多得。学生既愿意做又乐于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开火车拓展延伸等游戏活动使知识汇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中去,加深体验,总结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教学交流中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文化 饮食文化 体验式教学 教学内容优化

一、文化体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1.文化体验教学中的文化产品学习。文化体验教学中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对文化产品的学习,而文化产品主要就是英语文化背景下的物质物品如桌子、衣服等,同时还包括房屋、城市、政治、经济、音乐、绘画等多个方面,凡是与文化意识相结合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物品,都属于文化产品。通过对文化产品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整对英语文化的具象化认识,对英语习惯具有生活化的认知。

2.文化体验教学中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体验教学中还离不开对英语文化实践活动的学习,主要集中表达在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使用、情绪的表达与语言的组织、社会交际活动以及社会经济活动、文化作品中的人物经历等,都是属于文化实践活动,这些都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的社会性质的活动,属于文化意识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英语文化的现实性掌握,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掌握。

3.文化体验活动中的文化观念探讨。文化体验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就是对英语文化观念的探讨,主要表现就在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普通民众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重点在于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判断标准的确立与细化,英语思维习惯以及英语能力的主要依据,因此应该积极加强对英语文化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英语意识层面的深度理解。

二、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文化体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1.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全面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应该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比如了解学生喜欢看怎样类型的电影,喜欢听怎样类型的歌曲等,然后结合英语文化教学内容,在保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与兴趣度。

2.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文化介绍的视l、图片、文献资料,扩展教学资料的渠道。老师应该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收集相关的介绍英语文化的视频、图片、文献资料,尤其是应该积极扩展对英语文化精髓讲解的资料形式,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英语文化的讲解,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深度与广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整体性把握,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形式以及英语文化精髓的理解,提高文化体验教学的质量。

3.积极利用英语电影、英语纪录片等进行英语生活场景以及英语文化形式的扩展。在进行英语文化讲解的同时,老师还应该积极利用电影片段或是纪录片等形式进行英语生活场景以及英语文化形式的扩展,重点在于对英语文化环境下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语言交流的的介绍,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具体性认知,提高学生对英语生活、英语交流技巧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积极利用大学校园中留学生资源,进行零距离的英语沟通与交流活动。现代大学校园中,具有数量庞大的外国留学生,且主要利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因此应该积极利用这一部分学生资源,进行英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沟通培训。老师应该积极发挥留学生的语言优势,组织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技巧,同时促进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5.积极开展英语生活体验,尤其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生活习惯、生活细节的了解与掌握。老师在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时,应该积极安排英语生活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场景的模式与展现,比如要求学生进行生日宴会场景下的交流与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进行该情景下的语言交流,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生活活动的模仿,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环境下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表现的认识,实现学生对英语文化具象化掌握。

6.组织相关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舞台剧表演比赛,扩展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舞台剧表演比赛等多种形式下的英语文化体验活动,尤其是应该针对英语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同点,积极开展相关的竞技类比赛。老师应该积极做好辅导工作,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提供稿件修改、台词改编等辅导工作,提高学生在相关文化活动过程中的语言准确性与文化准确性,积极扩展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形式。同时由于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老师还应该将一部分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与分析,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呈现,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扩展的能力。

三、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而一切的英语能力都依托于对英语文化的掌握与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积极渗透文化体验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全面、系统、科学的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全面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交际策略培训 大学英语课堂 小组交互形式 影响

1.国内外相关研究

国外早期的研究重点在于交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尽管交际策略的定义在具体表达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交际的角度出发,代表人物是Tarone 和Corder,他们认为交际策略是弥补交际中二语学习者语言不足的一种手段,具有相互性和双向性。另一类是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出发,代表人物是Faerch和Kasper,他们认为交际策略是潜藏在具体语言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具有问题性和意识性两个特点。

国外对于分类的界定标准也是看法不一,但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三类:A)Tarone的交互策略:回避、转述、转换、求助、模仿。B)Faerch和Kasper的心理策略。Faerch和Kasper(1983)指出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过程包括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当学习者无法实现原始计划时,会有两种选择:一是采取缩减策略,包括形势缩减和功能缩减;二是采取成就策略,包括补偿策略和检索策略。C)Nijmegen Project的补偿策略:概念策略(综合和分析策略)和语言策略(词性创造和迁移)。这种分类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Ellis,19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际策略开始和教学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交际策略是否具有可教性。因此,在学术界出现了两派:反对派和支持派。反对派认为教授学生交际策略本身是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在学习者习得母语时已经具备。而同时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交际策略是具有可教性的。Naughton 2006年用实验揭示了策略训练在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种类交互活动中取得较大成功。Maleki 2007年对伊朗学生进行了交际策略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教学训练对于语言学习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国内关于交际策略的研究相对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陈思清(1990)等人开始引进并介绍国外关于交际策略的定义和分类。随后,一些研究者如高海虹(2000)等人也开始研究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并证明交际策略培训可以帮助中国二语习得者克服交际困难,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是太多。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1)课堂交际策略培训对学生在小组交互活动中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是否有影响?

(2)训练后在选择交际策略上,开放式任务和封闭式任务有何区别?

(3)交际策略培训能否提高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中的自信心?

2.2实验对象

本实验研究对象为30名徐州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他们来自同一班级,被随机分为了15组。

2.3实验工具

(1)问卷:在培训前后,所有实验对象分别作一份问卷调查,用于调查他们在培训后对于英语口语交际的态度有何转变。问卷并不涉及任何具体的交际策略,为的是避免有先入为主的影响。

(2)英语口语任务:15组实验对象要在培训前后各完成两种英语口语任务。一种属于开放式任务(A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一种属于封闭式任务(B从两幅类似的图中找差别)。每种任务要在4分钟内完成。

2.4培训步骤

本研究基于国外三种交际策略的分类及个人经历,选取了近似、迂回、造词、非语言、求助、停顿填补词6个成就策略和母语借用、放弃内容2个回避策略。培训为期8个星期,每星期在一节正常英语课上进行训练。

在前三个星期内,为了激发实验对象的意识,本实验并没有直接讲述各种策略,而是让他们听自己在培训前进行的两个任务的录音,然后互相讨论分析其间使用的交际策略。最后指导他们对每一个交际策略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

接下来的五个星期将对这八个策略进行逐一培训。这一阶段首先会直接向实验对象讲述什么时候、为什么、如何使用这些策略,然后提供大量的练习供他们使用这些策略并作评价。

本实验使用Cool Edit Pro 2.0进行全程录音,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讨论

3.1实验对象使用交际策略频率的变化

表1 培训前后各策略使用的平均值

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培训前,培训后近似、迂回、造词、非语言、求助和停顿填补词这些成就策略的平均值都有所提高,这就说明实验对象在培训后能够使用更多的成就策略来克服交际中遇到的障碍。其中,停顿填补词培训后的平均值最高,也证实了在本实验后该策略使用次数最多。另外,母语借用和放弃内容这两个回避策略的平均值都有所下降。这可以说明实验对象在经过培训后能够使用更多的成就策略而不是使用母语或者直接放弃,这样有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下面表2可以更进一步地告诉我们这些变化是否有意义。

表2 培训前后交际策略使用变化的显著性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所有的p值都小于.05,这可以充分说明所有策略在培训后的变化都是有意义的,尤其是放弃内容这个策略p=.000。因此,根据以上两表的数据可以证实本项策略培训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可以大量提高实验对象使用成就策略的频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他们选择用母语替代或放弃的做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他们克服英语交流中的障碍,使交流顺利成功。

3.2开放式任务和封闭式任务对于交际策略的不同选择

3.2.1开放式任务

表3 培训前后任务A中交际策略使用的平均值

以上3.1的结论都是把两种任务的数据结合一起作为整体来讨论分析。本节将分别立足于两种任务内部。培训前后的任务A都是辩论,属于开放式任务。从表3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所有成就策略的平均值都有所增加,而回避策略有所下降,这和3.1中整体的结论是一致的,但这些变化是否都有意义还需要配对样本T检验来检测。

表4 培训前后任务A中交际策略使用变化的显著性水平

表4中的数据可以显现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有意义。其中迂回(p=.063>.05)、造词(p=.096>.05)和非语言(p=.082>.05)这三种策略的p值都大于.05,这说明在开放式任务中它们的变化幅度是没有意义的。但近似(p=.015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实验对象在开放式任务中更多地选择近似、求助、停顿填补词策略来帮助他们克服交流障碍,换句话说,这三种策略更能帮助开放式任务的完成。同时,培训后实验对象在开放式任务中也大量减少了母语借用和放弃内容,这对开放式任务的顺利进行也是很有帮助的。

3.2.2封闭式任务

培训前后的任务B都是找出两幅类似图画中的差别,属于封闭式任务。从表5中我们也能很容易发现在封闭式任务中,所有成就策略的平均值都较培训前有所提高,所有回避策略都有所下降,这也符合整体结果,但同样也需要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检测其是否有意义。

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从表6中可以观测到近似(p=.371>.05)、求助(p=.582>.05)和停顿填补词(p=.384>.05)的p值都大于.05,这说明在封闭式任务中这三种策略使用频率的增加幅度是没有意义的。但迂回、造词、非语言、母语借用和放弃内容的培训前后使用变化幅度是有意义的。这就意味着,培训后实验对象选择了更多的迂回、造词和非语言策略来克服他们在封闭式任务中的障碍,相反,这三种策略也能促使封闭式任务顺利进行。同时,经培训后实验对象在封闭式任务中也大量减少了母语借用和放弃措施。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关于对英语口语交际态度的转变

训练前后实验对象对于英语口语交际的态度有了很明显的转变。培训后有40%的学生经常恐惧英语口语交际,而培训前83%的学生都有这种恐惧感。同时,与之前有87%的学生经常担心交流中的障碍相比,培训后只有47%的学生仍有这种担心;当问到是否经常回避英语口语交流时,培训前有80%的学生说有,而培训后也只有47%的学生有。另外,不知如何处理交流中障碍和选择放弃或使用母语交流的人数也急剧下降。经过培训后有60%的学生说对于英语口语交际有了信心,而不是之前的17%。最后,从第二次问卷中可以看出90%的学生认为此次交际策略培训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

4.结论

由此可见,本次交际策略培训加强了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中使用成就策略的意识和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了他们在交流中的焦虑。另外,他们也很认同这种交际策略培训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本实验通过对两种不同任务的分析得出,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任务对于交际策略的选择都是一样的。近似、停顿填补词和求助这三种策略更多出现在开放式任务中,这说明这三种策略对于开放式任务的顺利进行更加有效;迂回、造词和非语言策略则更多出现在封闭式任务中,这也说明这三种策略对于封闭式任务的顺利进行更加有效。

因此,我们在大学日常英语教学中应该经常利用课堂小组交互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方面的训练,以帮助他们在交流中克服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任务要实施不同的交际策略训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Faerch,C.& Kasper,G.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 [M]. London: Longman,1983.

[3]Maleki,A.Teach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An Iranian experience [J].System,2007,(35):583-594.

[4]Naughton,D.Coopera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oral interaction:Enhancing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6,90,(2):169-183.

[5]陈思清.交际策略探讨[J].现代外语,1990,(1):55-57.

[6]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53-58.

高中语文学生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高校英语教学;实践运用

前言

在高校教学当中,英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作为一种应用型的语言学可,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只是对语言、词汇、语法、语调等较为重视,而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却有所忽视。因此,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但在实际交流中却也时常会捉襟见肘。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良好的实践运用,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来说,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教学当中,应当将交流作为主要的方式。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对课堂交流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更具它特定主体,在课堂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语法、词汇等进行渗透。在跨文化交际学当中,对于语言知识习得实践性、交流情境性等十分重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够对语言应用习惯进行发觉,同时将这种语言习惯转变为语言自觉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不但能够积累丰富的英语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也逐渐得到凸显。在英语交流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语言障碍,而是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语言表达风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在不同语言的交流当中,实际上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在英语学习当中,主要包括文章结构、语法、语言等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以及思想差异、交际习惯、社会环境等实践运用方面的学习。而在当今高校英语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视,而对于实践运用方面的培养则有所忽视。因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应与实践运用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从容的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跨文化交际学的主要内容

(一)本国文化的渗透在跨文化交际当中,主要包括本土文化、异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十分重要,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传译当中,传译者必须对两种语言都十分精通。而且,跨文化交际对于传译者的文化敏感性要求较高,只有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母语文化,才能够对异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当今社会中,异域文化在本国文化中的融入越来越深,而英语学习者通过学习本土文化,能够加强身份认同。通过将主位、客位的视角提供给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十分关键的。另外,当前我国的受到了异域文化的较大冲击,在跨文化交际中,我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化失语情况,因而对我国文化传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此,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应当对本国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从而满足跨文化交际的要求,让学生更好的锻炼和提升英语交际能力。

(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渗透

人们在特定的圈子当中,交际和交流需要遵守特定的交际礼仪,例如告别、称谓、道歉、祝福、介绍、招呼等,以及在过节、购物、访亲的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这些行为习惯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当中,同样的行为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4]。例如在我国,拥抱通常代表异性之间的特殊感情,而在西方国家当中,拥抱则是一种基本的见面礼节。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应当对交际礼仪进行了解,才能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习俗、交际礼仪等,会对英汉文化交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加顺畅的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另外,在英语交际当中,一些非语言的方式也具有特殊的含义,例如触碰、表情、手势等。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应当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进行充分的渗透,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的语法规则

在跨文化交际当中,涉及到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就是语言表达准确性。在最初的英语表达中,并不十分重视英语表达规则,更加侧重于表达习惯的形成。随着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就更为重要。而如果凭借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只能片面、缓慢的发觉和理解英语使用规则。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成长当中对语言规则进行习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当中,应当注重对语言规则进行循序渐进、有计划的渗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收获。

四、跨文化交际学的实践运用

(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往往采取的都是结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语言的内部结构与形式较为重视,而对于语言意义、形式之间的联系,却有所忽视。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往往存在不足,在实际交流中难以对英语进行正确、恰当的运用。所以,在教学当中,应当加强对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对教学方法进行该机,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学当中,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渗透,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避免在交流中使用错误的英语,更好的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对特定情景进行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景当中,进行对话联系,以更好的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与英国人共同用餐的场景,练习英语对话。在餐桌上,英国人不会向别人碗里夹菜,也不会劝酒,以此体现对人的一种尊重。在“干杯”的时候,习惯说的并不是“cheers”,而是“bottomsup”。学生通过实际情景联系,在锻炼英语口语的同时,还能够对英国人的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使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包含互动结果评价、互动结果展示、互动过程遵循规则、课堂互动主题内容等。在教学当中,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在上课之前,小组组长对成员的意见进行了解与整理,并与教师沟通。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教学当中能够应用的材料进行提出,并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从而明确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与目标[7]。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当以教学方法为基础。而在选取教学方法的时候,小组分别进行探讨,并与教师进行协商。基于此,在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三)形成开放性英语课程

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课程具体实施等过程中,都应当体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开放性课程包含了多个不同方面,例如面向学生的开放、面向学生生活经验的开放等。其中,面向学生生活经验的开放指的是要将英语课程和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实践。例如在“Traveljournal”的学习当中,教师可以设定学生到当地周边旅行的场景,对旅游的动态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在模拟当中,涵盖了整个旅游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和时间分配等。在路途中,对于遇到的问题,看到的风景等,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在设计具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旅游词汇的掌握和积累,然后的特定的场景中,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其它的旅游情景进行设计,并在课余时间进行交际练习。通过对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融入,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面向学生的开放则是指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其对课堂进行自主构建。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和发言,是课堂的教学重心偏向学生。

五、结语

对于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略实际交流能力的锻炼。而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应当在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对跨文化交际学进行良好的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龚丽,刘伟凯.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正迁移现象解析——南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现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4,06:97-98.

[2]韦合,韦妙.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02:79-80+82.

[3]任泉清.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专业“中华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以山西省8所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5,01:87-91.

[4]王英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以A学院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02:67-71.

[5]张红玲,李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问题分析——以S大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2,05:36-43.

[6]赵明,张丽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与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189-190.

[7]颜静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3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