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精选5篇)

  •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哲学家说“不位其职,不知其益”。所谓从事任何一行业,不清楚行业的行规和制度,是成就不了一个好的结果的。一个完美的开端很重要;恬然,一个完美的结局也固然重要。新课程的改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严格的挑战,因为它严格规定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怎…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开展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从事教学3年之久,第一次对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实属可笑。

哲学家说“不位其职,不知其益”。所谓从事任何一行业,不清楚行业的行规和制度,是成就不了一个好的结果的。一个完美的开端很重要;恬然,一个完美的结局也固然重要。新课程的改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一个严格的挑战,因为它严格规定了一个教育工作者是怎么样才能把自己所任的科目教好。每一科目都有它自身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教育工作者只有读懂了它们,才算能胜任此科目。

譬如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一位教师谈起了概念教学应如何展示的问题,也使我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再一次思考,遂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概念教学的过程是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的认识过程。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面窄等多方面缘故,构成了小学概念教学的困难。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要经过概念的引入、建立、巩固和深化阶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是一个知识再创造、概念逐步理解的过程,又是一个改善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在概念教学中,要通过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一边体验、一边思考、一面构建、一面去修正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建立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四点:

1、概念的引入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应为妥;

2、概念的建立应采取多种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概念的巩固注意联系与变通,促进学生思维呈发散状态;

4、概念的应用注意联系实际。

一、概念的引入。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有一个学习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引入”。有效的概念引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有:

1、从实际生活实例中切入

数学来源生活。结合生活实例引入概念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它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由“陌生”变为“熟悉”,由“严肃”变为“亲切”,从而使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例如:“直线和线段”的教学。可呈现四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一: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突出散乱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图片二:斜拉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图片三:一个女孩打电话,用手指绕着弯弯曲曲的电话线。图片四:建筑工地上用绳子拴住重物往上拉的画面,突出笔直的钢丝绳。然后提问:“刚才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线分分类吗?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线变直?”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不仅会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更会激起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

2、从旧知迁移引入

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到了中高年级,许多概念可以通过联系相关的旧概念直接引入。如:“乘法”的概念可从“加法”来引入,“整除”的概念可从除法中的“除尽”来引入。再如:在公约数与公倍数的概念中,再添上“最大”、“最小”的限制,而得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引进数学概念的方法较多,有时需要配合使用多种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概念的建立。概念建立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的形成,二是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

1、抓住感知

首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丰富感性认识,为概念形成做好准备。在组织学生进行感知活动时,要有意识地把感知的对象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同时,变静止的为活动的,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例如“面积”的概念,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面引入,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引入。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面积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2、认清表象

建立表象,可以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直观材料的依赖,克服感知中的局限,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奠定基础。因此,在演示或操作结束后,不要急于进行概括,可以让学生脱离直观事例,默默地回想一下,唤起头脑中的表象,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表象由分散到集中,进而过渡到抽象概括。如:在直观感知黑板面、课桌面、课本面是长方形的基础上,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如:常用计量单位的教学都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

3、揭示实质

在学生充分感知并形成表象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把这些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全体,从而形成概念。

如:“三角形的认识”教学。首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三角旗、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图,提问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然后教师去掉图中的颜色,只留下三个物体的外框,让学生说说这三个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舍弃这三种物体的颜色、大小、材料等非本质的东西,抽象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都是有三条线段组成的。接着教师出示三条线段,在屏幕上慢慢“围成”一个三角形,形象地突出了“围成”这一特征,是学生准确理解:“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当用定义把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是浅显的。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1)剖析概念的关键性词语。如在概括出分数的概念后,可进一步剖析:①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②“1”为什么加引号?③“平均分”表示什么意思?④“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意思?只有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弄清楚了,才能对分数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2)利用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肯定例证有利于概念的概括,否定例证有利于概念的辨别。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肯定例证帮助学生正面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还及时运用否定例证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辨析。如: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的概念后,可举若干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让学生加以辨析、判别。

三、概念的巩固。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要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往复。当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仍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并通过不断运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使新建立的概念得以巩固。

概念的应用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概念的内涵的应用有:①复述定义或根据定义填空;②根据定义判断是非;③根据定义推理;④根据定义计算。概念外延的应用有:①举例;②辨认肯定例证或否定例证,并说明理由;③按指定条件从概念的外延种选择事例;④将概念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如学过分数后,可指出小数说是十进分数,把小学数概念纳入到分数概念中。又如“数的整除”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两个单元的概念之间联系相当密切,教学时应及时整理,形成概念系统。一般在讲完一章一节的内容后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小结和概念归类,小结归类时需高度概括,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便于对比和记忆,使之牢固掌握,逐步形成概念系统。

四、概念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受过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44-01

传统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体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参与特定数学活动的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特征,获得亲身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经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物或活动并获得相应认知和情感的过程。教师要以活动探究为载体,用活用好教材,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获取数学知识,感受成功喜悦。

1.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数学学习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设合适条件,提供更自由广阔的创造天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例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这样题目,学生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传统教学重口头宣讲,忽视动手操作,不仅教学效果差,还扼守学生学习天性。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做"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动手中发展思维,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而且通过"做"实践操作,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让抽象知识形象化、教学内容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3.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说数学"就是数学交流。教师要积极构建平等自由对话平台,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交流方式,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就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例如教学"分数化成小数",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1/4、5/12、1/3、6/12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让学生猜想: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什么有关?三种可能:①与分子有关;②与分母有关;③与分子、分母都要关。学生带着三种猜想进行验证,相互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情况,经充分交流讨论后,再作汇报,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而且不易忘记。

4.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反哺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简便运算112-97,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事例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12元零钱,买一件97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3元,爸爸最后的钱是12+3=15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就加"的规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小学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广泛性和重要性,实施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探究、体验,强化学生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体验式教学,践行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理念,通过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维探究、互助交流、分享体验、解决问题等,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小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学生思维体验、合作体验、交流体验与应用体验中,不断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方法与技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体验是指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下面就如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体验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以及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产生体验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

以教学“认识人民币”为例,课前我以争当“小博士”为活动情境,设置了以下的问题“1什么叫人民币?2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3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4你还想了解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请学生调查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让他们先去生活中获取新知识的素材。教学时,我请学生结合预习问题介绍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因为学生在课前做了精心准备,课上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说自己的认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发言的机会,我先让每个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体表上台说,介绍时他们兴致勃勃,有的从颜色、图案、大小等特点上介绍人民币。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介绍,我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其他学生也发出了赞叹的声音,学生在这样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知识,通过参与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体验到快乐,这种情感进而转化为更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都想知道更多有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创设“故事情境”,感受体验乐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入学习内容:森林运动会开始了,参加本场比赛的有:小熊队、小猴队和小兔队。每队挑选一名队员参加投篮比赛。比赛的奖品是一袋饼干(出示画面)。你看到了那些形状的饼干?你想知道每种饼干各有几块吗?随着画面的出示,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三、创设“活动情境”,提供体验机会。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实的解读。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将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与升华,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数学事实材料,逐步建构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交流情境”,分享体验感悟。

“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五、创设“成功”情境,获得体验。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能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位学生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中探究。那么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使学生拥有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的丰富情感体验。

总之,新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等教学理念,实践也说明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才可能是成功的。要实现这些要求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合作交流;和谐平等;体验;感悟;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普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式,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观念的更新,这种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培养人才的需求,因此,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很必要的。就数学课而言,这种开放首先是空间的开放,其次是形式的开放。而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把“小组合作交流”引到课堂中。正确、合理地运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手段,建立分组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群体的交流,既可以是小组与小组间的研讨,又可以是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以促进学生加强相互协作、表现自我、发挥潜能,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

一、加强合作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这课时,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先讲故事引入:数学书和语文书本是一对好朋友,后来为了一个谁比谁重的问题而闹翻了。你们能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用秤去称称!”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急于动手操作、验证,我放手让他们两人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天平去称。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看结果,然后换位进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相互交流,总结出“指针偏向哪一边,哪一边的东西就重”的结论。然后再指导他们用砝码称比较轻物体的重量,如大豆、2分硬币、图钉等等,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增强了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课堂上学生是以学习的小主人的姿态出现,主动参与操作、讨论、汇报交流的形式,学会了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形成了“克”的重量观念。

又如在一年级第一册82页“数学乐园”,其中的一个活动“对口令”就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水平,我这样安排:先选一个水平较高的小组(3人)做示范(其余学生观察、倾听、学习、评价),三个学生手里都拿着1~10的卡片,一个学生举9,并说:“我是9。”第二个学生接着说:“我是1。”第三个学生说:“我对8。”然后三个同时说出:“l和8组成9……”没等9的组成口令对完,下面的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活动了。于是我就随机放开各小组,让各小组进行活动,最后个个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看到他们把小组合作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每个学生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作为老师,我也感到很欣慰。

二、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能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气氛,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情境,给每个学生提供到台上来“试一试,做一做小老师”的机会,采取只要“试一试”就会得到一颗智慧星的激励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是这样安排的:按分组的形式分四组。先从每组选一个能力较强的同学上讲台来试试做做“小老师”,让“小老师”提出指令动作:“让第二排第二个同学举手”,那么被叫到的则举手;又或者要求下面的同学回答:“某同学是坐在第几排第几桌”。未等同学回答完,其他组的“小老师”马上就展开活动了。等到学生都熟悉了这一环节,我要求谁想试当“小老师”都可按顺序上讲台试试,而且会得到老师奖的一颗智慧星。这时课堂气氛高涨起来,个个积极主动。我深入到各小组巡视,发现他们的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很成功。

三、加强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感悟

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例如,在教学“比长短”一课时,我相信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自己比长短的方法,他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想怎么比就怎么比。各小组想出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有的说用看的方法,有的说用量的方法,有的说用一一对齐的方法……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亲自参与比一比的过程,从中体验到了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又如,在教“厘米和米”这课时,我简单地介绍了量的方法后,要求他们量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身高、胸围、颈围,我刚说“开始”,学生便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让别人量自己的身高、胸围、颈围等,还要求一人负责记录,分工明确。汇报结果时,以小组交流后整体评价,这个答案可能是自己量出来的,也可能是别人量时看到的,还可能是别人告诉他的。这一切都是自己参与得到的结果,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学生从中获得了新的知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

四、加强合作交流,注意学习过程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四步探究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在“自主高效课堂”培训会中开展了“同课异构”,数名教师参与研讨。探讨利用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质疑、引探新知、验证、拓展运用”四步教学法下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一、质疑导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尝试准备,质疑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容设计:猜一猜。

屏幕后藏着一个三角形,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的结论具有多样性,诸如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切入本课的知识点。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验证新知

1.个体探究

首先,独立思考:拿出一副三角板,提问:你知道你的三角板上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度吗?(自主学习)

其次,小组交流: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相互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最后,动手验证。小组一:我们用这个三角板(90度、60度、30度) 和是:90+60+30=180(度) 。小组二:我们也是用的三角板(90度、45度、45度) 和是:90+45+45=180(度) 。小组三:我们组的问题是: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180度吗?因为我们组有几个同学忘了带三角板,他们剪了几个三角形,想知道它们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

教师评析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大胆猜想,开放式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学生形成“三角形形状改变,但内角和不变”的观念很有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2.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师:这是两个什么平面图形?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内容,教师及时指导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实验、对折、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特殊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对学生来说,是富有挑战性的。特别是“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一开放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冲突。这里融入了学生的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认为,改善学习方式,重要的不是研究教师怎样讲,而是研究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在思考与活动中,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以上教学片段倡导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活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探究深化,拓展运用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同时,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知识的应用,学生不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来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