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精选5篇)

  • 归纳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一题多解归纳法 归纳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是《会计基础与实务》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也是会计教学上的难点知识,我归纳出三种解题方法:方法1…

归纳总结(精选5篇)

归纳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教学;归纳总结;方法

在各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自己对知识进行总结或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课堂上的总结有课堂小结和课后总结两种。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会计教学中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一题多解归纳法

归纳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也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是《会计基础与实务》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也是会计教学上的难点知识,我归纳出三种解题方法:方法1、提取坏账准备前先分析“坏账准备”账户余额,然后再计算出本年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方法2、“T型账户”法。先假设本年应补提坏账准备数为x,然后用T型账户分析推算出x,求出本年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方法3、“公式法”。用公式“本年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本年应收账款余额*提取比例+本年发生的坏账损失-本年收回的已核销坏账-去年应收账款余额*提取比例”求出本年应补提或冲销的坏账准备数。通过以上的归纳总结,既巩固了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理论知识,也便于学生从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解法。

二、举例归纳法

通过举多个例子推出结论。例如,论证“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成立”时,举出各种经济业务的例子,包括1.资产与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统称为权益)同时等额增加2.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3.资产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4.权益等额有增有减,资产不变四种类型的九个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能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对比归纳法

此法是将类似或相反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出知识点间的异同,便于学生记忆。例如七种转账结算方式学生容易混淆,我列出以表1进行归纳:

四、发散式归纳法

此法由一个问题引申到多个问题,将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例如:(见图1)

此种方法较适用于章节知识的归纳总结,此外还可用于理顺全书各章节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全书的知识结构有全面的了解,系统地掌握知识。

五、多题一解归纳法

此法是将解题方法相同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浓缩知识,将厚书读薄。例如,签发转账支票、签发普通支票、签发划线支票用于购买材料,编制的会计分录方法是一样的;企业销售商品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与收到商业承兑汇票时编制的会计分录也一样(不考虑明细科目且金额相等时)。

以上五种方法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叉运用,相互补充。例如用发散式归纳法归纳“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也可以将各种固定资产增减情况的核算进行比较,其中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还可以用多题一解归纳法归纳(因为这三种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都要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归纳常用的形式有两种:

(一)图表形式

1.利用表格归纳(例见对比归纳法中的举例);

2.利用树形图归纳(例见发散归纳法中的举例);

3.利用流程图归纳,例如各种账务处理程序图。

(二)非图表形式

归纳总结范文第2篇

1.初一学生学习了book,look,good,food,room,cook,foot等等.我给学生归纳了"oo"的发音.一般情况有三种:[U:][U][Q].尤其是[U:]和[U]在很多单词里极易混淆,因此我给学生介绍了下面的"oo"字母组合歌:

k,d之前都发短,foot,food恰相反.

血与水灾特殊看,屋子后面寻短见.

面条太长扯不断,其他长音最常见.

释义:第一句,英语中d,k之前的"oo"组合都发[U],如good,book,look,

cook,wood等;第二句,foot与food中"oo"的发音恰好与第一句的规则相反,food发[U:],而foot发[U];第三句,flood与blood特殊,都发[Q];第四句,

room如果作为单词后缀,要发[U],如bedroom,diningroom,bathroom等;第五句,

除去以上几种情况以外的oo组合都发[U:]如,boot,noon,room,tool,tooth,pool等

以上归纳中,出现了初一阶段未学的几个新单词"木头""血""洪灾"

"餐厅""浴池""靴子""工具""游泳池"等等.课后有的学生开始查字典,有的学生问老师,好奇心特别强.

2.初二上学期学生接触ly副词,如carefully,quickly,hungrily,happily,

heavily,strongly,nearly,easily等,对副词的概念还很模糊,因此我帮学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ly结尾的不全是副词,有些却是形容词,如friendly,daily,motherly,fatherly,brotherly,sisterly,homely,weekly,yearly等,另外很多单词词尾虽没ly,但也具有副词词性,如hard,late,loud,most等.

通过归纳,学生扩展了词汇量,掌握了"母亲般的","姐妹般的","日常的","每周的"等等.

3.有关交际用语中提建议的一些句型,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帮助学生进行了归纳.

1)Let''''sdosth.这是英语中一个十分常用的句式,直接提出建议,有时,在后面加入"shallwe?",是语气更加委婉Let''''sgotothecinematonight,(shallwe?).

2)Shallwe...?这个句式语气较为委婉.Shallwegoskatingthisafternoon?

3)Whatabout/Howabout(doing)sth?"…怎么样?"Whatabout

aglassofmilk?/Howaboutgoingtotheshoptomorrow?

4)Whynotdosth?(=Whydon''''tyoudosth?)这个句式的语气较强,可译作"何不…呢?"Yourshoesareold.Whynotbuyanewpair?“有”版权所

5)You''''dbetter(not)dosth."你最好(不)…"It''''sverycoldoutside.You''''dbetterwearwarmclothes./You''''dnotgoout.

6)Advisesb(not)todosth/suggestthat…(should)…

7)其他句式.如IthinkyoushouldhelpyourclassmatewithhisEnglish./I''''mafraidyouhavetofinishyourhomework

thismorning.

归纳总结范文第3篇

物理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可以体现在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

授课时,应及时总结归纳.例如,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用符号η表示,其表达式为η=W有W总×100%.计算某机械的机械效率要先求出有用功W有和总功W总.竖直放置的滑轮组中有用功在数值上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即W有=Gh(h指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总功等于人提供的拉力所做的功,即W总=Fs(s是指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由此机械效率可写为η=GhFs×100%.而对于滑轮组而言,s=nh.由此机械效率就变成η=GnF×100%.这个表达式大大提升了学生做这类题目时的运算正确率.甚至,一部分物理基础较差的同学遇到这类计算不会出错.

讲评课中,总结归纳大有可为.学习杠杆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题目.

例如图1所示,OA是一根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杠杆B点悬挂一重物G,在A端始终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杆子慢慢向上转动,直至水平,在此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原理(F1l1=F2l2)的掌握.l1和l2是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如图2所示.杠杆从图示位置移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阻力F2(其方向为竖直方向,数值上等于物体的重力G)的大小不发生变化.而F始终竖直向上,即F与F2平行,所以l1∶l2=F∶F2=OA∶OB,整个过程中OA与OB的长度不发生变化,所以 也保持不变.选择C.

只要抓住其特征“始终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就可以知道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此类题目的变化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讲解时可找出典型的例题,讲解的过程中归纳出各种不同的特征.这类题目往往以如下三种面目出现.A.“始终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B.“始终受到一个垂直于杠杆的力”;C.“始终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力”.经论证,凡是出现类似A的描述,那么力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类似B或者C的描述,杠杆从图3中的A位置移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阻力的力臂均变大,动力均变大;杠杆从图3中B位置向上移动的过程汇总,阻力的力臂均变小,动力变小.这样一来,学生只要能从题目中找到关键的字词,就能够解答该问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针对性题型的训练中,总结归纳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尤其针对有难度的题目,若能找到它的一般规律,在讲评课上举一反三,降低了学生掌握的难度,效果佳.

复习课中,总结归纳可以融会贯通前后知识.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中,旁边的信息快递中指出“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可减小这种误差”,表明了该实验中的“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也需要“多次测量”,可是这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即,初中物理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有两种目的:一,“减小误差”;二,“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经过反复对比后发现可实验分成两类:一、目的是得到得到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探究时需要“多次测量”“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二、目的是测量(或计算)某个物理量的具体数值的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减小误差”(因为测量性实验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例如,“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去判断在该处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即使碰到非书本上的实验也能够轻松应对.总而言之,归纳与总结适用于物理课堂的各个类型,不仅使教师在专业能力上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归纳总结范文第4篇

时间飞逝而去,一转眼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很多的考生可能都会对2007年的考试产生相同的感触:国家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考试内容新、变动大,复习的重点应放在《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上,因为《经济法》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简单易懂,可用最后几天复习或者等以后报考即可。笔者曾担任过几年《经济法》考前辅导老师,通过与较多的考生接触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考生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从2007年开始,中级《经济法》的内容主要为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琐碎且繁杂,涉及的法律制度很多,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并且随着新的法律制度的推出(如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法、破产法等),将会使《经济法》的教材内容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对2008年的考试重点产生影响。尤其是不接触经济法实务的考生更是对其中的理论难以理解和消化。面对新境况、新内容,怎样才能将《经济法》中繁杂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记忆得更好呢?笔者建议通过对内容之间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归纳,用简单的数字和符号代替文字,便于记忆。下面以《经济法》的内容举例说明。

一、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中有关“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文字表述为“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之间应当保持适当、合理的比例。现行有关规定如下:(1)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2)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 000万(含1 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3)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上至3 000万(含3 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 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4)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 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 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 200万美元。”

归纳记忆时,可以设“投资总额”为“T”,“注册资本”为“Z”,货币单位为“万美元”。前三个比值可以统一换算成分母为“10”的数值,即7/10,5/10和4/10。由于第四个比值比较特殊,所以可以记忆为三个以外的另一个,即1/3,这样记忆起来会比较方便。

(1)当T≤300时,Z≥7/10T

(2)当300<T≤1000时,Z≥5/10T(即1/2T)

按照(1)中,当T=300时,Z=210;

按照(2)中,当T=420时,Z=210;

当300<T≤420时,Z≥210。

(3)当1 000<T≤3 000时,Z≥4/10T(即2/5T)

按照(2)中,当T=1 000时,Z=500;

按照(3)中,当T=1 250时,Z=500;

当1 000<T≤1 250时,Z≥500。

(4)当3 000<T时,Z≥1/3T

按照(3)中,当T=3 000时,Z=1 200;

按照(4)中,当T=3 600时,Z=1 200;

当3 000<T≤3 600时,Z≥1 200。

还可以从上述归纳中再联系记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

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关系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中有关“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限额的文字表述为“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对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以下比例确定投资总额的上限:(1)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下,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7;(2)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上至500万美元,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3)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 200万美元,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4)注册资本在1 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同时,根据2008年《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经济法》的有关规定 可知,“(1)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下(含210万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7;(2)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上至500万美元(含500万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3)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 200万美元(含1 200万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4)注册资本在1 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关于并购中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关系,可以按照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之间比例中关于注册资本的特殊数值来归纳记忆。即从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中取“注册资本不得低于”的三个特殊数值,即被加黑并有下划线的210、500和1 200,作为并购境内企业中注册资本的基本数值,投资总额的比例刚好为合营企业中注册资本占投资总额比例的倒数。归纳记忆时,依旧设“投资总额”为“T”,“注册资本”为“Z”,货币单位为“万美元”。

(1)当Z≤210时,T≤10/7Z

(2)当210<Z≤500时,T≤10/5Z(即2倍Z)

(3)当500<Z≤2 100时,T≤10/4Z(即2.5倍Z)

(4)当2 100<Z时,T≤3/1Z(即3倍Z)

三、合营企业投资者分期出资的期限规定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中有关“合营企业合营各方的出资期限”的文字表述为“合营企业投资者分期出资的总期限为:(1)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下(含50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1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2)注册资本在50万美元以上、100万美元以下(含100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1年半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3)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上、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2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4)注册资本在300万美元以上、1 000万美元以下(含1 000万美元)的,自营业执照核发之日起3年内,应将资本全部缴齐;(5)注册资本在1 000万美元以上的,出资期限由审批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归纳记忆时,可以设“注册资本”为“Z”,货币单位为“万美元”。

(1)当Z≤50时,总期限为1年;

(2)当50<Z≤100时,总期限为1年半;

(3)当100<Z≤300时,总期限为2年;

(4)当300<Z≤1 000时,总期限为3年;

(5)当1 000<Z时,总期限据实审定。

四、《证券法》中需要报送临时报告的重大事件

中级《经济法》教材第六章第三节中有关“持续信息公开”制度中重大事件的文字表述为“这里所称的重大事件主要包括(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购置财产的决定;(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11)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12)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归纳记忆时可将12点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然后将挑选出来的字词整合成一段内容较为连贯的文字,以便于记忆。

笔者将其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后整合为这样一段文字“由于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使得公司经营方针和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公司董事、1/3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于是公司决定与其他企业签订重要合同,进行重大投资和重大购置财产,但由于公司有重大违约行为,导致对方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对方企业诉讼至法院,要求公司赔偿损失,由于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主要负责人将责任推卸到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身上,试图辩解与己无关,但证据确凿而被判刑,该公司也因赔付数额巨大导致最终破产。其他的内容自己发挥。”在这段文字中叙述了一个小故事,其中被加黑并有下划线的文字均为重大事件的关键字词,可将这些关键字词在记忆时进行扩充,即可在短时间内记住这12条重大事件的全部内容了。

以上只是笔者在担任课程辅导老师时的一点点经验之谈,仅想给考生们提供一个更方便、轻松的途径来复习教材中的内容,但还需要考生们针对不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来更好的理解记忆。

归纳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96-01

“归纳”作为名词来理解是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作为动词来运用,强调用推理方法来概括、分析和总结问题。归纳推理的结论既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概括(从个别上升为一般),又是对前提中已有知识的外推(扩展到新的范围),是人们寻求新结果,探求新知识的重要工具。“总结”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结论;总和各方面的情况。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主阵地。

一 发挥教师课堂小结的示范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前松后紧,下课铃声响,老师的课就戛然而止,匆匆布置家庭作业就结束了,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也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认为课堂小结无所谓,重在教学的过程。缺乏课堂小结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些虎头蛇尾,显得不够完美。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需要艺术创造。课堂小结属于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精彩的课堂小结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产生让学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对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行为主义认为: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这个观点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归纳总结也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内化与综合。语文由字词组成句子,由句子构成段落,再由段落融合在一起变成篇章。如果缺乏归纳总结,语文的学习是零乱的,学生难以体验到立意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中生能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离不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具体引导,如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等。

三 留给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为一节课,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了,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都有明文规定,教师课堂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减去无效的教学环节,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通过对教师时间的管理,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了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四 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些图式

知识的输入像蜜蜂采花粉,在于点滴;知识的输出像是酝酿,在于融合。采一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纯正的;采多种花,酿出来的蜜是十分营养的。学生年龄不断增长,思维不断扩张,心智模式不断成熟,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用一些图式来帮助记忆,效果会更好。如气泡图、蜘蛛图、问题树状成线状结构、鱼状结构、表格、饼状结构、柱状结构、逻辑框架结构等。

五 建立错题集促进归纳总结

学生做错题目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题,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认知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导致,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邃思考其粗心的原因。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反思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运用反思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预习新知识。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