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水利部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精神,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在有关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工…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精选5篇)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在*市召开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和水利定点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具体落实水利部和*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会议,我代表水利部表示衷心的感谢!会前,我到*城口县就定点扶贫工作做了一些调研,与*市、县的有关负责同志交换了意见,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水利定点扶贫主要工作情况

水利部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以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精神,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在有关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确定总体工作思路

水利部在认真总结过去定点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新阶段定点扶贫工作的新要求,确定了“发挥行业优势,以‘五水加科教’为主要内容,以项目扶持、对口帮扶和干部挂职为主要渠道”的水利定点扶贫总体工作思路。

“五水”就是水利工程,包括饮水安全、农村水利、农村水电、水土保持、水文等;“科教”不仅是狭义上的科技教育,还包括了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培训、专家指导等多个方面。实现“五水加科教”的定点扶贫工作,要通过三个渠道。项目扶持是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渠道,始终是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主线,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水利发展能力,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对口帮扶是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技术帮扶和专业指导,使中央对水利扶持投入效益最大化;干部挂职是定点扶贫工作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扶贫干部挂职,一方面加强了帮扶单位和贫困县之间的联系,有效的带动了贫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使得挂职干部自身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科学制定扶贫规划

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年)》的总体要求,水利部组织编制了《水利部定点扶贫规划(2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水利部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确定了20*-*年水利扶贫重点项目和实施步骤。水利部在20*年对规划在“十五”期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规划在“十五”期间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入“十一五”后,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定点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十一五”定点扶贫工作的需要,水利部组织对规划进行了调整。

(三)加大项目扶持力度

据统计,扶贫开发新阶段以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部定点扶贫七县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22.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6亿元(*六县完成中央水利投资13.4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投资总额67亿元的20%)。目前定点扶贫七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65750处,相继开工建设了开县鲤鱼塘、房县三里坪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兴建农村饮水工程43万余处,解决农村饮水困难140多万人;建设城市防洪堤47处36公里,113座病险水库完成除险加固;蓄引提水能力达到8.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74.66万千瓦。

*六县建成了防汛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沿江城镇预警预报系统、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和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初步形成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此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也取得初步成效,扶贫县各项水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建立对口帮扶机制

20*年,陈雷部长倡导建立了我部定点扶贫对口帮扶机制,由部司局、在京直属单位、流域机构共29个单位,组成七个帮扶小组对口帮扶七个县。这一机制的建立,初步营造了部属单位齐抓共管、干部职工人人关心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定点扶贫工作。对口帮扶一方面开展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捐资助学、捐款捐物“送温暖”活动,另一方面重点帮助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援助和人才培养。据统计,对口帮扶以来,部属各单位向定点扶贫各县直接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捐物折款5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45人,援建水利希望小学一座;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1600人次;有13名基层水利部门业务骨干到部属机关司局、单位工作锻炼。

各帮扶小组不断探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各帮扶单位的领导同志每年都组队赴贫困县开展调查研究、送温暖活动,深受帮扶县的好评。

(五)选派干部挂职扶贫

新阶段以来,我部选派了39名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分别在七个定点扶贫县挂职,到水利扶贫的第一线开展工作。他们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带着感情扎扎实实地做好水利定点扶贫工作。扶贫工作过程中我们的干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水利定点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七个定点扶贫县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水利扶贫项目投资,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结构,拉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增长,定点扶贫与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与20*年相比,截至20*年底扶贫七县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

一是绝对贫困和贫困人口从68.9万人和143.0万人分别下降为20.4万人和65.7万人,分别下降了70.34%和54.10%;二是贫困村总数从1320个下降为745个,下降了44.9%;三是农民人均收入从1538元增加到2833元,增长了84.20%;四是在耕地面积下降20.94%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了稳定,并略有增长,增长了1.26%,粮食亩产平均增加了177斤,农村人均占有粮食828斤;五是是GDP从129.6亿元增加到278.6亿元,增长了115.50%(*六县从110.5亿元增加到259.3亿元,增长了134.7%,年均增长19.3%);六是财政收入从6.4亿元增加到14.64亿元,增长了128.75%(*六县从4.7亿元增加到13.4亿元,增长了185.10%,年均增长26.4%)。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定点扶贫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贫困村、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扶贫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一些地方把希望更多寄托在争取中央资金投入上,对组织发动群众和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积极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口帮扶工作还未能充分发挥出行业优势和整体优势,在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深刻认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水利定点扶贫开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成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近年来,扶贫开发、水利发展与改革和我部定点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这对水利定点扶贫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深刻认识水利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对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早在*年,时任*委书记的*同志在“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会议上的讲话,就对如何促进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理论性的思考。讲话中揭示出一个规律:在同等的政策前提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产生的政策效益是不同的,如果仅实行无差别的政策,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解决这一问题,要实行梯度政策,通过实行有差异的政策来弥补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差距。此后在工作实践中,向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逐年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也逐年加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就是对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有差异的政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实施梯度政策的重要实践。重温*总书记*年的讲话,对我们做好水利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作出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并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针对扶贫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目标和“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近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年3000亿元,20*年4300亿元,今年达到5600多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3*亿元,“两会”以来,国务院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

扶贫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对贫困落后地区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消除贫困,让全社会、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的形势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扶贫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要求。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定点扶贫提出新的要求

*市地处西部山区,是三峡库区,也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安置的移民达113.8万人。设立直辖市前,就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设立直辖市后,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努力把*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要求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就是“314”总体部署,也是*市未来发展的总纲。*总书记在讲话别强调:“*水患灾害比较频繁,一定要把水利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下大力气抓好。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汛抗旱能力,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确保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去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2020年)》,明确*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随后发出通知,批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地区,越要关注发展中的不平衡,越要关注弱势群体。我们要在“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的工作框架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做出贡献。

(三)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的形势对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出新的要求

虽然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目前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一是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很大。我国的扶贫标准很低,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截至到20*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总数还有5700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二是特殊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比重依然很高。在全国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33%;三是致贫原因复杂,扶贫难度大。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差,抗灾能力弱,发展起点低,致富途径少,消除贫困难度日益增大;四是区域、城乡和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特别是表现在贫困地区内部。20*-2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9:1扩大到3.3:1,贫困人口减少和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被差距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抵消。

就水利定点扶贫的七个县来说,20*年与20*年相比: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虽然从68.9万人和143.0万人分别下降为20.4万人和65.7万人,但与农村总人口(465.6万人)相比,依然分别占4.4%和14.1%;贫困村从1320个下降为745个,仍占总村数(2225个)的33.5%;20*年7县合计财政收入仅14.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仅2833元,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当地社会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20*年的特大干旱和20*年的冰冻灾害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也致使部分脱贫农民返贫。此外,*作为移民大市,仅扶贫5县的三峡移民就有258722人,占三峡移民总数的21.4%。

20*年4月,*总书记到宁夏视察时指出:“在全国范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不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就不需要搞了”,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20*年2月,总理批示指出:“扶贫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20*年8月,回良玉副总理批示指出:“扶贫开发工作既要勇于坚持,又要探索创新”,“在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情况下,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能改变,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能摇摆,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不能削弱。”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工作的要求,以更加周密的计划、更加扎实的工作,加大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促进对口扶贫地区的经济社会能够产生跨越式发展。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承前启后,布好未来五年开篇之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届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届次全会和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扶贫开发工作,准确把握“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扶贫开发工作回顾

年,我省实施扶贫开发“”规划以来,全省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开拓创新,强化举措,狠抓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发挥了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按照2000年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包括返贫人口)从年的119.3万人减少到年的50.62万人,年均净减少贫困人口13.74万人。年,2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0元,比年底的1990元增加1500元。

(一)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衔接协调,中央扶贫资金大幅增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紧抓不放,充分利用中央召开第五次工作会议,国家加大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力度的契机,积极向国务院扶贫办汇报协调,充分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特殊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恳请加大对我省的投资力度,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五年共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8.3亿元,年均增长1.16亿元。特别是年,争取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93亿元,比上年增加1.77亿元,增幅高达28.8%,创历史新高。

(二)实施整村推进,整合资源攻坚,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变

我们坚持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合力攻坚,基本实现了项目村有基础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目标,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共投入资金24.32亿元,完成了1679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人口29.43万户、135.3万人。其中年安排资金6.34亿元,完成了35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人口6.7万户、29.5万人。按照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年至年共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786.3万元,提前一年完成了人口较少民族(撒拉族)聚居区68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扶持撒拉族贫困人口9819户、4.7万人。

(三)瞄准贫困群体,实施易地搬迁,生存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按照“搬得出、有产业、快发展、能致富”的思路,采取集中搬迁、就近搬迁、插花搬迁、自主搬迁等多种形式,对无生存发展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发展项目村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五年来,我省共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易地扶贫项目135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1.09万户、5.07万人。其中年投入国家易地扶贫和财政扶贫资金5302万元,实施易地扶贫项目30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2427户、1.05万人。项目村基本实现了有住房、有产业、有饮用水、有照明电、有硬化道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广播电视的“八有”目标。

(四)强化利益联结,推进产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较快增长

我们坚持把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作为产业化扶贫的目标,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植产业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发展、农牧户增收的双赢。五年来,安排贴息资金4035万元,重点扶持了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88家,引导贴息贷款10.45亿元,缓解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压力。龙头企业直接间接辐射带动21.13万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780.5元。其中年认定了47家第三批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安排贴息资金640万元,对国务院扶贫办和我省认定的73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进行了贷款贴息扶持,直接拉动银行贷款2.13亿元,间接拉动银行贷款9.77亿元,增强了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实力。

(五)立足治本目标,强化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我们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为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基本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五年来,累计投入培训资金2442万元,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劳动力2.3万人。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强化实用科技培训和推广,培训项目干部和农牧民21.5万人。其中年安排资金553万元,转移培训贫困劳动力6826人;安排资金500万元,结合整村推进、异地搬迁等项目的实施,完成贫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3.8万人(次);安排资金100万元,培训扶贫开发干部和项目村干部745人(次)。

(六)广泛宣传动员,调动社会力量,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

我们不断健全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创新社会帮扶形式,丰富帮扶内容,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的基本格局。五年来,落实辽援资金1.76亿元;争取中央国家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2854万元,引进资金1485万元,引进项目1485项,资助学生5416人,培训人员6616人(次)。动员省直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8617.54万元,引进资金3.83亿元,实施项目395个。广泛开展了“村企共建”活动,全省共有276家企业与361个村建立了共建关系,累计投入资金8750.7万元,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96个,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213个,资助贫困学生1692人,培训农牧民1.7万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86万人。年全国东西协作会议交流推广了我省“村企共建”的做法和经验。年,深入开展了“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40位省级领导率先与43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全省共有3.61万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结对帮扶活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1566.7万元,帮扶贫困户2.56万户。在全国扶贫会议上交流了经验,国务院扶贫办给予了充分肯定。

(七)紧扣各地实情,大胆实践探索,扶贫开发创新成效显著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安排部署,大胆实践探索,认真开展了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年,投入各类资金1.14亿元,在、、、等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59个贫困村开展了试点工作,扶持贫困人口1.02万户、4.05万人。二是“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年至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450万元,分别在、等开展了试点工作,培育特色种植、牛羊繁育、物流市场建设等产业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年至年,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试点资金2585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试点资金500万元,在8个州(地、市)16个206个贫困村中开展了试点工作,发放借款3008.63万元,1.06万户农牧户得到互助资金支持,到期还款率达92.94%。四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扩大试点。年,在泽库开展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年,扩大到了全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投入资金1932.93万元,在15个的21个村,实施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项目,扶持贫困人口2216户、9076人。五是“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年,在泽库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经过审查、核实、筛选,使500名已经在中高职技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了每学期500元的补助政策。六是藏区集中连片产业扶贫项目。年,投入各类资金1.23亿元,在6州藏区和地区、市18个藏族乡(镇)的78个村,启动实施了集中连片产业扶贫项目,扶持藏区贫困户1.1万户、4.65万人。七是异地育人预防大骨节病综合扶贫试点。年,投入各类资金819.4万元,在贵德实施了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和改善大骨节病区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为主的异地育人预防大骨节病综合扶贫试点项目,使大骨节病区217户、1118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八)积极协调衔接,加大落实力度,灾后重建工作扎实推进

地震发生后,我局迅速组织力量编制了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灾后农牧民恢复生产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报告》、《关于协调将因灾返贫致贫农牧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意见》和《关于对受灾贫困户住房重建给予再补助政策的意见》。全面启动了灾后贫困村扶贫开发重建项目,为州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5亿元,为历年最高。中国扶贫基金会投资9000万元,为结古镇贫困村建设农副产品、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建材市场,两个市场建设用地已经落实,全部纳入市场建设整体规划;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投资700万元,捐赠禅古村年产石料60万立方米的成套石料生产线一条、10辆运输车,并培训特种机械驾驶员32名;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与州政府签订协议,投资近1亿元援建结古镇主要街道和社区LED路灯。经过积极协调争取,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已近4亿元,为灾后贫困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的新亮点、新经验

(一)“”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亮点

“”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地震等复杂环境的重大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挑战中抢抓机遇,扶贫开发工作在理念、机制、方式、机构建设等方面呈现新的亮点。

1、扶贫开发理念实现新开拓。年,我局在认真总结过去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理念。根据省局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拓宽扶贫开发思路,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创造出很多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和新经验,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2、扶贫开发机制实现新创新。一是创新了资金投入机制。年以来,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行业部门项目资金达5.42亿元,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创新了定点帮扶机制。把定点扶贫与干部挂职结合起来,与帮扶单位评选精神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使定点帮扶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调动了帮扶单位开展帮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创新了项目监管机制。健全完善了专业监督部门、贫困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全方位监督体系,成立了项目监督处,加强了对扶贫开发项目选择、论证、审批、实施、验收、后续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督,为扶贫开发资金和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3、扶贫开发方式实现新转变。针对过去扶贫开发输血型项目多,造血型项目少的实际,年以来,我局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方式,精心指导各地从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项目的方式向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变,摸索出了符合我省各地实际的连片开发、产业带动、规模经营、整体推进、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之路。年,全省集中连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项目村,在350个项目村中的比例达到了91%以上。在不具备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项目村,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联户集约型、产业规模型、企业带动型、协会经营型、劳务输出型等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大力发展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以国务院扶贫办和我省认定的88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为主力,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建成53个不同类型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引导贫困农牧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实现增收,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4、扶贫开发机构实现新加强。为加强扶贫开发机构和扶贫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在全省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我们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呼吁加强扶贫机构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扶贫开发局,列入了省政府直属机构。各级党委政府也对本级扶贫部门建设高度重视。目前,全省6州1地1市全部拟成立扶贫开发局。39个中有32个成立了扶贫开发局,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回顾“”,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逐步实现了由扶贫部门专项扶贫向全社会合力扶贫转变;二是实现了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三是实现了由分散式扶贫向整体推进转变;四是实现了由只靠政府扶持向发动内力脱贫致富转变。

(二)“”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经验

在实践中探索积累了推进扶贫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经验。一是只有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决策、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完善措施,才能保证扶贫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解决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扶贫开发成功之路。三是只有部门联动、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合力攻坚、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四是只有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五是只有动员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才能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

三、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

“”扶贫开发规划圆满完成,全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迈上了大台阶。但是,我们要清醒看到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牢牢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一是扶贫开发的范围更广。前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扶持的范围是全省2453个贫困村,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后,扶持范围扩大到4146个行政村138.3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3.8%的平均水平。二是扶贫开发的任务更重。我省是全国最典型的特殊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扶贫开发的难度增大。到2020年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扶贫开发任务更加艰巨。三是返贫率高。大部分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返贫率一般达13%,重灾年高达30%以上,地震灾害,导致返贫率高达71%。四是收入差距大。年,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5153元和全省3346元相差3858元和2051元,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面临的机遇

一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大幅度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扶贫开发力度将会加大。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落实加快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协调发达省市对我省藏区六州实施对口帮扶,必将加快推进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行扶持的政策,安排更多资金直接扶持到贫困户,必将为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四是经过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自强自立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五是经过实践探索,我省扶贫开发的思路更加清晰,模式更加多样,经验更加丰富,为今后扶贫开发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正确认识挑战,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抢抓发展机遇,用足用好政策,推动政策的全面落实,促进扶贫开发科学发展。

四、“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为指南,以“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加快扶贫开发方式转变,着力贯彻落实“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新理念,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主战场,以连片开发、产业带动为突破口,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为目标,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着力构建大扶贫开发格局,奋力开创一条具有特色的扶贫开发成功道路。

(二)“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是:力争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实施项目的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到2015年90万贫困人口脱贫。

(三)“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工作

1、继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继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扶贫、改善民生、减少贫困为目的,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新理念,进一步创新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扶贫开发投入、绩效考评奖惩等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加大整合各类资金的力度,确保扶贫开发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模式,拓展渠道,加快发展。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力度,通过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使广大农牧民群众逐步破除三种观念,强化三种意识。即:破除自给自足的观念,强化市场经济意识;破除因循守旧观念,强化争先致富意识;破除温饱即安观念,强化长远发展意识。

2、继续抓好特色产业。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有支柱产业”的思路,根据贫困区域定位和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打破区域界限,下功夫打造各种形式的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产业基地,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户发展符合区域定位和当地区位优势的特色农牧业、种养业、特色旅游业和服务、运输、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确保贫困群众长期增收。

3、继续抓好专项扶贫。坚持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完成1662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209个村1.2户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产业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50万贫困农牧民增收,完成10000人的职业学历教育培训、20000人的短期技能培训任务。

4、继续协调好行业扶贫。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各记其功”的原则,明确各部门职责,继续加强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水务、电力、交通、社保、环保等部门的协调,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和“启动器”,引导各部门加大在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使整合攻坚的效益更加明显。

5、继续抓好社会扶贫。完善发达省份、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帮扶和辽青对口帮扶机制;加大协调和宣传力度,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内容,增强省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和推进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学习国内外减贫经验,加快脱贫步伐。

五、年扶贫开发重点工作

年是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四个发展”战略,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减少贫困人口19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模式创新。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工作部署,编制我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5年)》。继续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模式,完成35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各地区域发展定位和“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三江源地区建设部级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积极参与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培育符合规划要求的特色产业,把整村推进与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业、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统一起来,采取多种形式,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建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对已完成整村推进任务、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大实施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的项目扶持力度,下功夫打造各种形式的区域化、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基地,着力构建政府引导、扶贫搭台、部门联动、企业参与、资源共享、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长期效益的扶贫开发新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异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和模式创新。按照《省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在40个村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力争搬迁安置贫困人口2400户、1.1万人。继续探索集中搬迁、就近搬迁、插花搬迁、自主搬迁等多种形式的搬迁模式,紧紧抓住目前各地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全面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和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机遇,积极与建设、民政、农牧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易地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住房奖励补助政策、户籍制度改革和发展后续致富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搬迁群众向小城镇、工业园区和中心村集聚,以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加大项目捆绑和资金整合力度,发展项目村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合力,整体推进,确保搬得出、有产业、能致富。

(三)进一步转变贫困劳动力培训方式。力争完成职业学历教育培训1000人,短期技能培训3000人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以提高贫困农牧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后未就业的新生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提高培训补助标准,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以学制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职业学历教育为主,通过指定职业培训学校,有效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以省内国有和私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采取定点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对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贫困学生,对其生活费给予一定的直接补助。着力抓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实施贫困劳动力就业保障计划,解决就业难问题,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四)进一步探索产业化扶贫新途径。力争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10万人增收。按照“选好产业抓扶贫,搞好扶贫兴产业,振兴产业促致富”的思路,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走扶贫产业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扶贫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牧业增效、贫困农牧民增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三大目标。突出扶持参与省政府确定的十大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土地草场入股、农牧民参股、承包经营、“一村一品”等多种方式,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引入生产技术和标准,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经营、标准化生产,建设扶贫开发特色产业基地。增加产业扶贫项目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规模,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竞争淘汰机制,严格龙头企业申报程序,对挂牌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效能实行年度考核,公示公告,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发展贫困村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公司型的村班子、经理型的村干部、员工型的村民”。

(五)进一步拓展社会化扶贫领域。积极与国家机关企事业定点帮扶单位联系衔接,签订帮扶协议,落实帮扶项目。进一步完善辽宁省及其13个市1个企业结对帮扶我省东部干旱山区9个的工作机制,帮扶资金实行项目管理,争取辽青对口帮扶资金在年的基础上增加10%。加大在辽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力争辽宁职高每年在青优先录取100名贫困学生,实行费用全免。做好县辽援扶贫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项目的规划和落实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新一轮省直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定点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定点扶贫措施,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既定的定点扶贫村三年脱贫的目标。总结推广开展“村企共建”活动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大企业参与贫困村建设的规模,提高“村企共建”水平。深化“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与派的衔接,全面落实《省扶贫开发局与各派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向书》。

(六)进一步扩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认真总结互助资金试点经验,进一步规范贫困村互助资金运行,全方位加强资金监管,充分发挥互助资金“短平快”的效益。继续扩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努力实现特色产业发展、贫困群众增收、互助资金增效的三赢目标。

(七)进一步抓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政策落实。狠抓年试点工作中扶贫开发政策和项目的落实,认真总结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试点工作经验,深入研究衔接的有效形式。对识别出的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专门安排资金,扶持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救济靠低保,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机制。

(八)进一步协调落实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项目。继续加大对地震灾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对在地震中受损的历年实施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项目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协调落实受灾贫困户住房重建给予再补助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贫困村产业发展和灾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落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向地震灾区结古镇主要街道和社区捐赠LED路灯灯具项目。

(九)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宣传。充分利用不同渠道,大力宣传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充分展示扶贫开发成就和经验,及时报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情况,全面反映贫困地区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切实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明确宣传职责,指定具体工作人员。为宣传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作经费。加大对宣传工作考评力度,把扶贫开发宣传工作作为年终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与扶贫开发项目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充分调动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开展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十)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系统自身建设。加强党的建设。按照省委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第三个“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增强扶贫开发系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工作扎实、无私奉献”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大力弘扬传统优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提高办事效率,增强贯彻执行力和抓落实的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视行风评议,抓好行风建设。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教育引导扶贫干部时刻绷紧扶贫资金项目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不能碰这根弦。对发生违纪案件的单位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确保扶贫开发干部自觉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调研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

此次调研选取了丽水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松阳县、龙泉市和云和县,考察了部分乡镇,走访了一些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扶贫易地搬迁社区、企业,并与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

总体来看,2000年以来,浙江省不断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扶贫新思路新方法,取得显著成绩。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了重要转变,扶贫开发方法着力于把农民组织起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贫改革试验区以扶贫开发为切入点,在“四化同步”背景下,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途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扶贫开发理念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基本完成由消除绝对贫困到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二是较好实现由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的转变;三是积极开展由农村扶贫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的探索。

产业扶贫方式实现了“三个组织化”:一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技术支持体系,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优势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二是通过来料加工经纪人、来料加工点(企业)和农村电子商务,把低收入农户组织到农村工业化体系中;三是通过扶贫资金互助会,把低收入农户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合作金融服务。

扶贫改革试验区实现了“两个赋权”:一是通过“三权”抵押、流转,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为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造条件;二是通过集体资产折股到户到人,明晰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和权利,为统筹城乡要素流动创造制度基础。

2000年以来,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4254元增加到2013年的16106元,年均增长10.7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6年最高时的2.49:1,降低到2013年的2.35:1。2013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178元,其中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608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

浙江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000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探索符合本省实际的扶贫开发道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逐步探索出一套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一)努力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新格局。

经过十多年的自主探索,浙江省逐步深化对扶贫内涵的认识,不断完善扶贫理念,实现了从以“保障基本生活、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为目标的消除绝对贫困,向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的减缓相对贫困的转变。

浙江省1996年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制度。2000年以来,该省对扶贫瞄准及扶贫标准进行了4次调整。2000年参照国家扶贫标准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确定以乡镇为单位,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扶贫标准远高于全国当年贫困标准(625元)或全国的低收入标准(865元);2003年同样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以下的乡为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扶贫对象直接瞄准低收入农户,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500元(2007年);2013年再次将扶贫标准提高到5500元,省内发达地区自定扶贫标准,市级最高扶贫标准为9000元,县级甚至达到10000元。

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浙江省扶贫标准确定机制基本定型:即每届政府首年,按照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左右和不少于农村户籍人口10%的要求,制定扶贫标准,认定扶贫对象。2008年以后,主要考核低收入人口收入增长情况,不再考核贫困发生率下降情况。每届政府五年内的扶贫对象相对稳定,总体上摆脱了因调整扶贫标准造成的贫困人口“增了又减,减了又增”的循环和困惑。

在实现2008―2012年“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目标之后,浙江省2013―2017年“低收入人口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29个欠发达县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0000元以上(现价),70%以上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00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的人均教育、医疗消费实际支出(减去政府补助部分)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与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全面覆盖;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

(二)从减缓区域贫困到减缓区域贫困与人群贫困并举。

扶贫理念的转变,带动了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和扶贫政策的变化。

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浙江省扶贫的区域瞄准就逐步从贫困县下沉到贫困乡镇,再到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工作重心的逐步下沉。而从2011年以后,浙江省把扶持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与帮扶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相结合,一方面先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另一方面又出台了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特别扶持计划”。目前,全省有欠发达县29个,其中列入“特扶计划”的重点欠发达县12个;全省低收入扶贫对象176万户、417万人,其中省定扶贫标准下的扶贫对象134万户、318万人;全省还确定了6386个扶贫重点村,其中欠发达地区5000个。低收入农户都完成了建档立卡。

“特扶计划”已实施两期,第一期为2011―2013年,第二期为2014―2016年。目前,省财政对其中最困难的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2亿元、300亩建设用地指标,对另外6个重点欠发达县每县每年支持8000万元、150亩建设用地指标。功能上,“特扶计划”侧重提升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内生发展能力。第一期“特扶计划”对12个重点县支持财政资金50.4亿元,加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总投资161.3亿元,其中用于扶贫开发类项目18.6亿元、产业发展类项目63.2亿元、公共服务类项目79.5亿元。

“收入倍增计划”是贯彻中办发〔2013〕25号文件精神的有力体现。功能上,侧重通过小额信贷、来料加工等促进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收入倍增计划”主要任务包括“五大工程”(产业开发帮扶、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易地搬迁、社会救助保障、公共服务提升),其主要举措包括“五大行动”(金融服务支持、区域特别扶持、山海协作助推、社会帮扶关爱、改革创新促进)。“特扶计划”与“收入倍增计划”相互呼应配合,实现了区域发展和到村入户的有机结合。

除了行业扶贫、结对帮扶和山海协作投入的资金之外,从专项扶贫的角度讲,浙江省在财政和信贷资金的使用上,大体上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特扶计划”,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6.8亿元,年初下达90%,其余10%根据年底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奖补。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财政贴息带动,每年14亿元左右。目前正向低收入农户普遍发放“爱心卡”,并通过信用评估,对低收入农户实行授信服务,以强化普遍的到户帮扶机制。三是扶贫易地搬迁,每年搬迁6万人以上,需要补助资金5亿元左右,分别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个人补贴部分。

(三)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到统筹城乡扶贫的探索。

2008年起,浙江省在农村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在城镇实施“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实行整个省域的统筹城乡扶贫。目前扶贫系统的工作范围,主要是随着扶贫易地搬迁和农村人口城镇化,从农村向城镇延伸。

浙江省的扶贫易地搬迁,是农村扶贫向城镇延伸的组织载体,主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小城镇、中心村四个方向转移。总体上是以全省29个县的5000个扶贫重点村为范围开展的,大体每年6万人,本轮的省财政补助标准是人均8400元。

方法上,在坚持自愿搬迁的前提下,实行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整体搬迁,并结合零散搬迁;在安置方面,根据农户需求,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需求,设计大小不同的户型,对无经济能力的农户提供廉租房。安置小区临近工业园区,方便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做好幼儿园、小学的建设,保证迁入户子女入学。搬迁户在原居住地享有的土地山林承包权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相关权利不变。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易地搬迁农户在搬迁后应拆除原住地旧房,实行宅基地复垦,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由县政府统一调剂,相关收益主要用于易地搬迁小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松阳县筏铺易地搬迁小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分四期建设,计划安置下山搬迁农民1200户、5500人左右,现已完成安置农户594户、2493人,其中来自高山远山11个乡镇的有190户、814人。小区建设30套农民公寓房一幢,用于整村搬迁困户申请租住。搬迁户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采茶工月收入3000-8000元,来料加工者月收入1000- 4000元。小区99%的农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的农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小区住户的儿童享有与市镇居民同等的入学待遇。

(四)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

1、农业产业组织化,提质、增效、致富。浙江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作用,培育特色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乡土科技人才,带动县域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培育具有扶贫功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到扶贫重点村建立农产品基地,鼓励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龙头企业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专业合作社吸收低收入农户入股。

龙泉市把黑木耳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建立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9.49亿元,其中来自木耳的产值占1/3,农民就业和收入的1/3来自黑木耳。带动龙泉市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是浙江省天和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2013年产值1.04亿元,食用菌自营出口居全国第三。公司通过1600亩标准化基地带动农户500户,订单生产3200亩,带动农户1.5万户。

2、农村工业组织化:多元来料加工产业扶贫模式。来料加工是浙江省扶贫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浙江省政府要求,来料加工要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实现全覆盖,目前这两个覆盖率已接近90%。

浙江省已形成集中加工与分散加工相结合的来料加工组织模式,把进城进镇农民和留村农民紧密地组织到产业链中,建立了多元化来料加工扶贫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各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温州、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优势,由扶贫部门与妇联密切协作,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经纪人负责业务订单、培训从业者、组织生产。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很快,在销售农产品、加工品,带动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方面开始显现独特作用。丽水等地发挥共青团作用,引导和培育农村青年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目前,来料加工与电子商务开始结合,来料加工经纪人通过电商平台展示样品、承接订单、购买原料、寄送成品,昔日主要发挥中介作用的经纪人开始转变为自行设计、自主经营的创业者。

作为“家门口就业工程”的来料加工业,已成为低收入农户持续普遍较快增收的大产业。上轮扶贫五年,29县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268.8亿元,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11648名。2013年,29县来料加工从业人员105万人,发放加工费92.1亿元,人均年加工费收入超过8000元。

在云和县,来料加工对易地搬迁小区和扶贫重点村的覆盖率已双双达到100%。俊浩箱包来料加工厂覆盖全县1.3万人,其中80-90%为女性,30%为低收入农户,共有69个一级经纪人和700多个二级经纪人,覆盖全县168个行政村,每个村平均约5个经纪人。一级经纪人的主要角色是接单、分配给二级经纪人,并对二级经纪人进行培训;二级经纪人负责去村里安排加工和培训。来料加工促进了低收入农户增收,从业者年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化,立足于满足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2013年,29个欠发达县组建扶贫资金互助会620个,当年借款2.4万户(次)、2.8亿元。龙泉市竹畲族乡率先探索建立了乡扶贫资金互助会联合会。

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是浙江金融扶贫的创新举措之一,是在已有的村级资金互助会的基础上,在乡镇一级建立的资金互助会联合组织。联合会对村级资金互助会实行运行安全监管、资金余缺调剂和风险防范救助,不直接开展借款业务;联合会实行农民民主管理,由参加联合会的村级资金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和监事均为各村农民)。

龙泉市竹乡资金互助会联合会于2013年4月成立,由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组成,共有会员905户,其中低收入农户400户(含低保和五保户100户),互助资金总量303.95万元,其中省财政原渠道扶持资金100万元,特扶资金110万元,会员股金93.4万元。联合会的成员――10个村级资金互助会累计借款211户、260.9万元,已到期还款56户、38万元,资金占用费收入0.64万元。

(五)扶贫改革试验区的“两个赋权”。

丽水市是201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的三个全国首批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以“四化同步”为背景,紧紧围绕城镇化进程中扶贫开发这个主题,把明晰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涉及“三权”抵押和集体资产量化折股。丽水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改革氛围热烈浓厚,投入力度大,对全国扶贫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1、“三权”抵押。丽水市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山林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财产权利,提高农户的融资能力和财产性收入。承包经营权抵押设置了“向金融机构抵押”这一前置条件,规范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凭证抵押的方式,避免了农村高利贷、农民失地等潜在风险的产生。

松阳县是茶产业大县,2013年茶叶种植面积11.3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9.05亿元。松阳县各乡镇通过对农户茶园的资产评估,向茶农发放“茶园资产评估证”,证书上标明了茶园的位置、边界、面积、品种、整体评估价值等。茶农本人凭借评估证可以向信用社抵押获得10万元以下的小额循环贷款,并享受基准利率优惠和财政贴息。10万元的贷款一年可少付3600元利息,并可获得2400元财政贴息。到2013年底,全县共办理“茶园资产评估证”8108本,抵押贷款余额超过1.5亿元。

2、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折股到户。扶贫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推进,包括: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界定成员、明确股东;确权固化、量化股权;搭建平台、规范流转。其中,村民与社员身份界定、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等制度安排,进一步强化了合作经济的性质,也为下一步产权流转交易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围绕扶贫易地搬迁所发生的产权、户籍、社区等相关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以上改革项目的设计,完全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此外,农村产权流转网上交易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使得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便利化,而且有利于流转的农用土地连片集中,促进规模化。

对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浙江省的扶贫经验和做法对推动全国扶贫工作有借鉴意义,也对当前的扶贫工作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根据中办发25文件的精神,应不断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实施扶贫工作分类考核办法。目前,浙江省等东部省份基本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其它地区尚处于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减缓相对贫困的过渡阶段。前者的扶贫工作侧重于缩小发展差距,而后者仍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任务,因此,扶贫工作考核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实际发展水平,用一成不变或“一刀切”的方式既不符合实际,更容易挫伤这些地方扶贫改革的积极性。对于东部发展较快省份减缓相对贫困所进行的创新和探索,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二)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浙江省产业扶贫的“三个组织化”,为精准扶贫的实现形式提供了有益尝试。这是“不走的工作队”,通过农业经营、农村工业、合作金融的组织化,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精准帮扶,既能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导向作用,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扶贫易地搬迁中对低收入农户的倾斜政策,也值得充分肯定。

(三)继续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导向。浙江产业扶贫主要依靠信贷资金,财政资金则更多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倾斜。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关于“70%到户,70%用于产业”的规定,的确值得进一步探讨。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扶贫小额信贷进行担保、贴息、奖补,可以带动更多金融资本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过多使用财政资金,容易使贫困农户滋生依赖思想。

(四)注重培育合作金融健康发展。农村金融改革要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位一体的格局,当前,对创新商业性金融举措考虑较多,而对发展合作金融考虑较少。开展资金互助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新尝试,乡级资金互助会联合会的创办值得关注。乡级联合会如果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就突破了村的“熟人社会”界限,风险就会明显增大。因此,要特别明确以下两点:一是乡级联合会不能直接开展借款业务,它的职责是对成员互助会的运行安全进行监管,在成员互助会之间进行资金余缺调剂,应该建立风险防范救助机制。二是乡级联合会依然要实行民主管理,由各成员互助会代表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所有理事、监事都应是农民,乡镇干部不能担任理事长,也不能干预其具体业务。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目标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标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对脱贫攻坚重要要求,坚持“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方针,筑牢感恩奋进、尽锐出战、越战越勇格局,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举措。有效应对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统筹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咬定目标、坚持标准,补齐短板、夯实基础,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瞄准剩余贫困人口精准施策、重点攻坚,盯紧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持续发力、筑牢防线,聚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全面发起脱贫攻坚决胜决战

(一)打好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歼灭战”。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确保剩余13户3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统筹资产收益扶贫、扶贫公岗、政策兜底,全力保障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确保精准脱贫不少一人。筑牢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 安全饮水“四项基本保障”,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扶贫站、相关站所;各村、社区)

(二)打好聚力攻克重点堡垒“强攻战”。对照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倒查差距,倒排工期,倒逼落实,瞄准脱贫短板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扬优势、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工作力度。统筹落实精准帮扶“九大行动”目标任务,加强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返贫致贫风险防范,坚决遏制贫困增量;加强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常态化工作推进、精准化挂牌督战,确保攻克脱贫攻坚堡垒不存盲区、不留死角。(扶贫站、相关站所,各村、社区)

二、全面夯实筑牢基本保障

(三)筑牢义务教育保障。持续加强控辍保学力度,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落实“一人一案”,从制度上消除因贫失学辍学现象,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有学上、上得起学;持续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街道属地管理双负责制;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中心小学,各村、社区)

(四)筑牢基本医疗保障。确保贫困人口参保率100%。持续实施“四道保障线”兜底政策,持续做实家庭医生履约服务管理,筑牢乡村两级公卫防疫网底,重点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提升村(社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及科普宣传教育,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源头防控。(卫计办、医保所,各村、社区)

(五)筑牢住房安全保障。深入排查鉴定新增危房情况,及时列入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确保在2020年6月底前全部竣工验收,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确保2020年底前全部竣工验收。建立健全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危房改造质量水平。(村镇规划所,各村、社区)

(六)筑牢饮水安全保障。全面排查鉴定农村饮水安全,完善台账管理,切实解决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强化突发灾害气候和公共卫生饮水安全排查监控,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水务站、农业办、扶贫站、计生办,各村、社区)

三、全面做实增收创收门路

(七)强化扶贫产业带贫益贫。做实产业扶贫,培育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带贫益贫的精准性、长效性和稳定性。完善落实带贫益贫激励措施,充分激发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规范扶贫合作社经营,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持续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激发贫困群众通过自主发展勤劳致富的动力。(农业办、扶贫站、财政所,各村、社区)

(八)拓展就业扶贫增收渠道。做稳就业扶贫,积极应对经济形势特别是疫情影响新挑战,关注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和省内外用工需求,落实返岗稳岗就业帮扶政策措施。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发挥公益性岗位政策作用,合理安排弱能贫困人口,做好就地就业兜底保障。因地制宜创办扶贫车间,加强带贫台账管理与动态监测,为贫困人口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强化职业教育,落实“雨露计划”补助政策。稳定劳务输出,落实城乡贫困人员外出务工一次通补贴。鼓励创业,落实城乡贫困人员一次性创业补贴。(劳保所、扶贫站,各村、社区)

(九)提升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统筹发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综合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确保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有保障。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补差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尽可能落实低保待遇延退。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的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贫困户等特殊群体,织牢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民政所、医保所、劳保所,各村、社区)

四、建立健全巩固提升机制

(十)建立监测防范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全面建立脱贫监测户、贫困边缘户的监测台账,健全实时监测和预警防范工作体系,重点加强对返贫或致贫风险大的对象进行监测,全面落实分类施策,因户制宜,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或致贫。(扶贫站,各村、社区)

(十一)激活增收发展潜力。推进农村带贫人才培育,积极鼓励更多返乡人才创新创业,大力开展“引雁还巢”工程,引领农村人才大军回流助力脱贫攻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闲置土地、山林、房产、水面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出去,支持村集体兴办经济实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和实力,提高村级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和服务群众脱贫发展的运转保障水平。(农业办、扶贫站、党建办、财政所,各村、社区)

(十二)积极推广防贫保险。重点针对处于贫困边缘且易致贫的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返贫风险较大的脱贫户开展防贫保险工作,紧扣“因病”“因学”“因灾”“因疫”风险,及时足额理赔,全面构建防范致贫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扶贫站,各村、社区)

(十三)加强扶贫项目运营管理。加强扶贫项目管理,深入推进扶贫项目分类确权到村,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建成的扶贫项目不闲置、不浪费,持续发挥扶贫作用。加强扶贫资产登记管理,对扶贫资产所有权确权到位,纳入国有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实施,加强光伏扶贫项目运维监测管理。持续推行产权集体所有、收益集体分配,按照差异化分配原则,确保扶贫项目收益用于扶贫,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扶贫站、财政所,各村、社区)

(十四)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基层组织、贫困群众“两个内生动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强化教育培训,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和村“两委”干部示范培训纳入2020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提升基层组织综合素质。深化“党建+”扶贫,增强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主心骨”和领路人作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的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引领脱贫的内生动力。深入推进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持续宣传好党的扶贫政策,深化感恩教育,大力挖掘、选树身边先进典型,用身边典型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树立自我脱贫发展斗志,自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党建办,扶贫站,各村、社区)

五、统筹推进攻坚重点工作

(十五)积极化解疫情影响。全面排查、动态监测、有效应对疫情风险,重点排查监测疫情影响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导致脱贫人口返贫、造成边缘人口致贫等风险。深入分析研判疫情风险新挑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领导干部“挂乡包村”和选派干部驻村帮扶责任,积极为基层和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突出产业就业帮扶重点,有效化解疫情影响风险。(扶贫站、卫计办、党建办、农业办、劳保所,各村、社区)

(十六)强化消费扶贫带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协调提供场地、减免费用、给予补贴等优惠政策,发掘市场潜力,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合法诚信经营扶贫产品。完善产品认定、统计监测、严格监管等机制,配合构建“互联网+”“展销会”等产销对接、“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消费扶贫体系。持续推进扶贫产品“六进”活动(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等单位食堂和进交易市场),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集中采购扶贫产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动购买扶贫农产品,“以购代捐”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切实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扶贫站、党政办,各村、社区)

(十七)强化驻村帮扶。严格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调整,切实保持帮扶力量,提升选派工作实效。严格执行驻村帮扶干部统一管理制度,继续保持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干部和村干部齐心协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提升帮扶工作政策水平和方法能力,加大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爱力度。严格工作纪律,聚焦巩固脱贫成效,开展第一书记年度考核,对不胜任、不称职的及时“召回”选派。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斗员”作用,科学谋划好疫情结束后的各项工作,推进应对疫情决胜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落实落地。(党建办、扶贫站;各村、社区)

(十八)持续开展排查整改。持续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以“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为抓手,扎实推进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省、市脱贫成效考核及督导、监督监管等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认真抓好扶贫领域各级巡视、巡察发现突出问题整改,全面仔细梳理分析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逐条逐项落实销号整改,确保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扶贫站,各村、社区)

(十九)优化提升人居发展环境。做优发展条件,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管理管护制度。根据疫情影响, 调整完善各行各业扶贫项目年度计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社区和家庭环卫整治,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电网和网络改造升级,优化提升脱贫增收发展环境,深入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新村办、村镇规划所、扶贫站,各村、社区) 

(二十)认真组织脱贫攻坚自查。紧扣脱贫攻坚成效真实性和准确性,逐村逐户组织脱贫攻坚自查,配合做好省级普查,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总结脱贫攻坚提供详实依据。(街道普查领导小组、扶贫站,各村、社区)

(二十一)扎实做好总结宣传。深入推进学习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时对脱贫攻坚重要要求,聚焦“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基调,构建全市“一盘棋”的大宣传格局,梳理自身工作实际,为脱贫攻坚辉煌成就系列展示积极推送经验成效稿件。总结精准脱贫的亮点成效、特色经验,编写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材料,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强大舆论力量。生动展现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努力实践、典型模范和显著成效,全面宣传扶贫事业历史性成就,生动讲好减贫故事。(党建办、宣传办、扶贫站,各村、社区)

六、持续强化保障措施

(二十二)强化责任落实。持续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工作机制,筑牢街道、村两级书记带头抓、各单位合力抓、驻村队员和帮扶干部具体抓的责任体系,严格按照“四个不减”要求,力戒松劲懈怠等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继续保持打攻坚战的态势,尽锐出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街道纪委监委、党政办、党建办、扶贫站,各村、社区)

(二十三)保障各项投入。加大各级财政扶贫投入和金融、土地、科技等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与脱贫攻坚收官任务相匹配。强化各级部门单位定点扶贫,深入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加大社会扶贫网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褒扬激励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财政所、村镇规划所、民政所、企业办,各村、社区)

(二十四)落实激励关怀。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加强扶贫干部分级培训,落实容错免责,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注重在有效应对疫情、决战脱贫攻坚关键时刻考察识别和选拔使用干部,大力宣传评选扶贫干部先进典型,加强一线扶贫干部休假、体检、意外伤害保险等人文关怀。落实因公献出生命扶贫干部抚恤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党建办、扶贫站;各村、社区)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消除贫困是当今中国共同的课题。为认真总结云南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经验,推广昭通市开展山区扶贫工作经验的做法,为了乌蒙山区未来解贫寻找破解难题的做法和措施,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聚首昭通共谋扶贫战略,共商减贫大计。

昭通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原因,贫困人口占云南省人口比例较高,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及昭通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打响了一场场与贫困作斗争的大会战,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扶贫壮歌,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为认真总结云南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经验,推广昭通开展山区扶贫工作经验的做法,2010年12月15日,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云南省政府研究室、云南省扶贫办、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昭通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共商西部地区可持续减贫与发展大计,共谋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厉以宁教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中共昭通市委书记夜礼斌,昭通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敏正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精彩演讲。

嘉宾齐聚话扶贫

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所倡导,并由北京大学和相关省市自治区政府共同推动,从2006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前两届分别在天津和贵州毕节召开,通过论坛交流经验,收到了积极效果。

此次论坛以乌蒙山区的昭通为实例,深入研讨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厉以宁教授发表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演讲。他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要调结构,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也包括人力资源结构,人才强国首先强调人力资源结构要合理;二要扩大内需。要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加大国家给农民的补助扶持;三要促进就业。要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微型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四要稳定物价。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行为;五要筹集城镇化建设公共建设资金。采取政府投入、民间融资等方式,建立城镇公共建设基金,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厉以宁还就制度性贫困问题的解决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制度性贫困是经济学中的专门名词,它主要是指由于体制的限制所造成的贫困。体制性贫困的根源有四个方面:第一、由于体制的束缚。脱贫必须要有积极性,但是在体制束缚下,人们的脱贫积极性逐渐丧失;第二、缺乏社会流动渠道。垂直性流动不利于脱贫,要水平性流动;第三、市场的限制,导致资本短缺、人才外流,没有发展的空间;第四、拼命吃资源,以致资源枯竭。厉以宁教授高屋建瓴的演讲不仅供与会专家、学者、官员了解了贫困形势,也引起了大家对下一步扶贫工作怎么做的积极讨论。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在演讲中说,目前,贫困地区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贫困地区要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护好生态环境;应对贫困地区实施特殊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拓宽帮扶范围;要以贫困地区的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对此,晏有琼提出一个观点、四条建议。她说,在目前,贫困地区面临着可持续发展或者是可持续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已经开始,

2011年即将迎来“十二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召开,桥头堡建设的内容很丰富,不仅边境地区、口岸地区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内地贫困地区也有很多机遇。

晏有琼指出,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一要转变思想观念,也就是解决认识的问题。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对贫困地区自身而言,要解决认识问题,一定要把眼光放远,全局的意识更强;第二层就相关部门而言,对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类型措施。第二要加大扶持力度。缩小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差距,确实需要自力更生,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扶持力度不能减,应该还要加大,而且要有特殊的倾斜政策。从政策的角度上讲,对贫困地区要有特殊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等。第三要建设特色支柱产业。建设贫困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这是增强自身发展的长远所在、根本所在。要以贫困地区的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来培育发展当地的支柱产业,农业要发展龙头企业,工业要走新型化工业路径,还要建设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行业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第四要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有的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开发过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建设比较差等问题,国家要给予大力支持,把治安条件差、生态环境差、生存条件差等情况,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得到改善,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在演讲中表示,云南千差万别的气候类型、高山峡谷相间的复杂地形等多方面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展质量及社会发育程度的不平衡性。云南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三江一线”等区域贫困问题极其突出,是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孔垂柱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云南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共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突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建设重点,推进实施了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体两翼”战略,组织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兴边富民工程、布朗族中的莽人和克木人、瑶族山瑶支系等特殊困难群体重点扶持等重大工程,同时结合云南省有118个县(市、区)存在岩溶分布给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严重影响的特点,从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云南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尚未攻破的“堡垒”和难啃的“骨头”,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返贫现象突出等方面。

孔垂柱表示,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瞄准三大目标。围绕“巩固现有扶贫成果、全面推进全省540万重点贫困人口脱贫、对160万深度贫困人口进行重点扶贫攻坚”三个目标,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二是依托三大主体。以“各级政府、贫困群众、社会各界”三大主体为依托,以专项扶贫为龙头,以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全力构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 “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大扶贫”格局;三是统筹三个方向。把握“产业扶贫、统筹城乡、扩大开放”三个重要发展方向,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全面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四是突出三个重点。突出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扶持,突出“造血扶贫”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公共服务均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五是强化四个保障。强化“资金、项目、政策、体制机制”四大保障,明确各级责任,整合各种力量,努力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兼顾群众受益与经济发展,在贫困地区集中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项目。

孔垂柱还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出台专门针对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差异化扶贫政策;二是建议国家高度关注解决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三是建议国家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四是建议国家尽快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五是建议国家切实加大对云南旱区水源工程的投入力度。

12月15日下午,出席论坛的嘉宾到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鸭子塘自然村调研,参观了鲁甸县小寨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现场。

智慧合力议脱贫

中共昭通市委书记夜礼斌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第三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昭通举办,充分体现了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对昭通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心,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级各界对昭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夜礼斌指出,历史上的繁荣鼎盛与现实中的贫弱落后并存、资源的相对富集与开发利用滞后并存是昭通的基本市情。昭通既是一个贫困地区,也是一个革命老区。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10年来,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贫困群众的生存发展,创造性地实施了“百千万帮扶工程”,形成了项目大整合、产业大开发、人口大转移、社会大参与的扶贫开发新格局,但由于受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昭通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支柱产业单一、民生事业亟待改善的欠发达阶段,仍然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夜礼斌说,参加此次论坛的都是可持续发展方面颇有研究、富有建树的精英,大家将针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减贫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刻的对话。论坛结出的理论硕果和思想结晶,必将为昭通可持续扶贫开发战略的推进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及舆论推动、为乌蒙山区走出贫困争取各方面的政策扶持提供支撑,同时必将为贫困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共昭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敏正在总论坛上作了《实践“民生资本论” 决胜“扶贫上甘岭”》的压轴演讲。王敏正指出,此次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一次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必将激发乌蒙人民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信心和斗志,开创乌蒙山片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

王敏正在演讲中表示,昭通目前是“四大因素”造成了“三大现状”。四大因素分别是恶劣的自然条件,是乌蒙山片区难以致富的先天制约;落后的基础设施,使乌蒙山片区错失发展的良好机遇;滞后的产业发展,使乌蒙山片区缺乏脱贫的有力支撑;短腿的社会事业,使乌蒙山片区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这几大因素导致了目前昭通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任务重的三大现状。摆脱贫困怎么办?王敏正提出了“民生资本论”。在昭通实践“民生资本论”,就是要写好社会间接资本、产业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和资本运作这五篇文章,夺取“扶贫上甘岭”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写好社会间接资本这篇文章。社会间接资本主要指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首要前提。二是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写好产业资本这篇文章。要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为经济增长和扶贫开发找到一条新路,依托资源优势,积累产业资本,实现“产业突围”。要围绕优势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内生性新型工业化,高度重视培育非资源性产业,把产业培育着力点放在扩大开放上。三是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写好人力资本这篇文章。昭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必须抓好人力资源转化工作,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不断做大做强人力资本。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着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扎实做好人才工作。四是以推进持续发展为重点,写好生态资本这篇文章。人类文明发展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加速变革,生态资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已成为科学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其作用极为重要。五是以存量换增量、增量促存量为重点,写好资本运作这篇文章。乌蒙山片区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在实践中应以存量换增量、增量促存量为重点,加大资本运作力度。

王敏正在演讲中说,在全力写好“民生资本论”五篇文章的同时,还应该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和扶贫机制创新两个方面,确保扶贫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快速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相协调;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开发增实效;加大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为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提供强劲的“牵引器”。

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历史起点上,作为在中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做出过积极贡献的乌蒙山片区,迫切需要制定特殊有力的扶持政策,帮助乌蒙山片区走上一条超常规的反贫困之路。王敏正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建议把乌蒙山片区作为“中国终结贫困试验区”,制定规划加快脱贫致富;建议完善科学合理的公共财政扶贫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实效;建议制定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增强乌蒙山片区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条件;建议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为农村特殊困难地区发展注入活力;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建议加大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力度,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的扶贫合力。

王敏正饱含激情地说:“我相信,昭通是雄踞在滇东北的一只雄鹰,虽半世纪不鸣,但必将一鸣惊人;虽数十年不飞,但定可一飞冲天!”

《昭通宣言》为解贫

论坛闭幕式上通过了本届论坛所有经验成果的高度浓缩和总结的《昭通宣言》。

昭通地区是云南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市11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重点扶持县,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十年来,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把扶贫开发列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进行产业大开发,社会大参与,构成了新的扶贫工作格局,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持、安居工程、社会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届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论坛是在国家起动新一轮扶贫大开发的组织下召开的,选择在昭通举办论坛,一是为了认真总结云南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经验,推广昭通市开展山区扶贫工作经验的做法,二是为乌蒙山区未来解贫寻找破解难题的做法和措施。

《昭通宣言》指出,基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乌蒙山区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昭通特殊贫困的现实状况,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进程中,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制定重点贫困片区整体规划。中国贫困地区呈现连片成带的特点,跨省多区、各自为战难以彻底改变贫困片区面貌;第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贫困片区扶贫开发的首要基础。重点贫困片区往往交通不便,有丰富资源却无法有效开发利用,单个地区甚至单个省又缺乏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能力;第三,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强扶贫开发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第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把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强贫困片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第五,改善民生应作为贫困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第六,乌蒙山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昭通市的镇雄、彝良、威信3个革命老区总人口2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3%,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的近50%,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建议把乌蒙贫困山区列为全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区予以扶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