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

  •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改版后新设县长信箱、局长(主任)信箱栏目,并保留原有咨询、建议、投诉栏目,截至目前回复各类帖件181条,回复率达100%,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积极推进新闻会、在线访谈工作,今年已开展在线访谈3次,成功举办新闻…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精选5篇)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组织动员坚定有力,政民互动效果良好

截止目前,我县先后召开政务公开各类会议5次,特别是2月28日,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到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3月24日,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会议在__县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__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时成立公开工作领导组,建立主要负责同志部署督办、分管同志协调落实、业务人员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将公开工作作为应尽职责和重要的工作方法进行制度化落实。

县政府信息公开网改版后新设县长信箱、局长(主任)信箱栏目,并保留原有咨询、建议、投诉栏目,截至目前回复各类帖件181条,回复率达100%,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积极推进新闻会、在线访谈工作,今年已开展在线访谈3次,成功举办新闻会1次。

(二)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监测调度措施到位

注重监测调度措施的完善。一方面切实做好监测工作,对照组配分类,查找工作盲区,并根据监测情况,强力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另一方面实行分月通报、季度考评整改工作制度,力促公开工作全方位、常态化推进。上半年我县月度通报6次,季度通报一次,现场调度3次,责令两家单位写出情况说明。尤其是注重用好“整改”激励措施,将2015年市考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季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书面函告相关单位要求及时整改,效果良好。同时,注意把好时间节点,将每月25日定为督办日,引导各单位及时补足差距,促进工作平衡开展。

今年以来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共公开信息1.8万余条,较去年同比增长82%、月均同比增长60%以上,特别是4月份信息量同比增长120%。公开量的增长带动了质的提升,公开内容由过去的一般信息公开,转向为更深层次的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特别是24家牵头部门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协同相关单位推进政务公开。截止目前重点领域方面信息约2800余条,其中公开预算、决算、“三公”经费等信息200条以上,公布专项资金使用信息300条以上;公开重大建设项目150条以上,棚户区改造信息15条以上。今年以来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14件,比上年同期增加13件。由此可见全县公开水平已快速提升。

(一)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

根据市政务服务中心2016年工作部署及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于4月份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外出考察学习。4月下旬,组织相关人员,赴全椒、广德考察学习标准化建设相关工作,学习借鉴其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开展工作做好准备。二是成立领导组织。经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签批同意,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三是制定实施方案。6月上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人;6月21日邀请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市质监局领导现场指导工作;6月30日召开动员会。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7月份将正式实施推行,12月上旬前确保通过市级验收。

(二)第三方机构评估全面实施

按照县政府部署,为客观评价全县为民(政务)服务水平,强化各窗口单位服务工作监管,解决好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对全县政务服务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一是及时启动工作。3月份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从4月份开始,启动评估工作。二是制定运行办法。实行每季度评估一次,每季度后第一月上旬被评估单位完成采集服务对象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并提供至第三方机构,中旬第三方机构对相关单位服务情况进行评估,每季度后第二月中旬公布评估结果。三是明确评估内容。第三方按照在岗情况、办事时效、服务态度、服务总量、廉洁情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四是落实成果运用。每季度评估结果出来后,将成果运用落到实处,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并实施奖惩。

(三)权力清单运行平台稳步推进

2月21日正式运行县级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后,县直各单位受理的权力事项(不包括事项)全部通过县级平台流转运行、办理。并积极与市里对接,安排专业人员,按照统一要求规范操作、反复应用,努力做到尽快适应新的办公方式,充分发挥平台的应用功能。坚持线上运行和线下运行同步推进,重点做好线下运行权力二次录入工作,严防超清单使用权力和清单内权力不运用、不作为现象发生。截止目前,平台累计受理6982件。

上半年,根据霍政务〔2015〕30号、60号文件规定,结合政务大厅实际情况,出台了政务大厅季度优秀岗(窗口)评选办法和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文件,对窗口及窗口后台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加强监管工作,充分发挥8个脸谱识别仪、107个摄像头和3个暗访仪的作用,实行双向责任追究制;推行当天汇总、次日通报、按月兑现绩效、分季组织表彰的工作机制。截止目前,大屏通报234次,通报个人400

人次以上;上半年接到各类投诉5起,办结率100%,群众反映的问题均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上半年以来政务大厅窗口单位先后收到服务对象送来锦旗16面,共进行了2次季度考核,对其中的16个优秀窗口、40个优秀岗分别进行表彰,并在__县政府信息公开网、办事大厅大屏上公示表彰。中心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工会工作,2016年5月正式颁发了中心工会法人资格证书,成功将186人发展为中心工会会员,并填写、发放了会员证,中心入会率高达98%,获得县总工会领导的认可和表扬;认真抓好落实扶贫工作,规范完整填写《扶贫手册》,以一对一、点对点的扶贫方式,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序推进“三线三边三地”环境整治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办公区域的综合管理,优化了工作环境。同时,新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并荣获“皋城杯”,各类设备设施与安徽长城物业公司完成移交工作,统筹做好双拥、文明创建、普法、综治、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1、扎实开展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行为作风专项整治活动,巩固行为作风专项整治所取得效果;

2、持续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管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3、继续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向纵深发展;

4、强化政务服务第三方机构评估工作,认真做好评估信息采集和评估结果运用工作;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国家沿边开放政策

为提高民族地区沿边对外开放水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针对沿边地区特点的开放政策,其中边境贸易优惠政策构成了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主体内容。1.边境贸易优惠政策。边境小额贸易税收优惠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家对沿边地区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优惠政策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实施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1996~2008年)和以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代替进口税收减半征收政策(2008年至今)。具体内容如下:1996~2008年。199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定口岸进口的商品除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和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外,1996~1998年,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继续实行“两减半”政策。2008年至今。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边境地区经济贸易发展问题的批复》指出,自2008年11月1日起采取专项转移支付办法替代此前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税收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的政策,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专项用于支持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能力建设。边民互市优惠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不断提高沿边边民互市进口商品免税金额。1996年,《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边民互市进口的商品,不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免征进口税,超过人民币1000元的,对超过部分按国家税法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税。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关于进一步发展边境贸易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提高边境地区边民互市进口免税额度至3000元;2008年,《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再次将免税额度提高至8000元。2.支持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鼓励企业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对其进行有偿、无偿、贷款贴息;设立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建立对外承包工程风险保函贷款贴息等。3.口岸建设优惠政策。2009年3月31日,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边境维护和管理,其中包括边境一类口岸运转、通关条件改善、边贸仓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4.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2010年3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规定以一般贸易或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从陆地指定口岸出口到接壤毗邻国家的货物,并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可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明确限定可享受政策的口岸。2010年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了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了境外结算的区域和扩大了贸易方式,提出实行试点企业备案管理制度。

(二)国家对云南沿边开放颁布的优惠政策

1.云南省人民币结算准予退税试点。2003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以人民币结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通知》,决定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退税政策自2004年1月1日起在云南进行试点。试点第一阶段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9月30日,执行70%退税率。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以人民币结算的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试行退(免)税的补充通知》,决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对云南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银行转账方式结算的,应退税额由以前的退付70%,上调为100%退付;对以现金方式结算的,仍维持按应退税额40%退付的规定。自2004年10月1日起至第二阶段执行100%退税率。2.国家支持云南省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政策。2011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总体要求,并分别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投资与产业政策等方面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见表1)。

(三)云南省沿边开放相关配套政策

为加快沿边对外开放,云南省自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企业“走出去”的财税扶持政策措施的意见》(2005),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资金支持方式,专项支持到境外投资办厂,到境外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各类活动,对境外企业实行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境外投资经营,中方分得的税后利润,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至2010年,按国家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的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第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2008),提出扩大开放的工作重点,其中针对边境贸易提出了提升边境贸易水平的要求,提出用好用足国家边境贸易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双减半”政策。探索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园区的新模式,建设一批边民互市示范点,扩大与相邻国家边民的贸易往来。第三,《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年1月),提出云南将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提升对外经贸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内经济合作;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2012年2月),提出努力构建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以周边国家为基础,积极推动一批互联互通项目。《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意见》(2012年6月),明确提出要下放4个审批权限、出台15个支持政策以及边境经济合作区,实施独立的管委会制度且拥有独立财权等,要使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政策和投资洼地”。此外,云南省还颁布了以下一系列政策支持沿边开放工作,见表2:

二、云南省沿边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贷;规模;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067-02

2009年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主导下的国内银行信贷出现井喷,全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元,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90%,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进入2010年,在结构改革的大潮下,信贷形势将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及时准确掌握这些变化,有利于我们增强相关工作的预见性,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式,取得更多实效。

一、信贷规模

1月20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明确2010年新增信贷将控制在7.5万亿元左右。这一规模比去年下降了2.09万亿,但比较前几年3万~4万亿元的规模仍然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制定这一规模的原因和依据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宏观判断:一是总体上已呈现“V”字型反转;二是大量的信贷资金发放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7.5万亿元信贷资金在投放方向上总体安排是“有保有压”:对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确定的中央投资项目继续支持;对产能过剩行业(钢铁、有色、建材、汽车、船舶)严格调控;对地方和企业自主投资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对房地产行业信贷严格控制。

7.5万亿元信贷资金在投放时间上的新的要求是“均衡放贷”:往年银行依季节放贷比例一般是5 ∶3 ∶1 ∶1,今年则预计控制为4∶3∶2∶1。

二、利率变化

2010年是否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通胀现象已经出现,央行1月18日将存款资金积累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如不加息,会出现负利率,因此今年上半年会有两次加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加息会增加民间投资成本,打压投资热情,使得实体经济不能被有效带动;加息还可能导致热钱涌入,加大流动性管理难度,因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没有。

2月9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澳州央行讨论会后表示,中国银行业放贷步伐稳定,目前尽管通胀情况有所显现,但仍然处于低位,中国央行将密切关注通胀的情况。从根本上讲,银行贷款利率是否会调整提高,主要是看通货膨胀是否明显严重,从年初情况看通胀情况初步显现(2月份CPI升高至2.7%、当CPI连续三至六个月上涨超过4%,说明通胀明显),通胀预期则较为强烈,初步判断,今年上半年加息可能性较小。

三、信贷结构调整

2010年1月19日,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温总理的讲话正式拉开了中国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的序幕。央行在本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节奏,尽量使信贷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银监会在今年1月16日第一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要求 “商业银行要合理控制信贷增量,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努力实现均衡投放。”之后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监管新规定,以避免贷款投放大起大落。在此形势下,商业银行无一例外地“将信贷投向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信贷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模式相结合”作为战略规划,依据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行资产组合管理,调整了行业发展战略,采取有保有压策略,注重信贷项目的商业可持续性。

建设银行:将巩固传统优势业务与加快发展创新业务有机结合,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三农、节能减排、医疗卫生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

工商银行:以“六个重点”和“三个严格控制”,作为结构调整主线。重点支持:一是在建续建以及已签约重大项目建设;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到绿化产业;三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贸易融资需求;四是居民合理消费需求;五是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为指引,支持战略区域发展,提高中西部、东北和重点县域信贷比重;六是综合利用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内保外贷,结构性融资,买方信贷等产品,重点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支持大型企业境外并购,海外能源基地和承包工程建设。三个严格控制:一是对国家重点项目以外的新上项目行业贷款;二是“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行业贷款;三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农业银行:在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同时,调整了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公路、纺织、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信贷政策,使部分企业“进得来”、“贷得到”、“能控险”。

中国银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贷款余额将下降,境内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水利等公共设施及交通运输仓储、邮政行业贷款比例将上升。

综合国内银行业在今年的政策业务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基建领域贷款比重应该略有下降,消费贷款和私营部门、民间贷款占比应该上升。

2.鉴于2009年,长期贷款项目多,比重大,影响了资产负债结构的均衡,使流动性受到威胁的状况,今年将注重防范流动性风险,在贷款期限上要增加短期贷款的比例。

3.信贷产业结构,将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工程,民生改善工程,三农领域、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项目及优质中小企业。

四、银行业监管

进入2010年,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主要表现在制度安排、政策调整、信贷风险预警提示和信贷检查四个方面:

1.制度安排:2月20日,银监会正式《流动资金贷款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加上此前已经实施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共同成为中国银行业贷款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

2.货币政策调整:一是央行于1月六次持续发行票据,实行正回购交易,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明显加大;二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一步回收流动性(2009年底,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9.77万亿元,此举回笼资金约3000亿元);三是货币市场利率上涨,1月央行多次上调央票利率,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涨了8.04个基点,91天期央票正回购利率上升了3个基点,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调了8个基点。

3.风险预警提示:在2010年中国银监会工作会议上,刘明康主席特别指出,在2010年将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信贷政策,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在2010年大型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刘明康主席又一次提出要特别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4.信贷检查:年初银监会组织了对银行业《固贷办法》执行情况检查中,重点包括五个方面:固定贷款项目申请的合规性;贷前调查是否尽职、贷款审批程序是否合规;贷款是否遵循“协议承诺”要求;贷款发放是否遵循“实贷实付”原则;贷款支付是否遵循“向受益人支付”的原则,是否按规定采取受托支付方式。近期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委开始联合起来,计划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全面排查。

监管层的制度安排,强化了信贷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政策调整则加大了货币资金回笼力度,风险预警将促使银行信贷更加审慎,信贷检查将对资金投放起到限制作用。

五、政府融资平台

1月19日,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指出“要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加强借款用途管理。”周小川行长指出,地方融资平台主要以政府所拥有的土地作质押进行融资,靠综合收费能力而非项目自身的收费能力偿还债务,因此可能造成地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欠缺,银行业产生不良资产等问题。

银监会刘明康主席1月20日在出现亚洲金融论坛时,要求银行对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分析固定资产贷款的相关风险,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之后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将现有的平台公司贷款“项目包”逐笔打开,进行严密梳理,对贷款实施分类处理。对无资本金,仅靠财政担保的项目停止新授信,对项目资本金的落实情况、土地等担保品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对还款来源进行保全保证,同时严厉追究失责行为。摸清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情况。今年元旦后不久,财政部等部门向各省级地方政府下发了“政府负债调查表”,近日又发出通知,要求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地方政府和人大所开具的担保函无效,发改委新设了隐性门槛,对城投债开始数量限制。

在此背景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纷纷把政府融资平台作为风险防范的重点对象。

分析平台风险大的原因主要是平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少实际的主营业务和固定资产,依赖财政进行担保,地方政府是实质上的负债人,如地方政府举债过度或财力下滑影响偿还能力,贷款将成为不良资产。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融合发展 创新创优 政策扶持 法规建设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全国广播界认真学习贯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履行“48字”职责使命,着力加强融合传播能力建设,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群,精心做好开局“十三五”、决胜建小康、改革供给侧等主题报道;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打造一批精品力作;讴歌时代主旋律,推出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民生和典型报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梳理去年一年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简称“广电总局”)的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以及业界的执行情况,解读其对广播发展的影响,借此提示广播媒体的发展前景。

一、大力推动网络和媒体实现融合发展

2016年4月,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要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电总局相继出台措施意见,加强网络基础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安全保障,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2016年3月,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该通知针对现阶段双向进入业务许可申请和审批工作,广电、工信的行业监督职责划分,具体工作要求以及协调机制做了进一步明确和重申。文件中关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在全国推广地区经营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业务的表述,预示继电信、联通之后,移动也将获得IPTV传输业务牌照,这为2016年IPTV市场三箭齐发的景象提供了前提。从中可以看出,在健全协调机制方面,各地协调小组的权限和执行要求在加大,无论是所起的协调作用还是每季度的汇报机制,都体现出政府对于三网融合全面推进的重大期许。5月,广电总局下发《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和《关于当前阶段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交互式网络电视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2月,、财政部、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的意见》。《意见》对加快推进全国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完成网络整合工作。《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兼具宣传文化和信息服务特色的新型融合网络,建立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全国性数字化文化传播渠道,为传统广电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与制度保障。

2.加快推用教迦诤

为进一步提升广电媒体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2016年2月,广电总局《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用以引导和规范广播电台融合媒体制播平台建设,提升其面向媒体融合的综合制播能力。《白皮书》提出,融合媒体的制播必须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系统架构和技术体制,才能满足媒体融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的建设架构既要解决现有问题又能兼顾未来发展,既要提升传统业务又能支撑新媒体业务,构建的媒体融合技术体系要能提供丰富制作工具,整合多种类节目、业务资源,支持多终端采集与,建立运营服务体系可管可控,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现传播内容,为推进台网联动、全媒体互动传播提供顶层设计和实施策略。7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两年内,在局部区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几种基本模式。在“十三五”后期,取得全局性进展,建成多个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出数家拥有较强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新格局。可以看出,未来广电机构将围绕管理体系、节目体系、制播体系、传播体系、服务体系、技术体系、经营体系、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考评体系等十个方面进行深度探索。这是继2014年8月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4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推动媒体融合的又一重要文件,反映出广电总局对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高度重视。为加强针对性和指导性,广电总局于2015年下半年就启动对《意见》起草的调研工作,多次征求中央和各省区市广电行政部门、播出机构等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该文件的形成具有广泛的共识。

3.业界行动

2016年,各级广播媒体主动拥抱新媒体,在变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新的传播平台和产业方阵开始形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智能检索等先进技术,构建互联、互通、互用的全国性采编平台“中国广播云”。以融媒体平台为核心,吸纳全台优秀策划和采编力量,初步形成全台全时段联合作战的融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依托“中华云”全媒体融合平台,重点打造ChinaNews、ChinaRadio、ChinaTV三个移动端媒体产品,分别聚焦多语种图文、音频和视频资讯,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自主可控的国际传播。8月,中广联技术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发起成立“广电媒体云技术产业联盟”,旨在加快推动云平台建设,打造广电媒体云生态。

5~11月中广联合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合举办全国广播媒体融合案件评选推介活动。全国近50家中央和省市级电台提供了240多个案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云平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团队运营模式创新”、贵州广播电视台的“互联网+智慧交通云平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微啵云’跨媒体交互运营平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的“阿基米德FM”等获评十佳案例,在11月上海广播节期间正式,这些成功案例和有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成为促进广播融合转型的“助推器”。12月,人民网研究院2016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跻身中国广播电台融合传播百强榜前五位,河北交通广播FM99.2、天津交通广播FM106.8分列百强榜第二和第四。在广播融合传播百强榜中,交通类广播数量最多,达到49家,新闻类广播23家紧随其后,另有经济类7家、城市生活类6家、音乐类6家、汽车类5家、文艺类2家、体育类1家、乡村类1家。从上述业界行动可以看出,“互联网+”为传统广播在内容、渠道、平台建设等方面开拓了新领域,成为广播媒体加速转型升级的引擎。

二、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

2016年2月,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贯彻中央部署,广电总局加大节目创新创优的推进力度,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广电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在节目创新领域积极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

1.政策引领

6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就加强自主创新、引进模式管理、920时段编排、节目扶持政策等做出进一步说明。要求不断研发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节目,增强知识产权意识,管好节目流向,遵守法律规定和市场规则,防止抄袭模仿、侵权盗版,要求诸如“男神”“女神”“偶像”这类词汇不得出现在节目名称里。与境外机构联合研发、邀请境外人员担任主创人员或境外人员在节目制作中发挥主要指导作用的节目,如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识产权,视同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管理。在播出安排和推广评奖等方面,对自主原创节目优先考虑。同时决定,增加“表彰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通报”的频次,将这一旨在引导鼓励广播电视机构创作生产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创新优秀节目的活动,由年度改为按季度,《直通北上广》等广播节目榜上有名。

9月,广电总局在太原召开“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座谈会”。会上展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等7家单位制作的创新节目案例,经过剖析研讨,提出“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要求节目创新实现“三个转变”:从经济驱动到创意驱动的转变,从包装炒作到内容制胜的转变,从服务广告客户到服务人民群众的转变,倡导在平实中传递向真向善的精神力量。12月,广电总局在海口召开“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坚持把人民的评价作为最高标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创新看作节目的生命,重视原创、鼓励原创,坚决反对各种抄袭、模仿、跟L克隆之风。

2.重点扶持

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简称“工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广电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类媒体均有义务刊播公益广告。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按规定的条(次),在每套节目每日播出公益广告。其中,广播电台在6:00至8:00之间、11:00至13:00之间,播出数量不得少于主管部门规定的条(次)。播出公益广告作为中国特色广播媒体的重要指征之一,在制度方面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2015~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联合举办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的通知》《关于公示2015~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等,加大了对公益广告创作的扶持和引导。此外,《关于公示2015年度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关于征集2016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重大项目的通知》等相关节目的扶持发展专项计划也相继出台,体现对上述节目创新创优的鼓励和支持。

3.常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按规运行、照章办事既是创新必须遵守的前提,也是创新升级再度出发的起点。3月、4月、7月,广电总局连续召开专项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部署加强和改进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工作。要求进一步严格把关,确保各类媒体、各类节目都成为传播主流声音、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绝不能为错误思想和不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明确社会制作机构不得制作社会类、娱乐类新闻,各级播出机构要严格按照频道定位开展相关报道、开办相关节目,确保社会类、娱乐类新闻的正确导向。4月、7月,广电总局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其实,针对未成年人参与广电节目的规定一直都有,2013年广电总局曾下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参与的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坚持正确价值观,防止未成年人参与节目的成人化倾向,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等。从长远看,限令将对综艺节目的发展起到正确引导作用。此后广电总局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医疗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台、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出台《关于改进体育比赛广播电视报道和转播工作的通知》,明确重大国际体育比赛的转播权由被授权单位统一谈判和购买,避免无序竞争和哄抬价格等现象。

此外,2016年11月工商总局以总局令(第89号)颁布《广告登记管理规定》,规定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广告业务,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广告登记,明确了广告的规管流程。

三、加强网络传播及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2016年,全国人大相继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网络播出秩序,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广电基础设施建设。

1.全面加强网络传播服务管理

针对网络传播存在的违规问题,有关部门2016年密集出台整改措施,以实名认证、分类分级以及信用黑名单等制度治理乱象,引导和鼓励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提升网络视听内容品质和服务质量。2月,广电总局、工信部联合第5号令,从3月10日起施行《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指出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和外资经营的单位不得从事网络出版服务。广电总局3月启动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评审工作,8月下发《关于公布2016年度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案例部分)评审结果的通知》,引导和鼓励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6月下发《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对移动游戏的出版前置审批环节予以规范,从源头开始加强网络游戏产业监管。9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直播平台必须“持证上岗”,开展直播活动前要备案;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来开展业务。12月《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规定》,明确网络平台作为开办相关服务的主体,要履行内容把关等管理责任,节目范围不得超出平台自身许可证载明的业务范围。针对网络剧存在制作粗糙、把关能力不足、有故意冲击底线和打球现象,广电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要加强全流程管理,线上线下统一审核标准,电视台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能播;加强对优秀网络剧的引导,重点网剧提前介入,尽可能减少产生恶劣影响而被叫停的情况。

网信办也加快了相关政策出台的步伐。6月,相继《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前者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审核、公共信息实时巡查等安全管理制度,不得以链接、摘要、联想词等形式提供含有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提供付费搜索信息服务应当依法查验客户资质,对付费搜索信息逐条加注显著标识。后者强化了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信息服务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App Store)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11月,《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实行“主播实名制登记”“黑名单制度”等措施,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7月,工商总局《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界定互联网广告包括推销商品或者服务的付费搜索广告;要求互联网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使消费者能够辨明;付费搜索广告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

上述规定、措施的施行,对于强化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生态,整顿网络视听节目播出秩序和市场监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修订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签署命令,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涵盖了无线电频率管理、台站管理、发射设备管理以及无线电涉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完善了有效开发利用无线电频率的管理制度,减少并规范了无线电行政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利用“伪基站”等开展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戒力度,为推动无线电管理各项工作,促进无线电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广电总局也制订或修订了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产品目录》《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技术验收规范》《数字电视信号在发射和二次分配时的编解码技术要求》《数字电视信号在传送、一次分配和SNG网络传输时的编解码技术要求》《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关于规范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抽样检测工作的通知》《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受理工作规则》《NGB有线智能融合终端总体架构》《广播电视发射机数据通信接口规范》《基于卫星传输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等。这些技术标准对提升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3.提升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有关政策法规中的重要内容,2016年3月,广电总局科技司印发《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暂行技术要求》,对“县级应急广播系统的基本结构、总体及分部技术要求、系统工作模式、系统接口等”进行了规制,为基层应急广播建设提供了指导标准。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础上“实现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清晰接收升级,由传统视听服务向多层次多方式多业态服务升级”;明确到2020年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标志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取得历史性突破――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从行政性“维护”到法律“保障”的跨越,公共文化服务将实现从可多可少、可急可的随机状态到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的跨越。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配套维护设施、数字工程建设等,都将在此法推动下得到更好提升。

四、结语

行政前台月度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提高认识阶段(2010年2月-4月)。

1、成立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场所,配备办公用品,开展正常工作。由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负责。(3月15日前完成)

2、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安排等事项。由市纪委、市委办、市府办负责。(3月7日)

3、制定开展“端正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抓好各级干部学习教育,利用2个月左右时间进行集中学习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专题辅导、研讨交流、撰写体会等相结合的办法,认真组织开展各层次的学习教育活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

4、制定落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宣传报道计划,督促新闻单位开辟专栏,落实专门报道人员。由市委宣传部负责。

5、召开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结合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对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由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负责。(3月8日)

6、各县(市、区)和市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3月15日前上报)

7、科学设计培训项目和内容,认真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等,组织开展“端正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大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切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作风建设年”活动。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和市机关各部门负责。(3月份开始)

8、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观看影片《村支书郑九万》。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负责。(3-4月)

9、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由市委办、市府办负责制定方案。(4月底前完成)

10、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大技改项目、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三联系”制度,并建立重点项目全程跟踪、通报督查和定期例会制度,及时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由市经委、市外经贸局负责。(4月底前完成)

11、召开市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业主座谈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由市经委负责。(4月份)

12、深化招投标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招投标平台建设推进会。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配合。(4月上旬)

13、召开“作风建设年”活动工作汇报会,总结交流第一阶段工作情况,对第二阶段工作作出部署。由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5月上旬)

第二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阶段(2010年5月-8月)。

1、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并认真梳理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由市、县(市、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机关各部门负责。(5月上旬)

2、对照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认真查找本单位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方案开展整改。由市、县(市、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机关各部门负责。(5月份开始)

3、针对2009年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活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根据各部门工作实际,3月底前制定整改方案。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落实整改措施。由市机关各相关部门负责。

4、派出督导组对全市各地各部门“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由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5月底前完成)

5、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服务。以部门为单位,利用3个月时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具体服务工作。机关部门县处级领导干部要确定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基层对全市相关经济社会环境的意见建议,形成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上报;以部门为单位组织中层干部对本部门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思想障碍、体制弊端、规定做法深入排查分析,并提出优化发展环境对策建议和举措,汇总后形成综合报告上报;组织开展“访基层、问需求,搭桥梁、送服务”活动,让机关干部真正走出去、走下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8月底前完成)

6、进一步整合行政服务资源,拓展行政服务平台的功能。加快完成新办事大厅的装修工程,3月底完成办事大厅搬迁工作。要以办事大厅搬迁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人员和事项进驻窗口的力度,组织尚未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部门(单位)窗口有序地进驻办事大厅办公。由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

7、规范和公开行政许可事项。在清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基础上,根据省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审定结果,对保留实施的许可项目以《市行政许可项目规范明细表》的形式,对许可事项名称、审批对象、审批依据、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期限、收费依据和标准等内容进行规范,并督促各部门及时公开、严格执行。由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法制办负责。(5-6月份完成)

8、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按照坚决、积极、周密、慎重的原则,开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部门行政审批处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要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要授权到位。由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4月份完成调研工作,5月底前拿出具体方案提交市政府决策,7-8月份正式组织实施,10月份完成)

9、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推行网上办公和网上办事,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由市府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5月份提出实施方案)

10、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盼望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进一步整顿“会风、文风”,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由市委办、市府办负责。(5月)

11、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机关部门政务公开事项,全面推行市机关部门网上政务公开工作。由市公开办、市法制办负责。(6月底前完成)

12、坚持和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恳谈日、网上恳谈等制度。由市委办、市府办负责。(5月底前完成)

13、继续办好“行风瞭望”栏目,加大对专项纠风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办好“行风热线”节目,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平台。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公开办、市纠风办、市广电总台、日报社负责。

14、进一步完善“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和部门审批“一审一核制”、联合踏勘制等工作制度。由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6月上旬)

15、建立完善培训办班审批制度,加强对各类评比、排序管理。由市委办、市府办负责。(6月份完成)

16、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合理规范执法程序,确保行政执法活动流程清楚;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依法行政,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下达罚款指标。由市法制办负责。(7月份完成)

17、严格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09〕15号)的规定,在全市大力倡导“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于机关工作的各个环节。由市委办、市府办、市纪委监察局负责。(5月初开始)

18、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实行定点管理。通过招投标对省级、市本级出差和会议饭店予以定点,并与定点饭店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定点饭店实施动态管理,设立投诉电话,对不能履行协议的及时清理出局。由市财政局、市纪委(监察局)负责。(6月份开始实施)

19、全面清理党政机关拟建、在建楼堂馆所。按照省纪委、省发改委、省监察厅专项治理的部署和要求,对全市党政机关拟建、在建的楼堂馆所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属违反规定拟建和在建的楼堂馆所坚决停建和缓建,经批准的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财政局负责。(6月中旬)

20、严格执行接待经费标准。加强单位预算支出观念,严格按预算项目控制各项支出,不准擅自提高接待标准和超标准接待,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接待费、会议费等经费支出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由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负责。(7月上旬)

2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含公、检、法)闲置房产出租、出售等收入管理。制定和完善《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有房产出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并予以实施。由市财政局、市纪委(监察局)负责。(5月底前完成)

22、加强公车管理。规定公务用车工余时间停放地点,对公车私用、公车私驾、超编制配置和超标准购置小汽车等情况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适时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或抽查情况进行通报,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由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负责。(7月底前完成)

23、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通过宣传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扩大政策知晓面,鼓励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提高政策效应,同时对国家在资金、土地方面的政策进行宣传,努力使企业适应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后的发展要求。由市经委、市外经贸局负责。(5月底前完成)

24、召开园区现场会,进一步提高开发区(园区)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区内主导产业的行业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开发区(园区)的招商落地功能和承载能力。由市经委、市外经贸局负责。(5月份)

25、建立教育收费电子监控平台。全面推行教育收费电子实时监控系统,上半年各大专院校、初高中进入监督平台,下半年各小学进入监督平台。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纠风办负责。(5月上旬开始启动)

26、继续加强对公路“三乱”的监督检查,严格实施公路“三乱”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所有公路无“三乱”摘挂牌制度,严肃查处涉及车辆和道路的“三乱”行为,确保我市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林业局、市纠风办负责(5月底前启动)

27、严格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认真清理整顿乱加价、乱收费等问题。开展纠正乱收费、不合理收费、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的专项检查。由市纪委(监察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纠风办负责。(8月底前完成)

28、完善政府与企业家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市领导定期协调机制,定期协调重大项目实施、工业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由市经委负责。(8月底前制定工作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例会)

29、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层构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坚决纠正少数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由市纪委(监察局)负责。(8月上旬)

30、开展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文章评选和《日报》理论好稿评选活动。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8月底前完成)

31、组织开展明查暗访。由市效能办负责。

32、召开第二阶段工作汇报会。总结交流第二阶段工作情况,部署第三阶段工作。由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9月上旬)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总结提高阶段(2010年9月-12月)。

1、派出督查组进行督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整合机关管理资源,优化机关管理要素,规范机关干部行为,改善机关运作方式等工作,切实解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注重建章立制。由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9-10月)

2、开展解难题服务活动,及时交办企业上报难题,着力做好难题办理和跟踪协调工作。办理难题的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要排出时间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承办人,集中精力抓好解难题工作。由市经委、市相关部门负责。(8月底前完成)

3、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向银行金融机构推介重点项目、成长型中小企业。由市经委负责。(9月份)

4、举办汽摩配行业对接会。组织市内30家汽摩配制造企业,邀请一批国内外汽摩配知名企业进行一次规模大、合作广、水平高的对接活动,推动我市汽摩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市经委负责。(9月份)

5、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重点项目企业进行实地视察,营造全社会关注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由市经委负责。(10月份)

6、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清理。待省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公布行政许可事项审定结果后,在今年市政府办公室公布第一批保留的35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金政办发[2009]26号)的基础上,按合法、合理、高效、权责统一、监督有效的原则,全面展开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由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11-12月)。

7、“工业强镇”评选竞赛活动。坚持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为纽带,大力推进工业强镇建设,把中心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产业的配套区。由市经委负责。(12月份)

8、继续开展机关部门涉企科级岗位群众评议工作,对群众评议满意度列最后3位,经查实确实存在问题的,对有关处室负责人予以免职,并对所在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由市委组织部、市效能办负责。(9-10月)

9、开展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推动干部的交流和优化配置,拓宽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发机关干部积极进取的精神。由市委组织部负责。(11月)

10、开展对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行风评议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对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物价、国税、药监、质监、地税等27个部门所属各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开展创建“人们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切实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由市纠风办负责。(10月底前完成)

11、通过组织考评、民主评议、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实施对机关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深化和完善机关效能建设民主评议制度,组织实施好“百企万人评机关”活动,以评议和考核为导向,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提升干部素质,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由市效能办负责。(11月中旬开始)

12、落实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专项执法监察相关建议,推进政会(行业协会)分开,优化投资环境。由市民政局、市监察局负责。(12月底前完成)

13、对全年交办难题进行督查,汇总企业对难题办理的意见。针对第四季度有关部门向企业强制性征订报刊、杂志进行专项整治。(12月底前完成)

14、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建立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长效机制。由市委办、市府办负责。(12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