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Key word: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Quality; Supervision; mode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各项设施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市政管理部门也开始加强对市政…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精选5篇)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字: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our country municipal road project supervision model,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nicipal road out our project supervision mode existing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Key word: municipal; Road projects; Quality; Supervision; mode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各项设施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市政管理部门也开始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监督管理。由于市政工程一般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特点,一般在市政工程管理和建设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管。搞好市政道路工程是做好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关系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市政工程投资的效益,所以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管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管模式的现状,找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模式的改进措施。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2.1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现状分析

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受政府的委托,代表政府部门实施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任务,是政府监管职能的延伸,是增加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我国大部分地区加大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力度,许多城市道路有了很大的改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国市政工程质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应该做进步的完善。例如水稳天然砂砾、城市广场的建设、水泥稳定砂砾的建设的建设等项目在找不到准确的验评实施办法。

其次,工程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建设单位擅自简化基本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程序。例如,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采购的建筑材料低于成本价,造成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

最后,监理机构人员素质有良莠不齐的现象。例如,旁站监理工作中,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可能危及工程质量或者施工安全的情况时,应该立即制止,但是旁站监理人员没有在重要的监理位置,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2.2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虽然有着很大的改进,许多问题都得到了注意,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违背建设程序。例如2006 年,天津市建设厅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在抽查的10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45项法定建设程序中有21项不符合相关的规定,不合格程序占到了将近百分之五十。一些道路工程没有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项目施工图设计没有经过相关审查,甚至一些施工项目缺乏工程质量监管手续。

(2)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工作不到位。一方面,监理单位主观方面存在问题,监理人员不能够有效的履行其职责;另一方面,由于业主环境不是很理想、建设工程监理的设计环境复杂等客观原因造成监理工作十分困难。

(3)市政道路建设存在着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

1)道路不平整,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不光滑;

2)施工控制没有做好,沥青路面破坏现象时常发生;

3)施工前没有做好勘察工作,部分施工现场存在着高填土、软土地基超限沉陷下沉的现象;

4)没有做好细节工作,例如沥青水泥路的接茬处和桥梁伸缩缝极易导致桥头跳车。

3.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模式的改进措施

3.1政府监督改革的趋势

市政工程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政府对于施政工程的改革对于不同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但是总体上是将市政工程的监督管理和市政工程的质量相结合。笔者总结,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方面,政府的改革趋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做好政府市政工程质量委托工作,进一步实现政府质量监督市场化,保证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2)加强施政道路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有效性和人员的素质。

(3)尽可能使政府质量的监督制度合理化,同时对监督市场做进一步的规范。

3.2监督机构管理机制及制度改革

进行监督机构管理机制的改革,应该做到进行科学的决策,注重决策对整体目标的影响;采用最有效的控制,有效的控制和实现质量监督的目标;增加时效性,保证质量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进行监督机构管理制度的改革,应该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法律法规的建设,从国家提出相应的法律,到地方根据具体情况出台建设规章。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依(图3-1)。

图3-1 法律法规的纵向结构图

3.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改革

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政府监管改革的趋势,对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提出两点建议:

(1)质量安全联动监管

不论是质量监管还是安全监管,监管地点都是施工现场。我国许多地区分别对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如果将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合并起来,一次检查,二项覆盖,可以大大的增加监管效率。但是也对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所以要做到质量和安全联动监管必须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选拔具有多方面监管能力的优秀人才。

(2)不同工程差别监管

我国现有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比较单一,对于不同的工程监管模式基本相同,没有体现出不同道路施工单位之间的差距。可以对不同的道路施工单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对道路施工单位进行评定,分为“绿、黄、红”三个等级。将施工质量很好,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标记为绿色,项目投标时优先考虑,年检时给予绿色通道,对其资质升级进行推荐。将施工项目较少或者施工业绩平平的施工单位标记为黄色,增加指导,提高业绩。将那些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标记为红色,增加监管力度,不定期对其进行抽查,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参考文献

[1] 孟宪海.德国建设管理体制的特点及研究[J].建筑经济,1999(6):40-43.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市政工程;重要性

引文:市政工程不仅仅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且市政工程在城市的道路机制中肩负着城市人民交通安全高效的责任。因此,工程单位必须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达标,时刻谨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近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管理中还存在有招标违规、质量重视度不够等问题。近阶段,针对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笔者经过归纳和总结出市政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质量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

1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从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项目开始实施前,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也决定投资金额、对工期进行控制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技术等方面,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认真考虑质量、工期和投资等目标间的关系,明确施工项目质量水平和目标。(2)市政道路工程以勘测设计为基础,勘测设计结果不准确,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和选线,是以水文勘察、测量、地质勘查等勘测为主要依据,地质、测量、水文等勘察成果必须需如实反映市政道路的自然条件。勘测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确定了市政道路的结构尺寸和类型、材料类型和组成、平面位置和纵横布置等工程实体元素,决定了施工的质量标准和难易程度,进而决定了市政道路的基本性能。勘测设计本身,如果结构方案不合理、深度不够、不符合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计算不准,就会导致道路工程质量的“先天不足”,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影响工程的质量。(3)施工是关键。工程质量主要依靠施工环节来实现,其对工程质量的高低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方应按照设计文件和规定的工艺进行施工、采用先进高效的设备、使用质量合格的材料。(4)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是靠工程验收来保证的。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竣工后,共同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及验收,同时,政府负责质量监督的部门、交通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这一过程是最后对道路质量进行确认,依据相关验收标准,检验其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能否交付使用。总之,应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谜行质量管理与控制,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保证道路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和标准。

1.2从工程作业要素的角度分析,影响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方面的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操作者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中全部的生产活动都是由人组织实施的,因此人的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人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品质、技能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文化思想水平、决策能力、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道路质量的优劣,受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高低的影响较大,人的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质量上。(2)材料的因素。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在工程投资中,材料的费用约占60%。由此可见,其质量是道路工程质量的基础,须加强对材料质量的管理。材料的质量检验是否合格,能否合理的选择和组成材料,施工中是否恰当运输、使用和保管材料等,都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进货渠道,从源头上控制原材的质量。特别是钢筋、水泥、砂石料、成品、半成品等,在质量检验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3)机械设备的因素。主要有操作工具、生产设备、各类施工设施、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运输设备、测量仪器等,是道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物资基础,影响和决定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工艺要求、设计要求,正确的选择、管理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程的质量水平。

2完善和优化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管理的措施

2.1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和适宜性,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随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成熟,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变化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当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以保证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2.2加大政府对质量监管的力度

作为市政道路建设的投资方,对于投资巨大、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工程,政府应该加大检查、检验的力度和频率,对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必要的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服务,确保政府投资万无一失。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工程质量监管中的作用,加快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相关的网站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实现网上远程监测、投诉和备案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3建立责任追究制

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不能仅对实体质量进行检查,对不同质量行为都要进行监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经费、人员和受监工程数量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对所有的工程和每一道工序都进行全面的检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如何保证没有抽查到的工程的质量呢?根据工程不同主体进行分配,把质量管理的责任分配到个人,采用责任追究制,同时建立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及自我检查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理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3

3结束语

质量管理是市政道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质量管理是贯穿于道路建设管理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入大,使用年限较长,影响面广,同时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寅援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浅议[J]援科技向导,2012(29).

[2]李可才援公路桥梁建设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援科技与企业,2012(06).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1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越来越快,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无数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市政配套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方面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相关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整改和提高。首先要严格建立招投标工作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招标单位要严格按照招标程序,公开招标。积极鼓励并邀请具有高级资质、高水平、有良好口碑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与到工程中来,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进行综合的评价,优中选优,最终评定出中标单位。

1.2对中标单位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的管理问题。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存在漏洞,借着施工企业的资质投下标的,然后以类似于转包、分包的形式转给下属的项目部,无形中削弱了中标单位的管理力量,容易造成质量保证体系的缺失,导致工程存在质量隐患,交工运行后出现质量问题。业主方应当成立审查组,审查组由建设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工程设计单位的技术主管、监理单位的总监等人员组成,对施工单位的组织构成、人员配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应有批复意见书。

2施工前准备阶段

2.1施工准备技术方面

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主持技术交底。由工程设计人员对本工程图纸的施工要点、重要节点、注意事项等等进行说明,施工单位总工及技术人员、监理单位工程总监可以结合图纸提出自己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交底可以加强各单位之间人员的沟通和联系。技术交底后要形成会议纪要,对重要事项记录在案,方便以后查用。市政工程施工包括了道路、给排水、热力、桥梁、绿化等多个专业多个方面的沟通配合,各个专业各有特点,又受到工期、场地、季节性等诸多条件制约,为了能够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2施工准备现场方面

建设单位同监理单位应该组织人员对施工单位开工前的现场准备进行检查,看现场人员配置、机械设备、场地布置是否符合施工所需,检查施工单位对现场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落实情况。由监理单位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监理大会,对工程开工后的重要问题进行落实。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交通拥堵问题而进行的改造、修复、重建工程,而根据原有道路路面的情况,区别处理。当原有市政道路路面的破坏情况不是很严重时,可以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处理,然后将路面上的残留物全部清理干净后进行施工,以保证新路面的强度;当原有市政道路路面的破坏情况已经很严重,就需要将路面的原有路面铺设的面层全部清理掉,并且对下面的路基层进行填充压实处理,然后进行施工;当原有市政道路路面已经受重型车载或者温度变化等原因出现了断板现象时,就要对原有道路路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对路面受力结构进行重新设计,然后进行重建施工。市政工程道路施工往往处于交通要道,在施工的时候容易带来交通堵塞的现象,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施工时间尽可能的缩短,施工效率尽可能的提高。建设单位需要提前办理好施工许可证及相关手续,避免因检查影响施工进度,如果涉及拆迁,要提前做好有关拆迁的工作。施工过程中要提前同交管部门沟通,施工范围内限制人车通行,在相应区域贴出交通标识,让人们避开施工路段。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施工进度,损害市政工程的形象。要引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最主要的是噪声污染、水污染和施工垃圾污染。由于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噪声污染,需要在施工工艺上采取一些降音措施,必要时可以安装隔音设备,大型机械设备使用要错开人们的休息时间。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水污染往往是施工废弃材料经雨水流入地下水造成的。施工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会滋生细菌,使施工受到影响,严重的话会破坏城市面貌,影响工程形象。

3施工阶段的管理

3.1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管理最重要就是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是根本,是关键。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参与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参与各方首先应该加强对施工工程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经验,以各种口号、先进事迹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促进,并以反面教材给全体人员敲响警钟。在施工现场对施工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评估,在各个工程节点的衔接处都要特别重视,出现问题应该及时地进行处理,对施工中表现出色的班组进行奖励,对出现问题的工人进行惩处。建立层层推进的质量体系,各项工程都必须为下一个节点提供质量合格的工作面,方便施工,并接受监督。政府职能部门派专人负责工程质量,其他监理、地勘、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商等都按照各自分工,承诺对自己涉及的领域承担相应责任。

3.2施工阶段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地点一般位于交通繁忙、人车众多的交通要道,所以安全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要求施工单位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沟通协商,尽量让车辆绕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交通安全事故。在施工区域张贴施工标记,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装防护网、防护绳等安全防护设施,定期对用电设施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总之,要使整个工地现场处于可控状态。

4竣工验收和移交

市政工程竣工验收是对整个市政工程施工体系的总的检验和评估,由建设单位主持,城市市政质监管理部门、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通过对工程的实际规模、外观、隐蔽部位相关文件的检验,验证是否与当初设计要求完全相符,填写各种手续表格,经各方验证无误后归档。然后将工程移交给业主方。

5结语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国内经济和城市化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对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市政道路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工程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其施工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操作不很规范,就容易造成了一些质量缺陷,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没有高质量的设计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工程。一个项目由一个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主持负责,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从而做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另外,设计中使用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结构方案不合理,存在明显缺陷,必然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二)、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工艺影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交监理单位进行审核,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另外,市政道路经常受到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施工实际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多变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动态计划。

(三)、工程参与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最终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工程情况、设计意图和要求、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向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反映情况,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畅进行。

(四)、确定合理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目前,工程招投标已经在建设工程领域广泛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五)、工程材料的选择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材料选择、组成是否合理,质量是否检验合格,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都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一)、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二)、提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更是质量的创造者。因此,要提高施工质量就要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另外,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岗位职责且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考核办法。对交付监理签认的工程,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责任和大型结构物施工档案以明确质量责任。

(三)、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材料的使用应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项目质量监管部门对工程材料的监管,应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质检员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监管工程师也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供应来源,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抽样测试和复试,以保证用于施工的材料的质量。

(四)、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合适的工艺。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选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对于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至关重要。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反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实施过程中,现场人员要进行监控,并做好实施记录。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情况,施工单位要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制定程序化的制度文件,使施工方案的实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市政道路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一)、常见的路基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出现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超挖、扰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密实、不均匀下沉等现场。为防范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经复测合格,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挖出的土及时装车运走;填筑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并对软基进行处理;横坡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积水井内;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

(二)、常见的路面面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能会减少水泥等的用量,从而导致结构强度低,回弹模量小,承载能力低;另外,施工时压实控制不好,水稳压实不及时,在水泥终凝后还进行压实,破坏已形成的结构强度,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和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为避免以上的质量缺陷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合适的施工工艺控制路面和路基结构质量。对于沥青面层,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需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

市政道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整顿驾驶员队伍

(一)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监管

1、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与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要联合制定机动车驾校考试合格率和驾龄3年以内(含3年,下同)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肇事情况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或交换信息。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每半年向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提供一次驾校考试合格率和驾龄在3年以内的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肇事情况等材料。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每半年要向社会公布一次驾校培训质量排行榜,并对半年考试总合格率低于60%的驾校和连续两次排序最后一名的驾校进行整顿。

2、市农业局要制定拖拉机驾校考试合格率的通报制度,会同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制定拖拉机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处罚或记分处理、肇事情况通报制度。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驾驶培训质量排行榜,并对考试合格率低于60%的拖拉机驾校进行整顿。

3、市交通局、农业局农机管理部门对驾校培训情况要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存在降低培训标准、教学质量低、只收费不培训等问题的驾校进行整顿;对问题严重的,取消培训资格和教练员准教资格。改进驾驶员培训工作,增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和实际道路驾驶培训内容,推广学时制和驾驶培训计算机管理系统。严禁随意随地进行驾驶训练,实际道路驾驶训练须在公安交巡警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进行,其他项目的训练须在驾校自有训练场地内进行。

(二)严把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关和发证关

1、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农业局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考试员等级管理、考试员考试权限等规定,加强考试监管,规范考试员考试行为,对违反规定或降低考试标准的,应组织整顿,对问题严重的要取消其考试员资格。

2、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要严格按照公安部第71号令规定的车型进行考试,对报考大(中)型客车、大型货车驾驶证要增加实际路考内容。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考试系统,计算机考试系统及设施应当进行标定,未达标的不能作为考试合格依据。

3、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每半年将驾龄3年内发生交通死亡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驾驶员名单进行汇总通报。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市农业局农机部门要组织进行事故责任倒查与整顿。

4、3年以内驾龄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对驾校培训和驾管所的考试、发证情况进行责任倒查,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一年内事故率超过 10%的,交通、农机部门对驾校进行整顿,驾管所不得评为二等以上;事故率超过20%的,对驾校停业整顿,驾管所评为等外。

(三)发挥保险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在全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规定颁布实施后,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同时加大对客运车辆乘客人身伤害商业保险额度。

2、保险、交通运管部门要建立客运经营者、危险品运输经营者承运人责任险投保制度,并组织实施。对拒不投保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二、整顿路面行车秩序

(一)公安、交通等部门重点治理超速、客车超员违法行为

1、各级交通、公路、公安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成立普查组,对一、二级国省道、县道等干线公路的标志、标线设置空缺和合理情况进行普查,并将普查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年内要完善324、104、316国道及省道的限速标志、路口让行标志、标线和减速设施的建设。公安、建设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成立普查组,对城市中心建成区道路的指路、限速、让行及事故多发点段标志进行普查,并将普查情况报告市政府,制定完善规划,年内要完成主、次干道标志、标线的规范设置。

2、各级公安机关要落实每辆交通巡逻车装备一台使用功能完备的测速仪。市公安局要规划指导各级公安机关在国省道、县道干线公路及其市际交界处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超速的公路电子监控设施。县(市)公安机关要将县(市)际道路电子卡口监控设施建设列入规划。

3、公安、交通、农机部门要组织开展机动车超速、超载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公安、农机部门要加大对上路行驶的无牌无证拖拉机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传递制度,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管理。

(二)综合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

1、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的规定加大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整治力度,强化货主和厂矿企业、货场、码头、建设工地等有关单位的责任,制定必要的制约措施,确保源头装载符合要求。落实营业性道路货运车辆日常检验(日趟检)制度。

2、交通、公安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卸载和处罚,并对道路运输经营者依法处罚。

3、市经委、质监局、贸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机动车行业标准,督促我市车辆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大吨小标”车辆产品进行整改。

(三)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

交通、公安、安监、质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检查并分析我市危险品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交通部门要监督危险品运输车辆悬挂符合标准的标志。公安部门划定禁止危险品车辆行驶的区域和线路,严格审批剧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质监部门要会同交通部门组织对从事危险品运输的罐车进行罐体容器常压检测,并会同公安部门取缔“大罐小车”现象。安监部门要监督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福州市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危急救援预案》。

(四)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抢险机制

1、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健全紧急抢险机制。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市、县交通事故抢险急救网络,尽快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及时救死扶伤。

2、卫生、公安部门要会同保险机构加强对交通事故定点医院的管理,建立紧急抢险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伤员死亡。

三、整顿交通运输企业

(一)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1、交通部门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状况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管理。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运输企业安全评估及安全认证办法及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评审。

2、交通部门应加快道路运输业的组织结构、运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清理车辆挂集经营。督促运输企业加大对包车客运、超长班线客运的安全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包车运营管理制度和安全行车日志制度。

3、严格客运班线管理,对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夜间客运班线不予审批。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监管,监督运输企业落实客运班车夜间运行的规定。公路部门负责做好三级以下(含三级)公路夜间禁止通行客运车辆标志的设置。

(二)加强对运输企业及其驾驶员的安全监督

1、公安、交通、安监部门要协商制定对运输企业驾驶员严重违法、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办法,组织通报和加强管理。公安部门要定期公布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违法较多的运输企业名单,推广客运车辆和客运驾驶员户籍化管理的做法,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交通、公安部门要协商制定发动旅客举报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的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对多次交通违法的驾驶员,交通运管部门要责成所在单位予以处理。

3、交通部门要组织引导运输企业对营运载客汽车、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危险品运输车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或GPS等先进技术装备,提高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4、经委、贸发、质监等部门要督促机动车生产企业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在新生产的旅游客车和车长大于9米的长途客车上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以及在总质量12吨以上的重型货车、3.5吨以上的挂车上设置反光标识。

四、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

(一)经委、贸发、公安、农机、质监部门要对辖区内机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检查,对严重违规的企业,建议撤销其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产品目录。公安、农机部门要严把车辆报牌关。质监部门对已报牌的违规产品要监督企业实施召回,并严格依法查处。

(二)经委、贸发、交通、公安、工商、农机、质监等部门要清理整顿机动车辆的非法改装,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按照无证经营的规定,坚决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超范围擅自改装车辆的企业,要严格依法查处,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公安、交通、农机部门对在用的私自改装的机动车要实行倒查,查找源头,并责成改正,对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处理。

(三)质监部门要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实施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综合治理和资格管理。组织检测人员的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按《计量法》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设备定期检验,对违规的检测站要严格依法查处,直至撤销检测资格。检测机构要与公安车辆管理部门实际联网,对上线检测车辆信息实时监督管理。

(四)加强对二手车的流通管理和报废车辆的整顿。经委、贸发部门要组织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依照上级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二手车流通、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企业管理办法,实行资质管理,组织开展清理整顿。要依法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市场的监管,督促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证明的管理,尽快建立全市报废汽车回收信息网络,并与公安交巡警、公路稽征等部门共享资源;积极牵头并密切配合公安、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的行为。

(五)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要组织建立完善报废车辆信息库,对达到报废期的车辆,要向社会公布。回收企业要将报废车辆的“五大总成”进行销毁,杜绝重新上路。

五、整顿危险路段

(一)公安部门要根据事故分析排查事故多发点段,供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组织交通、公安、安监等部门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整改路段和整改方案,由交通、建设部门组织实施。

(二)交通部门要根据交通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总体安排,制定我市国省县道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参照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解决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问题的方案,努力改变我市农村道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严重缺乏的状况。

六、加强责任制?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各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要结合本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把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各县(市)区、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做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各县(市)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实施方案,要在7 月15日前报送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各级政府要着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根据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优先研究制定今后三年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具体工作规划,明确每年的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重点解决危及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特别注重抓好国省道交通干线,县、乡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和客车、低速货车、拖拉机的管理工作。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步伐。通过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和公路客运企业对客运班线进行改造及运营班线向乡村延伸等方式,解决非客运车辆载客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方便农民安全出行。

(四)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的重要内容,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五)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评价。根据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评价办法,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应适时组织对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的依据。

(六)落实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检查制度。凡发生一次死亡6-9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县(市)区政府在事故发生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作出检查报告;凡一年内发生3次-次死亡3-5人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由县(市)区政府在第3起事故发生后30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作出检查报告。由市安监局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专家,成立调查组,对发生上述事故的原因进行调查,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单位领导、人员给予纪律处分及经济处罚。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对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适时组织对事故责任追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七)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落实办公室人员、经费、办公地点,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为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

(一)各县(市)区政府、市宣传、司法、教育、公安等部门、专业运输企业要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宣传部门要组织新闻媒体做好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司法部门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普法教育计划;教育部门要建立大、中、小学交通法律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学课程,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学校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公安部门要结合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加强对交通肇事、违法人员的法规教育;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将交通运输企业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安监部门要把交通安全宣传列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内容。

(二)进一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工作,通过播放、展示交通安全宣传光盘、挂图教育每一个道路交通参与者。公安部门要适时组织对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与表彰。

八、加强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