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精选5篇)

  •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有所变化,例如:网上购物、电子支付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电子商务提供最佳的发展机会。电子商务是一门研究信息化技术如何促进传统商务及新兴产业的综合…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精选5篇)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化的与计算机相互连接的经营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得到重视。文中以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视角,介绍了中职学校设置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情况。

关键字: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改革与实践

随着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也有所变化,例如:网上购物、电子支付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电子商务提供最佳的发展机会。电子商务是一门研究信息化技术如何促进传统商务及新兴产业的综合学科,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只是使用工具,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一工具获取最佳的商务结果,是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重要意义。一般来说,电子商务是采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课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等学科组合而成。单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尤其是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与大专院校的学生而言,中职学校的学生起点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学习如此繁重的课程让这些学生更加无所适从。实际培养的人并不能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这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现状。

1、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现状情况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没有设置统一的模型,出现盲目开设专业课程的情况,各项课程的设置也不够合理。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基础知识比较差、没有完善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导致电子商务知识不能更好的被学生吸收。基于这种情况,电子商务专业的建立是一门交叉学科,中职学校出现师资力量不强、知识面广、专业性质不够强等因素,致使设计的电子商务课程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缺乏对电子商务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课程设置比较随意。①把已有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相关的课程简单的堆砌起来,不具有合理的结合特征;②重视书本的知识,忽视实践性教学,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和操作能力。部分中职学校认为只要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就可以开设,开设之后不够实用又不断更换,每年设置的课程都有极大的改变,未遵循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有些中职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多,各项课程开设较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导致高校部分主干课程不够突出,学生所学的内容犹如蜻蜓点水。还有些中职院校采用分方向的方式设置课程,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班级较少,如果分的方向太少学生学习效率不佳,分的方向过多致使学校教学成本加大。对各个中职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进行总结,多数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网络营销、管理、编辑等多个方向。也要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学、网上创业、网站推广、商务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2、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目标,教学计划作为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总体设计,是高校开展教学、教学管理、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内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须遵循重实用、强素质的指导思想。为了获取第一手的教学素材,保障设计的教学计划实用性更强,可以定期组织学校骨干老师到电子商务成熟的企业进行学习和调研,提升本学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效率。

2.1 实用性原则

职业院校设置的教学计划必须以就业为目标,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尽可能适应毕业生任职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展现出电子商务课程的独特的魅力和能力。

2.2 科学性原则

中职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要遵循国家推行的教育政策,不能违背基础性的教学理论,严格落实各门课程的作用、目标,教学规划的内容要科学合理的分工,也必须有机的结合,确保开设的课程更加科学。

2.3 简洁规范原则

中职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不单要合理,也要设计比较规范的专业术语,实训的项目必须规范,内容也要具体化、可操作性、可检验。课程设置必须确保各大模块功能更加突出,又可以有效地连接;课程数量不需要过多,追求更加简练,培养目标也不需要过于繁琐,力求表达到位。

2.4 动态性原则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不单单要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日常的教学规划也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更新调整。每一学期对本年级的课程进行修订,依照本年度教学调研实情展开总结,确保设置的课程可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也可以开设相关的职业礼仪课程,为了科学实用追求精益求精。

3、合理设置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开设的基础课程必须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其中,根据中职学校的素质和本专业基础课相关要求,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基本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经济政治、美术基础、演讲与口才等。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则以专业课的情况为依据,围绕专业课程的需求开设辅助知识课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原理、商业心理学、模拟电路、电工学等等;根据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应遵循的原则,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课必须设置基本层次和较高层次的课程,基本层次专业课应重视计算机在商务的应用上,较高层次的专业课程则展现在合理使用计算机提升商务运作和经营的能力。基本层面的课程是由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技术、市场营销、统计学、网页制作、经济法、市场营销等;较高层面的专业课则由经营分析方法、企业管理。网页开发技术等课程组合而成。当然,设置的课程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电子商务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技能的要求也有所变化,中职学校为确保学校培养学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已经开设的课程,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拥有立足之地。

4、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商务迎来蓬勃发展期,社会市场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课程及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4.1 掌握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学生的特点

目前,人们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出现基础不牢固、学习积极性不足等情况。即使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佳,但因其年龄比较合适,导致其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思维敏捷度、动手能力较强,基于上述情况,就必须授课中脱离应试教育模式的授课,采用分项目、分模式的办法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展开。只有这种办法,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性教学感受到电子商务课程的独特魅力,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授课的时候,对基本技能进行锻炼可以加大其实用性、适用面广。

4.2 实践课与理论课相互依存

多数实践活动可以验证理论知识的准确性,达到巩固知识、深入理解知识的作用,是理论课程最佳的辅助工具,但电子商务的实践课程远比这些要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就表现在于实践先于理论,且实践的发展远远快于理论知识,所以,新技术不会出现在教材中,也不能提前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致使学习的电子商务知识比较滞后,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实践课程正好弥补教材存在的缺陷,使用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可以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过程,根据知识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原理和过程。尤其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同时,电子商务是一种实践性操作较强的课程,采用实践课让学生找寻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理清思路,再次总结理论知识。所以,电子商务的时间教学不单单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是一门比较独立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3 开展高效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提升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电子商务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电子商务的问题,实践教学主要学习如何做电子商务的问题,电子商务是实践和理论相互补充,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演示性教学:主要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制作过程等,这是目前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形式,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快速入门,对知识形成感性认知。②案例实践活动:使用真实、具体的案例使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例如:采用沃尔马特案例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分析,使用二手汽车交易市场的案例对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③模拟实践活动:就是采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各项功能,创建仿真的环境,使学习者有步骤的参与到虚拟的商务活动之内。实际实验中,师生可以分别模拟卖方或买方各种身份在系统内展开电子商务的全过程,例如:网上推销、洽谈议价、签订合同、网上结算等。模拟实验加大商业活动的直接感受,让学生体验到电子商务前、后台操作的整个流程,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学习工具。

4.4 创建多元多层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时,使用高效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评价、互评相互结合的多元评价、结果评价相互结合的多元多层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这些学生更加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所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一丁点儿的进步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提升实际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来说,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合理设置电子商务课程课程可以扩大中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和竞争能力,同时也根据专业的特点开设课程,培养出企业需求和掌握带着你商务运作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妍.初探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272.

[2] 侯黎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11):257-257.

[3] 岑玉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摄影课程革新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4,(8):222-223.

[4] 黄军强.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才智,2014,(4):167-167.

[5] 黄丽莉.电子商务在中职学校课程开设的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4,(2):274-274,276.

[6] 崔延兵.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及教学改革初步构想[J].现代经济信息,2014,(4):377-377.

[7] 张建华,胡斌武.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2,(30):24-27.

[8] 崔延兵.刍议基于创业教育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实践[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3):202-202.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2篇

一、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在确立电子商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与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相结合。确立各项评定指标要进行科学论证,征得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和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同意。确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该遵循的原则为:第一,系统性原则,每项评价指标都会在系统中发挥它的作用,因此,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所占的权重时,要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而非只是看单个指标;第二,可比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各项评价指标在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同时,各个评价项之间要有一定的可比性;第三,合理性和可用性原则,在设定各个评定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它们的可实施性,明确定义各个指标,使其数据采集实施过程较为容易,评定方法更加合理高效,评定结果能够确切地反映实际教学质量。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在充分理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师生建议,最终制作成正式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整理与检查,删除填写不全或不明的无效问卷,将资料编号建档,然后再根据研究假设,输入资料信息,采用SPSS10.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在校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其中网络问卷134份,纸质问卷101份。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认真分析,从而更确切地了解了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状况,不但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体系提供了依据,也使得其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确立方向更加明确。据统计,入学前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很了解的占总数的3%,较为一般的占总数的41%,毫不了解的居然占到了总数的56%。这说明学生选择该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据统计,学生对网络编程感兴趣的占总数的24%,对网页制作与设计感兴趣的占总数的78%,对电子商务方面的案例分析感兴趣的占总数的31%,喜欢网络营销的占总数的52%,喜欢物流的占总数的13%,喜欢市场营销的占总数的37%,喜欢图像处理的占总数的48%。据统计,学生在填写自己希望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时,选择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数最多,占总数的72%,其次则是贸易与商务洽谈能力,占到了总数的61%,希望提升自己营销综合能力和物流管理综合能力的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2%和16%。有关教材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仅仅只有11%的学生对教材十分满意,对教材不满意的占到了总数的28%,其他同学满意度一般。这说明我们需要及时调整高职院校的教材,使其具有较好的实效性和适应性。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满意度的调查,据统计,认为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21%,不满意的同学占总数的13%,其他同学只是基本满意。针对学校是否有专门的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调查,据统计,42%的同学回答有,58%的同学回答无。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对其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对学校推出的核心课程的积极性也较高,对个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提升的能力也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未来的电子商务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丰富实训形式,以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实际应用技能为目标;第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企业实际操作训练;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可将企业中的电子商务技术人才引进至高职院校,使其定期开设讲座或授课;第四,可在教学管理中引入多证书教学制度,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一定的优势。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与体系设置

由于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性人才,因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十分重要。其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社会需求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始终抓住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大对实践设计的重视力度,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增加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保证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学习的硬件环境。[2]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扩展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政治、高等数学等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个人素质都得到提升。核心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以及辅助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信息技术主要课程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动画制作、图像处理技术、Web编程等。电子商务主要课程有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基础概论、电子商务案例综合分析、商务谈判等。统计学原理、会计学、管理学理论、市场营销等是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则包括动画制作、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流程操作、毕业设计、Web编程、电子商务师考证培训等。扩展课程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课程内容和知识面,课程涉及网络广告开发、ERP原理与应用、商务英语与口语、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等。根据上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外加综合实训部分,再结合多证书制度,可确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培育电子商务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财务及营销等。应本着以上目标和方向,确立其实验实践课、专业核心课与公共基础课,最后再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以增强其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立

在确定评估体系中各个指标项的权重时,我们采用了权值因子判断表法,此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3]该法主要是由评价人员组成评价专家组,再由专家组制定出权值因子判断表并进行填写,然后根据填写的判断表结果来确定权值。通过判断表的结果统计,我们发现,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其所占比重达40%,实践教学过程与教学管理所占比重各为35%,实践教学的成效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少一些,为25%。在教学条件下,高职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包括实训设备(所占比重为35%)、资金投入(所占比重为40%)、师资队伍(所占比重为25%)。其二级指标中实训设备的评价标准为,实训基地要有足够的场所和合理的仪器设备,并且实训基地里一定要有好的职业氛围,实训项目要设置合理,有培训站和鉴定所,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二级指标中资金投入的评价标准为,实习基地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实践教材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每年学生的平均实践教学经费足够。其二级指标中师资队伍的评价标准为,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并且教师的进修培训机会多,拥有高素质和能力的外聘专家。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和教学管理(所占比重为22%)、改革建设(所占比重为63%)、实践实施效果(所占比重为15%)。其二级指标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为,制定有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学校实践设备仪表的利用率高,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成绩考核管理,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践实验实训课时数安排合理。其二级指标中教育建设改革的评价标准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要以职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布局和课程设置要合理,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学校自编实践教材实用性高。其二级指标中实际实践效果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要有足够的实践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包含技术考级证和技能鉴定,要以职业特色为核心,实践教学方法突出职业特色,教学和考核要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4]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 《电子商务》 教学模式

1.《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现状

电子商务传统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一样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在讲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仅限于理论层面,毕业后很难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是普遍使用的教学工具,该工具一般配合讲授式教学,使用多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形象的刺激使之对理论有更深印象,另一方面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所以在目前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中多媒体必不可少。这种讲授式教学缺点明显,因此许多教师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授电子商务这门管理类的重要基础课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1)案例分析法,该方法主要由教师选取适用的案例,设置教学情境、讨论问题、分析案例已达到通过案例学习理论的目的,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2)体验式教学法,根据电子商务网络资源丰富的情况,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比如淘宝开设C2C模式的网店、微信销售、网络购物等,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课程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还有分层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都从不同角度改进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到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丰富了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为今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构建教学理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变,学生是课堂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以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为目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3.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应用

3.1任务的设计

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也是其教学目标。《电子商务》课程的任务设定要充分分析教学内容,明确目前学生具备的理论和技能,并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分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任务的首要问题。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1)任务的设计要基于知识点,很好地覆盖知识点,并使知识点系统化地呈现在任务中;(2)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即通过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任务的设计要难度适中,过难的任务使学生缺乏动力,过易的任务学生没有发挥空间;(4)任务的设计符合现有的实验条件。

3.2任务的实施过程

在任务实施工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类型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如针对基础性的新知识教师不能完全地交给学生在任务中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明确讲解的,帮助学生理清基本概念;针对于学生通过任务学习非基础性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完成;针对于学生已掌握知识,任务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可以完全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承担总结的工作。一般来说《电子商务》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流程为:任务引入、任务分析、操作过程、互动交流、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六个步骤。总结评价是任务实施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评价可以是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评价时着重点评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学生在过程中的非知识性素质、团队精神、创造性思维等进行重点考核。

参考文献:

[1]彭楚钧.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杨卫.电子商务课中“任务驱动”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5.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电子商务;教学设计

0引言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对人们工作生活的不断渗透,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工程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数据在人们的生活中呈爆炸式增长,人们开始进入大数据时代。由于海量数据中记录了企业的发展、运营以及人们生活和行为的点点滴滴,所以,挖掘海量数据背后存在的模式、规律和趋势,并结合各行各业进行创新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课题。我国电子商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数据累积,已经从用户为王、销售为王进入到数据为王的阶段,如何针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分析,提升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促进精准营销的开展,增加客户黏性,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发展,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为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国内外很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中陆续开设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列的课程,其中作为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的数据挖掘,是其中一门重要课程。

1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数据挖掘课程的必要性

1.1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电子商务数据已覆盖了从用户、商家、第三方、物流等一系列商务环节。因此,充分利用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挖掘大数据的价值和规律,已成为推动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数据挖掘技术是电子商务智能化的基础。由于电子商务的活动从开始就具备了信息电子化的先天优势,所以,用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发生的所有行为信息都被日志记录,包括用户对产品的搜索、浏览、在购物车加入或取出商品、收藏产品、对商品的讨论、评价、分享等。对这些用户行为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挖掘用户的兴趣特征和潜在需求,实现对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其次,数据挖掘技术支撑电子商务的精细化营销的实现。通过网络爬虫收集用户在消费过程种对商品的兴趣、偏好、评价等数据,并进行分析挖掘,可以更好地对用户进行细分,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更准确地把握用户态度和对产品的情感倾向,及时控制营销中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第三,数据挖掘技术推动电商物流的优化。通过对电商物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预测市场需求变化的规律,帮助企业合理地进行库存管理和控制,优化配送路线,进行物流中心选址策略分析等。可见,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开设数据挖掘课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1.2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Internet在个人、组织和企业之间进行商务活动和处理商务关系的一种活动。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传感器和监控设备不间断的数据采集和行业数据的持续积累,使大数据成为时代的鲜明特点。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王伟军教授等人对138个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的市场招聘需求进行研究发现,网络营销与数据分析是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能力需求,而目前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数据挖掘及其相关课程的只有14所。因此,该类别人才缺口目前较为严重,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了适应时展需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时既要注重电子商务运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注意商务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培养。培养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并且可以将两种能力有效结合起来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总之,在当前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商务管理是核心,数据分析与挖掘是手段。在大数据背景下,要提升电子商务的管理效率,实现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发展,必须应用好数据挖掘这把利器。因此,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数据挖掘课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2电子商务专业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课程难度较大,早期高校都把该课程作为研究生的专业课程。为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近年来,也有些高校将此课作为本科生高年级选修课开设。从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上来看,由于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课程教学又多侧重算法的分析与实现,导致该课程存在教学难度大、理论教学过多、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等问题。考虑到传统教学的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轻算法,重应用”,以启发学生数据思维为主,以理解算法思路为主(忽略细节实现),以合理构建数据挖掘模型、正确解读数据挖掘结果为主。在组织教学时,采用基于场景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该课程在讲授每个数据挖掘方法时,都通过一个电子商务问题进行导入;通过本节所授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通过专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方法的应用,通过对挖掘结果的解读分析,为导入问题的决策分析提供依据。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步骤,选用合适的数据挖掘软件工具非常重要,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挖掘重在问题的建模和方法的应用,所以,该课程选择的数据挖掘工具是IBM公司的SPSSModeler。SPSSModeler拥有丰富的数据挖掘算法,本课程涉及到的分类、聚类、关联分析、时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挖掘等主要数据挖掘功能均可实现,而且其操作简单易用,分析结果直观易懂,可以使用户方便快捷地实现数据挖掘。学生通过对算法基本思路的了解,针对实验问题设计数据挖掘方案,并通过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算法的应用和结果的分析,理论和时间的顺利衔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据挖掘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3电子商务专业数据挖掘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数据挖掘课程主要讲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技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数据思维,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挖掘的能力,深入理解电子商务数据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现商务管理和数据挖掘的有机结合。由于数据挖掘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反映在教学要求上,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实践环节。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对理论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另一方面结合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1理论教学设计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特点和应用特点,在数据挖掘课程的理论教学设计时,其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性的分类、聚类、关联分析、时序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还注重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特点进行知识的拓展介绍,比如在将关联分析的时候,除了传统的购物篮分析,还增加了序列模式分析内容;比如在结合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等前沿数据挖掘知识也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介绍。这些拓展内容,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为部分学生的课下深度扩展指明了方向。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数据挖掘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主要内容及其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表1数据挖掘课程理论教学安排序号章节标题内容提要学时1数据挖掘概述数据挖掘基本概念与功能;基本流程与步骤;基本方法与应用;拓展: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关系22数据预处理数据清洗;数据的集成与转换23分类分析决策树分类;贝叶斯分类;分类特点及结果分析64聚类分析K-means聚类;两步聚类;聚类特点与结果分析65关联分析频繁项集;关联规则挖掘;关联分析效果评价;拓展:序列模式分析86时序分析移动平均模型;指数平滑模型;拓展:ARIMA模型67数据挖掘发展趋势社会网络分析;文本挖掘;Web挖掘2理论教学在组织时,基本上以“课堂引例-问题分析-算法思路讲解-课后练习”的方式展开。通过实例分析,给学生介绍各种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相关概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算法时,通过具体的简单数据演算实例来分析数据挖掘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明白数据挖掘算法在处理数据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虽然该课程开设在电子商务专业的第六学期,但是,由于数据挖掘课程本身需要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目前的大学课程体系内,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开设全部先修课程。因此,在理论讲解时,对涉及到学生比较生疏的知识点,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予以补充说明。例如,在讲决策树分类时,对于信息论中信息熵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数据集合,进行讲解和计算。

3.2实验教学设计

数据挖掘是一门紧密结合实际应用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环节中,首先教师讲解实验步骤,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详细分析与评价。每个实验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根据实验问题设计数据挖掘方案和实施流程;(2)进行数据预处理,并构建数据挖掘模型;(3)解读数据挖掘结果,并联系实验问题进行具体分析;(4)实验拓展与总结。在实验拓展和总结部分,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比如在进行关联分析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支持度阈值设置时降低十个百分点,频繁项集会有哪些变化?关联规则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在实验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容易得到结果,而在总结这些变化规律时,又可以强化和巩固对关联规则、频繁项集、支持度、置信度等这些概念和指标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应用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结合电子商务活动特点以及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该课程的实验是16学时。在实验设计时,共设计了五个单人实验和一个综合性多人实验.由于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实际问题时,很多时候需要综合运用一些数据挖掘方法,其设计方案不止一种,分析结果也不一定完全一致。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程在最后需要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数据挖掘作业。研究表明,对于本科生来说,指导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题目,如大学生消费状况预测、校园共享单车满意度分析等,这些热点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作业从数据挖掘方案的设计、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结果分析以及报告撰写全部由小组成员协作完成,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写作能力。在综合性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介绍问卷星等网络调查平台或网络爬虫等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原始数据的采集;通过对数据挖掘方案的点评,帮助学生更合理的选取数据分析指标,设计数据挖掘方案;通过报告撰写指导,帮助学生规范化的总结实验分析结果。

4结论

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非常迫切,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设数据挖掘课程是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数据挖掘课程既有别于研究生也有别于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轻算法,重应用”,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为导向,采用基于场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更合适。本文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经课程开设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一定的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是当前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电商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将最新行业问题融入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冯然,陈欣.论数据分析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中的重要性[J].河南教育,2015,(2).

[2]黄岚.数据挖掘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12).

[3]薛薇.基于SPSSModeler的数据挖掘(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李海林.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4,(2).

[5]韦艳艳,张超群.“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1,(1).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第5篇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与核心,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方面,国外各高校大都突出自己的传统优势,或侧重商务,或侧重技术。英国高校在电子商务教育方面发展较快,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的前后相关性即学科的整体性,选修课方面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在实践教学方面非常重视,注重与实习基地的共建[1,2]。我国高校目前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发展总体上有两大基本方向:电子商务经管类方向和电子商务工程类方向,由于两大方向各自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知识与技能体系方面各有侧重。例如,浙江大学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分别设置在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中,依靠学校的优势资源,采用由经济、管理、计算机三个学院联合培养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根本,加强商务管理和商务实践方面的课程,注意学生知识模块的平衡建设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3]。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起步本身较晚,既没有综合性重点大学雄厚的学科基础,也没有理工类院校信息工程学科的支撑,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1.1无法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专业内涵,课程体系结构缺乏有机性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学科领域,要从中选择出既能体现学科前沿,又能体现财经类院校特色;既能符合财经类院校教师专长,又能保证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人才需求,这存在一定难度。文献[4]汇总统计发现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设置都体现了电子商务学科的交叉特点,但课程设置的内在逻辑性和相关知识的有机融合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反映信息社会和电子商务最新发展的前沿类课程较少,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侧重不够,人才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1.2专业师资缺乏,较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部分由于缺少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能力较为薄弱,因而造成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及动手能力不强。另外,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生源质量与其他专业相比处于劣势,这在一定程度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3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完善电子商务从信息技术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而来,许多课程都包含大量的实践内容,实践性是电子商务学科的核心[5]。这一方面需要改变传统认识及做法,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模拟软件的使用及实习基地的参观,而是要将案例教学、应用技能的培养分层次地纳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之中。另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宽”与“专”的结合。

2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及核心知识体系、社会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等多种因素,采用什么方法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体系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财经类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在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专业内涵、有机构建课程体系、寻求专业特色基础上,协调好学科特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关系,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既具稳定性,又能与时俱进,文献[6]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思路,即从相对静止的学科特点入手,从问题解决的途径中找到本专业的特色,即核心课程,然后扩展成课程体系,再用相对动态的人才需求及其能力构成进行修正。虽然它是应用于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但是这一设计思路很好地平衡了学科特色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使课程体系的设置更加合理,对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3上海金融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

上海金融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005年经上海市教委批准设立,隶属于信息管理学院,2006年开始招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按照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的意见和专业规范,结合专业特色定位,利用上述思路,对我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3.1初步确定重点课程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市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电子支付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金融学科强和与金融行业的天然联系,建立了通过信息技术与金融经济和管理相融合,培养具备网络金融和电子支付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特色人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为上海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服务的培养目标。如何更好地实现电子商务与金融经济、管理的结合,一是可以通过网络及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例如金融类企业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在实施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安全性及实时性成为关键,这就涉及到对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有整体理解和把握。对于技术的要求,一方面考虑对现行ERP、CRM等软件或系统的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考虑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主要在于系统的规划、分析能力的培养,强调信息技术及安全技术与商务模式的创新与融合,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二是电子商务意识的培养,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的传统商务运作流程及特点,善于发现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规律,能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网络技术、项目管理等方法为企业设计、创造和管理电子商务,并对电子商务的运用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有较深的认识,电子商务环境下能分析和识别出商业机会及能带来的盈利能力,如何引导商业需求,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遇等。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知识体系,结合以上的分析识别出一些重点课程。例如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WEB系统开发实践、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支付方向)、网络营销及项目管理等课程为电子商务在金融行业中的实施及应用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电子支付与结算、网络金融等课程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支付与结算体系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突出专业特色。以上这些课程把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管理、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金融环境有效融合,使学生能认识、理解、掌握如何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推广、咨询与管理,特别是为企业解决电子支付的应用与管理中的问题。

3.2市场人才需求及能力特征分析

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对电子商务类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导致商业模式变化,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二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导致新的企业类型对相关人才的需求[7]。两个方面的人才需求都离不开技术与商务,但这不是技术与商务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实现两者有效融合,从而适应企业的要求。要适应以上市场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层次细分,各个层次体现出对所需的人才能力差异性,不同的能力需求体现出专业培养的不同方向和层次,如下表1所示。从表中岗位群的分析可以得出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分类基本上为技术型、商务型、战略型,另外考虑到电子商务教育的发展还有教学科研型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是指在大专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及相应部门和企业中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人才[5]。从能力层次上分为高、中、基本三个层次,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能够根据环境和企业的具体条件对电子商务战略进行规划与决策;中等层次的人才能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实施与管理;基本层次的人才一方面以技术为主的能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美化,另一方面以商务应用为主能进行网络营销、网上交易等。

由于我校的金融背景及招生的地域特点(以上海生源为主),毕业生就业单位大部分集中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要能够突出专业优势,体现专业特色,需要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及能力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围绕信息技术与金融、管理的融合与创新这一主线开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金融机构新的发展。通过以上市场需求及能力层次分析,结合学校优势及信息学院的计算机技术背景,本专业培养人才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师、面向电子商务的应用与管理等人员,突出金融行业;从能力层次要求上来看主要以基本层次为基石,中等层次为目标。当然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综合类高层次人才更符合市场所需以及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通过一些选修课或者与企业的合作,有条件的话参与企业的咨询与顾问工作等多样的方式进行。

3.3课程体系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