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精选5篇)

  •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近代中国屡遭野蛮入侵。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国军队武器与训练落后。20世纪30年代,引进大批德国顾问训练部队,并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军在二战时曾横扫欧洲的德制武器。至抗战爆发前,约30个师接受德式训练和装备,成为先进的德式部队。其中陆军…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精选5篇)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中世纪,由于教会认为猫是魔鬼撒旦的化身,以致鼠害开始泛滥。1348年开始,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开始肆虐整个欧洲,先后造成2500万人死亡。1665年8月,英国伦敦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1666年9月10日,伦敦市发生了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据记载只有5人死于大火。但肆虐300多年的黑死病,却从伦敦消失了!2500万人的死亡被称为一场瘟疫,肯定没有,也不会有人,提出疑义。但如果让老鼠来讲历史,写本《“欧洲大瘟疫”之虚构》,好像倒也正常。而且在它们看来,自己当然不是什么“疾病传播主义分子”,而是“伦敦火受害者”,每年9月10日还不忘爬出涧敲敲钟。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历史不能忘记,但记住历史,是为了明天。人们不再恐惧鼠疫,不是靠国王的祷告、牧师的说教,而是靠科学的知识、强健的体魄。所以今天,当我们沉痛悼念死难者时,也不能只有同情与怜悯,还应该像欧洲的医生一样,残酷地解剖一下自己的身心。

近代中国屡遭野蛮入侵。究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中国军队武器与训练落后。20世纪30年代,引进大批德国顾问训练部队,并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军在二战时曾横扫欧洲的德制武器。至抗战爆发前,约30个师接受德式训练和装备,成为先进的德式部队。其中陆军36师、87师、88师在南京及其附近长期接受完整的德式训练,装备也先进,是德式部队的代表。在南京的教导总队甚至编制都和德军一样,不仅是德械部队,已算是彻底的德式部队。德国顾问认为,中国士兵是优秀的,经过德式训练并配备良好装备后,完全有能力与日军对抗。然而,德式部队成立后立即卷入内战,并取得很大“成功”,至抗战爆发时,36师还在西安。

首战淞沪战场之憾

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一周,中国军队投入德式部队3个师加1个旅,猛攻日租界。日本4000名以舰上水兵为主的海军陆战队和由上海侨民临时编组的守军负隅顽抗。

德国顾问训练的中国最精锐部队,其训练水平应该超过日本舰上水兵和参战侨民。武器方面,中国炮3、8、10团等部队参战,加上各师原有火炮,火力远远压倒日军地面炮兵。炮10团装备的德国150毫米远程炮,是后来二战中德国陆军的主炮,炮2旅炮3团的“博福斯”75毫米炮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炮,远非日军火炮可比。

日本仿制英国MKII坦克制成的89 乙式坦克,悬挂系统基本还处于一战水平,机动性很差,经常卡在半道上,必须在履带等110处频繁加油才能运转,如果遭到对手连续进攻就会丧失机动能力。与中国投入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最高水平的“维克斯”6B坦克相比,89乙式落后一代。另外,英制“维克斯”M1930-6B-F型指挥坦克装备有电台,是当时世界上尖端的“信息战”装备。而在抗战初期,日军坦克全靠旗语联络。

在轻武器方面,中方德系7.9毫米步枪杀伤力远超过日军三八式,捷克轻机枪、德系08式重机枪也优于日军的11年式“歪把子”轻机枪、92式重机枪。

开战初期,由于天气不佳,日机很少出现在战场。而中国空军的德制攻击机、“亨克尔”111轰炸机,以及远比日军战机先进的美制战斗机和攻击机,还有“马丁”重型轰炸机纷纷出动攻击日军。

台湾战史专家评论:整个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情形都是日军用优势的装备和火力来对付国军,但淞沪会战这次是罕遇的好时机,国军在装备与火力上都享有优势,当然应该集中所有可用的重装备,一鼓作气地将日军赶出黄浦江。

虽然德式部队的基层官兵作战勇猛,不惧牺牲,但收获甚微。国军自身最先进的英制坦克在日军仅有的4门37毫米平射炮和自杀攻击下被毁3辆、伤8辆。事后,指挥作战的“国军”高级将领陈诚说:“我以5师之众,对敌数千陆战队实施攻击,竟未能成功,实在是(中高层)部署种种不当之故。”

德式“国防线”的结局

8月23日以后,日方援军到达。德式部队在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都未能消灭日方守军,这以后也只能将攻击转为防御了。

日军此时使用的89乙式坦克,10-17毫米厚的车体装甲勉强可防步机枪普通弹,但当时中国的任何一种直射火炮都能将其装甲击穿,甚至步机枪发射的7.9毫米钢芯穿甲弹也曾击穿过它,实战中,该坦克上的铆钉被普通步机枪弹击中后便遭毁坏,破片在车内横飞,杀伤了许多日军。例如1938年5月17日的徐州会战,一辆日军89式坦克被无数步机枪弹击中,其中部分步机枪弹射中铆钉和观察缝,杀伤了坦克内的很多日军,车长西住小次郎上尉被击毙。由于日军坦克数量有限,性能落后,所以在数月内都未能突破“国军”防线。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对及其德国顾问在淞沪战役的指挥都有很多争议。但不管怎样,淞沪战线于11月11日全线崩溃。虽然出现了“八百壮士”,但上海地区毕竟全部失守,国军各部队在一片混乱中向西撤退,许多先进的重型武器和无数弹药被丢弃。

由于国军兵力远远多于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日军也元气大伤,因此未进行有力的追击。台湾战史专家评论:国军的撤退是在与敌脱离接触、无敌人直接干扰的情况下展开的,所以撤退之混乱是部队内部组织自行瓦解造成的。说:“退却时,部队未尽通过以前,即已将桥梁破坏,任令秩序纷扰,自相践踏拥挤。”“苏州河退却之时,司令长官一跑,司令部的重要文件、地图、重要计划,都被敌人搜去了。敌人看破了我们的弱点,所以敢于放胆的追。”

德国顾问在抗战前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主持构筑了吴福(苏州一福山)、乍平嘉(乍浦-平湖-嘉兴)、澄锡(江阴-无锡)等国防线,也就是永久国防工事,原计划退出上海后,依靠这两条国防线“做两年之持久抗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防御远比攻击有利。坚固工事组成的防线很难突破。日军当时的装备基本是一战水平。淞沪战役中后期的实战证明,日军突破简易防线都很困难,理论上日军短期几乎不可能突破国军的“国防线”。然而失去指挥的溃兵在“国防线”上略做停留,便弃“国防线”而去,巨资购筑的两条“国防线”根本没派上用场。国军放弃“国防线”的理由是找不到工事的钥匙。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这不过是借口。

南京城下的德式部队

中国方面,1936年2月张治中负责在南京地区构筑了和复廓两道阵地。由于工事坚固,国军最高统帅部曾估计仅南京城垣就可“固守两周以上”。淞沪抗战失败后的20多天时间里,调集约15个师、15余万人,准备南京守城战。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及德

制坦克部队等德式部队是主力。抗战前,中国从德国获得15辆I号A型坦克(PzKpfw-1A),它是抗战初期中国拥有的世界先进坦克之一。

日军方面,藤田、井上和宫川3个战车队约50辆94式装甲车参与攻击南京。笔者曾近距离观察过日军94式轻装甲车。该车体积小得出奇,重量轻,当时被戏称为“小豆坦克”,主要用于联络、搜索、布撒化学毒剂以及牵引火炮。主要武器只有一挺91式6.5毫米机枪(改装的11年式“歪把子”),对付不了坦克和工事,在火力方面远满足不了坦克的最低要求。日军坦克中队长(连长)1937年报告说,该机枪居然不采用坦克装甲车辆上常用的弹链供弹方式,只能3-5发点射,根本不适合在装甲车上使用,而且供弹和退壳不良,连发时经常卡壳,故障率很高。“小豆坦克”的装甲厚度为6-12毫米。南京金陵兵工厂1934年曾制造过7.92毫米钢芯弹,在100米距离可击穿11毫米厚钢板,完全可以对付“小豆坦克”。从日军94式轻装甲车中队占领南京后的葬礼照片可以证实,曾有多名乘员被击毙。“八百壮士”也曾用机枪发射钢芯穿甲弹打坏过一辆,国军的任何一种直射火炮都可以将其击穿。可见在装甲方面,该车同样达不到坦克的最低防护要求。

由于该车所有方面均达不到坦克的指标,所以日军最初只是将它命名为轻装甲车。遗憾的是,斗志薄弱的国军没有勇气抵抗,许多国军部队望风而逃,不敢与这种存在很多缺陷的轻装甲车对抗,致使这种薄弱的轻装甲车肆意妄为,竟然发挥着超乎寻常的威力。从此日军开始将这种轻装甲车作坦克使用。不过台儿庄附近一群装备极差的中国地方民团,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曾勇敢地打击了一辆日军94式轻装甲车,导致该车在逃跑中翻覆,乘员狼狈逃窜,坦克被民团缴获。

在装甲车辆的总体技术方面,当时德国和日本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德制1号坦克个头大得多,动力几乎是日军94式轻装甲车的一倍。假如两者相遇,1号坦克完全可以将94式轻装甲车撞翻或挤到沟里,根本不用开火。德制1号坦克的两挺7.9毫米机枪在当时也属于“反坦克武器”。它发射的德制SmK钢芯穿甲弹,能够从任何方向击穿“小豆坦克”,或从侧面击穿日本89式中型坦克。德制1号坦克的装甲厚度是~713毫米,可以抵御“小豆坦克”的6.5毫米机枪。日军89乙式坦克主要武器为一门90式L15短管57毫米火炮,初速低,而且是南京沦陷后才到战场。I号坦克还有一部当时属高科技的FuG2无线电台,远优于日本坦克。

德制I号坦克的最后战斗

1937年12月,装备德制I号坦克的国军装甲兵团第三连,被留下参加南京保卫战,此时战争爆发已近半年。当月5日,南京附近方山的战斗中,守军一个排5辆I号坦克攻击日军,但日军面对从未见过的坦克并没有溃散,而是用打步兵的山炮顽抗,结果德制I号坦克重伤2辆,轻伤1辆,日军死伤约40名。从技术上讲,守卫南京的“德式部队”装备二战时先进德制枪炮的坦克比一战水平的日军枪炮坦克领先一代。而装甲兵团第三连的15辆德制I号坦克,完全有能力消灭围攻南京的日军50辆薄皮94式轻装甲车。但是很遗憾,上级指挥部从来没有安排德制I号坦克与日军“小豆坦克”正面交战。

12月初,国军军官开始大规模不辞而别。坦克连长赵鹄振等声称为撤退作准备而一去不返,失去指挥的守军坦克部队在两名排长的指挥下继续作战,10日的守城战中,一个坦克排带领步兵曾射杀了全部攻入防线的日军敢死队,用事实证明了该坦克的威力及坦克兵的技能和勇气。

12月6日,南京即将变为战场,召集少将以上军官开会称:南京不能轻易放弃,又说责任逼自己必须立即离开。11日,离开南京的致电守军司令唐生智:“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

12月12日拂晓起,日军3师团、6师团、9师团、16师团、114师团对复廓阵地及城垣发动猛攻。德式部队第88师师长孙元良擅自退却,被德式部队第36师强行“劝返”前线。中午前后,一部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由缺口突入城内,第88师遂即撤走。此时又致电唐生智:“我军仍以在京持久坚守为要。当不惜任何牺牲……如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众多加一层光荣;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则内外形势必一大变。”此电文发出时,唐生智等的撤退命令已经下达。

12月12日17时,卫戍司令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突围,而唐生智在下发撤退命令之后考虑到第88师、第87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是经过德国顾问多年训练出来的中央嫡系部队,惟恐突围损失过大,回去会受的责备,竟然不顾命令规定,口头指示他们也可以渡江北撤,更增加了撤退时的混乱。

国军将领大多脱离部队先行撤退。如第71军军长王敬久,该军第87师师长沈发藻等根本未回指挥所。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留参谋长邱清泉处理文件等,自己单独先逃跑。其第2旅旅长胡启儒不等会议结束,即独自逃窜了。

由于城中失去指挥的各部队撤退时互不相让,不少人被挤倒踩死。如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上曾英勇地抗击了日军多次攻击,却在挹江门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踩死。守城坦克部队发现上级指挥部已空无一人,在城里徘徊几趟后,这些坦克竟从无数被踩倒的人身上开过去,冲出南京挹江门城门,退到长江边。

部分坦克兵逃回后称,他们装坦克的木船顺流而下不知所终,全部损失。也有部分坦克兵称,他们把坦克上的机枪、电台等关键部件卸下后抛弃了坦克。但这和日军缴获该批坦克的照片不很一致。台湾省的专家指出,国军官兵造假成癖,抗战回忆甚至抗战档案一向水分极大,让战史研究极为困难。

其实日军攻击南京的部队只有5个师团,攻城兵力约5万人,不足以形成严密包围圈,所以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部的计划是大部由正面突围。但由于很多高级将领均抛下部队不辞而别,绝大多数守城官兵甚至不知道突围的命令,只有来自广东的第66和83军将领和部队在一起强行突围。他们途经岔路口、仙鹤门、东流等地时,均遭日军阻击,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率队突击时阵亡,部队拂晓前到达汤山附近时,不巧又遭遇日军第16师团主力。即便如此,20目前后,各师大部的官兵分别到达南陵、歙县,其将士成功地冲出南京生存了下来。其余各军、师均未按命令突围,大部被俘。

德制I号坦克群可以连续行驶100千米以上,当然完全有能力从日军中间突围,毕竟当时日军没有任何反坦克武器,遗憾的是守军装甲兵没有选择驾驶坦克突围,而是军官抛弃士兵,士兵抛弃坦克,最终先进的德国I型坦克被日军缴获,其中部分坦克对敌一枪未放。

德式部队进入历史

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德式部队由德国顾问长期训练,装备德制武器,在淞沪抗战初期曾被寄予厚望,但他们的实际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

南京守城战,守军兵力约为日军的一倍,守军从西方进口的装备数量和质量对日军也有一些优势,守军还可凭借坚固城墙以逸待劳,然而12月10日,日军总攻城垣,仅两天多的时间守军就全军崩溃。德式部队除36师大部撤出外,绝大部分中下层官兵被俘、被屠杀。事实证明武器先进、训练有素仍会挨打。

而在后来的衡阳战役中,没有一辆坦克、装甲车的第10军,在国军将领方先觉带领下,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还坚守衡阳47天。在台儿庄作战中,未得到外国人训练的中国军队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主要部队,获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第一次大捷。相比之下。德式部队渐渐不再被提及。

南京大屠杀后,德国逐渐与日本结盟,不久撤走了顾问,停止供应装备。美、英等国为了本国利益,也没有谴责、制裁日本,美国还向日本输出大量战争物资。只有苏联为了本国利益,希望利用中国“避免两线作战”,所以积极援助中国政府抗战。仅1937年12月,一次就运来115毫米重炮80门、76毫米野炮100门、37毫米防坦克炮80门、轻重机枪900挺、以及大批炮弹枪弹,并派遣飞行员及大批军事顾问、教员等。至1938年年初,苏联援助国民政府的军火已足够装备20个当时一流的步兵师。国军精锐部队很快在教官的“俄语”训练下“俄国化”,至此德式部队被写进历史。但德式部队基层官兵抗日的勇气及其牺牲不该被忘却。

[编后语]国军的三个德械师,仅从装备上来说,可以算当时远东地区最先进的。但他们不仅没能阻止南京大屠杀,自己还成了牺牲者的一部分,为什么?因为这种先进只是片面的。你能花钱买来先进武器,武装自己的双手。但战争打的不仅是武器、人力,还有意志和决心。先进的战术思想,顽强的战斗意志,是不可能买来的,只能靠自己的,汗水与精神!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对敌发动总攻时,统帅部和前敌总指挥部整个兵力的安排和部署是: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近二十个的整编师,总兵力达二十二万五千多之众的各参战部队,当总攻的命令一旦下达,就以其中的十二个师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敌人的整个防线。然后,巩固纵深和长驱直入。用凌厉的攻势,全部彻底地瓦解和歼灭越南敢于阻挡的重要的军事武装力量后,就将军队全部撤回。

然而,垂死挣扎的敌人肯定是不会这么容易地让你攻进去的,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弃自己的阵地的。因为,作为南蛮之地的越南军队,在同法国同美国这么多年的战争中,也可以说是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和较高的游击战术。这不,单从美国军队进攻越南的‘凉山’达八年时间之久,而始终未能拿下就足以能够证明:小南蛮的越南军队是多么的狡猾,是多么的顽强。以至于,牛皮哄哄的越南的军队凭着凶狠和快速度的推进,就能很快地打到柬埔寨的首都。所以,单从战术上来讲,是不能轻视的,而且,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前句话的意思是:不管你敌人是多么地强大,多么地凶狠和狡猾,但我们在精神上气势上就一定要压倒你,藐视你。因为,我们在心里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你们是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你:两强相遇勇者胜就是这个道理。而后句话的意思是:到我真正和你打的时候,那我就要十分的小心,我要充分利用我自己灵活的战术,保持谨慎的态度,利用灵巧的方法,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消灭你。从而,就能够达到真正战胜你的目的。

是啊!中国的陆军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地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之所以能够让从没有吃过败仗的美国常胜将军麦克阿瑟在朝鲜的战场上翻船,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战胜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八百万正规军,除了部队坚强的意志,除了部队勇敢和不怕死。主要的是部队不墨守成规,不纸上谈兵,不照本宣科。【五次反围剿的外国总指挥李德以什么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之瞎指挥战术,导致红军差点全军覆没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其中,尤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多年的炮火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独特的先进的战术理念,以及超乎常人,让人意想不到而又想出来的确实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方法,再加上指挥者以身作则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才是起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我们中国军队的以少胜多的游击战术,诱敌深入围点打援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大兵团的作战战术,都是使用得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堪称世界经典之典范。成为外国军事教科书中的重点军事教材。

统帅部和前敌总指挥部的首长,考虑到越军在与法国与美国多年来的战争中积累的经验,考虑到越南独特的那易守难攻的复杂的地形和地貌等种种因素。经严密推敲和精密细致的分析,终于达成最终方案:以炮火排山倒海之势轰击开路,采取碾压式和层层递进式的浪涛式的方式滚滚推进,直到扫平敌人的一切障碍。高明哦,部队一步一个脚印,采取稳扎稳打前进的方针,用水泻不漏这句话来形容,还真是一点都不为过。看看首先,用密集的炮火对我军进攻敌人的所有的目标,对敌人驻扎部队的所有看到和看不到的位置,对我进攻部队主要的进攻前进的路线,实施雨点般的轰炸。用这种方案,是应该能够有效第消灭敌人表层的有生力量。消灭敌人后,就可以巩固和控制整个已经到手的阵地,就不会让前方的部队向前进攻时,而遭到敌人的前后夹击。

另外,总部和前敌总指挥部,又考虑到如果发生意外,由道路难度的加大或敌人增兵导致进攻受阻的时候,也准备了另外一套稳中求胜的方案。那就是,进攻敌人的时候,哪个地方的难度大,比较难攻或拿不下来的时候,迅速地增派随时待命的紧跟其后的预备部队从多方向参与,从敌人预想不到的地方发动进攻,以达到前面控制的效果。

发动总攻的我国十二个师的兵力是这样安排的。在国境前线对越南六个省的十一个县发动全面的进攻。其中,正面方向的高平主要投入整编六个师,还不包括坦克部队。凉山方向三个师,和老街正面三个师,也不包括进攻的坦克部队……

由于总部和前敌委员会的分析和判断准确,进攻越南的第二天,越南的军队还确实给我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这不,七九年的二月十八日的午后,正在进攻的我国军队在老街,高平,同登等地的进攻,果然遭到了越南军队的顽强抵抗,以至于抗击和进攻曾经一度被停止。前敌委员会根据敌情是果断调兵,在凉山正面增派一个师和40辆坦克。高平的正面方向也增派了一个师和四十辆坦克,老街正面增加二个团及40辆坦克,再度展开猛烈的进攻……

我们团遵照上级的指示,是配合‘老虎师’的一个加强团,实施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作战方案。任务,从总部对敌地形实施炮火轰炸的过程中,三个坦克营以二营为先锋组成强有力的战斗队形,迅速突破越南的第一道防线,沿我国边境的布局冲过国境线后,然后一路披荆斩棘长驱直入,由装甲步兵营和工兵连配合是逢山开山,遇水搭桥,直捣敌人的老巢:高平省的高平市。具体方案是:坦克和装甲车搭载和我们协同作战的‘老虎师’的步兵,沿布局,‘那光’,‘那娘’,‘班念’,至‘靠松山’,然后是‘东溪’,‘波村’,到‘嫩金山’口再直抵高平。穿插直到占领高平市的四号公路咽喉要道,然后,两个团从夹角之势阻击南下增援之敌,让发动全面进攻的兄弟大部队迅速扫清越南北部的敌人。然后,我们又一同配合其他兄弟部队,再一起向南部凉山的敌人发起总攻。

由于我们二营是主攻营,针对我们二营的三个坦克连队,团首长和营首长又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出问题的四连是担任掩护外,五连是整个坦克团的尖刀先锋连,而我们六连就是预备尖刀连。也就是说当五连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时候,我们坦克六连是要顶上去的。如果说我们坦克六连也失去了战斗力,那就只能由坦克三营的七连再顶上去,而依此类推的。

我们三个坦克连,首先以五连为主,是主要穿插连。也就是等于说,五连是整个独立坦克团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一营和三营紧随其后或火力掩护或火力支援。打掉敌人的重点有生力量,好让兄弟部队比较容易地突然敌人的各道防线。当我们坦克团和步兵团达到指定目标后,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组成严密的布防……为联合部队多个兵种包围和吃掉越南的大本营凉山之敌而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月十六号的晚上,已经全部做好战斗准备的各成员,在各自的战斗岗位上都是精力充沛,精神集中,怒目注视着前方:就等着总部发起总攻的命令。看着坦克上超出正常携带的二分之一的满满的弹药,看着前方静悄悄的雾气缠绕的山林马上就要被烧成一片火海,我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紧张?那绝对是假的?因为,汗水是早已把我们的整个衣服都湿透了……他娘的,你来一点风多好啊……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如果寻根的话,第十二集团军是由黄麻暴动后成立的红军第七十四师一部、抗日战争中成立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一部和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一部以及河北抗日义勇军冀察游击队一部发展而来的。

1945年10月15日,晋冀鲁豫军区将太行军区部队组成的韦(杰)张(国传)支队、石(志本)何(柱成)支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和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直属队合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王宏坤任司令员,段君毅任政委,下辖第十六、第十七和第十八旅,这就是第十二集团军的前身。

六纵成立后,很快就成为手下的一支主力部队。1946年8月底,定陶战役发起前,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政委邓小平主持作战会议,问各个纵队的司令员、政委:“这一仗能不能打?敢不敢打?”会场上一时沉默。六纵的代司令员王近山站起来,操着浓重的黄安口音说:“一号(司令员)、二号(邓小平政委),我和政委商量了,六纵坚决要求打,打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在作战中,王近山率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六纵先在韩集歼敌伤敌1500余人,后又与敌人血战大杨湖,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名声,为消灭整编第三师立下首功。

在接下来的巨野战役徐庄战斗中,第六纵队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连机枪班班长王克勤带领全班同志打退敌人多次反击,顽强地守住了阵地。战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从而在全军开展了“王克勤运动”学习高潮,有力提高了我军战斗力。

在挺进中原时,六纵政委杜义德指挥部队强渡汝河,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杀出一条血路掩护野战军领导机关安全突围。1948年7月,六纵又以“刀劈三关”的大胆战法一举攻下襄阳古城,生擒特务头子康泽。战后第十七旅四十九团被授予“襄阳特功团”光荣称号。

1949年2月9月,参加淮海战役之后的六纵在安徽蒙城改编为中国人民第十二军,王近山任军长兼政委,参加渡江战役和进军四川,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重庆。在成都战役中,第三十六师一六团先头连指导员王银虎带领10名战士生俘敌军1个团1000余人。

1950年12月,第十二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此时又有一支劲旅加入第十二军的行列。原隶属第十一军的第三十一师(该师一一团前身为红军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抗日战争中是名震太行的一二九师七六九团)编入该军,第三十六师继续留在四川。

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第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在三八线以南将近100公里处被敌军重兵包围。他们不仅成建制突围返回,还俘敌240名,创下战争史上的奇迹。在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将第十二军调为兵团的战役预备队,成立了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第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负责统一指挥上甘岭前线作战的第十五军、第十二军。李德生带第十二军上去的时候,工事已经基本被炸毁,阵地上一片焦土,一脚踩下去淹没膝盖,他们想方设法坚守阵地,打退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十二军共歼敌约50万人。先后涌现出杨春增(第三十五师一。四团副排长)、伍先华(第三十四师一团二连班长)、胡修道(第三十一师九十一团五连战士)等著名战斗英雄。

20世纪60年代初,第十二军又创造出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为全军开展的“大比武”运动蹬开了路子,作出了贡献。

1985年,中国人民第十二军改编为中国人民第十二集团军,军部驻在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江苏徐州。

“百将团”与“临汾旅”

第十二集团军有个“百将团”,这称号是由国防部原部长元帅亲笔题写命名的。

团史馆里,我们可以看到80多年来,124颗将星从这个团里冉冉升起。共和国大将徐海东、王树声,上将王宏坤、陈锡联、洪学智、刘震、许世友、韩先楚、王新亭、陈再道、王建安,中将王近山、杜义德、王必成、郑维山等等。这些响亮的名字,使“百将团”的历史熠熠生辉。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些将领多出自鄂豫皖根据地。这就要追溯到这个团的诞生地黄安、麻城。

1927年11月13日晚,汇集在黄安七里坪的工农起义军10余万人,高唱着“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的雄壮歌曲,冲向了黄安城。14日凌晨,攻城战斗打响,数十名义勇队员翻越城墙,与早先潜入城内的吴光浩率领的突击队员里应外合,一举打开了北门,拥进城内。鲜艳的革命红旗插上了古老的城墙。参加暴动的队伍中的一部分,就是“百将团”的“老底子”。

抗日战争中,“百将团”团长陈锡联率部夜袭阳明堡,火烧日军机场,创下了“步兵打飞机”的著名战例。

那是在1937年的秋天,该团进抵山西崞县阳明堡以南滹沱河岸边的苏龙口、霁家庄地区。团长陈锡联发现头顶上不停地有飞机起落,决定先去摸摸情况。他们化装成农民,在一个曾被日军抓到机场当苦力的民夫带领下,潜到机场附近进行侦察,发现机场上有24架飞机,其中8架是大家伙,机场里有警卫部队200多人。他们对机场周边的地形和情况也进行了详细的侦察。

10月19日深夜,陈锡联命令三营营长赵崇德带两个连爬过机场外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了机场。

当他们靠近飞机时,被敌人发现,急促的枪声打破了深夜的沉寂。赵崇德当机立断,部分兵力抗击敌人,他带领其余的战士扑向飞机,指挥士兵把捆好的一扎扎手榴弹往飞机肚里塞。轰隆隆的爆炸声响成一片,战士们用炸药炸,用铁镐砸,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将机场上的飞机打得趴了窝。夜袭阳明堡共炸毁敌机24架,毙敌100余人,这在当时创造了步兵打飞机的范例,震动了抗日战场。

淮海战役打响以后,在攻打宿县的战斗中,该团和友邻部队一起发起猛攻。他们很快攻下了宿县小东门,敌军大部被歼。一股敌人逃到一个教堂里,被五连6名战士封死在里面。敌人利用房屋作掩护,用火力使进攻部队不能靠近。班长李正堂搬来几箱刚缴获来的手榴弹,狠命地往院子里投。院子里顿时火光冲天,爆炸声、喊叫声不断,敌人的枪声也停了下来。有的战士提起枪就要往里冲,班长李正堂拦住他们,提醒说:“院里的敌人还很多,可能要突围。”

果不出所料,片刻,一阵机枪扫射,接着,敌人又朝外面扔了一排手榴弹,一伙敌人趁着烟幕冲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李正堂拉响一颗手榴弹,向刚才准备的那一扎扎手榴弹投去。“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响,敌人血肉横飞,晕头转向,连忙往里缩。

这时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提着枪往尖刀班这边跑来。战士郝占敖冲了上去,一把夺过枪来,顶住那人的脑壳。殊不知,此人正是敌护路副司令兼交警第一旅少将旅长张绩武。这次战斗中,五连6个人歼灭敌两个连,抓了150多名俘虏,活捉一个少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是第十五军打的,其实在战役的后一阶段,在第十二军副军长李德生的指挥下,第十二军的部队英勇顽强坚守阵地,同样打出了威风。1952年12月3日、4日,第三十六师一。六团粉碎了敌人最后一次两个多营的攻击后,敌人再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上甘岭战役基本结束。战后侵朝“联合国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公开承认这次作战是“战争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的损失。

新时期以来,“百将团”的后代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不断创造新辉煌,为团史增光添彩,团队连年被集团军和师评为先进团党委、军事训练先进团、后勤建设先进团、装备工作先进团和两防工作先进团,成为第十二集团军乃至的标兵团、样板团。

1999年10月1日,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建国5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由该团选派代表参加的钢铁方阵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世纪大检阅,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第十二集团军,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临汾旅”。解放战争时期,该旅在山西临汾攻坚作战中,利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率先攻破敌号称“铜墙铁壁”的临汾城,创造了我军城市攻坚作战的典型战例,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荣誉称号。

临汾是晋南军事重镇,号称“卧牛城”。地势内高外低,城墙依自然地形构筑,高15米,项宽10米,基厚30米左右;城周碉堡林立,壕沟纵横,内外暗道相通,从城外到城内构成警戒阵地、护城阵地、城墙主阵地、城内纵深阵地等4道防线。城东关筑有外城,城高11米,上宽6米,基宽11米,外壕仅次于本城,是临汾本城的主要屏障。总体设防严密坚固,易守难攻。为死守东关,保住临汾,守敌共构筑了4道防线。为了坚决攻下东关,旅长黄定基带上旅工兵连连长钟立本、指导员贾青山到东关临汾发电厂侦察敌情和选择坑道作业的具置,又部署六十八团抽出部队,在旅工兵连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坑道作业。1947年4月7日下午2点,总攻东关的战斗打响了。一声令下,二十三旅指战员猛打猛冲,逐屋争夺,一举夺取东关。

接到黄定基报告后,非常高兴地说:“东关攻克,让参战部队大睡三天!”又说:“有二十三旅,我也可以安稳地睡一会觉了!”

进攻临汾本城前,旅长黄定基按的指示,周密部署工兵和步兵同时进行坑道作业,用坑道装炸药破城,当一回“土行孙”。旅教导大队二队和旅工兵连开始艰苦劳作,挖掘两条破城主坑道。为了对付敌人外壕和“反坑道”,他们挖掘的坑道要不断拐弯,同时克服了向外运土的种种困难――以弹药箱代拖车,以双膝代脚,战士们赤身地来回爬行。

经过26天的艰苦作业,两条坑道挖成了。一号坑道长117米,二号坑道长115米。5月16日黄昏,旅长黄定基冒雨指挥坑道作业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运送和装填破城炸药。为了防止炸药淋湿,他脱下身上的旧棉衣,盖在炸药上。3个小时后,南边的一号主坑道共装黑色炸药6200公斤,北边的二号坑道共装黄色炸药2500公斤,另又装硝氨炸药500公斤。

按照前指的命令,5月17日19时,旅长黄定基向工兵发出起爆的命令。一阵闷雷似的巨响后,整个临汾城大地颤动。经过26个昼夜历尽千辛万苦挖掘的坑道爆破位置上空,升起两团像蘑菇状的烟云。城墙被炸开两个大缺口,攻城部队吼叫着从缺口突入城内。经过几个小时激战,黄定基指挥的二十三旅毙伤敌近1000人,俘敌4337人,缴获各种火炮205 1门,各种机枪358挺,长短枪3034支,汽车21辆,骡马442匹,弹药109万余发。守敌头目梁培璜在混战中逃出临汾,第二天也被生擒。

临汾战役是一场攻坚战,此战的坑道作业,其规模之大,时问之长,在人民军队攻坚作战的战史上是罕见的。由于二十三旅战功卓著,提议并经中央军委批准,命名该旅为“临汾旅”。在八纵队的庆功大会上,亲自将写着“光荣的临汾旅”横幅奖旗授给二十三旅。临汾战役一结束,部队没来得及休整就开赴晋中,参加晋中战役。黄定基指挥的“临汾旅”歼敌7900多人。

全国解放后,“临汾旅”又在抗美援朝、国防建设、抗洪抢险等战斗中屡立战功,成为名震华夏的精锐部队之一。几十年来,“临汾旅”官兵在训练场、考核场、表演场,从技术到战术,从单兵到合成,从模拟到实弹,千锤百炼,将部队战斗精神和武器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临汾旅还奉命担负迎外表演任务,先后接待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国家元首、军政要员和贵宾,向世界展示我军威武、文明、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成为“中国陆军的窗口”。

三个标志性人物

第十二集团军有3个标志性的人物――王克勤、郭兴福、王杰。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人们追捧和学习的榜样。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评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王克勤的名字排得很靠前。

王克勤是从一名“俘虏”成长为不朽的人民功臣的。18岁时,王克勤被抓了壮丁。用他的话说,“当了四年兵,受了四年洋罪”。1945年10月他被俘后,自愿要求参加,就地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第五十二团第一营第一连。在随后进行的政治整训,特别是忆苦教育中,他受到了深刻的触动,阶级觉悟得到了根本性的提高。

在随后解放全国的战斗中,王克勤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仗必立功。出击陇海线,首战兰封、杞县,他消灭敌人4名机,立战功一次,升为副班长。在定陶战役大杨湖战斗中,王克勤带领的一个战斗小组,迂回到敌人侧翼,用手榴弹炸毁敌人两挺机枪,打死敌人39人,王克勤因战绩突出,又立战功一次,后升任班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多,大量翻身农民和被俘过来的“解放战士”补入队伍,如何使部队的老骨干、新战士、解放战士拧成一股绳,很快形成战斗力呢?王克勤受解放区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启发,在班里首创“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三大互助活动,以民主方式建立互助小组,根据学习、训练、行军、作战等任务,灵活调整。老骨干发挥了作用,解放战士既受教育,又发挥了技术特长,解放区入伍的新兵能在教育中宣传解放区的新气象,又很快从老骨干和解放战士那里学到军事技术,体弱战士在行军作战中感受到生活互助的温暖及力量。王克勤班的凝聚力、战斗力很快在徐庄阻击战中表现出来。

在徐庄阻击战中,王克勤将班分为两个战斗小组,现场教新战士打仗,灵活地转移射击位置,像钉子一样坚守在阵地上,他们毙伤敌人123名,全班无一伤亡。战后,王克勤班被记集体一等功。王克勤等4人被评为战斗英雄。王克勤被提升为副排长、排长。在以后的历次作战中,他表现得都非常突出,屡立战功,先后荣获“爱兵模范”“爱民模范”“杀敌英雄”“模范党员”“三大互助模范”等荣誉称号。《解放日报》称他为“智仁勇全备的人民战士”,他创造的“三大互助”为中国人民创造了新的光荣范例。

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进攻定陶的战斗中,25岁的王克勤壮烈牺牲。消息传来,捶胸顿足地说:“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他伏案疾书,以他和邓小平政委的名义起草致王克勤追悼大会的唁电。晋冀鲁豫野战军决定,命名英雄生前所在部队的一连一排为“王克勤排”。从那天起至今,第五十二团第一营第一连的每次集会点名,第一个喊响的名字就是“王克勤”。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曾经组织过全军的大比武,这场大比武运动和第十二军另一个标志性人物郭兴福紧密相连。

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带着工作组到军训先进连某团二连进行调研,发现战士练兵热情很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学中缺乏灵活性,搞模式化,另一方面马马虎虎走过场。训练中,无章法无目标。为了训练“好成绩”,专选无风无雨的天气打射击,练战术则挑选无障碍、无坡度的平地进行。

李德生搞了一次突然袭击。事先不通知,让部队翻山越岭行进之后搞射击,模拟实战,先进连队刚刚打了个“及格”,成绩上说不过去。李德生找来二连负责训练的副连长郭兴福,问:“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郭兴福如实回答:“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再问:“在各种距离上,在表尺规定的范围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郭答:“还是不行!”又问:“在一二百米内,在猛烈的敌火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敢不敢同敌人拼刺刀肉搏,最后消灭敌人?”郭答:“不行!”

李德生面色严肃,他肯定了郭兴福这种说实话的态度,提醒说:“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这期间,中央军委分管部队训练的副主席对训练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强调一定要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军队,要求军政一把手亲自抓训练。

根据的指示精神,第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带工作组到郭兴福所在的二连扎下来蹲点,确定从单兵、小组和班的战斗训练开始进行试验,对训练内容、训练方法都作了一些改革。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演练,初步有了一个样子。军里召开了营以上主官参加的训练现场会,要求大家本着“实践需要”这把尺子,来衡量训练效果。其中,郭兴福带领的小组进攻战术最好。教学中,他吸收了作训参谋宋文皋、吴亚东搞单兵和班战术教学的优点,教得细,教得活,较为切合实战需要。既然郭兴福教学有一定的基础,工作组决定由此入手进一步抓下去。同时还决定,将抗美援朝中,以舍身爆破的英雄伍先华命名的二连三班作试点班。郭兴福教学法由此起步。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训练,郭兴福和他所带的班进步很大,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较成型的做法。李德生便组织三十四师营连排干部参观了两次,全师干部看了一次,反应很不错。之后,李德生又将他们带到另外两个师表演,也得到了好评,并根据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教学法。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出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教学法经验,扩大发行到连队,给予推广。把郭兴福的单兵进攻战术作业笔记,编辑成《既严又活》的专论。郭兴福教学法紧紧抓住“一切从实战出发这个前提”,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第十二军开始普遍推广这一教学法。

看了这期《军训通讯》增刊后,对郭兴福教学法高度关注,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杜平也十分重视,军区分管军事训练的副司令员王必成在看后指示:一是南京步校毕业班的学员,要把这一套教学法学会了才能毕业分配;二是要求军区司令部组织郭兴福小分队到全区部队巡回表演;三是做好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工作。

1963年底,在镇江召开了有各大军区、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参加的现场会。12月24日,在镇江观看了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后连声说:“大开眼界!大开脑筋!这充分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高度肯定了郭兴福教学法,之后直接给中央军委写了报告:“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立即将的报告送呈,报告中指出:“郭兴福教学方法,不仅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主要是在新条件下的发扬。”得到的认可。此后,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开始推广。

在留下的墨迹中,有这样一幅:“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并亲笔写明“录王杰诗”,这是唯一一次抄录战士的诗歌。这个战士就是第十二集团军某部工兵一连五班班长王杰。

1942年,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应该说他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1961年8月,他应征入伍到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当战士。那时,全国兴起学习著作的热潮,不仅认真学,而且照着做,还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1962年2月,他入了团。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后不论干什么工作,我一定要做到: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是共产党员哪能不视死如归,做革命军人岂能管个人安危?”他以雷锋为榜样,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处处以身作则。在长途行军中,他主动关心新战友,帮助新同志扛枪、背背包;在抗洪救灾中,哪里危险他就冲向哪里;在施工中,哪里有重活,他就奔向哪里。入伍以后,他连续3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奖,被评为模范团员。

王杰有个习惯,坚持记日记。1965年5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1965年7月14日上午,王杰奉命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执行民兵训练任务。在进行最后一项训练――地雷实爆时,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他做示范动作。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实爆训练用炸药包代替地雷)。随着一声巨响,王杰倒在了血泊之中,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在尊师重教的教师节刚刚过去,市委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县委、政府决定召开“两基”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回顾我县实施“两基”攻坚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总结在“两基”攻坚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表彰“两基”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弘扬“两基”攻坚精神,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成效显著的“两基”攻坚工作

我县实施“两基”攻坚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开展万人扫盲,动员教师、职工深入一线动员入学,动员干部职工捐资助学,举全县之力投入“两基”攻坚,通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全县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两基”攻坚取得显著成效,正式通过了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育部的认定。

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改善教育办学条件,相当于前15年教育投入的总和。新增校舍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全县学校D级危房从10万平方米下降到6万平方米。按照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要求,加大了课桌椅、图书、教育仪器的配备。建设远程教育网点120个,DVD教学播放点35个,多媒体教室8间。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两基”攻坚过程中,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300余万元,为“两基”攻坚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队伍极大加强。加大了教师招聘力度。聘请“普九”攻坚志愿者投入“两基”攻坚。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开展履职晋级培训,积极组织校本培训,开展教研、教改和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盘活教师资源,按照“公开标准、择优选调”的原则,加强教师的流动管理,公开选调中、小学教师。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辍学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采取了“两保”、“双线三级”、“三定三包”硬性的“保学控辍”措施,加大了扶贫控辍工作力度,开展了“爱心圆梦大学”救助活动,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投入、干部参与、社会支持”的贫困生救助格局,确保了全县辍学率、普及率和完成率各项指标均达到验收标准。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中教学质量逐步提升,2004年至2006年,全县高考成绩喜人,硬上线人数连续三年增加,共有1623名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圆了大学梦。职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上升。*二中晋级为全市第15所二级一等完中,新华小学评为市级绿色学校。全县一批示范学校正在形成。

教育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职业教育发展逐渐走出低谷,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逐渐改善。*一中成功剥离初中部,药山中学附设高中办班成功,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中瓶颈有新的缓解。成人教育不断发展,乡、村化技术学校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两基”攻坚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县基础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推动全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将成为我县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不畏艰难,不断创新,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些成绩,凝聚着各级领导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三年来,在波澜壮阔的“两基”攻坚战场上,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此,我代表县四家班子和全县53万人民,向多年来重视支持教育特别是“两基”攻坚工作的各级领导,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企业和社会各界朋友,向今天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向所有为“两基”攻坚辛勤耕耘,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弘扬“两基”攻坚精神,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实现“两基”整体达标,是全县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对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凝聚力、战斗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念、勇气、力量的一次考验。三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条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两基”攻坚,在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正视困难、敢为人先,密切配合、勇挑重担,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两基”精神,必将成为永远激励全县人民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动力。认真回顾“两基”攻坚工作,有以下一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是夺取“两基”攻坚全面胜利的坚强后盾。

我县“两基”攻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自2003年“两基”攻坚以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先后4次深入我县“两基”攻坚现场检查指导,市教育局领导先后10余次深入我县指导“两基”工作,为我县的“两基”工作出谋划策。同时,为了切实改善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省、市均加大了对我县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各级领导不仅切实检查指导全县“两基”攻坚工作,解决存在问题,还带来了上级党委、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关心,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合力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是夺取“两基”攻坚全面胜利的坚强组织保障。

2003年启动“两基”攻坚以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成立领导组,健全机构,广泛动员,为打好“两基”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政府成立了“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将“两基”攻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全县“争先创优”考核的重要内容。先后三次组织召开全县“两基”攻坚三级干部会议,下发了《“两基”攻坚实施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文件,签订“两基”攻坚目标责任书,明确“两基”攻坚工作日程和工作职责,以县委、人大、政协的领导为主,成立了“两基”攻坚督查组,对“两基”攻坚进行全过程经常性督查,确保了“两基”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开展“两基”宣传活动,切实做到部署有会议,安排有文件,工作有简报,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墙上有标语,文艺活动有演出。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动员万人进村入户扫盲,动员上千人的干部教师深入一家一户动员入学,努力使“两基”宣传工作真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强有力的宣传,既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得到了教育,也使老百姓受到了教育,切实增强了广大家长的法制意识、教育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两基”攻坚的全面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

三是狠抓落实。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两基”攻坚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两基”攻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挂钩各乡镇的“两基”,多次深入基层,对“两基”攻坚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各条战线勇挑重担,协同作战,是夺取“两基”攻坚全面胜利的关键。

“两基”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在“两基”攻坚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勇挑重担,团结协作,为夺取“两基”攻坚的全面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县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制定“两基”攻坚方案,组织协调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对“两基”攻坚工作的督导、检查、指导和评估。县财政、发改、建设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教育投入,简化项目建设审批程序,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质量。县劳动人事、编制部门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教师选招、调配和评聘工作,稳定教师队伍。县公安、国税、地税、审计、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两基”达标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县直挂钩部门切实履行帮扶责任,在资金上、救助贫困生上慷慨解囊,主动出钱出物,帮助挂钩村解决实际困难。奥威公司捐款40万元修建学校、捐款10万元资助贫困生。其他各企业、个人也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捐资捐物。正是有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合力攻坚,才确保“两基”攻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党员干部、广大教职工队伍勤奋工作,无私奉献,是夺取“两基”攻坚全面胜利的中坚力量。

在全县“两基”攻坚过程中,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共产党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县四家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深入乡村指导“两基”工作。乡镇干部深入村、组抓落实。广大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了中坚力量的作用,牺牲节假日和寒暑假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默默奉献,高质量地完成了“扫盲”、“普九”的动员入学、保学控辍、教学工作和“两基”业务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带头、共产党员带头、教育工作者带头,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全体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在“两基”攻坚中形成的“正视困难、敢为人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的精神,是我县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全县各级各部门、各族干部群众必须继承和弘扬“两基”攻坚精神,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是弘扬“两基”精神,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最根本的是教育的落后。只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建设者,才能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各级各部门要以“两基”达标为新的起点,坚持继续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决心不变,坚持不懈加大投入的力度不变,坚持实事求是抓教育的态度不变,不断开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要进一步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缓解高中瓶颈;要更加重视职业成人教育的发展,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师德上过得硬、业务上有水平的骨干教师。要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通过改革体制,激活机制,达到激发活力、增加投入、提高质量的目的。进一步加快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完善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是要弘扬“两基”精神,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

教师攻坚克难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谱写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两基”攻坚让知识的阳光普照西部偏远乡村数百万农村孩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2000年,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但是尚未“普九”地区的“两基”工作还面临着艰巨的攻坚任务。到2002年,全国还有410个县未实现“两基”。这些县虽然只占全国县数的13%,但涉及国土面积达3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36%,人口83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6.4%,其中有309个少数民族县,51个边境县。由于地处边远、就学成本高以及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等诸多原因,整个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77%,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达总人口的9%,“两基”攻坚任务格外繁重。

经过四年的攻坚,这410个县已经有368个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其余特别困难的42个县也达到了攻坚计划确定的“普六”标准。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8%,比攻坚计划实施前的77%提高了21个百分点,超出计划提出的85%的目标13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了90%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随着“两基”攻坚的不断推进,长期以来困扰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农村孩子“上学难、留不住”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西部农村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今的西部农村,很多地方最好的房子在学校,一些边远山区学校的孩子们用三块石头垒灶做饭、多个人挤一张床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一些山区边疆地区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了正规学校,校园里响起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阻隔,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边远农村,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条件。“两基”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使知识的阳光照进了偏远山村,让教育的力量成就着孩子的梦想,改变他们的命运。这项民心工程将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两基”攻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践行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人民群众是满意的。四年来,国家大幅度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变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落后面貌,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为把“两基”攻坚部署落到实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与西部各省(区、市)签署了“两基”攻坚责任书。地方政府把“两基”攻坚列入重要日程,成立了领导小组,不少地方一把手亲自挂帅,加强了对“两基”攻坚的统筹领导。西部各省(区、市)都与攻坚县签订了责任书,将攻坚任务落实到县,落实到人。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攻坚的各项工程给予了直接有力的指导、保障和监督,探索和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了资金安全、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为把“两基”攻坚建成精品工程、阳光工程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两基”攻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乎时代要求,顺应民情民意,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群众是满意的。

“两基”攻坚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凝聚了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410个攻坚县多数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区、边远农牧区和边疆地区。这些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不少群众生活十分贫困。有的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有61个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两基”攻坚,其难度之大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基层干部全身心扑在“两基”攻坚工作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有的同志深入崇山峻岭、荒漠高原进行实地勘察和调研;有的同志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经常连续十几天、几十天地在工地上忘我工作;有的同志日夜操劳,甚至战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例如,甘肃临潭县教育局长马永祥常年辛勤工作在“两基”攻坚第一线,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攻坚局长”。重庆市沙阳县沙市镇副镇长孙开祥,一直为镇里学校建设多方协调,排忧解难,身患重病仍牵挂“两基”攻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四川阿坝州原政协副主席旦真,坚信“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工作”,退休后仍四处奔走,千方百计地劝导牧民们送孩子上学,在当地藏区传为佳话。广大干部群众用心血、汗水甚至是生命铸就了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两基”攻坚精神。“两基”工作是平凡的,攻坚精神却是伟大的。“两基”攻坚铸就的精神丰碑必将永远激励我们为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两基”攻坚推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2007年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将提高到99%以上;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从2002年的99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881亿元,总量翻了一番;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显著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是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001年国务院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基本实现了两个转变,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农民部分承担转变到由政府全部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由原来的以乡镇为主转变到以县为主。近几年来,这一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的调配等责任全面纳入了“以县为主”统筹管理的范围。与此同时,中央对困难地区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责任逐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学校安全和日常运转得到切实保障。

二是加大投入,改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2003年至2006年,中央财政累计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专项支出达500多亿元。在中央财政的直接支持和带动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生均校舍面积由2003年的4.9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6.1平方米。这些专项建设,使得积累多年的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老大难问题逐步解决。

三是实施以“两免一补”为核心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5年底,国务院部署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国家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上述“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政策上的一个创举,惠及1.5亿农村孩子,解决了农村孩子上学难问题。农民群众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种田不交税”的同时,又实现了“上学不交费”,广大农民欢欣鼓舞。新机制还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完善了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从而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国家在五年内新增投入将达500多亿元。

四是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各地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到2006年,全国所有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了新课程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是缩小我国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的有效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学校的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11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专项资金50亿元,地方投入61亿元。工程覆盖中西部地区36万所农村中小学,惠及1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工程还投入资金用于部级培训,大批一线骨干教师得到培训。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到2006年,农村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8.7%和95.8%。通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数万名大学毕业生奔赴农村地区支教任教,不仅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为农村学校带去了活力,而且创新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

五是广泛开展教育对口支援。近几年来,东部地区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城市支援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得到进一步推进,12个东部省份均与西部省份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捐助资金、援建学校、培训校长和教师等多种形式支持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并形成了对口帮扶的长效机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成果中也有东部省份的一份贡献。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扶贫支教活动。很多地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城镇学校教师服务和支援农村教育的工作,并形成经常性制度。同时,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得到了流入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一些地方免除了借读费和学杂费,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明显改善。

三、努力开创农村义务教育新局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必须看到,尽管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总体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所提高,但与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和时展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加,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依然偏低。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出发,继续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努力建设公共财政全面保障、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发展比较均衡、质量不断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开创农村义务教育新局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巩固“两基”成果。

要巩固“两基”攻坚成果,防止反弹;集中力量完成西部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继续改善已完成“两基”任务地区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制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认真研究并逐步化解“普九”欠债。国家已决定投资100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重点解决未纳入“两基”攻坚计划实施范围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问题,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学生生活设施建设,改善食宿条件。要努力实施好这项工程。还要实施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彻底改善农村学校的卫生和生活条件。东部地区的农村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要落实好国家各项惠及农村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各级政府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抓紧制订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消除不合格学校,积极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教师工资改革力度,统筹教师收入,逐步建立起教师、校长统一调配和定期交流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要针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乡村学校人数过少、县镇学校班额过大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

(三)更加重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用农村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广大农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树立从小立志成才、长大报效国家的理想。全面深化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提倡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制度”,让广大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就业有素养,创业有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倡和指导学生普遍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要通过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光盘等方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高水平、专业性的培训。组织实施好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农村义务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力宣传农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村教师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