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精选5篇)

  •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类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对听、说、写、译等能力分三个层次(一般、较高、更高)做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没有设置…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精选5篇)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将翻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促进英语学习、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状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探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方法及策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各类专业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对听、说、写、译等能力分三个层次(一般、较高、更高)做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没有设置专门的翻译课程,没有适合公共外语的翻译教材,平时也没有检测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便成为许多英语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需要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试图讨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以飨同行。

二、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思想过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翻译课程设置;也没有专门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倾向,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普遍问题,有许多大学英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提出了改进意见,也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例如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重新修订、为非英专业学生增设翻译课等。为了改变大学英语翻译课不受重视的状况,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增加了句子内部汉译英考试题项,这一改革措施对重视翻译教学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笔者的工作单位在每一学期的英语期末考试中都设置了翻译试题。然而,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学生的平时翻译作业和多次翻译考试结果来看,相当一大部分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不足,如语篇缺乏连贯性、搭配错误、语法不通、逻辑混乱或严重存在中式表达等等,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深究起来,笔者发现,主要是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技巧欠缺造成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英语教学中,本科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培养之间缺乏协调,需要总体规划的全方位教学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一些高校压缩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客观条件难以保证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总体教学过程中。最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学校又不断强调科研工作,往往批改学生的翻译作业是只提供标准答案,没有试着去进一步启发学生就翻译答案的非唯一性进行辩论。

三、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翻译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翻译教学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到位,进而解难释疑。因为翻译的实质是两门语言代码的转换,其过程有理解、表达、校对三步,尤其需要调动译者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谈得上表达、校对。要取得正确理解,就必须对文章的语言现象(词汇、含义、句法结构、习惯用法)、文章内容、上下段落的逻辑关系有个全面的把握。在做翻译练习时,要求对原文的理解达到90%乃至1OO%,而在一般阅读中,正确理解的要求只要达到70%就可以了。因此,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首先,重视翻译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割裂的,学生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获得语言知识,认识到英汉的不同表达习惯,并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规律,增强英语思维表达意识。其次,全面培养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非翻译的其他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于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来说,提高翻译能力也是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再次,从现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说明及编写内容来看,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课后附有大量的句子汉英互译练习,更加重视将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注意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翻译能力的关系。此外,各种各样的四级、六级模拟试卷也或多或少地提供一些翻译习题。笔者认为,适当做些翻译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的生词、固定表达、句子结构等的理解能力和句法表达及语法规律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基本策略

学生翻译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如何。教师首先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和翻译实践,通晓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基本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翻译兴趣。

1.将基本翻译理论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单纯的翻译实践课受到理论的指导。翻译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水平的提高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单纯的翻译劳动,还得靠翻译理论的正确指导。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应给学生介绍基本的方法和翻译的一些基本理论常识,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法、增译法、删略法、省略法、词类转换法、正反和反正法、长句拆译法、替代法等。英译汉时,注意被动语态、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及状语从句的特殊译法。从而使学生对基本的翻译理论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翻译理论,使其翻译实践更有成效。翻译教学必须重视中外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如直译、意译、可译度等概念导入对学生理性地认识和掌握翻译原则和技巧是非常有益的。教授翻译理论可以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翻译问题,自觉监督具体的实践活动。翻译理论必须和翻译实践相结合,这是因为翻译理论一方面来自于翻译实践,另一方面翻译实践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一定会更加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通过分析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能够领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可以先讲解一些理论,当场提问学生做些课堂练习;然后再布置课后有针对性的练习,下次上课是先讲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得的翻译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技能,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自觉地、进而无意识地运用理论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适当介入英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众所周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知识的讲授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反映它所代表的文化。翻译是一个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传递文化内容的过程,译者作为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其任务是使原作者和译文读者彼此互相沟通。受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比如说课时非常有限。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适时、适量地导人一些文化知识,结合英汉语言对比进行本质上的文化比较,从而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独特的文化知识总是代表某一民族的基本特点,是该民族语言得以传延的沃土。这就是说,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当今世界,虽然各种文化日渐趋同,但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就难以避免文化冲撞和心理不适,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难怪,有人说翻译活动就是“戴着镣铐在跳舞”。因此,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差异之处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十分重要。这些差异包括英汉词汇知识、中西思维模式、民族历史及心理文化等各个方面。

3.进一步增加英汉语言对比的内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练习时,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比较的认识,常常以为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他们对两种语言不同的地方,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在翻译教学中,对比翻译是常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内容、含义和形式的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两种语言的内涵和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审美观,相对准确地译出异域文化中人们容易接受的语言,而整个貌似简单的翻译过程,却是在知识记忆网络图的作用下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对比,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英汉表达习惯的不同,以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认识到英汉语言除了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引导其自觉探寻并逐步掌握两种语言相互转换的基本特点和常用的翻译技巧。通过练习翻译作业,学生呵以达到自觉培养翻译意识,遵循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尽量减少汉语的负面影响,选择英语中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正确译出原文信息,提高译文质量,从而提高对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的认识水平。

4.利用精读课堂教学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一教师课堂讲解一学生课后做习题一教师对答案。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加大语言输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教师一个人讲解,缺少自由表达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不太有利。由于增设翻译课受到课时、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利用精读课教学时间进行翻译教学,既达到了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又达到了全面学习英语的教学终极目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是进行翻译训练的绝好材料。因为翻译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减少英语语言点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外利用课文辅导材料自学,充分利用课堂授课时间对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技巧训练。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练习 高中英语教学 应用

一、练习翻译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双语能力,需要进行相应的翻译练习。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必须着眼于当下发展势态,着重了解英语翻译重要性。从中看出英语翻译注重同汉语对应,在翻译时才能够起到良好翻译效果。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关联,从翻译中解析双语之间的关联。因此,需要不断的锻炼学生对语言的认识,特别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被动语句,在汉语中英语的被动语句不会将“被”字体现出来,然而在汉语中被动语句必须体现出“被”字,这就是英语和汉语最明显的特征。再例如,汉语的语文动词一般不会有人称和时态的变化,而且汉语不具备用词缀来改变词性特点。然而,英语却有这样的特质,这就是它们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汉语的单句非常明显,它完全没有复杂的结构,这些是在翻译中必须掌握和了解的知识。只有分清楚其间的关系,才能准确的定位翻译,才能将翻译练习落到实处。

二、翻译练习的重要性

从实践教学中发现,翻译练习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随着教学时间不断推移,它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翻译练习的重要性,应该在课程教学中适当的进行翻译练习。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翻译练习:首先,教师自身认识到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之后,要将认识结果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也明白翻译的重要。其次,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明白自身学习存在的漏洞,让学生有自我认识,英语翻译如此重要。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它们会更注重翻译练习。最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动态,了解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遇到哪些学习瓶颈,适当的帮助学生渡过学习难关。除了以上的讲解,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时,应该要适当的分配好课堂时间。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有宏观的学习意识。在双语结构中开展英语学习,消除学习负迁移,提升更多正面的迁移。学生在短时间内,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水平,不断增强词汇量。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重要性之后,他们会分配好时间,学生学习的信心也会倍增。

三、翻译练习策略

教师想要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一定要事前了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哪些学习难点。只有找到学生学习难点的根源之后,教师才可以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计划。例如:如果有的学生在进行翻译时,他们习惯性的用原句顺序进行翻译,然而养成了母语表达方式,忽略英语翻译和母语表达方式差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出教学计划,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将学生学习差异化考虑在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有的学生在进行翻译时,意思和英语原句完全相反,教师要找出根本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授课。这样学生效率也会被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将提高。进行英语翻译在线学习时,应该注意策略学习。策略学习应该包含两大点:其一,“方法”以及“观念”两大点,这两个点还包含学习和管理两大分支。策略学习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为了做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学习需求点,灵活的运用英语教学方式。从课程中挖掘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需求进行学习,教师设计翻译学习时,它是个需要创新和探索的过程,教师能够设计出高水准的翻译练习,也是教师教学素质体现。一道合格的翻译练习,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特性:符合课程教学需求。能引起学生进行反思;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贴近实际,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简明新颖,学生可以一目了然。英语教学应该革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一线教师要敢于创新教学方法,要灵活的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收获知识的喜悦,爱上课堂学习。举个例子:当人们心怀希望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才会展现自己,才会更加奋斗。希望是人们继续生活的开始,因此,学习英语一样需要怀有希望。翻译:When people have hope, in life and learning, to show themselves, only more struggle. Hope is that people continue to the beginning of life, therefore, learning English need to have hope.在人教版中可以选择那些新出现的词汇进行改变,例如:in the face of; choose; virus等等这些词汇。教师事前给学生设立出汉语意思。该汉语可以是:人们在决定事情时,已经对那些患有艾滋病的患者进行侵害,面对艾滋病患者应该选择有效的方式,并且要对病毒感染的人群进行教育。译:People in deciding things, infringement has for patients who suffer from AIDS, in the face of AIDS patients should choose effective way, and to educate the virus infection

另外,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解知识时,在该过程可以进行巧妙地穿插,将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翻译进行练习,学生的翻译水平会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学生会更能掌握写作方法以及技巧,学生阅读能力也相应被提高,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障碍,这是一种一举多得的高中英语学习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双语表达能力。高中课堂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双语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差异中掌握翻译技巧。翻译练习可以缩短学生英语学习差距,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可以将自我翻译出现的漏洞克服,可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时,需要学会总结经验,需要总结出英语学习规律,这样对英语学习有重要作用。翻译练习也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多元化学习模式进入课堂学习。高中英语学习也应该展现出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才被提高。除了传统的翻译模式外,翻译练习时,可以加入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例如完成汉语句子、改错、准确表达等等。多样化英语在线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程学习氛围。

在实践教学中,人们发现传统的高中英语学习方式不能满足现代英语学习需求。学生学习英语时常出现问题,学生不能准确的进行英语表达,学生总是带着母语的思维翻译英语,而且也不注意双语之间的差异性。翻译练习更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可以矫正学生英语学习思维,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凡.浅析法语学生翻译练习中的常见错误及原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期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字:英语翻译能力; 提升; 障碍; 策略

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除了文化因素外,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将进一步的展开叙述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及其相应的策略。

一、影响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障碍

1.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误会

英语翻译就是汉语和英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体现了跨文化现象。具体来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而这些层面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英语翻译的误会。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信封的写法,在中国,习惯的书写顺序是国名,省、市、县、街道,最后才是收信人姓名。而在西方国家信封的书写顺序恰好相反。因此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需要更加注意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翻译者要正确地领悟原文的意思,其次要通过译文将原文确切的表达出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因此翻译者需要牢固地掌握英汉两种语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翻译者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翻译者的词汇量太少,经常背了忘,而又不重视巩固复习,或者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此外,语法掌握也不扎实,对一些基本的句型模棱两可,不能正确理解更不会运用。

二、提升英语翻译能力的具体策略

1.通过词汇、语法和阅读,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在英语的学习中,提高英语翻译能力,不仅要加强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词汇、语法以及阅读等的学习获取英语文化知识。

首先,通过词汇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知识。词汇是英语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词汇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词汇正确的拼写和准确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恰当的运用词汇和组织词汇。因此,在背诵英语词汇意思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词汇产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了解习语、谚语和成语这一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感彩以及指代的范畴,另外针对一些高频词汇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的话,才真正的领悟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词汇。

其次,利用语法知识体会中西文化知识。语法也和英语文化知识息息相关,如果掌握好语法知识可以起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比如属于英语语法重要内容之一的情态动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情态动词的不同使用方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习惯,因此在语法的学习中应该认真钻研每一个句子,甚至分析句子背后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克服语言交流中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再次,通过阅读中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知识。在英语的学习中,语言呈现的载体就是书本材料,材料的内容也往往是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涉及文学作品、新闻纪实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更详细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在阅读英文文章时不能简单地分析语言的运用技巧,更要挖掘文章中的文化领域,思考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对于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品味英语文化知识的社会风俗,领悟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3.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全面了解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点

英语翻译不仅涉及中西文化差异,还需要全面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知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形合和意合上。英语语言注重形合,也就是说,英语句子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连接词来完成。汉语则倾向于意合,汉语句子一般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比如,对句子“他迟到了,母亲生病了”(He didn’t come today, because his mother was ill.)很明显,汉语中表达的含义没有使用任何链接词,而在英语翻译中,需要使用because,通过连词来连接整个句子。因此,做翻译需要翻译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英汉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不同的语言特点。

4.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实用性的翻译技巧是翻译者的好帮手。由于翻译理论和技巧都是众多翻译者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翻译者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但是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之上,翻译者还要通过大量的实现验证和巩固,并总结适合自己的翻译思路,从而真正的提升翻译能力。具体的来讲,翻译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翻译实践,首先,研究对比不同的译本。很多着名的译文都是名家翻译的,此外,也会有多位译者对同一个译本进行翻译,这些都可以当作练习翻译的教材。在翻译时,先把原文翻译完再将自己的译文和参考译文进行对比,总结自己译文的问题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训练和克服。

三、结论

任何英语翻译者,除了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学习基本的翻译理论外,还需要反复训练以及长期的积累,因此,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并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李景瑞.听季羡林谈翻译[J].中国翻译,2005(2).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近年,东兴试验区凭借其天然的地理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商贸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8亿美元,边贸成交额139亿元,引进区外境内资金123.7亿元。2014年,防城港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4.6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39.6%,进口总额39.63亿美元,增长23.1%。由此可见,2010年至2014年短短的4年间,进出口总额由28亿美元增长到54.69亿美元,足以体现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发展的巨大潜力。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商务英语翻译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字面转换,它包括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专业知识、管理技能和文化意识等核心内容。例如,中越两国在称呼语“亲”的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汉语中“亲”是个网络用语,表示人际关系的亲近。但是在越南,“亲”一般用于年轻情侣或者夫妻关系之间。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如果没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无从谈起对商务英语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谭载喜,1986),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商务英语翻译要比普通英语翻译复杂得多(祝然,2013)。东兴试验区国际商贸迅猛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前者的迅猛发展和后者的滞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矛盾。(1)政府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力量单薄。防城港市作为一个新兴地级市,政府相应的涉外部门人员结构仍在不断完善中。虽然防城港市拥有20多个科研活动机构,但是研究人员几乎都是从事科技研究活动的。因此,目前防城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具有相关商务英语背景的工作人员,挑起了诸多东兴试验区的涉外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的重担,如边境会谈、会晤及联谊活动等。同时,聘请广西一些知名大学专业教师作为外援力量,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然而,东兴试验区外贸飞速发展,有限的专业商务英语翻译人力资源急需扩大,方能满足东兴试验区外贸发展的需求。(2)商务英语翻译社会力量不足。首先,同南宁、桂林、钦州等区内地区相比,防城港市的社会教育发展远远落后。目前,市区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成体系的商务英语培训机构,偶尔能在市区见到某些中小学私人微型培训机构。其次,市民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够。在东兴试验区,尤其是与越南芒街仅仅一河之隔的东兴市,由于人们和越南人的商贸活动更加密切,周边大部分人选择学习越南语而非商务英语,人们对商务英语的热情度远远不如越南语。(3)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力量不足。整个东兴试验区只有一所高校:广西财经学院(2012年成立)。学院设立1个商务英语专业班级,课程涉及综合英语、口语、听力、写作、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报关理论与实务、经济应用写作等。但由于目前学校实行“2+1”教学管理政策,即,学生在防城港校区接受2年的专业学习后,将全部转移到首府南宁校区再读1年。毕业后,绝大部分同学首先考虑选择南宁就业。所以,东兴试验区也因此流失了很多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后备力量。

提高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思考

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起步较晚,针对本地特色商务英语翻译的本体研究寥寥无几,更别说在翻译理论指导下或者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故笔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思考。(1)扩大专业商务英语翻译的团队力量大力引进具有商务英语背景的翻译人才,充分利用防城港市2012年来实施的“百名博士防城港行”平台,引进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商务英语翻译精英,根据试验区本地特色,从语篇、语义、语用、句法角度对本试验区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引领到学术层次,使商务英语翻译学术和商务英语翻译应用相互支撑发展。同时,加强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英语专业教师团队与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合作。校区目前英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高(全是硕士),学术研究领域涵盖文学、语言学、商务英语、翻译等。教师们不仅接受过专业的语言训练,而且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鼓励教师同防城港市外侨办或相关外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而且能更好地服务于为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从而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添砖加瓦。通过加强东兴试验区的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团队的建设,发挥强大的引领作用,以减小对市外翻译力量的依赖性。(2)为新生力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留住人才目前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商务英语班级共有47人,同学们朝气蓬勃,勤奋好学。经2年的专业学习,学生具备一定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技能,比较熟悉国家有关对外贸易和外事交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技巧,能用网络工具和商务英语完成外贸展会营销、客户开发与维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操作、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写作、外贸跟单和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工作任务。一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和商务知识,如FOB(freeonboard,离岸价格),B/L(billoflading,提货单),L/C(letterofcredit,信用证);另一方面,学生对东兴试验区的人文经济等也有所知悉。商务英语班级是学校培养的重点对象,可以成为东兴试验区商务英语翻译的新生主体力量。在校期间,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到防城港市外侨办,或者一些市内外企的实习的机会(如防城港枫叶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使其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实习期间表现良好者,相关部门可考虑与其签订合同,留住潜能较高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3)建设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应集教、学、做于一体,模拟真实语境,展开商务英语翻译的相关学习。学习内容可丰富多样:英汉语体差异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策略,东兴试验区邻国习俗文化、各国口音差异,例如,泰国英语发音通常不发辅音后面的r音,所以address读成addiss(黄映秋,2010),等等。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谢彩虹、朱艳宁、张敏,2008)等,让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相关的实训。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实验室的建立,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使其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加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的兴趣,将课堂和仿真环境相结合。

结语

英语翻译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一、发展路径:京师同文馆的创立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迫切需求大量的外语人才。与外国人经常打交道的洋务派首领恭亲王奕 指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能其妥协?”[2]1859年,郭嵩焘上疏建议设立外语学校,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建立外语学校开始引起清廷的关注。让清政府感到形势更加紧迫的是《中英天津条约续约》第五款强行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遇有文字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3]1862年,奕 奏明:“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资聘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今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4]73是年六月,上谕核准京师同文馆成立。

二、图景再现:京师同文馆英语教育活动

(一)洋教习的选聘与待遇

作为第一所开办在封建社会的新式外国语学校,首要面临的难题就是外语教师的选聘。起初打算在本国人中选聘,然而,广东则称无人可派,上海虽有其人而艺不甚精,价则过巨。因此,清政府聘用了包尔腾为京师同文馆英文馆的英语教习。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同文馆内随后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以及东文馆。直到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前后40年间共有“承担外文教学任务的洋教习共计42人。其中,英文教习14人,法文教习11人,俄文教习10人,德文教习6人,东(日)文教习1人”。[5]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洋务派对同文馆的洋教习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据王宏志统计“正式的洋教习学历其实是很不错的,当中至少有十位是博士或名誉博士”。[6]台湾学者苏精统计,同文馆51位历任洋教习中拥有大学学历的教习有19人,其士9人,硕士4人,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到同文馆的37.25%。[7]同时,有一部分洋教习已经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为了能让洋教习在华安心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来华效力,清政府采取“重金聘教”的政策在经济上给予了他们优厚待遇。李鸿章指出:“洋人不远万里而来,所图者利耳,惟饵以重利,彼方挟所长而乐为我所用”。[8]据向中银先生统计洋教习的经济待遇具体由薪俸与伙食补贴,川资与津贴,办公与外出考察,医药费,恤赏费构成。据当时日本人研究“在清国教育界,邦人的势力颇大,他们的薪俸约在百元以上,伍佰元以下,较之于国内要高三至五倍”。[9]除此之外,清政府还在政治上提高他们的身份和地位。1885年,奕 奏请提高洋教习的政治待遇。“臣等查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同治四年到馆充任英文教习,同治七年升任总教习至任,化学教习毕利干、法文教习华比乐,均于同治十年到馆,馆课亦能勤慎,拟请赏丁韪良,三品衔。化学教习毕利干,法文教习华比乐,四品衔,以昭激劝。”[10]

(二)西学课程设置与考试方式

1872年同文馆正式颁布了针对学习外语的八年制的西学课程为,元年:认识写字,浅词造句,讲解浅书;二年:讲解浅书,练习句法,翻译条子;三年:讲各国地理,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四年:数学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4]193在八年制的课程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外语和翻译始终贯穿整个学制。第一年到第二年为是学习外语的基础阶段,从识字、辨音上升到遣词、造句和翻译。“凡文字,先考其母以别异同,次审其音,以务清重浊之殊……次审其比合为体以成文……次审其兼通互贯,以识其名物象数之繁。”第三年开始,随着学生外语基础的提高,开始学习各国的历史,地理与自然科学知识,翻译练习自始至终。学生只有在精通外语之后,才允许学习其他的课程。“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12]这一过程体现出学习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教学特点。除了理论课程外,同文馆将外语教学与翻译实践联系起来,这一实践过程体现出外语教学中学与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鉴于当时缺乏新式教材,同文馆师生便开始翻译西书,一方面是补充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也练习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据统计,在40年中,同文馆师生共翻译29部西书,包括法律、历史、地理、外交等几大门类。比较著名的有汪凤藻翻译的《英文举隅》杨枢和长秀翻译的《各国史略》等。同文馆的学生还积极参与外事活动,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服务。“京师同文馆学生多派画电报之责,然有时正在交课之际,忽然传画,因系要公,该教习等不能阻止,亦不能专候一人,而耽时刻,故于该生功课有碍。拟请嗣后画电报一事,将在馆内久资学生,特派七、八名专司其事”。[13]据统计,从1866年,英文馆3名学生陪同官员担任译员,此后的翻译人员进一步增多,到1879年共有16人分到英、美六个国家担任译员。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外语,同时检查课堂的教学,同文馆实施月课、季考、岁考和大考四种考试形式。月课,每月初一举行;季考,于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之初一日举行。月课和季考:上午考外文照会翻译中文,下午考中文条约翻译外文,考试时间均为两个半小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交卷,否则要酌罚膏火。岁考每年十月定期面试,除了以上内容外,还密出汉语条子,让考生当场口译成英语。最重要的是大考,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初试、复试和口试组成,由总理衙门主办,总教习、提调以及总税务司主官都到现场,让考生将汉语口译成外语,向外国教习陈述,而后由外国教习将学生的译文翻译成为汉语,文白兼有,文体不一,考试内容与外交实际联系密切。清廷根据大考翻译得体与否将“优者授为七、八、九品等官,劣者分别降革、留学。”

(三)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的官学与私学中,大都采用个别教学法即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但个别教学法教学规模小,教学效率低,无法适应大规模的教学。鉴于此,时任总教习的丁韪良将近代兴起于西方的班级授课制度引入同文馆,将同样年龄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以班为单位,教习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样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学生间可以多方位的交流与学习。此外,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分设前馆与后馆,前馆学生的汉语底子好一些,后馆的差一些;前馆主要学习外文,后馆先学习汉文,而后再学习外文,后馆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入前馆肄业。汉文为一切学科之基础;如“堂谕”云,“本衙门设立同文馆原为学习译文,然必通晓汉文者,方能于洋文得力。汉洋自应一体专心分学。”同文馆的英语教学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18世纪晚期西方出现的将语法和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19世纪初传入中国。其内涵是强调实践在培养学生教育外语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语法为纲,翻译作为教学的基本手段。此外,同文馆改变了以往传统背诵和灌输的教学方法,将直观的演示、实验方法融入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生的招生与去向

1862年开始在同文馆招生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方面是整个晚清社会中仍有“夷夏之防”的观念,认为学习西文“有损国体”“有害国威”。另一方面,广大士子迷心于科举考试,望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无论外语成就有多高,功名也不保险,只有掌握了汉语才能在社会上获得名誉和地位”。[14]因此,清政府不得不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颖,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然而由于八旗子弟“尚属年幼,速效难期”,1886年总理衙门奏请扩大招生范围“招收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汉文业已通顺,年在二十以外者......一体与考,以期数年之后,必有成效”。[15]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社会风气愈加开化,同文馆生源数量不断扩大,应试者达到了394人,录取108人,是1862年开始招生时的三倍。其中,汉族学生日益增多“1893年,同文馆汉族与八旗子弟比例为五十二比四十八,汉族子弟超过八旗子弟”。[16]同文馆作为清廷应对涉外交涉之急而设立的培养外事人才的外语学校,为晚清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外语外事、新式学堂教习和管理人才。根据《京师同文馆学友会报告书》统计,在有详细记录的105名京师同文馆毕业生中,有32人从事外交工作,41人担任其他政府官员,10人投身实业界,5人在教育部工作。如:有担任过外交总长的陆宗祥,国务总理周自齐,京师大学堂英文教习文廉、全森,湖北自强学堂总办蔡锡勇,南洋公学校长汪凤藻等等。

三、价值认可:对当今英语教育改革的启发

作为学习西方的尖兵,京师同文馆从英语教育内容看,将外国语言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英语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来看,将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虽然京师同文馆的成立距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但回顾这一英语教育史上的标志性活动,凸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对当今中国英语教育改革具有极为深刻的启发。

(一)英语基础和所学专业相结合

在馆学生只有夯实了英语基础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包括天文、格致、算学等等。正如南京大学王守仁先生所提倡的通用英语+一体两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层次、定位、性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安排英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变千校一面的现状。当今英语专业要走内涵式的发展,由单一的基础英语转变到文化(跨文化)、文学(比较文学)、教育、翻译、贸易等多方面,培养既精通外语,又懂得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二)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英语翻译是一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家纽马克强调教学中应当重视翻译实践,并指出60%的时间用于翻译实践中。京师同文馆洋教习一方面进行英语翻译理论的教学,另一方面和学生一起对西方教科书进行翻译,同时还积极为总理衙门提供服务,在外交场合现场担任口译人员或是在幕后翻译文件、公函等内容。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对理论研究有余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很高,往往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而英语的听说能力不足,英语专业学生在重大涉外场合表现差强人意。借鉴同文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改革思路。

(三)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