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精选5篇)

  •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 一般在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 多数高校由于专业特征的不同其相对应的实习模式也不尽相同。一般安排在毕业前一个学期。由学校派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让实习学生暂时顶替企业部分员工的位置,完成其相应的工作内容。多数顶…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精选5篇)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 顶岗实习 实战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低,固然与大学的扩招有一定关联,但也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不无关系。基于此,实践教学日益得到重视,专业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是实际检验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锻炼学生工作技能,促进产学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重要途径,因而,组织和开展对口专业顶岗实习尤为重要。

1 一般在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

多数高校由于专业特征的不同其相对应的实习模式也不尽相同。一般安排在毕业前一个学期。由学校派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是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让实习学生暂时顶替企业部分员工的位置,完成其相应的工作内容。多数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毕业年级某个学期。学生在实习期间主要学习企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的营销。学生们深入企业内部最基层,切身体验真实企业的工作内容。在此期间企业给顶岗实习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到实习期结束给予其实习证明。学生在实习期间一方面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也能发现自身大量的不足,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学生只有在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才肯下功夫去弥补。在实习中学习,在顶岗实习中历练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任职积累实战经验。

2 顶岗实习出现的内在原因

2.1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使之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学校必须为人才培养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而顶岗实习,则是强化理论指导,学以致用,在基层检验知识的最好方法。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2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形成

高校只有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才能铸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满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需求。高校应跨越产学间的鸿沟,加强与旅游企业的交流与联系,在旅游行业中办好旅游教育。

2.3 顺应旅游教育发展潮流

当代世界旅游教育发展的潮流即是在校企之间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视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实习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日本的“产学合作”和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等模式。这都是培养人才很好的途径,效率也很高,而且学生也可以尽早走出学校到真正的企业中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3 顶岗实习过程的构建

经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定岗实习安排5个月左右时间,时间跨度为9月至次年1月,实习地点多在苏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3.1 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顶岗实习的开展是一项庞杂系统的工程,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经贸学院成立了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学的院长担任,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专业老师、辅导员为小组成员,此后,开始具体策划、组织、实施顶岗实习工作。

3.2 详细考察实习基地,签订校企协议

我院每年都收到旅游相关企业的合作请求,也安排专业教师前往进行调查、考察。将实际参考信息分类汇总形成参考建议,并报送院领导批准。在此基础上,再同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条款尽可能明晰细致。

3.3 召开动员大会,实行层级管理

顶岗实习工作能否圆满完成,关键要紧抓管理。首先,组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系主任重点介绍实习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实习酒店的基本情况,系党总支书记强调实习纪律,以及需要树立安全意识、吃苦意识、文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其次,对实习学生进行层级管理。具体做法是:离校前每个班的指导老师根据实习单位要求对学生分组,每组指定组长,组长在实习期间定期把每位同学的表现向各班指导老师反映,这样,就形成了组长对指导老师负责,指导老师对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主任对系部领导负责,系领导对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的动态层级管理机制。

3.4 一切围绕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供学生所需,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首先,由于实习时间有近半年之久,在实习中途涉及到各种证书的考试,如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导游资格证面试或年检等,学生需请假回校,此时就需要学校出面同实习单位协商,并尽力弥补由此造成的企业损失。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个人或家庭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而本人难以解决,此时就需要指导老师或辅导员进行指导,协助学生解决。第三,学校安排指导老师不定时地与学生、实习单位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过程。

4 顶岗实习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制定公平合理的实习评价指标,严格按照相关考核要求进行评价。更加注重实质内容效果,而不要流于形式。努力实现考核评价体系方向的转变,科学规范地进行考核评价。

4.2 在实习单位的甄选时,一定要实际调查、充分研究、仔细分析那些优秀的企业。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管理制度完善科学、旅游市场占有率较高、品牌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内旅游行业高素质团队的企业是实习基地的最优选择。

4.3 要恰当分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在顶岗实习中,学生需要尽量熟悉各个岗位,尽量得到轮岗锻炼的机会,为以后从事旅游工作打下基础。

4.4 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对顶岗实习应进行契约化管理,要有学校出面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合同。在实习期间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要有相应的保险,同时应合理规定实习学生的劳动报酬,额外加班的需另附报酬。

5 结语

通过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分析,尽管其中有好多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但总体来讲,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的一种可取形式,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实习模式,并深入剖析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找准定位,下大力气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登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0).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旅游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指导教师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教育呈现迅速膨胀的趋势。截止2009年年底,全国已共有旅游院校1733所,在校生共计近百万人。目前,我国旅游高职院校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开展较为普遍,严格管理,颇有成效。

然而,在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资料搜集,针对旅游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体系:从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与体系研究出发,总结目前较为普遍的实习管理模式,以某一专业为例,提出较为系统的实习管理体系,如候国林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牛习现、谷勇的《高校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创新研究》等。

(2)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探析旅游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安全、心理、思想教育、职业素养等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李培荣的《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心理变化分析与对策》;聂建波、钱学礼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期间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及解决措施》等。

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把目光聚焦在改革实习制度和实习模式上,忽视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重要性。这里的指导教师片面的指旅游高职院校指派的校内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与管理的人员。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承担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责任,是顶岗实习学生在业务上的指导者,是保障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实践者,更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利益的平衡点。

1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专职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稳定性角度考虑,安排具有经验的专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十分必要。顶岗实习环节是学生从校园跨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是“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关键阶段,该阶段学生在体力与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就业观、人生观有着重要影响。从笔者目前从事的实习管理工作经验中可知,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真正融入企业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校内指导教师设身处地帮助学生与企业沟通,维护实习学生的正当权益。

(2)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需要稳定、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关系中最重要的内容,而实习指导教师则是维持这种关系的纽带与桥梁。稳定的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定期与企业沟通联系,实现校企共同管理实习学生,协商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人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企业在过程管理过程中也存在棘手的问题,急需要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行之有效的共同处理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专职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是旅游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推动实习单位愿意接纳学生进行实习活动,树立学院专业的品牌效应。但是,仅仅选拔顶岗实习教师、培训顶岗实习教师工作,就急需了解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能力要求,因岗培人,因岗选人。

2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能力分析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人员的组建,更多的是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w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来分析:

2.1形成专业的知识结构

现阶段,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很多是其他专业老师“半路出家”,缺乏对专业、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只能凭借主观意愿去指导学生实习,缺乏系统的岗位知识,主要指以下几方面:

(1)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需全面了解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对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指导意见与基本要求,认真学习方针政策,有据可依开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2)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院、学生作为顶岗实习的其中两方,相较于实习单位而言,缺少专业的法律顾问,因此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需承担起运用法律知识维护学院、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权益的重任。

2.2综合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岗位职业技能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教学的过程是知识的传授或技能的培养,而更多地是引导学生成长,从学生角色到职场人的转变。因此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学院、学生、企业三方纽带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语言沟通技巧,形成良好互相的实习管理氛围,成三方共赢的实习管理模式。另一方面,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从顶岗实习岗位面试招聘活动、实习生入职准备到实习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处理,都需要高效率的执行能力,处理问题及时有效,保障定岗实习工作顺利开展。

2.3具有高素质的敬业精神

苏联学者赞科夫曾说“教育应以尽可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实习也是教育过程的重要部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与价值观念也是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的前提和保证。旅游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一般为旅游服务类,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基本为服务性质,岗位工作辛苦、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学生身心难以适应,因此,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目前国内旅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实情况,目前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很多难以做到进入企业,真正成为企业+校内双角色,或者实习管理的内容远大于实习指导。高校师资力量的紧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要求高、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岗位工作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也成为旅游高职院校难以设置专职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拦路虎”。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岗位工作,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我国,由于受社会环境、学校条件、学生及家长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难度极大,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岗位得到有效锻炼,保证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管理方法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分层次·多方位”实习管理模式。

“分层次”是针对学生实习的分布情况,采用了集中实习全程管理、分片实习定期巡视、分散实习远程控制的三个层次管理办法。“多方位”是指校企共建、校企共育、校企共管、校企共评,即实习开始前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管理制度和实习方案,实习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与管理,实习结束后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的校企合作管理模式。

为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根据行业特点实习时间上采用“旺出淡归、工学交替”的方式。除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外,专业还可以增加两个月的实习环节,在旅游旺季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针对学生实习比较分散的实际,采用定期巡视与远程监控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实习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

一.训赛结合,练好内功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安排顶岗实习教学环节,学生能否具备顶岗工作的能力,工作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影响,这些问题一直是企业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学校在顶岗实习上要首先攻克的一个难点。建立实习基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具备在岗位顶岗工作的能力。对此,可以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通过竞赛活动、模拟导游、校园导游等手段,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在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举办导游知识大赛、旅游礼仪大赛,以赛促学。在导游实务课程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数字模拟导游实训室,进行模拟导游训练。与导游实务课程同步,实施校园导游项目,以校园为景区,以学生、学生家长、来宾为“游客”,以校车为“游车”,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在第三学期,举办“旅游之星”导游风采大赛,以赛促练。

为了让企业了解学生,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旅行社经理做大赛评委,让企业管理者亲眼目睹旅游专业学生的风采,了解学生的专长。旅游专业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往往会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在实习前便具备一些顶岗工作的素质要求。

二.校企共建,打好基础

在实习基地选择上,学校首先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从实习岗位、实习时间、薪酬待遇等几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和了解,然后进行筛选。之后确定做为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的合作企业。

在签订协议过程中,对于合作方式、责任权利、薪酬待遇等内容,在学生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实习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企业需求。学校要将企业融入到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校企双方需要通过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商定顶岗实习考核方式与管理办法,来一同搭建顶岗实习的合作平台。在这个合作平台上工作,学校需要充分尊重企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劳动成果,注重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制造出愉快和谐的合作氛围,从而形成长远、融洽的合作关系。

三.校企共管,形成合力

面对旅行社实习学生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实行定期巡视和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

在制度制定上,首先学校根据企业的一些共性问题要制定出一套包含对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及顶岗实习中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等共性的管理内容在内的针对全体顶岗实习学生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其次根据不同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针对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实习目标、工作任务要求、过程管理与组织等具体管理内容。总之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共同完善。

在制度执行上,首先要让学校、企业参与实习过程的所有人员都要了解制度,通过下发制度文件、制作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图、进行学生实习动员等手段,做到材料到位、文件到位、动员到位,使学生理解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重视制度,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认真地执行制度打好基础;其次,运用制度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管理者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能动性,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对顶岗实习的这支队伍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评价,从而使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为掌握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学校要制定实习管理定期巡视制度,要求教师每周到实习点至少巡视一次,每周与企业指导教师至少沟通一次。专业带头人每月主持一次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会议,还有对个别学生的关怀、针对性教育。通过巡视与沟通,对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校企共育,多元育人

学校通过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接轨,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校企共育过程中,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培养任务是要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的,校企双方的教师要形成分工合作的机制。校企双方先要共同编制顶岗实习的任务书,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分工,如实习前的理论指导、学习任务指导等相关工作由校内的实习指导教师承担;而职业安全教育、专业技术指导、职业习惯养成、工作方法的实践等任务主要由企业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来承担。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指导,多方育人、多元育人。

五.校企共评,多向切入

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可以建立多方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组建一支由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企业管理者、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组成的多方评价机构,对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进行多方评价。利用多向切入的方式进行考核。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从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创造效益、工作能力,实习报告、任务书、日志的完成情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内容;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笔试、答辩、日常表现、第三方评价等评价方法。多方多元评价方式可以为达到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效果提供保障。通过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同时也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可以使学生综合性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并由教学顶岗实习的新员工转变为毕业顶岗实习的准员工。

2.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可以缓解旅游企业在旅游旺季人力不足的困难,为企业储备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还可以为旅游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在学校与企业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和共同评价过程中,使企业获得人才培养过程的成就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方式的校企合作过程也能够提高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认可度,为校企深度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以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育人能力。通过旅游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优化校外实习基地和兼职教师队伍,对社会和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扩大专业影响力,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源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顶岗实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顶岗实习取得的效果,与专业对顶岗实习所进行的科学、有效管理密不可分。旅游管理专业 “分层次·多方位”实习管理模式在实施中要按照“管理到位、跟踪到位、指导到位、评价到位”的工作要求,深入分析各自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各自所面对的突出问题,在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管理上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方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件精神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一些高职院校就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了有益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家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素质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省、市旅游与饭店类技能大赛中获得骄人成绩,就业率和社会声誉大幅度提高,近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95%以上。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就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本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

紧扣“海南作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战略定位这条主线,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依托海南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培养掌握观光旅游业通行的国际标准和度假休闲旅游的新职业标准、具有适应和促进旅游业态内涵,提升和服务模式转型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在广泛收集并掌握旅游人才的职业标准和岗位任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1.导游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既掌握传统导游的服务程序、服务技能和技巧以及职业规范等,又精通生态旅游、海洋旅游、航天旅游、高尔夫旅游、热带雨林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等海南新兴特色“专项旅游”的导游人才。

2.旅行社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既掌握旅行社传统的外联、计调和营销等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技巧,又精通旅游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旅行社人才。同时,结合海南会议和会展旅游发展的趋势,这类人才还应具有进行会议旅游策划、会议和会展服务以及运作会议旅游项目的能力。

3.高端酒店人才培养定位。

培养既掌握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宴会部的基本操作技能、工作程序与服务规范,又具有较强的对客人的服务能力和酒店宴会部的初级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岗位外语听说能力的高端酒店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和海南旅游季节性明显的特点,我们推行“淡进旺出、阶段提升、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淡季以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为主,旅游旺季外出进行岗位实习和校外实训;专业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分阶段”提升计划并负责全程指导学生:第一阶段以熟悉岗位的服务技能和工作流程为主,第二阶段以提高岗位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主,第三阶段以轮岗、初级管理岗位锻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旅游人才。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打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三段式的传统课程体系。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同时借鉴国内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重构课程体系。基本做法是:首先,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确定旅行社、导游和酒店三个主要培养方向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确定核心课程;其次,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确定每个培养方向的拓展能力课程,即选修课程;再次,确定三个主要培养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素质课程。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按照“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的高职教育理念,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名称,开发了诸如《海南国际旅游岛新业态讲座》、《国际邮轮乘务》、《海南生态旅游》、《海南海洋旅游》、《旅游线路设计》等特色课程。

(四)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采取“淡进旺出、阶段提升、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而获取专业知识,锻炼岗位技能,优化职业态度。具体做法:

一方面,旅游旺季让学生走出校门、将课堂搬出校园。学生定期和不定期地走出校园,到行业企业中去认知、实训和实习,将课堂搬到企业中、社会上,学生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认识职业岗位,通过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在企业中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如带团、计调或销售旅游线路等),从而扩展专业知识、锻炼职业能力。

另一方面,旅游淡季将企业人员请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课、做讲座,或者将企业项目或工作场景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园内承担企业的工作项目或体验企业工作情境,锻炼工作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们也积极进行改革。如在核心课程《导游实务》课程中,除课堂教学外,教师在讲到相应的章节时,会和校外兼职教师一道把课堂转移到机场进行接机实训、到实训室进行管理软件实训、到景区进行讲解实训、到酒店进行接待工作实训等,不仅找出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明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向,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制定分阶段提升计划。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实践教学学时超过总学时的50%,以认知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种形式进行。第一学年“识岗”,对旅游企业的各岗位进行初步认识,让学生到企(行)业中考察、调研,或者聘请企业人员以讲座形式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企(行)业工作环境、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等;第二学年“助岗”,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熟悉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第三学年“顶岗”,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旅游企业独立承担具体工作,并使学生的初级管理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去顶替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同时,通过顶岗实习,让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为双向选择式的就业奠定基础。

(五)教学条件与保障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学校师生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机会和场景,形成了双赢性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了以海南春秋国际旅行社、海口民间旅行社、海南上航假期旅行社和分界洲岛生态旅游文化区等为代表的一批稳定而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本专业每年派出2名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负责与企业进行实习事务的对接;在顶岗实习企业,推行校外职业导师制度,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的现场指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细则》,将企业的标准与学院的管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行为自

律、遵章守纪的职业习惯,适应企业的管理规定和管理方式;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小组”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注重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旅游综合实训基地,下设模拟导游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形体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其中,旅行社实训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室,配备了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售票和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可以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线路设计、线路销售、门票车票销售等生产性实训,可以开展旅游门市接待、外联销售、计划调度、财务控制等实训项目。模拟导游实训室购置了高科中央控制系统、高清图形拼接系统、双机投影系统、实时录播系统及三维实景系统等设施设备,可以满足体形礼仪、导游讲解、导游词创作、才艺表演等项目的实训,旅游交通实训室设有模拟大巴、模拟机场及巨型飞机、火车喷画等设施设备,可以满足旅游车上导游、接机、接站等项目实训。

(六)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绝大多数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企(行)业工作经验。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明确规定专任教师每学期必须至少有一个月的企业工作经历,到企业中兼职或挂职或调研,以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定期举办企业兼职教师培训活动,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还成立了由旅游局局(处)长、旅行社、景区、高尔夫球会等高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每学期至少举行委员会工作会议两次,讨论和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实习与就业等问题。

三、讨论与结语

(一)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工学结合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是一个将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统化过程。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必须建立系统设计的思想,不能仅仅把工学结合简单的理解为顶岗实习时间的增加。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符合工作岗位要求,必须注重以岗位和行业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必须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将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有机结合起来。

(二)密切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双赢机制

工学结合是需要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际上,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实习需要企业参与,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的聘请、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密切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互利双赢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

当前,有些教师感觉大部分企业对于合作培养学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校企合作没有形成互利双赢机制。事实上,如果学校能够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把为企业服务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尽可能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组织教师和学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让企业切实感受校企合作的所得利益,这样一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将顶岗实习与就业对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一方面,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要开辟多种渠道,让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通过双向选择,达成就业聘用意向。顶岗实习,既是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又是促进就业的良好渠道,特别是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全学期在企业实习,通过实习既可以增强知识,提高技能,又可以了解企业,展示自我,为实现在本企业就业奠定基础。相对而言,企业也更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就业,因为这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已接受了相关的岗前培训,更熟悉本企业业务流程,就业后可直接上岗而无需再磨合。因此,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将顶岗实习与就业成功对接,打造“顶岗实习——择业就业”直通车。

以“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准确的专业定位为前提,以校企合作为支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和教材开发等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等培养目标。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海南地方经济的发展输入一批合格人才,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现场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声誉。当然,这种模式同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样,具有特定的区域性和专业性,需要在改革中不断调整,需要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为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唐永泽,卢兵,霍雄飞.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旅游管理专业;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3-0050-03

顶岗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实习和校内专业实训之后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岗位技能,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加深对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识。[1]可以说,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点,而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所在学校商务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高职生,经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原则,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强化顶岗实习等职业实践手段,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

一、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

以2012年为例,笔者所在学校安排旅游管理专业2010级121名学生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南京维景国际大酒店、江苏省会议中心、玄武饭店、丁山花园大酒店、双门楼宾馆、江苏议事园酒店、明发珍珠泉大酒店、山水大酒店、天丰大酒店、中山大厦、新纪元大酒店、水秀苑大酒店等14家星级酒店从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进行为期8个月的集中顶岗实习,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酒店的运营与管理过程,掌握酒店服务技能与技巧。

从教学角度看,到酒店实习是一种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从酒店方面看,出于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前进行人才储备、使用与管理方便等原因,也乐于接受实习生;从学生角度看,考虑到校外实践工作可以提前接触社会,加之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也普遍有着一定的好奇与兴趣。这对于学校、企业、学生等方面来说是“互赢”的模式设计。[2]

但是,必须考虑到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或者突发事件,因为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影响到酒店、学校以及学生各方的利益。结合前几年学生酒店顶岗实习的经验,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一)酒店方面

1.酒店的包容问题。包括酒店领导层对实习生的工作生活是否关心,老员工有无欺生言行等,将会影响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如果实习生感觉没有归属感,必然会导致应付工作、消极怠工等情况的发生。

2.实习期的待遇问题。酒店接纳实习生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通过支付部分管理费而获得管理上的配合,对实习生管理与使用更方便,但由此导致实习生的实习工资较低,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到酒店的生产经营。

3.实习期的工作安排问题。学生实习时间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酒店出于自身业务和经营的需要,一般会把实习生安排到技术含量低的部门,而且各部门的换岗频率也低,使学生得到的是劳动技能的锻炼机会而不是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的心态问题。由于是学生身份,所需经历的实习期短,酒店的经营效益与自身收益无关,使学生对酒店缺乏感情,对经营成果不关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目标的实现。

2.心理期望价值过高问题。学生实习前通过各方面的经验会对酒店形成期望评价,而期望价值高于实际情况时,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容易形成消极怠工情绪。

3.学生意外情况处理问题。一方面是工作之中的劳动保护问题;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离开学校,工作之余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学生自理较差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三)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

1.实习体制问题。实习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在学生实习期间无法开展较为严格、系统的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更多的是在出问题时的应急。实习生在酒店碰到问题后,往往求助无门。

2.实习时间与求职时间脱节问题。学生实习之后还要返回学校继续一年或两年时间的学习,因此很难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这就导致有些学生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应付实习,有些学生则为了能够在实习单位找到工作,千方百计找借口请假滞留实习单位不及时归校、不参加考试,这样会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

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真正使顶岗实习成为教学的重要一环,达到相应的实习教学目标,值得认真分析和探讨。

对此,校方除从实习前的动员宣传到与酒店方的及时沟通,再到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要求等作出精细、严密的安排外,特别对实习教学过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对顶岗实习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以保证顶岗实习的有效开展。

二、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设计

(一)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设计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行业指向性明确,应用性强,主要为旅行社、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酒店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所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安排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之后,选择送学生到酒店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顶岗实习的路径。目的是通过专业顶岗实习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社会中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提高操作的熟练水平,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二)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面接触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践的教学过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及与用人单位的深入探讨,结合企业特点及实际需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实行完全“基地化管理”方法。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商品部、人力资源部等不同岗位进行轮岗实习,要求每个学生全面掌握实习内容,完成实习任务。[3]

(三)顶岗实习的教学课程设计

在顶岗实习之前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加大了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比重,减少了理论课的设置,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加大了实践学时的安排。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我们将一些操作技能性强的课程,如《商务礼仪训练》《前厅与客房服务技术》等移到企业进行教学,并以技能大赛的方式进行了课程的考核,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对旅游酒店企业的管理运作和工作标准有了更为实际、更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对以往课堂讲授的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加深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学习并熟练掌握旅游酒店的管理、操作和服务技能;在实践中思考、凝练和形成了实践报告的初步问题和选题范围,并能够撰写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实践报告;培养了从业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对未来的专业实践和就业做好了各方面准备。

三、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完善

(一)顶岗实习管理体制的完善

校、企双方签订《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三方协议书》和《顶岗实习期间责任保险书》,切实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顶岗实习;制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书》和《实习学生管理条例》,有力地指导和全面约束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行为;确立《实习指导教师管理规定》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评价标准》,有利于督促和鼓励实习指导教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4]

(二)顶岗实习动员工作的完善

开好实习动员会,让实习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实习动员工作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情况、相关实习协议、实习的权利和义务,解答实习生的疑问,使实习生对实习的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强调实习对学生的意义和目的,指导其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酒店工作。

(三)顶岗实习成绩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整体表现的评估,我们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当然,学校的成绩考核评定制度应与酒店相应评估制度衔接。酒店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实习生管理档案,实习结束后,实习酒店会把每位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记入档案和学校的实习生手册。学校可以据此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恰当的实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制度。[5]

(四)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控制体系的完善

顶岗实习教学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工作,学校应建立全过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控、事后有总结、最后有奖惩。学校应像考核校内理论教学质量一样,把实践教学及相应的指导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平时的酒店随访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化技能的训练,职业化规范的锤炼,更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在现有的酒店顶岗实习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互赢”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和“校企对接、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出一套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和社会行业需求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董鸿安,汪焰,况宝根.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创新探讨[J].成人教育,2004(3).

[2]陈慧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8(2).

[3]孟迪云.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