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精选5篇)

  •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401班为实验班,2014级临床专业1402班为对照班,两班学生在年龄、性别比例、各科成绩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6~7人为一个内科科室,各班组建了8个学习小队,即各…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精选5篇)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LBL;PBL;内科学;教学方法

(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系统讲授相关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围绕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使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病案联系起来,解决了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相分割的现象[1-2],但它忽略了学习目标,缺乏对医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整的学习,使学生没有整体医学观念。鉴于此,我们在内科学教学中采用LBL结合PBL的教学方法,即通过LBL教学将基础内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又通过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充分发挥了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提高了内科学的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401班为实验班,2014级临床专业1402班为对照班,两班学生在年龄、性别比例、各科成绩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6~7人为一个内科科室,各班组建了8个学习小队,即各有8个内科科室,每个科室均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2~3人,来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每个科室选出科主任和秘书各1人,以便以科室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讨论相关问题。实验班采用LBL结合PBL的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LBL)。

1.2教材及教师

同一教师授课,相同的老师辅导。教材为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内科学》第七版,201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因该教材无肺结核内容,我们进行了补充。两个班总课时数一样。

1.3教学方法

1.3.1对照班采用LBL教学即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挂图、板书等进行教学活动,讲解内科学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等内容。1.3.2实验班采用LBL结合PBL的教学方法:设计临床案例场景——分组讨论——讲授——讨论——总结,5段式教学。改革措施如下。(1)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方式,采用临床情境模拟病案导入法,每种疾病均设定一个仿真的临床场景,教师提前把临床病例资料分发给学生,1名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1名学生扮演接诊医生,学生现场展示临床就诊情境,由此导入新课的问题及教学内容。(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讲授相关知识,重点讲授内容为:疾病的病因、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且注重联系临床实践。(3)采用讨论互动教学法,针对具体设问:本病例的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肺炎一章为例,具体实施如下:第一步:展示临床病案,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展示临床症状及就诊经过,教师设问:本病例的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第二步:教师讲授肺炎的相关知识。第三步:针对课堂上教师设问的内容分科室讨论,各科室在教师的引导下,科主任组织成员讨论记录。第四步:各科室派代表发言,阐述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引导学生科室间讨论,加深理解记忆,由此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第五步:教师总结及评价:教师点评、矫正、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对每室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最后系统归纳本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治疗原则及具体措施,以实现教学目标。(4)考核方案改革,内科学总评成绩由课程操作技能强化训练、临床综合见习、病例分析、综合知识考核四项成绩组成(均采用百分制),分别占总成绩的20%,10%,20%,50%。

1.4考核标准

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同学统一进行了操作技能考试、临床综合见习、病例分析、综合知识等四项考试,考试内容为课堂所讲授内容,并对总评成绩进行比较。向学生分发教学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的设计方面,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设置了7个问题,学生对于每个问题进行判断。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班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

两班学生课程结束后,对两班同学统一进行了操作技能考试、临床综合见习、病例分析、综合知识等四项考试,并对总评成绩进行比较,实验班平均成绩为(86.45±7.83)分,对照班为(69.324±5.73)分,对照班考试成绩低于实验班,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学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PBL和LBL结合教学法的评价。共发放调查表110份,全部收回并有效。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觉得采用LBL和PBL结合教学法能提高学习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希望能继续采用此教学法,见表1。

3讨论

3.1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LBL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的传授者,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非教师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是围绕问题进行学习,从PBL教学开始提出问题,到问题的最终解决,主要通过PBL学习小组讨论和学生的自我学习完成的,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3-4]。两种教学法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两者要有效结合教师作用十分重要。LBL和PBL结合教学法要求教师既是课程设计者、指导者,管理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促进者。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方面的不足,推动指导学生基础知识与内科学科知识的整合,启发、激励学生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新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在教学过程中常与学生沟通,以得到真实的教学反馈,及时修正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2LBL和PBL结合教学法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经典的PBL教学是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针对问题利用各种资源,自学或讨论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不适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高职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对此,我们先展示临床情境导入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教师系统讲解相关知识,学生上课注意力提高了,理论知识学得更扎实了,再采用PBL教学讨论问题,这样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说明LBL和PBL结合教学法完全可行。

3.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研究表明LBL和PBL相结合教学法,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LBL教学方法应用于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及提高专业知识方面优于单一的LBL或PBL教学法,本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环节中,不仅使学生们在系统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组织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职业生涯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5-7]。

3.4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研究中我们改进了考核的方案,采用综合考核由内科学操作技能、临床综合见习、病例分析、综合知识等四项考试构成,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评价问卷,我们不难看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长期以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同时又系统传授了医学理论知识,让学生的医学基础学得更扎实而完整。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结合既可以保证了理论知识学习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5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施行LBL结合PBL教学法存在的不足

PBL教学法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单一采用PBL教学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需花费较多的课外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的热情[8]。我们采取LBL和PBL结合教学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既可通过LBL教学法将医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节约了学生部分学习时间,又通过PBL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本研究表明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希望有更多的学科可以实行。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全面的实施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首先,本教学法需要较丰富的教学资料和病例,而现行的教材很难满足;其次学生在科室讨论中需配置多名指导教师,能在学生讨论时遇到难点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学校师资明显不足;第三,医学各学科未全面整合,单一学科的改革,受到学时数量的限制。总之,LBL和PBL结合教学法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综合能力,但全面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使两者更加有机、高效地结合仍需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詹劲松.PBL教学法在呼吸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10-11.

[2]张和顺,靳兰玉.PBL配合情景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53-54.

[3]孙慧琳.TBL结合LBL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4(17):179-181.

[4]郭晓静,邹德荣.PBL结合CBL教学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96-99.

[5]艾娟,冯立鸣,李栎.内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4):268-270.

[6]吴照明,高素珍.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消化系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109-110.

[7]陈羽,蔡洁毅,谢文瑞,等.网络环境下循证P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4):114-115.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一、近年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

1.总体稳定,略有创新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呈现“稳定”的总体特点,具体表现:一是命题思路依然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以学生学习能力考核为主要目标,着重考核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试卷的结构及题型相对稳定,分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

2.着重基础,强化主干

近年文综试题都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

3.关注当前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重点和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

二、复习备考的几点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文科综合试题具有“低起点考查基础知识,高要求考查运用能力”的特点。基础知识成为高考的第一依据,基础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越是基础的,就越有区分度。

基础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基础是前提,能力是归宿,能力的培养、形成和体现都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没有基础知识的相当熟练和掌握无法谈及能力。在文科综合复习中,必须把基础知识复习落到实处。

纵观历年文科综合试题,一方面突出了能力考核,另一方面则不断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

们在复习教学中狠抓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好《考试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文科综合试题考查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运用,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并不是靠教师 “包揽一切”所能

达到的。在高三阶段,文科综合各学科的课时也比较少。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环节,高三总复习阶段比学习新课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复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由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觉悟的内化过程。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要靠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验等一系列自主性活动和内化过程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应该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主复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学会思维,领悟科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自主复习,包括复习课前自主地对知识进行回顾,搞清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课后结合教师的复习自主进行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复习的效果。

3.强化基本能力训练

(1)审题能力

通过平时的考试可以看出,学生由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导致审题不准或审题不清,读不懂材料。文综选择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可见选择题的解题至关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答题前反复研读题干的习惯,杜绝看完试题马上动笔,凭感觉答题的做法。审题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主要概念,亦即“题眼”,就可以进行适当的发散:从概念到课,从课到节,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体系。

(2)学科内综合能力

在牢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应注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学科内的综合就是要正确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可能考查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

(3)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怎样把理论知识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多分析,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看书过程中,也应多思考,多总结。

(4)思维能力

在高考考查的多种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错题库”,总结哪种类型的题目经常出现思维障碍,分析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找到排除这些思维障碍的方法。

4.密切关注国内外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

近年来,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之一是不回避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这些题以现实生活、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为切入点来命题,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有关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综合分析认识能力。

传统的时事重点、热点问题复习采用的是专题复习方式,就是在完成了课程基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抽出专门的时间,由教师梳理出一些重要的时事专题进行集中复习。这种复习方式的优点是能够把专题本身系统化,可以讲得比较综合,学得比较深入。但是,集中时间进行专题复习也有不足之处:往往容易讲得过深,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教材知识的复习有脱节的现象,打通内在逻辑联系难度加大;需要比较多的时间进行专题整理,往往冲击了基础知识的复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复习教学中对时事热点复习进行了改革,采用了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以分散渗透复习为主的模式。这一模式把专题复习的优势保留了下来,弥补了集中复习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分散渗透复习与集中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复习的时间,不会因专题而冲击基础知识的复习,且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从我们的经验看,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时事重点、热点复习方法。

平时,学生要经常看一些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刊,如《半月谈》《政治时事报》等。这些报刊上有很多当前的时事重点和热点,并附有评论分析,对于学生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既使学生从政治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又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回归课本,进行心理辅导,鼓舞学生斗志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一人文教育专业开设的背景

(一)高师院校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同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包括两个《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的18个课程标准,在全国38个实验区正式启动建国以来第八次也是最为彻底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与以往七次课程改革相比,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特征。[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综合文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分科教学进入到了分科与综合教学并行的时代。

对于目前的基础教育课改的综合性趋势,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由于目前开设的综合文科课程———《历史与社会》在我国起步较晚,改革的步履比较艰难。新课程的实施面临如何把各社会学科知识融合到一门新的课程中,也就是说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瓶颈”主要是师资问题。我们分析目前综合文科课程的试验情况,可以发现:原来分科培养的教师无论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都难以承担综合课程教学的任务。

随着课程实验工作不断普及推广,最终将全部开设综合文科课程,致使综合性的专任教师需求日益增多,预计几年后,基础教育急需大量掌握综合性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素质、具备综合性课程教学能力和课外活动(综合实践课)组织能力的专职教师。为此,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2]可见,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诞生正是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性的发展需要,是顺应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如何应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综合课程的设置,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综合化决定了中学课改的趋势必然是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是指从整体联系出发设计课程的一种指导思想。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课程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所有环节。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师范院更应发挥好自身“母机”的作用。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对其课程进行相应地调整,重新构建适应中学教学改革的课程体系,研究并设置为基础教育发展所需的新型综合专业,才能使未来的教师对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充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体会。

(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发展失衡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便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已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但科学时代的人类也面临种种困境,致使人们也意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诸如人类道德修养的缺失、价值观念的扭曲、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一切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追求必然背离人类发展科学的终极精神。因此,所有类似问题的解决,单靠科学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必须要依赖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正是当前人类文化与经济的冲突在高等教育中的真实反映。高等教育不仅要通过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也要通过对先进文化的继承、宣传和创新,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所以,人文教育专业是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过渡到人文教育专业,是对现代社会呼唤人文精神的领会。

二当前人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应该说,无论是我院还是其他省份的师范院校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就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改革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人想借此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以供有关人员思考,并改革和完善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第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整合分科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科课程的综合是世界性课题,至今还没有能够形成具有真正综合意义的科学模式。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特点,既体现在学科内部的纵向的综合,也体现在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及横向综合上。也就是说,人文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要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形成一个新的专业体系。而各学科的课时比例分配也是整合分科课程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综合课程,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可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大胆地探索,力求创新,又讲究科学,从而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文教育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二,如何保障人文教育专业中综合课程的顺利实施。目前,人文教育专业都是由原来的分科教学教师,即由政治教师、历史教师、地理教师任教,许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他们由于长期的分科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知识体系和结构上,都存在着不适合新专业教学的问题。由于目前的教学实际不能适应对学生跨学科训练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超越分科教学的传统模式,确立适应人文教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从总体上、本质上去把握课程的体系与内容,尽快适应这一新专业的教学特点。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协作精神,与其他教师精诚合作,由以往各门学科的“独立作战”转向学科之间互相协作的“主体作战”,这也是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此外,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和相关高等师范院校应该高度重视人文教育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学课程改革、新的教学理论和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

第三,新专业与传统教材之间的矛盾。教材是课程的基础与起点,是制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传统的分科教材还不能满足人文教育专业综合性的需要。为了保证人文教育专业课程整合的顺利实施,学校应该重视新课程的开发和旧课程的更新,强调综合性与严密性,处理好综合与特色、个性与共性等的关系,尽快地研究和编写出适合新专业的新教材,以此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现代的教材开发方兴未艾,除教科书之外,还有形形的电子教材,而信息技术革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一个显著变革就是多媒体走进课堂。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利用其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多媒体与教科书更好地互补,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教材结合方式。譬如: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搞得热热闹闹,但在师范生中却没有引起强烈地反响,究其原因,师范生在校内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针对这一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可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将优质的课堂教学和课程专家讲座摄录下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等内容整理出来,从而扩大了解新课改的窗口,这样也就使师范生在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基础之上,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第四,教育实习时间和方式的问题。教育实习可以检验师范生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程度,促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世界各国都把教育实习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实习时间的安排为例,美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15周,德国最短为16周最长为两年半,而我国实习一般为有6-8周,现在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时间更是由于开设的课程较多而得不到保障。此外,我国的教育实习就像是一次性作业,缺乏有力的实习指导,使得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地解决;有的学校因种种原因,又常常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自我完成实习任务,这样的实习就更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人文教育专业应该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可采取分阶段进行教育实习的方式,将教育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学生初步了解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后开展教育实习,返校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总结第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开展第二阶段的实习。同时,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和目前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学生就业需要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将人文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分成两部分实习,一部分派往在初中已经设置了综合课程的中学实习,检验学生胜任初中等综合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以及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一部分派往仍然实行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教学的中学实习,每人同时实习至少两门分科课程,检验学生适应中学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的教学能力。由于综合课程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起步不久,现有的大多数教师接受的是专才教育,在中学也长年执教分科课程,对综合课的教学仍处于熟悉、探索、提高的过程之中。所以,人文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不能完全委托给实习学校,高师应鼓励教师走上实践教学第一线,派遣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效,还能使教育科学研究根植于基础教育实践之中。

总之,人文教育本科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在许多方面特别是课程设置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地研究。以上只是立足于我院人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针对一些问题做的初步探讨,恳请各方面专家赐教,以使这一新的专业尽快完善。

参考文献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 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 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 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 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 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实习综合内科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11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72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

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地设计学习的内容范围,自主地组织、分工和实施,自主收集处理信息资料,自主主持活动,关注的是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情感与体验的交流。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收集积累知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这种自主性、实践性强的学习活动,比传统教学所追求的所谓“答案”“结论”更为重要。

(二)学习的综合性、实效性,重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综合性学习所具有的综合性质能让学生在许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如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主持演讲能力、写作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学习资源利用的直接性、广泛性,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性强。长期以来,语文也是作为母语教育课进行强化。综合性学习所需的知识转化为应用采集知识的工具,并能综合其他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等科目知识又在综合学习中渗透运用,形成一种多角度、多学科,立体交互的一系列知识链条。这种直接联系学生生活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成为学习取之不尽的知识仓库。

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和环节

综合性学习活动,从流程构成上看可以由“学习准备”“活动和总结”及“成果展示交流”三个阶段组成(如下图)。

(一)学习准备阶段

这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这个阶段的准备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语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很有必要做一些学习方式方法方面的指导。

1.要成立活动小组。根据单元的活动专题,在学生自主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一般10―15人之间为宜,因为小组成员过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学习的开展。在小组成立的同时,由成员推选出学、副组长各一名,并且一个小组只负责一个专题内容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某一个方面专题能够作较为深入的学习,也有利于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交流的撰稿、发言和展示。

2.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各个小组根据选定的专题内容安排好人员,明确分工,订好计划。还可以根据活动专题的需要,再划分若干个小组,将专题内容细化分解,同时也要确定学习探究的方式方法。比如调查访问、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计划订立后,如果收集的资料和处理的信息多,工作量大,教师应给学生有充分的学习准备时间,否则,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会受到影响。

(二)活动和总结阶段

这个环节主要是学习小组做好资料、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并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需要实物、图表,作品展示的要分别给予绘制成图样或作注释说明内容。然后,根据各个专题小组的准备进展情况,由各小组长与教师一起协商,确定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时间和方式即可。

(三)成果展示交流阶段

展示交流是综合性学习最为生动精彩的学习汇报环节,其作用就是把各小组成员对各自的专题所作探究的结果或结论,成果展示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其收获。不过,在展示交流之后一定要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也应由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达到自我实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目标。当然,评价并非有统一的标准,可以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也可以从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肯定性、总结性的,也可以提出质疑、自我主张的。只要学生能有所言,能有所感,能有所悟,能有所获,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此外,对待涉及客观性的历史问题和较为严肃的话题,科任教师也可邀请其他教师参与活动点评,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应在尊重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更多地要关注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成长过程和创新精神。

三、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处理很重要,既要让学生沿着“自主”方向学习,又不能让学习放任无序,迷失目标。做学生的合作伙伴,其作用在于:(1)教师成为学习者的一员,与学生地位平等,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且学习积极性高。(2)学生把教师视为合作者,彼此之间无话不说,甚至发生争论,能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深层次情感沟通。(3)由于教师参与其中,且成为学习骨干中的“骨干”,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明确,能够多出一些探究成果。(4)教师能为学生在收集信息、利用资料、调度学习资源方面提供便利的条件,也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打下基础。(5)教师作为“多专题合作者”能促进学生客观认真地履行学习成员之间的合作职能,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学习活动,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教师应把课堂的学习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合作中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成长,在自主探究的创新天空中飞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