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原则。树立城乡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理念,全民动员、科学引导,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垃圾分类,健全收运、回收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精选5篇)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是城乡建设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做好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原则。树立城乡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理念,全民动员、科学引导,促进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垃圾分类,健全收运、回收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专业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机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省每个市、县(市)建成一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县级以上城市取消临街放置的非密闭垃圾收集容器及堆放点,建立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密闭收运网络。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县)或示范项目,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市达到50%。加快落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较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

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小城镇及乡村延伸,加快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及乡村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和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导。各地要按照《省城镇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大纲》要求,2011年内完成本辖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经费列当地财政支出。编制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专家及公众意见,健全设施周边居民诉求表达机制。专项规划经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技术论证,城市政府审批后,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同时要严格控制设施周边的开发建设活动。在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中要优先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建设用地供应,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用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前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完善垃圾收运网络。各地要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运网络和体系。按照分类、密闭、压缩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设施、设备,尽快淘汰敞开式收集、中转和运输方式。重点加快区域性大中型转运设施建设,整合现有资源,扩大生活垃圾收运范围,提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探索线路优化,成本合理、高效环保的收运模式。

(三)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各地要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切实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有关设施建设顺利进行。要简化程序,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立项、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环节的审批速度。在建生活垃圾处理场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工。拟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要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具备条件的城市可集成多种处理技术进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实现各种技术优势互补。

(四)加快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各地对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要对照国家规范、标准,逐项检查、整改、达标,确保2011年底前达到国家无害化标准。要优先开展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堆放场所的生态修复工作,加快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长期积存的生活垃圾清理。对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及简易填埋场,要严格按照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制定治理方案和计划,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后三年内完成封场并做好后续监管。

(五)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各地要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大力推行专业化运营,强化对运营单位的考核。对运营不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在全省通报,直至取消其“特许经营权”。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准确填报《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系统》相关信息。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按月向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监测结果。建立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岗前和岗上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

(六)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工作。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推广使用城市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逐步在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促进生活垃圾减量,促进源头减量。

(七)稳步开展分类试点。201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工作,支持市、白山市、敦化市、桦甸市、通化县等试点城市(县城)先行先试。通过试点探索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途径,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试点城市(县城)要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特性、处理方式和管理水平,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其他城市(县城)当前重点要稳步推进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鼓励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建立高水分有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

(八)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各地要整合现有废旧商品回收站点,建设规模化废电子器件及废旧家具回收、分选中心或拆分中心,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加强可降解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探索有机垃圾堆肥等先进处理技术。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统筹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粪便、污泥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支持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企业示范项目建设。

(九)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科学编制《省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途径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网络机制,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可堆肥的生活垃圾就地处置,需要送相应垃圾处理场的生活垃圾,可采用“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加大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提高机械化清扫、分类收运能力和水平。加快城市周边乡镇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建设进程,逐步建立健全小城镇及乡村生活垃圾管理机构,成立专业作业队伍,配齐人员及装备。

(十)加强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各地要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按要求严格设定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企业资金、技术、人员、业绩等准入条件,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招标投标管理。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坚决将不能合格运营以及不能履行特许经营合同的企业清出市场。切实加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市容环卫)和环境保护部门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研究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督察巡视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以及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建立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量化指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十一)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投入以地方为主,省政府以适当方式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处理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已建成项目的安全运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补偿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资金不足。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实行省政府负总责、地方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省政府成立城乡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各地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指导。各地要把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成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目标完成情况要纳入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予以考核。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环保厅、监察厅等相关部门要对各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建立协调机制。在省城乡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高效、务实的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相关情况,研究工作措施,推进项目建设,规范运营行为。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建立相应机制,上下联动,积极谋划,齐抓共管,推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必要性;工程造价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08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42

2008年7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这一规范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同时也为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规范仅依据专业工程(房建、通用安装、市政、园林、构筑物等)进行基本的划分分类,无法达到常规火力发电工程按专业及系统归类及划分的深度。由于常规火电发电工程在长期积累基础上为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管理,统一电力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和计算规则,已形成有《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等有效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指导性规定。然而环保垃圾发电工程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已划归至市政专业,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具有与常规火力发电工程相似的系统设置,但由于其归属问题却没有像常规火力发电工程有相关编制指导规则对项目划分进行规定,而且在项目列项上仍有较多的不足之处。面对新计价模式以及日益发展蓬勃的环保垃圾发电行业,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应当积极寻求应对方法,实现统一环保电力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和计算规则,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维护工程建设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环保电力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1 环保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划分发展现状

从当前来看,我国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并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不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还是经济十分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均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受体制、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改革深度远远不够,而且改革得并不彻底。

虽然我国已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因而传统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模式已经深深扎根在电力造价人员的脑海中。而在发展迅速的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在《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指导作用的影响下,却无法根据环保垃圾发电工程自有的系统特征进行合理的系统项目划分,实现统一环保电力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和计算规则,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这样一来,规范及统一环保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划分是当务之急,只有统一对环保垃圾电力工程进行系统划分,才能统一环保垃圾电力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系统,也才能科学测算出各类“日垃圾处理量”环保垃圾电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的合理造价水平。

2 环保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划分的作用

第一,作为动态管理的依据,可根据需求者的需要,按不同吨位等级的“日垃圾处理量”提供合理的造价水平。例如:行业管理部门在根据市场调研后收录了各类同等级600吨/日垃圾处理量的环保垃圾发电厂的建设费用,依据既定的项目划分进行测算,得出这一段期间内的热力系统多少万元/吨的技术经济指标,为需求者投资提供较好的动态管理依据。

第二,作为设计部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及进行对比分析的参考。投资估算及初步设计概算均需要由编制部门根据整个建设项目规模、工程技术条件、基本方案、主要厂址条件等,按各专业系统设置的项目划分,并根据各专业系统项目的各个阶段限额设计造价水平进行测算及对比,因此合理的项目划分对设计部门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及对比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作为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投资的参考。在无专业行业管理部门对环保垃圾发电项目实行科学项目划分前,按各项目划分的造价水平参差不一,政府在执行核准项目投资时仍无法统一标杆造价水平。若有行业管理部门根据市场经济自行调节规律再根据既定项目划分进行数据收集、测算等一系列工作后,每年出各类等级规模项目参考造价指标。这样一来,政府不再扮演干预角色,而是依法监督工程造价,政府就能够从宏观层面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控。

第四,作为各环保发电企业编制宏观规划的参考资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垃圾焚烧电厂项目越建越多,环境管理政策越来越严格,科学、统一的项目划分能较好地为各环保发电企业提供合理的造价水平编制宏观的发展规划,避免因技术不一、环境管理要求不一致、项目设置不统一等因素,造成企业发展规划不具科学性、客观性、有效性。

第五,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全面实行的条件下,科学、合理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使项目投资人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地对各专业系统的项目进行合理估算,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投资方案,对提高项目投资人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将环保垃圾发电项目的安装工程划分为如下系统:热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渣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热工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等。

3 环保垃圾电厂项目划分存在的问题

第一,环保垃圾发电工程自身性质导致项目划分没有权威性及科学性的项目划分导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垃圾电厂不完全属于电力项目,但根据定额又被划归市政项目,在这样一种两难的情况下,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在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就会存在较大两难问题,是参照火力发电工程的项目划分,还是根据市政项目自成一套项目划分体系。

第二,定额选用问题。例如在清单规范中,电力设备安装专业下一共包含13个分项,在说明中指出,该项仅适用于10kV以下变配电力设备和线路安装工程,而对于10kV以上的变配电力设备和线路安装工程并没有明确说明,这样一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让执行人员觉得清单规范中仍有众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当然,如果电力企业拥有一定的经验,就可以调整综合单价,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这种做法虽然合情合理,但是却没有文件予以支持。

第三,规范中关于电气设备安装这一分项的解释说明较为全面,但是在电气调试这一分项却存在许多漏洞,在项目划分上仍然只提及10kV以上变配电力设备,而规范中并没有涉及到直流系统、微机五防等设备,在项目划分上出现缺项。并且保护装置电压等级不同,调试项目也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4 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的必要性

4.1 项目划分的必要性

近年来,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对缓解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垃圾发电工程与常规发电工程的装机容量不一样,且没完全适用及统一的垃圾发电工程项目划分,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为完善及系统化的项目划分,对我国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极其不利。规范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同时也为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对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问题,尽早使其走上规范化道路。北京高安屯焚烧中心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深入了解常规火力发电的项目划分,并结合环保垃圾发电工程特殊性,创建了属于环保垃圾电厂自有的项目划分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收录企业各类投产项目的结算数据,逐步将各种不同吨位级的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企业发展规划逐步编制出各类技术经济指标,便于企业规划立项提供决策的依据。

4.2 项目划分必要性的建议

首先,作为国家来说,相关部门应重新定位环保垃圾发电工程,明确其归属问题,由住建部和能源部统一归口,方便以后项目归口管理;其次,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的计价标准是市场,所以必须要有法律法规进行支撑和约束,对当前环保垃圾发电工程造价和计价行为进行规范;最后,作为环保垃圾发电工程自身来说,不能因为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不明确而不加以探索解决。自身在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可进行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探索,帮助企业尽快明确项目划分方向,同时一些大型环保垃圾发电企业可以联合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意见,促进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体系的早日实现和完善,为相关造价分析、初步设计概算提供指导性依据。作为环保垃圾发电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熟知规范,在规范下进行操作,全面掌握项目划分的重要性与科学性,为行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限额设计指标,为政府审核、企业规划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环保垃圾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环保垃圾发电工程作为一项环保、绿色事业已经得到社会支持,并获得重大发展,但在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上仍有许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环保垃圾发电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玲,李建苹,胡杰.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措施项目

缺项的风险责任及价款调整条件研究[J].建筑经济,

2013,(11).

[2] 裴文杰,焦刚.探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工程量清单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

[3] 孙胜楠.浅析工程量清单编制中遇到的问题[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4,(7).

[4] 张小敏,铉令鹏,王悦.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存在的问

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商品质量,2013,(12).

[5] 田琳琳.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建设项目造价管

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24).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

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工程项目,既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又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量垃圾在城市边缘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系及相关流域,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尽快解决,将严重威胁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抓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编制的《“十一五”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建设规划》等规划,我市属于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区,列入规划的污水处理项目有14个、垃圾处理项目13个、医疗废物处置项目1个,建设规模为污水处理24.6万吨/日,污水管网325公里,垃圾处理2205吨/日,医疗废物处置5吨/日,总投资近14亿元。只有加快这些项目的建设,才能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环境规划目标。

三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为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全省确定了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到“十一五”期末的规划目标: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其中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0*年,省下达我市单位GDP综合能耗指标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的考核目标。我们只有加快污水、垃圾项目建设,各项节能降耗减排考核目标才能顺利完成。

四是省政府对城市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地方筹资能力弱,我省从20*年开始县级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的全面建设工作。同时,我省一部分县市的污水、垃圾项目由于调整建设规模,与进入国家规划盘子的项目有相当差距。省政府已初步安排,从省级财政拿出部分资金推进这项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县级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因此,“十一五”后三年,仍将是我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只有加快污水、垃圾项目建设,才能完成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五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市经济是投资拉动型经济,今年1-5月全市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43亿元,仅相当于年初计划任务的四分之一,完成年初计划的难度大,压力也大,主要是新开工项目少,建设资金困难,但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却是争取到了大量的投资而工程建设进度缓慢。为保证年初市政府确定的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快在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大新开工项目力度,排除一切困难,尽可能多地开工建设新项目,特别是目前已安排投资计划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必须尽快动工建设,形成新的实物工作量。

二、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找准差距

自1998年以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加大对城市污水、垃圾项目的投入,我市污水、垃圾项目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共争取到了国家投资补助资金6.28亿元,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项目,加强了全市环保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垃圾项目的建成,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一是已初步建成了高桥、颜村、龙坑、赤水、习水、仁怀、湄潭7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81.3公里。

二是初步建成了中心城区、仁怀、赤水、习水垃圾填埋场和中心城区医疗废物处理工程等5个工程。

三是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得到提高。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7.5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980吨/日、医疗废物处置能力5吨/日。

四是我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不断提高。到20*年底我市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32.4%,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到36.9%。

五是勇于探索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改革步伐,通过BOT建设模式,建成了湄潭污水处理工程,全省现场会在遵召开推广湄潭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目前我市污水、垃圾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要全面完成“十一五”时期污水、垃圾处理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努力推动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污水、垃圾处理工程正常运行较为困难,投资效益未充分产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价格改革不到位,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应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行,实现保本微利,污水收费应在0.6-0.8元/吨,垃圾处理费不低于每月每户5元。但目前我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工程的6个县中,收费标准在0.2-0.4元/吨之间。而据测算,*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为0.69元/吨,其他各县处理成本也大致相差不多,高于现行收费标准。中心城区垃圾处理费从2000年1月开征,收费标准按1.5元-200元不等,每年应征收垃圾处理费1000万元左右,实际征收630万元,在上缴市财政后,由市财政将100万元用于偿还贷款,其余530万元安排用于企业运行,而企业运行实际成本为960万元,缺口资金达430万元。多数县年征收垃圾处理费在20-40万元之间,不足实际处理成本的20%。

2、污水收集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未形成完整雨污分流系统。目前中心城区和各县基本上都是雨污合流,未形成雨污分流系统,没有专门的截污管道进入处理厂,污水进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无法培养活性污泥,暴雨天气因雨量较大还不能进行处理。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受到影响。

3、产业化经营相对滞后,管理体制落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影响企业正常运行。项目建成后,由于没有进行产业化经营,基本上仍由政府大包大揽,企业管理经营由政府下属的国有企业或事业事单位进行,经营方式上不灵活,缺乏激励机制,企业冗员过多,人力成本较大。

二是在建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去年国家已安排投资计划的项目,至今一个都未正式开工,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也影响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1、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这些项目可研在2006年、20*年已经审批完毕,第一批投资计划也在20*年下达,目前第二批投资计划共4850万元又下达到市,但各县初设、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推进缓慢,迟迟不能开工建设,超过1.5亿元以上的国家投资形不成工作量。

2、为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缓解地方财政困难,部分县拟采取BOT等模式,引进外地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污水、垃圾处理规模小,价格改革到位困难,财政补助政策不明确,投资风险较大,谈判过程较长,招商引资进展也不快,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推进缓慢。积极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促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是国家已经确定的大政方针。为此,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特许经营和市场化运作,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和承包人的合法利益,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和我市均进行了一些尝试,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目前来看,尚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1、对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认识不足,创新意识不够,市场化推进缓慢。

2、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力度不够,价格调整未到位,征收缺乏强有力手段,收费率较低。

3、污水和垃圾处理配套设施不健全,处理量和处理率不高。

4、由于产业化处于摸索阶段,而且各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统一的模式。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完成

第一,对在建的仁怀、习水、赤水、*县龙坑、中心城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必须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工程扫尾工作。

各地一定要按照批复的初步设计所确定建设内容,抓紧做好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的收尾工作,要将承诺配套的自筹投资尽快到位,不能完全靠国家投资进行建设,不能因为资金或其他原因导致批复的建设内容不能建成,否则将影响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

2、做好试运行工作。

建成项目要尽快投入试运行,认真研究解决设备试运行中的技术性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做好企业试运行期间的成本测算,在按国家要求将收费调整到位后,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走向市场,真正实现产业化。

3、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按国家关于工程竣工验收的规定,在完成工程质量、环保、消防等各单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做好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竣工决算审计、工程建设总结和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申请项目审批部门进行工程竣工综合验收。

4、做好工程交付使用工作。

在有关部门进行工程竣工综合验收后,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尽快从在建工程转变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将工作重心从基本建设转变为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

第二,列入今年开工建设,国家已下达投资补助的项目。

桐梓、绥阳、正安、余庆、道真、务川县污水工程和*县、道真县、务川县垃圾填埋场工程已安排国家补助投资,必须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投资概算,进一步优化施工图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投资。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实力强、信誉好、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尽快开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全面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确保项目投资最省、质量最好,进度最快。

第三,需加快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补助投资的项目。

目前还在开展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的董公寺、凤冈县污水处理厂和正安、余庆、绥阳、桐梓县垃圾处理项目,要积极与设计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衔接,认真比选、优化设计方案,尽快完善项目审批的支持性文件,完成审批程序,为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创造条件。

第四,用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污水、垃圾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投资效益。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到我市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的工作进程。污水、垃圾项目如不能按期建成,发挥应有的投资效益,将影响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影响国家的投资决策,同时地方财政也将背上沉重的包袱。

在产业化经营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

1、建管并重的原则。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树立项目“建管并重”的思想,争取资金、项目建设工作很重要,但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特别是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成后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特许经营政策、财政扶助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以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更值得各部门高度重视。

2、两权分离的原则。

切实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思路,推进污水、垃圾处理两权分离改革,经营权期限原则上应与政府任期相衔接,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

3、一县(厂)一策的原则。

各地由于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投资、处理能力、处理成本、收费标准不同,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要积极探索适合各地特点的建设模式和经营方式,可以采取承包经营、股权转让、特许经营权转让、事改企转制、BOT、TOT等产业化经营和项目建设多种方式。

4、供排水分业经营的原则。

积极推进供水、排水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分业经营,真正实现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改变供水费、污水费混合使用的情况,确保污水、垃圾收费全部用于企业正常运转。

5、保本微利的原则。

污水、垃圾处理是公益性事业,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效益方面,但也必须考虑企业正常运行成本和合理利润,建立适应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成本补偿和价格激励机制,解决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的问题,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正常运行,实现保本微利和可持续发展。

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搞好方案设计:

1、全面准确测算运行成本。

按照定岗定员、因事设岗、因事设员的原则,合理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全面准确测算运行成本,企业经营成本应包含原辅料费用、人员工资、动力费用、建设经营期财务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税金以及其他费用等。

2、收费价格一步到位。

按照企业运行成本准确测算收费价格,推进供水、排水和垃圾收费价格改革一步到位。同时要处理好因价格调整对城市低收入家庭生活的影响,财政应安排部分资金予以补助或制定相应的减免政策。

3、实行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

污水、垃圾收费原则上全额上缴财政,同时由财政部门按照污水、垃圾处理企业实际运行所需费用进行拨付,实行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2.环境卫生工程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特性分析高亮,刘彦博,光,郝永俊,杨恩德,付晨光,GaoLiang,LiuYanbo,ZhangShuguang,HaoYongjun,YangEnde,FuChenguang

3.生活垃圾焚烧厂吨垃圾发电量的研究分析林昌梅,LinChangmei

4.北京市移动火炬车在填埋场的应用刘学建,卜新宇,卢旭飞,郑斌,杜巍,王进安,LiuXuejian,PuXinyu,LuXufei,ZhengBin,DuWei,WangJin'an

5.联合厌氧消化改善渗沥液可生化性实验研究廖筱锋,卢加伟,万惠丹,周志颖,廖利,LiaoXiaofeng,LuJiawei,WanHuidan,ZhouZhiying,LiaoLi

6.溶盐站的优化设计朱秉诚,ZhuBingcheng

7.基于CBERSCCD图像的焦家坡垃圾填埋场动态变化监测刘庆生,刘高焕,LiuQingsheng,LiuGaohuan

8.生活垃圾的可持续填埋王敏,WangMin

9.沼气利用方式的碳足迹分析邓舟,耿欣,张丽颖,张妍,申利娜,王伟,DengZhou,GengXin,ZhangLiying,ZhangYan,ShenLina,WangWei

10.信息动态

11.宁波市鄞州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夏小洪,毛乾光,高波,张科红,XiaXiaohong,MaoQianguang,GaoBo,ZhangKehong

12.日照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与对策李宗文,LiZongwen

13.中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家庭卫生厕所建造资金状况分析魏海春,付彦芬,李洪兴,孔林汛,田洪春,李秋娟,汪峰峰,杭德荣,黄涛,熊孟韬,WeiHaichun,FuYanfen,LiHongxing,KongLinxun,TianHongchun,LiQiujuan,WangFengfeng,HangDerong,HuangTao,XiongMengtao

14.国内外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吴书超,李新辉,WuShuchao,LiXinhui

15.浅析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化李雪,LiXue

16.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垃圾管理生态化研究初探钱洪伟,QianHongwei

17.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前期投资控制研究马梅芳,刘开成,MaMeifang,LiuKaicheng

18.垃圾处理的本质探讨陈增丰,孙营军,张永芳,张媛,ChenZengfeng,SunYingjun,ZhangYongfang,ZhangYuan

19.现代计算机技术在户外广告中的应用单良,ShanLiang

20.内、外置式MBR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性能比较王雪霞,黄开明,周宗强,WangXuexia,HuangKaiming,ZhouZongqiang

21.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密度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朱水元,刘钊,詹良通,ZhuShuiyuan,LiuZhao,ZhanLiangtong

22.卫生填埋场加高扩建中土工格栅加筋应用分析顾蕾,王勇,张乾飞,GuLei,WangYong,ZhangQianfei

23.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王伟利,王明聪,WangWeili,WangMingcong

1.农村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张妍,邓舟,夏洲,张丽颖,ZhangYan,DengZhou,XiaZhou,ZhangLiying

2.CDM促进浙江省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的潜力研究宓虹明,StefanWinter,张艳梅,卢赛喜,MiHongming,StefanWinter,ZhangYanmei,LaSaixi

3.信息

4.吉安市吉州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方案分析李滢珍,LiYingzhen

5.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调查及评价邵华伟,徐万里,孔江江,帕提古丽,葛春辉,张云舒,于晶,王伟,ShaoHuawei,XuWanli,KongJiangjiang,Patiguli,GeChunhui,ZhangYunshu,YuJing,WangWei

6.垃圾填埋场的结构设计及渗漏分析黄晓夏,李玉云,王中伟,HuangXiaoxia,LiYuyun,WangZhongwei

7.泔水垃圾单相湿法厌氧发酵技术研究徐家英,许晓晖,于铭,林泉,郭荣波,姜震,XuJiaying,XuXiaohui,YuMing,LinQuan,GuoRongbo,JiangZhen

8.牡蛎壳粉末投加UASB反应器的启动特性熊小京,叶均磊,Xiongxiaojing,YeJunlei

9.天津市大韩庄垃圾填埋场总图与建筑设计乔毅,QiaoYi

10.城市生活垃圾一体化分选处理机的研发行宇,张增强,XingYu,ZhangZengqiang

11.A/O-BAFSE艺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试验研究刘剑玉,汪晓军,王开演,LiuJianyu,WangXiaojun,WangKaiyan

12.天津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思考环境卫生工程 昝文安,ZanWen'an

13.大港污水污泥兼性厌氧堆肥用于绿地的可行性研究刘庆余,刘晓东,LiuQingyu,LiuXiaodong

14.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活垃圾中砷和汞李萍,马志峻,王晓云,LiPing,MaZhijun,WangXiaoyun

15.贵阳市城市垃圾现状分析及其利用吕剑明,徐建军,陈安波,张小焱,孙志坚,LüJianming,XuJianjun,ChenAnbo,ZhangXiaoyan,SunZhijian

16.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松嫩平原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马宏伟,刘强,MaHongwei,LiuQiang

17.武汉城市圈生活垃圾区域化管理模式研究杨立德,喻书凯,孙河川,YangLide,YuShukai,SunHechuan

18.粉煤灰吸附垃圾渗沥液中TP和重金属的试验研究张新,尹锦锋,ZhangXin,YinJinfeng

19.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次污染物性质分析石剑菁,ShiJianjing

20.江苏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思考夏明,史东晓,XiaMing,ShiDongxiao

21.温州杨府山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及景观规划孟瑾,齐长青,MengJin,QiChangqing

2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控制技术王峰,张吉光,许娜,WangFeng,ZhangJiguang,XuNa

2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监管实施方案探讨王敬民,WangJingmin

24.江西吉安市推进道路清扫机械化的实践张毅,ZhangYi

1.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陈文花,叶冰玲,ChenWenhua,YeBingling

2.垃圾填埋场转动破坏研究进展方玲,林从谋,刘春,胡美莉,FangLing,LinCongmou,LiuChun,HuMeili

3.信息

4.城市生活垃圾"三化"评估指标体系初探王震,邵立明,WangZhen,ShaoLiming

5.中山市岐江石歧区段水质调查杨阳,陈晓珊,黄灿鑫,李文俊,陈寅儒,YangYang,ChenXiaoshan,HuangCanxin,LiWenjun,ChenYinru

6.老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杨韬,YangTao

7.桂林市垃圾堆肥处理现状及改进对策梁凌,成官文,朱宗强,梁斌,罗介均,魏荣荣,LiangLing,ChengGuanwen,ZhuZongqiang,LiangBin,LuoJiejun,WeiRongrong

8.垃圾处理场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分析及卫生安全防护对策孙海平,SunHaiping

9.有机固体废物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研究进展陆伟东,周少奇,LuWeidong,ZhouShaoqi

10.郑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对策高原,齐长青,GaoYuan,QiChangqing

11.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产业化研究与市场竞争分析杨芸,邵军,YangYun,ShaoJun

12.聊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燕华,张菊,林逢春,YanHua,ZhangJu,LinFengchun

13.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垃圾填埋气体项目的发展赵腾震,马晓燕,ZhaoTengzhen,MaXiaoyan

14.高浓度酸醇树脂废水处理中试研究黄志雄,游卫强,杨燮明,HuangZhixiong,YouWeiqiang,YangXieming

15.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水量计算黄志中,郭萍,HuangZhizhong,GuoPing

16.垃圾填埋场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关基础资料的要求齐长青,QiChangqing

17.城市垃圾处理项目中BOT融资模式的应用郝萍,朱明东,HaoPing,ZhuMingdong

18.污泥掺烧技术研究高亮,邵德洲,光,张国立,刘汉桥,GaoLiang,ShaoDezhou,ZhangShuguang,ZhangGuoli,LiuHanqiao

19.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和综合处理模式的LCA比较龚大国,孙冬,谢明,母晓东,丁炜鹏,GongDaguo,SunDong,XieMing,MuXiaodong,DingWeipeng

20.北方地区平原式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分层导排系统工程研究姜绍森,徐子严,刘亚淘,JiangShaosen,XuZiyan,LiuYataohHTTp://

21.改进一阶降解模型在填埋气体CDM项目中的应用龚少鹏,李斌,GongShaopeng,LiBin

22.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产生量的控制李瑞成,王亮,邹磊,LiRuicheng,WangLiang,ZouLei

1.造纸污泥交替好氧厌氧堆肥中氮素的形态转变研究林云琴,周少奇,李端,LinYunqin,ZhouShaoqi,LiDuan

2.生活污泥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中试装置的设计李科,赵君科,任岷,LiKe,ZhaoJunke,RenMin

3.粪便污水预处理厂臭气处理系统的优化徐易白,XuYibai

4.EM菌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熊小京,曹晓婷,XiongXiaojing,CaoXiaoting

5.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处理的工程实践卢欢亮,黄晓文,LuHuanliang,HuangXiaowen

6.应用UBAF法深度处理垃圾渗沥液的试验研究张春晖,朱书全,陈玥,齐春对,张勇,季营,ZhangChunhui,ZhuShuquan,ChenYue,QiChundui,ZhangYong,JiYing

7.昆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侯燕,王华,毕贵红,HouYan,WangHua,BiGuiHong

8.膜分离腐殖酸前后晚期渗沥液的活性炭吸附特性研究诸毅,岳东北,许玉东,聂永丰,ZhuYi,YueDongbei,XuYudong,NieYongfeng

9.食物垃圾固态发酵生产微生物蛋白饲料的菌种筛选试验付婉霞,刘英杰,李海俊,FuWanxia,LiuYingjie,LiHaijun

10.重庆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的选择与应用王起,刘淑玲,王琦,曾理,WangQi,LiuShuling,WangQi,ZengLi

11.环境卫生工程 应用高效三效蒸发技术处理高浓度废水杨家村,YangJiacun

12.渗沥液MBR出水分离浓缩腐殖酸的超滤实验研究苗豪梅,岳东北,许玉东,聂永丰,MiaoHaomei,YueDongbei,XuYudong,NieYongfeng

13.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工艺设计王吉宁,李瑞成,WangJining,LiRuicheng

14.餐饮垃圾饲料化处理的影响因素董传杰,DongChuanjie

15.简谈热解气化焚烧工艺处理医疗废物邹庆军,ZouQingjun

16.简析垃圾卫生填埋场恶臭治理童金义,任绍娟,温志玄,TongJinyi,RenShaojuan,WenZhixuan

17.信息

18.高校校园枯落物处理现状与对策——以成都理工大学和贵州大学南区为例彭云,PengYun

19.沈阳市二三环内生活垃圾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赵蔚蔚,隋儒楠,闫永强,ZhaoWeiwei,SuiRunan,YanYongqiang

20.城市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模式初探宋军,SongJun

21.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唐次来,张增强,张永涛,TangCilai,ZhangZengqiang,ZhangYongtao

1.生物质气化灰渣的利用李俊飞,王德汉,项钱彬,刘承昊,LiJunfei,WangDehan,XiangQianbin,LiuChenghao

2.酸化污泥中重金属在电动力作用下的去除率研究袁华山,刘云国,李欣,叶菲,陈朝猛,张碧波,YuanHuashan,LiuYunguo,LiXin,YeFei,ChenZhaomeng,ZhangBibo

3.垃圾渗滤液出水生态处理可行性分析惠二青,黄钰铃,刘德富,HuiErqing,HuangYuling,LiuDefu

4.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口英)的生成及控制孙宏,SunHong

5.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垃圾渗沥液杜昱,刘淑玲,DuYu,LiuShuling

6.武汉市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的战略思考赵高圣,ZhaoGaosheng

7.渗滤液中氨氮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转化实验李波,杨欣,LiBo,YangXin

8.北京市海淀区生活垃圾系统辨识与对策建议吴娜娜,杜鹏飞,李王锋,佟庆远,王斯亮,WuNana,DuPengfei,LiWangfeng,TongQingyuan,WangSiliang

9.成都市生活垃圾现状与处理对策张发闯,ZhangFachuang

10.北京市海淀区环卫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张志宏,ZhangZhihong

11.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刘豪,刘贵毅,关卫省,LiuHao,LiuGuiyi,GuanWeisheng

12.生活垃圾填埋场灭蝇技术探讨石剑菁,苏冬云,ShiJianqing,SuDongyun

13.信息

14.垃圾填埋场渗沥液调节池的设计思路梁智飞,卢欢亮,LiangZhifei,LuHuanliang

15.辽宁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探讨陈军,ChenJun

16.高温好氧发酵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陈文威,ChenWenwei

17.大面积堆场逐级增高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宛子瑞,WanZirui

18.浅谈CAO控气型垃圾焚烧炉技术改造张树亭,黄濂清,麦启洲,ZhangShuting,HuangLianqing,MaiQizhou

19.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吉崇喆,张云,隋儒楠,JiChongzhe,ZhangYun,SuiRunan

20.提高攀枝花市生活垃圾堆肥质量的研究张冰,许晓波,曾明,严成贤,ZhangBing,XuXiaobo,ZengMing,YanChengxian

21.小型医疗垃圾焚烧炉温度的实时控制吴瑞平,WuRuiping

22.韶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投资估算林小华,LinXiaohua

23.填埋场矿化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钱小青,牛东杰,楼紫阳,赵由才,QianXiaoqing,NiuDongjie,LouZiyang,ZhaoYoucai

1.沈阳市源分类有机生活垃圾堆肥研究环境卫生工程 冯磊,BernhardRaninger,李润东,李延吉,姚伟,FengLei,BernhardRaninger,LiRundong,LiYanji,YaoWei

2.河北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产业化分析马建立,郭斌,周保华,周江亚,MaJanli,GuoBin,ZhouBaohua,ZhouJiangya

3.填埋场封场绿化工程设计与应用王辉,黄建东,郑尧,WangHui,HuangJian-dong,ZhengYao

4.新加坡对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施惠生,施慧聪,ShiHuisheng,ShiHuicong

5.污泥衍生活性炭技术研究宋薇,聂永丰,金宜英,SongWei,NieYongfeng,JinYiying

6.公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以广州市公厕规划为例尧文元,江斯,潘志坤,钟观福,YaoWenyuan,JiangSi,PanZhikun,ZhongGuanfu

垃圾处理调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为切实加大全省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力度,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中心,以城镇建设上水平为抓手,把生活垃圾处理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全省生活垃圾处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全省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设区市达到95%;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将和两个设区城市建成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各设区市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工作,至少建成1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和6个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其中市建成全国餐厨垃圾单独收集、运输、处置示范市;和两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5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达到30%以上;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加快村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50个县(市)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市)处理”体系;建立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到2030年,全省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镇、乡、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密闭化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方法途径

(一)通过减量化减少垃圾形成。通过政策引导,在生产和生活中强力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倡导节约和低碳的消费模式,禁止过度包装,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狠抓源头减量,减少生活垃圾形成。

(二)通过资源化促进垃圾利用。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中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试点,积极推广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以生活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提高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热能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通过无害化提升垃圾处理水平。采用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处理技术,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规范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污染控制标准,强化生活垃圾处理过程监管,保证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各种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切实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能力。

四、重点工作

(一)编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设施共享,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快编制(修订)《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规划》,推进“市、县、镇、乡、村”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网络化发展,统筹安排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布局、用地和规模,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严格控制设施周边的开发建设活动。各设区市于2012年6月底前、各县(市)于2012年底前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大力宣传和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制定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在生产领域、流通环节和消费使用等全过程开展垃圾减量工作。商务部门要研究制定限制过度包装的相关政策,减少包装性废物产生,探索建立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农业、商务和市场管理部门要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在中央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的基础上,扩大省级对城市及县城周边农村地区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的范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改革、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等部门要有计划地推进燃料结构调整,在城市、县城、镇及乡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在宾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三)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办法,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广泛动员社区及家庭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和两市于2012年底前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确保“十二五”末建成全省示范城市。其他各设区市要加快开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废弃含汞荧光灯、废温度计、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工作;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

(四)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建立与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生活垃圾收运网络。新建居民小区要在开发过程中,按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配备不同用途的垃圾箱;已建成的居民小区,由当地政府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推进工作情况,逐步配备用途各异的垃圾箱,确保分类收集需要。加快老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补建步伐,新区开发同步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每个乡(镇)建设一个以上垃圾中转站(场),每个村庄因地制宜建若干个垃圾池。按照生活垃圾收运需要,配足配全收运车辆,做到城市、乡(镇)、中心村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对现有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淘汰敞开式收运方式,大力推广使用密闭、环保、高效的压缩式生活垃圾收运设备,解决垃圾收运过程中的脏、臭、噪声和遗洒等二次污染问题。

(五)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根据本地生活垃圾成分构成及变化趋势,因地制宜选择先进适用、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完善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用焚烧、堆肥及综合处理工艺的,要配建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采用填埋处理工艺尚未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的,要尽快补建渗滤液处理设施,确保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在科学合理的运输距离内,县(市)要建设覆盖全部镇、乡和村庄的第二、第三垃圾处理场。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尽快发挥效用。认真谋划、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立项、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等环节审批速度,尽早开工建设。强化建设项目管理,落实项目法人、招投标、质量监督、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等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六)健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落实《省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征收措施,落实征收责任,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制定实行财政代扣、地税部门、燃气等公用事业代缴与环卫部门直接征收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处理费统扣统缴政策,增强缴费意识,降低收费成本。生活垃圾处理费须全部用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不得挪用。各设区市政府要根据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变化情况,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尽快对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进行调整。由于收费政策不到位,造成征收的垃圾处理费不能满足设施正常运行的设区市、县(市),要将不足部分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予以保障。

(七)规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安全、高质量运行。填埋设施运营单位要制定作业计划和方案,实行分区逐层填埋作业,缩小作业面,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消杀除臭灭蝇,控制设施周边的垃圾异味,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实行渗滤液处理在线监测措施,防止渗滤液渗漏和填埋气体无序排放,禁止渗滤液处理设施闲置不用或不达标排放。焚烧设施运营单位要足量使用石灰、活性炭等辅助材料,去除烟气中的酸性物质、重金属离子、二口恶英等污染物,保证达标排放。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按月向所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容环卫)、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八)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研究制定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程验收和污染防治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处理效果评价标准体系。依法制定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范对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管系统,实现全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状况定期上报、汇总和分析。建设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污染物检测设施开关状态、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控。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运营单位失信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为生活垃圾处理监管提供基础保障。

(九)强化生活垃圾处理监管。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巡视督察制度,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排放污染物监测工作,常规污染物排放情况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二口恶英排放情况每年至少监测1次,必要时加密监测,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要按照国家信息公开制度的有关要求向社会公示。对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不达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达到设计服务年限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进行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实施改造或封场治理;重点做好高温除臭、沼气导排、雨污分流、预防溃坝等关键环节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确保设施安全、规范、稳定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行业管理责任,牵头建立生活垃圾处理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编制垃圾处理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等综合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支持。财政部门要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研究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落实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和保障制度。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标准,监管污染物排放和有害垃圾处理处置。科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创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生活垃圾处理装备自主化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制定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标准,保障建设用地供应。农业部门负责生活垃圾肥料资源化处理利用标准制定和肥料登记工作。商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中可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

(二)强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化、资源化激励政策和废品回收补贴政策,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分类投放生活垃圾,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按照《划拨用地目录》要求,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实行土地划拨供应,在年度用地指标范围内,优先安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大市、县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标准,依法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改善环卫工人的作业条件和工作环境,保障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