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观(精选5篇)

  • 社会文化观(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key words: the ideal of nature, metaphysics, prerequisite knowledge 自然观由于其传统定义与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内容有相当大的重合,人们又习惯于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解释它的流变,于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科学世界中的自然图景”的印象。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

社会文化观(精选5篇)

社会文化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观;形而上学;前提性知识

abstract:the idea of nature is not a result of the science,but root in the social cultural field . it was the function of the prerequisite knowledge that it played science. the ideas, such as natural order, harmonious unifying, simplicity, etc. have influenced characteristic and form of science for modern times.

key words: the ideal of nature, metaphysics, prerequisite knowledge

自然观由于其传统定义与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内容有相当大的重合,人们又习惯于用自然科学的发展解释它的流变,于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科学世界中的自然图景”的印象。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就对继续从事自然观的研究产生了怀疑。

在笔者看来,自然观的形成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总结,自然观的内容根植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诸如自然秩序、和谐统一、简单性等观念都是对社会文化概念的推广,它们作为自然观的内容深刻影响了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形式和特点,对自然科学起到了一种前提性知识的作用。因此,在自然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不仅不能放弃对自然观的研究,反而要加强对它的内涵和功能的阐释。

一、 自然观的划界

为自然观划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涉及到自然观与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关系。要澄清自然观的独特内涵,就必须追溯自然科学独立后,自然观又在自然哲学内部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的历史。

近代以来,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和数学方法的应用,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探索自然的排头兵。哲学的研究重心也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但是,本体论问题并没有随之消失,自然哲学仍然是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这个研究领域却在“自然观”和“形而上学”两条路线上前进。

就自然观而言,由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熏陶,逐渐形成了有关自然界的有序、和谐、统一、服从简单性原理等观念,这种自然观深刻影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特别是在自然科学进入新的领域、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科学家都要从这些观念出发寻求解决的途径,例如笛卡尔、康德、拉普拉斯有关星云的假说。而就形而上学来说,有些哲学家则孜孜不倦于追求“关于普遍性的、关于支配宇宙最普遍原则的知识”[ ]。与神学不同的是,这些哲学家选择了利用自然科学成果继续营造包罗万象的自然体系的方式,黑格尔就是他们的典范。但是人们通常不仔细区分本体论的这两条路线,而是一概地称之为自然哲学或形而上学。这种混淆就给自然观带来了 “连坐”的厄运。

19世纪,孔德和马赫开始反对形而上学;20世纪初,逻辑经验主义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认为这个领域里的全部断言都是无意义的,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仅仅在于对澄清命题。但是逻辑经验主义者也没有对形而上学进行详细分析,他们把自然观和纯粹的形而上学一起排斥在了科学之外。同时,他们对发现的上下文和证明的上下文的严格区分也使他们忽略了自然科学的发现过程和发现的机制,忽略了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观的作用。于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把婴儿和水一起泼出了盆外。

这一偏颇迟早要被纠正。20世纪40年代,w.v.o.蒯因恢复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提出了“本体论的承诺”的概念。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科学的发现过程中“形而上学”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库恩的范式、s.e.图尔敏的“自然秩序概念”、i.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l.劳丹的“研究传统”、麦克斯韦(n.maxwell)的“形而上学蓝图”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自然科学研究中本体论或“形而上学”因素的作用。

然而,这些“形而上学”因素并不是黑格尔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前面所划分出来的、与形而上学同处一室的另外一个部分——自然观的内容。这种自然观才是自然科学探索中、特别是科学发现中影响科学家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库恩的范式中就包含科学共同体的信念,l.劳丹的研究传统也是“一组本体论和方法论规则”[ ]。这种自然观才真正履行了w.v.o.蒯恩所说的“本体论的承诺”的功能,也就是说它所涉及的东西虽然与自然界相关,但却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一种关于自然的整体观念。它们通常不来源于自然科学、也不是主观思辨,而是根植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历数的自然秩序观念、自然的和谐统一观念、简单性原理等,实际上都是人对自然所做出的一种“规定”。

二、 自然观的承诺

人类开始探索自然的奥秘之初,其目的和动机也许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抱有的信念却大同小异,就是首先信奉自然是可以被认识或理解的,爱因斯坦就说:“……任何科学工作,除完全不需要理性干预的工作以外,都要从世界的合理性和可知性这种坚定的信念出发。”[ ]相信自然界的存在和运动有规律可循、并且人类有能力认识和理解这种存在和运动,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首要观念。这种观念又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诸如自然秩序观念、自然律(因果律)、自然界和谐统一观念、自然的简单性原理等。

(一) 自然秩序观念和自然律

怀特海说:“……,我们如果没有一种本能的信念,相信事物之中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尤其是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秩序,那么,现代科学就不可能存在。”[ ] 自然秩序观念应该是自然合理性的首要内容,但它并非源于自然科学,而是古代西方人把希腊神话、艺术以及中世纪神学等领域中所包含的秩序观念向自然界推广的结果。

在希腊神话中包含有一种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它是如何被安排的系统说明,也包含一套含蓄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法则和模式:从某种原初混沌状态和早期几代神为争夺统治地位的争斗中,浮现出一种秩序,各种事物按照一条其必然性是不可动摇的同一性规律被整理得出了秩序[ ]。希腊戏剧作品、特别是悲剧作者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其中驱使着悲剧性事件不可逃避地发生的思想也成为现代思想中的自然秩序[ ]。

中世纪的神学家,例如奥古斯丁、阿奎那,都力图通过自然界或自然秩序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和谐秩序最能证明存在着一种超人的智慧,因而最能证明存在着一位无所不能的有理性的上帝[ ]。但是神学家的愿望之树却结出了意外的果实,通过自然界或自然秩序去证明上帝存在的理想逐渐异化成对自然界本身的秩序的认识。因为中世纪以后人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上帝造好了世界后就离开了,人们只能通过他的作品来认识他。斯宾诺莎就提出,不能通过奇迹认识上帝的性质和存在,而必须倒是由自然的确定不移的秩序来窥察[ ]。这样,自然秩序观念就演变成人们对世界的基本信念和从事自然探索的出发点。

与自然秩序观念密切相关的自然律概念也来自于古希腊罗马的法律观念和中世纪的上帝创世说。

奥古斯丁最早提出了“自然律”概念。根据这一概念,一切被造物都按照最初的原则,在恰当的事件中,在合适的时间里出现,并且每一个都按照它的本性衰败消亡。自然律概念又逐渐演变成自然规律概念,人们企图通过认识自然从而认识上帝的做法也逐渐异化成以认识自然本身为目的。笛卡尔就说:“神用他创造物质的同样方式继续保存物质。既然神保存物质,那就必然推出,在物质的各部分里应当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真正说来是不能归给神的活动的,因为神的活动决不变化,我就把它们归给了自然。据以发生变化的那些规律,我就称之为自然规律。”[ ]

从此,认识和总结这些自然规律就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任务,其中一个完备的、有关外在世界的规律就是:如果客体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完全是已知的,那么,它们在任何时态的状态就完全事由自然规律决定的[ ]。牛顿说:“自然哲学的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的结构和作用,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归结为一些普遍的法则和一般定律——用观察和实验来建立这些法则,从而导出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经典力学体系恰恰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图景。

(二) 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观念同自然秩序观念一样,最初也来源于社会文化领域。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经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某种单一的东西;而在中世纪的神学中存在的普遍信念就是上帝创造的世界是和谐、统一的,人们应该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中认识上帝。例如开普勒就认为他对天体和谐的研究、他所提出的行星运行三定律不过是对上帝创世过程的探索。而这一目的逐渐演变成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界本身的探索,并成为物理学研究的基本信念之一。

统一的目标在物理学史上为大家所熟悉。那时,每一种主要的理论都把物理学界当时所知道的主要事实统一起来,伽利略所概括的力学和牛顿用公式概括伽利略的理论就是这样;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和波尔兹曼的热力学也是这样。20世纪,爱因斯坦对突破了19世纪物理学统一的、突然反常的世界图景的解释做出了贡献——狭义相对论使经典物理学产生的谜得到了前后一致和精确的解答;广义相对论则出乎意料地把几何学和力学结合了起来。

要知道,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爱因斯坦一生的信念,他曾明确提出:“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构造能够掌握实在,要是不相信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是,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 ]他没有满足于几何学和力学的统一,他还进一步寻求所有已知物理粒子和已知的时空力结合在自身没有时间性的统一场理论矩阵中。爱因斯坦生前只尝试了四种相互作用的普遍力中的两种(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而没有考虑弱力和强力。其后,物理学家则把四种普遍力都包含在内,并把20世纪后半期发现的一大批粒子也纳入其中。[ ]欧文 拉兹洛总结说,在20世纪后期,“现在正在进行的科学革命比哥白尼的革命发展得更快,比爱因斯坦发起的革命更广泛。它的典型特点是把范围广泛的发现都整合进一个高度统一的、简单的(即使是抽象的)理论框架。”[ ]

(三) 自然的简单性原理

爱因斯坦说,“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把表面上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一些简单的基本观念和关系。这就是一切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 ]他举例说,德谟克利特就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简单的粒子,称为原子。

简单性原理在近代以来曾被奥康的威廉、牛顿、马赫、阿芬那留斯、奥斯特瓦尔德等人反复讨论过。也许奥康的威廉没有说过“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话,但是他却表达过“能以较少者完成的事物若以较多者去做即是徒劳”的意思,因此罗素认为这是逻辑分析中最有成效的原则[ ]。

经典力学体系无疑是简单性原则的典范。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用不变的物体之间的简单的力解释了一切自然现象,并在天文学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

自然的简单性观念又逐渐发展成自然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或数学简单性。在经典电磁学的创建过程中,法拉第在思考磁和电之间联系时,也曾设想过磁铁周围有磁力线,形成了一个磁场,导线周围有电场,它们之间是通过场相互作用的。但是法拉第的数学基础非常差,没有能力推导出这个公式。直到三十年后,麦克斯韦才凭借其数学天才建立了一组描述电磁场运动规律的方程,阐明了电磁感应的本质,最终建立了经典电磁学的理论基础。

而在现代物理学中,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也同样也遵循逻辑简单性的原理。爱因斯坦说:“广义相对性原理的著名的启发性意义就在于,它引导我们去探求那些在广义协变的表述中尽可能简单的方程组;我们应当从这些方程组中找到物理空间的场定律。”[ ]

k.波普尔曾经探问:“为什么简单性如此高度的合乎需要?”他给出了一种独断的答案:“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不需要假定‘思维经济原理’或者任何这类原理。假如知识是我们的目的,简单的陈述就比不那么简单的陈述得到更高的评价,因为它们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因为它们的经验内容更多,因为它们更可检验。”[ ]

三、 自然观的前提性意义

综上,笔者探讨了有关自然观的一些理论问题,尝试着在自然观、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间进行了划界,并列举了作为自然观典型内容的自然秩序观念、自然和谐统一观念、简单性原理的来源及其对自然科学的重大意义。实际上,这些观念都被单独讨论过,只不过没有将它们统一在自然观的概念之下。因此,如果说笔者在这里的阐述有一点新意的话,那也是受到了以往研究的启发。

可以看出,本文的自然观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观不同。如果仍然沿用自然观的经典定义,即“对自然的总的认识,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那么这里所谓“总的认识”或“总的看法”就不是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信念对自然界的一种想往或一种“承诺”,也就是康德所说的“人为自然立法”。

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就对柯林武德的观点产生了疑问。柯林武德曾写道:“说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以自然的观念为基础,并非意味着自然的一般观念,或作为整体的自然观念,是在脱离对自然事实的具体研究的情形下首先产生的;也不是说当这种抽象的观念成形后,人们便在此基础上建立具体自然科学的上层建筑。它所指的是一种逻辑关系而不是时间关系。”但是,柯林武德在描述古代自然观的时候却又写道:“希腊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界渗透或充满心灵(mind)这个原理之上的。希腊思想家把自然中心灵的存在当作自然界规则或秩序的源泉,而正是后者的存在使自然科学成为可能。”[ ]显然,柯林武德的观点前后有点矛盾。应该说,自然观与自然科学既有一种逻辑关系,同时也有一种时间关系。从逻辑关系上讲,自然观对自然科学家的思维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同时自然科学成果的证实与否还会影响到科学家对他一惯所抱有的自然观的态度的取舍——要么更加坚信,要么予以放弃。从时间关系上讲,自然观则可能比自然科学更古老,正是在那些社会文化观念的驱使下人们才开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诸如自然秩序观念、自然律、自然和谐统一观念、简单性原理都同古希腊、中世纪以来的法律观念和上帝创世说密不可分。

于是乎自然观与自然科学所提供的经验或理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它作为一种元理论或者前提性的知识(或称“第三种知识”)对自然科学发挥着导向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有关自然观的研究就无法退出哲学或者其他有关自然科学的反思性活动。

除了划界问题外,有关自然观的其它问题,诸如具体探讨自然观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应用具有社会文化内涵的自然观概念重新梳理20世纪以来的自然观的发展历史,分析它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型关系、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论题。

参考文献:

[ ] [德]莱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j].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83.234.

[ ] [美]拉瑞 劳丹.进步及其问题(第二版)[m].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81.

[ ]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284.

[ ] [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97.4.

[ ] [美]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z].范岱年等译.求实出版社.1989.92.

[ ] [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97.10.

[ ] 吴忠.自然法、自然规律与近代科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6):29.

[ ] 王太庆等.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三)[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5.

[ ] 王太庆等.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三)[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0.

[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z].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519.

[ ] 王太庆等.西方自然哲学原著选辑(三)[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6.

[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z].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379.

[ ] [美]欧文 拉兹洛.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m].钱兆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6-127.

[ ] [美]欧文 拉兹洛.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m].钱兆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5.

[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z].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285.

[ ]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573.

[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z].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376.

[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z].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31.重点处为原文所有.

社会文化观范文第2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政治权威的价值引领

人的观念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是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并形成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陈旧的、落后的观念不断被淘汰,新的、先进的观念不断出现,最后形成一种比较适应现代社会的稳定的观念系统,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整个社会人的观念的发展与更新,促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引领当时人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国也不例外。纵观我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这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并对这一时期人的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到秦国法家“耕战”思想,再到汉武帝时期以儒学为主的官方意识形态,这些观念在整个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逐步成为当时和之后历代王朝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统治观念,也包括当代社会的人,依然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政治权威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在深刻汲取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品性与传统、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当代现实,顺应时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反映民族特色与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占主导地位的引领人的观念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推动了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向现代价值体系的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具体的价值目标,提供了有益的价值导向,在当代中国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观念现代化中具有很强的统领和引导作用,是当前中国具有政治权威的价值观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人的观念现代化的过程体现为现代人形成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迎合当前主流意识形态,重新塑造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观念的现代化作为现代精神文化的表征,既是现代人格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精神源动力。观念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中处于灵魂和统帅地位,发挥着指导作用,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都受到观念现代化的制约、支配和引导。观念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先导,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观念的现代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也会有所不同。近代,文艺复兴确立了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宗教改革唤起了人的自信和尊严,启蒙运动用理性引导人从愚昧中觉醒,促进了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新事物层出不穷、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发奋进取、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观成为了这个时代现代化观念的“宠儿”。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在当代中国引导着不同阶层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助于社会成员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有利于调动一切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社会现代化提供无限的动力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正确导向,壮大了主流思想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观念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最崇高的精神追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现代化目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推进,客观上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原有的观念现代化发展目标,构建起“一元主导、层次鲜明、包容多样”的适应新形势的观念现代化的新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当代中国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从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战略布局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目标就是经济上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和生态上越来越和谐。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新的现代化的国家发展目标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拓展了新的提升空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属性,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党的十以来,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越来越强,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维护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当代中国,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要进一步全面推进思想解放、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为激励人们发愤图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的要求,是从社会主义公民层面提出的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如何在当前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背景下,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体公民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人的观念现代化水平,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观念现代化提出了最基本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如何实现人的观念现代化,现代化观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界的观点不完全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时代人的观念现代化的内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拓展,有学者列举了很多具体的内容,如开放的心理、乐于接受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勇于改革创新的心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心理;自由和守法相统一的心理;普遍的信任感等等。在概括一些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觉得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挣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包括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合作观念和效益观念。其次是政治观念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包括民主法治观念、政治参与观念、人权观念和自由观念。三是精神文化观念现代化。主要指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实现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等。四是社会和生态观念现代化。主要指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树立起的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对以上一系列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的排列组合的基础之上,提炼出的能够用于引领各类社会思潮、凝聚各种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内容虽然仅仅24个字,但其内涵却十分丰富,涵盖了人的观念现代化所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是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目标,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道德准则。因此,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的观念现代化水平,推动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更是凝聚社会民众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人的观念现代化也有利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人的观念现代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就在于人的现代化的观念能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无形的力量,这是由思想意识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决定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正如经典作家所指出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人的观念现代化作为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的思想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在理性引导下实现其特定目的与价值追求。这种理性的、有目的的追求,在我国现阶段就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践行。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同传统观念实现最彻底决裂原理、人的自觉能动性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依据,从分析人的观念现代化这一基本范畴入手,关注“现实的个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总结出潜藏在现代思想观念发展趋势背后、具有本源性意义的人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规律,用于加快推进人的观念现代化,促进社会发展。

五、结语

社会文化观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源头可追溯到基督教义,其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尊敬,对弱者置之不理就是对上帝最大的损害。教义中告诫人们人本性中存在原罪,只要他能尊敬上帝,爱护芸芸众生原罪就可获得救赎。这能使信徒爱人如己。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反对宗教倡导的禁欲主义、出世主义。那时许多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认为教会中所宣扬的“人人平等”只是口号、欺骗世人的抽象之物而已,现实中并未真正存在。通过人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到绝对高度。

随着资产阶级的迅速发展,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人们转而怀疑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敏锐地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预言社会主义必将实现。其他古典社会学流派,如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论等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以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由此可得出对个体的高度关注是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核心,这种理念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氛围,关键取决于两者能否相互调适。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社会工作本土化。为此,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相通之处。要想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与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相融合,才能有健康而长久的发展。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中,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尽管三家的思想也存在分歧与争论,但他们亦是可以相互吸收、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与性格的。下面浅谈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的意义。

(一)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实际上就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和深知儒家文化,就很难称之为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笔者认为其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比较契合的主要有:一是大同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大同理想所追求的社会形态与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极为吻合的:老人福利(老有所终),就业服务(壮有所用),儿童福利(幼有所长),社会救助与残障福利(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中的具体目标,正是现在社会工作所致力的,况且大同理想在中国有极为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礼”的思想。“礼”是儒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孔子虽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但他对社会秩序与规范的高度重视是非常值得社会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一般认为,礼有两个涵义:社会制度和仪式。李泽厚提出礼当属周礼,一种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等;一种是上下级、尊卑长幼之间的严格秩序。不管如何解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礼”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规范,社会若失去这个规范(礼崩乐坏),就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动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修复和修补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这一点尤其具有现实意义;三是孝道观。儒家认为“士有百行,孝敬为先”,“治身莫先于孝”,非常注重和推崇孝道。孝道观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压力作用,它不但体现了亲情之爱,给老人以心理上的慰藉,同时它又维持了家庭稳定,解决了养老问题。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家庭的变迁,家庭传统的养老功能衰退,家庭的承受能力和照顾功能减弱,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很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传统的孝道观念和体制仍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还占主流。就是社会养老和机构照顾也仍然要重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而不是把老人扔了就万事大吉。因此,社会工作依然要推崇孝的理念,尊重孝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四是人世观。《大学》中载“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知曾经激励和引导着多少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去拼搏和奋斗。其人世的思想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人应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有所成就;人应对社会和家庭承担责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人,而人是社会性的。因此,追求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一个契合点。

(二)道家文化

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系统,把人本主义传统和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提倡“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虽然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但却提出了政治和谐的理想。另外庄子认为:“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万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根源看,都是基于同一个“道”,又归于同一个“道”,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异,所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既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都没有真正的差异等级,那么人类社会自身中的尊卑贵贱又何足挂齿!人人平等,甘苦与共。而今天我们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工作者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社会工作者来说,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中来考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互补,其中的释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而前面所讲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则是一种人文。佛教本起源于印度,在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佛教认为功名利禄只是镜花水月、烟花泡影,人们如能淡泊功名利禄,也就减少了社会生活中为功名利禄而进行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对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自然大有裨益。同时佛教提供了一个解脱主义的传统。我们经常探讨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其中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很多烦恼和痛苦,而佛教的解脱主义理念,就是解脱烦恼、痛苦和生死问题,这正好适应中国人的需要。社会工作价值观中关于宽容、接纳的理念,说的就是要求人要善于保持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能够容忍和接纳诸多困难和痛苦之事,甚至于死。另外佛教主张互助互爱、众生平等的理念。佛教认为父子、夫妇、主仆等甚至于众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扫地不伤蟠蚁命”对缕蚁尚且留一命,更何况是人呢?它要求大家要相互尊重,自由对待,不要相互残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生命至上的思想,高举以生为本的旗帜,把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把尊重、保护、优化生命作为道德的核心价值。平等的理念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价值观,只有秉承平等的价值观,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主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群体、精神康复群体、吸毒群体、艾滋病群体、低保户群体等,社会工作者没有平等的价值观,就不会去接触这些群体,甚至是鄙视这些群体,更谈不上去尊重和帮助他们。如坟川地震中产生了大量的难民,即弱势群体,需要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地震的阴影,重建家园,迎接光明美好的明天。这不仅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世界人的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中西价值观传统的比较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

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曾指出:“本土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是外来的东西进人另一种文化区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本土和本土性的组合。“本土”是由外而内的动作,是本土化的前提,而“本土性”是“本土化”的结果。社会工作是一种源于西方文化传统、基于西方社会基础之上的专业,当被引进到异文化且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时,必须经历同土生土长的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可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发挥功能的过程,而中国作为主体具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决定选择什么、接受什么、是否准予其融合到本国文化等的主动权,而外来东西处于被接受、被选择的被动地位,有配合、支持主体推动其完成本土化的义务。

社会文化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0/D6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36-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内核的凝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普遍遵循与坚持的价值准则和目标指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建构开辟了新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判时所持有的根本的、普遍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的、最稳定的、取得普遍共识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它所反映的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所谓文化,狭义上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外显形态为各种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内隐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不同历史时空、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文化会有所差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于文化之中,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内隐的一种形态,是文化中稳定系统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文化层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确证,其本质由民族文化规定,其性质由文化的性质决定,其形态与内容受文化制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和凝练过程中,文化是源泉,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三个倡导”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过程中,文化是载体。文化通过蕴含和投射价值感受与价值体验、价值抽象与价值反思,进行文化感染、文化传递、文化激励和文化教育,帮助大众汲取文化力量,把握价值标准与价值意义,完成从文化传递—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共识的发展过程,最终形成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灵魂与精髓,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并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正是通过核心价值观得以体现。

由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化视域下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文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解读开辟了新视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困境

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紧密。考察我国的社会现实,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快速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文化情境的复杂性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提出了难题,总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困境有:

1.传统文化的消解,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来源和依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文化支撑。失去这个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割裂历史、割断文化的传承,抑或中断文化的发展,核心价值观就等于丧失了生命活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新问题与新矛盾的不断产生,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被解构,其优越性与主导地位受到严峻考验,使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优势难以展现。主要原因为:一是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现代生活严重脱节,阻碍传统文化的传递与认同。传统文化的内容难以贴近当代实际、原则难以迎合大众需求,加之其宣传教育方式枯燥、途径与手段过于陈旧,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现实与科技更新,大大消磨人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是传统文化的权威性与人们的自主性发生矛盾,制约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革,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日渐多样,人们不再迷信权威,单一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三是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与滞后性与当代社会的开放性与发展性存在断裂,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由于自身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没有及时整合现代社会多元的文化,也没有合理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游离于文化核心。

2.西方文化的挑战,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

观照西方社会思潮,一些敌对势力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为武器,以“自由”、“民主”、“人权”为幌子,掩盖资本主义的霸权行径,美化资本主义制度,以妄图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对我国实施“西化”与“分化”的战略意图。由于这些思潮的伪善性,使一部分人在进行文化选择、价值判断时无法准确甄别其实质而受其蛊惑,对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同时这些思潮又迎合了大众在经济急速发展的现实境遇中短暂性、片面性的利益需求,因此受到一些群众追捧,并出现价值观践履的错位与偏差,如道德缺失和信仰危机、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加之西方国家经济上的优势,并借助发展中国家期盼改善现实生活方式的心理,通过多样的现代化宣传和渗透途径,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输出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并把资本主义价值观冠名以具有“普遍真理”的意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表现的文化内容、弘扬的文化价值说服力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构建举步维艰。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激荡,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对垒和交锋,这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敲响警钟,使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得到彰显;但是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大众心理的急剧变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3.大众文化的偏离,减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相对于主流精神文化的严肃性与正统性,具有一定的商业性与娱乐性。作为大众所接触的主要文化情境,对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众文化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整合,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然而由于商业的竞争与发展,大众文化在商业追逐利益的本质下以满足大众的娱乐、消遣为宗旨,日趋平面化,逐渐肢解文化应有之义,甚至在某些倡导价值和原则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同时,大众所接触的文化环境和接收文化的渠道日益复杂,大众文化中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元素与核心价值观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品格不一致。此外,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网络文化的兴起也使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加剧。网络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副产品会直接侵蚀大众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害信息与负面文化的传播使大众文化日渐媚俗化、功利化和西方化,走向偏离了正确科学的轨道,直接撼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

在文化视域下,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源泉。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诸多的优秀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下,更应突出传统文化的核心位置,赋予其生命力与活力。根本方法是要根据时代特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内容、形式和原则更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能体现当代人的需要;加强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积极汲取现代文明的精华,摒除落后的部分,根除其封闭性与落后性,使其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坚持原则和本质同时立于不败之地;科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网络资源,创新传统文化传递、宣传和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途径与载体,全方位地创造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图景。值得一提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绝不是否定传统文化,而是以正确科学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2.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体现民族个性,反映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在多元文化与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丧失这种民族属性,而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秉承本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优良传统,坚持尊重民族与历史的原则,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号召力的标签。而创新,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民族文化的创新,首先要有文化自信。要坚信民族文化具有优秀的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内核,对于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与先进性有充分的认知,坚持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保证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袭;也要保持民族追求的内容和形式,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样才有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以正确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其次要进行文化自省,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不断反思文化的弊端和不足,剥离出民族文化中的糟粕,不搞文化霸权,对外来文化既不全盘接受也不机械排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实现文化之间的良性的、平等的互动。并及时准确地将创新的民族文化融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共荣共建。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历久弥新,既保持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也具有世界眼光和时代内涵。

3.对大众文化的整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对大众文化的整合,关键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重点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价值的内化,它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大众所认知、体验、接受和认同。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原则要科学化,即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普遍愿望和要求,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协调一致才有契合点,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践行才有内在动力。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要大众化,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才有现实基础。具体包括宣传和教育的理念要人性化,应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指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为价值旨归;宣传和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文件、传单的印发,板报、横幅、海报的制作,展览展播、新闻播报、文艺创作与汇演,竞赛活动开展,电视制作、群众的口耳相传等等,要多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促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宣传和教育的内容要具体化,即要贴近群众生活,不要过于抽象,群众会觉得看不见也摸不着,难于操作,也不要过于空洞,搞形式喊口号,脱离生活实际,难于接受;宣传和教育的方法与载体要现代化,不能简单运用传统的灌输方法,要利用现代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全方位的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创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过程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结果和目的是价值的外化,作为价值内化的必然结果,指的是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除了要关注人民利益、转变话语方式、发挥媒体优势,实现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外,更要高度重视在尊重和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在大众文化中注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对大众文化实现引领后的升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不复归,不迷信,不停滞,不盲从,不僵化,才能扩展文化的辐射平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大众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刘铮,刘新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探索「J.求索,2011(9):122-135.

社会文化观范文第5篇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党史文化

 

本文说的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历次代表大会、党章的从无到有、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时期等,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所积累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作为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2001年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将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大革命阶段、土地革命阶段、抗战阶段、民主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文化大革命”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这其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具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研究党史文化,有利于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我国各项基础建设,实现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正式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面对世界各类思潮侵袭和新形势下我国的和平建设,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基本原则是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人的发展,充分尊重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发展中以理想与信念为核心,建设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 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对于党史文化的研究也愈来愈臻于成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发展时期,党史文化用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历程,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出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首先,党史文化作为当代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精神保障。党史文化可以说是革命先辈用汗水与鲜血谱写而成的,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文明与意志品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党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党史文化中的共产党人,无论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和平年代中的崇高品质,我们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看到了党作为领导集体对于人民的示范作用,也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其中,从“铁人”王进喜,我们看到了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从“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不畏生死的共产党人。这种模范带头作用,展现着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直观的真实写照。

 

再次,党史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党史文化中饱含着催人奋进的文化内涵,正如同志强调的那样,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各级干部教育与培训的必修课。党史工作,有力地支撑了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有利于促进正能量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3 我国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现状

 

3.1 党史文化发展现状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文化经历了建党初期的摸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阶段、现如今的跨越发展阶段。党史文化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一路走来,现如今已经形成,并且得到了繁荣和发展。

 

首先,党史文化有了全新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我国进一步注重党史文化的研究,成立了众多党史研究机构、档案馆等,各类党史文化书籍丰富多彩,并且通过电视以及网络等方式进行党史文化的宣传工作。

 

其次,我国政府全面注重党史文化的发展。2005年,胡锦涛同志曾提出:“我们需要在团结并带领全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经验下教育全党和人民。”2010年,中央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这也标志着我国党史文化的发展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如今,国家主席同样强调:“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应尤其学习中国共产党史。”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党史文化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红色资源不断被开发,不但党史文化的教育价值被开发,其经济价值同样受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迅速得到人们的喜爱,党史文化不断被群众所学习,表明党史文化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现状

 

3.2.1 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极其凝练的一种观念,每个词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虽然相关部门对其做了解读,但是普通群众还是缺少了解。一方面,缺少理论的解读。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解读。在不同人们的眼中,认识也不相同,不同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就不同。例如,对高等院校来说,“诚信”指的是在学术方面保持诚信,而对企业来说指的是“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所以,不同群体在解读过程之中应当讲透其特点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加贴切。

 

3.2.2 宣传形式较为单一

 

在宣传过程之中,缺少一定的针对性。虽然我国目前根据区域的不同以及群体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推出了各类电视广告、具有中国风的动画,并且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是宣传还是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如当代大学生使用较多的是网络,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核心价值观。另外,对不同群体运用同样的宣传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需要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调查后进行宣传。

 

4 发掘党史文化优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党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党史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以及改革创新历史发展进程的真实写照和丰富积淀,从本质上来说,党史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一致方向性的。党史文化在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最为强大的支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对我国党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1 强化党史文化的研究,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党史文化以及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其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为劳苦大众谋解放、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还有众多为革命奋斗终生的无名先辈。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党史文化中灿烂的篇章,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因此,强化对党史的探索研究,注重通过深入挖掘的方式充分展示我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成果,通过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把党史文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4.2 强化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丰富核心价值观教材

 

伴随着我国革命事业的历史足迹,先辈们留下了大量的红色遗址,记载着我党的革命历程。革命遗址对人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因此,注重对革命遗迹的保护工作,用革命先驱者的精神进行教育、用革命先驱者的成功经验启迪、用革命先驱者的成就激励,对广大党员群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群众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强化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应当注重革命遗迹的原生态保护,即以保持革命遗址原有状况的同时对其进行修复和开发,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出革命遗址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对没有开发的革命遗迹,要通过建立革命纪念标志以及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强化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

 

4.3 强化对红色资源的开发

 

目前,许多已开发的革命遗迹是由先驱者的奋斗地点、故居以及战场等组成的。应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将不同时间与地点所形成的不同红色资源以整合的方式,将红色资源全面打造成具有系统性的红色文化形态,提升红色文化在群众心中的地位。例如,通过对革命先驱故居、战斗遗址以及博物馆等红色资源场所的保护、发掘、整合,打造我国的“红色”文化。

 

4.4 强化对党史文化的学习,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号召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中共的历史。强化对党史文化的学习,通过学习达成一定的共识,找到前进的动力与智慧,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因此,应当进一步对党史的教育手段进行改善,可举办相应的党史研讨会,发挥党史在教育方面的作用;举行相应的党史资料参观,强化对党史的认识;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举行党史重要事件以及党员人物的专题介绍,进一步强化党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观赏含有党史文化的影音作品,强化红色资源在红色教育基地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利用上述方式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史文化的学习,在学习中坚定信念,从中吸收充足的养料,完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结合影音、报纸以及网络等多种方式强化党史的宣传活动,做到党史文化的传播有声、党史文化的宣传有像。总体来说,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党史文化的教育,在群众中形成知党史、爱祖国的氛围,吸收党史文化中蕴含的正能量,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