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精选5篇)

  • 影像诊断学(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随着我国兽医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兽医影像学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兽医影像学不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作为一门新兴边沿学科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利用不同原理的成像方法,使动物体内部器官和结构影像化,来推断机体…

影像诊断学(精选5篇)

影像诊断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兽医影像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S854.4-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兽医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兽医影像学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兽医影像学不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作为一门新兴边沿学科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利用不同原理的成像方法,使动物体内部器官和结构影像化,来推断机体形态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现代化诊断方法。兽医影像技术包括传统X线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实时超声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热记录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放射学,内窥镜技术和心电图技术等[1]。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及职业学院开始设立了兽医影像学课程,有些院校把其作为专业必修或限修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兽医影像学当中,影像诊断学涉及到知识容量更大、相关学科很多,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笔者结合近些年影像学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

1.1 重点讲授常用的影像学成像基本原理

成像原理是学习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学生对设备的主要功能及成像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使他们对各脏器在各种影像技术下的影像学表现有所辨析,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但是兽医影像诊断学为新兴学科没有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而且一般学时较少。这样就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量把实践中常用的成像原理进行讲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侧重于X线和超声波成像原理的讲授,而诸如CT、MRI等没有在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的成像手段仅简单介绍。X线诊断是目前兽医影像诊断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检查手段,同时X线诊断对学生打好整个影像学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超声诊断在兽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发展较缓慢,主要应用在一些科研院所或较大型动物医院有所应用。所以在成像原理教学中重点讲授X线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做一般讲解。

1.2 以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

影像学是以不同的成像手段来显示不同部位、不同断面成像的特征。因此,掌握大体解剖、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才能对病变部位、病理变化、位置改变等异常做出准确判断。学生以前的解剖、病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形态、位置和眼观病理变化上,而影像学需要有立体、断层解剖和病理密度改变等更深入的基础知识上。所以,在讲授各部位的病理影像改变前,应简要回顾一下各器官正常解剖以及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认识正常的影像结构,以便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和判断。

1.3 理论和具体影像图片相结合

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临床兽医提供有效、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学生们在经过专业基础课和一些临床课程的学习后,对影像诊断学充满好奇,开始学习时往往很有兴趣。但经过了诸如影像成像基础、断面解剖、影像病理等知识学习后会感到影像学其实很枯燥乏味。例如,在讲授X线的成像原理时,很多同学感到理论索然无味。他们更愿意亲自拍片、体验暗室技术或直接进行读片等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通常先选择一个与主讲理论相关的临床病例作为引线,通过这些病例图片来说明要讲授的理论。这样,学生即学习了枯燥的理论又为以后的读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影像表现为教学核心

通过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对影像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为影像诊断作为铺垫,影像诊断的核心是对影像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兽医影像诊断学涉及的动物种类很多,同种动物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要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从正常图像的导入入手,让学生观察正常的图像,用学过成像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分析这些正常的图像。在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正常的影像之后,在从病理改变、病理成像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在影像成像上的变化。例如,在讲解关节疾病时,根据以往的基础知识引入正常的关节X线解剖和成像的基础知识,再对表现在 X 线片上的形态学改变的原因和病理意义进行推导和理解。这样对病理的X光片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X光片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在整个的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图像进行学习,图像成为整个教学的核心。

2 教学手段

2.1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图像是影像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影像学的教学核心是使学生对图像理解、提高阅片能力。传统的影像教学对影像基础知识往往采取黑板讲解,到疾病各论部分讲解时才接触到真正的影像学图像,且需要大量图像进行对比和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发生脱节,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整理片子、挂图等大量的图像资料工作费时费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投影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在兽医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板书教学往往只在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或对多媒体幻灯内容进行补充时应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非常大,丰富的影像画面在兽医影像诊断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从基础理论联系到图像、再从图像到理论进行交互。学生不再为生硬的基础理论感到头疼,也不再为冰冷的影像画面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影像诊断教学效果,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变得清晰、易懂。但通过近几年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初期教师对多媒体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图像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质量不过关,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播放过快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等问题尤为突出;后期则出现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备课,学生课堂不做笔记、课后拷贝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问题主要从教师自身和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进行改进,使教学逐渐走入正轨收到了满意效果。

2.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兽医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发生了变化。网络技术使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把教学课件、真实病例、习题等教学资源放在学校校园网上,各年级、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为了增强互动,应用网络开通了微博、微信等互动手段,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及时。可以说网络虽然极大丰富了教学,学生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多、更实际、更直观、更迅捷的获取知识手段;教师解答学生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也有很大提升。但网络教学互动的出现了过学生度依赖网络,忽视了课堂教学;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和教师不能把握;知识抄袭、篡改等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教学中相继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更要求教师做好引导、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来更好的应用网络这个新兴的教学手段。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理论和实践综合化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因而,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2]。兽医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合理应用影像诊断手段来解决实际临床病例,并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准确的诊断。对于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适时技术引入实际病例、影像图片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导入同种疾病的影像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诊断要点,再由教师总结完善。这样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

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先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等进行讲解,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机械行操作,教学效果一般。针对存在问题在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开设了一些开放性实验。所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验不能包办,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3]。

例如,以往暗室技术实验,由教师进行按照摸索好的条件进行药物配制、装片、曝光、显影、定影、晾干等操作,学生只是旁观或参与简单操作。改革为开放性实验后,教师只负责讲解其基本原理,具体实验条件由学生根据曝光量、温度等条件在理论范围内自己调节。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探讨出现的问题。这种开放性实验虽然增加了耗材的用量,但学生掌握了本实验的精髓、培养了创新能力,在从事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3.3 加强临床实践

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所讲授的病例往往是典型和常见的病例。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许多病例是不典型或有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所以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同时,更应将知识应用实践。在教学中充分依托附属动物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学生开放动物医院影像诊断室。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具体病例,将讲课的理论知识消化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4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既是对教与学的检验,又有对教学的导向作用[4]。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同时提高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采取考试和实践考核2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试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实践考核重点是对学生的读片能力进行测试,实践考核是学生对影像知识综合的考核,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5]。影像诊断技术日新月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富强,邓干臻,邓立新.兽医影像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0.

[3] 杨笃宝,雷留真,王振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9(6):47-49.

影像诊断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尿毒症肺;影像学;诊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37-02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尿毒症晚期由于毒素的蓄积,易引起心、肺等全身系统的并发症及代谢异常,尿毒症肺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尿毒症肺即尿毒症性肺水肿,也称为尿毒症性“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目前,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诊断还不明确,为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表现,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尿毒症肺提供有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尿毒症肺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在26-71岁之间。患者均有尿少、浮肿、头晕等症状,其中22例有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0例有不同程度血压升高,临床听诊23例肺部闻及湿性罗音,叩诊22例有不同程度心界扩大。其中病种急性肾炎5例,慢性肾炎1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病综合征6例。全组26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干咳、咳痰、痰中带血丝及少量咯血;肺部听诊闻及干罗音及湿罗音;少数患者出现发热。26例患者都作了胸部X线拍片检查,其中21人作了胸部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并排除肺部感染、肺结核以及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后,符合尿毒症肺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诊断为尿毒症肺。

2 结 果

2.1 肺瘀血征 共8例(30.8%),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增多,肺门影增大模糊,上肺静脉增宽。

2.2 间质性肺水肿 共17例(65.4%),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双上肺野血管影增多,中下肺野毛玻璃样改变,肺纹理模糊,并可出现支气管“袖口征”及胸膜下水肿,间隔线,叶间胸膜增厚等。

2.3 肺泡性肺水肿 共13例(50.0%),多数表现为斑片状、云雾状、小结节状阴影,其大小形态分布不等9例(34.6%);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阴影4例(15.4%),CT扫描呈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可见支气管气象。

2.4 胸腔积液 单侧胸水6例(23.1%),双侧胸水8例(30.8%),亦可出现叶间积液2例(7.7%)。

2.5 心包积液 共12例(46.2%),表现为心影增大甚至出现典型的“烧瓶样”改变,CT扫描可见心周水样影。

以上五种异常表现常合并存在,其中以间质性肺水肿发生率最高(65.4%),病程长者可出现间质纤维化。

3 讨 论

3.1 尿毒症肺产生机制 尿毒症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尿毒症肺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肾性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可引起左心衰竭,致肺静脉压升高。②肺水肿的产生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升高有关,现认为是血液中存在的一种小分子胍类(尿素和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物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富含蛋白的液体外逸至肺泡和肺间质所引起。③水钠潴留又可使循环血量显著增多,亦可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产生肺水肿。上述三种原因在病程中常常同时存在。尿毒症肺是一种独特的肺水肿,其基本病变是纤维素渗出[2]。

3.2 尿毒症肺影像学特点 肺水肿的早期是肺瘀积性充血。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内液向肺组织渗出,首先出现于肺间质,影像学表现亦以间质性表现为主,出现肺血管增多变粗,肺门影增浓变大,肺纹理增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影增大等影像学变化。尿毒症患者体内液体增多,导致肺内血管重新分布,出现上、下肺内血管均较正常增粗,上腔静脉、奇静脉等大血管同时增宽。其不同于单纯的心源性肺水肿所致上肺血管增粗,下肺血管变细。尿毒症性肺水肿早期或较早期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作用较大。肺水肿随着尿毒症的进展而进一步加重,当病变进展为肺泡性肺水肿时,两肺内有肺泡实变阴影,呈小片状、大片融合状阴影,这加重的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3]。尿毒症患者多数伴有免疫功能降低、抗体产生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加上贫血、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等,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容易并发肺内各种感染,常见的感染为肺炎、支气管肺炎等,如不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一步发展,会引起严重后果。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影像学变化同样表现为小片、大片融合状阴影,与进一步加重的肺泡性肺水肿相似,但尿毒症肺在肺泡性肺水肿期,肺泡实变阴影多为中央型分布,有蝶翼征[4],有助于其与感染性病变鉴别。

通过对26例尿毒症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笔者认为尿毒症肺的主要特点是: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影像改变(多为中央型分布),而临床上往往无发热等肺内感染症状;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阴影同时伴有心包、胸腔积液,尤其是小叶间积液往往以肺水肿多见;经透析、强心、利尿治疗短期复查阴影有明显影像学改变,可与一般肺内感染相鉴别。尿毒症肺影像学诊断的进一步发展,为病情变化的及早发现提供了确切依据,对临床尿毒症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蔡映云,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9-350.

[2] 麻增林,邱传亚,方继良,等.尿毒症肺胸部影像学分析(附36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9):709.

影像诊断学范文第3篇

【摘要】35例鞍区肿瘤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个1例。着重分析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

【关键词】鞍区;肿瘤;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2-01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

1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5例,其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及蛛网膜囊肿个1例。所用影像机GE9000Ⅱ型,30例用冠状面扫描,2例用横断面扫描,3例用冠状面及横断面两种方法扫描,层厚为2~5mm。31例做了强化扫描。

2影像表现分析

垂体腺瘤18例。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嗜碱性腺瘤2例。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无分泌功能的嫌色细胞瘤12例。根据肿瘤的大小直径小于10mm垂体微腺瘤1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7~74岁。

2.1垂体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强化冠状扫描,鞍区见9mm×10mm×8mm类似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肿瘤基底部紧贴鞍底,使鞍底骨质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质轻变吸收稀薄。大于10mm的腺瘤17例,为类圆形10例,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强化扫描。平描示:8例为略高密度(CT值为40~60Hu)。5例为高密度(CT值为60~80Hu)。4例为低密度(CT值为35Hu以下)。强化示:8例为不均质强化,低密度区CT值为5~16Hu,高密度区CT值为40~90Hu。6例为环状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肿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显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闭塞。4例累及三脑室。2例引起双侧脑室扩大。2例向下破入蝶窦。14例鞍底骨质吸收变薄。1例见有钙化。CT值为130Hu。

2.2颅咽管瘤13例年龄6~45岁,男7例,女6例。13例肿瘤均位于鞍上,6例引起蝶鞍扩大及鞍背骨质吸收。肿瘤最大为72mm×88mm。肿瘤形态呈圆形。类圆形9例,分叶状4例。平扫4例,平扫加强化4例,直接强化6例。平扫为低密度胶囊性肿块,CT值为负10~15Hu。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壁规则,CT值为40-67Hu。12例见有钙化。7例肿瘤囊壁呈环状钙化。5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弧状钙化,CT值为90~230Hu。13例肿瘤均侵犯鞍上池,鞍上池不同程度的填塞和闭塞,12例三脑室受累及,9例双侧脑室扩大。

3讨论

3.1垂体瘤垂体瘤直径小于10mm,仅位于鞍内,蝶鞍无明显改变,鞍底可见局限性向下凹陷,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内显示局限性低密度区,以上征象为微腺瘤的主要特征。在诊断微腺瘤时,应注意观察正常垂体的高度。大于10mm腺瘤易于显示,影响表现为:肿瘤向下侵犯蝶窦,使蝶窦受压,变偏或肿瘤直接破入蝶窦内。向上肿瘤可突破鞍隔侵入鞍上池,使鞍上池变形,鞍上池部分填塞或闭塞。向两侧可侵犯及双侧海绵窦,表现为海绵窦扩大,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侵入的肿瘤常较海绵窦及同侧颈内动脉强化少,海绵窦内的颅神经受压,移位,变形或不显示,海绵窦侧壁受侵蚀,广泛骨质破坏。此征象对诊断垂体瘤亦有较大的定性意义。肿瘤密度显示为不均匀,CT值在90Hu以上者无疑为肿瘤钙化。而密度低、CT值与脑脊液相近者,大多数为肿瘤的坏死或囊性变所致。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尤其后缘,肿瘤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脑室前角的内下方,并有脑积水表现。本文有7例均有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受压征象。

3.2颅咽管瘤典型部位位于鞍上池,因此较垂体瘤更易侵及三脑室和室间孔,常出现双侧脑室扩大征象。本文13例其中8例出现双侧脑室扩大。颅咽管瘤一般发病年龄较小,有87%的病例可见囊变或钙化。所以囊变和钙化是诊断颅咽管瘤的主要依据。本文11例见有钙化,但个别瘤体较小可无钙化,并见有向鞍内生长,鉴别往往有困难,本文1例为上述情况而误诊为垂体瘤。当肿瘤主体在鞍内,但肿瘤与鞍底之间仍有间隙,则首先考虑可能不是垂体瘤。

3.3鞍结节脑膜瘤来自鞍结节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0%左右,常见于鞍结节,鞍隔及蝶骨平面,本组2例均起源于结节。肿瘤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显示清楚,光滑、规则。平扫密度增高或等密度,有时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增强后呈均质性明显强化。本文2例均未见钙化,肿瘤相邻骨质可见骨质增生或吸收,蝶鞍一般无扩大。肿瘤较大时或因颅内压增高时出现扩大,变形骨质吸收或破坏。本组2例均未见蝶鞍扩大。仅仅鞍上池受侵,鞍结节骨质吸收,1例侵及三脑室,2例病例术前均误诊为垂体瘤,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影像征象分析不全面和认识不足。

3.4蛛网膜囊肿发生在鞍上的蛛网膜囊肿,内含脑积液,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无强化,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不典型无钙化的颅咽管相鉴别。

影像诊断学范文第4篇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中位数表示,采用Spearman's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或卡方检验,疾病活动度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的方差分析。以P<0.05定为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比较55例ERA患者和65例ERA患者均于治疗后进行了跟踪随访,且其治疗策略均采取T2T进行,药物需根据病情使用DMARDs及生物制剂。ERA组中,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单药14例(MTX或LEF),联合应用38例,联合了DMARDs和生物制剂3例。RA组中,联合应用48例,联合DMARDs和生物制剂17例。将SDAI低于3.3定为主要终点,12个月后,ERA组的缓解数为44例,缓解率达80.0%;RA组的缓解数为37例,缓解率达56.9%。18个月后,ERA组的缓解数为53例,缓解率达96.3%;RA组的缓解数为46例,缓解率70.8%。随访患者的SDAI的变化具体见表2,ERA组比RA组更易达标,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MRI图像的RAMRIS分析两组患者中有40例完成了双侧的手、腕关节MRI检查,其余80例完成了单侧的手、腕关节MRI检查。共1090个关节中,425个关节中检出了滑膜炎。274块骨中检出了骨髓水肿(BME),217块骨中检出了侵蚀。其中BME在月骨中的发生率最高,而侵蚀在腕骨和MCP2中的发生率最高。43例患者出现了PIP关节受累,滑膜炎主要发生于PIP3,侵蚀主要发生于PIP4;而BME则主要发生于PIP5。两组患者的滑膜炎及BME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RA组的侵蚀发生率明显高于ERS组,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MRI检查时发现,从滑膜炎、BME及侵蚀方面经统计分析,左、右手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MRI与双侧MRI的评分线性关系较好(滑膜炎:ρ=0.98;BME:ρ=0.91;侵蚀:ρ=0.91)。

2.3两组患者的CT与MRI的检查比较本次研究有30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RI和CT检查。其中所有关节的CT标记物的平均摄取率是(1.27±0.24)。30例患者的180个关节中,Tc-99m-MDP标记物在82个关节区域均发生了增加,其中正常的关节区(1.58±0.25)标记物的摄取率明显低于病变的关节区域(1.14±0.08),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检查时共发现滑膜炎与BME共69处,其中滑膜炎的1、2与3级分别为13、19和15处,而BME的1、2与3级分别为8、11和3处,侵蚀可在8个关节中检出。具体见图4-5。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病变,其本质是自身免疫疾病,以侵蚀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点,常累及软骨及骨质而导致关节发生畸形。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畸形、疼痛及功能性失调等,且呈持续性、反复性发作,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有误均有较高的致残率。因此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控制病情及改善预后的关键步骤,随着磁共振成像(MRI)及CT等现代影像学检查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不仅可使RA病灶的检出率提高,其准确性也大幅上升。

影像诊断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蛛网膜颗粒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颗粒是蛛网膜突入到脑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 脑脊液经此吸收进入血循环。大的蛛网膜颗粒在X线、CT、MR I影像上容易被误诊为静脉窦血栓或肿瘤等。为此笔者结合18例典型病例,分析其X线、CT、MR 表现,旨在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文献中对大蛛网膜颗粒没有统一标准,本文中大蛛网膜颗粒定义为蛛网膜颗粒至少破坏板障骨质并有膨胀性改变。

  1.2 对象  18例中,男10例,女8 例。年龄48~79岁,平均62岁。均为其他原因行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1.3 方法  18例均行CT 检查,5例行X线检查,12例行MRI检查。

  2 结果

  2.1 蛛网膜颗粒的分布

  18例患者中,14例位于横窦(左侧7例, 右侧5例,2例发生于双侧),4例位于上矢状窦。横窦内蛛网膜颗粒位于横窦与乙状窦交界的横窦一侧(8例)或位于窦汇附近横窦内(6例),上矢状窦内蛛网膜颗粒位于上矢状窦中后部。

  2.2 蛛网膜颗粒的影像学表现

  2.2.1 X线表现

  X线表现为边缘锐利的类圆形或蜂窝状低密度区,边缘无硬化。

  2.2.2 CT表现

  颅骨内板、板障部类圆形(10例)或蜂窝状骨质类破坏区(8例),边界清楚,边缘无硬化带(见图1)。从颅骨内板伸入板障,部分累及外板的特征(见图2)。 8例可见外板骨质受累,但无弧形隆凸超颅外板表面缘。蜂窝状骨质破坏区边缘有小弧分叶现象。骨质破坏内CT 值为0~12 HU。

2.2.3 MRI表现

  骨质破坏区于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近似。

  3 讨论

  3.1 蛛网膜颗粒的构成与分布

  早在1705 年,Pacchioni 就描述蛛网膜颗粒为蛛网膜细胞伸入突入到硬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前者非常细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而蛛网膜颗粒是肉眼可观察到的复杂结构。显微镜下蛛网膜颗粒由各种不同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其成分包括大量成纤维细胞、散在的蛛网膜巢、不规则小血管网以及细小的内皮细胞间隙。

  解剖学研究发现, 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依以下顺序分布: 上矢状窦、横窦、海绵窦、岩上窦和直窦。而通过头部CT和MR I检查发现蛛网膜颗粒大多位于横窦, 这是因为上矢状窦近段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外侧陷窝而不易被发现所致。本组患者横窦(14/18)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

  3.2 蛛网膜颗粒的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