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论文(精选5篇)

  • 艾灸法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StateandCharacteristicsofDevelopmentofMoxibustionTherapyinQingDynastyYangWei1, MaXiaoli2(DepartmentofTCMandAcupuncture,BeijingTongrenHosptital,Beijing100730, China;2.BeijingUniversityofTCM)[Abstract]Thepresentpaperdepictsroughlydevelop me…

艾灸法论文(精选5篇)

艾灸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清代主要的灸疗专著和记载有灸疗内容的针灸学及综合性医书的介绍,大致勾勒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指出灸疗发展至清代,实践充分,灸法丰富,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给后世留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主题词]灸法/历史;医学史,清朝

StateandCharacteristicsofDevelopmentofMoxibustionTherapyinQingDynastyYangWei1,

MaXiaoli2(DepartmentofTCMandAcupuncture,BeijingTongrenHosptital,Beijing100730,

China;2.BeijingUniversityofTCM)[Abstract]Thepresentpaperdepictsroughlydevelop

mentstateofmoxibustiontherapyinQingdynasty,analyzesandexpounds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ofmoxibustiontherapyinQingdynastyandindicatesthatmoxibustion

therapytilltheQingdynastyhadgotfullpractice,plentifulmoxibustionmethodsandsomeen

hancementinthetheoreticallevel,butstillhadaverylargespacefordevelopmentinlaterag

es,bymeansofmainmonographofmoxibustiontherapyand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science

sandcomprehensivemedicalbooksrecordingmoxibustiontherapy.

[Keywords]Moxibustion/hist;HistoryofMedicine,QingDynasty

灸疗是我国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关于灸疗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左传》:晋侯有疾,医缓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据晋朝杜预注解:“攻”是指灸,“达”是指针刺,说明当时灸疗已被使用,并且是帝王将相治病的常法。灸疗曾在历史上占有很显著的地位,《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我国古代治病四法“箴、石、汤、火”,其中火灼就包括灸疗。其后,《黄帝内经》中有近一半的内容阐述针灸,并对灸疗的起源、适应症、处方及禁忌多加论述,奠定了灸疗的理论基础。随后,诸代有增,逐渐发展成熟。然灸法起于先秦,兴于唐宋,于明展至颠峰,至清朝中后期却由于西学东渐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及统治者的偏见等诸多因素,出现渐次衰落的趋势。1822年,清王朝取消太医院中的针灸科,致使我国针灸学发展进入缓慢、停滞的阶段。但是,灸疗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效佳、经济实用的疗法,却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民间广为流传,不仅没有失传,反而有所发展,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1~5]。

1清代的灸疗论著

明代由于考据风盛行,涌现了大量的针灸著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清代的针灸著作数量没有前代,特别是明代的作品多,内容也多以继承和整理以前的文献、总结临床经验为主,不过在灸疗方面却有所发展与创新,并且涌现出一些有价值的作品。

《神灸经纶》:清・吴砚丞编撰,4卷,约20万字。其书总结了清以前的灸疗学的成就,是我国针灸史上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灸法的专著之一。全书详列蓄艾、用艾、灸忌,并采用歌诀记载十二经及奇经八脉循行径路,附有图画。吴氏阐发了灸疗学的理论,强调灸疗也应重视候脉、辨证,并注重“审穴”,对灸治方法采用按病分类。他治学很仔细,前人虽有提出施灸艾绒,陈久为上,但吴氏论述最为详尽―――“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同时,他提出灸疗禁忌症,强调四肢的部位宜少灸,认为会“脱人真气”,令人“四肢消瘦无力”。对灸疮候发和发后调护方面,提出具体详细的治法,并附有灸疮膏药处方等等。该书论述深入浅出,既立足实践非常实用,又有扎实系统的理论分析,是灸疗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本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好书[6]。《罗遗编》:清・陈廷铨编。全书3卷,详论经络,即“究心于大经小络之辨”,突出奇穴施灸,介绍了66个奇穴的定位、主治及施灸方法,记载了50多个病症的灸疗处方。上卷包括禁灸、针灸后调理等,其中所附禁灸穴歌中记载灸穴47个,后为《医宗金鉴》转载而广为流传;下卷中列举了各科灸法治疗,配穴简单明了,颇为实用[7]。《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清・吴谦。本书用歌诀形式表达刺灸内容,其中灸法歌诀22条,配合插图及注解,绘有不少精彩图案,如“灸难产”“灸疝气”“灸反胃”等,以及灸疯犬咬伤,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等,一目了然,便于初学记诵,因此为习医者所喜用。书中重点介绍19种病症的施灸处方和操作方法,内容简明扼要,符合实际,所记载的灸法处方小而精,多为1穴,并记载禁灸穴47个。该书不仅重视普及内科、外科、危急症、难症的灸疗,而且对传染病也提出了用艾灸治疗的方法。

《采艾编》:清・叶广祚著,后叶茶山补辑校正、重刊出版《采艾编翼》,将前书加以完善。全书分为3卷,卷一为十二经循行歌诀,以及头颈、胸腹、手臂、足膝等部位的循行图谱,十四经分经图说和经脉主治要穴;卷二为大人科、妇科、外科、及救急诸科证候的取穴处方及灸法要则,每症必配以方药;卷三为搜集外科验方百余首,疑为后人掺入。该书强调灸法与针刺药物并用,所录为山野医生的临证经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特重诊断部分,在灸法的辨证论治方面有诸多发挥,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使灸疗的研究及应用进一步深入。

《针灸集成》:清・廖润鸿编。4卷,包括制艾法、作艾炷法、发灸疮法、发后调护法、同身寸折量法、诸病针灸处方等等,并提出禁灸穴49个,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认为“针灸不可并施”,值得商榷。卷一中又有“每月诸神值日避忌旁通图”及“针灸吉日”和“针灸忌日”等内容[8]。《针灸逢源》:清・李学川撰,分为6卷。此书非独言灸,卷一到卷三撰辑《内经》中针灸要旨及历代针灸专著中精华论述,以详明针灸源流;卷四考证校订铜人经穴,续补经外奇穴缺略;卷五列举40余种病症之针灸治疗取穴法;卷六剖析各科病症因由,并附部分汤药处方以济针灸。《针灸逢源》是一本总结并加以校正清以前针灸成就的著作,其中记载经穴数目361个,迄今仍以为宗。

《针灸易学》:清・李守先著。分上下2卷,上卷辑录针灸源流、手法、认症、奇经、络脉及各家治疗经验和歌诀等;下卷记载寻穴、穴目及十四经腧穴、经外奇穴等。全书附有大量图画,形象生动,虽长于论针,却将针灸两法视为各有所长的治法,强调针刺不能治疗的疾病,可用艾灸,针刺取效迅速,却不如灸法稳当,此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灸疗中有一种有名的灸法叫“雷火针”,来源于艾卷灸,始见于《本草纲目》卷六。此法是将药物研末,加入艾绒中,制成艾卷用于灸疗,因其力强又按压于穴位之上,类似针刺,故又名为“雷火针”或“雷火神针”。清代医家将其中的药物加以改变,又创制了“太乙针”或“太乙神针”,并出现很多专著论述其药物组成和制法,如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松亭居士的《太乙神针》、范毓奇的《太乙神针》、周壅和的《太乙神针附方》、孔广培的《太乙神针集解》和雷少逸的《雷火针法》等等,计10余种图书,20多种版本,发展了艾灸疗法,扩大了艾灸的治疗范围。现代的艾卷灸法和药条灸法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此外,还有《灸法秘传》、《灸法心传》、《灸法集验》、《灸法纂要》、《经验灸法独本》等等有关灸法的专著,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丰富了灸法的内容,更有大量关于灸疗的论述散见于清代的医学综合著作和医籍中。而在清展完善的温病学派中,诸如叶天士等温病名家也积极地使用和推广灸法,在叶桂的《种福堂公选良方》就记载有“阴症散毒针”“百法神针”“三气合痹针”诸名,对所治的不同病症,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灸疗。

2清代灸疗的临床运用特点

(1)灸疗强调穴法穴法是指临床选用穴位的不同,也包括对穴位主治作用的不同看法。穴法一直为针灸家所重视。但从辨证取穴到辨时取穴,从十二经穴到经外奇穴,一般人都只在针刺疗法中较为关注穴法的应用。吴亦鼎所撰《神灸经纶》,则强调灸亦应注重穴法。吴氏云:“灸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而其审穴的主要内容是辨明经络所属脏器及身体部位,如“属胃,属肝”“小腿肚属足太阳膀胱”。只有将经络所属脏器及身体部位搞清楚,在此基础上辨证取穴才可能有效,吴氏因此也刊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点穴方法,为后世针灸医家所喜用[6]。

(2)丰富的灸法隔物灸始见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之后历代皆有发展,特别是元代朱丹溪和明代薛己对其颇多扩大应用,直至清代,隔物灸的应用达到顶峰,隔蒜、盐、椒、面以及黄蜡等等,其间所隔药物遍及植物、动物、矿物、器皿等,数10个品种,举不胜举,隔物灸法至此臻于完善。

艾卷灸法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艾卷灸始见于明初,后《本草纲目》中加以改革制成“雷火神针”,其在清展旺盛,并改革制成“太乙神针”,制法类似“雷火针”,而所用药物,不似“雷火针”多蜈蚣、全蝎、乌头等峻烈毒物,皆纯正之品,适应症更为广泛,并涌现大量专门的著作。在清及民国初年,广泛传播于全国各地“水陆舟车、客途旅次、以及穷乡・302・中国针灸2002年3月第22卷第3期

僻壤无药之处”,疗效神奇,深受欢迎,被誉为“庶几家有是针,病无不治”,在中医灸疗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9]。药锭灸,是清代独创的灸法,制作用药多以硫磺为主,配以朱砂、麝香、蟾酥、硼砂等药研末制成药锭,贴在穴位上,使用时火燃烟熏,利用硫磺等药的药力,治疗寒湿气、体表痈疽流注、风痹、小儿搐逆、口眼歪斜、妇人心腹痞块攻痛等。叶天士在《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用到的“香硫饼灸”、赵学敏所创“救苦丹”(见《本草纲目拾遗》卷二)、《医宗金鉴》卷六十一中记载的“阳遂锭灸”等等,均是药锭灸。

药捻灸,是清代独创的灸法,是指用多种药物粉末用紫绵纸裹成药捻以施灸。使用时,将药捻粘于皮肤上,用火点着。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记载的“蓬莱火”,即由西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麝香、火硝各等份制成,去西黄,加硼砂、草乌也可,主治脘腹胀满、水肿、风痹等。

(3)多种灸疗器械的出现器械灸,最早见于鲍姑,她发明了瓦甑灸。其后《古今医鉴》中记载用铜钱作灸器。至清,《针灸易学》中李守先使用泥钱作灸器,后又有人使用灸板、灸罩,至叶香岩则使用面碗或银制灸器等等。灸器的品种日益增多,多种灸器的使用,说明灸疗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为更方便使用,医家发明了丰富的灸疗器械以辅助治疗,而现代使用的灸盒、灸筒等很多灸疗器械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灸疗在清代有一定的发展,在临床应用方面创新较多,特别是太乙神针的创制和应用,理论方面虽也有所进步,但相比于清代整个医药学的发展而言,仍迫于大形势未有重大突破。这一方面反映出灸疗具有切实可信的疗效,生命力旺盛;另一方面又说明其仍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为我们临床和科研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即如何继承、发展艾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治病方法,为现代人类的健康服务。

3参考文献

1魏稼.各家针灸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

2张吉,张若若.针灸学发展的断代分析.中国针灸,1996;16(8):46

3黄建军.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与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22

4邵虹.灸的历史研究.新中医,1983;(4):36

5张奇文.中国灸法大全.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

6清・吴砚丞.神灸经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3:3

7清・陈廷铨.罗遗编.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4:1

艾灸法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1-0013-02

1何为热证

1.1热证的概念热证是感受火热之邪,或阴虚阳亢,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1]。某些人认为热证即是发热的证候,是以偏概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会错误理解热证不可灸的含义。

1.2热证的病因从热证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热证从阴阳上说分为阳亢和阴虚,从虚实上分为实热证和虚热证。可以是外感火热之邪,或者寒邪入里化热,或者七情过极,郁而化热,或者是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者是劳伤,劫夺,阴虚阳亢所致。

1.3热证的分型热证可以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分型,笔者将热证分为了表热证、里实热证、里虚热证3个证型。

1.4热证的辨证要点虽然热证由于病机的不同,可以出现很多的临床表现,但临床上辨别热证的根本是热证的辨证要点:恶热喜冷,口渴,排出物稠浊,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2热证不可灸的理论指导

2.1古代文献理论指导“热证禁灸”理论最早出现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提出了三阳证宜针,三阴证宜灸的治法。其中还举出了很多实例,第116条中提到“微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有“脉浮,宜以汗解,以火灸之,邪无从出。”以及115条曰“脉浮,热盛,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其后宋代《圣济总录》也推崇“热症禁灸”、“阳症之病,不可灸也”、“若阳症灸之则为大逆,灸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在《针灸大全.灸例》中也提到“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伤血脉,燋筋骨……脉浮热甚,勿灸”。《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也有“天寒无刺,天温无灸”的论述。

2.2现代临床的实际运用从现在临床的灸法运用来说,灸法多运用于一些虚寒证型中。现代的药理学研究证实,艾灸治疗疾病时产生温热效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2],通过对穴位的温热的物理刺激从而产生疗效。内经说“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那么灸法适应的当然是一些虚证寒证。若热证再灸,不若于炭火其上乎?

2.3对热证不可灸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热证不可灸。首先,笔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为了方便分析,将热证分为了表热证、里热实证、里热虚证。现分析如下。

2.3.1表热证风热邪气袭表,表卫不和,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舌尖红,舌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数。属于卫分证,上焦证,当用汗法,辛凉解表从而热解。若用灸法,风为阳邪,艾灸温热,以阳救阳,无异于火上浇油,风热之邪更加无法得以祛除。此时运用灸法与辛温解表何异乎?而且表热证腠理疏松,阴津外泄,若再施灸法,阴津更损,阴虚则更内热,邪从何出?病何以好?

2.3.2里实热证不管是由于外邪入里化热还是七情过极,或者是饮食所伤,导致的里热炽盛,出现面红目赤,口渴,饮冷,黄稠涕痰,发热汗出,烦躁失眠,舌红苔黄厚燥,脉沉数。此时治法当以清泻里热。若用灸法,不说此时患者根本无法忍受,从灸法是走表入里而说,也可能造成闭门流寇之险。而且灸本温热,也犯了“虚虚实实”之过。

总之,实热证用针,以疏经达邪,而不用灸助阳生热。在《伤寒论》中,第8条、24条、108条、109条、142条、171条、216条、143条、308条都是实热证用针以治。如第143条:“妇人中风,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从而确立了实热用针治法的理论。

2.3.3里虚热证即是阴虚内热,可是素体阴虚,或者热盛伤阴,或者房劳过度所致,出现干燥症状和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无力等。此时治本当以滋阴清热为主,若以火灸之,灸则汗出,汗出则阴伤更重,无异于自掘坟墓乎?此为坏病也。轻则伤身,重则伤命。

3与“热证可灸”的对比论证

3.1热证可灸的理论依据金·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主张热证用灸。实热证用灸法属于“引热外出”法,寒热格拒用灸法属于“引热下行”法。元·朱丹溪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认为热证包括实热与虚热,而灸法有攻有补。并把灸法用于热证的作用归纳为“泄热排下”、“散火祛痰”、“养阴清热”3个方面。《圣济总录》“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之而出也”。即是说灸治是“以火导之”,使热毒之邪移深就浅“随火而出”,则郁结壅滞可散,热毒肿痛可消。

那么,是不是说,热证的时候用灸法,是给邪以出路?那么是不是等同于,给燃烧的火焰加一把火,可以使火熄灭?谬乎?

现代支持热证可灸的代表人物是周楣声[3],其支持的依据是通过对流行性出血热使用合理的灸法,可以缓解病情得出热证可灸的观点。现代很多对灸法可灸的研究都从临床上灸法可以治疗如发炎,病毒感染等疾病出发,论证其真实性。也有从艾灸对机体的影响出发论证热证不可灸,如现代研究[4]表明艾灸具有退热作用,艾灸治疗热性疾病时对机体造成轻微创伤,从而产生微创效应,使机体发生一系列变化达到退热的目的。

3.22种理论对比分析支持热证可灸的观点基本是从灸法可以治疗临床某个或者某些疾病的治疗着手。那么热证究竟等不等于临床上的某些以发热为主的疾病?从热证的概念上得知,热证会出现发热,但是却不是单单发热的证候。中医讲究四诊结合进行辨证,那么使用的某些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来论证热证可灸,是不是符合传统中医的热证范围了?难道没有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从其可以治疗单个发热的疾病就概而论之说,所有热证均可灸,更是无法让人信服。

同时,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等以发热为主的疾病以后,似乎实验者只是从这个疾病的某些症状是不是减轻或者消除了来判断灸法是否有效,而没有从整体观上评价机体的状况。如果只是单单止住出血就证明灸法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效,是很不对的。治疗后不仅要评价此疾病的疗效,还要从中医的整体观入手,评价灸法前后是否出现其他临床症状或者伤精等情况?从整体上说病情是转顺还是转逆,身体是向愈还是加重。所以不仅是灸法治疗前的辨证还是灸法治疗后的评价疗效,都需要以中医整体观为依据,不可以单看一方面。支持热证可灸观点的论证,如此多方面的不严谨,于管中窥豹何异乎?

还有从艾灸可退热出发论证艾灸可用于热证。首先艾灸究竟可不可以退热就需要研究,再则从艾灸可退热也不能正面论证热证可灸。例如,感冒发热,大多数人都知道捂着被子发发汗就可以退热,可是笔者不说捂着被子可以治疗热证。而且,多数捂着被子需要微汗,而且多喝水保证不会电解质紊乱。所以单纯说热证可灸,不可取。

仔细观察现在临床的运用,灸法也是多运用于虚证、寒证,而极少用于热证的。

4总结

笔者认为中医传统观点认为热证不可灸是正确的,后人理解上出现偏差,以及西医对中医的冲击,因而对其全盘否定是不对的。当然,如果有人能提出新的论据支持热证可灸,笔者也乐于接受。文章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阅者加以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21(9):567~569.

[3]周楣声.灸绳[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

艾灸法论文范文第3篇

[主题词]间接灸;热

艾灸是以燃烧的艾绒在体表皮肤熏灼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传统针灸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现代医学也从多方面证实灸疗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循环系统功能,调节神经功能,促进与调整内分泌、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功能的作用。灸法的种类很多,其中隔物灸因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双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较直接灸法常用,适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对艾灸尤其是隔物灸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提高灸法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是针灸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研究表明,除艾绒和间隔药物的药理作用之外,温热刺激在隔物灸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从生物物理学角度,分析隔物灸温热刺激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1 隔物灸的温热特性

艾灸燃烧时的表面温度,并未见明确的报道。从其辐射光谱的波峰所在,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计算出其温度当在550℃左右。若以洪文学等报道的波峰位置计算,则其温度更高达800℃。这样的高温直接作用于机体,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等组织的严重烧伤,因此临床直接灸的应用较少,即便使用也需严格控制灸量,防止机体过度损伤。在隔物灸时艾绒燃烧产生的高温经附子、生姜、大蒜等药物间隔之后大大缓和,作用于机体的温热较适宜,容易为患者接受。这可能是隔物灸的临床应用比直接灸更加常用的原因之一。但艾灸产生的温热经间隔物的作用,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间隔物的质地、大小、厚薄、含水量的多少等,均会影响其传热特性,造成隔物灸温热特性的变化。这使隔物灸温热特性的研究更趋复杂。韩忠等研究隔物灸底部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列出的影响因素就多达12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隔物灸操作过程中涉及的操作方式、材料品质、药饼与艾炷性状等。上述研究虽证实了不同条件下隔物灸底部温度呈不同的变化规律,但不同施灸模式与疗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尚未有证据支持何种灸治模式能产生最佳疗效。不同灸法的温度时空模式与疗效关系的研究,对艾灸最佳参数的确定将是具有挑战性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

2 隔物灸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传热过程

隔物灸的热量传至穴位皮肤后,首先是皮肤表面温度升高,与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温度梯度,由于生物组织的热传输,形成动态的温度场分布。艾绒燃烧时其热场随时间而变化,故其生物传热过程比激光照射、红外线照射等治疗方法更加复杂。影响生物传热过程的因素,包括艾绒燃烧时的热场变化特性,间隔药物及机体组织的传热特性以及组织自身的新陈代谢、血液灌流和边界条件等。刘志朋等认为,隔物灸法对皮肤加热作用主要依靠热传导完成,热量由皮肤向深部组织传递时还有微细血管参与的对流换热加速热量传递,进行若干简化之后隔物灸与机体的热传递可归纳成一维稳态导热模型。考虑到生物传热的复杂性,这样的假定失之简单。尽管作者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检验,但其检验是基于离体猪肉这样一种无血液灌流的死亡生物体,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的差别。探讨艾灸作用于机体后的热传导问题,应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传热模型,这就需要从经典的生物传热方程人手。

当前应用较广的生物传热方程包括Pennes方程和W-J方程。

(1)Pennes方程(Pennes bioheat equation)展开

该方程由Pennes于1948年提出。Pennes的假设将组织内血液传热的贡献归结为标量一灌注项,未考虑局部组织的血管结构,因此Pennes模型反映的只是平均传热效果,预示的温度是平均温度,是一种宏观的生物传热模型。因其简捷实用,成为当时生物传热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为计算生物组织温度分布奠定了基础。此后,许多学者在Penne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

(2)w-J方程

w-J方程为Pennes方程的修正模型,由Weinbaum和Jiji等在20世纪80年代推导出的肌肉组织传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血液灌流项影响的约束条件,是生物传热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

上述两种方程何者更适合于艾灸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传热过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这需要对隔物灸治疗中机体各部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从得到的数据计算模型中各未知系数。艾灸作用后机体温度变化情况的实验观察,对艾灸生物传热研究将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 隔物灸对机体温度的影响

要观察隔物灸对机体温度的影响,必须对体温进行精确的测量。早期研究者应用电子测温装置,得到了相当有意义的结果。高淑嫒等观察了艾灸作用下各经穴位温度变化的情况,发现除肺经外,其余各经穴位灸中温度普遍升高,温度变化与循经感传出现与否没有明显关系;灸后温度比灸中明显下降。而对照点则无上述变化规律。董新民等观察着肤灸、隔姜灸、悬灸及聚光灸和氦氖激光灸等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的影响,结果除氦氖激光灸外,其余4种灸法均可对皮肤至肌层温度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各具规律与特征。但电子测温装置必须置于需要测量的部位才能起作用,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皮肤之间不能完全接触,测量值受周围环境的干扰较大。同时,温度传感器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对变化的温度场而言,这种滞后对测量精确性的影响难以消除。温度测量的困难限制了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红外热像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实时、准确地测量温度的难题。红外热像仪接收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信号,再对信号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即可获得较精确的温度数据。因与被测量物体无直接接触,避免了对测量物体的干扰。现代计算机技术在红外热像中的应用,解决了数据的实时显示与存储问题。红外热像仪一个更为明显的优点,是可以同时对整个平面的数据同时进行检测,克服了不同时间测量带来的误差。目前红外热像技术已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可用于乳腺疾病、血管病变、糖尿病以及脊柱病变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人体经络的研究也获得了一些新进展,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发现及对其特性和变化规律的认识为经络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红外热像技术结合不同温度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些新的测温方法,将有可能获得艾灸后机体各部温度变化有价值的数据。生物传热理论与方法引入到艾灸研究中后,这些数据对传热方程各项系数的计算以及传热模型的验证极有帮助。从生物传热学的角度对以温热刺激为主的艾灸疗法进行深入研究,阐明艾灸机理,提高临床疗效应是

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4 隔物灸的红外辐射光谱

在艾灸燃烧过程中,隔物灸的温度可从室温上升至80℃左右。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隔物灸大部分热辐射集中在5~15μm波段,其最大辐射峰的波长在9.5μm左右。这个波段在光谱学上属中、远红外辐射,其测量较为困难。有关隔物灸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的文献较少。沈雪勇等、丁光宏等采用航天高科技碲镉汞传感器和先进的锁相放大技术自行研制了红外光谱测试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隔附子饼、姜片和蒜片3种传统隔物灸间隔物的底部1.5~16μm间的红外辐射光谱的测试结果表明,隔物灸红外辐射光谱与从燃烧端直接测得的艾条温和灸的红外辐射光谱有明显差异,与其他间隔物灸的红外光谱也完全不同,而与人体穴位的红外辐射光谱则极其相似,其辐射峰均在7.5μm附近,这一结果与理论值较为接近。不同间隔物灸红外物理特性的变化应反映其治疗作用上的差异。隔附子饼、隔姜和隔蒜3种传统隔物灸与人体穴位辐射光谱惊人的一致性,看来并非偶然巧合,应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联系。这3种传统隔物灸的治疗作用中,除艾和间隔物的药理效应及艾灸的热辐射物理效应外,隔物灸和穴位的红外共振辐射可能起更为重要的作用。模拟人体穴位的特征性红外辐射光谱对放、化疗肿瘤患者良好的升白细胞作用和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动过缓和心肌缺血的明显疗效表明,上述的推测具有一定的根据。

杨华元等也对隔附片灸、隔蒜片灸和隔姜片灸的红外辐射光谱进行了测试,但其测试范围仅为0.6~1.8μm很窄的一段近红外辐射光谱,这一波段的红外辐射在隔物灸红外辐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其结果不足采信。

艾灸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腧穴热敏化疗法 腹式全宫术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50-02

腹式全宫手术是妇科病人经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手术后由于麻醉和切口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她们术后身体健康的恢复,患者会出现如倦怠无力,腰酸,头晕,小便不畅,咳嗽,四肢麻痹等症状。笔者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用腧穴热敏化疗法护理43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3例患者中患子宫肌瘤的有30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异位4例,盆腔肿物2例,子宫脱垂1例,更年期子宫出血1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五版妇产科学[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疗效诊断标准》制定。

2 方法

2.1 选穴方法。关元,气海,双侧足三里,百会,脾俞,肾俞

2.2 治疗时间。每个穴位一天治疗两次,每次20分钟,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到传统疗法来治疗。

2.3 疗效观察。经过腧穴热敏化疗法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均有改善。

3 腧穴热敏化疗法注意事项

腧穴热敏化。陈日新教授[2]的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以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本法采用普通的艾条两支,对准腰部的穴位进行治疗,一般选穴有肾俞,脾俞穴等,施灸肾俞,脾俞穴,热胀感向双下肢感传。病人侧身躺在治疗床上,暴露腰部,施灸者手持艾条,对准患者的腧穴部位进行治疗,一般每次治疗20分钟,以病人感觉有感传为原则。热感有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腔腹腔脏器感觉甚热。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每天治疗一次,每6天为一个疗程。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4 护理体会

4.1 心理护理。患者大多数对自己的病情表现的忧心,顾虑,担心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女性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影响夫妻生活,造成生活不和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使患者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

4.2 操作时护理。向患者解释热敏灸疗法的目的、原理,讲明此疗法的作用,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此疗法。操作中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说明此方法不会有对身体有危害,操作是安全的。

4.3 病情的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主诉,艾灸部位皮肤情况,腰酸,疲倦等症状的缓解情况等。

4.4 施灸后注意一小时内不洗冷水,并注意避风和保暖,以防受凉。

4.5 腧穴热敏化的操作注意点:

4.5.1 回旋灸为基础探查敏化点,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距离皮肤3cm左右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此种方法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

4.5.2 隺啄灸激发经气,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施行雀啄灸法,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此种法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敏化。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4.5.3 温和灸温通经络,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局部无灼热感为度。此种方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产生灸性传感。

4.6 注意事项:

4.6.1 施灸时向患者详细交待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过程,打消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4.6.2 施灸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

4.6.3 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较小时,宜保护水泡,不许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的,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注射液,并保留5分钟左右,再吸出药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一般数日可痊愈。

4.6.4 施灸时要注意防治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

5 讨论

陈日新教授长期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艾灸疗法,而且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感传(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

参考文献

艾灸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艾灸;肿瘤患者;应用现状

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手术及放化疗的疗效已达平台期,靶向药物的应用也限用于有选择性的人群。研究显示,中医综合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独特优势,艾灸疗法作为我国传统治疗体系中的一种手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为流行[1],在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中,不仅可以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生活质量,简述如下。

1.对化疗导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应用

放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但因其所导致的胃肠道反应往往使治疗周期延长,甚至使治疗难以继续。其表现常见有恶心,呕吐,呃逆,纳差,腹泻,便秘等,中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其药性及物理作用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相应经络,具有和胃降逆止呕,温经散寒,补中扶正的功效。常选取足三里,内关,合谷,上脘,中脘,神阙,气海等穴位[2-4]。曾再荣[2]用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迟发性呕吐,对照组化疗前用托烷司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双足三里,每次30min,每天3次。治疗组化疗后d3-7的总有效率达到96-100%,高于对照组的86-88%。蔡岚[5]等观察艾灸法治疗胰腺肿瘤病人腹胀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用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穴,每穴5-10min,对照组用促进胃肠动力改善消化功能的药物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

2.对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护理应用

骨髓抑制是放化疗常最见的毒副反应之一,表现为三系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医属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的表现。艾灸多选取大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研究显示艾灸以上穴位有充养先后天之本,益气养血,补肾精、益骨髓的疗效,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6-7]。丁建萍[8]观察艾灸法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利血生+鲨肝醇组,升白安片组,及用艾灸组(选取大椎、双合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穴,每日1次,每穴各灸10-15min),以上各组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63%,80.95%,95.00%。郑好芳[9]观察艾灸关元穴预防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的疗效,3周后有效率达到93%。

3.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护理应用

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识别并清除癌变的异常细胞。艾灸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10]。研究显示,艾灸足三里穴能够调节CD4+CD25+ Treg细胞水平下降和NK细胞水平升高,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直接灸四花穴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血清CSF、IL-2水平,降低TNF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11]。

4.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护理应用

陈芬荣[12]等研究发现,运用隔姜艾灸关元、足三里穴可以提高老年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其中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失眠、疼痛、疲倦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与其他中医疗法相配合的护理应用

5.1 配合耳穴压豆:

刘勇[4]等观察艾灸配合耳穴压豆法预防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艾灸:选取气海、中脘、足三里穴,每穴5 min,每日1次;耳穴压豆:将带有王不留行籽的小胶布分别贴于耳甲4区、12区、13区、3区,取胃、肝、脾、贲门相应穴位,每次按压10-15下,3d更换1次,艾灸及耳穴压豆均在化疗前5d开始,至化疗后5d结束,均以10d为1疗程。结果显示,艾灸配合耳穴压豆法+化疗组较单纯化疗组的恶心呕吐及纳差的发生率低。

5.2 配合针刺:

徐蕾[3]等报道,艾灸(选穴:上脘,中脘,神阙)与针刺胃复安(选穴:双足三里)联合应用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效率达到95%,高于单独艾灸疗法的52.5%,和单独针刺胃复安疗法的65%。

5.3 配合穴位敷贴

李秀丽[13]等研究显示,艾箱灸配合穴位敷贴法对肿瘤患者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便秘。

6.展望

艾灸是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其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使药性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具有温经散寒、舒经通络、扶阳固脱、消瘀散结、补中扶正的功效;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使皮肤组织中潜在的抗癌作用活化,起到抗癌作用[14]。但其作为中医综合治疗的一种方式,临床护理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应始终局限于某几个穴位,仍需按照辨证论治原则施灸;每次艾灸时间长短、每天艾灸次数、疗程尚无统一标准;中医药治疗是个体化治疗,很难制定统一标准,因此许多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不高;如何把握与西医结合治疗时的合适切入点;艾灸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艾灸疗法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作为我国传统治疗体系中的一种手段,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及发展前景,因其比较简便、经济,可以减轻患者的就医成本,而且与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患者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减轻其不良反应,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洪文学. 艾灸的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J]. 应用光学, 2008, (4C): 709-708.

[2] 曾再蓉. 艾灸足三里穴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迟发性呕吐50例. 湖南中医杂志, 2011, 27(4):76.

[3] 徐蕾, 杨吉利, 卢义等. 艾灸盒针刺胃复安对消化道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对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3): 276-277.

[4] 刘勇, 程俊, 张琼. 艾灸配合耳穴压豆预防化疗后胃肠反应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10): 1564-1567.

[5] 蔡岚, 李静. 艾灸治疗胰腺肿瘤病人腹胀的疗效观察. 全科护理, 2010, 8(11): 3026-3027.

[6] 钟莉, 李晨. 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40例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24:?3451.

[7] 崔蒙. 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国外研究近况[J]. 中医杂志, 1990, 31(3): 52-55.

[8] 丁建萍. 艾灸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 10(3): 74-75.

[9] 郑好芳. 艾灸关元穴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的护理. 大家健康, 2012, 6(6): 43-44.

[10] 邓宏, 龙顺钦, 吴万垠等. 艾灸防治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6, 12(15): 2009-2010.

[11] 张去飞, 李丽霞, 林国华直接灸四花穴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国针灸, 2013, 33(3): 207-210.

[12] 陈芬荣, 汪敏, 薛洁等. 隔姜艾灸对老年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1, 25(11B): 295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