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创建定西门记》是明代西宁卫兵备副使范瑟在嘉靖三十年(1551)定西门长城工役告竣之际的树碑扬名之作,虽名为《创建定西门记》,实则是关于修筑乐都冰沟长城的记功碑记,收录于《西宁府新志》[1]以及后来的《陇右金石录》[2]、《青海金石录》[3]、《乐都…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精选5篇)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建定西门记》;定西门长城;长城修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08-03

《创建定西门记》是明代西宁卫兵备副使范瑟在嘉靖三十年(1551)定西门长城工役告竣之际的树碑扬名之作,虽名为《创建定西门记》,实则是关于修筑乐都冰沟长城的记功碑记,收录于《西宁府新志》[1]以及后来的《陇右金石录》[2]、《青海金石录》[3]、《乐都县志》[4]等书中。现存的史籍和文物中,有关长城修建和施工等方面的文字记录并不多,尤其是关于青海长城修筑的史料,一般史籍、方志均失载,而《创建定西门记》详细记载了修筑长城的原因、经过、规模以及参加的人员等资料,弥补了文献的阙漏,对验证历史记载、研究长城等具有重要价值。

一、验证史料价值

《创建定西门记》记载了三件史事:其一是发生于嘉靖“庚戌岁,守备唐勇率其卒二千人合战于坡,夷(虏)中流矢而退。千总指挥陈龙、赵威死之,士卒亡者百余人”的战事,该段史事在《西宁卫志 纲领志》仅简单地记载为:“二十九年,尔加定部蕃攻略碾伯,守备康(唐)勇捣巢,败绩。”[5]《西宁卫志 番族》载:“昝咂族,巴沙小族也……二十九年,尔加定族攻掠碾伯,守备唐勇间道捣其巢,颇多杀获。及兵还,蕃贼邀于道,我兵据险力战,勇额中矢,兵遂败绩。指挥陈龙、赵威死之,杀伤百余人,所获俘馘、牲畜尽亡。”[6]《西宁府新志》基本沿用了《西宁卫志》的记载:“二十九年,尔加定族(按似此应作写尔定族)攻略碾伯,守备唐勇间道捣其巢,颇多杀获。及兵还,番贼邀于道,我兵拒险力战,勇额中矢,兵遂败绩,指挥陈龙、赵威死之。杀伤百余人,所获俘馘、牲畜尽亡。”[7]《创建定西门记》的记载与《西宁卫志》、《西宁府新志》等文献的记载基本一致,验证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其二是嘉靖二十年(1541)“套虏”进掠古鄯、巴州的事迹:“其岭背有径路,名曰小冰沟,南通大山,可入古鄯地,贼亦由之以掠巴州,巴州之人患之,无计,乃收入畜,日困城中,因而自毙者又过半焉。”此次事件《西宁卫志》记载为:“(嘉靖)二十年正月,套虏入犯下川口,都指挥祁凤御走之。”[8]并未记载侵扰巴州之事宜,《创建定西门记》补充了史书记载的空白。

其三是定西门长城的修筑及完工时间。《明史》、《明实录》等正史中关于明代西宁卫长城修筑情况无载,成书于明代万历时期、专门记载西宁卫情况的《西宁卫志》中也仅简单地记载为“边墙”。[9]成书于隆庆三年(1569)的《九边图说》[10]直接忽略了此段长城,而最为详细的资料当属清顺治的《西宁志》,将乐都县境内的明代长城隶定为隆庆六年(1572)和万历元年(1573)修筑,[11]不仅漏记了乐都定西门段的长城,而且将修筑时间弄混了。《创建定西门记》记载了明代定西门长城的修筑时间:“以九月(嘉靖三十年)兴工,逾岁告竣。”其完工时间是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而《西宁卫志》等文献均简单地记载为:“嘉靖三十年……兵备副使范瑟置定西门于冰沟南,控扼叛蕃。”[12]补充了文献中关于定西门的初建时间是在嘉靖三十年(1551)、完工时间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不足。此外,修筑此段长城也是兵备副使范瑟的主要政绩之一,据李梦龙撰写的《明故中宪大夫陕西按察司副使范君原配宜人杨氏合葬墓志铭》记载:“余往在关中,闻边长老言,君所起湟中塞百四十里,称百世功。”[13]

二、反映长城修筑管理价值

长城修筑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巨大工程,其突出特点就是能对区域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国防建设、社会稳定、重大历史事件有决定性的意义。明朝建立后,为巩固北部边防,先后设立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等九镇,并陆续修筑长城,称为“九边”。九边长城作为防守蒙古入侵的战略性工程,其修筑中工程管理等资料在文献中屡屡出现,但是,明代关于“卫”一级长城修筑中的工程管理等,则是一片空白。而作为长城修建历史的真实见证,《创建定西门记》为我们提供了明代西宁卫修建长城时翔实、可靠的历史佐证。从《创建定西门记》的内容可以看出,长城的修筑历经前期踏勘和规划设计、呈报审批、组织施工与完工验收四个大的阶段。

其一,长城的踏勘和规划设计管理阶段。边卫长城的修筑,正史中从未涉及,据《创建定西门记》所载,边卫修筑长城要由兵备副使主持进行详细的勘察规划,包括修筑的主要走向、长城的构筑形式等,即所谓“相与步壑攀崖,历险览胜”,这也符合明代修筑长城的一般规程,如嘉靖二十七年(1548),杨博整修甘肃长城的过程中,“巡历诸险,于诸口各设壕堑、榨垒,以扼要害”。 《创建定西门记》为我们了解当时修筑长城所进行的勘察和规划设计管理提供了十分详细的资料。

其二,呈报审批管理阶段。边卫长城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需要呈报上级部门的审批以后方可组织施工。明代对政府工程的审批管理十分严格,如洪武二十六年(1393)规定:“凡天下都司、并卫所城池、军马数目,必合周知。或遇所司移文修筑,须要奏闻,差人相度,准令守御军士或所在人民筑造。然后施行。”[14]九边长城修筑中的审批制度等资料在《明实录》中较为多见,但是关于卫所长城修筑中的审批制度的记载极为罕见,《创建定西门记》为我们了解长城的修筑提供了难得的资料。从《创建定西门记》所载可知,卫所长城的修筑一般无需呈报朝廷审批,而仅需将勘察设计规划“遂呈诸两台”,经过审批后即可施工。这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审批权限等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其三,施工管理阶段。从《创建定西门记》可以看出,乐都县定西门长城不仅在规划设计上“因地形,用险制塞”,完成了设防的需要,而且在施工阶段有着充分的准备,其施工管理总体上由兵备副使直接负责(即督修),在施工中有现场指挥(冶鸾、王堂氏、星镇氏)、管理工程进度的督工(督修者操守为任堂氏、罗福氏)、负责安全管理的千总(提兵者千总为赵芳氏、卢经氏、张承恩氏、谈天锡氏)、负责输夫管理的指挥(白昂氏)、分配工程段落的分工者(千百户为俞宠氏、周宝氏、钱仁氏、赵莞氏、霍世爵氏、王廷相氏、张威氏)等,十分详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卫所长城文献中最为详细的资料。同时,在具体的长城施工中,实行“分班以更役”,即在具体施工中实行分片、分段包修。

其四,完工验收阶段。从内容看,《创建定西门记》是完工以后刻碑记事,一方面是修筑人员的颂功之碑,另一方面是明代为了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的督工碑记。明代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往往要求管理施工的官员甚至是施工者留下姓名:“仍每一丈分镌军士姓名,总镌本管职名,如有不堪,各令照地修补;如或验工不堪至50丈以上、或任内贪纵怠缓不行修完,将各管官员坐赃问发边方立功五年。参将200丈以上,守备100丈以上径自革职闲住。”[15]当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如此严格的执行,但是,在修筑长城的碑刻上篆刻姓名,则是当时比较通行的做法。目前在全国发现的明代长城碑刻多达100多件,这些碑刻不仅记载了当时的主要督修、参加人员,还列举参加的工匠等,在实地的管理过程中,还有在长城墙体之中填埋工牌以便备查的情况。如1975年在嘉峪关关北长城墙体内发现的嘉靖十九年(1540)修筑长城工牌,详细记载了修筑此段长城的中的一个局部的施工情况,包括起至年月日以及工队领队情况,十分详细。[16]不仅在修筑长城的时候进行督工管理,在长城修筑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情况篆刻留碑,如现存于河北抚宁县驻操营镇大尖洼村的修筑长城阅示碑,记录进行验收的所有人员,上到有兵部右侍郎,下到千总、把总等人员。[17]这种勒物记名的制度,至隆庆时期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并且十分规范,《创建定西门记》为我们了解嘉靖时期长城修筑过程中完工验收的官样文章提供了样本。

三、反映定西门长城概貌及防御体系价值

经实地考察所见,《创建定西门记》所载的“工始于大通之河迹止于碾线沟之西t,百四十里”的定西门长城起自甘肃省永登县边墙村西的边墙岭,沿山脊进入乐都县与甘肃省永登县交界的芦花乡转化湾村小岭梁子,经冰沟向西北延伸至甘沟滩村,在甘沟滩村折向西南延伸至碾木沟,后转向西北穿过脑那沟至碾线沟。长城的构筑形式主要为壕堑。壕堑也就是《西宁卫志》、《西宁志》等文献中提到的边壕,是甘青地区明代长城修筑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构筑形式,定西门长城采用壕堑的构筑形式,是由当地的地形、地貌等条件决定的,也是长城修筑中“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具体体现。此段长城所在区域属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中山山地, 海拔2102~2643米,河谷切断深度大,冲沟横断面多呈“V”字形,沟间形成狭长的梁峁地形。在坡度起伏落差较大的梁、峁地形之上显然不宜夯筑土墙,选择壕堑御敌是省时省力最佳的军防工程。同时,落差较大的地形条件也决定了壕堑的构筑方式,必须是在山坡上从高处向下削挖出较陡直的壁面,形成一定宽度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向下开挖,形成壕沟,壕沟内开挖出的土堆在一侧形成土垄。现存壕堑口宽1.6~10米,底宽2~5.7米,深0.2~4米,参照修筑于明代万历元年(1573)修筑的土官沟苏家大凹至厦儿巴营边壕的尺寸“口阔、深各二丈,底阔一丈”[18]的记载,排除因坍塌、淤塞等造成的损毁,建筑规格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

长城在重要交通孔要处往往筑有防守通道,大者名为关,小者名为门,即暗门。所谓暗门,是指在长城沿线一些重要的通道处,所开的方便出入之门,是明代长城修筑中平、战兼顾的军事举措。冰沟是明代西宁卫驿路所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创建定西门记》所载,此段长城上“为暗门者三”,其中定西门是最大的一座暗门,“定西门又视诸门峻且厚焉,墙(高)五十三尺,(底)阔三十尺,缭以女墙,砌以白石,中分为二门,门即疏水道也。门之上为戍楼,楼之南为墩”。依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记载的里程和地望分析,定西门位于今冰沟与碾线沟交汇处的冰沟沟口、冰沟古城西南约2公里处,目前已经遗迹无存,但是,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尚存遗迹,称之为:“乐都冰沟边墙……总计长不足70米。夯土筑,现已大部分坍塌。”[19]定西门所属的其余两座暗门的名称及位置《创建定西门记》中无载,检《甘肃通志》:“冰沟山,为西宁郡咽喉,孔道羊肠七十余里……设筑东西暗门,中设峡关,添兵防范把守。”[20]同时亦云:“冰沟堡……汛内隘口五:东榨口、西榨口、壕湾壑口、赵家铺断壕、圪丁麻搭。”[21]可知,定西关的两座暗门分别为东、西暗门,亦称作东、西榨口。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东暗门在冰沟沟谷东侧甘肃境内的红石崖旁,西暗门位于城背后村冰沟北侧。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这两座暗门现已消失。此外,暗门之上普遍设有戍楼,驻兵把守,定西门“增兵守之,兵取之于庄浪者三十人,西宁者三十人”,为我们了解暗门的驻兵情况提供了线索。

暗门作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构筑物,文献中多有记载。一般认为“这与‘隆庆议和’有关,议和条约里有一条是有关长城沿线多处开辟市场同蒙古族进行合理贸易的。允许蒙方族用各种游牧产品交换内地产品和手工业制品。在长城旁外设暗门,并筑墩为标志,开设了交易市场”。[22] 《创建定西门记》所载暗门修筑时间远远早于隆庆和议,其主要功能为防御和保护商旅与驿路畅通,为我们了解暗门的性质及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创建定西门记》记载此段长城“为墩台者四”。据实地调查所见,自西向东分别为碾木沟烽火台、那家庄烽火台、转化湾村烽火台和边墙村烽火台(位于甘肃永登县)。其中转化湾烽火台位于长城的外侧,带有方形的围墙,其南侧约50米是转化湾壕堑,从方位与距离考察,可能就是《西宁志》记载的“山岭墩,城东二百里”。那家庄烽火台位于长城的内侧,带有防御性质的围墙,可能就是《西宁志》记载的“冰沟墩,城东二百五十里”。碾木沟烽火台位于长城的内侧,可能就是《西宁志》记载的“碾木沟半截山墩,城东一百八十里”。还有一座烽火台位于永登县边墙村西侧的长城内侧,具体名称已经无从考证。

四、余论

《创建定西门记》言:“取农于暇日,不敢以病为正业;分班以更役,不敢以重民劳;就食于近地,而人无饥色;伐木于邻边,而用自饶裕。欢声遍野,和乐兴工。”描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实际上修筑长城是一项繁重的劳役,尤其是此段长城未发现耗费的记载,仅仅记载了“就食于近地”,其可能与明代西宁卫的其他长城一样,“俱不纳钱粮”,是由修筑长城的广大人民自行储备粮草,“以九月兴工,逾岁告竣”,整个施工时间均在严寒的冬季,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尹耕的《修边谣》最能反映当时人们修筑边墙的怨恨和痛苦:“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边墙上头多冻雀,侵晓霜明星渐落;人生谁不念妻孥,畏此营门双画月。”[23]

[注释]

[1]清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 艺文 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27~928页。

[2]张维:《陇右金石录 创建定西门碑》,引自《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兰州古籍书店 1990年版。

[3]谢佐、格桑本:《青海金石录 创建定西门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35。

[4]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乐都县志 附录 创建定西门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09~610页。

[5][8][9][12]明 刘敏宽、龙赝纂修,王继光辑注:《西宁卫志 纲领志》、《西宁卫志 西宁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第53页、第83页。

[6]明 刘敏宽、龙赝纂修,王继光辑注:《西宁卫志 番族》,《西宁卫志、西宁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7]清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 武备 番族》,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79页。

[10]明 《兵部辑 九边图说 甘肃镇图说》,隆庆刻本。

[11][18]清 苏铣纂修,王昱、马忠校注:《西宁志 兵防志 隘口》,《西宁卫志、西宁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193页。

[13]明 李梦龙:《明故中宪大夫陕西按察司副使范君原配宜人杨氏合葬墓志铭》,引自韩明祥编著:《济南历代墓志铭 范瑟、杨氏墓志铭》,黄河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14]《明会典》卷124《兵部七》,第636页。

[15]明 何东序:《戒备紫荆诸关疏》,引自《明经世文编》卷38,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第4141页。

[16][23]高凤山、张军武:《嘉峪关及明长城》,中国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7页。

[17]秦皇岛长城编委会:《秦皇岛长城》,方志出版社2002年版,第366~367页。

[19]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 文物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红十字天使计划”于2005年8月10日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3月底,已累计接受捐款约2.5亿元人民币,在贫困乡村援建了338所“博爱卫生站”,为5000多名患重症疾病的贫困人群提供了医疗救助,受益农村人口超过100万人。2008年4月,该计划荣获中国政府在慈善领域颁发的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援建“博爱卫生站”作为“红十字天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致力于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让农民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在这个项目中,中国的建筑师们用一颗颗真诚的爱心,积极为慈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建筑服务社会”的职业诺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第一时间对本次活动做出了积极响应,北京院朱小地院长还亲自写批示,责成有关部门具体落实。

设计机构的积极参与为“博爱卫生站”实现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和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为此,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于2007年8月16日联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共同启动了“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建筑师、在校建筑专业大学生征集“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并结合医疗建筑的特点对方案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设计作了明确的规定。

征集活动一经推出,便得到建筑设计单位和建筑师们的大力支持并获得广泛好评。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和协办单位《建筑创作》杂志社曾多次主持召开竞赛活动组织会议,并在建筑师行业会议上进行动员,《建筑创作》杂志更免费为该活动刊发公益广告。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收到参赛方案191份。18位建筑界资深专家欣然接受了主办单位的邀请,组成此次竞赛的评委会,义务参加评审。在2007年12月26日的评审会议上,经评委们三轮无记名投票,最终评出了30余个获奖方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表示,能够受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邀请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广大建筑师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并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和建筑专业学子积极参与,建筑界的老专家、老学者更是不计任何报酬地支持这项工作,实在令人感动。建筑师们前期的努力为这项爱心计划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今后还将继续为这项活动做好深化工作,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也将利用自己在全国各地建筑领域的技术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为这项活动提供最大的支持。这是一项促进中国农村医疗建设发展的事业,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国策相辅相成。活动不仅为建筑师们奉献爱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为建筑师在公益事业的平台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

众所周知,建筑是反映当代人类文化成果的、创造明日更好生活环境的科学,哲学及艺术的综合结晶。因此,建筑师本身不仅扮演着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哲学家的身份,同时更是一名社会活动家,肩负着一份社会责任。

建筑师与公益事业的结合,体现了建筑师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实践。他们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中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履行着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这无疑是一件真正务实的、以人为本的事业,而且是一份造福于人类的光荣使命,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市化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

建筑师与公益事业的结合,使建筑师能够从专业技术角度为改善偏远山区的医疗硬件设施乃至进一步规范和健全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极大地避免了疾病的传染和扩散。

建筑师与公益事业的结合,印证了建筑师们在设计商业价值丰厚的高楼大厦的同时也在关注着并且愿意不计回报地全情投入到具有深远社会效应的公益事业中。在此次的“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竞赛活动中,建筑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作为一级学会同时也是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对此活动的大力支持不仅体现了一个专业学会的社会追求,对整个社会也是一件具有导向性的事件。

2008年4月30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竞赛评选揭晓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会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介绍了“红十字博爱卫生站”设计方案竞赛活动的情况:邵韦平作为主办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以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领导畅谈了自己参与这项公益事业的切身感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以及个人提交的6份参赛设计方案荣获特等奖,并将作为“红十字天使计划”――“博爱卫生站”的入选方案向全国推广应用。此外,还评出了24个优胜奖,2个创意奖。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赈济救护部部长张淑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副秘书长刘选国,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马国馨院士等评委会的领导和专家教授为获奖者颁发了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选国等嘉宾来到会议室与获奖代表举行了一场近距离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座谈会。 王汝鹏副理事长说,今天评选出的6个特等奖方案,无疑将是我们今后向全国各地重点推荐的方案,这项工程才刚刚开始,如何才能将这些推荐方案与实地情况真正结合起来?能否利用新型建材料形成标准件等一系列细化工作都需要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具体研究和落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邵韦平在发言中说,“红十字博爱卫生站”通过前一阶段进行的方案征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众多设计方案中,许多青年设计者都为这个项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也迸发出许多亮点和火花,这一点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的目标不能仅局限于此,要想把这项意义重大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好,更长远、让它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恐怕仅靠这些方案是不够的。我们的建筑师分会、各个设计院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员都愿意帮助红十字基金会来完善这项事业。下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变成现实,这也是考验各方整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设计方案如何面对全国各地不同地理环境

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异?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工程技术的稳定性是否经得起考验?这里,“产业化”这个概念就显得很实用,只有当设计达到一种产业化的标准之后才能使建筑维持一种恒定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使这个计划可持续地服务于社会。以前的产业化主要是出于经济角度的考虑,而当前的建筑设计发展得很快,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还应更多地融入人性化的理念。我们若能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一整套类似于一种流水线的具有稳定标准的建筑体系,使医疗卫生站实现大批量生产且易于建造的目标,将有力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因此,产业化是我们必须抓住的发展方向。其次,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员,尤其是专门做医疗建筑设计的专业建筑师可以为这个项目提供实质性的技术支持,建筑师分会在各地的会员若能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经济环境做一些协调和指导性的工作,将会使博爱卫生站的建设更具完整性。第三,卫生医疗站不同于标志性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建设成本,在此基础上可兼顾一些外观的美学设计。

北京院总建筑师黄汇谈了两点想法。一方面,关于产业化这个概念,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当时许多住宅都曾尝试过全装配的建造方式,现在北京一些18层以下的住宅建筑中约有1000万m2是通过这种装配方法建造起来的。近年来,住宅产业化之所以远离了我们,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住宅在多样化方面的不足引起了这种产业化与市场的脱节,直到3年前,原建设部再一次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其实,日本丰田公司以及我国的深圳万科集团在从事房地产业开发时都已经开始强调要像制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如果我们真的能像制造汽车那样建造我们的卫生站,那么这将不仅是一个新的进步而且还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但是必须要认识到它的困难所在。比如材料加工厂的设置以及技术服务队伍的组织等等。必须使设计达到标准化、模数化,产品达到工厂化,同时还应解决相应得运输问题、现场施工问题以及后期服务问题,更重要的还要考虑经济问题,尤其要将设计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让当地的人民能够承受得起卫生站投入使用之后的医疗费用、维护和保养费用。另一方面,在农村修建卫生站和盖学校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对于农村地区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缺房子,而是缺乏好的大夫和教师。国家现在不仅重视基础性建设同时也开始重视相关的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的建设。如果能由基层大夫和远程医疗服务共同构成农村的医疗卫生站,将农村的医疗站与城市的医院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当患者遇到重大疾病时便可以依靠远程医疗的服务帮助解决,同时基层大夫也可以在与大城市的医生的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的医学知识,挺高自己的行医水平。

维拓时代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彭灿云针对前面嘉宾的发言提出了一些补充性意见。首先,彭总建筑师提出了一个定位的问题。她认为红十字基金会应该从长远出发,明确地给出医疗卫生站的使用寿命,只有提供了这方面的标准,后续的设计才能依此标准来考虑用什么样的结构、采用何种材料来修建。其次,关于因地制宜地设计卫生站这一问题,能否在设计初期通过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虑进行方案的“菜单式设计”,以简化后续的设计工作。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选国对各位专家为“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提出了各种宝贵意见表示感谢。他说,自从6个特等奖方案出炉之后,红十字基金会就一直在考虑能否将这些获奖方案集结成册,作为今后各地修建博爱医疗卫生站的推荐手册。也希望更多的专家能就如何在设计人员与当地的红十字基金会以及城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持续性的服务链、如何做好衔接工作以及如何能够生产出各地所需的“标准化”配件等问题提出更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许迎新看过6个特等奖获奖方案强烈地感受到,设计者们在设计过程别注意将“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是“红十字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这一重要内涵融入设计方案中,同时也很注意建造成本的控制。关于许多嘉宾都提到的地区性差异问题,她表示这也是“标准化”概念如何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问题,相信各位设计者也都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但还应有一些灵活性的处理,比如能否考虑应用一些对当地气候条件有很好适应性的一些材料?另外,6个特等奖方案只有一个是针对南方地区的地区环境进行设计的,其余基本都是以北方气候条件作为设计出发点的,在推广过程中是否能够在6种推荐方案之下增加一些更为细化的分类,以适应更多地区的环境?而且各地的卫生站还应在建筑中将标识统一化。

北京院第五设计所所长杨海宇作为一位医疗建筑领域的专家,针对医疗建筑的特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前一阶段的方案评选将重点放在建筑的设计方面,下一步应该开始着重研究医疗卫生站的功能问题。如果这些卫生站的功能标准是以医疗行为为主要工作内容,那么红十字基金会可以根据需要,从卫生部正在编制的农村乡镇卫生服务站的标准中借鉴一些经验。其次,关于“标准件”这一问题,2003年的“非典”时期曾采用快捷安装材料修建了大量医疗建筑,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效果不是很好,在这方面如果红十字基金会要按永久性建筑的标准修建这些卫生站应首先依照国家相关的标准,保证建筑满足50年的使用年限。因此结合建筑寿命以及农民对建筑维护和使用费用方面的考虑,拼装的方式能否满足这一项目的要求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此外,国家目前对节能环保的要求非常高,节能环保不仅要满足当下的需求,更应该是长久耐用的,这对于降低维护费用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建设过程中适当结合当地传统建材的思路值得推荐。结合每个“红十字博爱卫生站”5万元的预算款,其修建标准也不宜制定得太高。另外,在处理标志和象征性设计中应注意结合国情民意。比如医疗建筑通常不在建筑中大量使用红色(避免给人以血腥的感觉),百姓比较忌讳医院的门口向西开等等。医疗建筑中可以引用红十字标识,但应注意设计和色彩搭配。杨所长还建议红十字基金会在所有的“红十字博爱卫生站”中建立自己统一的标志。

邵韦平总建筑师号召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都应该本着一种职业的精神,通过吸收多方面的工作经验将这项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工作不断进行完善。即便如此,所有的工作人员也依然要做好在实际建造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的思想准备,尤其以目前既定的造价和建筑面积,成本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这样的价格在北京地区往往还不足以支付设计费。作为设计者,更要有思想准备,不要以为自己方案已经获奖就一定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

初衷来建造,必须要考虑的实地条件和资金的状况。如果设计者的方案最终能够得以采纳,邵韦平建议能否考虑在建筑中给予他们一个署名权,让人们记住为这项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

在场专家们建议除前面提到的编写一本《方案推荐手册》以外,还应该编写一本类似于酒店的管理手册一样的《卫生站建造手册》,这两本手册都应更多地结合实际作为各地建造“红十字博爱卫生站”的参考,但不具有强制性。王汝鹏副理事表示目前正准备在北京的密云和门头沟进行试点,关于邵韦平总建筑师提出的能否给设计者署名的建议,王汝鹏也明确表示,只要设计者的方案被采用,一定会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建成后将设计者的名字刻在“红十字博爱卫生站”的墙上。此外,他还提到,前一阶段大家都是义务性劳动,后一阶段的工作中,要为工作人员的付出给予一些必要的工作成本的补助,并幽默地告诫大家不要期盼能够从中赚钱。

彭岳作为获奖代表,提出应建立一支专门的工作小组,形成一个有统一名称的团队,这样就可以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与会人员一致决定会后要尽早形成一份《建造手册》,将各项可以标准化的工作撰写成文,用于指导卫生站的建设。各位建筑界的专家纷纷表示将尽最大能力帮助红十字基金会来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红十字基金会的领导更表示,要借此机会成立“红十字博爱卫生站专家委员会”,并且要一直保留下去,为我国的卫生医疗站的建设做持续性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王汝鹏副理事长还特别寄语在场的各位获奖代表们,今天是他们投身红十字事业、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的开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永不解散的一支团队,当有一天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刻在祖国各地的“红十字博爱卫生站”时,那将是他们毕生的光荣!

方案一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人:马晓瑛,陈曦

专家点评

L形的建筑与院墙将卫生站塑造成一个朴实内敛的简洁立方体,十字形标志突出了建筑救死扶伤的特征,方案较恰当地诠释了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还针对不同地理气候特点,设想不同应对可能。入口处的十字标志在色彩和比例上有待推敲完善。

方案二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三所3A5工作室

设计人:彭岳,于波

专家点评

该方案通过具有个性的十字廊将四个不同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凑和可生长的建筑单元,平面中通过几个方形平面的咬合,巧妙地处理了交通等候、就诊等不同功能的需求。对称的建筑单元可根据未来的发展进行组合接建。俯视角度形成的十字标志略显生硬。

方案三

设计单位:中联租泰宁建筑设计院

设计人:杨涛,孙翌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最具表现力的建筑方案。建筑外形简约、优美。垂直的标志和水平的主体构成本方案独特的建筑风格。虽然只有100余m2的卫生站,经过精心的摆布,既具有很好的美学效果,又有较强的使用功能。方案还考虑在不同地域建造中,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方法。极具现代感的造型与乡村环境有些距离。在房间朝向和开窗方面应进一步优化。

方案四

设计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

设计人:孙彦亮,陈灵琳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考虑地域气候影响最多的方案。设计中采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来塑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卫生站。双坡的瓦屋面、木质的门窗给人以纯朴、自然的感觉,结构上采用架空做法,反映了设计人对地域条件的关注。也形成了本方案独有的建筑风格。建筑细节有待于深入推敲以保证效果和控制成本。

方案五

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4A3工作室

设计人:解立嬷

专家点评

两个相对单坡顶的造型通过一条一字形长廊组成一个典雅、简洁的建筑形象,清水山墙与浅色连廊端墙组合强化了建筑的个性。卫生站功能紧凑、标志性明显,是一个较为实用,同时具有一定表现力的方案。设计中对可能的扩建与调整进行了尝试,它是一个较成熟的方案。平面中卫生间与药房的关系有待完善。

方案六

设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人:赵艳艳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创卫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今年创卫工作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抓实做细、提高水平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一流首府城”的目标,分容环境卫生、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卫生、社和单位卫生、食品安全和“五小”行业整治、传染病和病媒生物防治五个专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现承担的创卫工作任务十大项66条中的59条内容,其中有38条均已达标,并取得明显成效:主次干道综合整治效果明显,小街巷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旧小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社卫生管理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和“五小”行业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传染病防治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居民对城卫生状况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创卫目标

今年年初,召开创卫会议后,立即调整了创卫工作指挥部,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镇、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均成立了创卫领导小组,形成了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卫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及时召开了两次创建国家卫生城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务,并与各地、各有关部门签订了创卫责任状。保合少镇和各街道办事处进一步细化量化目标任务,与村委会、居委会签订了责任状,把任务落实到了单位和个人。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联席会,专题研究创卫作,及时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各项创卫工作有序开展,及时下发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工作任务知》、《各创卫部门任务分解表》、《关于大力开展单位、社创卫工作集中整治活动的通知》、《关于导、机关社承包创卫责任的通知》等10多项相关文件。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带领包干单位深入所包片进行调研、帮扶,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大创卫督导检查工作力度,根据承担创卫10大项59小项目标任务,成立了创卫督导组,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使创卫工作真正形成“有人抓、抓到底,有人查、查到底”的格局,确保创卫工作落到实处。

二、切实加强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全民创卫意识

一抓舆论宣传造声势。自创卫开展以来,全层层召开创卫动员大会,统一党员干部特别是各地、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创卫共识。创卫指挥部办公室从不同角度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在北二环、新华大街及各主次干道路口、建筑围墙等醒目处制作创卫宣传标语及设立创卫宣传栏100余处,在16个主要路口的LED电子显示屏不间断的播放创卫内容。本着“宣传进社、宣传贴群众”的原则,多次在各社举行创卫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致全民的一封信”46000余份。创卫各有关部门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等活动,在广场、火车站、大型商场前,采取发放宣传册、展出展板、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二抓主题活动增活力。先后组织全广大干部职工及驻部队在全广泛开展了以“清洁家园、美化环境、保护健康、共创国家卫生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劳动2次,参加人数达3000余人次,共清除垃圾200余吨。通过公益劳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抓健康教育强素质。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全范围的健康教育业务技术指导广泛开展。编写印发了《创卫宣传手册》60000余份,举办健康教育培训班5次,在50个小制做了统一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其他小将陆续完成。通过“走上街头,走进社”等形式,免费发放大量健康教育资料,广泛普及健康知识。社、医院、学校、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控烟工作积极开展,在公共场所设置禁烟标志,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通过以上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高度、多视角、深层次的进行了宣传工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极大的提升了广大民对创卫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按进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限期整改达标。

为进一步加快创卫工作步伐,实现短期内突破,根据《创卫任务分解表》的要求,及时制定了《创卫考核评比办法》,在全分组成立创卫督导检查组,建立专项考核评比办法,对各创卫责任部门的创卫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排名,实行末位淘汰;创卫办依据各督导组的检查结果,对各创卫成员单位的创卫工作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并予以通报。

同时,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考核标准办法》要求,仅在5月17日至29日期间,爱卫办组织人员对全8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23次暗查,重点检查了自治爱卫办暗访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发白色警戒通知书84份,黄色警戒通知书1份,并限期一周内进行整改达标。截止目前共发出白色警戒通知书147份,已有125处卫生死角整改完毕。

四、切实加强城建设,整体优化创卫基础

一是不断加强小街巷的综合整治。今年计划对辖内30条小街巷实施改造,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车站后街、十四中东巷等11条道路改造工程,剩余十九条道路计划8月中旬开工,预计10月底完工。

二是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栽种植各类植物70余万株(丛)。重点实施了公共绿化项目、庭院及东河河道改造绿化的新建续建工程。公共绿化项目中对北垣街、府兴营一街等41条道路绿化进行了重点建设,城绿色空间进一步拓展;对老缸房绿地、政广场西侧绿地等9块绿地进行了高标准打造,城园林水平不断提升;庭院绿化中对130个社庭院绿化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城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实际绿化覆盖率已达37%。

三是不断加大老旧小改造力度。为切实解决老旧小环境差、无人管理的现状,成立了由政府长为组长的老旧住宅小整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65个,涉及8个街道办事处39个社,改造约150万平方米,惠及1.5万户居民。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房屋整修养护,环境综合整治,完善配套设施和划分物业管理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坚持“一手抓改造,一手抓管理”的原则,积极探索无物业小的管理新路,确定了充分发挥街道社和居民的主管能动性,积极探索推广“政府是组织者,街居是服务者,居民是与者”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是采取政府引导,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街道社搭建物业管理平台,整合社资源,解决无物业管理小的问题,居民广泛参与,实行小的长效化管理机制。

五、切实加强难点重点整治,全面提高创卫水平

一是开展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按照道路考核管理标准,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店外店、店外作业、户外广告、乱张贴及动态、静态车辆停放和便民场进行了监督检查和规范管理,研究出台了《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容环境卫生评比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加强了城管理工作。先后对南街、新华大街丽都超周边、八一场、铁路小等11个地段的占道经营及多年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彻底清理取缔和规范管理。对北垣街进行了全年不间断精细化管理,做到了路净街亮,整体美观。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管理原则,联合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实施各类整治活动200余次,取缔了铁路小、工大周边等一批马路场;规范管理东影北街、二糕点巷、中山里等31处临时便民场及、夜;伦路、兴安路、中山路等主次干道容貌的管理果有了明显提升。对全各街道办事处“门前三包”案理,10000余个商业网点的责任状签状落实情况进行了经常性的督导检查,统一制作了7000块“门前三包”牌匾,使商户自觉遵守“门前三包”管理条例,建立了“绿化一户一卡”制,进一步完善了“门前三包”责任制。

二是不断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制定了《关于开展城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对各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工作的决定》,成立了环境卫生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街道办事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道路清扫保洁管理中,推行定人员、定路段、定职责的组长承包责任制,实行一普扫,全天侯保洁的管理,城道路清扫率达100%。严格规范垃圾清运车辆的操作规程,实行生活垃圾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管理,垃圾清运率达100%。今年重点对110国道、高速公路两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居民小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截至目前,对110国道、高速公路两侧,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共清理各类积存垃圾25万余吨,清理小建筑生活垃圾1800余吨,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

三是加大病媒生物防制力度。为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相继制定了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文件5个。同时,按照《关于落实自治爱卫办暗访检查意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整改的通知》文件精神,针对目前病媒生物防制的一些现状,陆续在8个街道办事处举办了病媒生物防制基础知识讲座。在消杀工作中,采取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相结合、专业防治和群众群治相结合、突出杀灭与常年杀灭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够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防治“四害”提供了科学依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超、集贸场、医院、学校、宾馆、饭店等重点行业,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治达到国家卫生城标准。目前,推广的毒饵站灭鼠技术正陆续开展,计划全有物业的居民毒饵站数量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

四是认真做好食品卫生、“五小”行业的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持证率达98%以上,食品索证、索票台帐制度的覆盖率达100%。监督覆盖率、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率、“五病”调离率均达到100%。各单位、门店规范经营,卫生基本符合要求。年内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为加强对“五小”行业的管理,出台了《“五小”行业整治方案》,“五小”行业的卫生管理不断规范,现已完成80%的整治工作。

五是加强传染病防治力度。疾控中心设有传染病管理部门,建立了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均低于2%。计划免疫实行周门诊制度,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100%。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95%以上。“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年内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

六是加强社和单位卫生管理。社和单位有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广大居民和职工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评比竞赛活动。有计划、总结,档案资料齐全。社和单位道路平坦,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80%以上社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整治。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参与的创卫氛围。目前创卫宣传主要由政府主导,强力推行,只是在建筑围墙张贴标语、路口LED显示屏插播创卫口号等,采用形式较为单一。而部分单位不重视创卫,在创卫宣传方面投入不大,没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没有形成浓烈的创卫宣传氛围,造成广大民不了解卫,不主动积极的参与创卫活动,距离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创卫氛围,还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方法:进一步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各创卫部门、街道办事处、驻单位应加大创卫宣传投入,通过发放创卫宣传手册、利用橱窗、黑板报、横幅、报纸、LED显示屏组织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宣传活动。记者站要加强创卫工作的跟踪宣传报道,对创卫不到位的单位、个人进行曝光。加大舆论监督范围,组织动群众,提高群众对创卫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创造浓厚的创卫气氛,形成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创卫氛围。

(二)各种建筑垃圾乱倒现象严重。由于管理责任不明,长年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相关管理部门只收费、不规范管理,各渣土场归属私人管理,部分建筑工地因为利益原因,将渣土乱倒,造成110国道、高速公路两侧各种建筑垃圾乱倒、偷倒现象较严重。目前,全约有20余万方各类垃圾未清理。

解决方法:明确责任部门,彻底清除各处建筑垃圾。相关管理部门应从源头进行治理,严格控制拆迁建筑工地,对倾倒垃圾车辆尽快安装GPS定位系统,对非法运营的车辆,、两级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处罚监管力度,对110国道、高速公路两侧等地段的建筑和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三)无人管理便民场存在隐患。西街阳光场等部分集贸场属于常年无人管理场,产权已卖给私人,而房主只收租金,不参与任何管理和维护(现部分场由各商户自发组织雇人清理垃圾),部分商场无上下水设施,秩序混乱,无消防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加大对不规范便民场的整治力度。由相关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关停并转卫生不达标的商户,规范各个便民场的管理,划行规,消除安全隐患,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便民场,对现有便民场加以整治、改造、规范和维护,实现长效化管理。

(四)“五小行业”条件差。“五小”行业设施条件差,尤其是小饮食店、小旅馆、小作坊等经营场所,管理责任不明确,无照经营的商户较多,大部分设施简陋、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建筑 设计

医疗建筑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它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人们对医院就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被视为服务产业的医疗产业在全球趋同于市场经济的时代,已经从单纯的社会福利性质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过去的“患者”概念转变为“顾客”概念。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环境,使病患在治疗期间感到愉悦、温馨,使医护人员保持平和心态的空间,如何组织高效率、快节奏、低日常运行成本的人流路线,这些都是对现代医疗建筑设计者提出的新要求。

1总体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优劣首先取决于设计的总体布局。设计一个小差错就可能在医院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甚至整体的瘫痪。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要实现医疗建筑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尤为重要。

1.1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东北紧邻军工路,东南靠近周家嘴路,西北临近控江路。东为中环高架,西为铁路线。基地沿南北狭长分布。基地内分二期建设:一期为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二期为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

1.2设计指导思想

现代医院大大扩展了服务内容和业务功能范围。特别是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职责,而且还提供保健护理等服务项目,医院平面总体布局自然就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医疗建筑的设计范围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专业领域。设计者需要掌握医院流程的相关知识,了解各诊疗部门运作的特点。一是讲究建筑的序列与机理。二是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三是考虑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建筑群形成一组城市雕塑。努力开发适应城市发展,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愉悦建筑空间。在军工路一侧展现出一个简约大气、和谐人性的建筑空间,而基地内部通过建筑物有序的变化布局,加以环境、绿地空间与之的完美结合,显现出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和谐共存的空间感受。

1.3总体布局

该基地东面沿军工路为20M绿化带,基地内拟建一幢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楼、一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楼、一幢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在军工路、控江路,在两条路上分别设置出入口。以满足三幢建筑不同功能的需要。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为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医疗活动顺序、过程为主要依据来设计各种人流、车流路线,这是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合理人流、车流路线既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医疗建筑人性化体现。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医疗建筑逐渐成为融于环境、人类的建筑,在设计中更为关注人的感受,迁就人的行为。基地通过公共开放绿化带,来阻隔内环高架与铁路沿线的噪音,同时为基地提供人性清新的绿色舒适空间。为来此就诊的病人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精神卫生中心布置在基地南侧,一方面方便分期建设,另一方面中心部位便于精神卫生中心对病人的管理。

2单体建筑设计

2.1平面设计

该基地内拟建三幢建筑,其中精神卫生中心两幢(综合楼、住院楼),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一幢。如图:2―1

2.2立面设计

在立面风格的造型手法上,采用了简约现代的造型。强调雕塑建筑的坚实安全感。同时注重医疗建筑对采光的要求。开窗采用深进深出的设计手法,简洁大方、现代,从而打破零碎,注重实体凹凸变化,以及光影和时间的同步变化,丰富中见浑厚。

3交通流线设计

3.1总平面交通流线设计

人车分流和洁污分流原则,车行流行分别从控江路,军工路进入基地,其主要为医院内部后勤服务,有机的组织地面交通,从而达到人才分流,洁污分流,各个流线互不交叉。统一性原则,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创造观景的三统一原则进行路网规划。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为主使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适度的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合理性原则,道路尽量位于基地外侧,以提高小区内部的安全性与环境舒适度。舒适度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越草穿林,曲折幽静,对景生情,营造停留空间。基地沿街道路设,临近控江路设安图医院出入口,在基地东侧军工路设计精神卫生中心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尽可能临近主入口,减小了车辆内部的干扰。如图:3―1

图:3―1交通流线

3.2建筑外部交通设计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在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法考虑。总平面布置中可考虑急诊与门诊人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人口往往设在2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流,人与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式立体交叉,立体分流。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人口,实现医患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人地下。本工程设有地下车库,机动车位136辆。如图:3―2

图:3―1外部交通分析

3.3建筑内部交通设计

在医院建筑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得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应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垂直交通主要依靠医用电梯,解决病人和医用人员的垂直动线,紧急情况下,每层至少有两部封闭楼梯解决防火疏散的问题。污物和食物依靠独立的货梯和食梯单独运输,各动线之间互不交叉。平面交通主要依靠复式走廊和中间走廊来连接组织各功能的联系。

4环境设计

在总体布局过程中除了要合理组织各种路线流以外,还需要设计者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公共空间为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适合休养的医疗环境。医疗建筑不仅起到作为一个治疗装置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和现代医疗科技一起共同促进那些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治愈力”。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精心处理。

4.1总体设计原则

医院是为患者存在的,患者作为其服务对象,除了要治愈肌体上的病患,心理、精神状态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因此,医院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上我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并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在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人口大厅,不局限于设立鲜花礼品店、小卖部等服务,而是将银行营业部、餐厅、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屋、网络查询处等公共服务设施引人医院的公共空间。甚至在空间形式上采用酒店惯用的“共享大厅”概念。另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患者挂号、分诊、交费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拥挤现象。再次,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4.2室外设计

室外引人集中绿地建设,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植物绿化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自然景观之一。植物绿化可以调节空气质量,降低污染,改善人的机体功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神经。总体布局上,运用绿化带将建筑群与城市快速道路和铁路线隔开,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清新环境。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我们运用绿化带和院落隔开,给就医等待的患者提供一个室外活动的场所,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气氛。让患者进入到基地后有马上能够进入舒适放松的就医环境。在医疗建筑中,利用绿色植物对建筑人工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可以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如图:4―1

如图:4―1景观绿化

4.3室内设计

建筑室内环境强调绿色设计,室内种植庭院,局部种植小环境,模糊室内外的感觉,以及注重自然采光通风,清新色调的墙面,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人性的就诊康复条件。可以用不同色彩区分空间功能的做法,将空间分割成块,在同一空间的整体以同一色调装饰,既满足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又简便易懂,有助于患者了解医疗建筑内部整体布局。就连医护人员制服的颜色也是精心设计的,以暖色调为主,改变人们心目中传统医护苍白、冰冷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使其产生信赖,与之积极配合治疗。

建筑工地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为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面貌,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建文明城迎办世园会大干200天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的意见》,切实打造和维护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市容环境,进一步加快建设“滨海新区、创新***”,全面推进全区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顺利开展,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依法整治、循序渐进、节俭环保、运转高效、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的原则,注重民情、顺应民意,集中开展以改善市容市貌为核心的十大整治行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人民群众创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主要任务

市容环境十大整治行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整治视觉污染、环境卫生、铁路两侧环境、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停车秩序、建筑立面、机动车排气污染、建筑工地、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院等十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视觉污染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根据青岛市户外广告、招牌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内立柱式广告基本清除,限设区和宜设区内的户外广告得到规范整治,主次干道两侧的门头牌匾规范统一,品位提升;主次干道和重要节点无占路亭体,无违法建筑,营造特色突出、形象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

牵头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1、户外广告整治

(1)做好户外广告规划编制工作。按照“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的要求 编制***区户外广告详细规划编制。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2)做好公益广告喷绘设计及安装。根据迎接创城复审设置公益广告要求,对辖区内的公益广告进行统一喷绘及安装,保证公益广告设置占总量的20%,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3)加大非法户外广告拆除力度。按照视觉污染综合整治要求,对辖区内新增和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户外广告进行清理整治,清理拆除未到审批期限但不符合规划要求的户外广告退费及补偿。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2、清除占路亭体

对主次干道及重要节点占路亭体按照亭体设置导则的要求进行清理整治。对辖区内部分特困群体报刊摊点,更换统一样式的售报车。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3、门头牌匾整治

结合道路综合整治,对人民路、四流南路、黑龙江南路、洛阳路等道路的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整治。并按照门头牌匾的规划要求,监督新建小区商业网点门头牌匾的设置,对不合符要求的予以拆除。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4、违法建筑拆除

对辖区内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确保主次干道、重要节点无违法建筑。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

完成时限:12月份

5、建筑立面开窗、开门整治

对辖区内建筑立面上未经审批,私自开窗、开门现象进行整治。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区房产管理处、规划***分局、各街道 

完成时限:12月份

6、“三点”整治

对辖区内的“洗车点、修车点、废品收购点”(简称“三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根据摸排结果按照控制总量的原则,编制我区“三点”设置规划编制,并按照规划依法进行整治。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加快环境卫生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进一步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全面提升环卫作业及管理水平。做到垃圾桶及时清运、及时清洗;无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无卫生脏乱死角,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优美城区环境。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年

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使我区的环境卫生作业及管理工作达到“目标长效化、管理制度化、作业精细化、责任网格化、监督数字化”的工作目标。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区环卫总公司

完成时限:12月份

2、垃圾分类收集

在2011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内推开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对分类垃圾做到分类收集和转运,不得混装混运。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环卫总公司

完成时限:12月份

3、公共厕所改造

新建3座公厕,并对16座公厕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实现全区公厕设施的无障碍完善。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环卫总公司

完成时限:10月底

4、环卫工人住房建设

建设一处环卫工人公寓住房,改善环卫工人居住条件。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环卫总公司

完成时限:12月份

5、城中村环境卫生整治

对辖区内未拆迁的城中村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垃圾死角,坚持长效管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责任单位:水办、洛办、河办

完成时限:12月份

(三)铁路两侧环境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通过科学规划、统一组织、综合治理,对区内8.2公里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实现一年见景观、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整治内容:对铁路沿线厂企的围墙、厂房进行改造等。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水办、兴办、洛办、区市政总公司、区环卫总公司、区绿化总公司

完成时限:11月份

(四)园林绿化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提升城区绿化档次,增加绿化面积;打造城市绿肺,改造提升区内山头公园景观水平,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更多空间和更优美环境。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大树栽植

结合绿色青岛建设,在黑龙江南路、开平路、萍乡路、洛阳路等道路沿线绿地栽植大规格树木2000株。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绿化总公司

完成时限:10月份

2、新建改建绿地

对开平路、南昌路等道路进行绿化建设,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对开平路沿线(汝阳路-周口路段)、萍乡路沿线、金华路沿线等绿地进行改造,改造面积 125000平方米。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绿化总公司

完成时限:10月份

3、行道树栽植补植

对人民路、四流南路、山东路、金华路等6条道路的行道树进行补植,进一步美化周边环境。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绿化总公司

完成时限:10月份

4、山头公园整治

对水清沟东山、双山、嘉定山、北岭山等山头公园实施整治,给群众提供休闲健身的良好场所。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民政局、区城管执法局、区绿化总公司、水办、洛办、河办

完成时限:12月份

(五)市政道路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主干道重点路段线缆入地;道路桥梁通畅整洁、路井平顺,过街通道和人行天桥环境整洁、设施完好;交通环境舒适安全,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高,行车难问题得到缓解,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道路综合整治

对洛阳路、鞍山一路、郑州路、长沙路、宜昌路、唐河路、宁化路、开封路、开平路、嘉兴路等10条道路进行整治改造。整治内容包括:铣刨盖被,人行道翻建、路沿石更换等。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11月份

2、人行道、车行道整修

对辖区内的市政道路进行整修,包括坑洼破皮维修、人行道板更换等内容,保证道路畅通。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市政总公司

完成时限:12月中旬

3、建筑垃圾及车辆运输撒漏整治

对辖区所有建筑工地及运输车辆单位进行摸底排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依法开展对建筑工地规范管理的执法专项整治,开展对运输散流体车辆的整治活动。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4、占路经营整治

加强对全区道路的巡查,发现占路现象后及时处理;加强对市场口周边的环境整治,确保市场周边的环境秩序;加强对早夜市的管理,确保其按时开市、按时闭市,并确保不冒市;加大对游商浮贩、占路烧烤和大排档的整治,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12月份

(六)停车秩序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无违章停车,无占停车位经营,停车场管理规范,停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牵头单位:***交警大队

1、占路占道停车清理

重点对辖区内长途站周边和杭州路、重庆南路、四流南路、瑞昌路、人民路、抚顺路、山东路、金华路、温州路、嘉定路10条城市主干道的占路占道停车加大清理整治力度,杜绝乱停车行为。

责任单位:***交警大队、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2、规范专用停车场管理

对辖区内53个停车场进行统一、管理;确定专人加强停车场卫生保洁,做到车走路面净。

责任单位:公安***分局、区市场中心

完成时限:12月份

3、规范停车秩序

进一步完善人行道停车查处系统,严厉查处人行道乱停车行为。

责任单位: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七)建筑立面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屋顶违法建筑基本清除,主干道建筑坡顶精致典雅;建筑立面色调协调、保持完好,乱贴、乱画、乱涂、乱刷现象得到有效根治,市民看着顺心、住着舒心。

整治内容:对人民路、四流南路、黑龙江南路、洛阳路等道路两侧建筑物进行立面整治,整治内容包括立面粉刷、清洗等。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7个街道

完成时限:9月底

(八)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行动

整治标准:严厉查处黑烟车上路行驶;重点区域无黄标车通行;加油站油品质量全面达标,油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居民健康保障进一步增强。

牵头单位:环保***分局

1、查处黑烟车

建立路查路检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对本市和外地车辆冒黑烟、无环保标志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交警大队

完成时限:12月份

2、淘汰老旧黄标车

按照市政府要求和工作计划逐步进行老旧黄标车淘汰工作。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3、严格实施新车国Ⅳ排放标准

在新车环保标志发放、外地车转入环保审核等方面,确保轻型汽油车执行国Ⅳ标准。按照国家确定的时限,确保柴油车、重型汽油车同步执行国Ⅳ标准。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4、加强加油站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及油气污染治理

建立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管理工作台账,全面推行国Ⅲ标准车用燃油,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日常环境监管。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工商***分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5、锅炉粉尘治理

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1#锅炉的四电场除尘器进行改造。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九)建筑工地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建筑工地围挡标准统一、整洁美观,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建筑废弃物覆盖严密、运输封闭,车身整洁;无施工扬尘,无夜间噪声扰民。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规范建筑工地围挡和物料堆放

争取市建管局的支持,对大山村等70个建筑工地的管理情况进行规范,工地围挡按规定进行设置,工地内物料堆放整齐。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2、施工工地扬尘、噪声扰民

对施工在建工地加强管理,查处因施工引起的扬尘和噪声扰民问题。

责任单位:环保***分局、区城市管理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十)背街小巷、居民楼院整治行动

整治标准:背街小巷道路平整,居民楼院整洁优美,庭院绿化水平明显提高;背街小巷和居民楼院照明设施完好,环境舒适宜居。

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1、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对全区400个旧居民楼院进行综合整治,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楼院、优秀楼院和达标楼院。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7个街道

完成时限:12月份

2、楼院卫生秩序清理

对全区93个社区的居民楼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消除楼院内的垃圾死角、乱堆放、乱搭建和乱贴乱画,加大占用绿地种菜和堆放杂物行为的管理力度,恢复绿地功能。

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区城管执法局

完成时限:12月份

3、背街小巷整治

对44处街巷进行整治,实施路面硬化、照明、排水设施完善及道路其他附属设施规范等工程。

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

完成时限:8月份

三、工作要求

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做好整治行动与强化依法治区相结合,与创新城管体制机制相结合,切实加强指挥调度,注重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抓稳定,保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责任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有序有力、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各街道办事处要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落实人财物保障,主动承担起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倒排任务节点工期,确保按期完成整治任务。

(二)精心设计,周密组织。按照先规划、再施工,先设计、再整治的原则,将坚持国际一流标准贯穿于综合整治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综合整治的各方面。要精心搞好规划设计,把体现***特色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精益求精,好上加好。要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执行规划方案和设计标准,保证施工质量,建设精品工程。要严格遵守工程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实行招投标,强化项目管理,坚决防范违法违纪行为。要坚持勤俭节约,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