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精选5篇)

  •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精选5篇)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进一步部署和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进展;四家创新型企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建设创新型企业,依靠创新实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听后很受启发,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并受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的委托,代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对开展试点的各个企业取得的成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各部门、各地方和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xx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近,xx在青岛考察时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推进自主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xx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为我们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施了服务于“三农”和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实施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建设了一批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我们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发展,扩大了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XX年的9300件增加到XX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XX年的545亿元增加到XX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XX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XX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XX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XX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XX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XX年的407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XX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XX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xx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xx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各试点企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试点工作力度。要按照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和落实试点方案,要重视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实施企业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完善研发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效率,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早日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 现状及原因 创新工程体系 对策

非公有制企业历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四川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越发壮大,其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重。2004年,民营企业增加值达到43.6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近1/4。为了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积极寻求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即经济技术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涵

经济技术创新概念,起源于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 “创新理论”,其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经济技术创新指企业将新的知识与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之中,以创造和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和企业利润为目标的活动。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引入新的产品、 采用和推行新的技术、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

对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本文认为,是通过教育培训,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让员工全面参与到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并在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全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运用、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对生产经营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创造新产品,实现企业运作机制的最佳状态。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内容包括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方面。

攀枝花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现状及原因

尽管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经济技术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但是,与国内外、省内外发达城市先进水平相比,经济技术创新在涉及领域、数量、质量以及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自主开发能力明显不足,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热情不高,且创新水平较低。

总括起来,制约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认识不足。许多企业满足于现状,他们认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攀枝花市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产业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依附于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愁销售,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改进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半数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属家族式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持可有可无的态度。

资金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碍企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最大障碍因素之一。2004年攀枝花市国民生产总值163.82亿元,但整体攀枝花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仅有8978万,其中非公有制企业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小于1%以下的企业占2/3以上。

人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然而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现状令人堪忧,这是由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决定,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由于规模小、发展前景差、福利待遇差等多方面因素,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技术创新机制缺乏。机制不健全是阻碍非公有制企业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在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领导组织机制、运作机制和合理的激励机制。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尚处于“初始、本源”状态。因此,针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活动的总体方略上采取需求拉动模式,即市场需求或生产需要销售信息反馈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创新的市场检验。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渐进性创新,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就要构建及完善其绩效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基本内容

根据技术创新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结合本地创新资源和企业状况,指标体系基本结构设置为三个指标类A、B、C和15个指标项。具体设置为技术创新投入(资源) A(包括RD资金投入强度A1、RD人员投入强度A2、技术改造投入强度A3、RD经费占年销售之比A4、网络建设情况A5、RD经费年增长率A6);技术创新产出(效率) B(包括主导产品更新周期B1、RD成果B2、企业开发成功率及转化率B3、技术引进消化能力B4);技术创新实现(效益) C(包括企业新产品市场占有率C1、企业新产品收益率C2、企业新产品销售率C3、企业劳动生产率C4)。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设定之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进行量化评价,其程序如下:

确定权重值,结合各项指标在体系中的作用程度,进行综合权衡确定,其各项指标权重αij值(A1=0.2,A2=0.2,A3=0.15,A4=0.15,A5=0.15,A6=0.15;B1=0.20,B2=0.30,B3=0.30,B4=0.27;C1=0.18,C2=0.21,C3=0.22,C4=0.18, C5=0.21)和各类指标权重Wi值(A=0.3,B=0.3,C=0.4)。

用Yij=50(Xij-minXij)/(maxXij-minXij)+50对每项指标统计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变为标准值。

指标项和指标类的评价值计算,指标项评价值Kij=αijYij,指标类的评价值Ki=∑nj=1WiKij。

评价分析,根据评价总值和各层次的评价值,对企业进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也可对其中部分进行单项对比分析。按标准把经济技术创新划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可分辨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评价分析可弄清创新企业的创新特点、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有针对性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进行管理,引导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即评价值达到90分以上者为第一层次,达到80分至89分者为第二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三层次,达到70分至79分者为第四层次,60分以下者为第五层次。通过对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创新能力层次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相差较大,低级水平的企业较多,第一、二层次的企业所占比太小,说明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较弱。从评价总分排列上,最高分为90.63分,而最低在45.64分,两者分数相差很大。可见,企业创新工作开展很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采用该指标体系对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出活动的实际状况。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在非公有制企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对策

政府行为对策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是促使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技术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保障。各级政府应考虑各种经济实体的协调发展,把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以企业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的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企业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的经济技术创新机制,为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广泛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创造条件。

制定优惠政策,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要给予非公有制企业更大的扶植和支持,以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攀枝花市建立和完善“财政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形式多层次经济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加快服务体系、网络的建设。国家应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指导和培训。国家应逐步建立完善为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各种专门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性、全国性信息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和金融投资、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服务。

企业行为对策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攀枝花市许多企业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非公有制企业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难以开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行为观念,提高认识,提升文化知识水平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要认识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非公有制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以职工为主体,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企业必须坚持经济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综合推进,逐步建立起以企业为载体、职工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

共同入股成立担保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广筹资金 在攀枝花市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入股成立“会员制、封闭型”的担保公司,将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信誉和银行赢利愿望连成一条融资回路,为企业谋求发展。

加强技术管理,强化消化吸收和创新 加强技术管理,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缩短与国有企业和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调整技术引进的结构,引进对象从以“产品导向”技术为主逐步向产业基础技术、主要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引进以后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管理,并加大投入强度,为企业创造效益。

此外,建立以产学研联合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结合当前科研院所转变的契机,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结合,使科研院所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源。

市场主导对策

充分发挥市场在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导作用,这是市场积极体制与市场积极规律的客观要求。只有市场主体合格了,企业才会对市场信号有灵敏的反应,才会有技术创新的潜在利润,以及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感才会成为技术创新的动力。

应递减一些行业进入壁垒,使金融业、通信业等有步骤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赋予非公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地位,使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重组整合,其结果必然是善于技术创新的企业。

参考文献: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编者按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的投入、执行主体已经毋庸置疑,但离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还有距离。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结构性创新政策等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在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

国家研发体系结构调整是科技体制改革初期确定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到目前,我国的总体研发投入和支出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高层领导以及相关文件仍然反复强调,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学界则有不同看法,“误判说”、“急功近利说”、“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结构说”等争论不绝于耳。我们认为,这个争论源于对我国R&D活动结构性问题的观察视角差异,“高水平创新成果”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引导技术开发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向企业聚集、高质量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高水平技术成果主要从企业产生、原创性重大创新过程由企业引领将成为强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主要标志和相关政策、措施的主要导向。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在高层次、重大核心技术研发过程中的地位进行结构性的科学辨析,并进一步分析其制约因素,对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数量结构上已经成为研发投入和执行主体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研发主体的改革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的科技体制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占据技术研发主导地位的格局,通过多种改革与发展措施。使企业成为我国技术开发的主体,其主要科技统计指标就是企业在R&D活动投入与执行结构的数据。到1997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在统计数据上显现出历史性的突破,企业R&D首次超过研究机构(206,68亿元)和大学(58.14亿元),达到206.79亿元。到1999年我国企业R&D支出为336.7亿元,占全国R&D总量的49.6%,首次超过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R&D支出总额,确立了企业在我国研究开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此后,我国企业执行的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上升,2011年达到75.73%,说明我国企业已经在数量上成为R&D活动的执行主体。从R&D经费内部支出的资金来源看,来自企业的资金已经超过70%,企业也是R&D经费投入数量的主体。企业执行的研发支出占比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与日本(75%)和韩国(76%)持平。2011年,我国R&D人员金时当量在三大执行部门的分布情况是:企业超过3/4,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合计不足1/4。全国R&D人员的增长主要来自企业的贡献。2011年,全国R&D人员比2000年增加了196.08万,仅企业就增加了170.83万,占全部增量的87.16%。从R&D人力投入看。企业也已经成为我国R&D活动的数量主体。

经过30年的科技改革开放,我国的科技体制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科技结构调整体制改革目标已经实现,科技脱离经济的“两张皮”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我国企业在确立研究开发投入和执行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改革红利使我国的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发挥着世界瞩目的支撑作用,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科技体系的数量结构调整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之后,实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提升的任务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我国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我国企业在数量结构中已经成为技术研发投入、执行的主体,但是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较少,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基础研究缺位,应用研究严重不足等诸多反映创新层次与水平的结构性指标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影响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发挥。

我国高水平技术成果主要不是源于企业领域的科技创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等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代表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上的技术创新最高水平。2009―2012年,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企业作为获奖第一承担单位的科技项目所占比重约为30%,2012年有所提高,达到33.33%,但与其占有75%的科技资源相比,企业领衔的高水平原创性科技成果明显偏低。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6%,表明产学研用联动不断加强,企业在高水平技术创新中承担着试验应用的主要角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代表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最高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中,企业专家作为第一获奖发明人所占比重更低,2011年和2012年分别仅为11.11%和9.76%。

对近年科技奖励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主要还是作为应用配角停留在产业技术开发的低端,尚未成为领衔开展高水平重大技术创新的主体。这种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结构特征说明我国的技术创新仍然处于大学、科研机构技术开发力量引领企业技术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阶段,距离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引领创新方向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高层次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所占比重小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自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努力,观察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择业、流动和聚集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高质量技术创新的结构性问题。在我国企业研发人员中,高层次研发人才匮乏。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仅为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尚且如此。一些集体、民营企业的情形更为窘迫。2011年。全国R&D人员按执行部门分,企业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全国R&D人员中硕士学位总数为37.73%,博士人数仅占13.39%。美国在企业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占全部博士的比例超过35%,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不言而喻。因此。从研发人员的部门结构分布来看,我国企业相对于大学和科研机构虽具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但人员层次远不如大学和科研结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明显缺乏。

高端创新人才在企业的比重小

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企业院士所占比重体现了企业在国家高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在所有工程院院士的763人中,来自企业界的院士所占比重约为24%,大部分院士集中在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也表明我国企业没有成为高水平工程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入选者的分布情况来看。目前,科技部平台“”前八批共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441人,其中创业类人才共计512人,占比为35.53%,大部分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了大学和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平台与国家重点学科和重息实验室平台引进的“”专家中,企业平台(包括新型研发组织)引进专家仅占11%,绝大部分就职于高校与科研院所平台。企业没有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选择平台。

结构性矛盾制约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流向企业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制约了企业成为高水平技术创新的主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性创新政策导向不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择企业就业

博士培养模式影响了博士的职业取向。根据1982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博士的培养目标是: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这一培养目标偏重与于基础科研,高校培养博士生多是理论重于应用,这反映出教育系统博士生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尤其是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博士生很少选择企业作为就业选择目标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尤其是美、英、德、法等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非常发达。美国除了传统的哲学博士(PHD)以外,还有56种专业博士学位、10种第一职业学位。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

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2008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很多行业把专业学位看做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工商、工程等领域这种情形更为普遍。

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回国工作同样遭遇一些结构性的政策障碍。目前,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回国大多就职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官办机构,有政府的财政支撑,诸如子女就学、住房、医疗保障、人员编制等一些困扰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的问题,能在体制内得到一定的解决。而且随着高校、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科研工作能得到经费保障。但对于企业创业人才来说,诸如子女就学、住房等一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从社会上解决,而且企业在创业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很突出,国内创业环境还不完善,使得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选择创业顾虑重重。

在学术机构容易实现博士毕业生的理想,博士倾向于回流公共学术机构

总体而言,期望进入公共学术机构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博士毕业生的理想实现率还是比较高的,那些在政府或公司工作没有实现理想的博士大多也重新回到了公共学术机构。目前。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倾向按工作类型分析,期望从事学术工作者实现期望的比率最高,达到90%。而期望从事公司政府管理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中有37%分流到了学术工作中。期望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中也有37%分流到了学术工作中。在我国,不仅博士的培养模式影响了博士毕业生就业取向,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政府管理工作和技术开发工作与他们的心理期望差距较大,影响了这部分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再就业。这与美国的情形不同,尽管博士离职主要还是在部门内部流动,但可以发现从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流向企业的博士比重分别达到16%和18%,而逆向流动仅为5%和4%,表明美国的博士再就业除了在内部流动以外,相当多的博士选择向企业流动。

研究平台的缺乏使高层次创新人才在企业无用武之地

企业基础研究经费少、研究平台弱等问题相当严重,很难有效吸引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在企业开展研发工作。

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R&D强度较低,2005-2010年,大中型T业企业的平均R&D支出强度从0.76%提高到0.93%,但还是不及发达国家的1/4。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R&D一直以试验发展为主,在应用研究上投入不多,基础研究更少。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类型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发达国家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活动也以试验发展为主,但是他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的投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R&D经费中,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一般占4%~8%,应用研究经费比重一般超过20%,最高的接近50%。而我国企业R&D的90%以上集中在试验发展阶段。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在我国企业R&D活动中的比例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凸显了我国企业R&D活动结构的缺陷,制约了我国企业高质量研究开发能力的提升,这种状况导致我国企业技术积累、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严重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必将被长期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大企业非常重视技术研发。大多设有科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美国的基础研究体系形成了研究型大学、国立研究院所和大型企业“三驾马车”的格局。我国在企业的研究机构不仅总量少,而且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很低。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和有R&D活动的企业数分别仅占企业数的7.81%和11.50%。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些重要研究平台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2011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有99家,远远落后于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266家的发展水平。

思考与建议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当然主体。随着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主体的内涵实际上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内涵,更多是强调企业创新能力“质”的提井及其在创新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尽管通过长期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企业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尚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个关键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中的高端人才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人才数量虽然庞大。但素质和研发能力都不能满足主导技术创新全过程的要求。这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制约着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型

新时期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涵是实现从以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企业主导的“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产生于我国研发体系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科技体制改革初期,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是研究开发的主导力量。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公共部门的科技体制改革促使其下游延伸,并通过市场中介的桥梁作用实现成熟技术从公共部门向企业的转化。

在我国的研发体系结构数量型转变的改革目标实现以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主要任务就必须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的主要标志是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的汇聚,高水平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创新过程向前端延伸,引领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纵观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数量结构变革大约用了20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导力量的质量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更加艰苦、漫长的过程。这将是下一个国家中长期规划应当实现的目标。2020年以前国家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提出新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中增设“企业就业博士”指标,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企业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比超过20%。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创新有效需求的不断提升,企业博士就业平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任务应当能够完成;第二。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近期修订中应当充分体现我国技术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企业主导的“金产业链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转变,或者果断适应世界各国制定、出台《国家技术创新法》的大趋势,制定我国的技术创新法律。

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高层次人才是科技人力资源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的就业取向是对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综合环境条件的评判、选择结果,博士就业是这种结构性环境差异的风向标。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首先应当以高水平的科技事业留人,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就必须大幅度提升企业高质量研究开发的有效需求,国家应当引导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平台,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

第一,必须逐步改变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活动中应用研究所占比例过低的现状,引导企业的研发活动向高水平的应用研究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改革与发展目标中应当明确到2020年使企业超过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成为我国应用研究的首要研究力量;第二,国家应当加200%于企业从事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实行企业基础科学研究投入200%的加计扣除所得税政策,引导企业投入并从事技术基础科学的研究活动;第三,为了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向上游延伸,把技术熟化的过程从大学和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中来,国家应当加大建设企业工程中心的工作力度,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重点应当立足于企业,使科技成果转化、熟化、商品化、产业化的过程逐渐成为企业主导的市场化过程,以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成为2020年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应当以企业为主体。

改革收入分配与福利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流动

第一,要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政策和人事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差别化的职务发明股权激励政策,对于政策规定奖励科技人员的股权部分,公职人员应严格按照现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转换身份成为企业职工的科技人员可以获得限额范围内国有资产转移,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以到企业工作或创办企业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第二,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加快培养和引进我国前沿技术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及优秀企业家。第三。对于回国创业和国内大学、科研院所下海创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予以同等优先安排或资助。

在管理机制方面,首先要改革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同时,要通过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缩小企事业单位在“三险一金”、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差距,为研究员、教授等到企业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继续支持实施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做法;并采取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措施,奖励服务企业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通过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兼职。

加大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力度,造就适合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

高精尖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知识和创新的关键因素。总结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博士改革创新,尤其是工程博士的培养。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需要为最大特点和重点,以应用型研究成果的效益作为培养质量的客观标准。高等学校在培养工程博士试点中。要在招生工作、培养方案制定,导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对接,让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工程博士的招生和培养等工作,从而将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博士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助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FDI 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65;F11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69-04

一、引言

广东省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全面飞跃,整体经济水平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长期积累下来的开放经济背景下,广东的经济外向依存度过高,进出口贸易成了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导致了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愈演愈烈的“引进外资”战略而逐渐衰退,自主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资的挤出效应的影响。事实再次证明“市场换技术”不仅让我们失去了稀缺的国内市场,而且还没有得到本应该换来的技术。2006年2月9日,国务院正式颁发《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显示我国在2006年正式把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时隔三年有余,在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的珠三角发展的九大任务第二条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些文件不但说明国家对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视,还提纲挈领地指出了现阶段广东的主要战略任务不仅仅停留在经济的持续增长,还要求找到和建立持久的增长源――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笔者利用2006年至2008年三年来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横截面数据纵深探讨了FDI技术外溢是否能带动广东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FDI技术外溢是否能够带来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出的实质性提高,以及导致这些结果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广东省有针对性地利用FDI技术外溢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性建议。

二、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把技术外溢作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作了分析;Findlay最早提出FDI可以通过示范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FDI输出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外资的占有率越大,技术扩散的速度就越快。20世纪80年代,Romer和Lucas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引进外商投资会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提高。然而在对发展中国家的FDI技术外溢效果的研究中却很难得到一致的结论,Blomstrom and Persson,Blomstrom and Wolff,Kokko,Tansini and Zejan,Sjoholm,等人分别发现FDI技术外溢效应假设在乌拉圭、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成立;但是Blomstrom,Young,Haddad and Harrison,Kokko,Goldar,Haksar,DeMello,Aitken and Harrison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却不支持FDI技术外溢假设,或者发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很微弱,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这类研究的共同特点都是从整体上研究FDI技术外溢对整个经济体技术进步的总体影响。

Cohen and Levinthal 首次提出了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吸收能力”概念,认为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技术进步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研发成果直接促进了技术进步;企业研发投入增强了企业对外部技术的吸收、学习、模仿能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能力去吸收外部技术扩散。吸收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子集,企业的技术能力越强,则它对外部技术和知识的吸收能力就越强。Narula and Marin强调吸收不仅仅指简单的模仿,吸收能力是将FDI外溢的技术知识内生化,即吸收能力包括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调整外部知识和技术使之与内部特有的流程和规程相适应,并产生新知识的能力。Kathuria使用企业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印度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以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标准衡量外资的活动水平时,本地企业并没有从外资企业的存在中获益;但是当以外资投资存量作为衡量外资活动水平的标准时,外资企业的存在将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Kathuria还发现,本地企业的研发支出将提高本地企业对外资企业溢出的吸收能力,因此,R&D支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种互补的关系。Djankov and Hoekman在对捷克的本地企业进行FDI技术外溢的研究时发现,作为一个整体,FDI对捷克行业产出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技术溢出效应对捷克的本地企业本身的产出增长却是一种负向影响。Djankov and Hoekman还认为,这是由于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的过大以及本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不足而导致。这类研究主要是从FDI技术外溢与东道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阐述了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FDI技术外溢效果。

国内对FDI技术外溢与我国科技创新的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FDI技术溢出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何洁利用1993年―1997年28个省、市、自治区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市场存在一定的正溢出效应。潘文卿采用1995年―2000年的省区面板数据研究了FDI对中国工业部门产出的影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为正,但这一溢出效应的作用并不太大。王志鹏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发现,1986年―1999年间,相同单位的资本投入,外资企业的边际产出平均为国内企业的6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差距在逐渐缩小,到1999年两者的边际产出相差约为1倍。这里除了外商投资企业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使得边际产出递减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带来的竞争效应使得国内企业比从前“表现得更好”,即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变革缩小了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二是FDI技术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性影响。姚洋,章奇利用1995年的企业截面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认为三资企业的效率高于国内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省的内部,行业内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谢富纪,沈荣芳认为,中国虽然在利用FDI的同时,引进了国外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整体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起到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但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三是FDI技术溢出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沈桂龙等认为跨国公司实行动态技术差距的策略,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FDI引进技术后,进一步创新的程度比较低,往往停留在浅度国产化阶段。我国很多行业和领域,技术的获得被固化于硬件当中。我国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没能得到提高,结果往往会陷入了引进――生产――再引进――再生产的怪圈。

在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发现,FDI的技术外溢对东道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近年来,有许多学者致力于FDI技术外溢对我国不同类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不同地区的门槛效应的研究。沈坤荣,李剑的研究发现中国内外资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方向是从内资到外资,研发收益率外溢比例在三种外溢测度下分别为30%、13%和23%。王瑜通过对我国39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的分组检验,从中测量了外商投资对我国不同性质、不同技术水平以及外资的参与程度的不同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薄文广的研究也证实并测算了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发现只有那些人力资本水平(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总人口的比例)大于2.0879的地区,FDI的流入才会促进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我国大部分西部地区和一部分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人力资本门槛。李梅、谭力文利用1998年―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FDI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状况、金融发展程度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对能够引发正向的创新溢出效应的各因素门槛水平进行了具体测算。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FDI技术外溢和东道国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文献,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但较少有从一个省域内各市所有的工业企业吸收FDI技术外溢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比较研究,本文拟使用2006年―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范围内的所有工业企业进行研究,详细考察广东省总体的工业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效果和原因。

三、计量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为了测定FDI技术外溢对广东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用进行有效的测量,笔者选取带有技术进步系数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系数的计量模型作为基本模型的选取。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Q=AKαLβ(1)

对其取对数:

InQ=InA+InA+αInK+βInL(2)

其中A代表技术系数;K表示投入的资本,用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表示;L是投入的劳动力,用企业的就业人员表示;Q是产出,用工业企业的总产值表示。

由于FDI技术外溢的影响因子有很多,但多数学者认为主要的几种影响因子不外乎东道国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人数,东道国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内部支出即东道国企业用于研究和开发(R&D)的经费和FDI的参与程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测量构造如下衡量技术系数的模型:

A=xFDIλSTPγSTEθ(3)

对其两边取对数,令Inx=C,得到FDI技术外溢使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或外溢效果带来的技术创新计量回归模型:

InA=C+λInFDI+γInSTP+θInSTE+ε(4)

其中A代表自主创新的技术系数即企业在技术革新过程中的创新产品为企业带来的销售收入,笔者拟使用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创新型产品的销售收入;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这里用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表示;STP表示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的人数;STE表示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进行研发的经费总额;ε为随机干扰项;x为影响系数即其他影响因子。λ、γ、θ分别表示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将方程(4)带入方程(2),得到计量回归模型(其中ε为随机干扰项):

InQ=C+αInK+βInL+λInFDI+γInSTP+θInSTE+ε(5)

对方程(5)进一步研究发现,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劳动力人数两个变量有较高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和企业产出的增加值的相关性较弱,故将作为其他因变量省略。最终确立FDI技术外溢对东道国企业总产出影响的回归模型:

InQ=C+αInK+βInL+λInFDI+θInSTE+ε(6)

其中Q代表企业的总产值,这里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所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表示;K表示投入的资本,用各市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表示;L是投入的劳动力,用各市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表示;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这里用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表示;STE表示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进行研发的经费总额;ε为随机干扰项;α、β、λ、θ分别表示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笔者将选取2006、2007、2008年度的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分组估计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总产出的效果影响,采用的数据均取自2006年―2008年《广东统计年鉴》、《广东科技统计年鉴》、《广东工业统计年鉴》以及广东省统计局网站、广东省科技厅网站。对全部样本组成的横截面数据根据模型(4)和模型(6)分别利用OLS方法进行计量估计,使用的计量软件为Eviews5.1。

四、实证结果和原因分析

现将2006、2007、2008年度的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经过模型(4)进行总体估计,见表1:

根据表1我们逐步分析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首先,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与2007年解释变量lnFDI的系数为负,系数分别为-0.416619和-0.348602,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2008年的lnFDI系数为0.21701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计量统计结果上看,2006年、2007年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有着显著性负面的影响,而到了2008年,这种显著性影响为正。从lnFDI的系数逐步增加上来看,2006年到2008年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吸收FDI外溢能力在逐步增强。

其次,从解释变量lnSTP的系数来看,2006年和2008年的系数分别为0.151830和0.115194,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而2007年的系数则不显著。这些统计结果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的科技人员活动人数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2008年回归的结果为例:科技人员活动人数每增加1%,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显著性增加11.52%。虽然在2007年lnSTP的系数并不显著,但这也不会影响科技人员活动人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正面驱动。

第三,我们分析解释变量lnSTE的系数,2006年到2008年lnSTE的系数分别为:1.792328、2.260107和1.093050,它们分别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这些统计量结果说明了广东省各市工业企业进行研发经费的投入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高低分别为:2007年的影响大于2006年,2006年的影响大于2008年。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2007年是广东省工业企业战略转型的一年,2007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且工业总产值比2006年同期增加35.25%;同时,省内企业进行科研研发的经费增长率也为30年来的最高36.4%。第二,2008年经过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广东省外向型企业的全面衰退,广东的很多工业企业在出口萧条的情况下纷纷消减科研经费的投入。第三,2007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注重在高科技、高效率、高利润的行业,从而科研经费对工业企业的创新性产品产出的正面影响非常强;而2008年广东省多数工业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时注重降低产品的成本、注重国内低端市场和短期的经济效益,这就使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对创新型产出效果没有那么显著。

最后,我们对每一年解释变量的系数进行具体分析。2006年lnFDI、lnSTP和lnSTE的系数分别为-0.416619、0.151830、1.792328,且分别在10%、10%和1%的水平上显著。从统计结果上来分析,2006年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品销售收入高低影响的解释变量依次为:企业科技经费投入、企业科技人员活动人数和FDI。这些结果说明:2006年FDI对广东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显著性为负,也就是说FDI技术外溢并没有带来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且FDI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发现,经典的外商投资的模式仅仅是生产线的投资以及简单生产线的使用技能的培训,跨国公司经常采取的战略是零部件模块化,在东道国进行的生产过程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加工和组装,而广东省的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跨国公司把其研发机构建立在广东省内。

2007年lnFDI和lnSTE的系数分别为-0.348602和2.260107,且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其中lnSTP的系数0.761744并不显著。单从统计结果上分析,2007年对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型产品销售收入正面影响最大的解释变量为企业的科研经费的投入,而FDI的影响依然为负,企业的科研人员活动人数则不显著,即在2007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的科研活动人数对企业创新型产品销售收入的解释力不强。2007年广东省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年,无论工业总产值的增加还是科研经费的投入,在这一年都是增长最为快速的一年,所以在2007年我们可以发现广东省企业在进行科研经费投入的效率也最为突出。而企业在吸收FDI技术外溢的效果时也明显比2006年好一些,FDI技术外溢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减弱。一方面是由于2007年广东省的工业企业在自主研发过程中自身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进而吸收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效果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跨国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也在向广东的企业投入一定科技因素。

2008年lnFDI、lnSTP和lnSTE的系数分别为0.217015、0.115194、1.093050,且分别在1%、1%和10%的水平上显著。统计结果很明显地说明了在2008年影响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低的因素分别为: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FDI和企业科研人员活动人数。2008年的统计结果显示FDI技术外溢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首次为正,一方面说明了在2008年广东省的一些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积极转型,并积极利用国外一些财务困难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变卖机会进行自己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广东省的一些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在FDI技术外溢的环境中把握住机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下面将继续讨论广东省在2006年―2008年来的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出的影响,现将2006年度、2007年度、2008年度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经过模型(6)进行总体估计,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从2006年到2008年解释变量lnK的系数分别为:0.733334、0.803343和0.950222,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观察系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从2006年到2008年资本的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正在逐步增强,即呈现出资本对产出的贡献逐年增大的情形。我们把资本和劳动力两个解释变量的系数相加(α+β)得到只有2006年的结果小于1,2007年、2008年的结果均大于1,从统计的角度来说2006年到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正在经历着从规模报酬递减到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但是总体来说(α+β)还是趋近于1的,即总体规模报酬不变。(参见表3)

2006年到2008年,lnL的系数远小于lnK的系数,且只有2007年lnL的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从统计上来说广东省工业企业劳动力的增加对总产出的影响不大而且解释力也很小。lnFDI的系数从2006年到2008年分别为:-0.137615、-0.072289和-0.033859,除了2007年的系数,它们都在10%的水平下显著。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再次证明了FDI技术溢出对广东省的工业企业产出影响为负或者非常小。笔者再次采用2006年―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做OLS回归分析(见表3),得到的lnL的系数均在10%水平上显著,且lnL的系数在2006年和2007年度略有降低,lnK的系数在这两年来都略有增加。这个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FDI在广东省的工业企业中对工业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变量都还存在着挤出效应。

2006年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总产出的系数为-0.137615,而同年的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影响系数却为-0.416619,也就是说2006年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企业创新产品的负面影响高于对企业总产出的影响。从跨国公司对防止技术外溢的战略上也不难理解这样的变化: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进入东道国时往往非常注重核心技术的保护,然而在东道国企业经过漫长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过程中掌握了该产品的核心技术时,跨国公司往往会放开该产品的核心技术。跨国公司这样“一松一弛”往往会对东道国进行自主研发的企业给予沉重的打击,也会使东道国企业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产生一种严重的依赖,从而东道国的创新型产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跨国公司的技术。我们从表2和表1中lnFDI的系数对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2006、2007两年来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企业创新产品的负面影响均高于对企业总产出的影响。然而在2008年这个系数在表1中为正,在表2中为负,这说明了2008年广东省的工业企业在逐步迈向成熟,在引进FDI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其技术外溢效果进行学习、吸收和再创造,从广东省中山市“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模式可以看出广东省的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过程中也在实践中不断逐步改进自主创新的方法。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lnSTE的系数从2006年―2008年分别为:0.141613、0.062207、0.050246,且它们分别在10%、5%和10%水平上显著。这些统计数据首先给我们的信息是企业的科研投入的增加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增加企业的总产出;其次我们发现从2006年到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的科研经费的投入对产出的影响逐步减弱;最后我们对比表1中的3个回归,可以发现科研经费的投入对企业创新产品的正面影响高于对企业总产出的影响。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首先,在目前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水平上来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在特定的范围之内总会对企业的总产出有着正面的影响,现阶段企业在科研经费投入中付出的成本虽然不会在当年或者当期明显地表现出来,但在未来的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总会对企业的总产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2006年到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的科研投入的总量虽然在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最高的一年却是2007年,而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时间内,广东省的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重点是在核心技术的研发;然而到了2008年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的重点偏向了消减企业产品成本方面上来。这样就造成了2008年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的效率较前两年稍有降低。最后,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对其创新型产品产出的正面影响一定高于对企业总产出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不再赘述。

综上,从2006年我国正式提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以来,到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省企业的打击,再到2008年年底提出的《纲要》,广东省的工业企业经历了不同寻常的三年。在这三年中,企业在引进外资时注重对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适应整个FDI技术外溢的环境;然而在众多影响因子中最为重要的却不是FDI的技术外溢,而是企业自身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人员活动人数。经过统计,大多数高效率的跨国公司通常都会把年销售额的3%~5%进行研发活动,而广东省各企业在2008年的研发经费只占到广东省各企业年销售额的0.997%,在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广东省的企业能依靠的竞争优势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为数不多的国内市场份额了。

五、研究结论和建议

笔者实证检验了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对工业企业的总产出也有着负面的影响。

笔者在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研究选择了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企业科研活动人数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方面2006年、2007年成负相关,2008年成正相关;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企业科研活动人数对广东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影响均为正相关关系,且影响力最大的因子是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在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总产出方面的研究笔者选择了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和企业的员工人数四个因素。实证的结果显示,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影响为负,其他三个因素对总产值影响均为正;笔者附加了2006年―2008年广东省工业企业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回归,对比FDI技术外溢对广东省工业企业总产出影响的回归做了分析,表明FDI在一定程度上对广东省工业企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产生负向的挤出效应。

目前,在广东省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中既要抓住FDI技术外溢的机会,也要加大对科研经费和科研人才的投入,但最为重要的是后者。在经过对广东省许多地级市的大中型企业的调查中发现,FDI技术外溢仅仅停留在一些产品的组装工序和简单的生产过程中,真正核心的技术并没有外溢;并且在企业的调查过程中,不乏少数的企业家感言,单纯依靠技术外溢是不会使企业孕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广东省工业企业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在研发核心技术的投入上增加比重;在核心技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研发,在外商投资过程中要与跨国公司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而不是依赖关系。今后的企业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影子,只有做好自主创新这项基本而又艰巨的工作,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才会有长久的增长源。

参考文献:

1.Findlay R(1978),Relative Backwardness,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2,pp.1-16.

2.Romer 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5),pp.1003-1034.

3.Lucas 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Monetary Economic,22,pp.234-369.

4.Blomstrom,M.&Wolff,E.N.(1994),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in Mexico[C],NBER Working Paper 3141,Cambridge,Massachusetts,August.

5.Kokko A.(1994).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3,pp.279-293.

6.Blomstrom,M.(1986),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the Case of Mexico[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5,pp.97-110.

7.Young A.(1992).A Tale of Two Cities: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y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C],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MIT Press,pp.13-54.

8.Haddad,M.and Harrison,A.(1993).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42(1),pp.51-74.

9.DeMello,Luiz.R.Jr.(1997).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Growth:A Selective Survey[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pp.1-34.

10.DeMello,Luiz.R.Jr.(1999).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ed Growth:Evidence from Time Series and Panel Data[C],Oxford Economic Papers,51(1),pp.133-151.

11.Aitken,Brian J.Ann E.Harrison.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42,pp.605-618.

12.Cohen,W.and D.Levinthal(1989),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Economic Journal,99, pp.569-596.

13.Narula,R.&Marin,A.(2003).FDI spillovers,absorptive capacities and human cap ital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Argentina[C],MERIT Research Memorandum series,16.

14.Kathuria,Vinish.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to In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12(3),pp.32-36.

15.Djankov,Simeon,Bernard Hoekman.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zech Enterprises[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0,14(1),pp.25-28.

16.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

17.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6)

18.王志鹏.吸引外资应注重“量”到“质”的转变[J].中国软科学,2002(9)

19.姚洋,章奇.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经济研究,2001(10)

20.谢富纪,沈荣芳.影响FDI推进中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2002(1)

21.沈桂龙,于蕾.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22.沈坤荣,李剑.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J].经济研究,2009(4)

23.王瑜.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9(2)

24.薄文广.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J].财经研究,2007(6)

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南宁;工业结构;优化

现代区域工业的增长过程,就是区域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工业结构的不断演变与升级是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乃至核心特征。调整工业发展格局,加快工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对南宁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克服资源要素制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建设进程以及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一、南宁市工业结构的现状

1.工业所有制结构现状

国有工业比重下降,非国有工业比重明显上升。2006―2012年,南宁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8.68%下降为21.63%,而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61.32%持续上升到78.37%。国有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4.38亿元,比2006年增长137.11%,利润总额22.12亿元,是2006年的近3倍,企业亏损面下降到15.96%,比2006年减少 26.51%。非国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5.99亿元,年均增长32.5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9.12%。

2.工业区域结构状况

南宁三大开发区(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领头羊。2012年,南宁市辖6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9.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10%;6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5.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3%;三大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4.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44%。县(区)工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支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2012年,南宁市三大开发区亿元以上企业228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46.25%;6城区亿元以上企业104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21.09%;6县亿元以上企业161家,占全市亿元企业的32.66%。

3.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轻重工业稳步增长。2012年,南宁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为48.17:51.83。其中,轻工业产值1011.67亿元,比2006年增长310.05%;重工业产值1088.70亿元,比2006年增长337.65%。(见下图)

支柱行业快速增长。2006―2012年,农副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制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六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产值1089.8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8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以生物工程制药及食品加工、汽车配件及机电产品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群体。2009―2011年,全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56家增加到107家,增加了91.07%,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12家增加到45家,增加了近3倍;企业总收入由132亿元增加到205亿元,增长了55.30%;企业总产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增长了62.86%;企业工业增加值由46亿元增加到67亿元,增长了45.65%。

4.工业组织结构状况

5.工业技术结构状况

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人员7459人,新产品项目1034个,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9.98亿元,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4.4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达74.71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107家,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2个。这些技术开发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并提高了其技术水平。

6.工业产品结构现状

初步形成了一批以资源、技术优势为基础,以名牌产品为中心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产业群,拥有广西名牌产品4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著名商标68件,申请专利9项,引进、开发工业新产品、新技术60个(项),新产品、高新技术75个(项),开发了 “非粮生物基无甲醛木材胶粘剂的研制生产与应用”、“智能手持终端工业应用平台系统软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Na2SO 4功能母料”等一批涉及生物质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减排等领域新产品,涌现出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一批强优企业。

二、南宁市工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布局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工业围绕城镇大体呈圈层分布,越接近中心城区,工业分布密度越大,形成工业区位整体的向心分布趋向。各个圈层内的工业园区没有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在园区规模上更没有体现出圈层之间的差异。全市工业发展布局过于倚重中心城区,郊县和城市周边乡镇工业发展不足,城市工业相对发展、乡镇工业相对落后的二元结构特征较为明显。目前,南宁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但部分县区例如马山、上林和隆安的工业却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水平。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条需要进一步延伸

在一个行业内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均具有支配地位的骨干企业缺乏,企业生产、加工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在成本、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市场优势,产业带动能力较弱。由于大企业难以发挥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规模优势,导致相关配套的中小企业数量不足,向“专、精、特、新”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不够,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现有集群内部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3.企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小、散、弱”格局需进一步改变

小微企业无论在产出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占据主导位置。2006―2012年,小微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都在60%以上,发展速度均快于同期的大中型企业。(见下表)但是,这些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规模效益难以体现。同时,大量存在的非规模经济企业,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产生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阻碍了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的意识不强,所研发的新技术不能很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不高。此外,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有效的分工协作关系,难以产生协同效应。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没有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目前在南宁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分布中占33%的生物工程制药及食品加工业、31%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企业中,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经费、人员的不足,企业的研发能力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发展应有的巨大带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工业产品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初加工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少,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不占优势,缺乏规模大、享誉市场、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特别是缺少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形成鲜明形象的品牌,产品结构优势不突出。2011年,南宁只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68个省级著名商标,不仅低于区内的柳州、桂林,更落后与同是西部省会城市的成都、西安、昆明等。以本地资源为原料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特征也使得工业产品以资源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资源消耗大,对生态环境破坏多,经济效益水平不高。

三、南宁市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1.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地域结构优化

2.壮大现代工业,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化工、建材、造纸、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向传统产业植入高新技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形成核心产品优势,再造传统支柱产业新优势。充分发挥“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攻关力度,抓好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转化,为南宁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注意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结合起来,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渗透、融合和协调发展。突出先进制造业的先导地位,通过地缘的有利条件和政策上的便利,以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后盾,积极参与并加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与科技合作,重点发展铝加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等产业,加快形成区域性重要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铝加工产业基地。

3.分类培育,优化工业组织结构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有大型骨干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调整产品结构,优化经营领域,强化并提高各自的核心业务和优势领域的竞争能力,建设发展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产业旗舰。围绕各工业行业产业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配套关系,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按照产业链和价值链原理,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向优势产业聚集,不断延伸工业产业链,提高小企业对大中型企业的专业化配套和服务,培育发展大批生产专业化、经营精细化、产品特色化、技术高新化、发展有持续后劲的中小企业群,构建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效竞争、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利用大型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大型企业的辐射功能,加强大型企业与中小关联企业的前后向关联,从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加大对关联企业的扶持。

4.强化创新,构建南宁自主创新体系

加大人力资源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熟悉国际惯例、有较强的参与国际技术经济活动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科研机构尤其是应用型科研院所与企业结盟,鼓励企业主动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加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沟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辅助的“四位一体”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5.品牌带动,推动工业产品结构优化

树立品牌立市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鼓励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联合、转让等方式,加快品牌开发。建立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品牌梯队,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制度。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利用博览会、产销会、贸洽会等各种机会,大力开展品牌宣传。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进品牌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严禁一切乱评比、乱认定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保护和司法维权保护三位一体的品牌保护机制。

6.强化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的生态化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在制糖、木薯淀粉、水泥、化工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进南糖、南化、明阳生化公司、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等一批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企业节能增效。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市场准入条件,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重点扶持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低耗能项目。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投入,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新的市级以上节能示范工程、生态工业科技示范园、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突出抓好制糖、建材、淀粉和化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2011.12.12.

[2]欧阳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广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2).

[3]陈婉儿:漳州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