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精选5篇)

  •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各档次呼吸机38台,经过多方调研,2011年开始依托于呼吸内科建立了呼吸机管理中心,创建了呼吸机管理新模式。呼吸内科作为诊治呼吸相关疾病的专业科室,在呼吸机的使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呼吸…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精选5篇)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独立呼吸机管理中心的设置,全面负责呼吸机的管理和调配、借出收回及日常消毒保养,并指导借入科室使用呼吸机,保证了各科室危重患者对呼吸机的需求,收到较好的医疗和经济效益。但独立设置呼吸机管理中心,没有临床科室依托管理中心人员无法真正地参与到临床救治中去,难以提高呼吸机使用水平。一部分呼吸机管理中心异化为呼吸机集中存放仓库,只是方便呼吸机全院调配,对呼吸机的安全使用并未太大的贡献。

2创建呼吸机管理新模式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各档次呼吸机38台,经过多方调研,2011年开始依托于呼吸内科建立了呼吸机管理中心,创建了呼吸机管理新模式。呼吸内科作为诊治呼吸相关疾病的专业科室,在呼吸机的使用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突发抢救量较ICU小,作为普通管理科室,医护人员进出都比较方便,也不会对科室的日常工作造成大的影响。

2.1管理中心的设备和人员配置医院38台呼吸机,ICU自行管理15台、急诊科固定配置2台、儿科固定配置2台专用呼吸机,其他19台由呼吸机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医院呼吸机的购置申请、管理、调配及质量控制等由管理中心负责。为了保证管理中心的正常运行,在呼吸内科中增加2名医师、4名护士的配置名额,设备科安排1名工程师专职负责呼吸机的维护保养(包括ICU及其他科室的呼吸机),1名后备兼职工程师,管理中心主任由呼吸内科主任兼任。

2.2管理中心的职责实行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定期巡查、按规程消毒及维护保养。其他临床科室需要使用呼吸机时,直接电话联系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及时派出医师到申请科室进行会诊,同时管理中心作好患者呼吸回路的准备,待会诊确认后调派相应档次的呼吸机使用。一般要求呼吸内科医师接到申请后5min到达科室,确认后呼吸机10min内送达。日间每2h由管理中心护士负责巡查使用情况1次,22点后由呼吸机使用科室负责巡查。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使用科室相关医护人员在处理的同时通知管理中心,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呼吸机使用完毕后,管理中心及时收回,做好可重复使用患者回路以及设备的消毒,由工程师检查设备的状况并登记在册。每日对呼吸机进行日检,保证管理中心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呼吸机。

3呼吸机管理新模式的优势

3.1降低医院呼吸机的总购置成立呼吸机管理中心前,很多科室提出购置呼吸机,并要求购置较高档次的呼吸机。成立呼吸机管理中心后,经过统筹选择现有呼吸机进行功能升级,形成了高、中、低档呼吸机,按1∶2∶1的比例进行配置,运行将近2年来,较好地满足了医院各科室对于呼吸机的需求。工作中如需购置呼吸机,必须由呼吸机管理中心提出购置申请,重点考虑呼吸机使用率,当使用率≥95%时,同意购置。设备使用率公式为(此公式同样适用于申请购置高档呼吸机使用)当呼吸机每日累计工作满3h,计算为呼吸机实际工作1d,<3h计算为0.5d;每台呼吸机年额定工作天数定为330d。

3.2有效降低呼吸机故障率合格的呼吸机使用维护人员,是安全合理使用,降低呼吸机各类故障的保证。管理中心每月安排不同的医务人员面向全院进行临床使用培训,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要求相关科室每次安排不少于1名医务人员参加,年累计不少于6名医务人员完成培训。经过培训不但提高了临床科室使用呼吸机的水平,还直接促进了管理中心医务人员呼吸疾病处理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呼吸机的非机器故障率。设备科每年安排维修工程师进行呼吸机维护保养、培训,降低了呼吸机的机器故障发生次数(见表1)。

3.3及时质检和报废呼吸机管理中心委托质检部门进行定期检定,以保证呼吸机性能合格。对超龄使用、故障频率高及性能等级差的呼吸机给予强制报废,降低临床救治的风险。严格执行呼吸机临床使用不良事件监测和上报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3.4建立合理的收费分配方式合理的收费分配方式是呼吸机正常管理、使用的保障,是呼吸机使用中管理中心和使用科室各负其责的保证。医院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呼吸机使用费由使用科室全额计收,其中的80%通过院内转账单方式调拨到管理中心,如果使用了一次性耗材,则相关耗材费用转入提供方。

4结语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儿; 麻醉恢复室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33-02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bout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for Children/XU Juan,TONG W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3,11(33):133-134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xperience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bout pediatric PACU.Method:Summarize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2536 pediatric patients treated in PACU.Result:2535 pediatric patients all were successful recovery from anesthesia,and all security back to the ward.Conclus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and manage PACU for insuring safety on pediatric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Key words】 Children;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First-author’s address:Chengdu Women and Children Central Hospital,Chengdu 610091,China

麻醉恢复室又称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手术麻醉后患者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1]。麻醉恢复室对于保障外科手术治疗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科患者依从性差,通常在清醒状态下难以配合治疗,即使选择局部麻醉的手术,也必须在意识消失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而手术完成时,患儿大多还未清醒,存在潜在呼吸、循环抑制的风险。将术后患儿送入麻醉恢复室进行监护和治疗直至其完全清醒尤其重要[2]。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共收治麻醉手术后患儿2536例,通过1年多的运转,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麻醉恢复室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非清醒局麻下完成手术的住院手术患儿术后均送入麻醉恢复室监护和治疗,共计2536例。ASA Ⅰ~Ⅲ级,年龄1个月~14岁,其中男1650例,女886例;小儿外科(包括普外、泌尿、脑外、骨科)1463例,眼科48例,耳鼻喉科427例,口腔科598例;择期手术2108例,急诊手术428例。

1.2 入麻醉恢复室条件

所有术后患儿都要求呼吸、循环平稳;气管插管或者插喉罩全麻者,要求自主呼吸恢复满意,并且已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无明显气道不良反应;手术区域无明显渗血;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

1.3 麻醉恢复室配置

由麻醉科主任和手术室护士长领导,日间开放,每日配备1名麻醉科医师及3名护士。床位4张(本院手术室设4个小儿手术间),监护仪4台,麻醉机1台。每个床位均配备中心供氧、吸引系统、电源插座、必要的照明。物品配备有经鼻吸氧导管、湿化瓶、氧气面罩、急救设备(各种型号的面罩,气管导管,口咽通气道,咽喉镜,呼吸囊,除颤仪等)和急救药品。恢复室配备专门的药品柜和急救车。

1.4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

手术结束后,由主管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共同护送患儿入恢复室,向恢复室医生和护士交代病情,内容包括: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经过、术中血压、失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尿量、体温、物的种类、数量以及是否给予拮抗剂等。在交接的同时恢复室护士观察患儿肤色、体温、呼吸状况、气道是否通畅,并判断患儿意识的恢复程度,并连接监护仪进行监测。交接结束,且监护仪显示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主管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才可离开。所有麻醉后的患儿进入麻醉恢复室常规给予吸氧。观察伤口是否有渗出液,渗出液的颜色和量并及时记录。检查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监测引流量和引流颜色并及时记录。若伤口渗出和引流异常,及时通知主管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到现场进行处理。监测患儿体温,注意保暖。对于麻醉恢复期谵妄或躁动的患儿,予以束缚带固定肢体,防止坠床,必要时由麻醉医师给予适当镇静或镇痛处理。填写麻醉恢复室记录单,记录监护和治疗情况。

1.5 麻醉恢复室出室标准

参照Aldrete评分,分别从呼吸、血压、意识、活动度及肤色五个方面对患儿进行评估,当评分总分大于等于9分时,可送回病房[3],见表1。

表1 Aldrete评分

生理指标 活跃程度 分数(分)

活动 四肢均不能活动 0

至少两个肢体可以活动 1

正常,四肢都能活动 2

呼吸 呼吸暂停 0

呼吸困难,浅呼吸或呼吸受限 1

正常,能够随意地深呼吸和咳嗽 2

血压 与基础值相差大于50 mm Hg 0

与基础值相差20~50 mm Hg 1

与基础值相差20 mm Hg以内 2

意识 无反应 0

嗜睡,但呼之能应 1

清醒 2

肤色 紫绀 0

苍白、发暗、花斑、黄疸或其他 1

正常 2

2 结果

2536例术后患儿在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15~128 min,平均(32.3±10.6)min。除1例耳鼻喉科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患儿因口腔持续渗血,行紧急气管插管保护气道,并转入PICU由手术医师压迫止血处理外,其余患儿均在完全清醒后顺利转回病房。其中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是:谵妄和躁动83例(3.3%),多见于耳鼻喉科术后患儿,予以丙泊酚或芬太尼适度镇静镇痛处理;低氧饱和度血症(包括呼吸抑制者)52例(2.1%),多为小婴儿行腭裂修补术或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以及全麻拔管后者,予以调整、面罩加压吸氧辅助通气后SpO2均恢复至95%以上;心率减慢31例(1.2%),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恢复正常心率;恶心呕吐18例,使用术后镇痛者,暂停其镇痛泵推注,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无其余特殊处理。

3 讨论

麻醉恢复室是目前三甲医院要求必须设置的治疗单元,不仅有助于手术患者从麻醉状态平稳过渡至清醒,以减少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及缓解不良反应程度,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同时也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加快手术室的周转率,提高手术室利用效率。笔者所在医院的麻醉恢复室仅在日间开放,对于夜间急诊手术,或者新生儿、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危急重症手术患者需要特殊监护和治疗条件者,则在手术间待患儿清醒后送回病房,或者带气管导管送入NICU或ICU。

从笔者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小儿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呼吸、循环的抑制,术后谵妄和躁动,以及恶心呕吐、尿滞留,甚至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其原因多与手术因素、麻醉方式、物的残余作用以及患者自身体质等相关。通过麻醉恢复室的严密监测和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即可降低麻醉恢复期存在的潜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因此如何提高麻醉恢复室的工作质量,以及如何建设管理麻醉恢复室,也是临床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笔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来看,麻醉恢复室工作应该由麻醉科、手术室,甚至ICU的人员共同参与,按规模配备相应的医生和护士人员。设备和物品、药品配备也应齐全,做好随时可能抢救的准备。此外建立完善的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严格的转入和转出标准,是保证其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小儿麻醉恢复室的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临床护理知识,能够做到细心观察患儿恢复期的生命体征,加强安全护理,还需要具备耐心,在患儿躁动哭吵时给予安抚和关怀,想办法与患儿交流和沟通,以缓解和消除患儿的焦虑和恐惧。

参考文献

[1]占恭豪,张美芬.麻醉恢复室小儿全麻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6,8(4):441.

[2]郑爱芳,唐益群.小儿全麻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10(9):187-188.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0%,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论: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切实提升患者认知度与满意度,应用效果极为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2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医疗观念发生了改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各科室积极开展护理模式创新以为患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医疗水平。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实用性极高的护理应用模式[1],渐被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6.8±4.2)岁,具体包括肺部感染患者34例,哮喘患者21例,全身疾病肺部表现患者11例,弥漫性肺部疾病患者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例,其它疾病患者3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

1.2.2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创新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组建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制定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按照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能力、专业水平等进行相互搭配排班,并结合护理工作内容进行护理人员配置;组间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评量小组,并定时监督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评价护理效果。②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无缝化护理:责任护理人员定时进行病房巡视,并向患者沟通,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临床治疗方法与方案、护理措施、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及其治疗、护理相关信息;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如机械通气患者需要进行密切护理,并定时进行翻身护理,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

1.3 观察指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中疾病认知度评量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均值±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行X2检验,用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疾病认知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优良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85.0%,研究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各科室临床护理中有助于科室专科护理的发展[2]。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内容上更加开阔、深刻,更具规范性、科学性与系统性[3],在对专科护理人员素质及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实现了配合化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4]。本文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研究发现,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这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提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于呼吸内科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将其推广应用到其它科室临床护理工作中。

临床研究发现,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到呼吸内科优质护理中可以切实优化临床护理服务方案,提升医疗质量,强化患者疾病认知观念,应用效果极其显著。本文研究发现,对呼吸内科患者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患者疾病认知度、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法,充分证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实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心容,何剑.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2,22(03):63-65

[2] 李周轩,林焕英.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35):130-131

[3] 毕湘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21(10):80-82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呼吸科危重症;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较快发展,病情复杂程度比较高,生命体征平稳性缺乏,患者及其家属容易出现不良心理,这类患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需要承担的护理风险更大[1]。因此,医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保证患者安全。本研究主要分析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参与研究,其中男19例,女21例,平均(58.7±6.5)岁。呼吸科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共有16名,其中12名初级护理人员,3名中级护理人员,1名高级护理人员;工龄不足5年有4名,5~10年有5名,11~15年有4名,超过15年有3名。

1.2方法

1.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成员包括护士长、骨干护士和总务护士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初步制定管理预案,及时记录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1.2.2制订风险管理预案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大部分护理人员年龄和资历比较小,提高了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通过分析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的特点,完成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制订。护理风险预案的制订应该针对不同危重症的疾病,包括紧急抢救患者预案、非计划性拔管预案、呼吸机故障预案、患者突然死亡的处理报告流程、意外事件处理预案等[2];另外,护理风险管理预案的制订应该考虑护理人员的能力以及年资,包括低年资护士RICU培训与管理预案和紧急状况下护士调配预案等。完成制订后举行全体会议,针对制订的预案进行讨论,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成最后的预案确定。

1.2.3培训护理人员

按照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集中培训,开展集体授课,培训涉及护理工作中的多项内容,主要为护理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及监护的各类技术。另外一种是分层培训:(1)高年资护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最新进展、新设备及仪器的使用、危重症疾病的诊疗等;(2)低年资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有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工作流程、沟通交流技巧、危重患者抢救流程等[3]。

1.2.4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将护理风险管理全程实施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小组负责对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措施。责任护士每天都要做好风险评估,完成好交接班工作。总务护士每个星期都要对风险防范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负责召开每月1次的反馈会议,发现问题,探讨改进措施。一年一度开展全科会议,总结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1.3评价指标

观察风险管理实施前后非计划性拔管(管道包括CVC导管、气管插管、PICC导管、气管切开导管、鼻饲管、无创呼吸机管道、引流管、有创呼吸机管道等[4])、意外事件(包括窒息、烫伤、跌倒、坠床等)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前,非计划拔管、意外事件、护理纠纷非别为17.5%(7例)、10.0%(4例),7.5%(3例);实施后非别为5.0%(2例)、2.5%(1例),0.0%(0例);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指识别患者、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护理进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通过评估制定有效的处理对策并给予处理实施的整个过程。护理风险管理强调及时发现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当前存在或者潜在的护理隐患及护理风险,通过分析讨论完成护理风险防范预案的制订,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及时评估,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规避风险[5]。另外注重监控指导护理风险管理,以保证护理实施质量,借助护理风险管理预案的建立,做好评估与管理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工作,通过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培训及集中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应对护理风险的能力及风险防范能力明显提升。因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最大程度避免医患纠纷。本研究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显示实施后非计划性拔管、意外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琳 单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桂梅.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23):212.

[2]赵伟.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13-2616.

[3]蒋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母婴世界,2015(24):76.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半年的进修生活已经圆满的画上了句号。细数这六个月来的短暂时光,我倍感珍惜。因为我知道,这次医院选派我出去进修学习,除了因为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外,还包含了院部领导对我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我也把这次进修当做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半年时间的进修学习,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还使我开拓了视野,拓展了思路,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确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就我这次进修学习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临床中医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服务水平最高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也是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全国中医眼病医疗中心、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和感染病临床基地。我所在的心血管科是国家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心血管基地、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该科主要采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同时,该科还开展了冠心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各种起搏器置入术。

半年来,在代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系统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在ccu中对心血管科各种急危重症的治疗和抢救流程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我还熟练掌握了心血管科疾病的问诊方法、技巧、查体要点和常规药品准确、合理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心电图机的操作,掌握了阅读心电图的要点,能够准确出具报告单;同时,我还观摩学习了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永久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等各种介入治疗。

在进修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折服于他们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被他们科学、规范的科室管理深深打动,尤其体现在他们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方面。作为享誉西南地区的一所中医三甲教学医院,他们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所在的心血管科,分为三个医疗组,住院医师全都是主治以上职称,每个医疗组每天都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科室主任、副主任固定每周一、四业务查房;除了常规的晨间查房外,各个医疗组还经常自己组织下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他们对每个病人的病情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点评,让每个参与查房的医生都能“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本科室以外的其他症状,他们就会立即邀请相关科室会诊;每周一、三、五是他们开展介入治疗的时间,周二、周四下午就会进行术前讨论;每周一下午是死亡讨论时间,周三下午是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周五下午是业务学习讲座时间;他们还特别重视医患沟通制度,每个病人入院后都会由经治医生亲自书写一份医患沟通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病人病情和诊断、拟定的治疗方案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对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多次与病人家属沟通;介入手术治疗的病人除常规签具手术同意书外,还有一份术前谈话记录;另外,科室还专门设有医疗教学秘书,负责科室的病历质量和教学安排。

作为一所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治疗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开展的中医治疗项目一般有灸法治疗、耳穴治疗、中药浴足、中药塌渍、针刺等中医治疗项目,以前三者居多;灸法治疗是采用购置的冠心灸、强肾灸、镇痛灸等,入院后每个病人发放一个疗程(7天);耳穴治疗是他们自制的。他们的中药浴足开展得最为普遍,几乎每个病人都会使用。这是因为他们规定有严格的中药饮片使用比例(要求达到药占比的25%),所以他们除给病人开具口服中药外,还开展了中药浴足,用以提高中药饮片使用比例。

作为专治心血管疾病的科室,科室内的设备使用率高又是该科室的一大特点。心血管科共设有80张病床,但心电监护仪就配置有40余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病人常规心电监护,介入治疗后的病人亦常规心电监护2-3天。科内还配备有床旁多普勒超声仪,入院病人常规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另外,科内还设有心功能检查室,对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病人常规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动态血压检查,每天该科配备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及动态血压监测仪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心脏介入及非药物器械治疗是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大趋势。该科拥有一个介入导管室,配备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主要开展左右心导管检查和监护、冠脉造影术、经皮冠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安置各种心脏起搏器及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为该科创造了可观的医疗业务收入。

在科室的绩效考核方面,他们以个人创造的医疗业务收入为标准,采用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来调动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他们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医疗质量指标为主要内容,把病历书写质量、核心医疗制度落实、中医辨证论治合格率、中西药占比、四合理运用、医疗差错发生率及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等作为考核依据,制定了科室人员综合考核细则,每月由科室医疗教学秘书对科内人员(医生)进行考核,充分体现出了科室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在护理工作方面,他们采用护理分组的工作模式把护理人员分成2个工作小组,每组设护理组长1名。每个工作小组又分为治疗组、办工组、巡视组、机动组等,各小组分工合作、团结协作,使繁杂的护理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通过这半年时间来的进修学习,让我的业务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感受到了基层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之间在软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时值我院创建二级乙等中医医院之际,我把自己在进修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与住院内科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以下几点愚见,望能为科室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

核心医疗制度的落实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举措。在科室常规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核心医疗制度。就我院职称结构而言,现住院内科已完全具备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能力,但由于副主任以上职称人员每天承担着门诊医疗任务,致使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困难,建议每周指定一天上午为副主任医师在内科业务的查房时间,这一天上午指定查房的副主任医师不承担门诊医疗任务。

2、加大科室硬件投入

现代诊疗技术的开展,除需具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外,硬件设施的投入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进修学习期间的感受,让我深深体会到在我院由于设备的缺乏,有些时候真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与无奈,科室急危重症比例不高也与硬件设施的缺乏有一定关系。就现在住院内科业务开展而言,建议医院检验科开展利钠肽、n末端-利钠肽原、血气分析等检验项目,为内科购置脑功能治疗仪、脑血流图检测仪等设备,同时建议开展无痛胃镜检查。另外,科室现有闲置呼吸机一台,建议派人学习使用。

3、充分彰显中医特色

自我院创建二级中医医院以来,内科就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的治疗。之前科室常规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针刺、耳穴、穴位敷贴、艾灸、刮痧、耳尖放血、拔罐、灌肠等项目。由于新农合政策的限制,现科室开展的治疗项目仅有针刺、穴位敷贴、艾灸三种。但不管那种中医治疗项目,都一直没有在患者心目中形成是我院“中医特色治疗”的概念,甚至如针刺等侵袭性操作部分患者还很排斥。我认为,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的做法,为大多数病人开展中药浴足治疗。其理由是首先每个人每天都要洗脚,在洗脚的时候加上点中药汤剂大家很乐意接受;其次部分排斥口服药物(特别是排斥口服中药)的病人也情愿接受这种方法的中医药治疗;再次,该治疗方法不具有侵袭性;第四,在提高治疗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中药饮片的药占比。另外,科室应尽快研制出自己的院内制剂,如他们的银葶清肺口服液、中风醒脑注射液使用都非常广泛。

4、细化科室人员专业

住院内科属于大内科范畴,收治的病人遍及内科的各个系统。由于医院条件及病人资源所限,不能像三级医院那样分出细化的二级科室,科室人员也不可能达到科科精通的要求。所以,就需要细化科室人员的专业方向,不是要求每个系统的专业方向都细化,至少要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专业细化到科室人员的人头上,做到“百家争鸣、各引一端”。目前内科已有人员在心血管和消化内科方面完成了进修学习,建议统筹安排人员进修呼吸、内分泌和神经内科。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为期1年的进修学习刚刚结束,我又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工作岗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还要感谢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我进修的单位是中国人民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它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陕西省优势医疗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层建设标兵科室,是西北地区支气管镜诊治培训中心、呼吸机培训基地。陕西省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全军呼吸学科副主任委员单位。呼吸内科共两个病区,设有床位80张,另有过敏反应疾病研究室,肺功血气室、支气管镜室、呼吸内科重症加强病房及呼吸内科实验室。是陕西省和西北地区呼吸内科技术、设备最精良的先进单位。这儿的老师医德高尚、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不仅诊疗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且十分重视后辈的培养,保持着强大的人才梯队,桃李遍天下。

他们科室主任每周查房1次,三线每周查房2次。查房时感觉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原则性的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允许不违反原则的分歧。唐都医院一向强调综合治疗,全科不定期组织有放射诊断科、病理科、外科、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参加的联合大查房。查房时,先由一线或进修医生报告病史;上级医生仔细阅片,分析可能诊断,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这样能系统的有计划的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合理的综合治疗是唐都医院高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参加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2次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1次科内学术讨论;不定期的对外学术交流,包括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长期高强度、自觉的学习、交流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我也小有收获。首先是系统学习了相关基础知识、最新的诊疗技术,全面熟练掌握了呼吸科及相关科室常见并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规操作如胸膜腔闭式引流、胸膜活检、经超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基本掌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操作要领。

再次,各学科人员的通力协作是提高诊治水平的保证。各个科室都有技术专长,每位医生也有技术专长,才能使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保证。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各科室间的协作也很重要,如手术科室、病理科、诊断科等。综合实力的突出,才能有诊疗高水平。

先进的设备及技术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们基层医院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难题,有了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会让我们迎刃而解,豁然开朗。尽管如此,常规治疗仍是最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我觉得,依靠我院目前的技术、设备,只要能规范的、合理的运用常规技术,开展力所能及的新业务、新技术,也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进修体会及建议:

1、科室要发展,医院要强大,在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走专科化建设道路,学科门类齐全,科学在发展,学术有专攻,学科门类越分越细,必须加强各学科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2、医院要发展,必须要加强内科各亚科、外科各亚科、儿科、妇产科、放射科、ct室、超声室、心电图、肺功能室等各科室之间的合作,光有好的临床医生还不够,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才能设计出理想的治疗方案。才能有诊疗高水平,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

3、建议成立专门的呼吸内科,成立强大的胸外科,目前流行病学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第4位,在农村占第3位,肺癌无论是发病率(120万年)还是死亡率(110万年)均居全球癌症首位,在我国肺癌已超过癌症死因的20%,根据疾病谱及我院目前情况,为了争取这部分病员,为医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建议尽快添置支气管镜、胸腔镜等先进设备,并加快这方面人员的培养,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胸外科、呼吸科没有支气管镜是无法生存的,更不用谈发展。加大及严格掌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危病人的适应症,可以挽救大部分呼吸科患者的生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重危病人(尤其是呼吸科的病人)常规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病情预后有更好的判断,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暂时可以开展胸膜活检、经皮肺穿等新业务,可以开展肿瘤的胸腔灌注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开展呼吸机治疗。

4、建议医院成立综合急救中心,建立急救留观室,合并撤销输液室,这样也有利于留观室的病人的管理及得到更好地治疗,符合住院条件的建议患者应该收住院治疗,同时也给医院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收入。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轮转,急诊科医生不固定,让急诊科医生也学有专长,学而有所用,让全院医务人员得到全面发展,让住院部的医生得到急诊方面的培训,掌握急救知识及技术。

以上是我对医院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如有不妥,还望各位领导谅解,因为我是中医院的人,院兴我荣,我爱医院。

医院医生进修个人总结

在xxx骨科进修学习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不丰富但很充实,切身体会和感同身受,真的受益匪浅。

回首在xxx骨科的一年进修,有细仔询问病史的时候,有认真查体的时候,有安静听课的时候,有勿忙带病人加检查的时候,有老实站一天手术台的时候,有翻阅书籍文献的时候等等一幕幕,在我写回顾总结的时候呈现于我脑海。虽然有些工作已经是很熟悉了,但每天和xx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如查房,问病史,查体等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规范的角度来讲相差甚远,所以这一年没白来,从最基本的学起,不但学习了他们高深的脊柱关节套路,而且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去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孜孜不倦的对专业的追求。xx作为全国的疑难病诊治中心,所以在骨科领域也经常能碰到很多少见病,罕见病。当他们碰到没见过疾病时,他们就会去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组织全科一起来学习查阅的文献,并讨论治疗方案。医学虽然是个经验科学,对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但是尊重循证医学证据更重要。他们会对已经治疗过的病例资料全部保存完好,以利于总结治疗经验。

明确管床医生的概念。其实是对管床医生概念的明确就是对临床医生最好的诠释。管床医生就一线住院医,做好自己所管床位病人的病历书写等文书工作,完成相关检查和术前、术后会诊,处理病人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有问题及时向上级医汇报。所以住院医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因为他们的事情繁琐、工作量大,他们不会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只有每天踏实地将自己的床管理好了,才是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了。做好住院医才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