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精选5篇)

  •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把“计划”列为全州2012年重点实施的10项惠民工程之一,各级政府分管领导部署“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政府在实施“计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及时成立了大理州实施“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精选5篇)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工作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的惠民工程和重点工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月份在全省全面实施以来,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为总结经验,推介典型,本刊推出“学生营养餐”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大理州12个县市均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范围,其中大理市为省级试点地区,其余11县均列为部级试点县。全州试点县(市)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认真按照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工作要求,抓紧部署前期各项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把“计划”列为全州2012年重点实施的10项惠民工程之一,各级政府分管领导部署“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政府在实施“计划”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及时成立了大理州实施“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计划”的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教育的副州长担任,州财政局、教育局、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妇联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在州教育局设立了办公室,并由教育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人员由教育局、财政局的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全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日常工作。

各县市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确定供餐方式,确保了营养改善工程于2012年3月1日前顺利实施。

二、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实施方案

在州政府和领导组的统一部署下,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整体联动,根据州情和学校的实际,州县(市)均认真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方案》。从实施时间、范围、资金来源、组织领导、责任分工、供餐方式及内容、宣传教育、资金拨付与管理、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食堂建设与管理、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信箱等九个方面对实施“计划”作了具体的安排和要求,为在全州农村中小学顺利实施“计划”打下了基础。

三、确定供餐方式

州教育局对符合条件的学校数和在校生人数做了认真的核实统计工作,根据《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和《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12年春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县补助资金的通知》精神,大理州378 658名学生(其中:小学266 440人,初中111 864人,特殊教育学生354人)纳入享受“计划”条件。按照“安全、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供餐内容,突出地方口味特色的要求,确定了学校营养餐的供餐方式,并对供餐形式、供餐食品、供餐食谱提出了明确要求。

进一步明确过渡时期供餐模式。对实施范围内的学生,由学校设置学生营养窗口,统一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点,具体内容以卫生部门(专家组)提供的营养套餐为主,如提供饵丝、米线、面条、包子等为主的组合套餐。所选的营养补充食物,要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所在地物产和居民饮食习惯,尽量做到粗细搭配,交替食用;尽量做到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保证蛋白质、脂肪和其他营养元素、矿物质的摄入量。

寄宿制学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个人就餐卡,由学生自由选购饭菜品种、数量,学校食堂凭充值卡或饭菜票结算。对走读的学生可以发放早点餐券,由学校提供每生每天一餐早点。

四、加快食堂建设,确保如期实施

全州属试点范围内的学校共1 343所,在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截至2012年4月15日,累计投入3 028万元,对201所学校的食堂进行改造修缮及食堂设备完善补充,切实加强了各学校的食堂建设。目前纳入试点范围内的1 006所已基本具备由学校食堂向学生供餐。尚有337所(校点)学校食堂正在进行改造完善中。

为全面做好学校食堂准备工作,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对学校食堂建设管理工作大检查,切实做好食堂防蝇、防鼠、防尘工作,抓紧办理学校食堂报备等相关手续,完善并悬挂相关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添置采买各种设备,其中必须设置保温桶;做好学生就餐券或就餐卡的准备工作。

过渡时期条件较差的食堂,结合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资金,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标准化学校相关指标要求,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和没有学生寄宿的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在今、明两年,大理州将中小学食堂建设与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学校食堂建设。

五、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州财政局、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通知》,将食堂规范管理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明确学校食堂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坚持“公益性”原则,按照“非盈利”要求,实行成本独立核算,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严禁产生挤出效应,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明确各县市、学校应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与“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的统筹衔接工作。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分户运行,独立核算。进一步明确补助资金必须全额、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做到收支平衡,并适时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系统,依托省教育厅统一制作的云南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实名、实号(身份证号)制学生信息系统,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并根据学生学籍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就餐学校学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

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学生营养健康登记卡和学生体质健康登记卡,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状况检测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通过测试数据比对,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形成学生营养健康评估报告。

六、落实人员,强化业务培训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摸底调查 扎实深入教学

参加工作后,王德一年中先后深入到巴州区上百个村调查摸底,拉开了他艰苦创业的大幕。他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舍得出大力气,但由于缺乏科学种田的知识,造成投入与产出逆差。看到这一情况,他既觉痛心,又感责任重大,从而更激发了他对农广校教育工作的使命感。于是,王德主动与乡镇党委、政府联系,帮助招生,到责任乡镇教学班讲公开课、示范课,并以家访的形式积极开展“送科技入户”活动。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他挂包的26个教学班学员巩固率、参考率和及格率均达100%,学员们学用结合实效显著,他从内心深处感到了农广校教育的好处和作用。巴州区农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给学校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这中间,无不融进了王德的辛劳和汗水。

1989年,国家和省教委对农广校办学评估定位,他所担任的兴隆场乡教学班教学管理任务在果栽和农经两科抽考综合评比时,名列28个教学班中第一,为农广校顺利通过评估入位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探索的“六步”教学法,即:钻研教材,写好课件;通俗讲授,激发热情;课堂提问,共同探讨;布置作业、阶段测验;典型点评,现场指导;收集问题,解难答疑,在原达县地区和巴中市农广系统普遍推广运用,效果显著。他先后负责的学校办公室、学籍管理和学用结合工作,在历年学校科室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特别是学籍管理能把学员姓名与个人信息有机对应,被上级领导誉为农广校里的“活档案”。

1990年,为巩固已办起来的教学班,使农广校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时任教务主任的王德精心编制了《农广校1991―1995年“一五”规划》。在实施新的计划中,他一方面奔赴各个教学班,指导教学和学员学以致用,广泛开展了“比、学、赶、帮”活动,适时地进行评比,使教学工作既扎实又深入;另一方面他将办学和学员学用结合典型撰写成材料,及时地反馈给教学班所在党委、政府,有力地促进各教学班均衡发展。他常对同事们说: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必须积极做到“五多三勤”,即:多学、多想、多写、多积、多招,嘴勤、手勤、腿勤。王德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开展农广工作。不少毕业生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依靠科技致了富,常到家中感谢他的教诲,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组织规划 破解招生难题

1995年,他分管学校教务工作后,正值招生极度困难之时,截止当年8月底,学校还未招一生,被省校领导大会点名批评。回校后,他及时向农广校班子和农业局领导作了汇报,并配合局领导找当时区委和政府分管领导、组织部和人事局领导汇报,寻求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辛劳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当年农广校招收中专学历300多人,被省校通报表扬。由此,他抓住机遇,组织编制了《巴州区农广校1996―2000年“二五”规划》,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村级干部中等学历素质教育”培育工程。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规划期共为全区822个行政村培养了1500多名合格的中等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同时,他还把对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分流教育写入了《规划》,通过筹备和协调,1997年正式启动,这一举动配合了后来开展的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2001年,面对农广校中等学历素质教育生源瓶颈,王德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编制了《巴州区农广校2001―2005年“三五”规划》,远见卓识地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工程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写入《规划》,得到了班子和同事的一致认同。2003年,他精心组织,在全省再次率先开展基层干部高等学历教育,探索性地招收村级干部43人,考试合格38人。2004年,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农广校招生104人,成考合格98人。区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005年把基层干部高等学历教育纳入了全区大教育统筹规划和巴州未来人才资源开发建设战略,决定由区委组织部和农业局牵头,农广校负责培育,用8年时间为全区每个行政村(社区)培养一名国民教育大学生。当年招生70人,超出计划20人。

产育衔接 培养三农人才

2005年,王德分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培训效果有声有色。坚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与农业项目实施对接,大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技能人才,15000名技能人才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坚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对接,3000多名返乡农民工成为了农业产业实体业主和“经纪人”;坚持农业科技培训与农村农事季节需求对接,10万多名农村干部和留守农民成为了农业科技“明白人”;坚持舆论导向,展示办学和培训成果、学员典型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极大的支持,确立了农广校“三农”教育培训主阵地和主力军地位。与此同时,他先后担任学校作栽、果栽、植保、农经、土肥、农村社会学、领导学和应用写作等学科的教学任务,累计3000多个学时,保证了农广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王德选送的王永国、罗全育、罗芝琼和孙光敏等46名优秀毕业生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人民政府和省委组织部、中央农广校领导小组、中央农广校、省农业厅、省农广校、地市农业局等表彰奖励。5210名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和技术服务岗位,其中副科级及以上干部386人、各类服务体系负责人和村级干部3160人;获得中、高级技术职称1246人,其中副高职78人。他们正在为巴州建设美丽乡村实现新跨越增光添彩。农广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王德的辛劳和汗水,他的无私奉献和执着追求,极大地推动了农广教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30年来,王德先后撰写了专业论文、调研报告、典型经验材料、规划和实施方案、总结、通讯200余篇,其中《不包分配≠不管人才》、《开展科技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和《贫困山区农广校如何走好城乡统筹培训这盘棋》等文章,在业界引起广泛共鸣;5篇论文获奖,被刊载和发表的有100余篇。

王德,就是这样一个肯学习,吃得苦,勤动脑,善总结的农广教育工作者。30年的农广教育路,30年的农广教育情,使他深深地懂得要做一个合格的农广教育工作者需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地艰辛和努力。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后勤管理;功能;改进措施

学校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新形势下,对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对农村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农村小学后勤管理的功能

(一)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后勤管理工作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小学教学工作及校园活动的有效有序的开展,为学校各项事业提供有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良好的后勤管理工作,能够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提升教学品质和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二)为实现教师积极的工作状态提供基础。良好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系列的帮助,为教师创造一种相对轻松和愉悦的工作环境。教师所适应的教学器具和材料很多需要借助后勤保障得以实现,另外,对于教学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同样需要后勤部门的有效配合。因而,后勤管理工作,为实现教师积极的工作状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为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能够陶冶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责任心。

二、农村小学后勤管理的现状

(一)对后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低。由于管理经验的缺乏和管理人才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部门的业务限制,使得很多小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很不到位,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由于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以及长期向教育教学工作的倾斜,致使后勤管理工作在许多小学失位。(二)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较低。大部分农村小学的后勤管理都是由教学一线老师兼任,他们一方面面临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后勤管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相应的后勤管理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在后勤管理方面没有计划方案,更没有业务提升培训,因而管理技能相对较低,业务熟练程度也比较低下。(三)后勤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很多农村小学的所谓后勤管理就是临时采办或者临时负责修理,后勤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更没有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致使后勤管理很大程度上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

三、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后勤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新形势下,教育面向现代化,后勤管理工作也应面向现代化,只有用科学的方式和管理手段,发挥现代管理人才的智慧,才能促进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后勤管理工作更为重要,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尤为重要。只有将提升后勤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内容,才能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业务的精进。(二)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财务保障。做好农村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其财务支持和保障。后勤管理工作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和分配。没有充分的财务支持,后勤管理的各项事务就很难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就很难维系。当然,后勤管理工作在得到合理的财务保障的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三)优化校园环境与安全卫生保障。优化校园环境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生活、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培养也具有促进作用。因而,优化校园环境应该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更应该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后勤管理工作在优化校园环境的举措中,可以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相结合,形成软硬实力双向提升。另外,后勤管理还应该在安全卫生方面下大力度,一方面是校园内设施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师生的饮食安全,要把一切危险隐患均消灭在萌芽中。

四、结语

后勤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工作的优劣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广大农村地区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且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就需要学校各方面的调整和部署,当然更需要后勤管理人才的辛勤付出。

作者:殷祥仁 单位:安图县松江镇三道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东远.新时期下小学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04).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立足实际,统一认识开展勤工俭学

易门县隶属于玉溪市,县城距昆明95公里,距玉溪中心城区145公里。辖4乡1镇2个街道办,有58个村(社区)居委会。县域面积1 571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总人口1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县内居住着汉、彝、哈尼、回、苗等23个民族,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和养殖,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全县现有中小学63所,在校中小学生22 248人,寄宿生15 638人。

多年来,由于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很多寄宿学校的家庭贫困孩子,每周上学时从家里能带走的大多就一瓶腌菜。加上不少学校远离集镇,学校从市场购进的蔬菜及肉类食品成本高,加之食堂设施有限,久放不新鲜,学生很难吃到新鲜时令的蔬菜和必要的肉食。面对学生清苦的生活,如何既能改善学生就餐质量,让他们吃上新鲜蔬菜和肉类食品,又能降低他们就餐的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地巩固“两基”成果,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易门县教育局深入各乡镇(街道)和中小学调查研究,在吃透县情,问计学校,听取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后,开始探索依托小菜园、小猪圈、小卖部和小基地,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新路子。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刚开展勤工俭学时,部分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有的担心勤工俭学活动中学生安全难保障,等等。为此,全县教育系统围绕“勤工俭学与农村教育”、“勤工俭学与学校发展”、“勤工俭学与学生安全”等问题开展大讨论,将发展学校勤工俭学的认识统一到“五个需要”上。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二是救助贫困学生,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的需要;三是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的需要;四是践行“三生教育”的需要;五是推动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通过宣传学习和开展大讨论,全县师生坚定了大力开展学校勤工俭学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实施勤工俭学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县政府于2007年2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意见》,全面安排和部署勤工俭学工作,要求财政、发改、农业、林业、畜牧、科技、人事、工商、税务等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扶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县财政每年投入5万元启动资金,扶持学校种植、养殖基地的建设。乡(镇)政府、街道办和村(社区)居委会主动支持配合学校,进村入户,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低租金出租或无偿划拨土地给学校,协调集体荒山、废旧池塘给学校,帮助学校搭建勤工俭学的平台,加强“菜篮子工程”。

县教育局成立了勤工俭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勤工俭学发展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督促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勤工俭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每年初都与各中小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组织考核,兑现奖惩。各学校把勤工俭学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与新课程计划方案的“社会实践课”一起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有效推动了勤工俭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发展特色种植。各校利用小基地、小菜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如:浦贝中学年产蔬菜15吨;小街中学年产蔬菜、苞谷11吨;六街中学种植桉树4 000多棵,有计划间伐,每年收入4 000多元;张所小学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种植塔拉4 000多株,实现退耕还林20.7亩,同时套种粮经作物,年创收3万余元;易门一中承包板栗园65亩、种菜9亩,年收4万余元。茶树小学、旧县小学、十街小学等学校季节性蔬菜自给有余,还低价供应给周边学校。

二是大力发展养殖。易门县村完小以上的学校均建盖有猪圈,学校利用剩汤剩饭菜和菜园中的废菜叶做饲料,大力发展养殖,每年都饲养几头到上百头不等的生猪。部分学校还养鸡和养鱼,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生活。

三是认真经营学校小卖部。为方便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各校都开设了小卖部,小卖部内的所有生活用品都由卫生监督部门查验检审,低价薄利卖给师生,既方便了师生,又使师生得到了实惠,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

四是开展捡废采摘活动。多年来,各校坚持开展收捡废书、废纸、废饮料瓶、废地膜、废酒瓶、猪毛、鸭毛等活动,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一些山区学校开展挖药材、兰花,采集松果、野生食用菌等活动,每年创收20余万元。

五是开展支农打工活动。由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多、在乡务农劳力少,农忙季节,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把支农活动安排到劳动课中,有偿为农户挖田、栽烤烟、栽秧、抢收抢种,既帮了农民的忙,又切实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仅此项活动,全县学校每年可获得6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易门职中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打工活动,每一名学生在假期中结合个人所学专业由学校联系到企业打工,回校后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同时每月还能攒下1 000元左右的生活费。

六是创建经营小作坊。小街中学、浦贝中学、六街中学等均建有豆腐坊,为本校和附近学校食堂提供经济安全可口的新鲜豆腐,每天还为全校教职工和毕业班学生免费供应一杯原汁原味的豆浆。

七是抓好学校大宗食品的采买。为确保学校粮油安全,节约学校开支,各校所需的大米、面条、面粉、食用油等大宗食品都进行招标选择、索证采购,既让学生吃到放心食品,又为学校节约开支,大大减轻了学生的生活负担。

成效显著,收获“五赢”的喜人成果

通过几年的努力,易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取得了“办学、实践、育人、创收、服务”五赢的喜人成果。

全县63所中小学均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面达100%。有养殖基地56个,小猪圈166间、1 413平方米,每年出栏生猪700余头,鸡5 000余只;有种植基地54个,面积499.8亩;鱼塘2个7.6亩;小卖部51个。2007年来年均收入160余万元。

开展勤工俭学带来的收益,为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生活提供了支撑。一是弥补办学资金不足,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来全县年均用勤工俭学收益101.93万元,用于修建学校田径场、围墙、厕所,硬化泥路,安装路灯,购置床铺、课桌椅、厨具、锅炉、图书、电脑,实施绿化美化校园工程等。二是扩大勤工俭学再生产。学校投入部分勤工俭学资金,改造、新建猪圈,改造果园,改良菜园,购置优良种苗,保证勤工俭学持续开展。三是资助困难学生,确保控辍保学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全县学校年均投入10余万元用来救助困难学生,使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四是改善师生福利。每年中高考期间和儿童节、教师节、新生进校和毕业聚会时,学校都为师生免费提供丰富美味的营养餐。同时,每年为学生购置蚊帐100多顶、床单600多条、棕垫500多个、洗漱用具1 000多套,部分学校还坚持为入学新生定做一套校服,不需学生交一分钱。五是有效平抑饭菜价格。近年来,油、肉、菜、米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易门县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作用,加大种植养殖力度,提高产出率和供给能力,在食堂菜价不涨的前提下,使学生饭菜数量不少、质量不降,确保了教育的和谐稳定。勤工俭学的成果,让学生共享,真正体现勤工俭学“取之于劳动,用之于学生”的原则。

农村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近年来,隆林紧紧围绕“科教兴县”战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推进教育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扎实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我们家长不用花一分钱,孩子每天就吃到花样翻新的营养餐,不但身体长高了很多,学习也进步了许多,感谢政府对农村学生的关爱啊。”隆林猪场乡学生家长杨济升笑逐颜开地对笔者说。

自2012年3月份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隆林认真贯彻实施,做到安排部署早、贯彻落实早和工作谋划早“三个早”,切实为孩子们准备好了“营养礼包”,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

为了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教育的四家班子副职领导为副组长,教育、卫生、财政、药监、审计、质监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与指导,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全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各相关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照供餐方式和流程,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保证在计划实施的各环节中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012年4月初,隆林教育局联合县药监局、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培训会,对全县农村各中小学校长(含村完小校长、教学点负责人)、会计进行培训,培训人数250余人。5月初,开展学校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确保每项工作有序开展,规范进行。

猪场乡平安小学是猪场乡较为边远的村校,全校只有3名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因山高路远,学生平时的午饭都是打包一份干冷饭带到学校吃,缺少营养。自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3位老师克服后勤人员不足的问题,轮流为学生煮营养餐,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看到学生能吃上营养餐,老师们心里都感到踏实和高兴。

针对像平安小学一样后勤管理人员紧缺的问题,隆林各学校发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或自聘学校工人,或由教师兼任学生营养供餐人员,以此暂时解决学校后勤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勤人员紧缺的问题,隆林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招聘计划工作正在筹划进行中。

目前,隆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学校共223所,受益学生42891人。

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

“在隆林,漂亮的房子大多是学校。”隆林人或来到隆林的人都这么认为。这话不假。近年来,隆林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全县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自2007年以来,隆林共撤并了33个教学点,整合新州镇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资源,创建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扩建新州镇中心校,使全县学校布局更为合理,优化了教育资源,逐步缩小了学校间的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隆林德峨乡大水井小学、田坝小学原来只有七八名学生,生源虽少却也要占用一定的教育资源,于是该县把这两个学校分别撤并到龙洞小学、岩头小学。德峨乡坡脚小学原来有学生60多人,办学班级为一至三年级,由于教师缺乏,一名教师要上两个年级的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校舍老旧已成危房。为了不重复投资,浪费教育资源,德峨乡根据实际情况,把该校撤并到距离不远、设置有寄宿制的德峨乡常么小学,较好地优化了教育资源。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同时,隆林还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全县建立有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125个,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179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模式三)27个,多媒体教室22个,使适龄儿童用上现代化教学工具,共享现代化教育成果。

近年来,隆林还先后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工程”、“世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项目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猪场乡中心小学是近几年校舍面貌变化最大的乡镇学校之一。实施校舍改善工程后,学校校舍由原来年久失修的瓦房变为牢固漂亮的新楼房。校长熊正荣笑呵呵地说:“以前还没有改善办学条件时,教室不够用,学生多、班额大,400多名内宿生挤在瓦房里住宿。现在我们这里的硬件不比县城差了,许多优秀学生都愿意就近就读,住宿生人数上升到700多人。”农村办学条件的改善,有效遏制了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优化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隆林的许多村完小、教学点老教师感慨:“我们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终于结束‘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教书生涯,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

近几年来,隆林已累计投入6560.91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1年,全县生均校舍面积达到5.54平方米,与生均图书册数一起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标准,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需求。

此外,隆林还把每年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不含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专项转移支付)的65%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其中专项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部分不低于35%,并籍此建立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长效投入机制,保证了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近些年来隆林县还争取到海内外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捐款共计1155.74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教育发展进程。

做好山区少数民族“控辍保学”工作

隆林县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革命老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在40.5万的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了81.2%,山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一直是个难题。

近年来,隆林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作为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注重学校布局调整,使全县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区民族教育发展新路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隆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结构不甚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教师和学生分散在边远山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隆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突破口,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合,兴办了隆林民族实验小学和隆林民族中学,并在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的学校中开办民族班,实行集中办学,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从2001年起,隆林先后在德峨乡中心校、民族中学开办民族班。德峨乡中心校民族班每年开设6个班,招收300名少数民族学生;民族中学民族班每年开设9个班,有450名少数民族学生就读。此外,该县还先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乡镇学校如沙梨乡中心校、蛇场乡中心校等开办女童班,加大对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投入。

现读沙梨乡初中的罗兰英原是沙梨中心校女童班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差点失学。2007年,罗兰英入读由南宁市规划管理局爱心人士筹措资金助建的女童班,每学期得到200元的资助,在顺利读完小学升上初中后,每学期又得到350元资助,这样的资助会一直到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在执行国家相关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时,隆林还加大经费投入,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一定的帮扶和倾斜。早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学杂费及免费使用教科书之前,隆林从2001年起就通过各种渠道为家庭困难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筹集或免除了学杂费和课本费。自2007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两免一补”后,该县还每月给予贫困少数民族学生50-6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农村农业农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