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件(精选5篇)

  • 信息技术课件(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云技术简介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看似很深奥、很陌生,但是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是很常用的,如我们常为教学上网查询下载各种教学资料,…

信息技术课件(精选5篇)

信息技术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云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转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8-01

一、云技术简介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看似很深奥、很陌生,但是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是很常用的,如我们常为教学上网查询下载各种教学资料,常用网络信箱传递信息,常用BBS进行交流……简单云技术不仅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还能判断处理。

二、课堂转型的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上海青浦一中的“小组合作”模式;以及“活动单导学”或“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等,由这些课堂教学新模式衍生出来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新术语。仔细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课堂教学的结构设计,都在朝以学生为中心发生转变。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到底应该怎样转型?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简单云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能为信息技术课堂转型带来哪些帮助?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转型的机遇: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必然是开放的课堂。但语数外等学科,由于和中考、高考的关联度密切,改革力度太大,所以学生、家长、教师都会有顾虑。但是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源于与中考、高考的关联度不高,故地位在学科中不高。特别是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与中考无缘,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的担忧较小,无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碰上了一个课堂转型的良好契机。

(二)简单云技术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转型的立足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领衔的是社会最前沿的技术。技术在前进,而我们现有的纸质教材又较滞后。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从网络平台上去寻找数据资料,然后在数据资料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分析、思考和探究而得出结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自主分析能力,在探究中寻找结论,从而培养创新人才。让网络及简单云技术融合于该教学中,使之成为富有魅力的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立足点。

三、Google Docs,让信息技术课堂转型

Google公司的Google Docs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产品,它是类似于微软Office的一套在线办公软件,它可以处理和搜索文档、表格、幻灯片。Google Docs最大的特点是协作共享,它的协作允许不同位置的多个用户对同一个项目同时进行编辑和查看,它的共享机制使“分享”变得更容易。同时,Google Docs还具有不能上网也能编辑文档、海量存储文档,查找方便的优势。

基于Google Docs的特点,我们就可以通过Google Docs这个平台来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如: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3章《应用文档的设计》,在讲解了Word基本操作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作业(如电子报刊的制作),由多人设计、完成作品。具体实践过程如下:

1. 帮助学生分组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异质分组原则,5~6个同学一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向学生展示评价标准,每个小组以老师给定的主题为依据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再根据主题和评价标准以Google Docs为平台制作一份电子报刊,组长要明确每位组员在协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2.创建Google账户

打开网页(https:///accounts/NewAccount),只需输入当前电子邮件,密码,再通过邮件进行账户创建确认,就可以轻松完成账户的创建。

3.登录Google,开始文档的编辑

通过http:// 进入Google Docs编辑界面。每组根据选择的主题在Google Docs上创建新文档,也可以从本机上上传文档。Google Docs简单易学,学生很容易入门。

4.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协作编辑文档

Google Docs文档可以同时有10个人编辑一个在线文档,可以与200个人共享一个在线文档,足以满足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需要。通过共享功能邀请同组同学一起进行文档的编辑,为同学设置权限,可以设置为查看者或者协作者,设置界面。在编辑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操作都会实时地被其他成员看到,编辑的同时,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Gtalk(Google Talk,google公司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进行实时的交流,并且可以通过查看文件的修订记录,看到文档哪一部分被修改了,是哪一个人、何时进行的修改。作为老师也可以在线随时查看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对小组成员给予指导。

学生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比以前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更有效率。同时,学生在协作学习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了解,增加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5.作品

在Google Docs中,“”可以使用户可以向全世界提供在线文档。了文档,其他学生通过URL就能访问该文档。

6.评价作品

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及时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学习。在欣赏同学作品的同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不足,以便改进。

当然,Google docs也可以处理表格、幻灯片,这正适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模块的要求。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将对信息技术课堂转型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云计算应用研究,构建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有效教学,支持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龙云.云计算对教育的影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15-116

信息技术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偶发事件;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秩序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出现一些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而又与教学目的无关的事件――偶发事件。信息技术课堂由于教学媒体的必要性造成容易出现更多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利用好了,偶发事件可以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时机;利用不好,会严重破坏教学秩序,使整个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拖累教学进程。作为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偶发事件对课堂的影响我深有体会,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结合其他同仁的见解,谈谈偶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一些处理方法。偶发事件因其引发的因素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外部环境干扰型

1.在机房或是多媒体教室上课突然断电,导致设备不能使用,使教学无法继续进行。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会使课堂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保持安静,然后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假设当时正在学习第二章“获取信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断电现象中可以获取到哪些信息)。

2.教师上课用的课件、电子教室或其他教学软件突然不能正常使用。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就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3.上课期间,教师或学生的手机突然响了。

二、课堂异动型

1.分心型

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小动作:讲话、玩游戏、打瞌睡、看小说、玩纸牌等,影响上课。(教师是该停下来强调纪律还是继续上课当作没看见?总是不好处理)

2.纠纷型

上课时,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打斗。

三、学习困扰型

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前面提到的偶发事件有一些共有的特点:

1.突发性

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即这些事件发生在谁身上,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什么场合,往往带有一定随机性,有时甚至完全是一种巧合,事先很难预料。对于这种事件,教师很难事先做好具体应变的准备,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2.巧妙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依靠教育机智,果断迅速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得好,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偶发”事件处理得不好,课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善于用和谐的方式方法化解偶发事件,使教学能够继续。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借题发挥法

此类方法比较适合外部环境干扰型偶发事件。有一次上课时,教师上课用的课件因中毒不能使用了。我的做法是向学生提问“课件为什么会中毒?这个毒跟我们的生物病毒一样吗?你们的电脑或手机有过中毒现象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之后,学生反应热烈,开始讨论这个话题。我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利用因特网查找相关的资料。这节课,我成功地过渡到后面即将学习的计算机病毒内容,完全没有耽误教学进程。

(2)因势利导法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力利导之。”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在处理“课堂异动型”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表现出的积极性,顺势将学生引回课堂。有一次上课时,我走进微机室发现王xx同学在上网看电影,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围观。我顺势就说:“瞧,王xx同学已经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现在我们不用去电影院也能看电影了。我们请他给大家讲讲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大家鼓掌。”王xx同学听完很兴奋地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想法,同时他也明白了上课看电影是不对的,于是很自觉地关闭了电影。

(3)冷却处理法

有些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暂时“搁置”起来,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不要立即追究,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这种方法多用于在学生之间发生了争执或课堂中学生发生了较严重的违纪行为。

综上所述,教育无小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学会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应付“瞬息万变”的事态,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

信息技术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堂行为 成长记录 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99-02

课堂是完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战场。学生课堂行为包含的范畴很广,可以是学生语言行为、动作行为、学习激情、课堂评价、提问表现、交流情况、协作能力、操作技巧、课堂反应等。关注学生课堂行为对于规整学生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管理艺术至关重要。关注一节课或几节课的课堂行为不难做到,而要关注每一节课的学生课堂行为并留有记录,还能随时向全体学生展示,除了教师的责任心外,那就需要技术支持。信息技术课堂凭借独有的物理教学环境条件,为这一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

1 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堂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一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实践体验时间一般占据课堂时间的一半以上,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巡视,个别答疑、辅导,对于学生个体的课堂行为情况比较容易掌握;二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般以任务驱动为主,教师设计的任务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节课内即可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基本情况;三是信息技术课堂氛围比较开放,课堂上宽松的自我体验过程是学生个体表现欲充分彰显的舞台,几乎人人都很乐意被称为“高手”;四是以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技术课堂为学生课堂行为的记录创造了条件。

2 “课堂成长记录”软件的开发动机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的差别,造成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程度好的学生漠视教师的讲解,自以为是、不求进取;程度不好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于是出现玩游戏、聊天、吃零食、不交课堂作业等现象,成为开放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不良行为表现。同时,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一般不要求布置课外作业,主要通过会考进行最终评价,教师、学生往往在临近会考时才加班加点强化训练,以追求会考的高合格率,对过程评价比较淡化。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完成任务后的评价结果也往往没有记录,即使有也缺乏一定的途径向学生反馈,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缺乏整体的认识。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是出色的、可开发的,没有所谓的“差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应积极、热情、多角度地观察、评价和接纳,发现他们的潜能,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潜能。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行为表现的细节,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课堂行为上的不足之处,及时记录并向全体学生展示,还要长期保存,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这对于学生自身成长、班集体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影响甚大。以技术服务技术课堂,现有一款简单实用的课堂成长记录软件满足于这个需求。

3 系统分析和基本模块结构的构建

在技术上,立足普通高中学校机房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信息技术教师的编程技能,基于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采用ASP+Access技术开发一款简单实用的课堂行为记录软件。

基本功能实现:在数据库中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主要由教师记录学生课堂行为,学生通过IE浏览器直接查看自己和全班同学的全部课堂行为记录。软件基本模块对应三个数据表,分别是用户管理表、课堂行为记录表、课堂时间表。本文主要介绍基本模块的功能,一般熟悉ASP+Access数据库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1个工作日即可写好基本模块,并投入使用。

3.1 课堂行为记录数据表分析

课堂行为记录表主要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各堂课上的课堂行为数据,主要包含学号、班级、机房座位号、学生姓名、初中毕业学校、课堂上的行为记录等字段。

3.2 课堂信息数据表分析

课堂信息数据表主要提供课堂记录表上的每节课对应的具体上课时间和课堂内容的数据关联,包含课堂时间、与课堂行为记录表中关联对应的日期字段、课堂内容说明字段等。

3.3 用户管理表分析

根据数据操作特点,本系统只设计两种用户权限,分别是教师管理用户(super)和学生用户(ok)。学生用户只可以查看自己及全班的课堂行为记录,教师管理用户可以实现所有的权限操作。

3.4 基本模块结构

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各班级课堂行为记录列表查看模块、上课时间和内容初始化模块、记录单个学生个体课堂行为模块、批量记录学生课堂行为模块。

4 “课堂行为记录软件”的实践

在开发“课堂成长记录”软件前,对于学生的课堂上的行为关注一般局限在单节课内。按课标要求,一周两个课时,时间跨度大,很难实现延续性。以下为“课堂成长记录”软件的三个实践镜头。

镜头一:课堂任务完成情况记录

类似其他学科的课外作业“三步走”程序:“作业上交、教师批改、发还反馈”,在信息技术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除了现场讲解、点评、展示外,还需要上传,继续细评、反馈。与其他学科作业反馈渠道比较单一、互动有限的情况相比,信息技术“课堂成长记录”软件能够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如部分学生经常不上传任务、或者上传一个根本没动过的原始任务,企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这些课堂行为都在数据库中一一记录。在其他学科的作业反馈中,学生往往只了解自己的情况,不了解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而“课堂成长记录”软件在课前将每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展示在大家面前,记录除了简单明了的“星级”奖励外,还有“未交”、“与某某英雄所见略同(抄袭)”、“浑水摸鱼”等记录,学生在轻笑之余互相询问、交流上次课的任务情况,甚至要求教师发还任务重做以示“洗心革面”,或者发誓在本堂课中一定要将连续多次的“未交”记录“洗刷”干净等。

镜头二:课堂过程的细节记录

课堂中常有精彩的瞬间、学生有意无意的积极举动、学生偶尔闪现的闪光点、学生行为的转化等,教师在上课、巡视、辅导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在课堂行为记录数据库中也得到体现,从正面引导、激励学生的课堂行为。例如,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程序书写很规范、动手能力强、好问、主动帮助别人、任务完成NO.1、从CS高手升级为PS高手等。

镜头三:课堂问题行为警示记录

宽松、开放的信息技术课堂也容易滋生一些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如随意聊天、不带笔记、带MP3等进课堂、玩游戏、吃零食、随地乱扔垃圾、随意走动、打瞌睡、迟到早退、大喊大叫等,除了上课提醒教育外,也被记录在案,被学生戏称为“信息课堂中的污点记录”。教师宣布连续三节课没有“污点记录”后,前面的“污点记录”一并撤销,如果再犯,重新恢复。于是常有学生在课后要求“我已从良,请为我正名”。

5 结语

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面前,信息技术“课堂成长记录”软件显得单薄而渺小,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行为的参与者,要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要让每位学生感受到课堂中的存在感,要让每位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一步一步成长记录是非常难的,每节课坚持记录更难,背后需要教师的一份责任和对教育的热爱之心支撑。但是,学生在课前习惯地打开“课堂成长记录”界面,查看自己和朝夕相处的同学的“课堂成长记录”,并互相交流时的情境,成为了教师坚持记录“课堂成长记录”的持续动力。

(浙江省江山中学,浙江 江山 324100)

参考文献:

[1]魏小山.变控制为激励―高中信息技术课题管理的深度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3).

[2]周德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设计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

[3]赵君.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要有持续力[EB/OL].沈阳教育网.

信息技术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变;优点

【中图分类号】G633.2

正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思想品德课堂发生了质的改变。广大思想品德(下称思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教学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品课上始终演译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声形并茂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作为一名初中思品老师,亲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信息教学模式的变革,感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惊喜,也发现了其中不足和问题。本文就信息技术对思品课堂的几点变化说一下自己的感触,并对信息技术走进思品课堂的优点进行说明。

一.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1、教学理念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改革的目标完成,仅靠传统教法中老师的一支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学生们听一听、记一记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电教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生动逼真、感染力强等特点,又不受时空的限制,更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所以在以抽象、理论性强为特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配合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拓展教学空间,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教师也会在备课过程中为学生准备更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地学习中培养积极地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

2、教学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过程完成了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四点改革。

2.1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是老师板书和口述,思品老师教的班级很多,每讲一班,重复一次,不能保存又很单调,老师累的不行,学生疲于抄记,现代信息技术把投影、背投、交互白板带入课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超链接功能,灵活便利地呈现各种形式的教学信息,PPT展示板书,视频形象学习,实验模拟,既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又增加了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的体现了教学目的。

2.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改变了思品课堂上学生听、记、背的传统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和数字学习资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走入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现代化为今天的学习打开了一扇门,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网络知识。课堂上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课堂的学习,能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如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候,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有关知识的查找。搜集人民代表的相关图片资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文字介绍及优秀人大代表的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交流,更能全面地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3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展成基于网络的和数字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即更具多样化和可测性。传统思品课堂往往把思品课讲成枯燥乏味的说教课,现代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像,甚至影视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因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更加多样化,节省教学时间,调整、学习内容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改革、学习负担的减轻,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品德教育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置不同情境进行检测。

二.信息技术走进思品课堂的优点

1、生动形象性,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上成抽象的理论课或是大道理堆砌的说教课,显得枯燥和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生动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就可以给思品课注入活力,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创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

2、丰富多彩性,开拓学生视野。信息技术现代化为今天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给我们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网络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是当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整合网络资源,将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网络上的知识运用于课堂的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

3、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门学科中,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变革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关注时事、政治理论的新动向。而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巨大的信息量,使网络技术教学能在巨大信息量的前提下开展学习活动,保证了学习者涉足知识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课件范文第5篇

一、演示课

这种课型在整合的初级阶段被广泛地采用,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动画演示等,以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使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符合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普遍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还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太多的负担。

二、实践课

这种课型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进行语文实验,亲身体验知识再发现的过程。

三、网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