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论文(精选5篇)

  • 历史故事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2.故事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题材多样化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主体的理解方式、思考方向不同,将故事生动化、有趣化、多样化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新鲜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3.立足课本,鲜明主题…

历史故事论文(精选5篇)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1篇

1.坚持真实性原则

历史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坚持真实性不仅是对历史学科的尊重,也是对学生获得知识的尊重。如果学生发现老师所讲的历史故事有悖于历史事实,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无法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尊重史料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想象和推测,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故事内容要生动有趣,形式题材多样化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主体的理解方式、思考方向不同,将故事生动化、有趣化、多样化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新鲜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3.立足课本,鲜明主题

选取历史故事,一定要围绕大纲要求,把握知识重点,围绕一个主题,有条不紊的展开,让学生不会感觉混乱,不会失去学习兴趣,分阶段、有层次的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史学认识和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4.注意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变化特征

初中生主要集中在13-15岁这一年龄段,学习以感性思维为主,逻辑思维的能力不足,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定了解,给学生以思考和教训,使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程

在讲新课之前,不应急于直奔教学内容,已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运用历史故事导入课程。课堂中,为避免学生思维在15-20分钟后出现分散游离现象,如果能在一开始就把握住学生的听课学习兴趣,那么这个良好的开端就使整个课堂成功了大半。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先讲些历史小故事,将课堂气氛 预热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将历史专业理论知识和历史故事联系起来,加深印象,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故事可以是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战争故事、名人名事、文化故事等等,这些都可以加以利用。比如讲到中国近代不断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慈禧太后作为顽固派领袖权倾天下,把持朝政,不断阻挠进步思想和势力,固守闭关锁国,崇洋,导致清庭逐步沦为列强统治的工具,加剧了中国两半社会的形成,加深了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所以可以列举一些慈禧太后的错误做法,如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大肆挥霍钱财,阻碍等等。通过慈禧太后这一学生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故事来反应中国近代屈辱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重振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2.在课堂中穿插讲述历史故事,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

要想在45分钟内不让学生走神,就需要使讲课内容具有吸引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如在讲到三国混战时,可以描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的激烈场面;在讲到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孙中山的所作所为;在讲到亚里士多德的发明发现时,穿插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这些原理等等。这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上课严肃的气氛,将课堂变成一场生动有趣的 故事会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记忆课堂上所讲的历史事件过程、人物、时间、结果影响。在历史故事之后,还应该提出一些由小故事引出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3.在课堂结束时也应运用历史故事

在课堂结束时运用历史故事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首尾呼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历史课不再那么枯燥,促使学生更加期待下次上课。

4.注重讲课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学的主观性较强,一字之差就可能使学生产生误解。历史故事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教师的态度要客观公正,另外,还应注意语速和节奏,太快或太慢,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结语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语言表达能力;朗诵;历史小故事;课堂论辩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7901

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课的专利,所以容易忽视在语文课以外的其他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也不应该是靠语文一门学科来培养和提高的,应该依赖各个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重视。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围绕历史课程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朗读,培养口语能力

其实我们的历史教材本身的文字、内容都是十分简练、精确的,所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口述或文字表达历史知识时能够做到言简意赅。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引言部分,用精炼的文字对本单元的历史线索与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让学生朗读引言,可以让学生既掌握历史知识,又能锻炼用最精炼的语言把若干重要知识点提炼出来的能力。又如在讲唐诗宋词的时候,可适时地让学生读课文中的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等等。这些诗词会让学生感受到或生动优美或豪迈奔放或写实真挚的诗词意境。因此,在历史教学时,选择课文中一些有教育意义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段落让学生朗读或独自朗读,强调学生的朗读要处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采用丰富的语调、饱满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增强语感,激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讲故事,培养叙述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要求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在这方面,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故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妨多采用这种方式。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每节课前安排3~5分钟指定学生讲故事,主题可以是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故事,因为安排的时间很短,所以学生只有在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甄选材料、组织语言,才能在课堂上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相当有益的。二是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讲贞观之治的内容,笔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唐太宗的故事,正式上课时请学生结合书本及自己搜集的故事分析唐太宗能奠定唐朝盛世的原因。这时候学生从自己事先准备的故事中甄选出跟问题相关的故事进行讲述并加以点评,如有的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有的讲述“房谋杜断”的成语故事,有的讲述“魏征直谏”的故事,有的讲述“唐太宗严加管教太子”的故事,还有的讲述“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学生通过对这些小故事的甄选、讲述,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回答了问题,完成了历史教学任务。三是可以开展与纪念活动相关的历史故事讲述活动。比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时,组织学生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纪念长征胜利xx周年时,组织学生讲述长征路上感人的小故事;等等。总之,历史小故事的讲述活动既使学生材料收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又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R,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搞论辩,培养思辨能力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3篇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下面笔者就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在当今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的调查,这就导致了历史教学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挣脱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约束,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打造多样化的历史课堂,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不重视对教学时机的把握。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探寻历史故事与历史教学的契合点,巧妙地引入历史故事。

例如,在教学“京杭大运河”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对此,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隋朝时期的故事,使学生对隋朝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学生就能在聆听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故事中引入教学内容,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合理引入历史故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合理选择历史故事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历史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选择历史故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历史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深思。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故事进行思考,形成独立的历史思维能力,达到历史学习目标。

三、为教学服务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的人文特点,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讨论失败的原因,使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综合思考。这样,学生就能通过互相合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一名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笔者对上述两名学者的话语深有感触,也要发一声感叹,发一句牢骚:“当今的历史教学到底怎么了?”表面看似很有“效率”的讲授,框架、理论、史实一样不缺,看得严点,逼得紧点,默写、背诵、罚抄,各种“酷刑”都用上,学生也能考出像样的成绩来。其实历史本来就很简单,只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我们学习历史,就是想看到过去的,但和我们一样的人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梦想与无奈,在这些逝者的生命旅程中,寻找历史的踪影,从而更深刻地感悟历史、人生和人性。历史教学本来也很简单,它不过是借助叙述的力量,把过去的人及其行为“复活”在现实的人的眼前。而这种通俗意义上的历史叙事,往往被等同于“讲故事”。于是,许教授说,“做历史老师,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讲故事”。历史老师只有成为讲故事的能手,才能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

我们必须承认,历史叙事、“讲故事”一直就是历史教学语言的主要形态。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学。”历史学家屈为林也认为:“历史学有不变的本质,那就是讲故事,历史学就是永远叙事的艺术。”由此足见“讲故事”作为历史著作或历史教学语言的特征深入人心。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史学作品《史记》不就以叙事、讲故事见长吗?洋洋洒洒百万言的《资治通鉴》若不是充满生动的故事,又如何吸引当政者读得下去,记得深刻,“以资于治道”呢?历史叙事或者讲故事本是历史教学的优势,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我们缘何要把它抛弃了呢?

现在的历史教学已经习惯了告诉学生结论,但这种做法妨碍了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历史。实际上,从建构主义学习的观点来看,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他们努力地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意识,加上老师的引导,形成历史的结论。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积极地参与,不仅是“行动”上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心动”上的参与。没有故事的历史教学,由于学生无法从教师的历史教学中获得足够的想象空间,没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参与感,不能从中获得愉悦感,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就会急剧降低。

在历史教学中讲故事,是否会使高中历史教学显得低龄化,降低对历史教师的专业要求呢?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君不闻,高校里的历史大师哪一个不是将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没有对讲述内容全面深入的把握、充分的消化吸收,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优美的语言,何来这样的教学效果?“讲故事”只会对历史教师的专业要求更高,并且首先要求老师摈弃居高临下的对待学生的态度。这也是凡大师总给人一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之感的原因。

在历史教学中讲故事,是否就不讲道理、不讲分析、不讲结论了呢?当然不是。讲故事,实际上就是“寓论于史”。历史教学不采取大量议论的方式,而是选择充分的史实,在此基础上表达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通过史实自行理解历史,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教益。现在,这样的历史教学通常被归类为“史料教学”。但遗憾的是,许多“史料教学”中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的、支离破碎的、艰涩难懂的,是服务于既定结论的史料,是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和环境不甚具备的史料,总之,是为考试而选择的史料。

历史故事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述与论”的内容不可缺席,它们是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两大技能,即讲述历史与论析历史。其中,述的内容包括讲重要人物故事、国计民生的大事、社会日常生活内容;要求真实为上,勿过多评论,语言使用要讲究。论的内容包括源流问题、运用某种理论解读问题;要求论从史出,论者遵守三原则。

关键词:高校;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5-0018-02

高校历史课堂教学目的是培育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专业能力的细化必然需要相应的课程予以承担,由此引发课程繁杂与冲突的问题,又因此之故,造成课堂培养方向的迷失与失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述与论”的内容不可缺席。它们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两大技能,即讲述历史与论析历史。只有把握住这两大技艺,才会完成历史教学目标,才会学成专业本领。本文就述与论的地位、内容、要求等方面,谈谈自己的陋见,请专家学者斧正。

一、述而不作

历史是由人制造出的种种事实构成,其是已结与未结的。“历史学家收集事实,熟知这些事实,然后按照历史学家本人所喜欢的方式进行加工,撰写历史。”[1]所谓“熟知这些事实”,就是对事实的开始、发展、终结的变化过程要有陈述式表达。这些陈述式表达是综合而非个体,连续而非断点,系统而非碎片,整体而非部分地叙述历史中的知识点,成为基于历史本身的描述观照。它们的准确与否,关系着历史研究的科学与否。唐代刘知几和清代章学诚都把“学”看成历史学家研究必备的素质。他们所谓的学,是指历史的知识。这里的知识属于大范畴,包含了我们对历史的陈述式表达。所以,这些陈述式表达在历史研究中的分量是厚重的,以至于有些历史专家认为“史学是陈述之学”[2] 。

既然“述”是历史研究者的首要技能,那么历史课堂教学必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关切程度是需要有足够“述”的内容来体现的。然而,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述的内容不能被一一触及,故此,述的内容是要有所选择的。为了更好地训练未来的历史研究接班人所具备的陈述史实能力,选择何种内容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是极为慎重的。

我们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里所选取适合述的内容有:一是讲重要人物故事。此理由有二:一则,“能参加创造历史与持续历史者,则总属少数”。要研究历史“尤其需要懂得少数的历史人物”[3]。少数的人就是重要的人物,他们左右着历史进程。二则,“讲故事的历史学是传统的。传统的历史编纂学主要是描述人物故事,以人物为主体的事件故事”。讲重要人物故事,既是秉承历史学的传统,也是触及历史研究的中心。它应是历史课堂教学述的内容的首选。二是讲国计民生的大事。关乎国家兴盛衰亡、社会演化发展、民生安定败坏的事件,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它们是历史的制高点,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左右时局的浮沉,掌控历史的脉搏。讲述它们,可以使学生具有高瞻远瞩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这种眼界对历史学研究者尤为需要,它使人较容易走出历史丛林和历史的迷宫,给人的思维是清晰维度。三是讲社会日常生活内容。历史与现今是两个不同时空环境,源于此,学习者对历史会有陌生感,进而与之产生隔膜,这必然影响历史的研究。所以,对历史的理解力是史学入门的必备能力之一,亦是历史深层探索的始终贯穿的能力。历史理解力的培养,以讲述历史中的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为宜。古今虽属不同的界域,可它们的日常生活内容具有传承性,这个特性拉近今人对往昔的距离,意味着有共同的话语,便于沟通理解。另外,古今日常生活内容具有通俗性,趣味性高,这既会增强今人对过去的好奇心和吸引力,也会给学生一些常识。

历史课堂教学中述的内容选定必须结合对它规范要求,学生才能做好述的训练。“无规矩不成方圆”,此之谓也。首先,讲述内容应以真实为上,排除街谈巷议,或捕风捉影的虚妄,甚至荒诞不经的传言。历史研究要求真,这个永恒不变的目的决定陈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记载文献有虚有实,正史与野史相互补充可以较好走进历史真实现场。其次,讲述不允许有过多的评论性语言出现。这里基本上是述而不作,是整理性的陈述,而不是加入述者的论断;是保留复原性的描述,而不是述者断章取义。再次,讲述内容要完整。无论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还是寻常的生活琐事,皆求有始有终。这种完整性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的论析。最后,讲述的语言若书写的为优雅,若口述的介于优雅与通俗之间。当讲述形成文字,以文本形式呈现,那么语言的优美性是必究的。当讲述是口说表达时,口头的言语传播特点为通俗性。倘若一味优雅必会造成咬文嚼字,文绉绉的现象,而完全通俗化也会使语言与思想沦为粗糙和庸俗。除此之外,在个别内容讲述时,比如讲事件和人物故事,要做到生动,犹如电影故事一般,有头有尾,情节吸引人;犹如说评书一样,妙语连珠,精彩无比。

述而不作,这里要分清主客方问题。说述者是主体,被述的历史事实是客体。前者决定了后者以何种样式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可以改变后者的性质,即便主体发生时间性的变换也不能,客体仍是陈述之学。

二、论从史出

历史研究中有两大学术路径:一个是偏于考证。考证是通过历史文献、考古文物等资料核实史实,这是求真的必要工作。因历史文献真伪、亡佚、杂乱而导致史实记载失真,不清不楚,残缺不全,使得考据备受重视,同时又由于某些史学工作者的思想理论的广泛流传,如德国历史学家朗克的“客观主义史学”,傅斯年“史料即史学”等观念,使得考据作用变大。一个是偏于议论。议论是针对历史史实分析阐述,无论是臧否人物,还是评定是非,或是论价定性,它都要历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议论是探索史实背后问题,而不是史实的描述、拼接、整理。它和考证不同,是历史研究的发明而不是发现。

考证和议论两者的关系不是分离性,是互补互进。通常情况是考证为先,议论为后。两者难易程度相较,考证为大。这是因为考证需要小学功底,即文字、训诂、音韵之学;需要文献学方面的知识,即辨伪、校勘、目录、版本、避讳之学。考证可以锻炼学生的求真能力和扎实的史料功底。因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教育不可忽视考证的用处和意义。然而,历史研究的目标是透析过去,提炼思想,展望未来。那么,议论理应成为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项目,考证应为此服务。议论围绕问题训练学生,既能培养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也能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把议论和述形成阶梯式的关系,让它们构成完整的教学训练工程。如此,历史课堂教学目的就会实现。

如何更好地发挥出论的功能?我们认为,论的内容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源流问题。历史不是短片,也不是局部,而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名曰源流。议论历史要找出对象的源流,并对此解释。基于此,解释才是历史的生命血液。这种解释把学生与历史合一,使历史不再是沉睡的石像,不再是陌生的文字;让学生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醉梦者。这种解释是以演变的形式表达出学生对历史走向分析,又在演变过程中抓住历史的中枢。源流问题是论的深度探进入口,会引导论走向深层处。源流问题展示出历史时间,而历史一旦拥有了时间,它才能赋予给W生一个仅属于其的角度和思维。这种思维的价值作用正是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一是运用某种理论解读问题。运用理论解读历史,这使学生瞬间形成议论磁场,因为理论是议论的结果。“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4]它从实践或事例中抽取一般,以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展开,以理性与科学的语言表述,以论据证明得以完成。理论的工具性作用虽不能夸大,可也不能忽视。学生利用理论,无疑拥有一套思维分析方法,也就是说是在议论模式下讨论历史问题。合理运用理论,有助于学生养成抽象思维习惯,利于他们论的表达能力,这对历史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理论研究问题,学生便会具有一个思路。思路是探讨问题的关键,有了它,问题才能破解。理论不是浅显的、不是特殊的研讨问题的路径,它虽不具有万能性,可对待问题毕竟是一个方案。所以,用某种理论解读问题,会很有效地实现论的目的。

论从史出的前提是史实为真而不是伪。然后是论者须做到三原则:“第一,不要站在一个王朝的立场,去反对或否定另一个王朝,而应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即站在历史发展的趋势的立场来评定是非;第二,不要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去反对或否定另一个或几个民族,而应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平等地看待各个民族;第三,不要站在纯道德的立场上,去肯定或否定一切,而应站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根本立场上。”[5]唯有于此,论者所论的才是最客观、最科学、最理性的。

述与论的结合于学生而言是通向历史的两大通道,犹如人体的两条大动脉。它们使学生盘活了历史,获取了真知,锤炼了思想。述与论结合给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使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中,寻找未来的栖息之处。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卡尔;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90,113.

[2]冯尔康.“说故事”的历史学和历史知识大众文化化[J].河北学刊,2004,(1).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93-94.

[4][美]杰弗里・亚历山大;贾春增等译.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

[5]李治亭.微言集・明清史考辨:自序[C].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