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育实习论文(精选5篇)

  •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1目前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自然地理实习教学较普遍地缺乏以河口、海岸带为主的内容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野外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1—2],通过完善的野外实习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精选5篇)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高师地理专业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的必要性

1。1目前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自然地理实习教学较普遍地缺乏以河口、海岸带为主的内容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野外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1—2],通过完善的野外实习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毕业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所需要的研究性教学能力和指导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能力[3—4].多年来,国内各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都非常重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这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选择的实习区域大都以山地、平原等陆地环境为主(特别是对位于内陆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而言),较少有成熟的海岸带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经验可以借鉴.笔者工作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在以往的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选择的实习区域也是内陆的山地和平原,没有涉及到河口、海岸带与近海.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自然地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内容长期集中在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变化等方面,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实习的实习区域和内容的选择与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2新一轮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要求高师地理专业更加重视海岸带资源、环境及其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从2004年9月的新学期开始,山东省开始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使用新教材,在高三开设宇宙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和地理信息技术等7门地理选修课,新开设的7门选修课程中海洋地理、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4门课程较多地涉及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所以新一轮高中地理教学改革要求高师地理专业应该比以往更加重视对海洋、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地理过程的教学.对海洋和海岸带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作为沿海地区我们的教学更应在这一方面走在前面,重视进行海洋、海岸带自然地理的实践教学.通过开展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可以完善我系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强化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效果.

2、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的选择

2。1选择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的原则

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适宜的实习教学地点和适当的实习教学内容是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选择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有:

(1)实习内容与高师本科自然地理教学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原则.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本科自然地理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组成要素,所以实习内容应该尽可能地包含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组成要素.此外,实习内容还应该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

(2)提高学生中学地理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原则.作为多年来传统的以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地理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学生研究性教学能力和指导中学课外地理实践教学能力.使参加实习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理野外实践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顺利地组织中学地理课外科技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选择与青岛本地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研究性课题,指导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3)实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目前海岸带自然地理实习教学只能是对内陆地区山地、平原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教学的有效补充,不是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选择实习内容时要坚持实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另外海岸带自然地理实习教学的时间较短也决定了选择实习内容时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选择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教学地点应主要考虑以下2个原则:

(1)代表性原则.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在野外指导学生对实习点的各种自然地理要素进行观察、调查、采集标本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与客观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结合起来,达到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在胶州湾海岸带范围内选择实习点时,应该首先考虑实习点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变化是否能够反映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和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过程的规律.

(2)可到达性原则.自然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学生实习的主要收获是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需要强调实习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在胶州湾海岸带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便的前提条件下,实习点应该选择交通便利、实习过程中不会受到海浪、潮汐等危险自然因素影响的地方,有效保证参加实习的学生、教师人身安全的地方.另外,实习经费有限和实习时间短的限制也要求实习点要具备较高的通达性.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自然地理实习经费普遍紧张,实习地点交通条件差引起的实习投入加大可能会影响实习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2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的确定

由于海岸带与内陆地区存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胶州湾沿岸进行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应选择与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有较大差异的实习内容.

按照本文提出的选择实习内容的3个原则,初步确定实习内容如下:

(1)胶州湾海岸带自然环境的一般考察,通过考察认识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结构与自然地理过程.如在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结构方面,认识胶州湾海岸带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胶州湾沿岸各地岩性地层划分及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地层出露情况、地质构造和地貌;根据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相对强度,将海岸带划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上带;根据潮间带、潮上带地面组成物质和植被差异将胶州湾海岸带划分为基岩海岸、砂砾质海岸、粉砂淤泥质海岸等类型.在典型岸段、河口进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快速调查,结合有关资料指导学生研究胶州湾海岸带湿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区系构成.

(2)参观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了解由中科院组织建设并负责管理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构成及在提供基础监测资料促进科研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了解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环境监测的项目,特别是河口和近海水质的取样过程和分析技术,海岸带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动态监测技术,波浪、潮汐、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海岸带水文、气象过程的监测技术.

(3)针对“十一五”开始建设的大沽河河口和胶州湾沿岸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大沽河河口和胶州湾沿岸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及试验区,分析自然保护区的结构和功能,自然保护区申报和建设条件,研究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社区参与方式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进行胶州湾海岸带湿地水禽数量观测和水禽栖息地环境条件分析,认识海岸带湿地水禽的环境指示意义及观测、环志、保护方式等.

遵循代表性原则和可到达性原则,实习点的选择方法是以重要实习点为核心、以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作为主要的实习路线,实习路线贯穿实习点.在实习过程中,沿实习路线指导学生对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进行一般的考察,使学生对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实习点指导学生进行详尽、深入的考察或参观见习.本文拟设定4个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点,自青岛市区沿胶州湾海岸分别为李村河河口、红岛、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大沽河河口及胶州市营海镇潮上带盐沼湿地分布区.

3、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过程的实现方式

3.1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现场参观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现场参观是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核心环节.为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野外考察、现场参观,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参加实习指导的教师应该大量搜集实习区域的各种文献资料、图件(如地形图、航片、卫片、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植被、土壤及土地类型图等),通过阅读、分析和归纳资料对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组织参加实习指导的教师沿实习路线对设定的实习点进行预查,确定在各个实习点应该向学生讲授的内容;准备好实习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设备(如数码照相机、手持GPS、罗盘、放大镜、流速仪、水质取样器、pH试纸、蒸馏水、植物标本夹、植物检索表、体视显微镜等)和材料[5],在实习开始前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仪器使用培训.

实习过程中,教师对要指导学生在实习路线的典型地段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过程进行必要的考察,使学生对海岸带类型、入海河口和海岸湿地等典型景观类型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各个实习点,指导学生对各种自然地理要素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测量,完成标本、样品的采集、初步鉴定和记录,野外填土、摄影等.在以学生参观为主的实习点,要组织好学生认真听取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介绍,确保参观结束后学生能掌握胶州湾生态试验站的海湾生态环境监测项目、监测技术和监测的意义.

3.2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小型研究性课题

传统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方式一般是在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实习的感性认识对实习区域的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完成野外调查报告或综合实习报告.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改善实习的效果,计

划在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结束后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和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小型研究性课题.课题设计应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内容的范围不能过大,应该以学生能利用实习期间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在结束实习2~3周内完成为宜;二是课题研究内容难度要适宜,要确保课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完成项目研究既能巩固实习效果,又不会因题目难度过大学生没有能力完成,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丧失兴趣;三是选择研究性项目要与实习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保持大致相同,以便教师对学生的项目研究进行有效的指导,保证项目研究报告的学术水平.教师应在如何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研究报告写作方法方面做认真的指导.

本文初步拟定的胶州湾海岸带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研究性课题如下:胶州湾海岸带生态过程变化研究,胶州湾海岸带局部岸段自然灾害研究(包括海岸侵蚀、海水入侵、风暴潮等),填海对胶州湾海岸带环境的影响[6],胶州湾海岸带地质环境及建港条件分析,胶州湾海岸湿地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及植被保护,胶州湾海岸湿地水禽生境多样性及其变化,胶州湾海岸带景观生态类型制图,大沽河河口N,P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等.除教师提供的实习研究性课题外,还应该特别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性课题,教师帮助学生对研究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完善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生实习后自己提出课题进行研究对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指导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能力特别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立锋.长白山作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的条件分析[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2,(1):63—65.

[2]程东来.野外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建议——以自然地理实习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09—111。

[3]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等.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2002,(3):22—26.

[4]刘新成.改革野外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J].河南科学,1999,17(6):222—223.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渭南师范 体育学院 专业理论课程 教学现状

基金项目:本文为渭南师范学院2014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论文。课题名称:渭南市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SKYB05)。

前 言

目前,渭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重视技术课程,而忽略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表现为对实践课比较感兴趣,对专业理论课重视不够,导致旷课、事假、病假增多,以及课堂上不注意听讲、考试作弊等现象泛滥。目前,关于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层面的研究,而对学习专业理论课环境、教师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学习及教学评价的研究并未涉及。此外,也未发现从行为层面对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调研。而对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资源的使用、课堂内外专业理论课的学习等情况的调研有利于更清晰、具体地认识体育专业学生理论课学习情况,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改进与提高。本文通过对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2012级与2013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渭南师范学院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查阅并收集了近五年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并在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搜索。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研究内容,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和调查方法及有关问卷设计的要求,制订问卷并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回收194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93%。

(3)访谈法

在校调研期间对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专业理课教学情况的看法。

(4)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获取的数据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专业理论课硬件设施状况

渭南师范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渭南地区普通高校最大的图书馆,为体育学院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条件。但是这些远远不够,现阶段仍然无法满足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简陋,缺乏专业课实验室,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课程没有条件进行实验。如果不做实验的话,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因此,体育专业理论课硬件设施的匮乏,是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长期存在的一大软肋。

2.课程设置状况分析

调查显示(见表1),学生对当前理论课实用性的基本评价中66%以上的学生认为当前理论课实用性一般或脱离实际,这表明部分理论课教学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学生认为目前的理论课学习实用性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访谈中了解到,认为课程实用性一般或脱离实际的学生普遍认为专业理论课在实践中根本用不到,或者由于研究的不透彻,造成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教学训练中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3.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的数量状况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讲师7人,教辅人员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2人。他们主要承担体育教育专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以及全校17000余名学生的群体工作。体育学院在校学生279人,每位专业理论课老师不仅要为体育专业学生上理论课,平时还要给非体育类专业学生上公共体育课,专修老师同时兼任体育专业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可见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

(2)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内容状况分析

对选取教学内容的调查显示,有65.1%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理论课知识为教材内容。绝大部分课程都是采用高教出版社统编的教材,几乎所有的理论教师都按照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随着各学科内容的扩展,所授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加上学生本身知识基础不扎实,造成学生拿到教材就产生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国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使得专业理论课教材篇幅受课时所限,教材内容不能展开讲解,学生对理论课产生乏而无味的感觉,因此教材形式应向多样化、主体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验课时占的比重为零,致使学生的技能训练明显不足。

(3)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状况分析

经过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有83.4%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采用的是结合教材内容的讲解法和结合多媒体教学法。由此看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基本上以讲解为主,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或实验安排较少。教学中除投影仪运用较为广泛外,其他手段运用不多,如体验法、启发教学法等。在教法上教师讲、学生记、课下背,其结果是学生费劲不小,理解不透,记不牢,特别对一些抽象、烦琐、复杂、枯燥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育专业学生性格直率、好动,课堂表现有热情,对具体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较感兴趣,表现为对技术课重视,对理论课轻视。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存在专业理论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看法。而且,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没有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另外,由于体育专业的特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是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开设。学生在技术课学习中,体力消耗比较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磨合时间。因此,表现为学生在上理论课时精力不足,如果理论课教学方法单调,就更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影响了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4.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对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态度分析

{查显示,有21.2%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专业理论课,13.1%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却有65.7%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课不够重视。笔者在与部分不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学生交谈中得知,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理论课认识偏差或不足所致,他们普遍认为无需学习专业理论课,只要学好实践课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是因为入学前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对于有些体育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比较吃力,而造成厌学现象。

(2)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动机分析

学习动机是指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调查显示,有47.8%的同学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37.6%的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是为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而以考研和其他方面为动机的学生分别占10.8%、3.8%。由此可见,将近一半的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是为了通过考试,最终能够毕业。在访谈中了解到,应付考试的学生大都是由于学长们给灌输的大学考试很容易过,平时不用学等思想,致使学生从入学就出现倦学的思想;为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和考研的学生则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3)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上课认真听课的学生仅有23.1%,而77.9%的学生没有认真听课。通过观察发现,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都坐在教室的前面,而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都坐在教室的后面,玩手机、聊天、睡觉等,且睡觉的居多。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仅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而且还会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使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平时不需要听课,只要在考前认真复习,考试就能通过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习专业理论课。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专项课后上理论课,身体疲劳,无法认真听课。

从专业理论课逃课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见表2),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83.9%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逃课现象。在整理数据时发现逃课现象呈明显的年级阶段性特点,三年级逃课现象严重。通过访谈了解到,造成体育专业理论课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的原因与其他专业理论课逃课现象有共同点,但又有自身的特点,主要原因如下: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体育理论课无用论;学生本身理论基础太差;纪律松散、贪玩、厌学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学手段传统落后;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足;课堂常规管理不严等)和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专业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冲突;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等)。

(4)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

从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见表3),有超过3/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不能做到诚信考试,在考试中只有不到1/4的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到诚信考试。考试作弊是不诚信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试想一下,一个学习认真的学生考试成绩还没有一个平时只知道玩耍的学生的成绩高,学习认真的学生会怎么想?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一个不作弊的学生也开始作弊。在访谈中了解到,凡是作弊的学生都是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有积累下知识,考试前又不认真复习,但是迫于毕业的要求,不得不选择作弊。

5.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评价分析

(1)评价方式分析

通过对评价方式的调查(见表4),可以看出84.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评价方式是以考试或者考试+考核形式进行的,而其他形式的评价方式,如闭卷、半开卷、开卷、论文、口试、实验、研究报告等很少使用。这种单一的形式根本无法将各学科的特点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学》等,这些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也不相同,采用统一的闭卷考试是无法完成不同课程的不同目标和任务的。期末结束学校会一次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笔试有形式统一、试题范围广的特点,对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其题型陈旧呆板,客观题多而主观分析少,出现了一些学生临时突击、机械背诵或抄袭作弊的现象。通过访谈了解到,每年体育专业理论课考试题好多都是上届或者前几届考过的试题,因此,很多学生钻了笔试考试的空子。这样就很难准确、客观地衡量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在评卷方式上,采用的是谁监考谁阅卷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却存在严重的弊端。首先,对于一些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有些老师对相关内容了解并不十分透彻,所以在评卷的客观性上存在问题。其次,由于评卷过程中没有密封试卷,所以评卷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人情因素,甚至有些时候出现擅自篡改试卷的现象,所以在评卷的公平性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

(2)评价内容分析

从评价内容调查一览表(见表5)可以看出,有73.1%的学生认为评价内容为纯理论知识,有21.5%的学生认为评价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这说明了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考什么和怎样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现实的考试中,利于考核知识记忆而不利于能力的考核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客观题比例较大。一般来说,客观题解题答案标准单一,且解答方法简单,加之问题设计方式侧重于“会与不会”,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即使是主观题,由于教师在评卷时主要是依据书本或讲授内容给分,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容易造成教师教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有一句话“上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应该是对当前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评价制度的最好写照。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思想上不够重视,直到考试前一两周临时“抱佛脚”。这种考试的结果只能使学生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结 论

1.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教学硬件设施优良,为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但没有体育专业理论课的相关实验设备,是影响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因素。

2.课程设置欠佳,专业理论课课时安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3.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求。教师选取教学内容不全面,教学手段单一、滞后。

4.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态度不端正,动机不积极,兴趣不高,上课不认真听讲,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5.专业理论课教学评价不完善,评价内容灵活性不高,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的掌握程度,评价方式存在单一且不合理的现象。

对策与建议

1.加强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软硬件建设

继续加大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增加专业理论课教师数量与质量;完善实验设备,合理安排实验课,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2.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要求标准,选择实用性较高的课本教材,做到不脱离实际。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尽量避免技术课和理论课的冲突,为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氛围。

3.教师教学改革

精简课堂授课内容,加强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分离教学。

4.端正学生态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态度。改变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乐趣,使学生愿意学习专业理论课。

5.改革教学评价制度,促进创新教育

考试内容应当体现体育学科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点面结合。考试方法多元化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在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开卷考试、论文写作、实验操作等形式,提高它们在考试中的应用比例。加强考试监督力度,成立专门的考试监督小组,全程O督考试过程。将考试试卷集中密封处理,并由专门老师进行阅卷。

参考文献:

[1]曾小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究》,《科技资讯》2011年第15期,第198页。

[2]高春花:《浅谈体育院系学生理论课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科技信息》2011年第27期,第187页。

[3]范春金:《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逃课现象及其对策分析》,2007年第4期,第63-64页。

[4]喻江玲、张文仙:《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理论课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第13期,第202页。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质量保障;导师队伍;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m2)03-115-02

一、对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殊性的认识

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术研究是特定职业背景下的研究,更强调应用研究与实践探究。

1 学术性要求不同。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同于学术性硕士,学生毕业后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教师职业背景的工作。学术性要求不宜过高,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专业性,研究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的重点是学位获得者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实践体验要求不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带有明显教师职业特点的专业学位,是培养教师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实践性,都对实践体验有一定的要求。然而,这种要求却是不同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强调的实践体验是探究性实践,即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育中,实践是探究和反思的对象。实践体验在全日制专业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这种实践体验要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和融合。职业教育也强调实践,但这种实践更多的是订单式的生存技能训练,是以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的。

3 “2―2―3”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学位办相关的文件精神,围绕如何开展“高校与行业”联合办学这一核心问题,提出“双平台、双导师、三阶段”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2―2―3”培养模式,实现高校教学平台与基础教育实践平台对接,校内专职导师与校外聘任导师共同培养,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论文创新三阶段有机融合,最终完成职业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1)双赢互利:高校教学平台与基础教育实践平台(行业)对接。作为教育管理平台的高校与实践培养平台的行业深度融合,双向合作。双方将围绕招生就业、实践性教学、双导师队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课题与项目设立等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行业作为人才培养终端,有权提出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指导教学过程、测试学生能力,高校通过与行业部门共建实习实践及就业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保障和服务。高校作为教育管理平台,拟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训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学生实习实践活动。高校吸纳行业精英来校讲座、授课,行业结合自身需要设立应用项目或为高校完成应用项目(课题)提供便利条件。通过促进高校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互动、互助,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赢,共谋发展。

(2)优势互补:校内专职导师与校外聘任导师共同培养。张尧学院士在《新指标体系下扎实开展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一文中谈道:“高职院校要保持少而精的专职的专业老师、加强和扩大兼职的专业课教师,要加强一点基础课的老师。学校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要像做网站一样,只做成门户,把不同的资源联系起来……不断地持续发展教学队伍。”L2’在应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数剧增而导师及实践课任课教师缺乏的难题时,上述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值得借鉴。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调研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教学与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导师制”可以发挥双方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人才优势。

(3)科学育人:“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论文创新”三个阶段有机融合。“理论学习、实习实践、论文创新”三个阶段,对应着人才培养中知识学习与能力增长过程中“理论一实践一反思与升华”的科学规律,体现了专业学位的培养主旨。学生为解决实践问题,首先进行理论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充分的实习实践和项目合作,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提高技能,最后经过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反思,推进认识与技能的升华。以学制2年为例,在教学安排上具体采用“1+0.5+0.5”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一学年的理论学习,一学期的实习实践,一学期的实践成果总结与研究创新并完成学位论文。实习实践可采用深入行业一线“见习+顶岗实践+调查研究+应用项目研究”等多种实践方式综合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也需要撰写学位论文,但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必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字数可灵活确定。在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基础教育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质量保障

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是影响教育硕士质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也是教育硕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导师队伍素质制约着教育硕士课堂教学和论文研究等关键环节的质量。实习基地建设是教育硕士整体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教师专业化雏形形成的重要的硬件保障。同时,这两方面工作也是贯彻落实教育硕士培养工作思路和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这两方面进行了如下尝试。

1 导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聘任与考核机制。为突出教育硕士培养的特点,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优质长效发展,学校统筹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引进、聘任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育硕士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根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点,制定了《教育硕士导师遴选办法》,规定了教育硕士专、兼职指导教师的遴选条件与程序,允许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学一线教师担任教育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同时,为保证教育硕士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教育硕士教师聘任考核管理办法》,规定了教育硕士专兼职教师的聘任考核标准和教学科研评价标准,实行教育硕士指导教师单独聘任、单列考核、挂职锻炼等办法,提高了教育硕士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活力,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 实习基地建设:强化管理,巩固与开拓。实习基地是完成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实习和见习任务的第二课堂,也是检验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场所。为给教育硕士实践教学与研究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学校依托教师教育在哈尔滨市基础教育学校中创建实习基地,强化“大学一中小学校”合作办学模式,加强对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一批特色鲜明、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育硕士实习基地,如哈师大附中、哈三中。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期间,学校也派出具有实习指导经验的教师,同实习基地学校学科教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教育实习,大学教师也会在中小学教育现场汲取鲜活的实践智慧,反哺大学教师教育,提高学科教育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同时,研究生学院进行督察管理,协调各种关系。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增强择业的本领和能力。因此,我们在选择实习学校的时候,不仅考虑了实习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将研究生的实习与未来就业紧密结合。也就是说,在实习学校的选择上不仅考虑了地域的优势,还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对实习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

为巩固实习基地建设的成就,拓宽实习地区,形成稳定、持久的实习基地,学校拟与哈市以外的黑龙江省其他地区及辽宁、吉林等地地方教育机构合作建立实习和就业结合的基地,为实习基地学校教师提供免费的骨干教师培训及校长培训,采取集中面授、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方式,免费为实习基地学校在职教师提供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学科素养与从教能力,提升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1-0049-05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困境

上世纪80年代初,“教师知识”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焦点议题。多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不同理论的观照下,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教师知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班级管理知识、教育伦理与法规知识、学生与学习的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环境知识、实践性知识等。这些知识广泛分布于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含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涉及广泛的普通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多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课程包括某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如语文或数学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课程包含的知识也很丰富,与教育教学、课程、学生与学习、班级管理等有关的理论知识都包含其中。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环境知识等。可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反映了当前有关教师知识的研究广度。同时,各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的差异,也反映出人们对教师知识的理解各不相同。乔勇曾统计过上海师大、南京师大和杭州师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学分比例(见下表),发现三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差异悬殊。上海师大偏重学科专业课程,南京师大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过重,杭州师大的三类课程比例则相对均衡,这反映了各师范院校对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对师范生的专业涵养作用认识不一致。另外,三所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比例都较小,说明人们对教育实践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三所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呈现的问题反映出人们对于教师知识理解上的差异与偏误。如果更深入地调查与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我们则会发现更多的实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识教育课程难以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

通识教育并非要求文科学生学些理科知识,或者理科学生有些文学艺术修养那么简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其目的而言,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由此可见,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其核心价值是“人”的培养。这里的“人”不是某种职业人,而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民。它强调的知识不是与做事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与“做人”相关联。因此,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拓宽视野、避免偏狭,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3]。

仅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来看,大多数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比在30%-40%之间,比例充足;但若具体分析其课程结构和实施现状,我们会发现,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真谛,没有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中起点的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四年制),另一类是初中起点的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五年制)。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是“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选修(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其中,必修课程中的政治与外语的课时占比过半。这种模式过于强调政治理论的灌输,过于关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考级科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知识虽被纳入选修课中,但选修课程设置“‘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已经成为我国大学通选课的通病”[4],再加上多数师范院校对选修课程的开设与考核管理比较随意,致使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育人目标。

一般来说,专科类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大而全,必修课程权重在90%以上,选修课相当少,比例明显不足,且内容单一,难以有效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现代师范生。以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方向)通识教育课程为例,主要开设了政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文选、现代汉语、写作、语言实践、数学(含高等数学)、英语(含大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基础、课件制作、品德发展共计20门课程。通识选修课包括两门课程: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类、艺术与体育类。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大都在前3年的学习中完成,以高中阶段的基础文化课程为主,具有高中学历补偿的性质。课程设置多以分科为主,虽然内容全面,但没有根据初等教师教育的培养特点实现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而且学生“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背离了通识教育的真谛”[5]。

2.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教与学的知识比例失衡

绝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课时与学分比例最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两类,学科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教什么”,而教育专业知识反映的是“怎么教”。在这两类知识中,多数师范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偏重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构成了师范生未来从事学科教学的知识基础,的确很重要,不过,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教师所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是呈正相关的,但超过一定的水平后,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质量之间就不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了。[6]同时,我国的小学教育是以综合课程为主,与中学的分科课程相比,课程的学科性相对较弱,而综合性则比较强。因此,小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不需要太精深,不要过于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度挖掘,而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小学教育工作的难点是怎样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弱的小学生,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学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更应该重视“怎么教”这一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当前,反映教育专业知识的教育专业课程不再是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这“老三门”,而是在“老三门”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专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主要学习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小学心理学、教育技艺(如普通话、三字、计算机等)和学科教材教法等课程。本科类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有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一些教育技艺训练课程等,选修课程主要有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伦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心理学史、教育研究方法等。

从上述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分析来看,师范院校关注的重点是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的知识,却对小学生“学”的知识的关注不够。虽然个别课程涉及到小学生“学”的知识,但远不及教师“教”的知识那么有体系有深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没有改变“教师中心”的倾向,就难以真正培养出会“教学”(此处的“教学”,不妨理解为“教会学生学”)的师范生,难以扭转小学教学重教轻学的局面。

3.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绩效难以体现

随着人们对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性认识的深入,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越来越受重视,所占的课时和学分比例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加,当前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但是,提高实践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比例并不必然地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课程依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管理障碍,课程实施效果难如人意。

首先,偏重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而对实践过程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的关注不够。以实习为例,大多数师范院校将实习时间置于最后一学期,而且很多学校都让学生回原籍所在地自主联系学校进行实习,这必然造成实习学校比较分散,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之间的联系也就处于松散状态,师范院校难以对师范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具体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监督。

其次,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度低。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师范院校期望师范生在具备一定教育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习将所学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教育实践,通过毕业课题的研究实现运用教育理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因此,将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完成。这样的安排看似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理论取向”的高校教师指导师范生撰写毕业论文,“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指导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二者各自为政的指导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很难帮助师范生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实践运用—解决现实问题的再实践”的线性模式使得“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孤立于教师教育的所有其它课程”[7]。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是教育实践课程绩效难以评估的重要原因。

第三,教育实践课程缺乏对教育反思的有效关注。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让师范生观察和模仿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常规工作流程,掌握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基础的教育教学技能。观察与模仿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师范生应该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和突发问题处理等方面的技艺。但是,如果教育实践只停留在观察和模仿别人的层面,则会使师范生失去教育教学的主体性,成为缺乏实践智慧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学能力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师范生实践智慧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教育教学的自觉反思。反思是有层次的,范梅南(Max Van Manen)将反思划分为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理解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技术性反思主要关注应用知识以便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理解性反思旨在调查、质疑和澄清最终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活动背后的假设,批判性反思则关注教育所存在的更大的背景。[8]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比较关注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落实、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内容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就是这种技术性反思,也多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指导教师很少要求师范生审视自身实践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探究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背景,缺乏对理解性反思与批判性反思的训练。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经验没有经过逐级提升的多层次反思,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就很难真正结合起来,教育实践课程的绩效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破解方略

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通识教育的设置空间

当前,无论是本科类还是专科类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模式,都没能有效承担通识教育的重任,因此,要对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有效拓展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

从通识教育课程内部结构看,本科师范院校的通识必修课程权重占比一般都超过60%,而且政治与外语两门学科的课时占比相当高,极大压缩了人文、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拓展空间。如何在保持现有课程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释放出更大的通识教育空间?一种改进思路是在通识教育课程内部进行整合拓展。有学者提出“可以适当减少外语学分,增设大学语文课程”,“将政治课程进行扩展,扩展到更广阔的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现有的通识选修课整合设计”[9]。另一种思路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拓展。这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有广泛的、本质的意义,它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它必然包含着专业教育,但又超越了专业教育”[10]。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事实上,专业教育中的不少领域都与通识教育重合。譬如:教育专业课程中的法律法规、教师伦理、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与政治理论课程整合;专业技能中的课件制作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至于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文化心理学等,更是跨越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综合性课程。

2.重构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扩充儿童专业课程内容

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首先应该要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儿童。日本很多大学突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的界限,以儿童为中心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从儿童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程内容。[11]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要关注儿童的文化背景与特点,关注儿童学习的类型、特性及其规律,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增设以儿童文化与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学科专业课程、教师专业课程和儿童专业课程“三课鼎立”的格局。儿童专业课程可根据条件开设小学生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与儿童教育、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人际交往与儿童发展、小学生心理辅导、小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儿童的学习与行为研究等学科知识。学科课程与教师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综合性的特点,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强调综合性,进一步充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3.改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施绩效

在课堂中,真正主导小学教师教学的是其实践性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则源于职前教师教育中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不断的双向建构。然而,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仍没有改变“先理论学习后集中实践”的模式。这种分离模式的长期存在有其制度性根源:由于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度上的强力支持,一些小学因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往往不愿意接收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导致教育实践模式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推进。因此,要对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根本上的改革,首先要获取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度上的支持,将接纳师范生进校教育实践纳入小学工作考核的范围之内。其次,与实习小学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关系,从主观上激发他们参与师范生教育实践工作的积极性。第三,形成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模式,将实践时间与实践内容分散于四年或五年的各学习时段中,并注重实践过程的反思。这样的课程模式会使师范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及时理解理论,并学会用理论去分析、反思实践,如此循环往复,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了解,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第四,加强对教育实习的过程管理。教育实习由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带队教师与小学指导教师共同全程管理。师范院校的指导教师在实习生实习期间进行教育教学的理论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对自身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构架教学理论与实践体验的桥梁。小学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与班队管理进行具体指导,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价。师范院校的带队教师组织协调实习生、实习学校、师范院校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他们适应实习环境,提供支持信息,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第五,将反思渗透到实践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实践反思不是一次性的实结,而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在实践课程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反思形式,如撰写观察日志和教育随笔、组织专题研讨和个案交流、进行案例教学和行动研究等。反思过程中,既强调对教育教学本身的反思,也要强调对教育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文化和家庭背景进行意义性反思。

20多年来,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实践中进行,尤其是实践课程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它毕竟是一门新兴专业,不成熟的地方在所难免。因此,仍然需要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实践、研究与再实践。只有坚持创新性研究,才能将小学教育打造为成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

参考文献:

[1]乔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1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7.

[3][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

[5]曲海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

[6]李其龙,陈永明,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

[7]骆琤.中美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89.

[8]王艳玲.教师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

[9]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10]易逢荣,曾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萍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1]惠中.日本大学儿童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以日本东大阪大学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0).

Dilemmas in an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Primary Education Major

GU Guo-bing

(Nantong Higher Normal Institute, Nantong 226001, China)

专业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适应我国东北地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拟培养出适合我国东北的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