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论文(精选5篇)

  • 测量实训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Key word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materials construction;system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52-02 0 引言 测绘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测绘…

测量实训论文(精选5篇)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第1篇

Abstract: Surveying and mapping specialty of higher occupation technique education is a very practical specialty,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This paper focus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pecialty training base on today's occupation education field, construct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training base,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nd level of strengthen graduates, so as to better serve the teaching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specialty.

关键词: 生产性实训基地;素材建设;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materials construction;system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52-02

0 引言

测绘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测绘专业毕业生适应测绘工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实训环节教学主要依赖于实训基地的条件及实训环节教学的细节。测绘工程各主干课的教学安排中,教学实习占有教学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三个方面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2]。

1 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1.1 校内测绘实践教学功能 测绘专业实训基地主要解决测绘类及相关专业的测绘类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学。实训环节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能体现测绘工作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能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测绘工作过程,在锻炼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1.2 对外测绘技术服务功能 利用测绘实训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仪器设备,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测绘类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开展测绘展业技术应用和项目合作,努力实现产学结合。将测绘技术服务与测绘类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效果,克服模拟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些不足,同时也能提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1.3 对外测绘技术培训功能 测绘实训基地除了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外,还应开展对各地区基层的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测绘技能培训。培训对象:各基层水利站、水文站、土地所等。

1.4 测绘职业技能鉴定功能 目前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对上岗证、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越来越重视。测绘实训基地利用其技术、设备和场地,可向当地人社部门或劳动部门申请设立测绘职业技能鉴定站或鉴定所,从而开展校内学生及校外相关单位测绘技术人员的测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社会。

2 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2.1 科学规范化原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类仪器出现升级换代快的特点,因此学校在规划设备数量及购置计划时,应分批次、分缓急、分步骤地科学地制定实训基地设备采购,科学地利用现有设备,规范设备使用过程。另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充分地加强内涵建设,在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实训环节各种资料收集、实训科目素材积累、实训考核方法研究、实训质量评价手段探索等方面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实训基地在高职测绘专业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投入通常较大,测绘仪器设备升级换代也较快,要使得高职学校教育跟上测绘技术发展步伐,其投入是相当大的。所以测绘实训基地应该在保证学校常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寻找机会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承担部分测绘实践项目,通过实训基地自身盈利补充基地设备维护和更新发生的大量的费用,做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产性测绘实训基地。

3 测绘实训基地教学素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各种测量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运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要使测绘实训基地发挥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在硬件设备上升级换代不断加强,更需要在实训基地各门实训课程的素材积累方面不断努力,这样才能使实训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老师安排实训课程方便快捷、省时高效,学生学习起来素材丰富,流程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训项目基本内容建设、实训项目教学方案建设、实训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实训环节考评指标体系、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方法等。

4 测绘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营制度建设

规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式,实训基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4]。

良好的管理和运营制度是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功能的基础,要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职责、仪器设备使用、实训环节开展等制定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实训设备使用申请制度、实训设备领取登记制度、实训设备用后检查制度、实训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训室工作人员的职责、测量实训环节基本要求、精密测绘仪器使用要求、测绘仪器管理使用要求、测绘仪器使用方法要求、测绘仪器维护保养要求等。

5 结论

测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校内实践教学、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其开发性和共享性,增强基地自身造血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加强其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各类实践环节课程教学素材,加强教学资料积累;不断完善各类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强化实训基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昌华等.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J].测绘工程,2005(3):75-76.

[2]邓军等.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136-137.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企业对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开设的《工程测量》课程,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上。由于实训教学仪器的短缺,或者是学校重视实训程度低于理论教学等多种原因,工程测量实训教学很难落实到实处。学生不能真正的在学校中掌握到测量仪器操作能力,而理论知识又在今后的的企业工作中应用狭窄。针对这种情况,总结院校的多年教学经验和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采取了“2+4+1”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的充分结合,圆满顺利的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下面就该教学模式简单介绍如下:

一、理论教学“2+4+1”教学模式中的“2”代表理论教学为2学时。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随着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如可将工程测量中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场地应用测量内容详细讲解,略讲或者不讲测量误差等章节,可以将这类内容列为兴趣资料,由学生课后独立学习。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以往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方法,实施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构造及操作过程时,可采用播放DVD视频录像与实物现场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产生了视觉记忆,也可以使学生直观观察并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令学生很快熟悉测量仪器,还有利于学生对仪器操作的掌握;讲解讲解地形图的应用时,采用PPT技术,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践教学 “2+4+1”教学模式中的“4”代表实践教学为4学时。《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工程测量的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

《工程测量》实践课程采用“练习——任务——竞赛”模式进行教学。练习是针对学生初步掌握仪器操作和测量的基本知识后,分组做简单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练习,熟悉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为下一步的任务环节做准备;根据《工程测量实训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对不同的测量小组分派不同的测量任务,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测量实习,可以做到合理分工,统一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测量工作;最后一个内容就是竞赛,当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下发的所有任务,并且牢固的掌握了工程测量的实践技能后,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好技能,还要将技能学精。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就一项难度系数高的实训任务发放给所有的小组,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小组以最快、最好、最准完成这项任务。“练习——任务——竞赛”模式的实践教学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核心构建的课程体系。

三、内业管理

“2+4+1”教学模式中的“1”代表内业管理为1学时。工程测量的内业管理相对于外业工作同样作用,是保证外业测量数据处理的重要措施。从目前大多数的工程测量实践来看,其工程外业测量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测量数据需要处理,尤其是对于大型项目的测量工程来说,其测量数据的内业进行不仅仅是简单地采用人手就可以进行计算以及处理,对这些测量数据处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测量结果处理的准确性,会误导工程顺利进行,严重情况下,还会引起工程局部返工甚至报废,并延误施工工期,给工程项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社会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工程测量的内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测量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快速的运算处理。

学生对所有工程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和签字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做到任务完成后交指导教师检查。测量小组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为避免测量差错,小组人员必须对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实行两人一组复核,工程测量数据资料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测量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好姓名和日期,最后汇总交指导教师。

四、考核方式

工程测量学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考试的形式,采用理论水平测试与实践测试双重机制考核,其中包括理论考试(40%)、平时成绩(10%)、课堂实训(30%)和综合实训(20%)。课程侧重实训技能的考核,以技能训练促进知识的掌握。

《工程测量》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职业院校均已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无固定法则,而是在于开拓和优化。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拼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将《工程测量》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唐传平.论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3

[2]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测量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多种测绘仪器、测量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高职工程测量学是土木类各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测量学在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工程测量贯穿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从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到竣工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的阶段,测量技术能够提供各种比例的地形图和地形资料,以及地质勘测、水文地质勘测和水文测量的数据;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为工程项目建立完整的施工控制网,把图纸上的设计逐一测设到地面上;在施工运营管理阶段,通过对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对不正常现象进行探讨分析,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测量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测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显现出了一定的弊端,不利于新型测量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测量工作者,使高职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探索《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1、工程测量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陈旧,授课内容增加与课时不足的矛盾

现有的教材多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理论知识比较多,案例较少,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制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而深,专业技能训练无法体现,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等往往滞后,同时教材中对于仪器的主要介绍仍然是老式仪器的介绍,对于现阶段常用的仪器只是做简单的介绍,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也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而且随着各种测绘新理论、 新技术的融入,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技术正向着内外一体化、智能化、测量过程的可控化、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测量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自动化、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发展,使得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而工程测量课程的学时依然保持不变,有的甚至略有减少。由于教学内容增加而课时不变甚至减少使得教师必须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使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选取上有所创新。

1.2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目前,以3 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全站仪数字化机助成图、精密水准仪、G P S 等先进的仪器也已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但是这些仪器在高职院校中还得不到普及,同时相关的测量软件如CASS、Mapgis等测量软件普遍缺乏。有些学校虽然有这些较先进的仪器,但是仪器数量少,而班级人数多,使得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动手操作,有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确从头到尾都因为没有仪器而不能开展相关实训,高职培养的都是一线技术型人才,而在相关课程上,学生只能学习理论而不知实际技术,从而导致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能很快上手,直接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培养学校教学质量的质疑。

1.3实训教学内容少、与考核不关联

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操作性很强,通过实训能很好的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常在教学过程我们把实训分为课间实训、集中实训、测量竞赛。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一体化实训教室,凡是涉及到具体仪器操作及使用都要另行安排时间,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并不佳;同时因课时不足、其他课程安排占据时间多、以及实训场所条件不足等原因,实训课安排不了,尤其是实训周通常都不能批准下来,有的能批准下来但是时间很短,因此常常只能进行最基础的测量实训,而在涉及本专业的相关测量工作实训常常无法展开,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完全的掌握相关的技术。由于教学条件及实训场所的限制,有些学校很少开展测量竞赛,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的仍旧是老套的理论考试加平时成绩的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在实训课上基本不动手操作,认为只要有人把数据测出来就行的心态来学习课程,这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仍有很多的高职院校未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测量等级技能鉴定,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2教学改革的探讨

2.1 适当增加课时、鼓励自编教材

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增加课时,保证教学能有效的完成。在教材的选取上,可以选用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教材,既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注重其实用性,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一方面更有利于教学,另一方面也让任课教师能进一步深化自己所教科目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基本概念、基本仪器的使用要重点讲解,尤其对技能的操作方面要做相关的现场演示;对现在常用的一些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手段要有基本的讲授,同时以多媒体、 参观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工程测量的最新发展,开拓学生的视野。

2.2引进先进仪器设备

学校应增加对测量仪器的资金投入,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以解决实验仪器设备滞后及数量不足等问题。同时,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2.3 实训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目前,实训教学通常采用的是课间实训和集中实训两种形式,有的甚至只有课间实训这一种形式,而且通常实训不进行考核,所有使得学生在实训中不参与、 学习散漫等情况。工程测量的理论教学中,往往会讲到仪器的操作示范等相关内容,然而现今的教学模式中,很多高校都没有相关的一体化教室,使得教与做不能一体,这样常常导致学生没多大兴趣,在下一堂课上课的时候对上堂课讲的东西没印象。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只需要考取测量员证书,而这类证书只需要进行理论考试,不需要实践操作,往往让学生抱着实践学不学都无所谓的心态去看待这门课程,导致在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迅速上手工作。此外,学校应该加大集中实训的可是比例,教师在集中实训的时候,应选取合适的测量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每年都有创新,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动手训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在考核上,我们应把实训作为考试的一部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每年可以举办测量竞赛,以相应的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比赛中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了实训技能,也能更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校评定的成绩被企业认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要的一线技术型人才。随着测量学科的不断发展,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应现代需要的综合型测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文武,王甲迎.进一步完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探讨[J].群文天地,2012年13期.

[2] 王建英,颜加斌.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测量》实验教学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年15期.

[3] 魏丽丽.高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5期.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第4篇

本研究意为分析栏架组合训练对跨栏运动员身体协调素质的干预效果,从而为青少年跨栏运动员协调素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期望对跨栏运动员运动训练及成绩的提高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36名跨栏运动员(二级以上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全部为男性,年龄为18-22岁,分为栏架组合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阅读跨栏方面的书籍,利用CNKI数据库,查阅大量关于跨栏及栏架组合训练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2.2.2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本文的逻辑分析提供依据。

2.2.3实验法

跨栏的协调性更多的是上下肢的协调,上肢摆动和下肢蹬伸,尤其是过栏动作,栏上技术。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听取意见筛选出适合田径运动员的协调素质测试方法,即为前进、后退、“T”型跑。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测试,随后根据各组间成绩、身高体重进行调整,使各组之间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之后开始组织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干预训练。干预方案为:对照组同学按照正常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实验组同学在每星期训练课中,选取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三天,在训练准备活动结束后,正式训练内容开始之前进行三项栏架组合练习,具体训练内容如下:

干预训练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干预前的相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前后测试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实验后各组数据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前进跑成绩结果与分析

前进跑测量的是运动员正常向前跑动的直线三十米距离,在跑动过程中运动员采取站立式起跑。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量每组每位运动员前进跑成绩,每位运动员各测量三次前进跑成绩,测完后取三次的平均成绩计入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前进跑测试中,小组平均成绩由3.71秒提高到3.62秒,成绩有所提高;对照组在前进跑测试中成绩由3.73秒提高到3.70秒,成绩略微有所提高,但不是十分明显。

3.2实验前后后退跑成绩结果与分析

在后退跑测试之前,先向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讲述后退跑跑步要领,后退跑动作要领:上肢放松,脚后跟抬起,用脚前掌跑步,双臂摆动与身体平衡相配合。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量每组每位运动员后退跑成绩,每位运动员各测量三次成绩,测完后取三次的平均成绩计入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后退跑y试中,小组平均成绩由10.81秒提高到9.96秒,提高幅度将近1秒;对照组成绩由10.69秒提高到10.58秒,成绩也略微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

3.3实验前后T型跑成绩结果与分析

T型跑是将标志物摆放为“T”字型,横向摆放三个标志物,中间摆放一个,左右两个标志物各距中间标志物5米,纵向标志物在距离横向中心标志物5米处摆放。将4个标志物从横向最左边标志物开始标号,一次标为1,2,3,纵向最下面标志物为4,测试人员的跑动顺序为1-2-3-2-4-2-1,从1号标志物开始,跑回1号标志物结束。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后分别测量每组每位运动员“T”型跑成绩,每位运动员各测量三次成绩,测完后取三次的平均成绩计入结果。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在T型跑测试中,小组平均成绩由10.67秒提高到9.12秒,成绩提高幅度相比前进跑和后退跑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对照组成绩由11.01秒提高到10.87秒,成绩也略微有所提高。

3.4实验前后110米跨栏专项成绩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后,为了测验栏架组合训练是否会对运动员110米跨栏专项成绩有所影响,在测试前进跑,后退跑及T型跑时,也测试了实验对象的110米跨栏专项成绩,测试成绩如下: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在专项百米测试中成绩由15.47秒提高到15.36秒,对照组成绩由15.49秒提高到15.20秒,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跨栏专项成绩都有增长,但实验组增长幅度较对照组大。

4.结论与建议

测量实训论文范文第5篇

新仪器新设备投入不足:近年来,除专业野外测量队以外,其余野外测量工作还仅滿足于测点放线等工作,新的全站仪、GPS定位等先进设备使用和投入不足,这不仅影响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限制了测量工作人员操作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接受速度慢:由于地质勘查单位分布分散,长年野外作业,经常远离大城市,接收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渠道较少。有些地勘单位野外测量人员长期不足,又忙于工作,没有机会抽出时间系统地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加之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地质测量理论和知识更新发展又快,学习和培训跟不上,与社会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总体实力机构设置有待加强

测量工作总体实力有待加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公司)现有测量工作人员13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3名。有两个单位分别具有测量甲级和乙级资质,其它单位仅有丙级资质,这些单位曾经奋战在陕西和西北地质勘探一线,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地质测量工作相对于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比较滞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工程测量人员大多忙于常规的地质测量工作,对新理论、复杂工程条件下测量工作接触少,承担较大工程测量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多年来全局(公司)机关仅有1名测量主管人员,下属各队地质科有的设有测量主管有的没有,各野外分队(除测量分队外)仅有测量人员,没有测量技术行政管理组织,不利于单位测量工作长远规划和接序发展。总之目前地勘测量科研人员数量少,科技攻关能力弱,科技成果较少,难以适应公司“地勘立局,矿业兴局,多元发展”的工作需要。

对策

1建立管理体系更新仪器设备

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要建立自上而下“局、队、分队”不同层级的测量技术管理网络,根据不同单位规模和技术要求,赋予相应的技术(行政)管理权限,以便进行技术规划和管理、人员交流和培训、队伍建设和长远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仪器设备:相对于地勘其它设备,测量仪器设备投入费用并不大。只要局队重视,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配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使单位测量人员不断学习,使测量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同步。

2配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配备和充实足够的工作人员:各野外地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测量人员。要把测量人才发展纳入局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生中逐年补充优秀学员以充实队伍和培育新鲜血液,形成测量人才在学历、职称和年龄上的梯队结构。加强培训,提高广大测量工作者技能和水平:局队要制定测量人员培训提高计划,分批次分层次逐年提高测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每年安排适量测量人员到高校及工程单位去学习和深造,更新测量人员知识和能力体系,并聘请高校教师、技术专家进行新理论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讲座,拓展测量人员视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局“5511”人才培训工程,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导师制”,技术工人“师徒制”,签定“导师(师傅)与学员(徒弟)培养责任书”,落实培训内容,在工作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加强对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考核,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工资定级等范围,逐年提高测量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

3提高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省测绘学会及各分会举办的测量年会和技术研讨活动,鼓励测量技术人员撰写测量技术论文,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各层次的技术合作,共同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疑难问题。根据国家和行业技术发展需求,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确立不同层次科研课题(或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和同级单位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和相关科研单位合作,有步骤地破解工程建设中的系统性技术难题,比如,煤田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现代矿井地质与测量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如何发挥其在现代矿井地质预报和地质保障中的作用等。通过这些技术攻关,提高煤田地质勘查单位测量人员综合技术能力,提升单位测量工作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鼓励引导测量人员从事测量科研工作。建立课题申报立项制度,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完善科研激励和奖励制度,确保测量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课题有经费有制度有保障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