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精选5篇)

  •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的能力。包含三方面要素。为胜任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即职业任职资格,职业任职资格,通过国家相关考试而获得;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素质;对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保险营销员只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精选5篇)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职业标准 职业资格 校企合作

一、职业能力的涵义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的能力。包含三方面要素。为胜任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能力,即职业任职资格,职业任职资格,通过国家相关考试而获得;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素质;对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

例如:一位保险营销员只有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开发客户和管理客户能力,对客户需求的分析能力,对保险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金融理财知识的熟知等;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说明了一个人在选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是一个人在该职业中是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二、德、瑞、澳、英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1、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德国制造象征着质量的保证。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特点如下。

(1)两个学习地点――企业与职业学校。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

(2)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在企业,他们是学徒, 在职业学校,他们是学生。

(3)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这种专职的或兼职的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

(4)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5)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6)两种考试――实训技能考试与专业知识考试。

(7)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2、瑞士的职业教育模式

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下几点。

(1)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运行落实“三元制”模式,即联邦政府、各州以及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其中。瑞士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法》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州以及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责任与义务,并指明职业教育与培训处于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采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行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瑞士大约有99.7%的中小型企业愿意提供学徒培训;行业组织发达,许多组织都拥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协助培训学徒。

(3)系统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与培训机构。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开始接触了解职业技能教育训练课程和学徒职位等信息;初中阶段必须参加初级中等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初中毕业后,一部分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接受学徒训练培养,一部分选择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3、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新型的现代学徒制度”――技术与继续教育模式。

(1)“新型的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职业能力本位”,即学员80%的时间在工作场所进行工作本位的学习,只有20%的时间在学校进行学校本位的学习。

(2)行业组织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统一的证书制度。

(3)办学机制灵活,课程内容的模块式结构,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相沟通。

(4)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任职教师必须要有3―5年的行业专业工作经验,同时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英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1)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全程渗透。孩子从4岁开始就接受职业教育的要素,5―16岁分为4各阶段,各阶段包含了职业基础课:交流与交往、与人合作、计划等内容,实践操作能力课:加工技能课(全加工、木加工、等)、绘图课(地理、交通、标识、房屋建筑及布置等),家政、保健、秘书、电工、电子技术等等;16岁以上的学生由延续教育体制提供学术教育的预科或中高等职业教育。

(2)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学历教育文凭相对应制度。全国实施统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所有职业资格分五个等级,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标准:NVQ Level 1- NVQ Level 5 。政府规定,NVQ Level 1相当于1-3门课程的普通中等职业教育证书,NVQ Level 2相当于四门课程、成绩为A-C的普通中等职业教育证书,NVQ Level 3相当中等职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拿到这一证书者可以直升大学,NVQ Level 4相当于大学学士学位,NVQ Level 5相当于研究生学位。

(3)产业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导。产业界参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与教育机构人员双向交流,主导职业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举办职业培训,为教育机构提供实践课堂。

综上所述,德、瑞、澳、英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是:法律保障制度完善,建立了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企业主导和渗透,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过程是围绕着“提升职业能力素质”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5、德、瑞、澳、英四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纵观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做得好的如广东工程职业学院,与世界知名跨国企业迅达(中国)电梯公司合作,在共建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基础上,成立全国首个电梯技术学院,聘请迅达(中国)电梯公司高管担任院长,实行“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五届毕业生全部就业于瑞士迅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著名跨国企业、国有大型企业。但是,仍有很多专业,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实现深度校企合作难度大,校企合作停留在简单的“到企业参观”,实训课程缺乏企业的“专家”辅导,有的专业没有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培训的教学环节。

借鉴发达国家德、瑞、澳、英四国职业教育模式,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必要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进行改革。

在宏观层面上,一方面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发

展架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全程化渗透的发展架构;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同步发展,建议参考建立类似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和学历教育文凭相对应制度”。

在中观层面上,要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建立一套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培养职业人才的制度,同时政府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在微观层面上,各职业院校,在国家“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大政方针指导下,既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职业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设计、教材、师资等方面,均应围绕着“提升职业能力素质”这一目标开展。

三、职业学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途径

围绕着“提升职业能力素质”这一目标,以经济管理(金融保险)

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在此提出现阶段实现提升职业学院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途径。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明确,职业岗位群要清晰。经济管理(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金融保险业务及与其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岗位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掌握金融保险专业基本知识、相关经济和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金融产品营销服务技能和服务客户的沟通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素质职业型人才(“一技之长”指在保险业务方面具有特长,“综合素质”指具备从事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素质)。相关的职业岗位包括:在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公司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从事与金融保险、个人理财、客户服务以及经济业务和管理等相关的业务。

(2)严格“双证书”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考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大学毕业时完成学业,顺利获得毕业证书。与经济管理(金融保险)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包括保险人资格证、保险经纪人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助理理财规划师、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

(3)明确专业核心能力。针对经济管理(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核心专业能力包括个人理财规划技能、客户服务沟通技能、金融产品营销技能、经济业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

(4)专业课程构建与职业标准对接。以我院经济管理(金融保险)专业为例,以职业生涯为主线的专业课程设置如表1,即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与岗位群对接。

2、落实工学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如表2,是《人身保险》课程设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

在目前教学条件下,在我院经济管理(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保险中介》,实践部分内容我们安排学生到寿险公司实习2周,以《保险中介》课程为例,让学生到保险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即可上岗,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实习的内容,既有专业技能的实战训练,也有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挥个性、挖掘潜能、树立信心、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的培育,有利于职业能力的提升。这种实战演练的实践最好安排2―3个月的时间。保险公司对新人进行实战演练培训的方法,已经具备“半学徒”性质的职业训练。成为正式“保险人”后,主管即成为新人的师傅,带动下属――“保险人”,学习成长和发展事业。

3、与时俱进的实训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手段,特别是实训教材,应当来自真实的业务生产一线,需要每年更新补充。目前,金融保险类实训教材非常缺乏,市场上没有与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相关的实训教材,这就需要专业教师收集资料编写相关实训教材,最好是校企合作编写实训教材,能够保证实训教材与时俱进。

(1)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作为的职业教育,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讲师,使实训实践课程能真实呈现生产过程,及时传递行业新技术、新发展,保证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方能真实全面地讲解和演绎业务流程,生动的教学直接带来好的课堂效果,真正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

(2)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才有可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需要在国家政策指导,学校政策支持下开展。

总之,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借鉴发达国家德、瑞、澳、英四国职业教育模式,围绕着“提升职业能力素质”这一目标,加大实训、实践的力度和学时,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教材、教师、校企合作方面要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4).

[2] 马鸿飞: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行为导向”教学法――赴德国学习考察报告[R].2010.

[3] 姜德刚:德、美、澳三国职业教育模式极其启示[J].渤海大学学报,2013(1).

[4] 匡冬平: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举措与成就[J].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2013(16).

[5] 李津军:英国职业教育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

[6]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范文第2篇

第三条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具备教师资格。第四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教师资格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包括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权限负责本地教师资格认定和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和实施工作。

第五条依法受理教师资格认定申请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

第二章资格认定条件

第六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第七条中国公民依照本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

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

历,对于确有特殊技艺者,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

第八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二)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少数方言复杂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标准;使用汉语和当地民族语言教学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普通话水平,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标准。

(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第九条高等学校拟聘任副教授以上教师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者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只需具备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三)项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资格认定申请

第十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每年春季、秋季各受理一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具体受理时间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受理申请期限内向相应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出申请,领取有关资料和表格。

第十二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在规定时间向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由本人填写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件一)一式两份;

(二)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三)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四)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六)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体检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其中必须包含“传染病”、“精神病史”项目。

申请认定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参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申请认定初级中学及其以上教师资格的,参照《高等师范学校招生体检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普通话水平测试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共同组织实施,对合格者颁发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第十五条申请人思想品德情况的鉴定或者证明材料按照《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见附件二)要求填写。在职申请人,该表由其工作单位填写;非在职申请人,该表由其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填写。应届毕业生由毕业学校负责提供鉴定。必要时,有关单位可应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要求提供更为详细的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第十七条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费用。但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生不缴纳认定费用。

第四章资格认定

第十八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第十九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组织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根据需要成立若干小组,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测试办法和标准组织面试、试讲,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或者依法接受委托的高等学校。

第二十条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在受理申请期限终止之日起30个法定工作日内作出是否认定教师资格的结论,并将认定结果通知申请人。符合法定的认定条件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权限,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拟受聘高等学校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本行政区域内经过国家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认定本校拟聘人员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第五章资格证书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资格证书的管理。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

《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国家规定统一编号,加盖相应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公章、钢印后生效。

第二十三条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存入本人的人事 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建立教师资格管理数据库。

第二十四条教师资格证书遗失或者损毁影响使用的,由本人向原发证机关报告,申请补发。原发证机关应当在补发的同时收回损毁的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十五条丧失教师资格者,由其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第二十六条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应当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撤销资格,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第二十七条对使用假资格证书的,一经查实,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处理,5年内不得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没收假证书。对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范文第3篇

问: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大致走过了怎样一个历程?

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依据《教师法》的授权,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标志着我国现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确立。

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我省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做好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工作。根据原国家教委1995年下发的《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我省于1996年开展了对1993年12月31目前入职的在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工作。在教师资格认定过渡过程中,申请人只能根据自身具备的学历或教师职务(职称)条件,申请与其所在学校的层次、类别相对应的教师资格。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过渡,我省有28万余入获得了教师资格,其中11409人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

第二阶段,首次认定教师资格。根据教育部《实施办法》《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浙江省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2002年2月至2003年底全省完成首次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首次认定中,申请人除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条件外,还需要符合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的要求。其中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其他中专毕业学历被视为不合格学历。但首次认定教师资格时,对已聘任教师职务的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的在职人员,在补修了教育学、心理学之后,其中专毕业学历可视同合格学历。同时明确“这一规定只限于首次认定,今后不再适用”。这个时期,全省有15636人获得幼园教师资格。

第三阶段,教师资格认定经常化。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浙教人[2003]224号)》精神,首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结束后,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转入经常化,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每年春季和秋季两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规范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程序和要求。这个时期规定“除列入国家普通招生计划的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外,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均应取得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书,并参加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测试和考察”。其中2004-2010年间,全省有40526人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

第四阶段,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2011年下半年起,在浙江和湖北两省开展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

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前后的相关政策如何衔接?

答:考虑到政策的衔接,2011年及以前已经入学的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师班)学生,取得毕业证书后,可以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取得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后,方可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试点期间,我省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办法。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仍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已取得浙江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书者(含幼儿园在岗教师经培训后考试合格者),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仍按原教师资格认定‘渠道和办法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即2012年及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均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答:试点对象:凡浙江省内(含户籍或人事档案在浙江省)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试点内容: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建立国家考试标准、省级统一组织幼儿园考试、改进考试内容、强化考试管理、统筹考试与认定关系等内容展开。

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考试报名、考试成绩、考试的组织与实施的办法、资格认定分别是怎样的?

答:报考条件: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者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试点过渡期按前述有关过渡政策执行。

考试方式: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机考)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机考考生在计算机上作答,纸笔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笔试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面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考试科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2个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考试报名:考试实行网上报名。考生可在报名期间登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网站(http://省略)注册报名。

考试成绩:笔试成绩合格线由国家确定。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面试合格成绩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笔试和面试合格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作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依据。

考试的组织与实施:教师资格考试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由教育部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省教育考试院负责考务管理、研制有关考务工作实施细则等工作。各市、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组织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与面试工作。

教师资格认定: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依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申请受理期限内,按照教师资格认定权限接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的教师资格申请,严格审核申请人的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认定。

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在其取得毕业证书后方可认定其相应的教师资格。

问: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分别主要考核哪些内容?“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分别考查哪些知识和能力?

答:笔试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需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幼儿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答: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案例)分析题、课例分析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其中,材料(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知识评析、解释、说明所给材料的综合性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处理和解决材料(案例)与问题间的关系。材料(案例)包括教学实录、教学方案、幼儿作品、教学反思记录、教研论文、教材内容节录、教育教学热议现象等,材料(案例)以文字、图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试题答案比较开放,是各科目普遍使用的题型。

活动设计题是保教知识与能力科目专门使用的题型。试题提供幼儿园活动设计需要的相关信息,如背景材料、幼儿所在班级、主题、时间、活动类型等,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设计活动方案。

教师资格考试不指定考试用参考教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不得组织教师资格考试培训。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源库的分类 资源库的设计 资源库的要求

随着Internet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它以更具人性化的应用方式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的飞速前进。校园网络在各级学校的广泛建立,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然而,许多学校建立起来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学信息资源,而难以发挥在教学与科研中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校园网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商品化的资源库无法提供学校个性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就中小学自建校园网资源库的分类内容、技术要求、设计步骤、建设方案、制度保证等方面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类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的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案例──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网络课程──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素材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集合。我们从公开发行的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他们收集到素材资源库。我们还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材料中有用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积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具体做法如下:

1.媒体素材的要求

⑴文本素材要求:由于汉字采用的是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存储格式一般为TXT、DOC.WPS、HTM、PDF等。书本文字的数字化,我们主要通过OCR实现,把教学中要用到的一些文字背景资料输入电脑,保存成html格式,方便在网上传输;

⑵图形/图像的要求:彩色图像的颜色数不少于256色,扫描分辨率不低于72dpi。图片的数字化我们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将图片资料转换成计算机存储的图像文件,并转换成jpg或gif格式,使文件变小,易于存储和传送;

⑶音频素材的要求:数字化音频的采集频率不低于11KHZ,量化位数大于8,声道数为双声道,存储格式为WAV、MP3、MIDI或流式音频格式,数字化音频以WAV格式为主,用于欣赏的音乐为MP3,MIDI设备录制的音乐使用MIDI格式,语音采用标准的普通话配音,英语使用标准的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音频播放流畅。

⑷视频素材的要求:主要格式有AVI格式、QuickTime格式、MPEG格式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式媒体格式(rm、wm、asf)。

⑸动画素材的要求:存储格式一般为GIF格式和Flash格式、AVI动画格式。

2.试题库要求

试题库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应具备对试题的查询、单个录入、批量录入、删除、修改、组卷、统计分析、自动属性值校正等功能。

3.课件/网络课件的要求

课件库中的课件可以和远程教学管理系统通讯,可以在不同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中运行。具备课件产生的评估数据机制,保证不同的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单机上运行的课件,必须能够运行于Win9x以上的版本。对于一些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是asp类型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与浏览器运行的硬件平台无关。课件运行没有故障。课件中的有关媒体素材,必须符合媒体素材的要求。

4.案例的要求

案例必须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

5.文献资料要求

应符合文本素材最低的技术要求,也可是由某个机构正式的文件,但必须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6.常见问题解答要求

问题解答中的有关媒体素材,必须符合媒体素材库的要求。问题要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实际参考价值。应包括问题的正文、问题的解答、参考资料和关键词等内容。

7.资料目录索引的要求

也应符合文本素材最低的技术要求,它提供的网址链接应没有中断,且被索引的资源具有确实的来源。

8.网络课程的要求

与网上的课程链接应正确,且能与网上的课程能进行同步的更新。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设计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教学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应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校园教学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以本校拟建的资源库为例,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教师资格证作文素材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医学职业教育;“双证”并重制;就业市场;需求

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是指学生在校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学历证书,根据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和自身特长,参加国家有关考试,获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

1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必要性

1.1是贯彻国家教育法规和政策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共职业教育工作。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央多次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来抓。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原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逐步推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对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展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考核合格的,按照国家规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等七部委在江苏联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些都为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保证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实施“双证”并重制的要求。

1.2是任避医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医学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学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对优质生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同时,今后的学生基本都是自费上学,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学校,毕业后也是自主择业,如何在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除了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调整相应专业外,还必须面向社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上进行改革,把培养计划与职业证书要求相结合,用职业证书的要求推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增强实践环节,强化技能训练,与职业资格考核接轨,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畅销品”,以此吸引优质生源、促进学校自身发展。同时,实施“双证”并重制,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明确规定90个行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在就业压力下,学校通过职业资格鉴定先期对在校生进行引导,不失为规范技能、促进就业的有益之举脚。

1.3是住避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实施“双证”并重制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证书已不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时的唯一凭证,还需通过考核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通行无阻嘞。一些条件较好的医学职业学校积极准备“升本”或对口升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文化课的补习,另一方面取消实践环节,这种学历化办学倾向造成很多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和过硬技能而无法就业。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讲究“适用”和“效益”,要求应聘者综合职业能力强、上岗快、不需培训就能独立从事某一职业岗位工作。为适应这一要求,必须实施“双证”并重制,让毕业生除有学历证书外,还有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医学职业学校推行职业资格鉴定,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提升择业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期,使学生感到教学和社会现实是紧密结合的,从而明显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面临的困难

2.1思想观念陈旧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没有把获得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学生来说可有可无。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成为当今社会的适用型人才。医学生应把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的毕业目标,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2.2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能适应“双证”并重制

实施“双证”并重制必须有相应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作保证,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目前,医学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不仅实验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且时间安排也达不到要求,同时指导检查力度不够,实效性差。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训练未列人教学计划,通常是以赛代训,缺乏广泛性。学校的考试、考核仍以笔试为主,未能突出实践技能的操作性。

2.3观行教材与“双证”并重制要求有一定差距

医学职业学校要推行“双证”并重制,必须使用与职业资格考核相配套的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但现行教材仍偏重于理论讲授,内容陈旧,且与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不吻合,给学生职业资格考试与技能鉴定造成困难。

2.4实验设花和实践基地建社与“双证”并重制的要求不符

要使学生在校就能完成上岗前的独立操作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需要有充足的、较为先进的实验设施;同时,还要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但从目前的状况看,一方面因医学职业学校经费有限,校内实验设施在数量和先进程度上难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相关医院因怕学生实习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声誉,因而很难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2.5欠缺符合“双证”并重制教学要求的师资

医学生就业竞争除受所学专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制约外,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学校对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取决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要让医学生掌握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建设一支适应“双证”并重制教学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健。目前,我国医学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理论型、教学型教师多,而技能型、实践型教师少的现状。许多青年教师从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参加教学工作,专业理论强但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从专业技术岗位或实践操作岗位引进的师资数置较少。

3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应采取的措施

3.1更新教育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前提。教育观念的更新主要包括:在教育目的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教育时间上,从短期的一次性教育向长期的终身教育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社会实际需求向理论和实践并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转变;在教学形式上,从教师单向传输知识向师生双向传输、双向互动、双边教学转变等。努力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依据国家医学职业标准,结合学校的特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要求,确定医学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的具体办法。“双证”并重制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地区的技能等级培训由起步阶段初、中级的3个工种逐步扩大到以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为主的10-12个职业岗位,从而加大了培训的技术含量、提高了适应要求。先后开设了护理员初、中、高级;口腔修复工初、中、高级;美容师初、中、高级;中医按摩师初、中、高级;营养师等职业等级考试,一些学校的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90%。有效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3.2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双证”并重制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教学改革的成败。首先是课程设置的改革。实施“双证”并重制,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大纲作保证,既要适应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形成,又要符合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尤其要强调实践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即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等,不但要体现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而且要与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相吻合。我地区已将“双证”并重制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组织评估、检查培养的实际成效。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兼顾我国国情,实现国际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强调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在教材的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利用学校内外部的力量,编写适合“双证”并重制教育特点的教材。再次是考核方式的改革。除要求学生参加医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考试外,还要求学生参加医学专业技术的等级考核,并以选修课的形式,给予相应学分。最后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改革考试方式着手,促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型要从以死记硬背型为主转变为以理解型和应用型为主,理论考试占60%,题型以病例分析为主;实践技能考试占40%,突出动手能力和达标训练。教学方式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精讲多练。教学形式应从只注重单向传输转变为单向传输和双向反射、双向互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双边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构筑多样化的教育平台,运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教材与案例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理论型、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3.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馥,使避“双证”并重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