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感言(精选5篇)

  • 记者节感言(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线,更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完成的任务,不光是在现场“露个脸”就可以的。出镜记者的终极任务是传播信息,而新闻敏感就决定了记者能否在现场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与常规报道相比,现场报道对…

记者节感言(精选5篇)

记者节感言范文第1篇

出镜记者是指深入到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播、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现场直播或录播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主要职责是运用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现场音响等综合手段来传播信息。与普通的新闻报道不同,现场报道的新闻中,出镜记者不仅要有发现独家新闻的职业敏感,还要具备专业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掌握并用好这两个看家本领,在二者磨合中不断提升报道水平,是出镜记者必须长期深入研究的一门学问。

新闻敏感——出镜记者的核心竞争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的职业生命线,更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竞争力。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要完成的任务,不光是在现场“露个脸”就可以的。出镜记者的终极任务是传播信息,而新闻敏感就决定了记者能否在现场发现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与常规报道相比,现场报道对新闻敏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因为一条普通的常规新闻的报道,有经验的记者可以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提前分析提炼新闻点,但对于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很多时候到达的都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遇到的都是陌生人和事。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在复杂纷乱的现场做到“看得准、说得清”? 记者要想会说,先要会问,出色地完成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有职业的新闻敏感、扎实的采访功力。

举一个笔者去年采访的实例。2012年7月,新浪微博了这样一条消息:“哈罗铁路即将完成铺轨,罗布泊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按照常规的报道,这应该是一个消息的题材,一般来说,对这样一条消息的处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会发一个单条新闻,《新闻联播》可以出一条简讯。因为哈罗铁路是一条全长只有370多公里的单线货运铁路,在铁路等级中属于二级线路,单就线路本身而言,与前几年报道的高速铁路相比,几无可谈之资。但它“生”在新疆,“长”在罗布泊,穿越无人区,连接数亿吨的钾盐矿。而且,它是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之后,第一条公开消息的铁路线,背后的新闻值得挖掘!凭着多年的积累和敏锐的嗅觉,笔者大胆设计了《穿越罗布泊》的直播特别节目,以出镜记者沿线行走的方式,连续三天做行进间直播,为节目赢得了收视看点。

看点一:电视符号——出镜记者。传统的铁路报道是两根轨,一条线,从起点到终点。哈罗铁路的起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哈密,从瓜果遍地的哈密到寸草不生的罗布泊,记者只身前往,本身就是一个看点。其次是一路上的变化,这其中还有一个悬念:上世纪80年代初,三进罗布泊的考古学家彭加木在戈壁滩走失。那么对于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样面临着风险:“与彭加木相比,因为有了铁路工人的探路,我们可能不至于走失,但很可能在沙漠中迷路,因为在铁路线以外,每天的路都是新的,因为夜间刮的风经常在10级以上,风沙会改变前一天的路线”。在离开罗布泊的那段出镜中,笔者将这样的悬念留在出镜的最后一段,为三天的直播设计了一个总悬念,成为拉动后期收视的“扣儿”,而这样不经意间的设计,源于笔者之前深入扎实的采访和对新闻信息的精准提炼。随后,直播车队启动,笔者以出镜记者的身份随着车队向沙漠挺进,沧桑感、神秘感油然而生!

看点二:不经意发现 行进间直播。如果说,出发前的直播考察的是直播前笔者的功课做得是否认真,那么出发后,每两小时一档的直播连线,则考验着出镜记者观察发现的功力是否到位。两个小时的行程,包括路上的行程,实际上留给直播的准备时间不足一小时,而在所经之处,除了黄沙就是乱石,变化在哪里?又如何每档直播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铁路线旁的“绿纱帐”给我们帮了忙。告别哈密80多公里后,视野里就只有戈壁滩上的沙石,眼睛冒火,喉咙干渴。在“人困马乏”中,忽然一道绿色屏障让我们眼前一亮,随行的施工人员告诉笔者,这是他们在修路之外铺设的生态屏障,是环评的重要指标。在茫茫戈壁中,修路不忘环保,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无人区里的生命线阻挡风沙,更是为了可能出现的黄羊等生物创造生存空间。看似不经意的发现,却成了后续直播的主线。作为出镜记者,笔者把这个发现的过程,当时的感悟,甚至后来在草甸下意外发现的小蜥蜴都作为直播的语言素材进行传播,将这些“散落在戈壁大漠的珍珠”以现场直播的方式串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产生了传统的新闻制作手段难以实现的效果。其实这其中不经意的发现,考察的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这与出镜记者背编导的出镜词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专业口语表达——提升新闻传播品质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要完成的任务不是文字稿件,而是传播有声语言。记者有声语言运用的专业化与否直接决定了现场信息的传播质量。我们在业务研讨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品质竞争”。如果说,新闻敏感决定了节目的内在品质,口语表达就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外在品质。而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最终决定了电视新闻的综合品质。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把出镜报道中的口语表达比作是新闻报道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而这一棒完成的效果如何是观众感受最直接的。

口语是出镜记者的基本语态。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语言表达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虽然都是完成信息传播的任务,但二者从本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演播室主持人的传播受记者稿件的限制,更偏重于对有声语言的“播读”处理,是从稿件出发,忠于原作的“二度创作”。而记者在现场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自己在环境中的独家发现,通过有声语言的传播,向观众展示现场,将现场的情景自然地呈现给观众,通过记者在现场的活动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演播室相比,现场记者的语言更要突出自然、流畅,“文无定式”的特点、口语化表达是一个基本的语态要求。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口语,不是生活中原生态的口语,而是专业的口语表达。也就是说,这一语态既要符合观众日常的口语习惯,又不失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精炼、清晰、流畅,那些张口结舌、含混不清、故作随意状的表达都是不专业的表现。

出镜语言要力求形象化。今年春运,笔者以编导的身份与《新闻联播》主持人海霞合作,在春运第一天,完成了《开往春天的列车》的直播,海霞在列车上以列车员的身份进行体验式报道,其中送水的过程令人印象深刻。海霞先是接了满满一壶水,拎不动,然后又接了一个多半壶,在车厢里逐一给旅客倒水,“一节车厢走下来,我接了四壶水才勉强够,我现在已经是累得腰酸背痛,想一想乘务员每天要给十几节车厢的旅客倒水,真的很不容易”。在随后列车抵达经停车站石家庄站时,海霞在直播连线中还用肢体语言演示了倒水的过程,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实的情节、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语言、真实的感动。这是节目监看留下的评语,也是这次特别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可圈可点之处。

从细节开始说起。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电视中的画面往往比我们实际看到的要精彩,这是因为摄像机有特写镜头,捕捉和放大了精彩。此理同样适用于记者的现场报道,在纷乱复杂的现场,记者的眼睛里如果没有“特写镜头”,观众就不会对你所报道的事件留下特别的记忆。出镜记者的语言一定是要满足“此时、此地、此事”的要求,要让观众注意到,在这个时候,在这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过目不忘。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要抓住一个个细节作为切入点。不妨简单举几个例子:

例一:说精确的数据。生活中,如果你听别人说话,最容易记住的是什么?一般来讲,是数字,而不是大量的副词或形容词,这在新闻写作中一直被强调。在现场报道中,巧妙运用数据也是一大法宝。笔者在今年春运的报道中,从号称农民工火车站——阜阳火车站的内部统计表中,发现了这样的一组数字:从正月初三到初九,返程客流量连续7天同比下降,这在阜阳春运历史上是第一次。以这组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单刀直入,对阜阳务工客流的变化进行调查,揭示了招工难背后的现状以及节后农民工流向的变化。

例二: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电视媒体的特点是能看、能听,不能闻、不能摸,而记者在现场除了能看、能听外,还要能完成观众不能实现的愿望——“闻和摸”。记者的语言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在现场把可以影响观众各个感官系统的感触说出来,增强信息的现场感。记者长江在一次矿难的调查节目中,为揭示黑心矿主在一个山洞里掩埋大量死难矿工尸体的事实,进入山洞后,因为无法一下子数清尸体的数量,她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边跟镜头走边用一句“腐烂的矿工尸体让整个山洞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句话震撼了电视观众。

例二:依托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出镜记者的语言要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进行对比式描述。笔者在《武广高铁试运行 跑出世界最高速》的新闻报道中,以记者体验的方式,将高铁列车在冲击高速过程中的平稳性通过一句“列车在达到350公里以上的速度时,可以看到一支香烟稳稳地竖在这里”的现场解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巧妙运用镜头说话。电视新闻中,镜头是第一发言人,镜头语言是第一位的,记者的有声语言要把握有“跟”有“让”的原则。

所谓“跟”就是语言要紧跟着镜头走,镜头所到之处语言要到位,做到“画中有话”。镜头中的语言当然不是滔滔不绝的“看图说话”,而是要告诉观众那些在镜头中看到了却不尽知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镜头背后的故事。镜头中捕捉到的细节,是记者话语的支点,有点类似长镜头中的起幅和落幅。从一个细节中说起,到下一个细节收住或转场,让镜头语言与记者语言形成一个个声音和换面相辅相成、相应生辉的“新闻场”。在今年春运报道中,笔者借助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从监控镜头中某个车站的候车室、售票厅、进站口的变化说起,带出一条铁路线、一个铁路局乃至全国铁路春运期间的最新信息,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直播信息最新、最快、最全的效果。

而所谓的“让”,就是“让”出画面中的音响、人物表情和有意境的特写镜头等。观众需要看到的是尽可能完整的信息场,而不是出镜记者的个人“秀”。不与现场音响“争鸣”,不与精彩的画面“抢镜”,似乎暗合了“无为而为”的古话,但做到这样的“无为”,需要记者有意的设计。在京沪高铁冲击480公里最高速的报道中,在冲高点的外景直播中,为了在几公里的直播区域中尽量多的展现列车高速前进的画面,导演决定取消记者现场解说,等列车走出镜头后再连线,不仅没有感觉到记者失语,反而起到了相互补足的作用。

记者节感言范文第2篇

关键词:声调;感知;模仿;记忆

声调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声调是一种典型的旋律性声调(曹文,2010),有特定的高低升降变化,对于母语是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声调很难描述,母语中又很少有参照,因为缺少长期的声调感知体验,因此感知不敏感,输出有困难。吕必松先生(1992)早就说过:“学生要学好声调,一是靠模仿,二是靠记忆。”本文以声调感知实证研究成果和相关的语音理论为基础, 结合教学实践,试图展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策略,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

一、以形象直观的手段提高模仿的准确性

声调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语言都有。(王士元,2002)语音学界一般把声调分为高低型与旋律型两种。汉语的声调是贯穿音节的、区别词义的高低升降变化,是一种典型的旋律型声调,既有高低之别,又有升降变化。声调的高低叫做调高(pitch-height),声调的升降变化是调形(pitch-contour)。(林焘,王理嘉, 1992)声调的物理属性体现为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 的变化,在人的心理感知中则体现为音高(pitch)变化。音高变化主要通过声带的控制,主要依靠声带的松紧和气流的流速加以调节。(毛世桢,2008)所以对于外国学习者而言,正确的声调输出关键在于声带松紧的控制。

1.汉语教学中的声调名称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种命名是中古音韵声调系统的一种延续。而在一般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则以“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来命名,其对应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这种命名比较简单,汉语母语教学中一直使用,但是不够直观。既然声调在本质上是一种高低升降变化,所以不妨直接用调高和调型来进行命名,即四声对应:高平、中升、低降、高降,这与西方音系学家归纳的声调的区别性特征也是一致的。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直接的心理加工。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五度标调法图式很容易让学习者了解高平、中升、低降、高降的含义,直接的视觉感知更有利于形成相应的心理表征,从而形成较稳定的不同的声调范畴意象。

2.以空间感知促进声调感知

声调需要通过听觉来感知,而听觉形成表象记忆具有较大的难度。相比较而言视觉表现的记忆则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声调教学。实际上在声调教学中,教师使用的声调图示法就是借助视觉信息来进行听觉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其实还有一种更直观的表征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学习者的空间感知进行声调的产出。比如,教室是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的事物有高有低。天花板最高,而且是一个平面,可以用来表征高平调;从天花板到地面,由最高到最低可以用来表征高降调;从学习者的头顶到天花板,由一个空间的中部到最高,可以用来表征中升调;从桌面到地面用来表征半上(21)或者从桌面到地面再到门框顶端,可以用来表征完整的曲折调(214)。De Sa和Ballard (1998)提出多通道整合训练有助于提高一般语音知觉能力。二语学习者习得语音的理想条件是为他们提供一系列辅助辨认的线索。(李燕芳,2009)借助学习者所处的空间来建立空间信息和语音表征之间的关联,可以促进和强化学习者对声调高低升降的感知。

赵元任先生(1996)曾指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在调域(调高)而不是调形。虽然母语不同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声调时,偏误表现不同,但一声不够高,四声起点不高、降得不够低,二声起点高升不上去,三声起点高压不下去,却是汉语学习者在声调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偏误现象。

3. 常用字引领,由点到面,反复刺激,重复输出

在国内的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基本都是始于“a”和“ma”两个音节的四声训练,然后直接结合课文进行声、韵、调的统一训练。这样做的好处是声、韵简单,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声调上,有利于四声的感知。不足之处是声调教学时间短,针对性不强,没有强化学习者对声调的反复感知。我们建议,在对四声有一个基本感知后,以四个声调不同的常用单音节词为例(比如,高、钱、好、到)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的训练。这四个单音节词语使用频率高,可以从意义、语境、手势等角度提示音高变化,强化记忆,通过反复刺激,使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稳定的调形、调域模式。

4. 音近词的对比

在学习生词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发音相近的一些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如:言语、谚语;飞机、斐济;杯子、被子;北京、背景;菜、才、猜、踩;大、搭、打;读、赌、肚;狗、够,等等。通过声韵相同音节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声调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手段强化学生对声调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声调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听力水平。教学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对常用词语的声调进行有效记忆

高低升降变化与语义结合强化记忆,主要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熟悉汉语中的音节结构模式。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双音节一起可以构成24种音节结构模式。其中单音节4种、四声组合的双音节16种、轻声组合4种。单音节中去声词语数量最多,阳平调词语数量最少;双音节中去去组合数量最多,第二个音节为去声的双音节数量普遍较多。在学生声调练习中,可以将同一种结构模式的声调放在一起集中强化训练,这样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感知模式,反复训练后,可以将这种音高模式储存于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易于感知,便于提取。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语义或者字形来记忆声调模型。声调的高低变化整体与语义无关,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音高变化与语义之间建立一种主观联系,以加强记忆。比如,“高”这个词,在高平调与词义本身之间可以形成联系。通过各种音、形的手段来记忆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汉语教学还是一片空白。

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对于非声调母语者而言,汉语声调的习得有一定的难度,感知难、记忆难。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可以促进学习者汉语声调习得。

参考文献:

[1]曹 文.声调感知对比研究――关于平调的报告[J].世界汉语教学,2010(02).

[2]陈 默.无声调语言母语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的实验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04).

[3]李燕芳,董 奇.汉语母语儿童和听双通道英语语音知觉的训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01).

[4]林 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毛世桢.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士元.声调的音系特征[A].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记者节感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 新闻 现场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媒体日益面临“读图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于是,电视媒体广泛运用现场直播,让观众身临其境;报刊媒体更加注重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目了然。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只闻其声”的传统广播媒体,如何让听众通过耳朵“看”到现场,使新闻报道“有声有色”,正成为应对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尝试。

善抓细节还原现场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这种报道形式在我国由广播媒体最先、最多运用,它通过广播记者的现场口头报道、现场音响展示及现场人物访谈等形式,使听众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示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魅力,一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是广播新闻节目最具生命活力的形态之一。

如今,现场报道这一形式早已逐渐被电视、报刊等其它媒体广泛借鉴运用。然而,报刊等平面媒体的现场报道来自记者的“转述”,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让读者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电视媒体的现场报道,由于对设备和现场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能被广泛运用,加之电视现场报道虽然有声有色,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太强,冲淡和分散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联想。相比之下,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通过场景、人物等音响,让听众通过联想还原和感受现场的原情实貌。而且,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的普及,给广播发展带来了机遇,广播记者通过电话就能实现在第一时间报道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一文中曾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字报道里给人家一点形象,恐怕是很难和电视新闻竞争的。”现场报道现场感强可以充分发挥广播新闻快捷的优势,但如何将现场报道的现场感充分地表现给听众,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关键是要重视对现场生动细节的捕捉,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现场情景。

巧借音响传递现场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不同的语音和语调,不同角色的音色和音质,都会给现场报道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同时,广播又是一种线性传播,具有不可逆性和转瞬即逝的特点,也直接影响着现场报道的收听效果。

那么,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增强广播媒体现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呢?许多广播媒体的实践表明,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优势和特色,通过运用不同音响表达人们的各种情感和现场的气氛,使声音符号立体地、形象地传递给听众,尽可能地激发听众的想象和联想,营造出现场报道的“视觉效果”,让听众听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广播媒体进行现场报道的主要形式为文字稿和现场录音报道。目前,越来越多的广播媒体主要采用现场录音报道的方式,以其丰富、生动的现场音响和记者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形象化、立体化、典型性、有细节的“现场画面”及时传播给听众。现场录音报道具体又分为现场连线和录音报道两种,前者主要通过记者的观察,向听众描述新闻事件的本身以及记者在现场的感观感受,后者主要通过发挥现场音响的“传递性”,用“可感知”的声音信息唤起听众的想象力,使听众获得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媒体讲究“画外音”,广播媒体则重视“音外画”。比如,运动场上“各就各位”发令声传出,听众可以想象到运动员紧张地蹲在跑道上;枪响,听众可以想象到运动员奋力向前冲去。这是因为听众见过这种场面,熟悉的音响自然引发听众对现场产生联想。

《锤声敲开新渠道广州拍卖行第一天营业见闻》是1991年全国优秀广播新闻作品。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巧妙运用大量音响把听众带到拍卖会的现场:“各位听众,现在拍卖开始了。(现场音响:拍卖经纪人声音:国营广州拍卖行首场拍卖会现在开始……,)经纪人首先推出的是卡西欧录像机,单价每台1300元,总金额为18200元。(音响:现在拍卖第一宗,叫价声:18号,1350元,18号,1350元,还有更高的投买价没有,第三次,锤声)好,成交啦,这批录像以高出底价9.6%,全部卖出了。买主是来自番禺大发商场经营家电的个体户邓洪强。(现场访问音响:你认为这个价钱怎样?这个价钱比市面便宜,市面超过一千五、六百元……。你认为这种场合,以这种形式来进行商品的买卖好不好?这样好啊,价高者得,混播)。”在这篇现场报道中,作者没有采用一般化的叙述,而是较好地运用拍卖经纪人的叫价声、买主的投买声、成交的锤声、在场观众的喧哗声等现场音响,这些典型的音响变幻为一幅生动的“画面”,逼真地再现了拍卖交易的过程,唤起听众对拍卖现场的联想。

妙用解说复制现场

在广播媒体的现场连线中,常有记者解说穿插其中,通过交代背景或介绍记者在现场的感观感受,对全方位复制现场场景进行必要的串联和说明,使听众对新闻事实有更详细、更明确的理解。当然,现场报道应以典型的现场音响和采访对象的语言为主,在现场音响本身能够说明问题或听众能够听懂时,记者不能画蛇添足地解说,而应通过采集现场音响,引导听众感知现场。

广播不同于报纸、杂志,广播语言是口头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报道解说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表达上注意口语化、通俗化,让听众一听就懂、一听就明白。因此,记者解说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书面语言、枯燥乏味的数字以及生僻的专业术语等,多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去报道事实,使现场解说具有动态感、层次感、节奏感、立体感,为听众刻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来。

记者节感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综合能力;播音主持专业

在中国,以《新闻调查》、《新闻周刊》为代表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一大批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如敬一丹、水均益、白岩松、方宏渐、柴静等。他们大多数都有当记者的经历,不仅传播客观的事实信息,还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发表深刻的评论,从而在观众心中建立了权威性、信任感。

一、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一)兼备主持人与记者双重素质的能力

主持人和记者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但是记者和主持人之间可以找到某些契合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自然赋予了主持人独特的魅力。其中,富于人文关怀就是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所具有的特质之一。在采访汶川地震时,白岩松听闻堰塞湖坝顶武警官兵十几天没洗澡没刷牙,便调侃道,他们是最不讲卫生的最可爱的人。这次的采访仿佛就像朋友之间的聊天,没有大话空话,也没有歌功颂德,但记者的话语中却处处透露着党和人民对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人们的关怀,这是记者的真情流露。这种细节常见于这样的新闻节目中,让我们看到了主持人的火热心肠,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的人文关怀。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主持人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立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发挥能力,也要有主持人的端庄持重,给人以成熟、稳定之感。所以,记者型节目主持人须整合主持人和记者双重身份,树立一种现代化新闻观念。

(二)新闻评论能力

新闻评论能力,对于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来说,是一种基本能力。白岩松曾经说过感觉不到评论的记者才是好记者。个人认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观众觉得你讲得很有道理,从中挑不出毛病,认可你的观点,并愿意按照你说的去做,化有形于无形,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说教毕竟会产生反感,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则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李娜在澳网失利后,白岩松说,进步不能以成绩来衡量,我们看到了更好的李娜。她的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好像一个励志的故事,在职业体育中成长是她前进的强大动力。寥寥几句体育新闻的评论隐含着人生的哲理,不得不说白岩松的新闻评论功力实在是太深厚了。其实不止体育,生活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要享受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李娜虽败犹荣,她已经创造了中国网球的最好记录了,她为了我们很多年轻人树立了榜样,在法网胜不骄,在澳网败不馁。不管我们在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带着这种精神继续前行。

(三)具有善于提问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往往在转换,面对被采访者,主持人是代表观众去提问;面对观众,主持人不是简单新闻的转述者,而是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引导观众根据主持人的思路深入到新闻事件内部。主持人要学会揣摩观众的心理,观众在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会对什么问题提出质疑,在采访中合理地铺张,增加节目的悬念性,这其中,主持人不是简单的陈述者,而要体现主持人的智慧和引导。

白岩松在采访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用聊天这种轻松的方式,分别问了“是不是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其实有点落后于你的创作前行了?”、“正在准备过程中的作品”、“将来的文学路将准备怎么走?”等问题。这三个问题既排列紧凑、构思精巧,准确的勾勒出莫言先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创作,又体现了白岩松事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对莫言先生的写作风格、主题、获奖等都做过了解。通过主持人引导式的提问,莫言先生也表示,不管获得什么奖都要感谢这块土地,以后会继续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首先就问了莫言先生现在是否已经对媒体反感了,来试探莫言先生的态度。这说明白岩松会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去猜想对方的心情感受。白岩松看似随意的提问,其实能从中得到很多想要的信息。

二、加强对播音专业学生的训练

白岩松作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在学习中,老师又该更加注重哪几方面能力的训练呢?

(一)扎实基本功

学习播音主持就跟盖楼房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打好了基础才可以盖高楼。主要抓学生的绕口令、吐字归音、停连节奏等基本功的训练,叮嘱学生坚持每天早上起来练声半个小时。一个主持人只有做到声音圆润、饱满动听才能更加打动观众。

(二)有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水平

作为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不能随波逐流,对事件最好能做出独特的见解。所以在专业课上我会抛出一些话题,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即兴评述、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的形式。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光有良好的思维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是会想而不会表达,没有人能够明白你到底在想些什么。所以,口语表达也是作为一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必要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加强。

(三)训练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一般的节目都是直播,什么突况都有可能会出现,所以,之前准备好的一套解说词可能就不能派上用场了,这就需要记者型主持人冷静下来,在现场重新组织语言,这点非常考验记者型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除了在学校做一些实践外,还可以走出学校的演播室,多到单位进行实践,这样当我们真正走向工作岗位时,也能临危不惧。

(四)更加注重细节和加强知识的积累

记者节感言范文第5篇

摘要:作者针对新闻细节的把握和抓取的技巧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新闻细节的特征,并对新闻细节的把握和抓取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新闻细节 把握 抓取 技巧

就目前而言,随之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个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前提下,各个媒体都想尽办法去适应观众日益增加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内容是关键,而媒体的根本是报道。正因如此,各个媒体在入手时需要选择新闻报道,进一步努力提升其核心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新闻细节是各个媒体必须重视的一个核心环节。通常来说,新闻细节指的是一些形象的、具体的事实,为了可以进一步防止出现过于宽泛的新闻语言等问题,就需要利用细节进行有效的描写。当然,新闻细节还存在着其他多个方面的作用。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新闻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报道主题,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闻作品的竞争力[1]。

1、新闻细节的特征

1.1典型性

通常来说,新闻信息是利用新闻语言符号将信息传达给读者的。一般而言,新闻信息尽可能的通过一些较为简短的篇幅可以表达出更多的信息,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了新闻作品的信息量。正因如此,新闻细节就需要做到生动和精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信息容量的最大化[2]。

总而言之,新闻报道需要尽可能的表现出生动和精炼的品质,这就需要在新闻内容的表现出尽可能的简短,而典型的新闻细节正契合了新闻。

1.2真实性

和文学细节所不同的是,新闻细节需要的是现实的逻辑。正因为事实本身具备一定的逻辑依据,所以事实就成为事实。事物之所以可以成规律性地留下了某种运动的痕迹,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发现这主要是客观存在着事情内在的逻辑依据。通常来说,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就是新闻细节,这就需要进一步符合事实的现实逻辑,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可以忽视现实逻辑的存在[3]。

一般而言,新闻细节的目的是对真实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传播,这与文学作品有着明显的差别,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进行想象或者进行创造,而新闻作品应该是真实的事情,仅仅可以进行规定范围内的剪裁选择,必须严格尊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1.3可感性

通常来说,将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称之为新闻,对信息的进一步传递是新闻作品的最终目的。就新闻本身而言,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新闻,但是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新闻,都必须表达出相应的信息[4]。

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新闻细节而言,应该属于感性认识,究其原因而言,如果从现象和本质来进行进一步的区分,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新闻细节就属于现象。就现象和本质而言,与本质不同的是,通常来说现象比较丰富、生动;当然,与本质相比较的话,现象更容易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

2、新闻细节的把握和抓取的技巧

2.1重视采访才能捕捉到现场的细节

就记者自身而言,都会有着这样的一些亲身体验,在对具体的新闻稿件进行撰写时,就会更加直观的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新闻细节的重要性[5]。在对实际新闻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构思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在一些细节方面进行合理的选择,如:在某些细节方面进行添加,在某些细节进行删减,某些细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采访,在实际新闻写作过程中这些都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就记者自身来说,应该进一步完善采访工作,尽可能的做好新闻细节的捕捉工作。

2.2要有捕捉新闻细节的意识

为了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意识来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事业的发展。在进行实际新闻采访时,记者必须采取正确的意识进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意义的、典型的细节。针对一些突发性新闻或者一些人物新闻的细节,一般来说都具备即逝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细节的特性所决定的。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细节特性,在进行实际新闻采访时,记者就必须集中精力,提前做好瞬间捕捉细节的思想准备,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去获得与主题相关的一些重要的细节。

2.3 要有储备知识的意识

在进行实际新闻采访时,有一条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确实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在进行细节的瞬间捕捉时,记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

在对实际新闻细节进行进一步获取时,记者不仅需要具备瞬间捕捉细节的意识,同时还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在对新闻进行实际采访时,通常会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在记者面前已经摆放着新闻事物的各种细节,记者也不一定能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捕捉。如: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时,如果记者自身不熟悉所需要采访的这个领域,那么即使已经存在着很好的新闻素材,记者也很难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捕捉。

2.4围绕新闻主题,多“问”

通常来说,在人类进行所有的活动中,交流思想、交际的工具或手段是语言。换句话说,人类需要进行正常的交流,就离不开语言。在对新闻细节进行合理捕捉时,记者也一样不能离开话语沟通。为了能掌握到更多的相关信息,同时又能更为深入地了解采访对象,记者就必须充分利用多问来实现。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好询问这一方式,就通过对人的采访,更为深入的、细致的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同时也能捕捉到重要的新闻细节。

3、结论

新闻细节不仅可以对语言高度抽象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改变,同时还能够对现在模式化的报道结构进行合理有效的优化,因此,新闻细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细节还可以对人物和事情的本质进行较为深刻的反映,不仅如此,细节还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就目前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而言,媒体之间竞争的有效手段是新闻细节。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际报道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报道更具吸引力,就需要合理的使用新闻细节。

参考文献:

[1]沈仰佑.细节描写与新闻价值[J].传媒观察,2002年第05期

[2]邓辉林,王志霞.突破军事新闻写作的模式化[J].军事记者,2007年第01期

[3]黄冬初.传神之笔—新闻细节描写初探[J].传媒观察,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