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运动教案(精选5篇)

  • 中班运动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这里的学习者既指个体,某个学生;也指群体,整个班级。学情是动态的,它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学情分析,…

中班运动教案(精选5篇)

中班运动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情分析;不准确;教学质量;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10-0009-02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这里的学习者既指个体,某个学生;也指群体,整个班级。学情是动态的,它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的。学情分析,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其教学对象的了解与把握,是教师进行有效指导与实施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掌握了班级的学情后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预习指导与课堂教学措施。在体育教案设计中,笔者发现大多数老师对学情分析是大概笼统的,只是对年龄阶段的学情进行简单复制粘贴,没有对学习对象具体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这样就导致学情分析的不准确或不详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准确分析学情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一、身体健康现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案例阐述

A老师在一次镇级公开课中,借班上课。该老师上课的班级由于前段时间水痘爆发,很多同学感染了水痘,大病初愈刚来学校复课,医生和家长都嘱咐学生要注意休息和不宜大运动量的活动。由于该教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准确的学情分析,没有及时掌握该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还是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上课。该课教学内容是“弯道跑”,而且A教师的设计中很多教学环节都是大运动量。最后,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请假,导致最后教学分组人数偏少,无形中又增加了练习运动量,坚持完成练习的学生呕吐状况频出,最后公开教学草草收场。这样的教学场面连观摩教师都替他捏了一把汗,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借班上课的授课对象大多是大病初愈,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合大运动量活动的学生。但A教师在事先却没有了解到这个情况,可以说对学情完全不知情,课前的学情分析大概也是敷衍了事。授课对象的身体健康现状是执教者课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只有充分掌握了学生的身体现状,清楚学生的健康状况,才是教师顺利实施教学的保证。像案例中大面积学生大病初愈的情况,上课教师只要课前稍微做一下了解,把学情分析做好,完全可以避免出现课中的状况。所以,学生的身体健康现状是执教教师必须要掌握和清楚的。

3.解决对策

(1)课前或事先向执教班级班主任了解一下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防范于未然,再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假如是有提前接触的机会,在接触学生时可以向学生了解一下他们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就会有针对性,避免出现临时状况。

(3)假如在有可能调换班级的情况下,建议调换授课班级,对自己和学生都是有益而无害。

(4)如果在已经没有调换班级的可能下,针对学生健康状况,临时修改教学设计,使得学生的身体能承受你的教学。

二、运动能力基础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案例阐述

B教师在一次市级“送教下乡”活动中,也是没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上课班级学生情况,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校学生为对象设计教学,严重影响了最后的展示课教学质量。B教师教学内容是“抛掷轻物”,该教师课前也是精心准备,自制纸质投掷轻物。B教师在自己学校磨课时,学生投掷轻物距离在6~8米,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把投掷距离设置为10为优秀,本以为这样“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标会刺激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但B教师课前对送教班级学生学情分析不够,该班是一个以民工子弟占绝大多数的班级,学生年龄普遍偏大,运动能力较强。实际教学中,学生轻易就能达到10米的优秀成绩,反而导致学生对练习提不起兴趣,造成练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厌倦练习的场面,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B教师是“送教下乡”展示课,授课对象完全可以事先了解和接触,而且送教对象是农村学校,民工子女偏多,这些学情教师上课之前应该都可以了解到。但B教师在学情分析时,以自己学校学生为分析对象,完全忽视了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学情分析没有做到准确实际。这是我们很多教师做学情分析的缩影,往往以自己学生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到实际授课对象的情况,造成教学失误。这是教师学情分析中的定式思维方式,以某一固定方式去思考周边的所有事情,忽视了对象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同时也告诫所有教师,学情分析时一定要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

3.解决对策

(1)事先向该班体育教师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和运动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制定相应标准时要因班而异,灵活机动。

(2)了解到学生的运动能力后,针对学生制定出层次教学、差异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在实际教学中,出现这种状况后,教师要做出应变措施,例如提高优秀标准、增设更高级别奖项等等,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进行动态教学变化。

(4)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运动能力超强的学生,发挥其优势可以让他当小老师,这也是教师灵活施教的表现。

三、心理情绪状态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案例阐述

C教师在一次市级公开教学中借班上课。C教师的教学内容是“蹲跳起”,在教学中,有多次向学生提问需要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环节。C教师所执教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气氛容易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意愿强烈。当教师有问题需要回答或讨论时,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踊跃,恨不得老师的每个问题都由自己来回答。所以,当C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学生表现得很兴奋和积极,导致回答问题环节时间超出预设时间,C老师也感觉到了。所以,在后面的回答问题环节,C老师见有点混乱的回答问题场面,再加之时间过长,不由心生急躁,呵斥了学生一番。从这个环节开始,该教师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导致那堂课效果和质量都不高。

2.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C教师对学情了解不够,同时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教学准备。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等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一些班级氛围活跃的班级,教师课前一定要了解到,而且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应对措施,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做好心理应对准备。思维活跃的班级课堂氛围最难控制,假如课前你对学情了解不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想象课堂中你会状况百出,难以应对。这样的班级如果教师课前能做到学情充分知晓,利用好学生的活跃思维,往往能成就一堂好课。所以,授课对象的心理情绪状态情况,教师一定要知晓和做好应对措施。

3.解决对策

(1)向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了解该班的上课情况,了解哪些是活跃学生,哪些是易出状况的学生等等,做好一一知晓,心中有数。

(2)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应对手段,针对课堂中不断出现的状况进行教学手段方法的调控。

(3)在向授课班级教师了解学情时,针对特殊学生可以事前了解,可能的话可以和其谈谈话、聊聊天,以接触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变化状况。

(4)知道授课班级的前提下,做学情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材料进行对策研究制定。

四、特殊个体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案例阐述

D教师在一次市级教研课中借班上课。D教师执教的内容是“弯道跑”,刚开始教学都是按照他的流程顺利完成。但到了20多分钟的时候,突然有位学生晕倒了,从此扰乱了他的教学流程和情绪。在后面的教学中,D教师的教学明显感觉畏手畏脚,运动量稍微大一点的环节都被他缩减了,强度大一点的环节甚至被删除了。课的后半部分和前半部分呈天壤之别,教学质量严重受损,导致成了一节半堂好课的结果。事后,D教师了解到这位晕倒的学生患有低血糖症,不适合“弯道跑”这样的教学内容,所以运动量一上来就晕倒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学情的个体分析和掌握不全面。

2.案例分析

特殊个体状况对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该案例中,D教师没有对学情中的个案进行充分了解,也可以说对学情没有做到全面了解。针对特殊的学生,教师在学情分析时一定要特别对待。现今很多体育教学事故的出现,就是体育教师对个案了解不够,没有做到做好个案学情分析,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很多体育教师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授课的班级没有这样的学生,我不会运气这么差,往往事故就发生在这样的侥幸心理之下。案例中,假如D教师能做好个案学情分析,避免出现晕倒现象,这堂课应该是一堂好课,甚是可惜,个案学情分析没有做好,导致教学的失败。

3.解决对策

(1)向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了解班级里是否有特殊学生,假如有的话,不适合参加你的教学就应该向其说明原因,避免出现教学事故。

(2)上课之前,应当询问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或不适合参加本课活动的学生,做好提示提醒工作。

(3)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愿他人看到自己的特殊,特意隐瞒一些病情,照常参加体育活动。一旦课堂中出现状况,应立即停止其继续参加活动。

(4)一旦课堂中出现这样的事故,教师自己首先不能慌乱,不要因此慌了阵脚影响后面的教学,教师应提高自己应急处理教学事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明江.构建“学情理论”全面关注学情[J].小学语文教学,2005(5).

[2]郑佩芬,裘松杰.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J].体育师友,2011(1).

中班运动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案例式教学;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1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101-02

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院校的基础应用性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医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医学院校的不同专业,包括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影像、眼耳麻醉、中西医结合等,都是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对象。其中,中西医结合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旨在培养能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从事临床各科工作的医师以及从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作为必修课的医学统计学往往不受重视,再加上理论知识相对复杂、抽象,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使得很多该专业的学生抱怨本学科难学、难理解,且学生被动接受,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很一般[1,2]。故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改革势在必行。而案例式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对具体临床案例的分析,在掌握基础原理的同时,培养应用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故本研究锁定了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研究,并且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河北医科大学2010级中西医结合专业两个大班共28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5人,女生210人;两个班随机分配,分别是一大班为对照班(实施传统式教学),共140人;二大班为实验班(实施案例式教学),共145人。这两组学生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46,P=0.620)(见表1)。

2.研究方法。通过设置平行对照,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更为合适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方式。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学时均为42学时,每学时50分钟。对照班授课时教师按照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内容要求,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即PowerPoint结合板书进行讲授,并以章节为单位系统进行习题辅导。实验班授课时教师采用与对照班相同的教学大纲,采用在传统PPT幻灯结合板书讲授为主的情况下,加入参与式的讨论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课堂上教师在一个或多个实际临床案例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思考并讨论,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学期末通过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和统一闭卷考试来评价案例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由学生自行填答。问卷条目通过评分的方式体现,共计20个条目,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3个维度,评分越高,效果越好。期末考试试卷含概念型、理解型、应用型等不同题型,总分100分,考试成绩作为客观指标进行分析。

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资料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校正t’检验,两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信度系数。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考试成绩。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考试成绩无统计学意义(t=-0.953,P=0.341)(见表2)。由此可见案例式教学法并不影响学生对医学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评分。案例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认知领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17),案例组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情感领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044,P=0.965);精神运动领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1.126,P=0.261)(见表2)。

3.教学情况调查问卷不同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成绩和认知领域评分、情感领域评分、精神运动领域评分间相关性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认知领域评分、情感领域评分和精神运动领域评分间均存在一定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见表3)。

4.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通过Cronbach信度系数可见,问卷的不同维度及整个问卷的内部信度都较好(见表4)。

三、讨论

案例式教学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统计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单向式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课时较多,但是生源以文科生居多,所以一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老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难懂,故而,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本次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对照比较,借助主观及客观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案例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案例式教学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扩展到了相关专业领域的各方便,借助于实际案例的处理和分析,最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过渡。与此同时,参与性的案例式教学也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及教学效果。教师在准备案例、完善教学方式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业务和教学能力,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的教学准备环节、课堂组织和管理环节、课后总结和归纳环节等,无一不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当然,在整个教学模式探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以文科生源为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如何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考虑将案例讨论中学生的表现予以评分,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拿出案例进行讨论,学生往往准备不足,考虑提前一定时间把案例拿给学生,方便学生的前期准备工作和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在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借助于案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且还能提高学生表达和协作能力。所以,参与式案例教学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进行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中班运动教案范文第3篇

关于学校冬季长跑活动的方案范文1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积极响应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倡导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组织开展好我校体育的长跑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我校全面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题:

以运动、健康、快乐!为主题,充分展示阳光体育运动的热烈、精彩场面。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

组长:陈文阁

副组长:张海波刘宏(负责学生活动组织策划)

组员:吕双力李建新郭艳春聂国伟

陈玉玲韩艳玲各年级班主任

三、实施措施

1、对全校师生宣传我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意义,使我校全体师生都能以高昂的激情投身到本次活动中来,并举行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

2、根据区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设施状况,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2年级跑400米,3-4年级跑800米,56年级跑1000米,在校园内集中跑完当天预定的路程,并作为本学期末体育测试成绩进行考核。

3、将长跑活动和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做到丰富多彩、科学锻炼。并以五年级一个班为重点,带动全校顺利完成长跑活动。其他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努力完成规定的里程。时间20XX年10月26日至20XX年4月30日。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定期检查。学校对各办公室、各年级组、各班级长跑活动高度重视,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检查,班级要指派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做好记录登记工作。

2、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要抓好课间操和体育课的长跑活动组织工作,按年级、班级分工到人,定期做好各班级里程和完成情况的记录检查工作。

3、加强安全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落实安全措施。长跑前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和观测和提示,及时告知心肺功能患有器质性疾病或体征有严重不适的学生不易参加。既要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要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不仅保障设施到位,而且组织教育到位。

五、评选与表彰:

1、评选有序班级,班级有95%以上的学生完成规定距离,参考《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85%以上的学生达到合格。

2、学校对完成较好的班级进行表彰。各年级奖励前三名。

关于学校冬季长跑活动的方案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宗旨,通过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健康观念和良好习惯,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强身健体、阳光运动的校园活动氛围,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二、工作目标:

磨练学生意志,培养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

三、活动主题:

我们大家一起来跑步!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0XX年元月。利用每天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长跑。

五、活动内容和措施:

1、20XX年12月初,举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要求:

(1)拉一条宣传横幅,内容为何场小学冬季长跑活动起跑仪式。

(2)何校长作主题宣传动员讲话,并提出长跑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3)学生代表宣誓讲话。

(4)全体学生首次跑步。

2、每天长跑距离为400~800米。

长跑路线:六、五、四、三、二年级按顺序在操场上跑步。

活动时间:以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长跑,也可以利用体育课及其它一些在校时间分段分时完成。节假日和寒假期间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

3、班级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长跑活动,并由各班体育委员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填写好各班一周长跑统计表,每周五放学前上交学校政教处。此记录将成为学校评选冬季长跑优胜班级的依据之一。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唤起社会、家长、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阳光体育运动有人抓,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有成效。学校成立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工作小组,负责活动全面安排检查评价。

6、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注重检查评价。鼓励师生开展阳光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六、活动组织领导:

组长:胡亮(负责冬季长跑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何利文周卫进(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好活动的开展)

组员:体育组及各班班主任(协调、确保活动的开展、检查与评比,并做好冬季长跑活动宣传专栏,报道学校活动开展的情况。)

七、安全预案:

1、提高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对学生提前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安全的练习。

体育组工作:周卫进老师负责具体的长跑组织工作,胡国军老师负责年级长跑安全、队形及跑动距离的保障。

政教处:随时做好救护准备。

2、各班班主任要按时组织本班学生参加冬季长跑活动,没有学校的通知,不得缺席冬季长跑活动,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

3、关心学生,各班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于身体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跑步的,可以实行免跑。跑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八、总结与表彰:

长跑活动结束后,学校将于20XX年3月进行总结。学校将评选冬季长跑班级组织管理奖,优秀学生奖、优秀教师奖若干名,对长跑活动开展好的班级以及教师和学生个人进行表彰。

冬季长跑优秀学生评选条件:

1、积极参加冬季长跑,节假日也坚持锻炼。

2、长跑总里程在班中领先。

3、在参加集体长跑时纪律良好。

冬季长跑优秀教师评选条件:

1、积极组织好学生的长跑活动。

2、坚持与学生一起长跑,积极锻炼身体。

3、所带班级的长跑成绩突出。

冬季长跑优秀班级评选条件:

1、坚持参加冬季长跑活动。

2、队伍整齐,组织纪律好,确保安全。

3、班内学生整体长跑人均里程数、出勤率领先。

关于学校冬季长跑活动的方案范文3一、指导思想:为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议要求,全面贯彻镜湖区教育局《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区中小学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抓好我校学生的体育锻炼工作,培养广大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全面实施学生冬季长跑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二、活动主题

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刘小红

副组长:蔡传鸿、吴书琦、殷小毛

2.实施小组

组长:张吉安

副组长:刘君、罗崎、马为民、顾庆

组员:各班班主任

四、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至20XX年4月

六、活动内容

(一)启动仪式

时间:20XX年12月12日早上课间操

横幅:20XX年二十八中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启动仪式

(二)宣传工作

1.校长对冬季长跑活动进行倡议演讲。

2.各班主任利用两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三)活动记录

1.班主任老师负责管理

2.班级体育委员及小组长负责记录统计

3.月底上交体育组备案

七、实施方法

1、通过学校的宣传,要对全校师生宣传我校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的意义,使我校全体师生都能以高昂的激情投身到本次活动中来。

2、按照镜湖区教育局的布局,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设施状况,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标准,在校园内集中跑完当天预定的里程,并作为本学期末体育测试成绩进行考核。

3、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将全部用在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的长跑活动中,并以各班为单位,利用早上大课间及体育课努力完成班级规定的里程。

4、各年级各班同学可通过我校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的线路示意图,在规定的里程中努力跑完自己的路程。

八、活动安排

1、冬季长跑活动从20xx0xx年11月开始到20XX年4月结束,并将长跑路线设定为象征路线。我校依据自有条件,利用早操时间集中全校师生集体进行长跑。以各班四列纵队作为一个方阵,各班班主任组织跟随。初一年级绕校篮球场外圈跑,初二年级绕教学楼跑步,初三年级绕篮球场加教学楼进行长跑。

2、组织学生利于课间操和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冬季长跑活动。体育课各班学生必须绕学校操场场跑两圈作为热身运动。

3、积极开展好我校冬季长跑比赛活动,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投身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使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能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每天长跑距离(参考)基数为:初三年级1200米,初二年级1000米,初一年级800米,基数可以根据开展活动的时间和成果递增。学校各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九、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定期检查。学校要求各年级组、各班级要对这次的阳光体育与快乐校园同行长跑活动高度重视,由红领巾监督岗来负责检查(跟班监督),班级要指派有责任心的学生干部做好记录登记工作。

2、学校体育组全体教师要抓好课间操和体育课的长跑活动组织工作,按年级、班级分工到人,定期监督各班完成情况的记录检查工作。

3、各班冬季长跑活动情况也将纳入各年级的评比活动及班主任工作考评。

4、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既要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要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不仅保障设施到位,而且组织教育到位。

十、长跑注意事项

1、注重安全教育和体育卫生教育,各班学生在长跑前应整队并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听老师发令全体学生开始跑步。

2、在跑步过程中,严禁班级之间进行超越。

3、班级之间应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严禁说话、打闹,推、挤、撞等现象发生。

4、在跑步过程中每个学生应听从教师或体育委员的口令指挥,要求队伍整齐,步调一致。

5、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调查,对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长跑的学生,班主任应做好工作,并安排好该学生的活动。

6、雨雪天气等暂停。

各班级要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工作,体育组要加强长跑活动的技术指导,严禁学生在校园外道路上长跑,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意外伤害事故。

中班运动教案范文第4篇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学案教学,首先要编制学案。体育课学案的编制不能一味模仿文化课,而应该遵循体育课的特点。体育课是以学生模仿动作、反复操练习得运动技能的,一项运动技能也许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动作,落实到课堂上就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整个运动技能动作的完成往往是一气呵成的。那么既要方便学生练习,又要保持动作技能的完整性,在体育学案的编制上应完整地呈现教材内容,而不必像文化课那样按课时编排。比如,在水平四七年级排球教学中,首先看这个年级学生排球学习的内容有哪些?我们从参考教材上可以看到水平四七年级学生学习排球的主要内容有移动、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传球、正面下手发球及一些简单的战术配合。在学习一些技术动作的过程中,以一个小单元的形式做学案相对课时学案要好,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学习时,不可能一课时就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要分几节课时完成的。那么编制学案时,我觉得以完整的小单元学案呈现可以让学生在自学时对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有完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对我校八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分为A实验班、B对照班,提前两天将《排球正面垫球》的学案发给实验班,内容涵盖:垫球的手形、身体站位、击球部位、击球时机、图解、垫球的小视频网址。提醒实验班的学生提前预习学案。经过一课时的学练,对实验班及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垫球测试,球落地为失败,结束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实验班优秀为20%,合格以上为95%,不合格5%;对照班优秀为5%,合格以上为50%,不合格为50%。经上课的观察及课后的讨论得知,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前已熟悉垫球的基本姿势及击球部位,课上学习后,只需着重练习找准击球时机,相对任务较少,而对照班的学生则在课上要学习手型、姿势、击球点、垫球时机等一系列连贯的知识。由此可见,让学生预先通过学案,了解上课的内容,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连贯动作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出有特色的导学案,使其真正能够起到先学后教、当堂巩固的教学效果。体育学案导学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的。上课时教师宣布本课任务后,学生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此之前学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学目标一时很难达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任凭教师调来调去,教学何谈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案导学在编制过程中就已经把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学生在自学时的目标。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没有说明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学习目标则解决了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目标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学案导学十分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达到教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统一。如果说教案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话,那么学案导学就可以使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同步完成。比如上文提到的排球墊球,一般会安排四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那么编写学案时用小单元的形式来完整备课的话,学生能对怎么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每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有利于总的学习目标的达成,而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只是对象不同,但总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一切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长,每一次发展都跟教师每一课时的教学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也就是说,学生只有通过每一课时的学习,累积起来才会显现出发展和进步,因此如何提高每一课时的课堂效率,关系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慢。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学案以每周或者双周的形式发给学生为好,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双休日对体育学案进行预习,适当上网查找资料。通过学生提前知道下周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在学习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手段,在课中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真正做到高效学习,最大限度地达成学生学习目标。

三、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任何教学都是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来共同完成的,因此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必须是教与学和谐的发展才能营造的。由于学案是提前发给学生的,学生可以通过学案知道教师在每一课时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课前的相互沟通经过学案的发放达成,并且在以小组形式的学习中,学生知道怎么样分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通过提前与小组学习伙伴的沟通,针对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先行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课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沟通、默契配合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案导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关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班运动教案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长株潭地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大班教学,“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基础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基于调查提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根据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的总体安排,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按“os方案”开设“基础课”,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门课程。这门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等变化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新形势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目前,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对于教师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的研究也相当多,但基于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来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态度等对教学实效性影响很大。为了了解“基础课”开设以来的教学现状,从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组织了一次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高校“基础课”教学教师为对象的关于“基础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基于此次实证调查提出,可以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一、“基础课”教师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随机发放形式,总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4份,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oo%。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我们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教学互动的注重与评价、教学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袖课”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

小班(1个班)教学和大班(2个以上班联合)教学是当前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两种主要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位被调查教师最近一次承担“基础课”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占总数的93%,采取小班教学的只有4位,仅占总数的7%,由此可见,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9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大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53%,有23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更好,占总数的43 %,此外,有2名被调查教师对哪种教学形式更好表示“不知道”,占总数的4%。由此可见,尽管当前大班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被调查教师还是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

(二)“基拙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有so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板书”这一教学方法,有5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方法,有4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有12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小游戏”这一教学方法,有40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视频资料”这一教学方法,有51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有4位被调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其他教学方法。在被调查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使用普及度大小排序依次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视频资料”和“板书”。由此可见,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问及“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一问题时,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板书”,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多媒体课件”,22%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课堂讨论”,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小游戏”,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视频资料” 2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案例教学”,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是“其他形式”。由此可见,在“哪种教学方法最好”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教师之间不存在高度一致的看法,比较多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三)“基袖课”教师时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与评价

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填鸭式”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互动,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学互动,有巧%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注重“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比较不注重”,有11%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互动“不注重”(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被调查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只有45%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或“比较注重”教学互动,还不足50% o

同时,调查显示,被调查教师对教学互动是否重要的评价,与他们自己在教学中对教学互动的注重情况存在较大的不一致。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有26%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比较重要”(如图2所示),也就是说10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这与前文分析的不足50%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和“比较注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尽管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多的被调查教师并没有很好地贯彻白己都认为重要的教学互动。

(四)“基袖课”教师对教学的喜欢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基础课”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也即是否喜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础课”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有26%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很喜欢”“基础课”教学,有48%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有22%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一般”,没有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比较不喜欢”“基础课”教学,仅有4%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不喜欢”“基础课”教学(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绝大部分被调查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共有74%的被调查教师认为自己“很喜欢”或“比较喜欢”“基础课”教学。

那么,影响被调查教师是否喜欢“基础课”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呢?调查结果显示,有2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4.4%;有22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40.7%;有17位被调查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效果”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31.5%;有11位被调查教师认为“教学方法”影响其对“基础课”教学的喜欢程度,占总数的20.4%(如图4所示)。由此可见影响被调查教师对“基础课”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尽管有相当大一部分“基础课”教师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更好,但当前“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形式还是大班教学;当前“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比较多的教师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尽管几乎所有的“基础课”教师都认为教学互动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教学互动的注重还不够;绝大部分“基础课”教师喜欢自己的“基础课”教学工作,影响“基础课”教师对教学喜欢程度的主要因素排序依次为“学生学习态度”、“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

当前,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点是要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改革教学方法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是非常可取的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中提出的。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至少有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七项智能。fzl语言文字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音乐旋律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关系智能是指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有自知之明并据此作出适当行为的能力。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天赋与发展都不一样,有自己不一样的理想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各项智能发展的需要,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与体验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效果。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采取哪些途径来提高教学实效性呢?

(一)充分发挥多嫌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能克服传统单纯板书教学的不足,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重视不够充分,尽管由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部分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形式,但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内容做成演示文稿,而没有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影视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播放一些与教学有关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视频资料、音乐等,有效地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力推行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fzl它通过广泛的信息收集和开放式的讨论,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背景,并讨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困境和选择,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多维度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智能,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一般适合小班教学,在当前大班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的情况下,适当推广小班教学将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