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管理论文(精选5篇)

  • 网站管理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二、网络与网站安全隐患概述 目前影响网站安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网络的不安全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站的安全漏洞其实也就是网络的安全漏洞,其漏洞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 1.1软件漏洞 任何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不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

网站管理论文(精选5篇)

网站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网站安全是指对网站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从而确保在一个网站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化、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有效的保护。网站安全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稳妥地确保经由网站传达的信息总能够在到达目的地时没有任何增加、改变、丢失或被他人非法读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证网站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其有一定的安全保护功能,并保证网站部件如终端、数据链路等的功能不变而且仅仅是那些被授权的人们可以访问。

网站安全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包括通信技术、网站技术、计算机软件、硬件设计技术、密码学、网站安全与计算机安全技术等,网站安全是在攻击与防范这一对矛盾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的攻击导致必须研究新的防护措施,新的防护措施又招致攻击者新的攻击,如此循环反复,网站安全技术也就在双方的争斗中逐步完善发展起来。

二、网络与网站安全隐患概述

目前影响网站安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网络的不安全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站的安全漏洞其实也就是网络的安全漏洞,其漏洞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

1.1软件漏洞

任何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不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而这些缺陷和漏洞恰恰是非法用户、黑客进行窃取机密信息和破坏信息的首选途径。针对固有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协议漏洞。例如,IMAP和POP3协议一定要在Unix根目录下运行,攻击者利用这一漏洞攻击IMAP破坏系统的根目录,从而获得超级用户的特权。

1.1.2、缓冲区溢出。很多系统在不检查程序与缓冲区之间变化的情况下,就接受任何长度的数据输入,把溢出部分放在堆栈内,系统仍照常执行命令。攻击者就利用这一漏洞发送超出缓冲区所能处理的长度的指令,来造成系统不稳定状态。

1.1.3、口令攻击。例如,Unix系统软件通常把加密的口令保存在一个文件中,而该文件可通过拷贝或口令破译方法受到入侵。因此,任何不及时更新的系统,都是容易被攻击的。

1.2病毒攻击

计算机病毒一般分为四类:①文件型病毒(FileViruses);②引导型病毒(SystemorBootSectorVirus);③链式病毒(SYSTEMorCLUSTERVirus);④宏病毒(MacroVirus)。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给用户造成重大损失:占用系统资源并影响运行速度: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危害: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计算机病毒疫情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呈现以下显著特点:①网络病毒占据主要地位;②病毒向多元化、混合化发展;③利用漏洞的病毒越来越多。

2、人为因素:

2.1操作失误

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这种情况在企业计算机网络使用初期较常见,随着网络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使用人员的培训,此种情况逐渐减少.对网络安全己不构成主要威胁。

2.2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敌手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急。

当然作为本文最讨论的网站安全,它也有它自身的安全隐患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用户输入验证不全面

在网站编程中,对于用户和用户的输入,都必须抱怀疑态度,不能完全信任。所以,对于用户的输入,不能简单的直接采用,而必须经过严格验证,确定用户的输入是否符合输入规则才可以录入数据库。用户输入验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输入信息长度验证。程序员往往认为一般用户不会故意将输入过分拉长,不进行输入验证可能没有危害。但如果用户输入的信息达到几个兆,而程序又没有验证长度的话,可以使程序验证出错或变量占用大量内存,出现内存溢出,致使服务器服务停止甚至关机。在线

(2)输入信息敏感字符检查。在设计程序的时候,程序员可能都会关注&#106avascript的一些敏感字符,如在设计留言版的时候,会将“ ”等符号的信息过滤,以免用户留下页面炸弹。但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留言版内容信息的过滤。二是用户名信息的过滤。程序设计中,对用户名的验证往往只是验证长度,没有验证&#106avascript或者HTML的标记,这样就容易形成漏洞。三是Email信息的验证,Email信息往往也只验证是否含有“@”符号,其他没有限制,这容易形成两个漏洞:输入信息过长的内存溢出漏洞;含有&#106avascript等字符信息,造成显示用户Email的时候形成页面炸弹等。四是搜索信息的验证。尽管搜索信息不会直接保存到网站服务器,但是,搜索信息却与数据库或者服务器所有文件密切相关,如果搜索信息有问题,很容易就会暴露一些本来不应该暴露的数据库信息或者文件信息。如果用户对程序比较了解,可设计一些很特别的搜索信息,检索他不应该检索的数据库表,例如用户账号密码表等。因此,一般要验证一些常见的用于数据库操作的语句,例如搜索信息是否含有“Select”等,这样来限制用户输入,避免信息的泄露。

4.页面行为方式缺乏逻辑

在网站中注册新用户的时候,一般会首先要求用户输入自己需要注册的账号信息,验证该账号是否已经存在,确保用户的单一性。如果用户的注册信息通过了“存在该账号”的检测,在编程的时候就认为这个账号一定不存在,可以注册,在注册页面中直接使用“nsertInto”语句将注册信息插入用户数据库。上述的问题是:将注册信息插入数据库之前,并没有再一次检查这个用户是否存在,而是信任前一个检测页面传来的账号信息。由于可以阅读和保存HTML文件的源代码,如果用户将注册通过的页面保存并且将上面的账号信息修改为一个已经存在的账号,由于程序认为该账号已经通过检测,直接将该账号插入数据库,原来拥有该账号的用户信息就被修改,造成用户信息流失、出错等情况的发生。如果这个账号刚好是一个管理员账号,结果将是很难预料的。

使用以上错误方式编程的程序员很多,随便在网上找就可以找到很多这种方式编程的源代码和已经采用的程序。在电子商务初期,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的程序中,存在着用户可以随意定义自己购买商品的价格这样的漏洞,也就是由页面行为方式缺乏逻辑造成的。

当然,网站安全还包括比如服务器攻击、病毒攻击等方面,但这些方面基本都属于上文中介绍过的网络安全问题,另外由于篇幅问题许多细节问题也不在此累赘了。

三、网站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1.网络安全的管理

1.1使用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使用最多,效率最高的网络安全产品自然有它自身的优势,所以防火墙在整个网络安全中的地位将是无可替代的。

1.2与因特网接入处增设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IDS即IntrusionDetectSystem)是实时网络违规自动识别和响应系统,它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或网络上任何有风险存在的地方,通过实时截获网络数据流,能够识别、记录入侵或破坏性代码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一经发现入侵检测系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自动阻断通信连接或执行用户自定义安全策略等。

1.3病毒防御

选购杀毒软件,必须考虑产品的采购成本、应用(管理、维护)成本,以及将来企业或网络规模变化后,软件能否实现平滑过渡等问题。只有明确需求,重视产品的应用和管理,把网络防病毒纳入到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之中进行综合防范,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单纯防病毒,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当然,对于网络安全的防御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相当多,我们只有认准适合自己的技术,并采用多种技术相互结合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由于篇幅有限对于其他诸如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的介绍就不在此累赘了。在线

2.网站自身的安全管理

2.1网站服务器的安全管理

网站服务器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包‘括网站服务器的内容更新、日志文件的审计、安装一些新的工具和软件、更改服务器配置、对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等。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从网络结构设计上解决安全问题

安装一个功能强大的防火墙可以有效防御外界对Web服务器的攻击,还可通过安装非法人侵监测系统,提升防火墙的性能,达到监控网络、执行立即拦截动作以及分析过滤封包和内容的动作,当有入侵者攻击时可以立刻有效终止服务。同时应限制非法用户对网络的访问,规定具有特定IP地址的客户机对本地网络服务器的访问权限,以防止从外界对网络服务器配置的非法修改。

②定期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安全检查

由于网站服务器是对外开放的,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所以应为服务器建立例行安全审核机制,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和IDS工具,加大对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和检查。另外,随着新漏洞的出现,我们要及时为服务器安装各类新漏洞的补丁程序,从而避免服务器受到攻击和出现其他异常情况。

③定期进行必要的数据备份

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是很重要的。网站的核心是数据,数据一旦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除了设置相应权限外,应建立一个正式的备份方案,而且随着网站的更新,备份方案也需要不断地调整。

2.2数据库安全管理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密和破坏。为了保证业务应用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采用基于Client/Server模式访问后台数据库,为不同的应用建立不同的服务进程和进程用户标识,后台数据库系统以服务器进程的用户标识作为访问主体的标识,以确定其访问权限。我们通过如下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后台数据库的访问

控制。

①访问矩阵

访问矩阵就是以矩阵的方式来规定不同主体(用户或用户进程)对于不同数据对象所允许执行的操作权限,并且控制各主体只能存取自己有权存取的数据。它以主体标行,访问对象标列,访问类型为矩阵元素的矩阵。Informix提供了二级权限:数据库权限和表权限,并且能为表中的特定字段授予Select和Update权限。因此,我们在访问矩阵中定义了精细到字段级的数据访问控制。

②视图的使用

通过视图可以指定用户使用数据的范围,将用户限定在表中的特定字段或表中的特定记录,并且视图和基础表一样也可以作为授权的单位。针对不同用户的视图,在授权给一用户的视图中不包括那些不允许访问的机密数据,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③数据验证码DAC

对后台数据库中的一些关键性数据表,在表中设置数据验证码DAC字段,它是由银行密钥和有关的关键性字段值生成。不同记录的DAC字段值也不相同。如果用户非法修改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则DAC效验将出错,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3编码中的安全管理

防止恶意代码注入

①验证输入,使攻击者无法注入脚本代码或使缓冲区溢出

②对所有包含输入的输出进行编码。这可防止客户端浏将潜在的恶意脚本标记作为代码进行转换。

③使用接受参数的存储过程,防止数据库将恶意SQL输为可执行语句进行处理。同时使用特权最低的进程帐户和模拟帐户。在攻击者企图应用程序的安全上下文执行代码时,可缓解风险并减少损害。

防止会话劫持:

①分隔个性化cookie和身份验证cookie。

②仅通过HTTPS连接传递身份验证cookie。

③不传递在查询字符串中代表已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标识符。

最为一名网络或者网站管理员,有责任同时也有义务做好网站的维护与管理,这就需要我们管理人员时刻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时刻关注新的管理技术与安全防御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该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目前还未出现的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这才是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

参考文献:

[1]沈文智.MicrosoftBS网页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2]沈昌样.网络安全与信息战.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1.

[3]骆耀祖,龚洵禹.动态网页设计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骆耀祖,刘永初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北方交大出版社,2003.

摘要:

网站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潘蕴和在“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研究会”上发表的讲话。

一对当代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网站的简要点评

(一)电子商务现状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开始“从狂热到冷静,从鼓噪到务实”。越来越多的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无国界、无时间限制的便利环境来经营与拓展商务。

据公布的数字,2002年第三季度美国在线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为110.6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4%,比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了7.8%;占美国同期零售业销售收入的1.3%。2001年同期的这一数字为1.1%。

截至2002年9月,曾在网上购物的法国人已达500万,比2001年9月增加100万人。法国网上贸易与服务协会会13个会员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2002年第三季度的网上交易量平均比2001年同期增长43%,2002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比2001年同期增长39%。

2002年1月韩国经营网上销售的企业为2212家,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8.6%;网上购物交易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89.8%。

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60亿元,2002年达到150亿元,2003年将达到300亿元。其中,BtoB将占75%,包括在线销售和其他委托服务等。今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公司中有50%将建自己的网站,方便公众浏览。

移动商务也日渐看好,市场调研机构Frost Sullivan公司最新预测,到2006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其份额将占到全球在线贸易市场的15%左右。

(二)点评当代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电子商务风潮的扩大,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在网络上进行各项业务,而不只是将公司或产品的介绍放在网站上供人欣赏。

电子商务追求的是无纸化办公,“无纸”二字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充分的说明了网络平台——网站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

其国外著名代表有:,,。他们现在正在运行并盈利。戴尔电脑更是约有40%的造访者在线购买。我国电子商务网站首屈一指的是,它在电子商务盈利方面的成绩在国内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虽然其它公司也在搞电子商务(如),但我们知道,新浪直到去年才宣布开始赢利。

二述谈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我们不谈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才能盈利,我只想说说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管理的模式——这只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中的一部分。对用户管理模式研究,说白了就是对用户登陆系统的研究。

通常,电子商务公司网站的建设者有两种建设意图:

1.只是准备进行再线直销;

2.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这两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定位上就不同。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对象是广大的客人,而有着第二种构建意图的公司的网站由于承担着事务信息交流中心的使命,其所面对的就不只是“客人”,还包括“自己人”。

(一)分析“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着第一种构建意图的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管理模式。

第一种电子商务网站根据先例把自身的作业分为B2B和B2C。但无论是以B2B还是B2C构建,其用户管理模式都可以总结为“客户——管理者”。网站的登陆者设定为可能的“客户”,他们只准备在线跟“客人”进行交易。这样的网站的代表有:和等知名网站。

首先设计好统一的顾客登录页,所有的客人如果要交易,就得通过该登录页先进行注册,然后再登录并交易。所有的客人都将会享受平等、自由、博爱的权利。

比较好的这样的网站给客人设定的交易过程可以用下表反映:

“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在这里,客户没有区别,如果想进行交易,所有的他们都的经历选择、校验、选择结账及发货方式、填写注册信息等。他们的订单填写方式都是一样的。图(1)

而管理者需要做所有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样的网站,管理者需要做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确定用户身份,客户的购物方式单一,经常有没有意义的订单,难以抓住客户购买趋向,以及市场需求。垃圾信息多。虽然大多说电子商务网战都在使用这种用户管理模式,我却并不认为它是所有公司(如外贸公司)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

(二)述谈“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是能够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公司的事务分为外部事务和内部事务。如果一个网站只提供外部事务平台而不提供内部事务平台的话,它还能被称为是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吗?

让我纳闷的是:如果登陆者是自己人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的高层领导,他在国外想要了解公司的最近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呢?如果登陆者是公司里搞外销的员工,他希望了解还有多少库存,或者他跟人订了一笔不小的订单,他想直接通过公司的网站通知物流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产品配送过去呢?如果………

有的人会说可以让人整理以后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发过来,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信息中心的作用就不存在了。还有的公司作了两个网站,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而这样的话确是太麻烦了一点!

所以,只面对“客人”的“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不适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而既面对“客人”又面对“自己人”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才是有以上疑问的公司做电子商务网站时应该选用的。也就是说,“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是要做一个集成公司所有的商务事务的信息平台。

我们知道,网络的信息传递速度很快。像发盘、还盘这样很麻烦的外贸事务,通过网络会很快,可为什么许多外贸公司没有采取呢?因为他们中一部分公司建立网站只是向大家宣布它的存在而已;而另一部分公司是担心交易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公司觉着干什么事都得上网实在是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就拿我们学校的网站来说吧,如果你在校外时根本没办法下载学校ftp里的内容,怎么才能让校外的本校同学也能享用本校ftp里的内容呢?

如果上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提供一种叫OfflineResume的系统,它可以让人在脱机的情况下完善自己的简历,当你再上网时,你可以直接把填好的信息传到cnjob的你的档案里边,而不用再一点一点的改进。为什么我们不借鉴一下呢?

我们知道,公司有些东西是不能让客户知道的。所以网站的用户登陆界面应该分为顾客和员工两个登陆口径,而这样的分别又不可以让顾客知道。我们的员工界面除了有给顾客看的网页外,还应该有给他自己看的东西。比方说:公司事务表、某同事给他发的便条、他个人需要上传的个人业绩报告、公司库存情况、公司物流信息分布,以及在线与某位同事或顾客交流等。

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我们应该做一套像OfflineResume的系统(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我们要用的系统叫OfflineOffice),它的功能近似于玩网络游戏时用的私人服务器又或者是网际常用的软件人。首先,公司给每一位“在职员工”的计算机内装上OfflineOffice1系统,然后初始化使用者信息,并把信息传到公司在网上的服务器上,多重确认信息的正确性,使“在职员工”计算机上的OfflineOffice1系统和公司“在职员工”数据库里的信息绝对相符。此过程也就是在OfflineOffice里边内置数字证书。这样“在职员工”在脱机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公,而上网以后,先是OfflineOffice1通过网站服务器的认证,然后进入设定好的安全网络连接中,之后进入在职员工登陆界面。(其具体使用过程将在后面向大家进行图文注解。)如果登陆者不能在员工登陆界面很好的完成登陆的话,该网页自动转接到一般客户浏览页中,而且不可返回。由于有重重的把关,所以安全没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每一位在职员工都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由于电子商务网站重在其商务性,所以对跟公司有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客户,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OfflineOffice2系统,该系统使得伙伴客户能够更快捷的与我们进行交易及交流。OfflineOffice2系统的用户可以在脱机的情况下填写订单、发盘、还盘、或一般交流信件内容,然后在上网的时候,经网站服务器认证合格后,在客户要求传送的时候,自动传送到其指定的我们公司的某一地址或数据库中。它的确认及登录过程跟员工登录过程一样。如果他想单独跟某位在职员工进行交流的话,公司的网站在他要求后,直接将他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跟该在职员工的OfflineOffice系统平台进行连接,使得他们的交易或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对于一般客户的管理,我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其登录网站的方法不用改变,只需要几位位员工进行日常的整理、维护和处理工作就行。这样无论是客户还是员工,其登录公司网站的方法及过程跟以往的大不一样了。

当然,为了交易的安全性,我们的数字证书系统也应该像银行的一样进行经常的更新。我建议公司员工每半年更新一次数字证书,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每一季度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OfflineOffice系统还应该内置记录系统,它可以记录公司员工或跟公司有长期伙伴关系的客户对OfflineOffice的使用情况,及时核实客户跟公司的交易情况,记载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交易倾向,以及向公司反馈员工及客户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管理者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的地位。

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整个网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平台,管理者充当着信息统计者、核实者、调查者、分析者以及管理者等诸多的角色。在“客户——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的所有信息,你都得在客户登录网站并注册后的信息中查找及分析。即使你知道某一大宗交易的客户的用户名是正确的,你也不得不考虑别人是否已将信息截取、篡改或伪装。所以管理者是个忙人,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得管,都得考虑。然而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太忙于干繁琐的事情,我们就会无暇考虑公司的决策或发展方向。

而在“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中,客户可以直接跟某位确定员工进行交流,该确定员工可以及时判断并处理客户的信息,并且这种交流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进行,首先在安全方面没有问题。这样管理者摆脱了种种复杂琐碎的整理工作,而单一的将各个OfflineOffice系统反馈过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轻轻松松的进行公司整体规划!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

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讲解我们的“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

“客户+员工——管理者”用户管理模式示意图

重要客户打开OfflineOffice2在脱机的情况下他可以充分做好与我交易的准备工作。OfflineOffice1本身就设定为在职员工的工作平台。可以说每一个在职员工都是网站的普通管理者。图(2)

而管理者则是Administator。

在上面的表格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登录对象分为三大种人:客户、员工、管理者。而客户本身又分为两种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他们的职责是不同的,他们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电子商务网站对于一般的客户,我们没有必要给他们特殊的待遇。他们通常只是随意地浏览一下我们的网站,偶尔进行一点交易。而重要客户在登录我们网站的时候有着直接的目的,他们要求进行大宗的生意,需要跟我们进行洽谈和交流,需要了解我们公司的发展动向,他们通常是我们真正的上帝。

有人也许会认为不应该给予在职员工太大的权利。然而彼“在职员工”非此“在职员工”,这里的“在职员工”指的是那些有一定权力的在职人员,譬如:像外销员、业务员等等需要经常跟我们的“重要客户”进行洽谈、磋商、交流的人员。这样的人通常是公司的脊梁。而一般的公司员工则没有必要列入“在职员工”之中。

也许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样的用户管理模式才是电子商务网站应该选用的呢?

网站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企业为何要上网

Internet作为信息双向交流和通讯的工具,已经成为商家青睐的传播媒介,被称之为继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后的第五种媒体——数字媒体。传统媒介的价格昂贵,又受到时间、地区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定,效果令人不能满意。相比起其它几种媒体,网络宣传的费用是低廉的,而回报却丝毫不见逊色,能帮您把握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和众多潜在的商业伙伴,让您的企业有无限的发展和生机!放眼中国,不少公司、企业、单位都已建立起自己的网络站点,并以此为窗口向全国、全世界介绍自己,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

二、企业网站的策划很重要

企业网站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开通网站就万事大吉了,其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网站的维护,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网站的维护意识与当初域名申请和网站开通时的超前意识相比却显得十分不足。许多公司建立起网站后就在那里守株待兔了,不去管理网站也不更新。这是错的,绝对的错误!网站不及时更新,就不能正确反应公司的信息,这样宣传的效果不能达到反而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其次一个好的企业网站应具备以下几个内容:

①企业的网站架构应该是以企业为核心的主题层次、内容分类、页面顺序等所组成。由于每一个浏览者都可能成为企业的客户,网站的主题应突出对企业所想或所可以提供给客户的利益性产品或服务的详尽说明和体贴客户设计,而企业规模、实力等方面的描述则只是对主题的烘托,由此决定了在内容分类上应加大主题内容的渲染,在页面顺序上应优先考虑主题内容的排列。

②企业网站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体现出企业精神、理念以及企业文化,这些是企业的CIS理念中的组成部分,在网站的建设中该部分也应该得到延伸和渗透。

③同时,在策划过程中还要兼顾企业产品营销理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一个完整意义的企业网站还应该突显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避免初次接触的浏览者从视觉或文字上对企业的行业产生误解,使得企业的形象建立产生偏差。④如果说网站架构是骨架,那么网站内容就是血和肉,是浏览者了解企业的关键。由于目前Internet受到网络传输速率等因素的影响,网站的内容务必达到精炼、准确,切不可错字累累、篇幅冗长,以保证浏览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到网站的核心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对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和延伸扩展,特别是有关最新动态、企业重大活动、客户服务举措、新优惠新调整等信息。

网站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因特网传媒网站网上新闻业

近年来,随着因特(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传统新闻传媒上网和网上新闻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传播中的一道亮丽景观。本文试图通过传媒网站的网页观察、传媒界有关人士访谈及有关文献(包括网上资料)研究,对我国内地传媒网站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探讨,并将之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状况,作一番比较,以期引发更多、更深刻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网络媒体借鉴美国网络媒体的经验,提供参考。

一、从一报/一台/一网站到联手合作

我国与美国传媒上网的实践,都始于报刊上网网络版。我国于1994年4月作为第71个国家正式接入因特网。约一年半后,《中国贸易报》在我国内地报纸中率先登上因特网网络版。这标志着我国内地新闻传媒业迈出了加盟因特网的第一步。此后不久,又有一些内地报刊进入因特网,其中有的依托一些公用信息网或其它网络服务主站上网,有的则自己单独在因特网上设立网址。[1]我国内地广电传媒于1996年第四季度开始其上网的实践。1996年10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了网站。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网站。[2]它们分别是我国内地广播和电视领域中领先一步涉足网上传播的机构。总体看来,进入1997年前,我国传媒上网仅处于尝试阶段,在内容更新、网页设计、制作技巧等一系列方面,都尚无法同国际上传媒网站的水准相比。

我国中央级的重要新闻传媒单位,大都于1996年底到1997年初开始其网站建设。例如,《人民日报》社于1997年1月建立网站,将报社所办的系列报刊推上网。进入1997年后,我国内地逐渐有更多的传媒机构新上网。根据有关论文,截至到1998年初《文汇报》推出网络版,我国内地已有59家报纸在因特网上推出网络版。[3]到1998年,我国内地已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笔者曾于1998年-99年上半年对我国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和杭州5个城市若干传媒机构有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面访和邮寄问卷的书面访谈),访谈结果发现,被访的5家上海新闻机构均在1998年开始进行网上传播,其余4个城市中被访的17家传媒机构的上网起始时间也以1998年居多。有关部门公布的关于传媒网站的资料,也显示1998年起传媒上网态势大为加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表明,至1998年底,已有127家报纸上网。1999年夏天,有关专家在一次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网络版报纸的数量已达270;此外,还有约100家广电机构已建立网站;两家通讯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也已上网。[4]事实表明,进入1998年后,我国内地传媒上网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以往两年多。新闻传媒上网的迅速发展,曾被评为1998年新闻界10件大事之一。1999年,我国传媒上网热得到持续,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机构已达700多家。[5]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内地出现了地域内多家传媒机构联手创建大型网站的新现象。北京和上海的传媒的做法,尤具代表性。在北京,9家主要市属新闻媒体与一家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及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创办了千龙新闻网,它于2000年5月8日开通,以“权威、实时、全面、独家”为目标。在上海,10家上海主要传媒机构联手创建了东方网,它于5月28日开通,定位为:以新闻传播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采劝新闻导入、服务衔接、商务展开“的发展策略。这两家网站综合运用其所依托的媒体的新闻资源,提供丰富的内容服务。(有关网站内容的讨论将在第二部分展开。)

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声势甚是浩大,有关宣传非常密集。由于宣传得力,加上突破了原有的媒体界限,得以综合利用联手媒体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化,它们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以东方网为例,据其内容部主任苏蓉娟2000年秋季介绍,该网开通后日访问人次稳定在110万左右。

2000年下半年,又传出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携手在网上建立“报网联盟”的佳话:云南省昆明市的《生活新报》、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南快报》与厦门的万事网2000年下半年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合作组成一个“报网联盟”,准备构建一个东西部人力、自然、经济和社会诸种资源的全方位信息信道,为两地的经济发展服务。[6]它们推出了网址为的“第1视觉”网站。该网站提出了“横看中国,东西特别"的口号和”做大媒体,树立知名品牌“的目标,并称自己联合了《华西都市报》、《厦门商报》等几十家传统媒体,融会东西、辐射全国,以新闻为先导,开设了包括华东视线、活在东土、西部看点、生在西域等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栏目。[7]

在我国内地传媒网站发展的历程中,由传媒机构单打独斗分别单家建立网站,到若干传媒机构联手合作共同创建大型网站,构成了发展的一个方面。

美国是因特网的诞生地,在网上新闻业的发展中,也走在前沿。世界范围内报刊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网络版的实践始于1994年,美国走在最先。据《美国新闻学评论》公布的资料,1998年12月世界上网络版报纸达4,925家,其中一大半是美国的。[8]到2000年,美国已有55%的杂志推出网络版。[9]美国广电传媒上网者数量也很大。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10]美国传媒上网,最初也是一些报刊分别单家建立网站网络版。《今日美国》、《圣何塞信使报》、《芝家哥论坛报》等,都是较早网络版的报纸。随着美国传媒上网的发展,很快就出现了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例如,早在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了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MSNBC),在因特(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2000年以来,媒体联手和媒体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成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开创了大众传媒业和信息技术业在网络时代联手的新篇章。而美国媒体网上联手的佳话也是频传。如,《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由于网络技术以其融合性特征,可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符号形式在因特网上集为一体,因此,在新闻传媒的上网进程中,报社与电子传媒机构合作,在信息形式方面互通有无的做法,频频出现。

《华盛顿邮报》公司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于1999年11月宣布联合,很快又带动了各自所属的媒体间新的网上联手。据美国“编辑与发行者在线”提供的消息,2000年6月份,《新闻周刊》网站与网站联盟,产生了新网址:。[11]通过两家公司的联盟,MSNBC将可使用10多家报刊的内容,尤其是能从《华盛顿邮报》那儿尽早见到要闻集锦并择优运用于播放和网上传播;而《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则可使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川流不息的视频档案。例如,在小埃连事件发生后几分钟内,《华盛顿邮报》网络版上即推出了一系列影像。[12]

此外,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前者希望由此将其地方性的信息内容推向全国,并从全国性的网上(广电)新闻网络获取视频内容。例如,《亚里桑那共和报》、《波士顿先驱报》和《西雅图邮报》的网站都同MSNBC网站签订了协议。它们都在与MSNBC合办的网页上,每天放上几篇当地新闻报道。它们指出,签订协议旨在获得全国层面上的知名度和增添它们的访问量——通过MSNBC网站上通向它们的链接。[13]这些报纸网站还同CNN网站和美国在线“数字城”签订了协议。《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还加盟了奈特—里德报团公司网站的“现实城市”网络。除了使其内容在全国亮相外,这些报纸都希望得到视频内容,[14]以便使报纸网站增强互动性,克服静态方式。

将中、美媒体网站的情况相比较,不难发现同中有异。美国媒体间网上联手带有明显的跨地域性的特征。而媒体的跨地域性联合,正同因特网在传播中的跨地域、跨国界的特点相契合,从而有利于网络优势的发挥。另外,争取获得品牌效应是美国传媒网上合作的新的推动力。地方报刊等小型传媒机构在网上挂靠知名度很高、影响极广的大型传媒网站的实践,充分显示了这一点。相比之下,我国的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都是地域内媒体联合的实例。打品牌尚未成为我国内地传媒在网上联手中的考虑重点。

二、从简单地将印刷版的内容推上网,到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处于尝试阶段时,报刊网站仅将报纸文库的内容部分推上网的做法,颇具典型性。进入1997年后,情况产生了变化。一些专业类报纸尤其是电子类报纸如“《计算机世界报》、《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报》等的网络版已初具规模,信息的种类、容量以及制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15]综合类报纸的网站的信息服务,向着符合网络版的基本特点的方向努力。1997年1月建立的《人民日报》网站尤其值得一提。该网站依靠报社在人员、经济条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将网络版办得富有特色。笔者于1997年-98年对其网页的观察发现,它不但提供报社的系列报刊的印刷版的内容,而且经常开展“金报网上调查”活动,并推出“报刊寻航”、“信息导航”、“数据库”等网上的特色信息服务,还提供通向其它“知名站点”的链接,而且还推出“专题报道”专辑,为用户研究时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外,据有关论文介绍,一些原来已建立网址的报纸如《粤港信息日报》、《羊城晚报》等,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重整旗鼓,其网络版从内容到制作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6]

从我国内地1998年开始形成“传媒上网热”起,不少新闻传媒网站逐渐致力于改变仅仅将作为其“母体”的传媒机构的传统的传播内容或部分内容搬上网的简单化做法,努力注意发挥网络优势并根据自身的母体机构的特点和条件,开拓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丰富了网站的传播内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网站内容的趋势,开始出现。《人民日报》网站此时更是继续向办出创意迈进。它注意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的优势,提高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争创了多项第一。如:1998年3月我国“两会”期间,它在国内网络媒体中率先实行即时报道“两会”。1999年5月,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人民日报》网站在国内媒体中首家我国记者采写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随后,该网站又迅速在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记者吕岩松后,首家了大使馆被炸目击记。1999年12月,它在国内媒体中首次派出两名网络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17]《人民日报》网站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争取用户参与、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也在国内传媒网站中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名为“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的电子论坛,以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这是我国内地传统传媒机构的网络版中首次开通的电子论坛。它“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热烈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18](该论坛后改名为“强国论坛。”)同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19]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企业家论坛”、“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人民日报》网站还不断根据新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热点,推出新的内容和服务。例如,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隆重推出,成为我国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新举措,《人民日报》网站及时推出“政府上网”栏目。

2000年,我国中央级主要新闻媒体网站纷纷改版更名,进一步拓展其内容。如《人民日报》网站于2000年4月推出新版;网站名称已于8月21日起由“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几位研究生通过对《人民日报》网站的研究,认为新版的“眉目更清晰、层次和布局更合理”,且页面更对称。[20]改版后,《人民日报》网站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朝着以新闻信息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向发展。它更加突出内容的原创性,分类的科学性也进一步受到重视。此外,它在实现网上音频、视频节目的直播、录播方面,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1]

在人民网众多的新闻栏目中,笔者在此想专门提一下“中国地方新闻联报网”。通过设立这一栏目,《人民日报》网站使用户得以进入一网即可浏览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激增、因特网上网站、网页迅速激增的年代,网络用户可以选择的网上信息源之多,不胜枚举。但是,任何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的时间,这却又是永恒的事实。所以即使因特网上的网站和网页之多,成为天文数字,人们受时间的限制,始终只能选择访问为数很有限的网站、网页。网站越多,网站间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也就越激烈,一般说来,知名度较高的网站,选中的可能性也相应较高。各地新闻媒体的精粹,集中出现在《人民日报》网站上,实在是大大方便用户之举。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网站、新华社的网站等中央级的主要新闻媒体的网站,也在2000年进行了改版,扩大了其内容和服务的范围。新华社网站2000年7月进行改版后,称为新华网,由8个语种的中外文网站、12家社属报刊网站、35家地方分支社网站组成,栏目由12个增加到168个。[22]《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网站已改称为光明网。笔者2000年9月的浏览发现,其网页的最上部,在网站标识、日期旁边为“新闻专辑、热点聚焦”,下面网页纵向分为5个条块,从左往右为“今日要闻”、“图片新闻”、“特别报道”、“光明百网”(按知识内容分类)和“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在最右边的条块中,“光明日报系列报刊”底下为“服务信息”,再往下,是“精选网站”,最下面,为“文化专题”。网页布局简单明了且重点突出,并显示出光明网将《光明日报》面向知识界,重视文化信息的特色,带到了网上。

2000年出现的地域内各重要新闻媒体联手营造的大型传媒网站平台——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开通以来注意发挥网络优势,正在形成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在千龙新闻网的网页上,新闻内容按10大板块(频道),其中包括“港澳台特快”和“今日世界”。这显示出该网站重视全面提供新闻信息,高度关注港澳台信息和面向世界的特色。该网站发挥网络的多媒体技术优势,其新闻展现手段多姿多彩,除了以文字为主的新闻,还有“视频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和“卡通新闻”。此外,其“新闻时刻”、“千龙互动”、“众口说千龙”、“新闻网站导航”、“媒体精粹”等栏目的设立,体现了该网站充分发挥并利用了网络的瞬时传播、互动性、巨量承载信息等优势。

东方网开通后,笔者进行浏览观察的结果发现,除了提供若干新闻板块(频道)外,它还提供十几个栏目的服务类信息,其中包括“投资环境”、“人事信息”、“求职指南”、“求医问药”、“时尚屋”等。东方网首页上还有“媒体连接”和“推荐网站”,分别提供导向其创办媒体的链接和我国一些主要网络媒体的链接。东方网在开通百日后,于2000年9月8日进行全新改版,亮出“权威、实时、综合、服务、互动”的口号。笔者2000年9月9日的网上冲浪发现,东方网的新闻板块增添了“东方娱乐”、“东方军事”、“东方少年”和“东方之旅”等,其它信息栏目也有新增内容。但原先8大新闻板块中的“东方商机”,虽然创办时颇让网站人员得意,可是因它的访问量排名从未进入前50位,在改版中被砍去。[23]网站人员的期望与受众反馈的差异,可说耐人寻味,而东方网根据点击率适时作了调整,说明了网站对受众反馈的重视。在发挥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优势方面,东方网开通了BBS和东方直通车,作为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据有关人士介绍,东方直通车已成为东方网点击人次最多的栏目。东方网还发挥网络传播的迅捷优势方面,力求做到新闻及时更新,24小时更新,稿库中的重大新闻稿1小时内上网。[24]东方网改版前后的页面比较,显示了不论是在“新闻导入”还是在“服务衔接”还是在“商务展开”方面,改版后网站的内容都更趋丰富多彩,栏目更多,这说明新版在落实其发展策略中,又迈进了一步。

上述讨论表明,从内容上来说,我国内地传媒网站正朝着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拓展内容范畴、形成特色的方向迈进。其中一些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光明日报》网站等,在这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功。但是,由于创办网站的传媒机构在人力、财力、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些传媒网站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根据2000年的有关资料,其中多数网站“的信息内容只是传统新闻的翻版,只有10%的网站对信息进行了重组和充实。[25]

美国由于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形成特色早在因特网未出现前,就已是传统新闻传媒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在形成特色方面,也就分外注意,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传媒机构的网站,都为此煞费苦心。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经济信息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常把一些印刷版不适用或不便用的稿件,如一些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推上网。[26]这些信息对于研究经济形势,颇有用处。该网站还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在网上回答网站访问者的询问,或与访问者一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访问者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早在1998年12月,其月受众数即已达到190万。该网站受到用户青睐的一条重要原因是:该报决策层从网站初创时起就明确意识到,网络版不能仅仅成为一份计算机荧光屏上的报纸。根据这一思路,《华盛顿邮报》网站创办几年来努力形成其自身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在一些重大新闻发生时让网络版抢先注销新闻。例如,1997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州长竞选运动的结果,1997年英国原王妃戴安娜之死,1999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等等,网络版都抢先注销。[27]

(2)在其网络版上刊登原创性的内容,如特意为其“网络时报”(CyberTimes)(后改称“技术”Technology)专版制作的独家新闻。该报网络版正在稳定地扩大网上独创性的内容的范围。[28]

(3)采用“广播模式”的运作,每月提供5至6小时网上实时闲聊或其它谈话类节目,由《华盛顿邮报》记者、评论员和各类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

(4)开发具有特色的服务娱乐性内容。[29]

《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同属于大型的且闻名世界的报社。但是,美国成功的、办出特色的传媒网站,并非都是大型的、世界闻名的媒介机构创办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创办的Sunline网站和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一家视频作品制作公司GardyMcGrathInternational创办的“网上电视”网站(TVontheWeb)之成功,可以说明这一点。

太阳海滨媒介集团公司坐落在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下有一系列地方性的、服务于社区的报纸和杂志。从1996年创立网络部Sunline起,该传媒公司就把服务于社区的经验运用于开拓新颖的网上服务,定下了社区第一、新闻第二的发展策略。根据贴近用户、服务于社区的原则,Sunline大量开发突出地方性特色的内容,取得了一系列成功。至1998年11月,夏洛特县10%至15%的人每日上午上该网站访问。该网站ISP的注册用户中,74%都在网站上建有个人网页;400家社区群体也由此上网,其中包括夏洛特县政府,它在网上建立了300页长的网点。到1999年,该网站的网络服务供应已能盈利,它所提供的房地产信息服务,已成为该行业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种服务,房地产经纪人已经付费给该网站,以使用其服务。[30]

美国“网上电视”网站创办于1997年3月,以创建一系列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圈和受众群体的互动电视频道,努力提供特色服务,形成一系列电子社区圈作为发展策略。它以交互式网上闲谈、实况网播等服务,吸引登记用户(社区圈成员)不断回到各频道上来访问。在1999年,该网站已推出27个网络电视频道。各频道的重点,均是以实况网播和视频点播的形式,向登记用户提供时效性强的视频新闻和信息。这一网站成功地吸引了各频道用户“跨频道观看”,用户访问量迅速增加。到1999年,各频道上的实况网播、网上广告、电子商务、付费收看等项目,以及用户登记费,已为网站带来收入。该网站创建能招徕收入的互动电视频道的做法,已引起其它公司的兴趣。1999年7月,“网上电视”正式宣布与Ampex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后者为该网站注入了新的投资,为这家互动的视频网站的继续发展提供资金。[31]

同美国的传媒网站相比,我国多数传媒网站在形成特色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尚未在原创性内容、特色创意上下很大功夫。

三、影响逐渐扩大

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初期,不少传媒网站访问者人数甚少。以上海的《文汇报》为例,1998年3月笔者对该报进行书面访谈的结果发现,当时平均每天约有1,000名读者在网上阅读其网络版。这一数目同该报印刷版为数近50万的发行量相比,显得极校又如笔者(1999年4月)对广州《南方日报》的书面访谈发现,其网络版平均每天访问人次达6,000多。同其印刷版的发行量80多万相比,这又是一个相对甚小的数目。但是,在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媒网站的影响逐渐有所增强,一些办得较成功的传媒网站的访问量已颇引人注目。例如,《人民日报》网站的日页面最高访问量以每年10倍的速度递增,[32]在1999年初,该网站的日访问量已高达220多万次。[33]2000年下半年,该网站日访问量已增至约300万人次。在1998年底以来由不同机构组织的多次优秀网站评选中,《人民日报》网站均榜上有名。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我国传媒网站尤其是中央新闻单位的网站,影响已开始较为明显。例如,在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央各新闻单位网站,从5月8日至14日,仅7天访问人次总数突破3,460万,收到电子邮件9,000多封,”《人民日报》网站在高峰时“日页面访问量达到124万,点击量为1,250万次”。[34]

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网络成为相当一部分公众获知新闻信息的第一渠道的趋势,已开始在我国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上海复旦大学张国良教授等人的一项有关“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以网络作为获知新闻的第一渠道的市民,更确切地说是“网民”,所占比例在具体个案中已高于报刊和广播,仅次于电视。例如,这调查发现,在台湾地区2000年选举新领导人事件发生时,上海“网民”获知台湾地区新当选的领导人是谁的第一渠道,依次分别为电视(36.7%)、网络(24.%)、报纸(18.4%)、听别人说(12.2%)、广播(6.1%)和杂志(2.0%)。调查结果还发现,调查对象表示未来将更多地接触的媒介,依次为电视(34.5%)、互联网(26.4%)、报纸(23.2%)、广播(10.0%)和杂志(7.7%)。[35]当然,这项研究调查的并不是各家传媒网站的受众数,但是,它显示了在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网上新闻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闻渠道,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尤其如此。而且,网络媒体的影响范围,呈扩大趋势。

虽然我国网上新闻业的影响在逐渐扩大,媒体网站中的佼佼者如《人民日报》网站等的受众规模已甚大,但是,我国传媒网站总体上来说目前尚不能构成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不但多数传媒网站的受众数还颇小,而且新闻媒体网站的点击率,远比不上新浪网等著名商业网站提供的新闻传播。据有关文章介绍,2000年初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大赛的结果显示,获得新闻与媒体类网站第一名的《人民日报》网站的得票数是1,890张,而新浪网得票数达63,918张,网易得票57,163张,搜狐得票数为5,6147张。[36]当然,关于此类大赛的科学性等,社会上尚有争论,而且,网站的用户数统计本身又远比报刊发行量、广电传媒的视听率资料的统计,复杂得多。因此,笔者在此并不想夸大这些资料在判断网站受众率中的作用。但它们多少可以折射出我国媒体网站要成为我国网上新闻业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在美国,许多传媒网站的用户规模很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早在1998年12月,根据一家专门对用户访问最为频繁的网站的情况进行调查的研究公司MediaMetrix提供的一些资料,在美国,一些最大的传媒网站当月的受众数量已逾百万,有些甚至超过500万。这些最大的传媒网站有:

到2000年7月,美国时代华纳在线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已逾1,500万(分别为16,365,000和15,434,000)。CNETNetwork的当月受众数量达1,085万,ZDNet网站的当月受众数量近1,000万(9,936,000)。[37]如果以页面访问量来计算,《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美国大报网站的日均页面访问量都达到300万以上。[38]

2000年夏天,美国若干家传媒网站的页面访问量,都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如,《纽约时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月页面访问量高达1.23亿,其中7月25日的页面访问量高达570万,打破了该网站的日页面访问量记录。《纽约时报》网站将此归因于当天同时出现了三大新闻事件:迪克·切尼(DickCheney)被提名为小布什的竞选搭当,协和飞机的坠毁,以及中东和谈未果。又如,《亚里桑那共和报》网站2000年7月份的页面访问量达1,300万以上,创该网站月访问量之最。[39]

在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时代华纳公司等传统媒体中的重要机构的网站,在影响力方面堪称其网上新闻业中的主流。正因为如此,美国计算机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在1996年涉足网络新闻传播时,采取的是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作建立网站的策略。2000年,网站又同《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等著名全国性报刊及地方报刊如《西雅图邮报、》《波士顿先驱报》等在网上联手。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供货商美国在线也于2000年同时代华纳公司合并,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在美国,著名传统媒体的品牌效应、传统媒体提供信息内容的经验与权威性等优势,显然已构成在网上新闻业中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也构成吸引相关行业同传媒业在网上联手的重要推动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传媒网站的建设,经过约5年的发展,至2000年已形成媒体联手办网站、规模扩大,新闻信息和服务既走向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又办出特色,影响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三者又互有关联。新闻媒体网站的影响力,撇开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不谈,取决于网站自身的发展水平,其中内容安排可说是核心所在。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当是成功的新闻媒体网站必具的条件。如果网站只是照搬传统媒体的传统的信息服务的内容,那么媒体网站的存在必要性就必然会受到质疑。此外,就网站间的相互关系来说,在争夺用户注意力或者说争夺“眼球”的竞争中,只有具有丰富多彩而又有自身特色的内容的网站,才能吸引和维系住广大用户的注意力或“眼球”。为开创丰富多彩而有特色的网站内容,传媒机构形成合力共建网站是有效途径。媒体联手共享信息资源,有助于丰富网站的内容,从而增添网站的吸引力,建立起有广泛影响的传媒网站。在这几个方面,美国传媒网站均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细加研究。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200083)

[1]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6页。

[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3]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4]《浙江在线》,1999/7/24.

[5]转引自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2/1/2.

[6]《中华新闻报》,2000/9/13.

[7],2001/9/16.

[8]转引自:NUAInternetSurveys,Dec.15,1998.

[9]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10]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

[15]王澄:《试论我国报纸网络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硕士论文)1998年,第5页。

[16]出处同上,第6-7页。

[17]《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18]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1/9/2.

[1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7月24日。

[20]许颍、徐福建、刘毅、闵椿基:《从人民日报网络版改版看网上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2000/9/2.

[21]《中华新闻报》,2000年5月16日。

[22]闵大洪:《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2000/9/2.

[23]《解放日报》,2000年9月10日。

[24]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学硕士生陈怡同苏蓉娟访谈时苏蓉娟答陈怡问,2000年8月。

[25]出处同上。

[26]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第44-54页。

[31]有关“网上电视”的信息,均获自,1999/8/23.笔者获自网上的关于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Sunline网站和“网上电视”网站的信息,在笔者发表于《新闻记者》1999年第十期的文章《办出特色:传媒网站生存之道》中也曾使用。

[32]《中华新闻报》,2000年8月21日。

[33]《新闻战线》,1999年第二期。

[34]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35]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第19—21页。

[36]胡珏:新闻媒体网站的《四化》。2000/8/23.

[37],2000/9/1.

[38]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39],2000/9/5.

[参考文献]

赵启正,中国网络新闻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战线,2000年第二期。

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式,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

丁一,美国报界在因特网上的经营方式及其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三期。

张国良、廖圣清,上海市民接触大众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0年第七期。

AFewTrendsintheDevelopmentofMediaWebsites:ABrief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MediaWebsitesZHANGYong-hua

(Department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hanghai,China,200083)

网站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SNS网站 个人知识管理 网络社区研究

[分类号]G250.72

近年来SNS异军突起,至2009年底,大陆共有360余家上线提供服务的SNA(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网站,不过90%的访问量集中于前10家。“开心网”、“QQ校友”、“人人(校内)”、“淘江湖”、“白社会”等是占据各种排行榜前列的五大网站。关于SNS网站的知识管理应用,国外以Facebook为平台,开发了不少图书馆应用软件,譬如,伊利诺伊大学厄本纳香槟分校的图书馆员David Ward开发了UIUC LibrarySearch,只要把它安装到自己的Facebook账户上,就可以使用该图书馆馆藏书目检索、论文检索、参考馆员在线咨询等服务。寇小文等提出了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的构建路线,是国内较先讨论这一问题的文献。在最近召开的第10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大会上,台湾学界也有数篇论文讨论了如何把社交网站、微博、Podcasting等新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服务及知识管理领域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包括:①根据现有个人知识管理的成果,提出一个简化的个人知识管理(PKM)模型;②对目前SNS网站提供PKM方面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③在此基础上针对加强SNS网站个人知识管理服务功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建议。

1 SNS和PKM

1.1 SNS网站

SNS网站将现实中的社会联系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它要求注册的用户必须提供有限的个人真实资料,SNS所有其他特性都由此衍生。它的价值在于它的人际网络的真实性,如何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给用户提供对个人发展有帮助的切实的知识管理服务,是SNS长远生存的关键。

1.省略、开心网分别以50%、37%、36.6%、27.1%、26.4%的比例占据了国内SNS网站市场前5名。

2.1 调查数据

为了统计方便,根据CNNIC的数据,把前5名SNS网站作为调查对象。截至2010年3月23日,有关数据如表1所示:

如果把PKM五大功能作为评估指标,根据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大陆五大SNS网站都没有很好地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功能。总体上讲,SNS网站传播管理功能最强,人脉资源管理一般,通讯管理不够完善,信息资料文档管理较弱,时间管理基本上被忽视。

2.省略提供了一个“记事本”应用,勉强可以作为时间管理工具。时间管理是一个重要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我国SNS网站忽视时间管理工具的开发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PKM用户对网站的使用黏度。

2.3 人脉资源管理

在人脉资源管理上,5家网站都有找人、邀请和好友管理的功能。这显示了SNS网站的特色。SNS网站人脉资源管理功能中最缺乏的是“主题类聚”功能。目前只能按照“同学”、“同事”和“性别”等有限途径进行类聚,缺乏主题类聚功能,譬如,不能按照“学科”类聚学术界的“大同行”,更不能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研究前沿”等类聚更精确的“小同行”。主题类聚功能缺失的第一个原因是SNS网站收集个人注册资料时就没有意识到需要收集用户的“个人兴趣”、“学科归属”、“研究领域”等问题,而是过分关注了用户的毕业学校等历史资料;第二个原因可能是系统设计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到“主题类聚”功能的重要性,这就大大影响了SNS网站人脉资源管理的PKM功能。

2.4 通讯管理

在通讯管理方面,5家SNS网站都有“留言”、“短信息”功能,差别在即时通讯方面。“校内”和“开心网”的同时在线好友可以进行即时通讯,而其他3家网站无此项功能。从PKM角度来说,目前SNS的通讯管理功能偏弱,应该把电子邮件、网络会议、视频会议等通讯功能整合进来。因为具有共同学术兴趣的好友经常需要开会讨论,需要多对多的对话功能,所以把SNS作为学术交流平台和商业管理平台必须具备数据传输和网络会议功能。

2.5 传播管理

传播管理是SNS网站的强项。5家网站都具备微博功能,除了QQ校友外都具备博客功能,QQ校友、校内、新浪空间具备播客功能,因为开心网的日记中也可以上传视频,因此开心其实也具备播客功能,校内和开心具备非常方便的“转贴”功能。当然这是SNS网站的特色之一,它把以往的诸多传播功能整合进来,博客、播客、微博客三合一。观察5家网站的传播管理,可以发现它们的传播功能其实侧重的是“单向传播”,

侧重用户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的传播功能,但是,它们的交互式传播功能仍显得较弱。

2.6 文档管理

信息资料文档管理是SNS网站的弱项。可以把信息资料文档管理分成两类:①搜集功能;②存储和处理功能。目前这5家网站具备了信息资料文档的搜集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下面几点:①通过分享按钮收集文本。“开心网”的“转帖到开心网”按钮,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将当前浏览页面转帖到开心网。“校内网”提供了一个书签,用户只要拖动这个书签按钮到你的浏览器书签栏,不用登陆“校内网”就可以分享网页、视频内容给“校内网”好友。这两种按钮与平面媒体和一些视频网站提供的“开心”、“鲜果”等被动分享按钮不同,它们是主动分享,是一种信息收集工具,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只有认为有必要就可以把文本迅速转贴到自己的SNS网站帐户中。②5家网站都可以通过“公共主页(机构名人)”收集特定来源的文本。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从成为某个“公共主页(机构名人)”的“粉丝”方式接受该信息源的信息。③5家网站都可以通过“音乐”和“相册”管理音频和视频文档。

总之,从PKM角度看,目前五大SNS网站具有了一定的个人知识管理功能,但是在时间管理、通讯管理和信息资料文档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薄弱,信息搜集和处理功能也较差,还不能较好地满足高端用户个人知识管理的需要。无论是网站的开发者还是应用者,大家都还没有把SNS作为一个PKM平台来使用。如果作为一个PKM平台,那么SNS网站在未来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

3 基于PKM的SNS网站发展策略

3.1 发展成为PKM的集成平台

目前,SNS网站已经向网上沟通和应用工具的集成平台方向发展。SNS网站平台正在逐步聚合包括博客、E-mail、IM等传统互联网应用,与此同时,SNS网站也创新发展了社交游戏、微博客等互动类应用。由于SNS网站可以集成的网络应用形式非常丰富,几乎所有的Web2.0应用,博客、图片、音乐等,都可以置于SNS网站平台。问题是用户聚集之后,用户“做什么”?如果作为一个PKM的SNS网站,它应该成为一个PKM应用的集成平台。从调查的5个著名SNS网站来说,需要加强的是“时间管理”、“通讯管理”和“文档管理”功能。

时间管理是有效地运用时间,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的目的是:决定该做些什么;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与指引。时间管理发展得很快,第一代是建立备忘录;第二代就需要事先的计划和准备;第三代会根据你对任务的理解排列优先顺序;到了第四代,就是分工合作的授权管理。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出多种时间管理软件,譬如:rescue time,propelr,intervals,tick,backpack等是英文界面的,也有一些中文界面的时间管理软件,如“成功GTD时间管理”,问题是SNS网站如何把这些成熟的时间管理软件整合进网站中。但是无论如何,一个以实现PKM功能为目标的SNS网站应该提供一款功能强大的时间管理软件,这是黏住用户的一个重要砝码。

通讯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可能不是去开发新的工具,用户早已经有自己习惯的或者用了多年的信箱等工具,问题是SNS网站如何开放,让用户迅速接通自己熟悉的通讯工具又迅速地回到SNS网站,这是一个和其他网站整合的问题。

现在市场的文档管理软件很多,但是它们都不是基于SNS网站的,SNS网站可能需要开发功能强大的体现SNS网站特色的文档管理软件才能满足PKM的需要。

总体上说,要实现PKM功能,至少从调查的这5家网站来说,这方面的应用是不够的。SNS网站需要根据PKM理论成为一个PKM应用集成的平台,才能成为一个PKM的SNS网站。

3.2 发展成为PKM的资源平台

SNS网站容易吸引人,但是有调查表明,有31.3%的用户曾经在注册SNS网站后又放弃了使用。SNS网站是以交互性为主要特点的网络应用,在导致用户放弃的原因中,没有较为直接的感兴趣内容,缺乏互动和交流是最主要的因素。其中表示“网站没有感兴趣的活动”占到了29%,认为“网站没有有用的信息”的占到27.9%,觉得“网站朋友不够多”的占26.5%,“没有相同的话题”、“参与感差”分别占到24.9%和18.3%。网页游戏在为SNS网站贡献了用户粘度的同时,模式的单一也给网站用户的流失带来了风险,在用户放弃继续使用的原因中,觉得“游戏玩腻了”的用户占到14.8%。

从PKM角度来说,SNS网站的资源对用户最重要的资源有两类,分别是人脉资源和知识资源。

・人脉资源。用户要能够方便准确地找到自己专业兴趣相投,能够和自己开展对话的专业人士。目前的SNS网站因为娱乐化倾向,导致SNS网站缺乏高素质的用户群,无法实现PKM看重的人脉资源积累:因此,SNS网站要主动地积累高端人脉资源,要按照不同专业、行业建设自己的人脉资源,而非像现在这样过度关注娱乐明星。值得SNS网站学习的是“新浪微博”,它邀请了大量的财经、地产、学术界人士,这些人吸引了大量粉丝。譬如,地产财经名人任志强在新浪微博上就有100万粉丝。

・知识资源。用户要能够在SNS网站内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信息加工、整理、组织、存储、提供服务构成资源建设链的完整环节,SNS网站当然不要着眼于产业链的全部环节,而是要关注高端环节,要成为资源的整合平台。譬如,通过“机构名人”和“机构主页”功能把著名图书馆、著名数据库、各种著名的线上百科全书、字典、词典、著名的期刊全部整合进来,这样,用户在SNS网站内部一键就解决信息获取的问题,也就是说,SNS网站应该为PKM用户提供“信息处理的解决方案”。

3.3 发展具有PKM性质的互动

SNS网站留住人的关键除了资源外,更重要的还要有互动。目前SNS网站只是一个平台,自身没有发起“互动”,结果是SNS网站里许多有价值的“应朋”都在沉睡。SNS网站应该针对自己的“应用”做一些推介性质的互动,培训用户。SNS网站自身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寓教于乐的互动性运用,譬如,针对大学生可以开设SNS商学院,提供具有游戏性质的MBA课程,游戏玩完了,课程也大致了解了。


工具展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部成都工具研究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械工业工具科技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