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精选5篇)

  •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的关键因素。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其宗旨之一就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在推广中职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同…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精选5篇)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TPACK;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观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57-04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的关键因素。

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其宗旨之一就是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在推广中职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同时,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近几年,国家通过这一平台打造了一批高水平信息素养的中职教师,但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仍不容乐观。绝大多数的中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多媒体课件取代传统的板书”、“布置学生进行课外网络搜索”等固有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明显不足。

问题出在哪里?TPACK框架的提出,为重新审视教师的信息素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一、TPACK框架概述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由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Mishra和M.J.Koehler两位教授于2005年首次提出的概念。这是在Shluman教授关于“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技术知识”之后,所创设的一个“教师知识框架”,如图1所示。

由于“技术知识(TK)”的提出,教师的知识框架产生了与之有关的其他三类知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CK)”(为便于发音,P.Mishra等人将TPCK更名为TPACK)。

因为TPACK中的“技术”不仅指信息技术等新技术,还包括黑板、粉笔、教科书、幻灯片等传统技术,所以“技术知识”成为了教师知识中最具变化性的元素,这种变化性一方面是由教师本身习得的水平所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更新造成的。

“技术知识(TK)”与“教学法知识(PK)”相结合形成了“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它是教师在教学上对技术手段或者技术工具所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是对具体技术使用的一种理解。例如,电子白板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的新技术,如果教师只是把它当作“超短焦投影”和“幕布”的结合体,那么它就只能是强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工具;如果教师充分挖掘其交互方面的功能,开展“头脑风暴”、协作学习等活动,那么电子白板能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支持。

“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CK)” 是由技术与特定的学科知识(或教学内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包括教师对新技术给学科所带来的种种变化的了解以及使用恰当技术表征内容的知识。[1]例如“几何画板软件”、一套可以模拟物理现象或者实训过程的仿真软件等,都是TCK的表现方式。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是所有类型的知识综合而成的,它是TK、CK、PK三者之间张力和动态平衡的表现,[2]代表着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的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的水平。[1]

在TPACK框架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水平,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其具备计算机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而是与教师对“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三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相关,尤其是由教师知识结构中三者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即具备TPACK)所决定。TPACK这一知识框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国内外教师和教育技术界的接受和广泛关注,已成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知识研究的热点,[3]同时也为中职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宁波市中职英语教师TPACK水平现状概述

出于对教学实践中信息化水平应用的思考,为了解中职教师TPACK水平的现状,笔者借鉴了国内同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我市直属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按照“设计调查问卷――实施问卷调查――开展个案分析”的研究流程进行了课题研究,揭示了实践中中职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

1.调查问卷的设计

考虑到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测量工具是根据 Archambault 和 Crippen的评估细目,并借鉴黄冬明等人开展高中教师TPACK研究[4]所采用的量表,经过与中职英语学科专家的分析讨论,重点修改了其中与学科知识有关的内容,使量表的题目指向性更加明确、表述更加有针对性、技术范围更加精准,具体量表内容见表1。

2.宁波市直属中职学校英语教师TPACK现状

本次问卷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在为期十五天的网络问卷开放时间内,共收集到问卷64份,占市直属中职学校英语老师总数的63.37%(市直属中职英语教师在编在岗101人),达到了抽样的基本要求。其中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为100%,具体样本分布见表2。

笔者对64份有效问卷的量表部分进行了编码。其中“非常同意”记为5,“同意”记为4,“不确定”记为3,“不同意”记为2,“非常不同意”记为1。每一题的编码即为该题的得分,分别计算七个部分的平均分。

(1)宁波市直属中职学校英语教师总体TPACK水平

根据数据分析,宁波市直属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的TPACK总体水平如图2所示,具有如下特点:

①七个部分的总平均值为3.889,说明被调查教师的TPACK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符合宁波市中职教育处于国内较发达水平,应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现状。

②七个维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CK>PK>PCK>TCK>TPK>TPACK>TK,说明教师TPACK的七个维度知识存在着差异性。

③TK维度得分最低,只有3.563,说明教师的技术知识相对较为欠缺;CK维度得分最高,有4.219,说明教师总体具备较高的英语学科知识。对于这一现象,通过与个别英语教师的交流后发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较少实施技术的应用。

④CK、PK、PCK三者水平均超过平均值,而其中与技术有关的TK、TPK和TPACK均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当新技术介入后,教师还达不到将技术较好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所应具有的水平。

(2)不同职称教师的TPACK差异分析

在当前教师的职称聘任体制中,教师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就是其教龄的长短。因此,研究TPACK的职称差异(如图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教龄教师的TPACK水平的差异。

根据上图对数据进行分析,中职英语教师TPACK水平的职称差异有如下特点:

①二级教师TPACK的七个维度分值都比较平均,尽管职称最低但本身具备技术知识(TK)是所有教师梯队中最高的。

②高级教师的TK知识明显欠缺,CK、PK、PCK三个维度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类教师。这是由于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深谙教育教学原理,相信一旦他们掌握了技术,就可将其很好地整合到学科教学当中。

③一级教师的TPACK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职称段的教师,尤其是TCK、TPK、TPACK维度,这可能与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瓶颈期”有关。

(3)不同学历教师的TPACK差异分析

为判断学历是否影响教师的TPACK水平,笔者进行了学历差异分析(如图4)。

从图4中可以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TPACK各维度的平均值高于硕士学历的教师,在CK、PK、PCK、TPACK 维度上的差异尤为显著,在TK、TPK两个维度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经与个别老师交流,发现在语言教学中,学历教育的提高更加注重于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并未如人所预料的“注重教育技术能力的养成”。

综合上述研究所得的数据,宁波市直属中职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现状如下:

(1)总体TPACK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七个维度差异较为显著。

(2)尽管学科知识(CK)水平较高,但由于技术知识(TK)的相对欠缺,从而造成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呈现良好的整合效果。

(3)不同职称教师的TPACK水平差异明显:二级教师技术知识(TK)水平最高,有希望成为今后英语学科信息化教学的生力军;深谙教学规律的高级教师学科知识水平(CK)最高,相信一旦掌握新技术,便有可能很好地运用于教学。

(4)教师TPACK水平存在着学历差异,由于语言学科的教学特点,本科教师的TPACK水而高于硕士教师的TPACK水平。

三、TPACK框架对中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启示

TPACK框架的提出以及通过对教师TPACK水平的研究,笔者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主要有如下启示:

第一,在TPACK框架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本质上是教师知识的综合体现,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三方面的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而不是片面地取决于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

第二,因为教师所具备的TPACK知识包括七个维度,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平衡关系,只有达到最佳平衡状态时,其TPACK呈现程度也相对最高。所以不论是新手教师、成长阶段教师还是专家教师,都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达到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效果。

第三,TPACK框架中的每个维度都是不断更新的知识,而且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反思、交流、探讨等多种方式进行,并且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更多地是依靠自身对教学信息化的认识和反思。

第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其构成TPACK的七个维度水平不同,因此在选择信息素养的培训时,应关注不同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1)二级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科教学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避免选择单纯技术性的培训。

(2)高级教师可多参加一些侧重于新技术的入门培训,相信其本身具有的高水平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将成为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

(3)中级教师处在由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阶段,除了应该注重TPACK各维度的全面提升外,进一步规划和明确自身的专业成长方向尤为关键,并应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信息化整合的有效尝试和反思,使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实践提升。

第五,TPACK框架是一个综合性和动态性很强的知识框架,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时应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不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是从事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师还是开展实训为主的实训指导教师,甚至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教师,都应该主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积极参与同伴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并汲取其有效经验。

TPACK是一个新的关于教师知识结构的框架,它代表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最新成果。在TPACK框架下重新审视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并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能使教师找到自身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短板”,而且为教师在实践中开展针对性的反思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教师寻求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也为有关教育培训部门(机构)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9(6): 29-32.

[2]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 2010,28(4): 78-87.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珠海七中对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改革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历来重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进一步促进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校就实验学校中期检查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形成自评报告如下:

一. 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珠海七中历任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在学校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并不断加大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现任领导班子,对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改革的意义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认识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学校注重教育技术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同时,更重视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老师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自2004年成为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后,成立了以王树洪校长亲自挂帅,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我校"广东省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洪校长

副组长:梁波、朱琦

组员:朱琳、袁健、李春鹏、金述红、张艺多、梁玉葵、刘文选、 李文莉 、辛咏梅、梁辉、陈志大、王维、王建、苗廼婕、曾明珠、吴睿

工作组在组长王树洪校长的领导下积极规划七中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先后制定了《珠海七中教育信息化整体规划》、《珠海七中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发展规划》、《2002-2004珠海市第七中学电教工作发展规划》、《珠海七中教育信息化三年规划》、《珠海七中2003-2005年三年工作发展规划》、《珠海七中三年工作规划》,信息中心也年年有详实的工作计划,从而推动了我校教育技术现代化工作,使我校教育现代化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学校领导认识到,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学校在注重教育技术现代化设备的投入的同时,重视教师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观念的更新。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王树洪校长十分重视学校的现代化教育工作,为了提高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水平,学校为每一个老师配备了一台液晶显示器品牌电脑。王树洪校长带头学习电脑知识,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培训,学会了OFFICE系列软件的应用,PHOTOSHOP等。王树洪校长经常自己制作多媒体讲稿为老师和学生进行精彩的报告和心理辅导,学校组织 王树洪校长使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给老师们做精彩报告的多媒体演示家长会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王校长刻苦学习精神的感召下学校老师们掀起了学习电脑的高潮。老师们经过参加校内校外的电脑培训,去兄弟学校听课、去外地先进学校取经,现代化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多年的教学公开周活动,使多数教师尝试了多媒体教学并认识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确是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又减轻教师劳动负担的有效途径;大面积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又使教师们有了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和下载教学软件与学校多年的软件积累,为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教学资源支持。校园网、电教平台等建设,为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条件。

在七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老师和同学们都尝到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甜头,例如生物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见了细胞的分裂;化学课上学生利用多媒体观察到了有害气体的生成…..这些课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一些抽象的、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现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了。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覆盖率达到100%,学科运用多媒体上课覆盖率达100%,运用多媒体课时覆盖率80%以上。

三、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在设备运用上创新。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育现代化的硬环境的建设,重视现代化设备的投入,因为这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1997年建成两间多媒体综合计算机室

1999年建成了功能完备的电教室

2003年改造了综合计算机室,配备了新的品牌电脑并且每台学生机都可以上网

2003年建成了设备先进的语音室

2003年建成了两间设备良好的物理实验室、一间生物实验室、两间化学实验室

2003年建设了8个教学平台

2004年投资建设了校园网,学校的网站也开始启用, "珠海七中校园网"

2004年建设双向控制电视教学系统,完善了学校广播系统

2004年建设了8个教学平台

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同 时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了条件。我校借助网络开展的生物课"激情燃烧东澳岛"和珠海市中学里唯一的信息技术课外小组—机器人小组通过学生在网络上开展的广泛性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4年11月20日我校参加了广东省第二届智能机器人大赛取得了13名的好成绩。老师们指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合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适应信息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和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这为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些电教设备正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在理念上创新。

在七中,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潮流已不可抑止,即将进行的教育现代化设备的建设又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使电教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益,使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真正为教育改革服务,这成了学校思考的新问题。

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能根本转变,弄不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成了对学生满堂灌和文山题海的帮凶,成了搞应试教育的帮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决定以科研带动的办法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在学习上的真正的主体地位,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的教育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自从学校成立以来,我校就不断承接课题,1999参与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子课题《引导学生处我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研究》;2002年我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提高初中学生家长育人实效》研究; 2004年参与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的心理探究》之子课题《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心理探究与干预》;参与了珠海市科技立项课题《珠海市中小学生自我教育成长模式研究》等等。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我校立体、多元、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德育生态体系,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2004年参与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技术的心理探究》之子课题《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心理探究与干预》,此课题在我校正在扎扎实实的开展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4年9月-10月我校信息中心配合课题组利用《中学生心理测试系统》软件收集了我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885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78学习困难学生,并对其中26名学生进行学习技术的干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2005年3月我校课题组撰写的论文《珠海七中学生学习策略调查报告》获得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颁发的特等奖,这个报告的数据全是我校心理老师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的。这表明我校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科研的带动,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批教师正在探索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环境下网络教育等问题,以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研究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五.教材配套、开发、使用良好。

信息课程教材学校主要采用"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教师在教学前,编写电子教案进行教学,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电子教材的配套,我校主要采用购买、自制、教师网上下载等多种方法进行积累。教师的使用,主要是教师参考学校购买的电子教材和网上下载的软件,自己制作教学软件的方法,以求更好的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自制录象节目389(时),光盘数422,CAI课件1125件(其中获奖作品76件)。购买录象节目数143(时), 光盘数625。 从1997年至今,学校每年的教学公开周都是多媒体教学公开周,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尝试多媒体教学,信息中心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软件的工作,因为这一特色,使珠海七中每年的多媒体教学公开周在珠海市颇具影响力,每年都吸引市内外200人次到校参加教学公开活动。我校王景山、袁健老师制作的生物课件《百合科》《禾本科》获全国教育软件制作三等奖,黄华奖。其他老师制作的课件也多次获奖。珠海七中电化教学在珠海市内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六.教师培训,探索培训方式创新。

现代化的设备是不会自己发挥作用的,发挥作用的始终是使用设备的人,教师使不使用,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决定着这些资金投入的效益。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领导始终坚持重视现代化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师的的引导与培养等教育现代化软环境的建设。教师不会使用电脑,是制约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瓶颈,因此教师的电脑培训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1997年学校的两个电脑室建好后,学校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了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室演播系统的培训,培训73人次。

1998年,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电教室的使用培训,培训78人次,基本做到人人可以利用电教室的设备为学生授课。

1999年以来,我校结合教育局组织的教师电脑级别考试,积极开展教师的电脑培训工作。1999年至今,每学期都举办1-2期电脑培训班,每班大约10个课时。中青年教师100%参加培训,总体培训率达95%以上。

2002年以来,结合软件的制作,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OFFICE系列软件的应用、课件的制作、语音室的使用、校园网站的使用、家教E平台的使用等若干专题讲座、培训,对教师的培训率达80%以上。

学校信息中心制订了严格的培训计划,学校也把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考勤之中,明文规定50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参加培训,老教师们也不甘示弱,每次都早早到达培训场地。学校还多次组织老师参加全国、广东省、珠海市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学校在有限的经费中抽出专款保障老师们的培训费用。教师们通过培训,学会了处理文件、学会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的资料,下载网上的教学软件,学会通过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教学软件,对下载的课件进行整合等,我们的教师有良好的信息意识,也有能力很好地进行多媒体的教学。

七. 实验工作在七中硕果累累

我校经过多年的"现代技术实验学校"的实验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校领导的精心策划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年年稳步提高。2004年我校中考达到省级分数线的共262人,其中柏遥萍同学取得了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张天玥、鲍嘉裕同学语文满分,许建丰同学数学满分,曹望舒同学英语最高分,袁子龙同学物理最高分,刘奇志同学化学最高分,胡洁遥同学政治最高分。历年来,七中的中考考入一中的人数,上省级学校的人数,平均分、及格率都形成一个往上发展的态势,从这里可以看出,本实验达到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七中往前发展的目标。

(二)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1. 通过实验,我校教师撰写了一批运用电教手段开展教育教学论文以及利用多媒体上的优秀课例,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2-2003学年度我校有6名老师的论文获得全国奖励,4名老师的论文获得省级奖励,18名老师的论文获得市级奖励;有5名老师的优质课获得省级奖励,12名老师的优质课获得市级奖励;2003-2004学年度我校有5名老师的论文获得全国奖励,7名老师的论文获得 省级奖励,13名老师的论文获得市级奖励;有1名老师的优质课获得省级奖励,11名老师的优质课获得市级奖励。其中张勇老师的优质课《》通过精美的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一个自强不息,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勇士Tina的光辉形象,通过多媒体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到了Tina的故事和她的作品,Tina的故事感染了每一个人,她的精神振奋着每一个人。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张德江充分肯定了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我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2010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一年,要科学分析、正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张德江强调,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以调结构、上水平为主线,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着眼于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趋势。结合我国实际,科学谋划和强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要坚决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下大力气做好节能降耗和减排洽污工作。二要着力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力争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要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打牢企业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的根基,狠抓工业产品质量,下大力气改变我国企业管理粗放的状况。三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抓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下大力气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努力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四要努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和网络信息安全。要抓住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电子信息和现代通信业的更大发展,大幅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高度重视日益突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加强保障手段和技术能力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监管,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五要积极推进部门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要不断提高指导行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行业管理的能力。要加强协调,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能,充分调动地方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李毅中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在逆境中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产品出口骤然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紧紧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实现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工业增速止跌回升企稳向好,企业效益降幅收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增强。

李毅中指出,2009年全系统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认真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效明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中央财政贴息补助资金带动效果显著;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加大重大专项实施和质量品牌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制约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扎实推进3G发展与两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李毅中在对2010年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2010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切实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突出抓好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突出抓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军民结合,努力实现工业通辖业平稳较快发展。

他说,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把改善供给结构、促进扩大内需作为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二是把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三是把控制总量、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品种质量、产业升级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四是把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为促进工业在高起点加快发展的长期任务。五是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的主攻方向。

李毅中提出2010年工业通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工业增长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左右(含能源工业)o其中,原材料工业增长12,5%,装备制造业增长12.5%,消费品工业增长10.5%,电子制造业增长8.5%,国防科技工业增长15%。包括技术改造在内的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出货值增长896左右。

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指标。按进度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任务。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促进“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完成。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培养学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空间想象力是数学诸多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相互转换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的过程,是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相互转换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一个充满观察、想象、比较、推理和抽象的过程。七年级的教材就已渗透这种转换能力的培养。例如,七年级上册课本第117页的问题:如图是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对于这一题目,一般学生能画出从正面看的平面图形,但从左面与上面看,有些同学感觉有点难度,我就要求大家用积木来摆出这个立体图形,再观察。这样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交流合作,就能画出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进一步深化从立体图抽象出平面图形的方法。

又如,七年级上册课本第142页的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如何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学生们先经过以下几个环节:①观察、讨论;②设计、制作;③交流、比较;④评价、小结。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本组的作品。最后再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个正六棱柱和一个圆柱体的包装纸盒。课本中还有关于最短距离问题等的相关练习,对于这些培养学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题型,教师应充分重视,不应该简单略过,而是切切实实地让学生动手,动脑,探讨,交流,合作,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理解到位,才能应用到位。从七年级起始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们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做好引领、指导工作。

二、培养学生几何图形的绘画与识别能力

图形有助于发现、描述问题,有助于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得到的结果。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把困难的数学问题变容易,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简单。学会用图形思考、想象问题是研究数学,也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因此,帮助学生们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画图的起始阶段,应培养学生们养成用铅笔和几何工具规范画图的良好习惯,不允许用钢笔随意乱画;其次,七年级学生在几何画图方面比较薄弱,有些学生甚至不知怎么画几何图形。教师在起始阶段就应该放慢速度,教会学生们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图,适当地将课本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如:七年级上册“ 直线、射线、线段” 这一节,课本正文主要是纯理论内容,没有配套例题,我们可以将课本第126页练习当作例题来讲解,如第1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这种题型重点分析、理解概念;第2题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这个题型应指导学生画出相关图形;特别是第4题线段AB,CD相交于点B,许多学生看不懂题目意思,更不知如何动手画出来,应引导学生先画两条相交直线,再考虑字母该如何标注;第3题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关系,此题型应指导学生将图形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点;课本第129页的第3题是关于线段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的概念,可指导学生根据新的定义画出相关题型,也作为例题来学习,最后将课本第129页第2、4题作为当堂小测内容,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整合可以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理解几何概念、性质、规范的画图和掌握图形特点。再次,在几何教学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例如,课本第130页第12题: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这道题放在拓广探索部分,有一定的难度。在解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先探讨以下几个问题:①有无交点?②最多有几个交点?③最少有几个交点?④三条直线相交可能有几种情况?重点将三条直线相交的所有情况分析清楚,引导学生识别各种情况。

其中第2种和第3种也叫作三条直两两相交。最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四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五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识别图形特点,从而找到图形规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带来的益处,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能画图时尽量画图,尽量把问题变得直观,从而展开形象思维。

三、培养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表达能力

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符号具有一定抽象度,对符号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应是形式上的,而应是实质上的,应从抽象的符号本身看到其所表征的准确的数学意义。同时,对符号的意义的理解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是全面的,完整的。特别是将符号语言转换为我们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时,应抓住其数学本质予以解读和表征。使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要求,也是符号意识的最基本要求。几何中的符号语言是几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符号语言与几何的图形语言准确融合在一起理解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在七年级这起始阶段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在教学中逐步渗透使用符号语言意识,为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思维有序,言必有理的良好习惯。如:课本第136页练习第3题,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是∠AOB的平分线,∠COD=31°28′,求∠AOD的度数。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几何计算题,但对于刚学几何推理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许多学生不理解,不明白如何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遇到这样的简单题,应当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来讲解此题。最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解几何题的几个步骤:1.读题,获取信息:①O是直线AB上一点什么意思?②OC是∠AOB的平分线蕴含着什么信息?2.由题目条件思考,如何求∠AOD的度数?3.书写,如何表述你的思考过程。在七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从简单,易懂,易写的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思考几何证明题与计算题。如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第24页,第9题:如图,用式子表示下列句子:

(1)因为∠1和∠2 相等,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AB和EF平行;用式子表示为:

∠1=∠2

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因为DE和BC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1=∠B,∠3=∠C,用式子表示为:

DE∥BC

∠1=∠B,∠3=∠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学生在初学几何说理时,在书写说理过程时,习惯用文字表达,对于符号表达很陌生,而且不知如何书写,这个入门关必须把好,否则,后续几何推理书写将杂乱无章。因此,在学习几何定理及性质时,要及时配上符号语言,将定理、性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结合起来,循序渐进,逐渐渗透,让学生慢慢理解并掌握几何的符号语言,直至灵活运用。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在七年级起始阶段几何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不能操之过急,应结合本班的具体情况,逐渐渗透。

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直观理解几何问题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推动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把我省信息通信行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正常化、规范化,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我省信息通信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结合我省通信行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全省(含地、州、市)从事信息通信技术岗位工作,符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人员均可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组织审查,推荐参加评审。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三条经信息产业部人事司批准,云南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组建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高评委),负责评审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工程系列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四条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统一领导。云南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办公室设在省通信学会,负责处理评审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按照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对评审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安排部署日常工作。

第三章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第五条本暂行办法中规定的任职资格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是对从事信息通信生产建设、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上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置的专业技术职务。在云南省信息通信行业内设立的信息通信工程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定为:高级工程师。

第四章评审组织

第六条信息通信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是负责我省信息通信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机构。

第七条专业技术职务评委会由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专家组成,其中,中青年专家占二分之一以上。评委会由25人组成,所有成员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正高职不少于1人。评委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人。评委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为三年,任期届满,应适当调整成员,每次调整人数不应少于三分之一,同时为保证评审工作的连续性,调整人数不应多于三分之二。

第五章评审条件

第八条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身体状况良好,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副高)任职资格的条件:

1、获博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职务二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2、获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证书并担任工程师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3、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担任工程师五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第九条推荐评审通信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以下学历专业之一:

1、通信类;

2、信息与电子科学类(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信息科学、无线电波传播)

3、计算机科学技术类;

4、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

5、电子类(无线电技术、电子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

6、非以上专业者,必须有五年以上相关信息通信专业的工作经历。

第十条在职取得学历(学位)的人员,任职资历从取得学历(学位)起计算。

第十一条根据人事部规定,凡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并取得《人事部门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或《云南省人事厅职称外语考试合格证书》,方可推荐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六章评审程序

第十二条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对参加评审人员的参评资格进行审查,对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和整理,提交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一、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会议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首先由工作人员向评委介绍参评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单位推荐意见,其次由专家阐述对论文的评价情况,然后评委对参评人员的综合情况进行评议,最后评委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经出席会议委员的三分之二(17人)以上,投票通过方能有效。评审后,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填写评审结论,经评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字。任职资格证书由国家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印制,并加盖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公章后,由云南省通信管理局发文公布,各单位人事部门存入本人档案。

二、为保持评审委员会结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评审工作不搞复议。

三、召开评审会议,到会的评审委员人数不得少于评委总数的三份之二,未出席会议的委员不得委托投票或补充投票。

第十三条凡国家已统一组织开考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系列,本高评委不再进行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十四条对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需跨系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在相关信息通信岗位工作满一年,经所在单位确认,并通过参评资格认定后,方可参加评审。

第七章破格评审

第十五条对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任职资格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经组织推荐,可破格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

第十六条破格推荐参加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大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累计工作20年(含20年)以上,具备中专毕业学历,并在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工作累计25年(含25年)以上,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二、已取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履行工程师技术职务5年以上的优秀技术骨干,职称外语考试合格。

三、在任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和重大任务中主要专业技术骨干或主要业务骨干;

2、有突出的发明创造或专业技术方面的重大建议,在实践中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国家或部、省组织的科学技术及其专业领域的获奖者或荣誉称号获得者;

4、具有特殊技艺、技能,被省内同行公认的专业技术带头人;

5、担任大、中型企业技术主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拟写过系统技术政策、法规或管理办法,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促进了企业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水平的提高,经业界专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认定取得显著成效;

6、在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或部、省级专业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具有较高价值的专业学术论文两篇以上。

第十七条破格推荐参加评审高级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需报省通信学会秘书处审核,方可推荐到评委会参加评审

第九章申报及申报材料

第十八条评审委员会只接受单位推荐材料,不接受个人申报材料。单位推荐材料前,其人事部门应按照推荐评审规定条件对申报人员进行参评资格认定,要求进行认真核实,严格审定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力、确保真实可靠,复印件须加盖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要求进行认真核实,写明推荐评审意见,连同相关材料交云南省通信学会秘书处。

第十八条申报材料及要求: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

2、任职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式三份;

1、与现从事专业相关的论文,一式三份;

2、本人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3、有效的外语考试合格证(复印件),一式三份;

4、本人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5、推荐单位审核并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参评资格条件审查表》,一式三份;

6、破格评审人员《破格评审人员审批表》一式三份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一份。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所需的评审费以及考试报名费等项费用,原则上由申报个人承担。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收取评审费,评审费应全部用于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不得挪做他用。

第二十条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一般每年开展一次。

第二十一条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参加云南省信息通信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一、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品质上犯有严重错误,受记大过及以上行政处分或党(团)内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不满一年或处分期未满者;

二、犯有严重错误,正在接受审查者;

三、工作中严重失误,或因责任事故造成政治影响、经济损失者;

四、无故不接受组织决定,严重违纪或多次违反规章制度者;

五、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在评审工作中搞不正之风者;

六、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者;

七、脱产学习、进修、出国一年以上,评审前不能返回复职者;

八、已办理离退休(退养)手续者。

第二十二条云南省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统一思想,统一政策,统一步调,要树立全局观念,不得各行其是,对在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肃查处。各评委必须坚持"公正、合理、准确、保密"的原则,认真学习有关政策和标准条件,坚持标准,严肃纪律,突出水平、能力、业绩、贡献,不得随意降低条件。在评审本人亲属的信息通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应实行回避制度。对私自泄露评审情况和内容,说情拉关系,投人情票等重大违反规定的评委,取消其评委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