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选5篇)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感受过夏天的雨吗?想象一下,在燥热的天气席卷大地的时候,一场充满快乐与清凉的雨水降临了。我们看到雨水浇灭了艳阳,浇灭了一身的燥热,更看到我们的伙伴都来不及等雨完全停下来就迫不…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精选5篇)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激情式导课——触感

情感是调动一个人情绪的最直接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语文课堂要想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有一个精彩而富有情感的课堂导入。而这样的导入是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心设计上的。实践证明,一堂课如果能在导入阶段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更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情景中。

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感受过夏天的雨吗?想象一下,在燥热的天气席卷大地的时候,一场充满快乐与清凉的雨水降临了。我们看到雨水浇灭了艳阳,浇灭了一身的燥热,更看到我们的伙伴都来不及等雨完全停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雨水中,欢笑着嬉戏。雨水溅湿了他们的裤脚,洗净了他们的脸蛋。这个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和欣喜啊!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向往走进课文,走进我们雨后的内心。

以上案例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激情的导语,扣准了文本的情感主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始就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冲动。可见,在阅读课上,导入环节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接下来学生的激情品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情式品读——融入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文本,学生只有在对文本充分地品读中才能有所感知和领悟。而读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在把握文本关键词基础上的有侧重的读。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情式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融入文本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课文《秋天》时,教师首先从课文的标题入手,将“秋天”两个字写到黑板正中央;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告诉我秋天是什么吗?你们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在文中有很多描写秋天美的词句和段落,把他们找出来细细品味。

生1:我心目中的秋天是金黄色的,漫山遍野,美不胜收。

生2:秋天应该是落叶飞扬的季节,所以我心中的秋天是满目哀伤的。

生3:秋天应该是喜庆的,因为它象征着丰收,是秋的收获。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每个人心目中的秋天都是不一样的。在文中,作者也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写了出来。你们觉得作者笔下的秋天和你们自己所想的秋天有什么区别呢?

生1:作者笔下的秋天比我所想到的更美,他不仅看到了秋的颜色,更有秋的味道和温度。

生2:作者笔下的秋天仿佛是一个孩子,调皮、欢乐、可爱、美丽……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词“秋天”,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品读。这样,课堂上学生通过读秋、想秋、感受秋这三个层次与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情感式结课——延伸情感

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语文教学也一样。一堂课除了需要精彩的导入和深刻的文本感受外,更需要一个充满情感的结束。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课文《谁的本领大》时,在课文结束时,我是这样小结的。

师:在本课中,最开始,风和太阳都觉得自己的本领更大,但通过几轮比试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1:风和太阳都有各自的本领,他们的本领都很大,其实是不需要比试的。

生2:他们最开始谁都不服谁,认为只有自己的本领最大,但通过比试才知道,其实对方的本领也不小。

生3:他们在比试中,知道了不是只有自己的本领才大,不应该瞧不起别人。

师:是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或是擅长的一面,我们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他人的短处相比,反之也不能用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较,而是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凭借 语文阅读 教学效果

教学凭借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所谓教学凭借,是指支撑和推进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合理设计教学凭借,能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激活思维,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教学凭借类型多样,可以是与课文相关的文本,可以是文章的背景材料,也可以利用图画、音像、实物等资料。本文就以《我与地坛》《秋声赋》等课文为例,谈谈教学凭借在技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相关文本,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与地坛》选取了原作第一、三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从古园的破败中看到了蓬勃的生机,体会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对于作者如何从地坛中获得生命启迪这一问题,单从课文部分来分析过于单薄。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原作的第四部分进行分析。在这部分中,作者写了一对中年夫妻十五年来每天都到园子里散步,这份真挚的爱情可与时间抗衡;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每天独自歌唱也不觉得疲惫,这样的激情,不管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个爱喝酒的老头,每天都悠闲地在园子里消磨时光,显出从容的生命气度……这些都让作者体会到,无论悲伤与快乐,无论激情与无奈,无论从容与执著,都是完整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些,生命才不会苍白。

二、巧用名家点评,拓宽文本视野

欧阳修的《秋声赋》以秋声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对于无形的秋声,作者先通过三个比喻直接描摹,再通过与秋声有关的事物间接渲染,突出了秋对万物强大的摧残力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教师讲解时,可引入这一评论,引导学生分析秋之色、容、气、意、声,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的秋声描写得绘形绘色,把秋声之肃杀之气渲染得生动形象。

三、因势引入背景资料,突破教学难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由宴游谈到生死及人生的意义,由纵情山水之乐写到感慨情随事迁之痛、吊古伤今之悲,犹如平地惊雷,使文章曲折起伏。但由于文章由乐到悲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缓冲带,加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局限,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如能乘势引入时代背景,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魏晋时期,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动乱,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文人士大夫惨遭迫害。这样的环境让文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常有人生无常之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得不兴尽悲来。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又不仅停留于此。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文人们放浪形骸,不屑实务,把死和生等同起来,认为生便是死,死便是生。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只有明白了死才懂得怎样生存,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流逝,才知道存在的意义,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

四、运用图画图片,形象生动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景与情密切相关。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可谓字字皆景,处处皆情。

离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凄楚的声音——寒蝉残鸣;萧条的景物——寒秋傍晚,雨后长亭,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离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对恋人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画面跃然于纸上。于是想象离别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烟柳岸,晓风残月”。第一幅画:月下,烟波浩渺中孤舟独行,只有空阔的楚天相伴,怎能不让人产生无限的惆怅。第二幅画:凌晨,一钩残月,阵阵寒风,柳丝飘飘,一种孤寂凄苦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讲解时,如能借助多媒体放映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就能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画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词中意境。

教学凭借的形式,还有相关知识、掌故轶事等。在设计教学凭借时,要注意以为教学服务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遵循简约、适当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教学凭借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2(4).

[2]黄厚江.阅读教学凭借设计的常见类型——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二[J].中学语文教学,2012(5).

[3]朱斌.阅读教学凭借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三[J].中学语文教学,2012(6).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文化”概念舞动起来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走过“文化苦旅”,开创“文化大散文”之新风,如今放谈“文化”,充满激情,凸显凝重,启迪读者。日前推出的新作《何谓文化》,凝练出世界上最为简短学理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秋雨教授是当代伟大的文化学者之佼佼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维睿智,著作等身,《文化苦旅》让读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让人透视《吾家秘史》,《霜冷长河》预示《极品中国》……余秋雨教授最有资格申论“文化”。

教科书或词典里对“文化”的解读: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社会物质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基础。我辈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是――“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即“先进的文化”。通常说的“文化”,简言之,系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初《何谓文化》的书名,似嫌题目真够大,望书名而生畏;可是迅速翻阅过后,却爱不释手,原来秋雨教授用他惯用的“理性思维”、“感人体悟”、“生动事例”,加之独有的“大散文手笔”,让抽象的“文化”舞动起来。正像一位记者所评说,余秋雨教授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解读“何谓文化”,是他二十年来思索和行走的重要收获。拜读完《何谓文化》,豁然开朗,“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你只要表现非常好的文化风范,周边也会受到影响”。“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值得深思的是,“儒家文化宣示的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用洋人雨果的话说,“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在博览群书考察世界中

总结中华文化特点

秋雨教授读书的广度和深度即“读万卷书”,考察世界的毅力和兴趣即“行万里路”,是当今学者圈里屈指可数的“大家”。秋雨自白,“我的文化课程,部分完成于课堂,部分完成于书房,而更重要的部分,则完成于一个个遗迹废墟,和一个个救灾现场”。先生的感悟是――“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秋雨教授为我们归纳了当今世界学者们的共识,可资借鉴。诸如:“一个社会不管发达或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质上是文化心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赚钱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秋雨教授特别提醒我们,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

沿着这个理念想开去,我们终于承认: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因之,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正在于“仁者爱人”,“爱人者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可见,中华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因之,人类的“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西方文化的箴言是“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太阳的“正能量”就是“普适价值”。让我们惊喜且心悦诚服的是秋雨在诠释文化“古典的回答”中,潜心今译《心经》,那流畅的文字――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让我顿悟,在彷徨中寻觅空门的佛学,追求在“精神彼岸”建立一处净土,“人之为人,在本性上潜藏着善良的种子”。让人看到“佛教文化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

余秋雨教授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总结为“三道”,即“礼仪之道”、“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所谓“礼仪之道”是一种“社会模式”。简言之是一种便于国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正是教人们奉公守法;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所谓“君子之道”是一种“人格模式”。是治国不成退而求其次的奋斗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秋雨的笔下,“修身是出发点,谁知辛苦到后来,治国、平天下的计划基本落空,因此,由出发点又变成目的地。他们修身的模型就是君子。”所谓“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模式”。秋雨认为,中庸哲学经由儒家和道家的深刻论述和实践,已经成为国人的基本行为模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一直在痴迷的宗教极端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庸之道”在一次次巨大灾难中起到了关键的缓冲作用、阻爆作用和疗伤作用,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世界。

透视中国文化弊病

和描述当前文化隐忧

余秋雨教授善于在批判中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体量大、寿命长,弊病当然很多”。秋雨在分析中国文化的“三道”后,又对应地指出中国文化的“三弱”。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中国的读书人尤其是入“仕”后,历来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追求标榜“忠孝两全”。于是才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箴言,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也只是言指“朝廷”而已。一个“疏于公共空间”的社会,必然导致一言堂、禁言、失声,“一言九鼎”不过是“朕即是真理”的别名。近代史上的“蒋家王朝”正是“疏于公共空间”,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党军”的独裁统治而导致灭亡被人民唾弃。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实证意识即科学思维。一位美籍华人史学家说,中国历史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数字化管理”。一个国家的统计数字若不准确,乃至于造假,一切都将“不堪回首”。秋雨教授沉重无奈地指出,“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伤害最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秋雨为当今的谎话世象画像,“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接续。”实证意识是当今社会克服“只问忠奸,不问真假”,“只求轰动,不求是非”,“从众心态,抹杀真理”的一剂苦口良药,我们捏着鼻子也要吞服下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秋雨教授声称自己不是从政治角度,而是从文化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其实,触类旁通,我们姑且躲开“”这个不为一些政客接受的名词,就文化而言,也是极其有启迪和教益的。秋雨教授说:中国文化对法律观念的疏淡,严重影响广大民众快速进入现代文明。让人担忧的是,现在有很多官员还在忙着表演离开法制程序的所谓“亲民”举动,把上访看作,以调解替代审判,用金钱慰抚非法,结果,法律被贬,正义蒙尘,凶者得利,善者受损。更严重的是,不少活跃在传媒和网络上的文人还把自己的喧闹围啄当作“民间法庭”。其实,中外历史都证明,世间一切“民间法庭”都是对法律的最大破坏。

在余秋雨教授的笔端勾勒出改革开放近年来中国文化的进步。主要是:由于30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当然,“民生文化”的加固有待于体制的改革,“多元文化”的拓展有待于民主进程的推进,“生命文化”的普及有待于“宗教精神”的重建。

余秋雨教授对当前文化的隐忧更值得重视。一是,“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秋雨教授纵览电视、报刊,竟然发现“永远在大做文章的还是一千年前的枭雄心计、七百年前的宫门是非,以及古人之争、古墓之争、老戏重拍。“复古文化的极度自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的不自信”。因为这股风潮降低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它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只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这是中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倒退。二是,“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民粹似民主,却绝不是民主。民粹的泛滥,是对民主的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唤不来民主。民粹对民主的损害,甚至超过专制。秋雨教授对时下的“海选”不以为然,“海选”是社会上部分爱热闹的年轻人的短期游戏,与艺术高低没有关系。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从惊人的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三是,“文化的损耗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秋雨教授入木三分地批判当下的一些怪现状:文化的官场化、行政化,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大陆一层层“领导”文化的部、委、局,以及“文联”、“作协”这样的官方机构中。秋雨疾呼,“我企盼政府尽快与大多数文化传媒脱钩,使它们不再享有特权,随之也能受到法律的监督和惩处。”

尽管余秋雨教授亮出了“三个隐忧”的心底,却对中国文化的走向作出“宽心”的判断――复古文化的热潮现在已经超过了尖峰,开始降温。原因是人们已经发觉那些老句子、老故事、老谋略对于当代生活帮助并不大,产生了厌倦。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要想打造一节精彩纷呈的高中语文课,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刚刚上课的几秒钟内就抓住学生的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沁园春?雪》这首词时,我就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北国雪景图,并对学生说:“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精美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于是,学生仔细地观察了起来。接下来,我对学生说:“哪位同学把自己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呢?”有的学生说:“我看到大地好像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枝宛如一个个亮光闪闪的银条儿。”还有的学生说:“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的景色,天空中飘满了晶莹剔透的雪花,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轻盈的柳絮,有的像洁白的棉花。”然后,我对学生说:“大家说得很好,你们知道毛主席笔下的雪景是怎样的吗?接下来让我们伴随优美的旋律一起朗?x这首词”。于是,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美动听的旋律,学生一边倾听这优美的旋律,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讲授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来导入对本课的学习,这不仅有利于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还使他们尽情地沉浸在美丽的雪景中。

二、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以及考试大纲上的考点,严重地忽视了对课外知识的讲授。如今,受新课改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用好语文。

例如:在开展《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生活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我对学生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秋天,在你心目中,秋天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生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几分钟后,有的学生说:“秋天是美丽的,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树叶都变黄了,一阵阵微风吹来,树叶纷纷地落了下来,它们仿佛美丽的蝴蝶。”有的学生说:“秋天的雨是迷人的,它比春雨多了一份成熟,比夏雨多了一份静谧。”还有学生说:“秋天到了,我看到野外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菊花,走近这些菊花,我们可以嗅到迷人的清香。”然后,我对学生说:“你们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讲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把在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如: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如何处理?在现实中,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虽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的知识要点,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三、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考试的影响,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语文考点,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几乎以“考”定“教,”以“教”定“学”。这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不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 鉴赏 大学语文

引言

我国高校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一直是教学重点,这些经典作品是以古汉语语言为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古典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应以诗词文本赏析为主,避免教学形式大于内容。目前,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计算机技术,这种形式超过内容的模式喧宾夺主,淡化了语文诗词教学内容。教育部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语文课堂上,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理解的,才能成为自己的,这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的文学诗词教学要体现并达到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避免授课形式的过分花样化,在基于古典诗词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上,应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选择,认真思考,探索创新。以下笔者就高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学诗词鉴赏教学来具体分析。

一、语文课前预习:知诗人,解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对文学诗词创作的一种概括。中国古典诗词创作通常是将自然风光、四季交替与明月阴晴圆缺或周边人事的悲欢离合巧妙糅合,构筑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因此,在高校语文文学诗词鉴赏课程中,学生在课前要对诗人所处的创作时代、人生经历、诗词精神内涵等“创作背景”有所研究,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

一是要在课前查询预习,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主要成就以及一些趣闻轶事,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与创作经历。在语文课前,让大学生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图书、网络、媒体等)进行了解诗人,通过收集整理作品的背景,培养了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对文学诗词意境的理解和对整体感情基调的领悟。二是了解文学诗词的创作背景,解诗题:从《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些流传千古的文学佳作都是诗人在人生不同阶段、相对独特的自然环境下、所处事情中等情况下因触动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文学诗词。例如:唐代诗仙李白的七言绝句《赠汪伦》的赏析中,授课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的轶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人相聚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于是这首诗就成为歌咏友情的千古名篇佳作。如此,学生会在兴趣大增的同时加深对此诗题的理解。

二、文学诗词鉴赏要求:抓字眼,明诗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其独特的特质,作者利用前后字词内容的“对仗” “平仄”“押韵”等文学手法,使作品内容丰富多变并突出了汉语的表现力。文学诗词的前后呼应与内容升华,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令人豁然开朗,为作品带来诗句的形式建筑美和深刻的内涵。而前后语句的押韵与平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带来诗词的音乐律感之美。

古代文人在进行创作时利用词序的倒置、语句的浓缩、前后成分的省略等手法,这成为今天大学生赏析文学诗词的障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具体的教学方法简称“换、留、扩、补”四个关键点来对赏析的佳作进行解字析句、排除难点疑点,从而达到明意和扫除赏析障碍的目的。1.在赏析文学诗词时,更换一些古今用法、意义存在差异的字词,把这些字词更换为另一个词称之为“换”。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古今意义差异较大。但更换的词语通常不及原文中的词语传神,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更换为“到、过、来、回”等字,与原文比照不能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意蕴。2.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赏析文学诗词时理解文学作品要保留古今通用的人名、地名、词语等称之为“留”。例如:在诗仙李白名作《赠汪伦》中的地名“桃花潭”、 人名“汪伦”和古今通用的名词“岸上”“声”等词语,在解析全文时候中要有所保留。3.把古典诗词中浓缩的词语,按照今译展开称之为“扩”。例如: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扩展为今译: 有一位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老渔翁,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4.对古典诗词进行补充,来增添诗词中留白成分称之为“补”。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这句诗词中省略了人物是谁问和问的内容,在对诗词赏析时要给予补充使之意思完整。高校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诗词通常是篇章构思新颖、主题立意高远、语言底蕴深厚的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诗词中生动传神的字词来引导学生在剖析其语言中品味赏析。

三、品读文学诗词:想意境,悟诗情

古典文学诗词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句,所描绘的内容通常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或表达个人所思所感的情景相融而成的文学境界。文学诗词语句精美的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境界,优秀的文学诗词在字里行间中满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字句珠玑所传达的感情表达的总是淋漓尽致。文学理论类学者把“意境”作为衡量文学诗词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之美也是基于通过优美的字词搭配来表达。因此,高效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难点是对诗词的深层感悟。宋代诗人陆游曾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句诗道出了文学诗词鉴赏的真谛――“诗贵悟”。由于优秀的古代诗词本身所包含的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对于读者的感染力非常强,因此高校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对诗中意境的想象与感悟。为了达到这个教学要求,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使语文文学诗词鉴赏教学丰富起来,通过渲染意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赏析诗人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首诗中并没有描绘很具体的场景与人物,但因在诗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空旷时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词中透露了诗人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令我们久久回味。

文学诗词鉴赏中意境显得尤为重要,以下笔者以文学诗词中与“秋雨”相关的作品进行说明:伴随着斗转星移与四季交替,走过风花雪月的时空,那些风雨相伴的日子中,触动了诗人细腻多感的心田,吟咏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今天,让我们品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流年,感受那时那地作者独特的思绪与感悟。诗人王安石的代表作《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风格萧散疏朗,清丽婉约,传达出浓郁的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诗人白居易在《秋雨夜眠》中写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夜的雨声敲打着人们的心灵深处,在四季的年轮中,秋夜的雨就如同人生的中年后阶段,经历了沧桑,有着人生浮沉后的沧桑之感,然而更多的是岁月洗礼后的沉静。诗人李商隐在《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中描绘了秋雨的场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春天的雨浪漫,夏日的雨倾盆,而秋日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地融入诗人的心田。秋雨对于历尽坎坷的人而言,更多的还是惆怅和哀伤。有时候反而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王维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多带有一丝感悟与禅意,在佳作《秋夜独坐》中描写了秋夜的雨,诗人在雨天的孤寂场景中忘怀得失,在灯下心静如镜,悠然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山果落地、虫鸣山岩的声音夹杂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像是山林中一首优美动听的小夜曲。此外,宋代诗人文同的《北斋雨后》描写了秋雨之后的美妙场景,“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在他们的笔下,秋季的雨天是空旷的、静谧的,带有浓浓的安闲而疏淡的情感,就像生命的自由境界,随遇而安般的自然适意,在宁静淡远之中透出生机勃勃。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诗人李商隐以《锦瑟》为意境的代表作也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诗词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怀情思,可算是韵味之致的典型佳作。因此,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结语

对于高校语文中文学诗词鉴赏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和作品中所升华的精神意境之美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赏析佳作的同时提升个人文学修养。这是高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是文学诗词鉴赏教学的“文学属性”所决定的,使得它能够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发挥自身优势,更能够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诗人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文学诗词的生命。古代诗人作诗时的心态与感受我们现代人无法确知,所以语文教师对文学诗词的情感意境与内涵应主张多元化的认知,不仅汲取了古诗营养,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对诗情的感悟,还促使学生在品读中提高了文学素养。语

参考文献

[1]陆永品.诗词鉴赏新解[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2]程亚恒.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J].语文建设,2011(10).

[3]潘树广.古代文学研究导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陈祖美.李清照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