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精选5篇)

  •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5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进行着全…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精选5篇)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文学理论课教学

[作者简介]张柯(1977— ),男,回族,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河南 开封 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5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的教育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无论是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在进行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不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催生了多媒体与教育教学的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高校的课堂。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师一言堂,学生一堂听”的教学模式,这种变革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发挥学生“自主式”的学习。因此,原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授课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这一个教育改革的契机,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下,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是每一门学科生存和发展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文章将就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目前文学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中文系主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等中文学科的指导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指导各类文学研究都起着关键作用。文学理论课是中文学科里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高校的文学理论课大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这有利于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但由于大一的学生阅读和知识水平的单一,再加上中小学教育对于文学理论的忽视,导致了学习这门课程有难度。

(一)文学理论课教师的讲解传授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单一枯燥。文学理论教材充斥着有关文学的概念、规律和范畴,这些东西对于大学的新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会照本宣科,那么这些枯燥的理论、烦琐缜密的文学理论原文在学生听起来是很费力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会好。现在部分教师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但对自己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和所要组织的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含糊不清,而且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就是讲道理、举例子,举例子、讲道理,结果导致课堂气氛极度沉闷。如何改变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科学有效的现代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文学理论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文学理论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文学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得到不断的锤炼和改进。

2.教师要适应时代和学生的变化,因材施教。目前,学生文学素质下降,学习接受习惯改变。教师要因材施教,研究学生素质和习惯的变化,探究哪些方式方法适合当下信息时代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模式,并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是变革。当下的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大多喜欢上网,看电影电视,看杂志,接触文学的途径大多是媒体、影视作品,很少有去阅读纯文学作品的,文学素质下降,而习惯了多媒体视野下直观的、形象的、便捷的表达方式,对思辨性较强、比较难懂的文学理论的接受就有些不适应。

(二)文学理论课学生的学习接受中存在的问题

1.习惯形象思维,缺乏理性思维。文科学生习惯并擅长形象思维,对理性思维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到位的,他们认为文学是具体可感的、充满了灵感的,而忽视了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对于各种文学现象的认识中理性思维的存在。他们认识不到社会性的学科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他们习惯了用直观感受去体会文学,习惯于感性的创作、鉴赏和认识,没有主动寻求规律性指导原则的习惯和认识。除了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外,学生缺乏理性思维的又一原因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学生习惯于网络上的直观的形象的信息接收,而对于抽象的概念、规律不感兴趣。文学理论课是一门渗透着大量理性思维的科学,它的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既决定了它的深度也决定了它的难度。比如关于文学的文本层次,应该如何理解文本具有文学语言组织层、文学形象层、文学意蕴层三个层面,这并不是文章表面的分层,而是一个抽象的内在结构。要理解这个问题,运用直观的感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抽象的理性思维才能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应该说运用理性思维是学习这门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一切科学性课程的要求。

2.囿于局部,忽视整体的思维方式。文学理论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定义、概念、古今中外诸多的文论原著以及与文学活动相关的众多文学现象,形成了信息量大、各个知识点互相联系、互相印证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学一点理解一点,而没有能力去把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从而陷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所以他们掌握的知识往往只能是孤立的、静止的、支离破碎的。例如,对文学四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的整个文学活动系统的理解来说,学生们往往理解了四要素之间的关系,但当讲到文学形象分析、文学创作过程、文学接受过程时,学生不知道运用文学四要素的关系去分析这些理论规律,也就是说他们学到知识也是僵死的、静止的,不足以挖掘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3.各种文学活动的体验薄弱。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最终又要去指导文学实践,学生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实践。只有具备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才能对文学创作中的回忆与沉思、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文学接受中的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灵感与直觉、填空与对话等问题有比较充分的理解。文学理论课对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阐释仅限于说明文学理论中的某个问题,不可能全面地展开,同时为了说明问题,教师也可能同时需要举好几个例子,这课堂教学的时间和传统板书的局限性,使得教师无法把经典的文学作品系统全面地应用于具体文学理论的阐发上,比如说,教师讲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是什么,如果以《红与黑》中的于连为例,把于连复杂的性格通过教师讲解和板书罗列出来是明显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这部作品,那更是如听天书。而解决学生文学体验薄弱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尽量弥补学生的这些缺点。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文学理论课教学上的优势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经常涉及如何处理好感性材料与理论阐述的关系问题。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口头讲授为主,在描述艺术的具体形态,进行理论的演绎时,大都是口头讲授和板书描绘,其教学效果还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也加强了教学的效果。其优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使用电教化课件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解文学起源时,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人类原始艺术形态:洞穴绘画、彩陶艺术、巫术活动遗址和考古文物等大量图片信息,既让学生对文学的起源这个遥远的问题产生兴趣,又能很直观地展示原始人类精神活动、生产活动对艺术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逐渐普及后,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加上有声有色的课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容易,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的效率,加大了知识传授信息量,在有效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清晰透彻地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二)多媒体课件提供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文学是形象的,理论是抽象的,如何把形象的文学形式与抽象的理论相结合,使理论的阐述更为有效,一直是文学理论课教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引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多媒体提供的是感性直观的影像,文学理论课的抽象是建立在文学形象的基础上。这是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学的认识还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主要还是在中小学时期语文课本上的范围。在这样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理论的阐述,显然是不恰当的。作品阅读范围小,基础不牢固,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理解也不深入。如果没有直观的实物展示,很难进行具体的理论推衍。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弥补感性准备的不足,主要还是依靠课后的阅读观摩补充,很难在课堂上实行直接的教学,这就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系统地帮助学生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教师可以在实物面前进行讲解,具体入微,然后作理论的升华,这样学生不会因抽象感到难以理解。

(三)多媒体课件动态信息展示,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深入

当前,学生的文学体验大多来自影视或者网络,动态信息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展示也使得体验效果很好。但当前的文学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凭板书或者诵读来展示文学作品,学生对有些文学作品的体验效果就受到很大限制。书面和口头表达往往是间接的、有限的,其有效性还与教师的描述方式和口头表达能力直接相关,不管教师描绘得如何细致,传统教学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课件能对信息进行动态展示,把具体形象的文学材料呈现给学生,将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直观感受和深入思考。

文学理论课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思维和文学鉴赏实践的训练,最终能够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理论的升华,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手段是很难达到的。多媒体课件的引进,可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使教学内容更加广泛丰富,甚至在教学观念上会带来新的变化。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多媒体课件在文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多媒体 推动 教学

一、通过多媒体构建情景导入新课。可以引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自主积极地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课件构建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内容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解《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之前,教师预先准备一些展现西沙群岛富饶美丽的图片,在网上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影像资料,在上课的时候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段介绍其丰富物产和自然风光的影像展现并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认识到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和自然的宝藏。教师接着要问学生是否想进一步领略这富饶美丽的岛屿的美,那就要认真学习文章对西沙群岛的详细介绍,这样自然而然的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其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自主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由此看来,运用多媒体课件构建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形成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参与,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果。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析,可以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内容,其理解起来更加吃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构建能够解决这方面问题的学习媒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重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表达形式,使学习过程变得简单。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动态事物变为静态事物,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形象的景象,这一特点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比如在学习《赵州桥》一文的时候,因为学生生活的地方没有条件直接观看赵州桥,那么对文章中桥的结构设计,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所以在进行这篇文章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在网上查找资料,将赵州桥的相关图片,纪录片资料搜集起来整理成教学资源。然后再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根据文章的描写思路教师将自己搜集的图片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观看,然后通过影像资料将赵州桥的整体形态和各个角度状况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赵州桥有形象的认识,对其结构特征有了细致的了解,自然对文章中的文字描写有了深入的理解,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也会轻松不少,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够实现生动的语言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要通过扎实稳定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强化教学节奏,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生进行文字和语言训练,能够有效扩充课堂容量。另外多媒体课件能够丰富训练形式,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能力提升。

在进行写字训练的时候,教师分析小学生写字不规范,错别字较多的状况,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字形教学和书写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中经常出现的文字,带领学生分析文字的结构特征,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作用,伸展或者移动文字的比划结构,使文字呈现出规范正确的比例和位置。在纠正错别字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展示出来,组织学生一起修改,同样也通过动画作用将修改的步骤展示出来,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纠错的目的。教师在纠正错字“目”的时候,在“口”字内设计上下三只眼睛,然后用动画手段去掉其中一只,并告知学生写“目”字的时候要想到人的眼睛,人只有两只眼睛,千万不要写三横,那样就变成三只眼睛了。这样形象的纠错方法,能够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使其在日后写字的时候不自觉的想起学习的场景,不再出现类似的错别字。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比单纯的依靠罚写和硬性记忆的效果要好的多。所以,在小学生书写训练的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枯燥的练习变得生动,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更能帮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

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习内容形象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感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深化作文训练水平,提升学生作文质量。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写作训练进入写人、写物、写景、写事等再现其物的境界。另外多媒体课件能够将动态的景象定格在某一画面,可以让学生对其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能够将静态的事物进行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其发展和变化;还能够从全方位的角度展现写作对象,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另外可以展现特写镜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文章的细节描写。在作文教学中熟练应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丰富写作素材,强化作文指导,完善写作训练,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有很明显的作用。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提升语言累积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不断的积累语言内容,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预感能力,提升其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多种内容形式的素材作用到学生的感官,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的时候,因为学生多各种植物的形态不是很了解,教师就用多媒体课件将苍耳,蒲公英等植物的形象展示出来,然后介绍其种子生长的方式和过程,这样学生在看到其形态的特点的时候就会对文章中它们的生长办法有所理解和感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对其内容的感受。这种通过感官感受形式开展的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进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结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构建灵活有趣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自由生动的环境下学习语文,使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内容,并且能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使课堂教学充满感染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能够推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进程,对整个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钦.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0年第05期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多媒体的合理使用还能够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教学“函数的概念”的相关内容时,就是设计的问题情境,先问学生,函数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哪几种?制造问题悬念,让学生进行质疑,等学生回答后,再从多媒体课件中调出函数的图像式、图表式以及解析式等,一一地罗列在学生的面前,这时,很多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能够豁然开朗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随之高涨起来,思路开阔。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通过各种图像、视频和声音的演示等,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学效率的高效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教师仅凭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耗时多且效率低,如果能够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传授知识的话,则可以快速有效地帮助教师传授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学生也能在有效的时间接触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既节约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弊端

(一)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的交流,减少了双方间的互动,从过去的“满堂灌”变“机灌”课堂这个大舞台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间良好互动的过程,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很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件的演示和解说上,学生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上,学生上课就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教师,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减少了,长此以往,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完全依靠它。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逐步走进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能正视多媒体带来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的,并非所有的语文教学课堂都必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不是在每节课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有适度,才会将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采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了最大的信息量,有效地优化了课堂结构,加大教学容量,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语文课堂教学更趋于开放性,语文课堂也变得更有活力。多媒体课件不但将课本上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而且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文本以及视频资料也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拓展阅读以及合作交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中延伸,在研读中发展。

(2)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因为视频、音乐以及图像的介入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在《小石潭记》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小石潭优美的景,结合文本对小石潭的描写,谈一谈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小石潭,再用语言描写出来,并说一说对所见景物的感受,从而更深入了理解作者的心境。另外,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文本的景物描写加深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愉悦感,从而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3)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以其音、形、视频等多角度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更容易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制作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学要求的课件,让学生在教学课件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帮助。

(4)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好地感知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攻破了学习的难关。如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以及作者与闻一多先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应该让学生掌握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及思考,使学生在词句的积累以及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更好地品味闻一多先生的品质以及精神,步步深入,曲径通幽,较好地把握了文本阅读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语文作业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革

(1)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过程,使语文很多作业都可以当堂完成。多媒体课件将课堂进行了延伸,使学生扩展视野,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很多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的语文作业都可以在课上通过多媒体课件解决,并且当堂批改有效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生生之间的互动都让学生乐于参加课堂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使教师当堂批改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变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传统作业方式的基础上,更加彰显了现代信息技术带给初中语文的变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当堂作业进行批改,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以及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对初中语文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适当、高效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能放在辅助地位,切不可主次不分。尽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是并不是说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创建高效课堂。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教师只能把多媒体课件放在辅助的地位,而不能因为多媒体的使用忽略了文本本身的阅读,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要让文学语言的魅力占据课堂。如在《晋祠》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展现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要让学生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品读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优美的视频中。

多媒体课件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积件思想;“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80―03

、教育部2005年3月颁发的“05方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1]研制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何研制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目前已成为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997年,积件思想提出后,教育技术界就掀起了一阵研究积件的高潮,尤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但尚无人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中进行研究。本文基于积件思想,从多媒体教学的视角,借鉴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研制和应用“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的思路和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思路

积件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的90年代末期,是针对传统课件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思路。常见的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以专门为某一堂课或某一个教学内容服务的,课件具有鲜明的个性,同一知识点的教法因教材、教师、学生的变异而相差很大。因此,往往一个课件很少存在再利用的价值,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开发。

我们提出以积件思想为导向,但不是完全照搬积件的理论,而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特点,借鉴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的设想,来研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把积件看成是素材和课件的一个中介,是加工了的素材,可称为课件的半成品。为此需要建两个库: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素材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是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知识点为目的而设计的“小课件”,是供教师在教学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讲述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时,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有:上海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照片);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於至善”(图片);东北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图片);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网页);同济大学“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文本);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其诠释(图文)。视频资料有: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中,王立群、易中天分别在我读经典《孟子:强势由人》和我读经典《我读先秦诸子》中对“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的解释;的两段讲话视频,一是2006年4月21日国家主席在耶鲁大学发表现场演讲,有一段演讲辞是:“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是2007年10月15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所有这些照片、网页、图文和视频等资料构成多媒体教学资料库。教师从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中有意识地编辑成为微教学单元库,即用PowerPoint来做积件组合平台,借助一些图片、图像、音频和视频软件工具,如Flash、GIF、Web、Photostory等,通过“插入对象”,“控件工具箱”、“宏”等功能,制作成“自强不息”的教学课件,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具体体现为:“坚贞刚毅品质、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以积件思想为导向,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文本语言的多媒体化,即把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把“一纲一本”规范性、理论性强的文本语言,转换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媒体语言来表达,通过媒体语言来激活教材语言,表达教材内容,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组成部分。文本语言的多媒体化可以把单一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多种媒体语言;静态的文本转换成动态的图像;平面的视角变成立体的界面;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单一的画面转化为多频的画面,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清晰、生动、形象,具有现场感和立体感,从而使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实现文本语言多媒体化的路径选择有透视思想、理论;聚焦时事、新闻;链接方针、政策;见证历史、现实;创设情境、氛围等五个方面。

1 透视思想、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是“说理”,就是谈思想、讲理论。课程内容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命题。我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识记、理解这些概念和命题,从而掌握和应用理论。思想、理论的透视主要体现在抽象概念的具体化;逻辑命题的情景化。

(1) 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即通过具体化的方式表现抽象的概念。

课程内容中有一些内涵丰富,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印刷类、电子类、户外类等媒介,教师把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可感官的图表、图片、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小课件”,可以让学生熟悉、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

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讲到“新中国的国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和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把国体的概念具体化为国旗、国徽和油画,使学生加深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3]的内涵。

(2) 逻辑命题的情景化,即将逻辑命题转化为具体情景。

逻辑命题产生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它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现实、未来的影响。逻辑命题的情景化可以再现逻辑命题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发生、发展的脉络。

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中,教师讲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这一命题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制成汇集历史图片、图表、图书、音乐、电影资料等“小课件”,重现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等历史情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等,揭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4]

2 聚焦时事、新闻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时事、新闻信息的海量传播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时事、新闻的聚焦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等,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

例如:海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大。

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照片、图片、网页等“小课件”,借助PPT平台,通过Photostory软件处理成卷页,右下,间隔2秒,集中展示日本时事社、共同社、韩国联合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英国广播公司、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等众多境内外媒体对十七大的报道,通过聚焦十七大,特别是境外媒体聚焦十七大说明世界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切关注,也表明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更加民主、更加开放。

3 链接方针、政策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表述内容。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超文本链接,展示党和国家与时俱进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更加坚定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教师通过链接可以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4 见证历史、现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使教学更好地为国情教育服务。见证可以回顾历史,也关照现实,用现代人的眼光去重新发现与解读往事。有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把学生带入了为自己的民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而激动自豪的氛围之中,而学生又在寻找史证的思维活动中,领悟到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

5 创设情境、氛围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和氛围产生中,多媒体课件是创设情境和氛围的最佳工具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有吸引力的情境和氛围,把教材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基本知识放在某个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从而深刻理解教材内容。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实践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实践模式有三种: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课件作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课件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1 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

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来制作,有两种方式。

一是把教材章、节、目及主要叙述语言通过应用软件做成多频画面,可以使教材体系的框架和脉络更加直观、清晰,层次分明,重点更加突出,便于学生熟悉教材的逻辑结构,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主要叙述语言加上若干图片等,可以图文并茂,可以吸引学生眼球。

二是教师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课件中的相关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和补充,起到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的目的。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中讲到“明确明确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和牛根生视频访谈:“蒙牛集团:‘产品等于人品 ’的质量理念 ;用人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来补充说明和和拓展教材中关于“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等教学内容,使大学生认识到“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5]

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辅助来制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同时引起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 课件作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件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同时也要遵循媒介传播的规律。传播媒介一旦进入教学过程,就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特性,能对教学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包含着各种媒介,如文本、图形、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这些媒介的特性和功能不同,也就是说,媒介的特性和功能的发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影响学生接收和接受教学内容的效果。这就要求课件制作中,教师把课件作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工具,其信息传递功能之强大,是以往任何教学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课件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和功能较好地展现出来,教学效果就生动、形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 课件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课件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是指通过课件演绎教学内容,同时课件承载教学内容,两者交互整合,相得益彰。传播媒介是重要的信息源,也是重要的影响源。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介不仅仅是一种是形式,一种中介的方式、手段和工具,或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讯息有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由传播媒介本身所形成的文化,有时能超越传播内容本身去影响受学生。

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中,讲到“‘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时,以郭永怀为焦点人物,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照片、油画、录音、电影、视频资料,描述“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一批献身国防事业的军人、科技工作者,坚决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发扬爱国奉献精神和坚持自力更生精神、自主创新的能力,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感人事迹。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以积件思想为导向,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现文本语言的多媒体化并选择适当的路径进行教学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很多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的无所作为是不合适的,但多媒体技术的喧宾夺主也是错误的。所以,只有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教学内容,通过相适应的传播媒介和教学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多媒体教学课件真正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