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精选5篇)

  •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从日本引进我国后,各地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深受群众的欢迎。1984年全国覆膜面积达57万亩,平均亩产505斤,并在大连、锦州、沈阳、抚顺等十二地市普遍推广应用,如锦州市,1984年覆膜栽…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精选5篇)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花生地腊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学生;科研兴趣培养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和人民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居世界第二位,平均每公顷产量2100千克,总产630万吨,居世界第一。[1]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子含油率达50%左右,花生油是我国人民主要实用油之一。花生比等量蛋白质释放的热量多1倍,比淀粉多2倍,有利于维持体温,增强生命力。花生种子还含有30%左右的蛋白质,可以加工花生蛋白肉、花生蛋白奶、面包、饼干、饮料、糖果等,花生壳、茎叶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灰分等,除直接还田作肥料或饲料外,可作优质配合饲料和复合肥料的原料,花生壳可生产糠醛、醋酸等许多种化工产品,还可以制造活性炭,又是制造胶粘剂和纤维板的原料。[2]花生的茎叶、果壳、种仁、种皮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花生仁有补中益气,开胃醒脾以及止血作用。利用花生壳已制成了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的药物――脉通灵。花生种皮是制造治疗血小板症的药品――血宁的主要原料。花生属豆科植物,它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素,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应用15N标记测定,在中等肥力砂壤土上,根瘤菌供氮率为50~60%,每公顷产37050千克荚果的花生田,根瘤菌固定的氮素是75~90千克,根瘤固定的氮素一般2/3供花生本身生长发育,1/3遗留在土壤中,培肥了地力,促使了后面作物的生长。[1]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79年从日本引进我国后,各地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深受群众的欢迎。1984年全国覆膜面积达57万亩,平均亩产505斤,并在大连、锦州、沈阳、抚顺等十二地市普遍推广应用,如锦州市,1984年覆膜栽培面积15.4万亩,平均亩产602斤,同时涌现出千斤高产田1933.6亩,面积最大的绥中县覆膜4万多亩,平均亩产637.3斤,最高的亩产达1255.9斤。几年来各地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应用对于在北方地区解决低温、干旱和无霜期短,在南方解决雨季低温等不利自然条件。大幅度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具有特殊意义。[3]

地膜覆盖栽培有增加土壤温度,加速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保墒增加抗旱,耐涝的能力,它保持了土壤松暄,促进根系发育和荚果充实饱满,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花生群体的光合产量,控制无效针入土率,提高荚果饱满度。广西的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起步较晚,规模小,在栽培中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广西虽然在花生总产量排在全国的前面,而在单产方面比全国单产要低,为了大力发展我区的花生种植,提高我区的单产,提高复种指数,我们以品种820282为试验种,进行了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为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学生认为搞科研是那些高学历的人的事情,认为科研过程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事情,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天方夜谈。从这个研究里我们可以使学生了解科研过程是怎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写科学研究论文,不在乎学生的写的水平,只是想让学生了解科学论文的书写方式。也不在乎科学研究是否成功,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过程。

在科研之前,我们要教会学生,做试验,要先选材料,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把课本的东西学以致用。然后再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实验,然后再分析数据,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经常帮助学生,帮助他们完善他们的试验设计思路,然后在查资料的时候帮助他们提供些资料,教会他们怎么去找资料,怎么样才能找到要的资料,教会他们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完成试验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采用品种820282为试验种,用厚度为0.005mm,宽度为1.0m的塑料薄膜来进行地面覆盖。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我们在2007年2月到7月,在广西玉林市农科所试验基地进行试验,试验地肥力中等,灌溉方便,前茬为水稻。

1.3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盖膜与不盖膜间隔种植。小区长4.0米,宽2.4米,小区面积为9.6平方米,设置三次重复,每个小区种3垄花生,每垄播种80粒,每垄实行双行单粒播种,整块地采用人工播种,分三期播种,以不盖膜的作为对照。行距为26.67cm,株距为10 cm,用厚度为0.005mm,宽度为1.0m的塑料薄膜覆盖,保苗20000株/亩,实验田东西南北向设置保护行。

1.4 种植与栽培管理。第一期播种时间为2月20日,第二期在3月2日,第三期在3月6日,播种前施肥25kg/亩,在播种前进行浇水,安装土温表然后播种盖土,防春旱,盖土后在土表喷乙草胺,接着盖膜,进行田间观察,在每株出苗时破膜。4月8日喷1000ppm的甲胺磷乳油和多菌灵粉剂来防治地老虎和花生青枯病,7月5日收获第一期花生,7月9日收获第二、三期的花生。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地膜覆盖对花生物候期和出苗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以真叶平展的幼苗占播种粒数的10%以上为始苗期,达50%为苗期,达75%为盛苗期。

从表1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可以促进花生前期的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从而可以使花生的出苗、开花提前,可以延长生长发育的时间,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提高花生的产.

2.2 地膜覆盖对土温的影响

从表2看出:盖膜的表层土温要比不盖膜的高。因此,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表层温度,提高土壤的温度可以提高花生的出苗率,减少花生由于低温而引起的烂种,保证花生的全苗、壮苗。促进花生根系的生长,促进花生的新陈代谢,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产生,促进土壤有效养分的分解,有利于花生的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随着土壤温度升高,花生的播种期可以提前,可以使花生提前收获,可以减缓下季作物与上季作物的争地矛盾。地膜覆盖能增加土壤表层的温度是由于地膜透明度高,透光率达80%以上,太阳辐射能透过地膜传导到土壤中去,并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保储了辐射热能,使土壤温度高于对照。

2.3 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表3花生生长记录表

从表3可以看出:盖膜的花生在大部分时间里盖膜的比不盖膜的生长快,只有小部分时间盖膜的比不盖膜的生长慢。从而可以加快花生的生长,可以缩短花生的生育期,使花生提前收获,提高复种指数。

2.4 地膜覆盖对于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单株重)

从表5可以看出:花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少。其中根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少。第一播期的根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低0.02,第二播期的根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低0.01,第三播期的根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高0.01。果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第一播期的果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0.03,第二播期的果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0.01,第三播期的根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0.02。茎叶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第一播期茎叶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低0.02,第二播期的茎叶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0.01,第三播期的茎叶的干物质积累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多0.03。因此,地膜覆盖可以提高花生荚果干物质的积累,茎叶干物质的积累。减少花生根的干物质的积累。

2.5 地膜覆盖对花生叶绿素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对花生叶片中的叶绿素没有影响。在5月25日测的叶绿素含量中,三个播期的花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盖膜的与不盖膜的之间没有差异,播期之间也没有差异。在7月4日测的叶绿素含量中,三个播期的花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盖膜的与不盖膜的之间没有差异,播期之间也没有差异。因此,地膜覆盖不影响花生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

2.6 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表8花生产量记录表

从表8可以看出:第一、二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高,第二播期产量最高,第三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低。其中第一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高0.27个百分点,第二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高4.3个百分点,第三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低4.7个百分点。第三播期盖膜的比不盖膜的产量低的原因是:由于在花生的出苗时,花生的叶片接触到塑料薄膜而引起烧苗,从而使花生的生长受到影响,引起减产。由此,地膜覆盖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但增产效果不显著。由于2007年上半年的雨水多引起的,地膜覆盖起不到抗旱的作用。但其中的第二播期的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也最高,说明了花生在3月初播种最好。

3 结论

让学生做完试验后,让他们讨论然后总结出结论,然后再让老师来评价,把比较完善的结论总结出来,然后让大家一起写出各自的论文,我只是把他们总结的数据和得的结论帮他们总结,得出比较完善的结论。

经本次试验所得结果,地膜覆盖能提高花生的产量,但增产效果不显著。但是地膜覆盖提高花生的品质,地膜覆盖能加快花生的生长发育,使花生的生育期提前,提前6-7天。能够使花生提前收获,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可以解决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地膜覆盖还能提高土温,可以使花生提前播种,避免花生由于低温而引起的烂种,从而可以延长花生的生长时间,从而提高花生荚果的干物质积累,提高花生的产量。

其中第二播期盖膜的增产效果最好。主要表现在:盖膜的比不盖膜的在增产效果是三个播期中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4.3%。花生可溶性糖含量盖膜的比不盖膜的要高。花生的产量也是三个播期最高的。因此,花生在3月初播种最好。

参考文献

[1] 毛兴文、孙彦浩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2] 刁操铨 作物栽培学(南方本)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范文第2篇

生物节律在国外的医学领域应用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瑞士的费里茨。韦尔利博士在他的私人诊所运用生物节律辅助指导医疗工作已达二十年之久,他根据病人的体力节律和情绪节律状况决定最佳的手术时间。如果病人的生物节律处于低态功能叠加时,他是决不会进行手术的(特别急诊除外)。据此他已在生物节律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施行了近万例手术,没发生过一次失败与意外。

我国研究人员在几家医院部分医生的帮助下,计算了1044名儿科“首诊”病孩的生物节律,结果有883例(占84.6%),体力节律在低潮期或临界期;三条生物节律都在低潮期或临界期者共有288例(占27.6%)。相反,三条生物节律都在高潮期者只有77例(占7.4%)。这些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生物节律理论的正确性。

我国学者赵德志和刘江油在长期的临床实验工作中发现:病人的许多检验指标随时间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疾病发生导致节律紊乱,时间诊断学正是这种认识的必然结果。研究还发现,患病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而从发病时间角度分析,却存在一些规律,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死亡时间角度分析也有一定的规律。

我国有关研究者对中外3000名著名学者和伟人死亡日的生物节律进行了计算,发现有35%的人三条节律处在低潮期和临界期,56%的人有两条节律处在低潮期和临界期。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81%其情绪节律运行在临界期或低潮期。以下是国内外几位著名领袖人物逝世时的生物钟状况:

一: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逝世,总天数23689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第22天,处临界期;情绪节律――第1天,处临界期;智力节律――第28天,处低潮期。

二: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逝世,总天数27278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0天,处临界日;情绪节律――第6天,处高潮期;智力节律――第20 天,处低潮期。

三:列宁――生于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逝世,总天数19632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第13天,低潮期,近临界期;情绪节律――第4天,高潮期;智力节律――第30天处低潮期。

四: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21日,1953年3月5日逝世,总天数26737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第11天,处临界日;情绪节律――第25天,处低潮期;智力节律――第7天,处高潮期。

五:――生于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 月9 日逝世,总天数30207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第8天,处高潮期;情绪节律――第23天,处低潮期;智力节律――第12天,处高潮期。

六:――生于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逝世,总天数28433天,逝世当天的生物钟为:体力节律――第5天,处高潮期;情绪节律――第13天,处临界期;智力节律――第20天,处低潮期。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范文第3篇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完成了第六单元至第八单元以及实验部分,中考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初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这一学期来,初三化学学科在期末考和泉州市质检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与学生的努力以及教师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总结了几条经验:

①.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②. 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今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③.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今年考试热点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⑤.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⑥.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因而这一部分相对得分较高。

⑦.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⑧.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2  2010年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度术科组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范文第4篇

1、根据中考和高考大纲要求,掌握复习重点和方向

中考和高考都有相应的考试要求和大纲,也是中考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和重要参考,考纲又是根据生物教材大纲所制定的,它反映了生物学习的重点和方向,而且,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考试形式的变化不断调整的。总的来说,教材大纲和考试大纲还是考试的重要依据,因此,老师要好好研究考试大纲,根据大纲来把握生物的复习方向。

2、改变复习模式,制定阶段性目标

生物复习参考传统的考试复习模式,主要是采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充分熟悉生物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建构主要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用点、线、面的方式一点一点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根据每一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理解并全面记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试题和大量联系的方式来巩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方面追求题目的数量,还要尽可能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此外,还可以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每次生物课针对一个小专题进行测试和训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在完成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学习重点,第三轮复习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3、重视试题纠错和错误总结

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在精心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考试的经典题型进行规律总结,然后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用大量中考真题进行演练,中考真题和普通的试题不一样,真题具有科学性强、题目设计得更合理、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真题更能反映出生物教学的趋势。另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错误和经验总结,在练习中,不能只关注做题的量,还要定期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经验总结,每过一段时间就将之前做过的题目整理出来,重点看一下做错的部分,然后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因为同样的原因犯同样的错误。

4、深入研究考试题目抓住试题方向

复习生物,还要关注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以及考试方向,生物老师要仔细分析近几年的生物试卷,捕捉考试信息,发现题目的规律。笔者通过对生物试题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1、生物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每年中考高考试题中都有部分题目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2、发现重点难点,生物复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等模块中。3、重视生物教材中的图片的理解和分析。4、复习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5、关注社会热点。生物复习也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只有对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5、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很关键,尤其是对要参加考试需要及时复习的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生物老师在带领孩子进行每一轮的复习时,都要注意调整复习方法。比如说在进行每一个专题的练习时,分别指导学生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不要急于告诉学生题目的答案,教会他们自己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然后引导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靠拢。在审题时,教会学生如何迅速找到题目关键字并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6、有侧重点对试卷进行讲评

生物老师定期对学生完成的试卷进行点评和分析,但是并不是说要对试题中的所有题目进行讲解,这样既浪费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抓不到考试重点。所以,针对试卷讲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讲解典型题目,举一反三。选择典型题目讲解,根据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回顾生物教材内容。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找出试题规律。生物老师要研究学生容易出错的试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分析,研究每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四、重视知识点的扩展讲解。老师要看到题目所涉及到的其他知识点,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高二第一学期生物总结范文第5篇

要:高中教材《生物必修1、3》细胞分裂方式的部分,是本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常面对一些习题有时难以入手,今介绍本人经过多年教学工作总结出的命名为 “杨氏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法”,对于解有一定难度的某些细胞分裂图提供一条思路、一条判断的捷径方法,将大大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杨氏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法;

应用解判断题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提到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三种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重点讲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以及这两种分裂方式的特点,特别是要求从图的区别上来判断属于哪种分裂方式。

1.真核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在生长发育、补充体细胞时,要通过有丝分裂来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结果是,新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继承了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

2.高等生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 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不同时期图像的鉴别:

由于判断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主要时从染色体的组成、排列方式、分离方式来进行,而染色体主要在前期、中期、后期才时看得到的短棒状,所以我们主要从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来判断两种分裂方式。

例:某二倍体含4条染色体的动物细胞。

(1)前期(细胞形状:圆形):

A

B

C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前期

名称: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特点: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有联会

无联会

无联会

染色体散乱排列

染色体散乱排列

染色体散乱排列

(2)中期(细胞形状:圆形)与前期的不同点:染色体整齐的排列于细胞赤道板中央。

A

B

C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名称: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特点: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有联会

无联会

无联会

染色体排赤道板中央

染色体排赤道板中央

染色体排赤道板中央

(3)后期(细胞形状:花生形):染色体分离。

A

B

C

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名称: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体细胞

特点:有同源染色体

无同源染色体

有同源染色体

有联会

无联会

无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离

着丝点分离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特点区别列表:

分裂

方式

比较

项目 有 丝 分 裂

数 分 裂

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

联会

染色体分离方式 着丝点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离

染色体排法 前期:散乱排列 前期:散乱排列 前期:散乱排列

中期:排赤道板中央 中期:排赤道板中央 中期:排赤道板中央

后期:着丝点分离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后期:着丝点分离

可以看出:

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为有丝分裂,

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中期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中央、后期染色体要分离。

5.最后总结:杨氏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法(口诀):

有同有会为减一,无同无会是减二,

有同无会为有丝,前散中赤后分离。

以上是“杨氏细胞分裂方式判断法” 的来源、理论依据、以及解题的思路分析的具体介绍,如果熟练掌握该方法,就能一眼判断出题目图形的细胞分裂方式,从而节省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引导我们广大师生在教与学中,在将来工作中,学会去发现、去探讨、去总结、去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我们的国家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