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研究(精选5篇)

  • 会计信息化研究(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

会计信息化研究(精选5篇)

会计信息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3] 王开田.会计进化论: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m].

会计信息化研究范文第2篇

特别是在当今的企业中,会计信息化已经普及,这无疑是给注册会计师又加厚了门槛,带来了更多新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流程,找出应对信息化普及化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师审计;注册;研究

引言:

当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是,由于企业的会计化信息不断增多,使之与传统的审计流程发生了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对会计师的设计流程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会计注册师,就必须顺应时展的需求,不光要继承传统的会计审计手段,还应该学会检测会计系统的所有的程序软件。

此处还应该重视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以下文章主笔者主要讲述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流程将会更加的明了。

一、在会计信息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念概述

(一)电算化审计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会计信息化的热朝下,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也在全面的开展中。电算化审计的意思是指: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大多数企业都是在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的会计信息,并且还与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了结合,那么,传统的人工方式将会被取代,具体的是包括人工的报账方式、人工的记账方式、人工的算账方式等,针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审计人员就必须对采取了电算化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审计。

(二)计算化审计

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世之后,网络技术日渐发达。在如今的生活和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网络技术,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学会了使用电子网络技术,将网络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相结合。这样,审计电算化与传统的审计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传统审计已经跟不上人们的需求,已经无法再在企业中立足。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要对传统审计实施改革,要让传统的审计工作实现电算化。把计算机审计与传统的审计向比较的话,计算机审计的优势在于:

①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传统的审计信息系统的的设计、以及数据处理等相关系统实施计算机系统来进行审计。

②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审计信息系统,把审计员的工作程度简化了许多,提高了办事效率,让审计员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获得解放。

③计算机审计还可以对系统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都实施审计,覆盖面广。

(三)传统会计师与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师的差别

在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下,使传统的会计审计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但是,计算机审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会计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审计与传统的会计审计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如果是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的话,那么企业在实施了会计信息化之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据就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审计会计系统的两个性能。

第一个是可靠性,第二个是安全性。传统的审计会计师的工作比较单一,只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在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师审计的工作内容就包含了多个方面,具体的是包含以下几种:①系统控制;②系统开发;③应用系统。

传统会计师与西会计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师的差别,还表现在审计时间和审计依据的不同。传统会计师在在工作中主要负责的内容是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第二方面是:公司整体的现金流量;第三方面是:公司整体的经营成果。

而在会计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师审计不光要继承传统会计师审计的工作内容,还增加了许多工作内容,对于信息系统的法律以及法规,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使用。审计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方面,而传统的审计是只包含两点的,①在事后,才进行审计;②指定在某一个时间,进行专门的审计。变化后的审计时间增加了事后的审计,就使得审计工作的流程更加完善、紧密、完整,有利于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快速的开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会计信息化下注册的会计师审计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在日益增加,所以这就不光要对传统的审计手段掌握,还要求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都熟练的掌握,才能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要。

二、会计信息化的到来对注册会计师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准则生了改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传统的会计师审计准则已经跟不上人们的需求,而且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为了满足时代需要,就必须对会计师设计准则实施改革,出台新的会计师审计准侧。随着2006财务部颁布了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后,对注册会计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国会计在逐渐的发展中,并且逐渐的与国际化接轨。这就发生了明显变化的是――审计证据,由于原来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转变为现在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在原有的七项审计方法中还增加了一项方法,这八项方法具体的是如下:

①检查有形资产;②检查文件(包含检查记录);③询问;④观察;⑤重新计算;⑥函证;⑦分析成勋;⑧重新执行。

由于审计证据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所以审计工作在实施时,成果的有效程度,是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有效控制性。在会计信息化下如何对注册会计师的相关的审计证据也做了详细规定,更加规范了会计信息工作。

(二)将审计的范围扩大化

现如今,大对数的企业都已经在实施会计信息,将会计信息已经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作中。在会计信息化的影响下,注册会计师做要面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将更加复杂,会计信息在实施之后,审计人员的范围也在扩大,在计算机掌握技术方面的要求是极高的。由于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掌握技术有限,就必须要与计算机专家一起合作,相互学习,才共同完成工作,审计会计师还要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会计信息化虽然是当前最普遍使用的一种一种会计手段,虽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其中还是蕴藏着不少的风险。信息系统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缺陷,有很多的不足。在使用信息化之后,原始凭证的保留将会逐渐减少,在会计记录中实施修改,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会计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以会计师的角度去看待系统运行、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样才会使会计师的审计范围不断扩大。

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流程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最为重要的,在信息化下注册会计师的整个过程中,准备阶段占据了最重要的比列。在还没开始实施审计工作之前,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前,有了目标,更利于任务的完成。其次,签订设计业务约定书,也是极为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双方都明确自己的义务。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信息化下注册会计师最核心的一步,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准备阶段的审计计划,来进行取证、评价,并根据审计过程中所获得的证据,整理成相应的审计结论,为之后的审计评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终结阶段

终结阶段是审计工作中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是对整个审计过程起到一定的总结作用。当一个企业已经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内容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对被审计企业的会计报表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发表自我的审计意见。

还应该对相应的被审单位中的信息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给出适当的评价及意见。当企业的审计工作完成时,应该将审计结构进行汇总,成为审计报告,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审计报告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包括以下几种:

①把审计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②把设计工作中使用的底稿,进行再次检查。

③把审计工作中的话语,进行汇总,整理成相应的报告。

四、结束语

本文主讲述的是自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世之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时代中逐渐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工作中都是在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办公,在信息化的影响下,我国的会计师注册状况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

本文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与传统的注册会计师相比较,又有哪些变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以及在信息化影响下注册会计师的标砖也在随之增高,这些标准不断的鞭策会计师审计人员不断的前进,只有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以及掌握牢固的会计审计知识,才会为所所在的企业创下工作业绩,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进.信息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2]陈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3]张婉婷.新准则下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计量与规避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

[4]杨蓉.会计信息化下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财政监督,2012,20:5-6.

会计信息化研究范文第3篇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将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分为两种观点:替代观和互补观。我国学者倾向后一种关系,即完善的公司治理能够促使管理层提供稳健性的会计信息。鉴于会计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的深远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较传统会计模式下是否得到提高受到公众高度关注。传统会计模式下,信息使用者取得会计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核算、,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人员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主要依靠监管和职业道德,因而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日常业务时不预计任何不确定的利润,但预计所有可能的损失(Bliss,1924),从而谨慎地提供企业当期好消息和坏消息。然而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各方所需的各种信息均能通过系统迅速取得,因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信息技术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的手段和效率越来越便捷,对信息的二次加工愈为便利,外部监督的力度加大,公司提供稳健性会计信息的动机愈发活跃。

  (一)二者相互替代

  公司治理不完善的情况下,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为严重,管理层有较大动机追求更好地完成业绩指标。筹资成本大于投资成本的情况下,管理层倾向于损害债权人利益过度派发股利,将债权人的利益转移给股东(Jensen and Mec-

  kling,1976),债权人的权益受到损害,则会对会计人员遵循稳健性会计政策提出更高的需求。遵循稳健性会计政策将有效避免过度派发股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防范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损失,从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此外,基于公司成长周期和股权分配的角度,发现在公司尚未成熟阶段,治理体系必然存在缺陷,稳健性政策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强烈要求下被较好地遵循;而在股权较为集中的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大于其他公司,中小股东为保护自身利益将强烈要求会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严格履行稳健性会计原则,尤其当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现由于股权集中和盈余管理导致较差的公司治理时,会增加对稳健性会计信息和良好公司治理的需求。

  因此,传统观点认为公司治理越好的企业越有能力遵循稳健性会计原则,提供稳健的会计信息。事实上,外因的监督和控制能够促使稳健性会计原则的实施并促进公司有效治理,会计信息技术对公司治理措施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信息化时代下外部监督和控制将更为严格,稳健性原则将得以更好地实施。

  (二)二者互为补充

  公司治理往往被认为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越完善,公司内部对管理层及会计人员的监管力度越大,提供稳健会计信息的自觉性越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瞒报利空消息的概率越低,舞弊的概率越低。会计信息化时代下,会计信息使用者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公司提供稳健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如何取决于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完善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公司治理越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此外,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减少错误和舞弊,降低债务契约成本和机会主义行为,管理层乐于提供稳健性会计信息以规避高诉讼风险,压缩盈余管理空间。

  二、会计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稳健性

  理论需要数据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较为显着的150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稳健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一)研究过程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为研究背景,以会计稳健性为研究对象,对会计稳健性原则是否得到一贯运用进行分析。本文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8份,有效问卷148份,问卷回收率为98%。

  (二)结果与分析

  1.会计人员依然遵循会计稳健性

  调查显示,有87.5%的会计人员认为,IT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可实现如全面分析、实时监控、准确预决算等功能,可进行有效预测,降低决策风险;有84.3%的会计人员认为信息系统的建立可缩短数据传递时间,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有89.6%的会计人员认为其在衡量资产、收益或负债、费用时,依然要遵循稳健性原则,选择会计政策或会计方法时尽量全面地考虑可能的损失,谨慎考虑可能的收益。判断资产是否出现减值应结合企业自身及外部经济环境,尽量恰当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确认收益时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确认的条件,不得随意高估收益;确认负债或费用价值时尽量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具体做法是:会计人员通过系统过滤相应数据,获取并传输低风险性数据,披露高稳健性会计信息。

  2.信息使用者更加需要会计稳健性

  会计信息化时代下,信息使用者通过信息系统可更为直接地获取大量信息,进行各种分析。调查显示,有94.3%的信息使用者认为稳健的会计信息能够贴近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剔除相应风险之后的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有效规避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决策。有93%的信息使用者认为计算各种财务指标、进行预决算及比较分析时,稳健的会计信息能够比不稳建的信息更为准确地体现真实情况,他们更需要遵循了会计稳健性原则的数据。

  3.经济后果更为注重会计稳健性

  会计人员有诸多会计政策和方法可供选择,调查显示,在会计信息化时代下,信息不对称和成本被显着降低,资本成本和债务成本凸显。这是由于信息系统的启用加速了信息的流动,时间和机会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关心的重点,会计信息的质量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稳健的会计信息在反映业务实质时体现谨慎原则,备受信息使用者青睐,而不稳建会计信息带来的经济后果如投资失败、资本成本过高等使其丧失了存在的动机。

  4.会计管制更加强调会计稳健性

  会计管制包括外部管制和内部管制。外部管制通常体现为会计准则或法律法规,通过干预会计工作,确保其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内部管制通常体现为内部控制,通过企业自身的办法和措施,防范、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从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目标。纵观会计准则、会计法的变迁,不难发现稳健性原则已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有效机制而应用于实务,信息化环境下更是如此。

  5.公司治理显着影响会计稳健性

  公司治理的目的即通过公司的正常运转,保证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王鹏等(2010)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持股和股权结构会影响会计稳健性,董事会越独立,会计稳健性越低;管理层持股与会计稳健性显着负相关;股权结构越集中,会计稳健性越低。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导致公司治理力度显着加大,治理手段显着增强,股权集中度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降低,这有效缓解了公司管理层与股东的矛盾,使管理层愿意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而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也成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的情况下,稳健的会计信息在财务管理、预测决策等工作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会计信息的取得和使用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

  第一,会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会计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变得便捷有序,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得到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日常会计核算、对外报送报表转为财务分析、预测决策及风险规避。

  第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更为直接,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着降低,会计人员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变得更为透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稳健信息的需求更为强烈,他们需要根据剔除风险的数据作出决策,从而有效防范风险,减少机会成本。

会计信息化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职业道德;传统会计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日渐广泛。从会计行业来说,会计信息化逐渐取代传统会计,记账方式及信息共享的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挑战,由此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

二、会计信息化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含义

1.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具体的会计理论发展的,它所利用的计算机技术自动计算数据功能、自动汇总数据功能、自动存储数据功能等都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或者可以说它们就是会计信息化的前身。此外,会计信息化还利用了网络技术扩大其内涵,使其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处理。网络技术特有的共享性以及它所连带的一系列特殊性能带动了企业财务信息固有的孤立和滞后,积极的将企业中的业务、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信息融为一体。电算化属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要学科,笼统来说,会计电算化是在原本的手工记账模式中发展起来的,主要用计算机技术将会计信息输入电脑,从而由此实现了会计工作的快速与便捷。而会计信息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可以说是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发展,它像一张网,将会计电算化的信息所存在的不及时、静态、孤立等缺点加以弥补,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会计环境。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科学,它将会计理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主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企业中各方面的财务信息包括各类物流管理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等充分收集,并且将这些信息充分加工运用以实现资源共享。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化有益于企业管理,它所符合的主要是管理者的需求。它将企业的各类信息整合加工,然后按照管理者的需求实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化在传统会计核算职能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将会计原有的控制和决策加以强化。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计信息化的出现符合历史的发展,也具有其必然性。2.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而言,主要是在会计的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用以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活动所产生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时从会计人员的职业认知角度产生并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不仅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活动中的行为底线,也是他们的会计行为对社会所承担道德责任以及所要尽的道德义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被具体要求。所有的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都应该保持着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热爱这份工作,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好好学习、努力钻研,完善自己的各方面会计业务知识,让自己的技能符合岗位要求。另外,会计人员需要在熟知会计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严于律己,约束自己的会计行为,使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被限定在法律规范之内,另一方面要“严以待人”,即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要严格监督他人,广泛宣传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会计制度等。由于会计人员接触到的是公司的财务信息,这样的工作职能相当敏感,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时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并且要义务的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不能向法律规定的其他人透露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在进入一个单位工作时应当熟悉该单位的内部运作以及生产经营状况等,积极运用自身的知识为单位提供有益于内部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服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加强与改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并且将相关的政策加以贯彻和实施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起到重大作用的机构与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由此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都能够落到实处。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发展的国内外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和英国的市场经济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比较领先,所以他们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上有着独特的见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虽然都不尽相同,但是都表现出了以英美为基础的延伸与发展。其中,美国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开始较早,他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主要有政府加以干涉与监管,而当地的注册会计师只负责相关资格的认定或者标准的制定等。美国将会计师划分为不同领域并且针对领域划分职业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相当的全面。在这样的划分下形成了包括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财务经理、内部审计师甚至会计教师在内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美国的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指出,会计人员在熟知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客观正直的工作态度,积极关注公众利益。美国的会计人员所体现出来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都相当高。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于1983年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准则》提出管理会计师应该同时具有工作能力、保密、正直和客观的职业道德。甚至要求管理会计师在于企业管理当局发生道德冲突时,他们有必要辞职以维护其职业道德。美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都归结于美国的那套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相对规范的外部环境。而英国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可以看出当地的注册会计师的自律度非常高,主要靠各大会计职业团体来制定,很少由政府干涉。英国的各大审计委员会和会计职业团体都有其各自的职业道德准则,而准则内容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相同。英国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比较注重真实公允、客观公正、职业能力和保密性等方面。同样的,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也有着和美国相类似的职业道德要求。英国会计人员的底线是真实和公允,随着欧盟第四号指令的出台,这两项原则亦被成员国纳入各国法律,由此各成员国的会计人员也受这两项准则的约束。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香港会计师公会为例,我国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职业道德指南》主要针对会员所负的责任,提出正直、客观等职业行为。同时还对部分具体的会计行为做出详细阐述,当然,最具体的还算是最后一部分的指南,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存在道德观念淡薄、道德体系不规范、以及行业环境混乱等问题。

四、会计信息化环境与传统会计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约束差异

现代的会计模式基本都是由传统会计发展而来的。传统会计主要依靠手工会计利用纸张、笔墨、算盘等进行手工的计算、整理、核对、分类、登记、制表等会计工作。因此,在这些繁复并且机械的会计步骤中,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相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差异:1.知识储备需求差异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日常的会计业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传统的会计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手工记账方法,而会计信息化需要会计人员多方面掌握计算机技术,从基础知识的角度来说,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有了某种程度的提高。2.信息泄露难易程度差异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它将传统会计的各项会计信息都进行了信息化的处理,也就是说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信息都会被输入进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由此而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但是会计信息化是依靠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的,这样的信息就不是封闭的,如果某个部门需要抽调数据,在取得授权以后,这些信息就可以通过网络从系统中被直接抽调。传统会计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侧重于会计人员的义务保守秘密,而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力度,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难度更大。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采取更强力的措施来防止重要的财务信息泄露。3.数据输入繁琐程度差异传统会计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在手工记账汇总数据以后才能得到最后的会计数据,这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比较高。一方面手工记账的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这样纯手工的记账统计方式更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失误,每一个小错误都会导致最终数据的差异。所以,会计信息化环境中,计算机技术的加入有效的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各类科目名称的自动选择以及最终数据的自动统计汇总都有利于避免差异的产生。从这方面来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显得更加便捷、利索。4.信息披露即时性差异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共享信息的智能系统,它会把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给利益相关者。传统会计的手工核算由于会计人员工作量很大,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基本会依靠每年的会计报表,这样的会计信息基本都是事后披露,利益相关者们很难根据这样的过期信息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因此,通过这样的渠道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让利益相关者能及时根据会计信息进行有利的预测和估计,同时也可以实现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由此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中国政府的重视下,通过会计制度建设以及执业人员培训等,在原有的会计职业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更加严格要求,使其能够良好的贴合会计信息化的新环境。因此,不管是传统会计还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都要求会计审计人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同时也要严格遵守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做到不屈从、不迎合。会计信息化环境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背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和普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爱岗敬业意识缺乏会计信息化环境为会计工作提供了开放的网络环境,然而部分会计人员缺少爱岗敬业的意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共享。为此,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传统会计相比将途经从纸张转移到了计算机,而会计信息共享也是公司生产业务的信息共享,会计不再是传统会计时期的记账工具。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仍然处于一个很不成熟的状态,没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升。他们没有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以及与目前职位相匹配的其他能力的提升。他们没有认识到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他们的服务对象早已经从单位或者公司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利益相关者。2.职业底线难以防守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但是依然有很多会计人员违背准则,在面对经济利益的时候守不住底线。从传统会计到会计信息化,一直会有不少会计人员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不能坚持准则。在面对教唆、威胁、甚至是金钱诱惑的时候,部分会计人员会忘记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会计凭证等等加以粉饰,弄虚作假。很多人为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在信息化环境下,大部分的会计工作需要在计算机软件上完成,这样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相比之前的传统环境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部分会计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不到保护好会计软件的职责以及保守秘密的义务。3.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会计人员仍然保持着在传统环境下的会计技能与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的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其适应时代潮流。在信息化环境下,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创新与学习意识,缺乏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不知道要去学习与新时展相适应的计算机技术。这样会导致很多会计工作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也达不到预期中及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任务。4.监督机制仍不健全由于信息化环境是相对于传统环境发展起来的,与之相匹配的监督机制还不是非常健全。之前提到了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共享,为此会计信息在其他部门得到申请认可以后就可以被随意提取,同时会计信息也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及时披露给利益相关者。这虽然从该某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利益相关者以及各部门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督,但是相关过程中的信息流通却不能得到监督,很容易产生秘密泄露。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采用的方法或措施

1.积极宣传爱岗敬业的意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会计人员的在职教育以及后续教育,积极宣传爱岗敬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要求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环境下的会计知识技能,而应该督促他们学习新的更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的新知识,一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技术等辅助技能的培训。2.进一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使其适应信息化环境传统环境中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在约束会计人员道德、防止他们在会计工作中出现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总体来说,会计人员不仅需要组织会计工作,也需要在组织过程中执行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认真守法,在必要的过程中严肃执法,在其本职的会计工作中不因个人利益而徇私枉法、弄虚作假,积极做到清正廉洁、诚实守信。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法律法规应当成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宗旨和灵魂,一切从会计职业道德出发,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符合法律要求,并且能及时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真实、完整的决策依据。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中必须符合会计真实客观的要求。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信息的记录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所得出的会计数据应当如实反映会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没有弄虚作假,对于不符合实际的会计数据要坚决加以纠正。另外,会计人员还需要做到诚实守信,除了出于相关法律要求、职业责任等方面的需求之外,不能以个人为单位未达到某种利益需要向其他人泄露该会计对象的会计信息。3.完善会计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机制需要运用企业内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应该通过对确认、核算、分析、记账、报告等会计程序的审查对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法规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要求,以便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社会监督也可以从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机构入手,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也是熟知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于企业或单位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业务的监督更能督促其符合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在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上,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对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建设的惩罚机制。对于违反纪律的会计人员应当严加惩罚,而对于遵纪守法、表现突出的会计人员要适当给予奖励。4.优化社会环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仅受其工作领域的影响,由于每个社会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避免不了会被社会所存在的形形的不良因素所干扰。即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相当的标准,在经历社会这个大染缸以后,都免不了会受其影响。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有很多三观端正的模范,但是依然会存在道德意识薄弱、个人利益第一的不良风气。创造美好和谐的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而是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及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放在社会环境中来说就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和修养的要求。当下,各行各业都在强调要提高职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对会计行业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十分有利。当然,会计人员也不应该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条件和要求全部加诸于外界的社会环境上,而是应当从自身出发,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修养提高的同时,借助外部环境优异的东风,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由此赢得人们对于会计行业的信赖。

七、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未来发展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会计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严肃认真,尽职尽责。虽然“八审八看”是传统环境下对会计人员审核凭证的时候的要求,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这些要求由于客观原因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改变,会计人员仍然需要按照当前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工作流程一丝不苟的工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时刻认识到自身的服务对象相比以前更加开放,增加了很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会计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及时为需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和服务。另外,会计人员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先进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与服务,更要提供精准的信息和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需要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确保所提供的决策方案更加针对实际并且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人员提出的管理决策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市场资源状况等信息的基础上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会计人员需要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法律法规,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培训,只有在自身能力达标的情况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分析企业的运营管理,这样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管理决策才是真正有效的。从会计人员的个人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当从会计人员个人出发,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应该与时俱进,在端正的同时加以升华。在我国目前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公私分明,不贪不占。会计信息化环境为会计人员提供了更加频繁的犯错机会,而共享的会计信息让会计人员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社会的发展让金钱更加具有其价值,在这样的条件下,会计人员的严于律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会计人员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不断学习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法律法规的新内容,并且正确使用法律赋予的职业权利。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履行会计人员的义务。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做到实事求是,提出客观公正的职业判断。信息化环境要求会计人员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充分了解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了解会计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由于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共享,众多的经济利益也会牵涉其中,会计人员需要时刻保持独立性,坚持自己客观的立场,在不弄虚作假的同时也要及时有效的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朝举,林珊玉.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1(34)

[2]伍晗鶄.建设会计人员诚信体系的必要性及建设途径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

[3]王桂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分析[J].消费导刊.2010(03)

[4]庞沁蓉.有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4(32)

[5]王明泽.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探析[J].时代金融.2015(32)

[6]胡晓明.基于信息时代的IS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当代财经,2006,(2):125-128.

[7]葛锐.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J].现代商业.2013(30)

会计信息化研究范文第5篇

(一)缓解就业压力

加强我国会计信息化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对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会计信息建设专业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从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我国考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对于会计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大学生就业压力,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促进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二)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结构

会计信息化建设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来讲,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应加快建设我国会计信息化,才能完善我国会计信息化管理结构,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从而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快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企业建立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企业具备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和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最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促进企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为此,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部分企业缺乏主动能动性,没有认真做好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工作中敷衍了事,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使用价值认识不充分,认为投入是得不偿失的徒劳,故忽视了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专业水平较低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行业快速的崛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模也逐渐的扩大。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从事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人员的能力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这种复合性、拓展性的人才较难满足实际需求。当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信息资源共享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企业会计业实现信息化,但我企业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尚未形成健全和完整的数据库。各行各业间的企业会计信息仍处于相对的自我封闭的状态,一般都是相互隔离、相互独立。不仅如此,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间与会计信息化系统间也处于一种有机的分离状态,造成各行各业间的会计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另外,企业会计信息的传送渠道是通过网络,故在其传送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泄露、截取或篡改,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四)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加强其管理措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不严格,责任制体系不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工作人员懒散、投机取巧,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等问题。在管理中经常出现问题,影响整个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会计信息化建设监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监管的体系并不健全,监管制度缺失,监管意识不高,监管的权限划分不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五)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系统脱节

信息共享机制和运行效率会计信息化是构成企业信息化的重要部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度机制的建立和信息化的健全有助于实现企业生产、财务以及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还能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提供保障。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中海存在诸多的问题,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六)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

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际应用的发展。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会计信息化研究对企业的内控控制和审计问题没有做详细的研究,研究的这些内用都是肤浅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的重点是会计理论和会计信息系统等内容,有些会计研究领域甚至是空白的,例如,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应用及处理。因此,为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应不断的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的研究,重新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体系结构。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融合

提高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财务、业务和生产的一体化管理,保证了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的有效统一的实现。会计信息化系统要保证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二)加快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步伐,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理论

国家应加大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的投入力度,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团队,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在研究内容上,应深入研究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审计们关注的审计问题,研究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两者上的应用。要从两方面着手,结合我国企业级经济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的会计信息化理论及其所预测的结果进行吸收利用,取其精华,依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得出不同的或者以前未经验证过的结论;其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研究成果及西方国家的经验,创造出新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理论,并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我国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吸收专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崛起,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能力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行业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要懂得会计、计算机以及其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胜任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会计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间应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会计信息化建设团队间应该是配合默契,合作时间较长,且团队间有主人公精神。所以,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开拓型、复合型的人才。

(四)加强管理模式

推广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引导各地选择有资质、有经验、有诚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队伍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严格监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加强监督会计信息化建设,使其严格的按照规范。此外,企业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会计信息化管理,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队伍及设计师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五)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保障

实施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在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外,还应重视对会计信息的安全保障。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信息安全泄露现象严重。因此,对信息进行加密工作就变得很重要,不断的升级和完善企业的会计系统,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随意进入,防范发生财务风险的发生,保护企业信息免受破坏。

(六)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为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企业领导和高层应学习新的管理理念,转变旧的会计观念,充分的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为企业提供准确的、高效的会计信息资源,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更好的会计信息支持,为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