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精选5篇)

  • 教育心理学课程(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

教育心理学课程(精选5篇)

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第1篇

现在社会上对80后的大学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草莓一族。具体而言,就是说外表光鲜,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而内部却苍白绵软,缺乏内涵,不堪压力,稍有挫折,就会成为一团稀泥。这种状态就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边面面对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称号的大学生,另一边面对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覆盖面广,受众学生人数多。因此,探讨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原则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缓解他们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曾强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能够脱离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贯穿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上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掌握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视频、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案例(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真实再现,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替代性。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不是发生在学生中间,能够通过讨论案例来学生自身带来启示,是一种间接的、非创伤性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案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念是发散式的,灵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和引导,避免案例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测量教学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问卷,通过心理问卷和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心理测验或问卷的科学性强,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心理测量也不能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要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用,它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测量内容一般是由题目组成的,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冷淡,教学效果下降,指导性不足。

(三)视频教学

在教学资源中,有很多的视频资料。视频通常的解释为“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心理访谈》、《社会广角》等心理类节目,有《心灵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的内容丰富,表达信息全面,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等特点。

选择视频材料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现实性原则。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围绕课程主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使视频材料为教学目的服务。3.引导性原则。视频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讲解、讨论等活动进行,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课堂讨论教学

课堂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课堂讨论式具有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堂讨论,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讨论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考,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2.教师要在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导向。在讨论中,既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要化解因为观点不同而导致的感情上的伤害,使讨论存在观点层面,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把课堂讨论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健梅.“草莓族”耐挫力培养三部曲.教育科学论坛,2008,8.

[2]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8,4:95-96.

[3]李静.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19-24.

[4]周颖芳.案例教学在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中的应用.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5(2):132-133.

[5]牟书,曾美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视频案例的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8,7:67-69.

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6-02

教育心理学是我国高校师范专业的重要课程,是师范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考核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心理学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以平和的心理状态进行处理与解决,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在诸多高校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体现出注重实践、淡化理论的教学特点,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视角下,各位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有效的对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进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效学生,以下为笔者对此给予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1.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1.1教材与学科课程的问题。目前我国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注重社会实践。第二,注重理论基础[1]。在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以教育实践为核心,觉得教育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特征与现象皆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因此教育心理学的教材一般是以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思想素质、审美技能与个性差异等角度加以组织与实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心理学会容易失去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价值。

在西方教育心理学走进我国学术领域的过程中,我国专业教育心理学者以挖掘本学科的心理特征为目标,走进学术领域中的极端,也就是注重实验探究,淡化教学实践的理论需求,促使我国的教育心理学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相接近。

1.2教学手段与评价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诸多高校教育心理学科教师主要采用演讲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育心理学涉及的教学内容通常会与构建注意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相关联,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无法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心理学的中心内容,导致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长时间下来会影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脚步[2]。

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评价常常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但是考试卷上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这样,大多数的学生会在考试之前努力学习,在考试之后全部忘记,并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素养,甚至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失去意义与价值,以致于学生缺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灵活转变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会在某一个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影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堂的长久发展。总之,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构建策略

2.1整合教育心理学结构框架。所谓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趋势与学生学习特点,对学生主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涉及到心理特点与发展、一般心理教育、分类学习心理、心理理论教育、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等多个方面。

心理特点与发展教育是指关于皮亚杰、维国斯基等人士的心理發展特征;一般心理教育是指学习动机、学习生理变化机制与学习迁移等内容;分类学习心理是指与创建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学习方式有关的学习内容;心理理论教育是指注重基础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新知识,产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是指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个体的差异、现代先进技术等使用教育。总体而言,教与学两者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中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为教学的有效发展服提供服务[3]。

2.2注重实践训练。教育心理学开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科学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中心应被理解为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学习品质与培养学习动机的综合学科。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系统的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直观性与综合性的活动,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关注知识点的产生与形成,包括高层次的知识学习与学生心理的自我调节;在培养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对真实存在的教学案例进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

或者结合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学习,依照学生自我管理的理论提升学生自身价值;在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教师深入了解品德的内在特征,并且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对社会行为与个体品质进行分析与说明。除此之外,上述的所有内容皆需要依托教育心理学中案例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促使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学习,真正的将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相融合,便于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本质内涵,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创新教学内容。因现今各所高校的教育心理学教材重要研究的是人本主义与构建主义,从学生自身出发,注重学生心理知识的构建,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发展为学材。针对学习心理、心理特点与发展以及品德心理而言,需要体现这三向内容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中心需要以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依据皮亚杰的心理学说对学生的身心进行深入研究[5]。

与此同时,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师应给予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高度重视,善于使用先进技术开展教育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基于多元智能化教学思想与其实际的价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与发展的最佳学习方式。由此,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自身与学习的关系,进而在多个学习领域中加强自身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自身学习水平。2.4改革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思想需要进行改革,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思想,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式的发展与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直接学习,或者为学生创设问题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心理学课堂中。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开展教育心理学教学活动。

此外,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实时投影技术、电脑教学一体机技术等,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案例制成课件,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赋予课堂生动性与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会与掌握,进而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精细讲述力度,涉及到与教学主题与思想内涵的内容重点强调,促使教育心理学的课堂活动顺利进行。

2.5小组学习与研究。高校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结合现有的知识与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实践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的走进教育心理学知识的世界,感受到知识世界奥秘。比如在引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依据社会行为形成特点,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并思考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教育心理学学习体系,扩展学生知识观,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学生个体需要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探索心理学的世界,再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使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与评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列入在考试成绩中,调动学生平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深度与广度的思维转变能力,促使學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进行改正与完善,丰富学生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第3篇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民族院校;心理健康;干预

1.前言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中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院校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实现民族大团结这一伟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不但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我们发现,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只有将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壮的身体中,才能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较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回报社会。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逐步加大,尤其是还未进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这是因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需求已从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逐渐已成为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社会对于在校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面临日益激烈的着就业竞争,原有旧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全新的变化,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学习压力突然增大,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一些心理素质不很过硬的学生无法承受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各方面压力,极易引起这样和那样程度不一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其中不乏出现厌学、退学甚至患上自闭症最后走向自杀的悲惨事件。我国在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体育课程作为民族院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体育特殊的教育功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力促进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体育教学对民族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干预,旨在探索有效解决现阶段民族院校学生所面临的普遍心理问题,将身体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效地干预策略体系,切实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功效,进而为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周边环境,具有良好完善的个性特征,并且在认知方面、情绪反应方面以及个人意志方面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2]。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认识自我和评估自己且很好地控制自己各方面的欲望。面对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时能够保证个人心理不会过度出现上下波动起伏从而达到协调平衡的状态。我们还可以把心理健康视作人们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的积极地发展状态,其具体标准主要有:有较强的安全感和自尊心;能够做到适度自我批评,正确认识到自身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能够有主见,不轻易因为外在因素改变自己的决定;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够理智现实的看待问题,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非分幻想;具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具备适度满足个体需要的基本能力;具备完整和谐的人格素质;具有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具备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等。

3.当前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1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过于单一,缺乏趣味性,严重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该课程为必修课程,学习时间为两学年。课程设置的初衷旨在通过两学年的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式与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健身习惯,使之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大学生们对原有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经常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和借口逃避,与原来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且有渐行渐远的趋势。例如涉及到注重以增强大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田径项目中短跑和中长跑以及跳远等内容的教学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学习兴趣又缺乏学习的动力。再比如趣味性较强的球类项目,如篮、排、足或乒、羽、网等,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又因这些项目对于参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过高致使学生而难以完成基本的练习,更谈不上趣味性和技巧性更强的趣味游戏或教学比赛。总之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教学矛盾只有从课程内容选择上下功夫,选择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一味注重体育成绩,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传统意义上的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重在通过示范讲解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各项运动的基本技能,使之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受此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保健以及各项心理素质与心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究其原因,除了教学观念陈旧之外,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匮乏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没有丰富心理教育理论知识做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是无稽之谈。

3.3教师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却缺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部分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自身进修、学习、开展教学比武等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其教学能力和水平毋庸置疑。但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有些学生由于先天身体条件决定的确实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时,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达到教学目标,不顾学生个人感受,不与学生进行有效耐心的交流与沟通,从不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欲望,任其自由发展,这样久而久之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4.体育课程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影响

4.1体育课程教学能够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前社会的急速发展促使对广大在校大学生的要求日益增高,人才标准的界定也越来越综合化和全面化,大学生们要想适应社会需要,寻求一份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就要比之前付出更多的努力,承受更大的压力。体育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学生基本体育运动技能,达到锻炼体魄的基本目的外还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3],避免出现学生因压力过大导致心态的失衡,出现厌学甚至轻生等更为严重的危险事件。总而言之,有效的运动对于改善人们不良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

4.2体育课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打造学生良好个性发展。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往往具备优秀品质的人再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兼顾学生意志品质、优秀品德以及个性特征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形成,使之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身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进而使其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在自己的各项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4]。

4.3体育课程教学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改善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被动局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身在高校的大学生们,由于涉世未深导致往往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悲痛结果。在众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生自闭、过度悲观和心情抑郁等。这些学生大都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人交流,缺乏与同学之间的有效沟通。我们尝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设置集体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诱导和迫使他们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必须增进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5],久而久之,让他们彻底甩掉原来孤僻的性格,改掉不与人交流的不良习惯,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体育课程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关键

5.1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时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办事,切忌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然就会适得其反。针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异常等各种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详尽的分析存在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

5.2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时还要加强相关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强化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的专题培训,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使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5.3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手段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适时根据干预对象的不同,干预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以及干预对象的性别、家庭等具体现实情况进行辩证地处理,切实做到一切为学生良好健康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石光宇.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4).

[3]林志超.影响学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干预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8)

[4]陈秋珠.谈高等学校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实践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内容和新要求。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挑战。在2018年9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科学概括和集中阐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为深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把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完善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3],笔者针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期望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三全育人”。

二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课程是师范院校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师范生具有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师职业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又称作“职前教育阶段”。在这期间,师范学生应形成区别于非师范学生的专业结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高师学生除了必须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是师范生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有理由认为,《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高师院校“师范性”的标志之一,也是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象征。高师教育的特色就在于其师范性,师范教育是否真正具有师范性,学生能否胜任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心理学》课程开设的质量有关。然而,作为一门高师院校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经调查发现,当前《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课程体系庞杂、教材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空泛,与中小学教育实际脱离;缺乏思政元素,缺少德育内容,没有综合育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育心理学现有的教学情况,使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后没有印象;另外,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并愿意学好这门课程,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有的甚至是不愿意去运用,因为他们总认为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是严重脱离的,实践育人的内容没有真正融入到《教育心理学》课程体系中。师范生的培养关系到未来教师质量,同时肩负着国家下一代人才培养的重任,师范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怎样不改变专业课程重要内容,又要发挥课程的思政功能,运用德育的科学思维方式,将《教育心理学》课程融入德育功能,融入理想信念的思政教育,笔者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三《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引领课程思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整合知识、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注重理清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在努力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让他们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敢于实践创新的自信心,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心理学独有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了解、思考现实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渗透思政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状态,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理想信念培养,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二)以教学理念为指引,渗透课程思政。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帮助学生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愿意从事教育事业,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引领学生在品格、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坚持不忘初心、以人为本、问题导向、尊重个性、回归生活、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为学生做好示范,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的课堂上,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授过程,而是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生命意义的呈现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教育的感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教育心理学知识与能力的习得,更重要的是积累对生命的经验,洞悉生命的内涵,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教育心理学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的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情景中的相遇。这种相遇,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个性的彰显、心情的释放、主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体现;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交流,达到共鸣。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和时光的流逝,而是师生之间人格的完善、灵感的启迪和情感的交融!

(三)以教学方法为依托,加强课程思政。在教学方法方面,重视启发式教学,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将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理念,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着重改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打破原来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收”的教学方法,通过淡化理论教学,增强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根据不同教学主题,比如学生心理、教师心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和实践联系紧密的部分,采取学生小组讨论与探究学习、教师主讲与学生研讨、前沿文献阅读与沙龙分享、课堂教学观摩与教学实录分析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真正做到“乐学”、“会学”、“学会”,努力实现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性与育人性的良好统一[4]。例如,在进行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时候,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表演绘本《鱼就是鱼》,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释放,学会表达,在实践中领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绘本传达的深刻德育内涵。在讲解学习动机这一部分时,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分小组拍摄视频,调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讲解新课前十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组成,并随机抽取小组同学在全班进行分享。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分享讨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四)以教学内容为契机,践行课程思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进行教育心理学“开学第一课”,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读心术、催眠、梦的解析等话题,联系实际举例分享心理学与教育、生活的关系,共同探讨教育、教师和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喜欢任课老师,从而提升他们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在学习教师心理这一部分时,我们会重点讲解教师的职业素质,其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特点是教师从教的根本动力,而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又是师德的核心。教师会结合不同的专业,以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为例,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在学习品德的培养这一部分时,我们会以漫画、大量的社会道德热点话题为导入,引发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讨论,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入手进行品德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明白做人“底线”的重要性,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