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精选5篇)

  • 弟子规教案(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行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八德”分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谓德行培养,实则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宗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重视对学生的德行…

弟子规教案(精选5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第1篇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德行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八德”,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既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深层次内涵。初中思想品德课发掘国学经典《弟子规》内容,从“八德”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德行,对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八德”嵌入德行培养的重要意义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德行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八德”分别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所谓德行培养,实则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也是教育教学的宗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将《弟子规》中的“八德”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从“八德”入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亲爱长的孝悌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人际习惯;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行,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正视自身不良行为与习惯,形成正确的责任意识和价值追求,培养良好的品性。同时,将“八德”嵌入德行培养的课程资源,也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对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行是必然趋势。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嵌入《弟子规》――“八德”的教学思想

《弟子规》成文的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那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的教育、科学的发展等方面。那时人们所著的《弟子规》,对现代的人们来说,有一些思想内容是有益的,有一些思想内容则为封建思想的糟粕,初中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不能要求学生完全遵守《弟子规》中所说的内容,而应引导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弟子规》的时候思想得到升华。

1.去粗取精的思想

前人所撰写的《弟子规》,提出的言行准则是符合那个时代的标准的,现代的人或者不适合照《弟子规》中提到的内容执行;或者必须去除《弟子规》中包含的思想糟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古人认为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呢?因为在子女成长的时候,父母给过子女很多关爱,所以,做子女的也应当关爱父母。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应当怎样关爱自己的父母呢?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提炼《弟子规》中思想精华的时候,可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2.与时俱进的思想

《弟子规》中具有一些封建的思想糟粕,这也不意味着《弟子规》不值得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а生以这些思想糟粕为镜子,找出正确的学习方向。比如,《弟子规》中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是说当父母责备子女的时候,子女不能与父母顶嘴,只能顺承自己的父母。这段话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学理念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当我们的意见和父母不一致,父母开始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教育学的理念来思考思想品德问题,让学生从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中找到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方法。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应用与时俱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弟子规》,就能让学生把古人的思想和现代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知行合一的思想

《弟子规》中有一些内容直到现代依然值得提倡。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还应引导学生把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在生活中落实。比如,《弟子规》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是讲文明礼仪规范的,直到现代,人们依然认为这套文明礼仪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照这套文明礼仪来做,争取做一个具有思想品德修养的中学生。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嵌入《弟子规》――“八德”的有效途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不仅是新课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理念,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教育的实质就是育人,这是教育的前提,离开德育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当今世界学校德育目标的共同走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注重学生个性的体现,正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强调培养民族精神。但是从我国中学阶段德育实施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德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德育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使得学生在适应社会时出现各种问题,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此种形势,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以“八德”培养学生的德行,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现状的出路。

1.对应教材,选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

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实现对学生德行的培养,需要找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德行的重要目标。就以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教师“可有可无”的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参与课堂兴趣欠缺,课堂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深入发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很多内容与《弟子规》中的“八德”息息相关。比如,八年级第一章课标内容为“体会父母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其中第一课时“爱在屋檐下”和第二课时“我与父母交朋友”就与“八德”中的“孝”密切相关。选准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思想,就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孝”的真谛,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嵌入《弟子规》的重要目的。

2.探索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情境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不仅实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拓展,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深层次发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征和《弟子规》“八德”本质,在选准德行嵌入的切入点的基础上,利用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实现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例如,在教学“教师伴我成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师生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2015年感动中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的事迹,生动的故事使得学生将注意力牢牢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学生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并深入思考。所以,实现德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嵌入,还需要积极探索出实效实用的情境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从而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德行的重要目标。

3.巧妙导入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适当导入案例,不仅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探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德育教学背景下,将《弟子规》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八德”入手,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案例的重要作用,以教学案例说明“八德”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真正对“八德”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八德”嵌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教学“友好交往礼为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一单元与“八德”中的“礼”理念相同,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课堂教学中,教师选用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孔融让梨”,让学生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再读“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分析这个故事,明白“礼”的内涵,并将其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而且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嵌入“八德”培养学生德行,必须重视教学案例导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八德”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融合,既是两者理念不谋而合的基本要求,也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作为礼仪之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将“八德”嵌入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对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 顶.既晓之以理,又导之以行――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知行合一”教学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81):125.

弟子规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弟子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脱胎于《论语》,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朗朗上口,易于诵读与记忆,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或出外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朴实无华,循循善诱,内容又来自于中国传统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影响非常之大。《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路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资源。

一、《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范,提升职业素质,形成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必须纳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之中。《弟子规》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弟子规》所彰显的正是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孝、悌、仁、爱,所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尤其值得高职院校重视和借鉴。《弟子规》中养成教育思想是丰富具体的,并且易于化为实践行动。第一,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弟子规》认为,为人弟子应该养成听从父母教导,孝顺父母和尊重师长的良好习惯。《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明确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你,你要赶紧答应,不可迟缓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你要马上去做,不可拖沓推诿;父母在教育你的时候,你应该恭恭敬敬聆听;父母在责备乃至责罚你的时候,你也要虚心接受。《弟子规》还具体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冬温夏清,晨省昏定,出门回家,禀告父母。在学校也是一样,高职院校学生要尊敬师长,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严格遵循请假报告制度,有事请假不逃课,不随便外出留宿,顶岗实习及时上报岗位信息变动。《弟子规》指出,少让父母担心,就是一种孝心。高职院校学生要养成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习惯,否则“失联”的你,会导致老师父母深深的担忧和牵挂?第二,注重细节,养成习惯。《弟子规》中对小辈的规矩是非常强调的,而且规定得相当细致。如要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即不管吃、喝、坐、走都应让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子规》认为,应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弟子规》认为,好的行为举止是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弟子规》中对为人弟子的立、行、跪、拜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现代礼仪也讲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人们的行为举止要“站如松,坐如钟,动如风,卧如弓”。《弟子规》的内容对于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形象大有裨益。第三,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论语 为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做人要十分讲信用。《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话,要“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的就是诚信,巧言欺骗和胡言乱语怎么可以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真假莫辨,当学生面对各种各样诱惑的时候,更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乱发表意见,随意传播虚假信息,所以《弟子规》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弟子规》继承了孔子在个人修养和教育工作中重视个人修养、迫求完美化人格的理论,要求人们形成“见贤思齐”“反求诸己”的习惯。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你就要追慕思齐,立下决心,发出宏愿,迎头赶上去。纵去远,以渐跻,立下一个长远的规划,逐渐地赶上他。古人说:高山仰止,景行景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第四,读书三到,持之以恒。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就是《子弟规》所传授的读书方法,意即读书要集中精力,排除杂念,把心思和脑力用在读书上,而不是心不在焉,有口无心。实际上,读书三到这个方法不仅对读书有益,而且能借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弟子规》认为,在读书、学习方面,首先要求孩子要读好书,其具体标准是:“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在他的判断力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应该让他在指导之下阅读经典,启迪智慧。《弟子规》还告诫我们不要自暴自弃,对自己应该永远有一种追求,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以弟子规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为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战略,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当成“职业养成所”,而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弟子规》蕴含深厚的养成教育思想,已然引起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广泛的注意,不少高职院校学习《弟子规》,诵读《弟子规》蔚然成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职业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学生形成文明守纪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自主学习意识、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意识等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高职核心能力。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关系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是构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弟子规》所蕴含的职业养成教育思想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新路径。

(一)环境养成教育,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

《弟子规》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里强调学习环境贵在干净与整洁有序,不求奢华与舒适。诚然,大学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感染、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我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人文性与生态性”相谐和的理念,努力把校园建成环境优美又富有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的生态型校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宜教、宜学、宜居的花园式学校。学院新校区建设之初,就成立了“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形象识别系统CI”课题,使得校园每一幢楼宇,每一条道路,每一处湖泊都充满人文气息。例如“齐贤楼”取“见贤思齐”之意,“修远楼”寓有大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精神,“弘毅楼”语出《论语 泰伯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南大门镌刻着我院的校训——“知行合一,明德致远”。学院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餐厅的楼道、走廊、房间中精心设计布置了校风校训、名人名言、图画标语等,让一墙、一廊、一室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环境气氛的有益熏陶。学生置身于这样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统一的校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能感受到胸中勃发的职业理想并充溢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二)管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

《弟子规》强调管理养成教育,诸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冠必正,纽必结”“将入门,问孰存”等等,不一而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学生跑操制度。为培养在校学生“特别能吃苦”精神,学校积极推行“阳光体育”活动,2008年9月起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感,空乘班、丰田T-TEP班、“柳工机械班”、“沪宁钢机班”等同学上课时必须身着统一职业装。学院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院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制订了一系列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并量化成绩作为个人评比的主要依据;另一方面狠抓制度的执行,坚持开展大学生文明宿舍、文明个人考评工作,促进了文明修身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

(三)身教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言教不如身教。《弟子规》云:“话说多,不如少”,又言:“果仁者,人多畏”。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踏踏实实放下身段去践行。人们敬畏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不是他们的话说的有多漂亮,而是他们“身为世范”的身教作用。学院非常重视教职工的身教作用,通过教职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影响和教育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学院评选优秀教师由领导测评、同行测评、学生测评构成,其中学生测评的比重最高。学生坦言,他们会把票投给那些真正热爱学生,拥有职业自豪感,学识渊博,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于奉献,能处处身先示范的教师。学院通过网络、橱窗、表彰会议,让优秀教师的优秀事迹广为传播,让其渗透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学院还延请交通行业精英,杰出校友为学生开讲座,谈体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成功人士,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四)课堂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弟子规》在“余力学文”部分,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你只管埋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养,结果你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拥有书本知识只是一个人成为仁人的某一要件而已,而不是全部,这是儒家的要义。死读书、读死书,或者说纸上谈兵,往往是难成大器之人,甚至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二次创业新征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堂养成教育,力求把其打造为我院素质教育的高地。学院科学制定“教学质量年实施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领导也深入课堂,督导素质教育在课堂的实施。经过科学组织和有效实施,课堂教育不再是“满堂灌”,而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小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等在课堂得到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养成教育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责任意识、顾客意识、全局意识、保密意识、学习意识。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实践,旨在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发展。《弟子规》作为优秀的文化传承,其中蕴含的养成教育思想为当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也为创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9).

[2]许本洲.职业养成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3]张晓华.浅析《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3).

[4]济南职业学院.强化职业养成教育,提高高职核心能力[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0).

弟子规教案范文第3篇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理解 国学 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⑵ 弟子规节选文字 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 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 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 2. 弟子规节选文字 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 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 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 C. 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 》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 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 

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

 

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诗歌朗诵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 孝敬之道 ,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 智慧之道 ,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 治世之道 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 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 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 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 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 三鹿奶粉 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班主任总结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 经典诵读 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 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 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弟子规教案范文第4篇

本学期的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如期举行,这次师徒结对精选了33个对子,开了专题的会议,对师傅、徒弟分别提了具体的要求,明确各自的任务,但最终效果如何,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讨。

每个学校每学年都会举行师徒结对的签约仪式,往往仪式很重视,宣传报道很重视,但结对的过程却不了了之,师傅没有尽到师傅的责任,徒弟也没有跟师傅虚心学习,最后做点假材料供学校考核,至于效果如何没人深究。

我想,师徒结对的目的是促进徒弟成长,让他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能不能从最终的目的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去考评师徒结对的效果呢?

谈到"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有学校这样做:每月徒弟听师傅4节课,师傅听徒弟4节课,查看听课笔记为凭证。这样细化的要求到底行不行?我认为不妥,原因有三:一是师徒负担太重。作为老师本来教学事情很多: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处理其他学校交付的任务,一个月8节课很难实现,每月8节基本不可能;二是可以做假。既然查看听课笔记,就可以不听课补抄听课笔记;三是目标不明。相互听课不是目的,研讨、指导、帮助徒弟提高才是目的。即便师徒相互听课,倘若不研讨、不指导,徒弟教学能力没提高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怎么从实效出发,去细化师徒结对的过程呢?我认为一个学期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不能急,不能一学期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首先,制定徒弟专业成长计划。3年或5年一个周期,分别从基本功(三字一话)、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论文撰写、班级管理等几方面来规划发展,明确每个学期的计划任务。

其次,围绕计划有步骤逐一落实。一个学期一项任务,完成好下学期再有新的任务。比如三字一话,徒弟每天练写粉笔字,师傅指导加督促,当徒弟写得很好,师傅认定过关了,粉笔字就不再练了。下面再练普通话,帮助徒弟正确发音、处理好情感,注意声音抑扬顿挫。

弟子规教案范文第5篇

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行,而且需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古人言:“德才兼备,圣人也。”《弟子规》作为蒙学教材,在“余力学文”篇中对于怎样学习知识做出明确的规定。“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非圣书,屏勿视”等,告诉孩子学习知识,要用心听、用心看、用心问、用心写,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下,持之以恒就能取得成绩。读书要学会选择,对于不良书籍坚决不读,正如用流行的网络语编写的儿童读物会直接影响孩子对字、词、句的正确掌握,有效利用“学文”规范引导儿童学会学习,对其成长影响深远。自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弟子规》也被重新接受,学者们开始著述演说,地方学校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弟子规》学习活动,可以说全国展开了《弟子规》学习热。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弟子规》的学习现状到底怎样,其价值是否实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弟子规》儿童启蒙教育现状

(一)教育途径单一,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阶段,《弟子规》的学习途径主要可划分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模块。社会教育主要表现为媒体宣传,一般表现为以《弟子规》为内容的公益性广告、动画视频和墙体横幅宣传。学校教育主要呈现为学前教育和低年级教育,学前教育指的是幼儿园、学前班教育;低年级教育指的是小学一二三年级教育。家庭教育指孩子的长辈,主要是父母对其进行的《弟子规》相关教育。可见,儿童能够接受《弟子规》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

(二)教育群体狭窄,造成教育断层

《弟子规》学习的接收群体在我国主要是低龄儿童,即9周岁以下的孩子,而小学高段即四年级以后,大多数学校将不再进行系统的《弟子规》学习。高中、大学也很少普及性地系统开展《弟子规》的学习。

(三)教育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发挥《弟子规》的时效性

目前,国家教委未编制统一的《弟子规》教材。地方学校一般自主采用各种版本不一的单行本《弟子规》,且大多为本校自己编订的小册子。而市面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仅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和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因此,可供学习的优秀书籍较少。而学校即使开展《弟子规》学习,但大多也只是以诵读为主;家庭长辈教育也仅是购买一两本书教会孩子背诵而已。教育内容的单一,直接影响儿童对《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

(四)教育时间过少,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弱化教育成效

社会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时间,比较随意;学校教育一般是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弟子规》;家庭教育更是随心所欲,想起来教,想不起来不教。综观之,儿童在《弟子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时间安排,接受教育的时间过少,根本不能真正学好《弟子规》。因此,要使《弟子规》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改变现有教育模式,从关注到践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体系,全力推进,提升其教育时效性。

三、《弟子规》儿童启蒙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模式

中国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导致如若不将《弟子规》的学习纳入幼儿园及小学学纲,不成为考试内容,学校就只能是利用晨读时间背背而已。只有将《弟子规》的学习纳入教学大纲,成为考核内容,学校才会真正将其融入课堂讲授,赋予更多的教学时间,培养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实现从低段到高段一脉相承的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弟子规》对儿童启蒙教育的时效性。

(二)拓展教育途径

单一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推进《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信息时代可以依据时代特征大力开发网络游戏,采用国家支持、扶助网络开发团体政策,鼓励积极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网络游戏,利用孩子爱玩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学习掌握《弟子规》的基本知识,并且可以在游戏中设计情景使其践行具体规范要求,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培养儿童树立优秀的道德品格。积极开发优秀的动画视频和系统的电化教育课程。如,目前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优化教育内容

《弟子规》成书于清代,随着社会变革,书中的部分内容已不合时宜。时代的变迁,要求教育内容同样要与时俱进。中国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几千年来它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完成自身的转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在继承中变革。因此,国家应积极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通过对《弟子规》的编写、解释、整理、注释研究,编制较多适宜当代被教育者和时代要求的高质量教育书籍,以加强《弟子规》学习的时效性。

(四)加强教育实践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弟子规》学习不仅是规范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践行于生活。让儿童在掌握了基本规范要求之后,通过践行来检验学习。要积极利用社区开展“孝亲好儿童”、“和谐小天使”等评比活动。学校不仅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传授《弟子规》的规范要求,更要积极利用第二课堂,通过案例讨论、学生辩论、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活动方式,开展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要和家长形成团队,通过双方的交流沟通及时检验儿童的学习实效,真正将《弟子规》学习落到实处。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