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总结(精选5篇)

  • 课程思政总结(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44-03 [作者简介]王骁炜(1973―),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注重改革与创新,在…

课程思政总结(精选5篇)

课程思政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地方改革;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44-03

[作者简介]王骁炜(1973―),男,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研究。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注重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联系各地改革发展实践成果,加入地方特色教学资源,或者编写地方性思政理论课程辅助教材,成为其中的一个亮点。[1]不过囿于思政理论课程突出政治性和思想性性质,强调统一思想和意志,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客观要求,各地在增加地方性教学资源和实践成果的同时保持了谨慎、低调的立场。尽管如此,地方性教材和资源的采纳和应用呈现越来越多的需求,这种需求,本身既是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和研究寻求突破客观束缚和限制,改革创造新的增长空间的尝试。因此,加强和促进地方区域特色资源与全国思政理论教学体系的融合互补,应该是未来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向。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发展维系于地方和基层的改革发展实践

全国高校普遍设立的思政理论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门课程构成一个整体,既强调执政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和立场,凸显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注重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文明成果的教化,意在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和伦理性。

高度的政治性和科学性决定了思政理论课程从思想到内容必须面向社会现实、面向地方和基层实践。课程的内涵和生命力系于全面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最新成果,系于有效总结和反映先进政治和文化理念的最新成就,这决定了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程、创新的课程。不论从课程的指导思想还是政策理论上看,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和总结社会发展实践的最新最有效的成果扩充和增益起来的,以思政理论课程的核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例,就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和提炼升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将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也将不断丰富,在哲学上看,就是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落实到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和研究中,我们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的指导原则,善于从社会发展现实的丰富内涵中去总结和创新理论,并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和学习。而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新成果从哪里来,不是来自高层某个人头脑灵光一现的“英明决断”,也不是来自枯坐书斋和图书馆的专家们的苦思冥想,只能来自社会基层的实践创造,来自生产、科技、服务、管理等具体生产活动的第一线。从过去几十年的实践情况来看,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程体现和包含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内容,大都是在中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并经过提炼和推广的结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真实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充分条件。我们注意到这点,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和改革的方向也就洞若观火,那就是必须善于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善于总结和提炼各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推陈出新,比较归纳,最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创新做出贡献。全国高校散布于各省市地区,与各自地方区域联系密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地方发展经验和成果中去提取和总结理论创新,是科学理性思维和理论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

课程思政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改革; 研究成果;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60-03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界对思政课考试环节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旨在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有所禆益。

一、传统思政课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论者们普遍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环节积累了许多好经验,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概括地说主要有:

1.命题内容呆板

王立荣认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命题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记忆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极易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1]梁勇等人也认为,现有思政课考试内容囿于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这既不能使学生通过考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能使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去发现、揭示和正确剖析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

2.考试形式单一

张振昶指出,传统考试方式仅从教材、课本出发,将考试局限在课堂内,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考核,不能完全反映思政课的课程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3]王儒仿指出,多年来思政课考试大多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题型模式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构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与灵活性。[4]石裕东也指出,考试题型缺乏理性思辨,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是临考之前突击背诵,所以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的应有目的。[5]

3.成绩评定失当

目前在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上,许多高校采用“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这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但由于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大(一般要占到70%),所以许多学生还是把重点放在期末考试上。石裕东认为,这不能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6]

4.考后分析缺位

考试有多方面的功能,而长期以来思政课在设置考试环节时,比较重视考试的检查功能,即仅仅将课程考试的及格与否作为监控思政课教学的唯一目标。对此,王儒仿认为,由于受教学课时、学习内容等诸多因素影响,思政课考试一般安排在一个学期期末或一门课程结束之时进行,也就是说考试实质上只是总结,而非诊断。[7]李楠也认为,过去对思政课考试作了孤立于思政课教学系统之外的狭隘理解,也即只是将考试看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更没有看到考试本身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8]

二、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

关于改革思政课考试的现实意义,学界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层面来加以研究的:

1.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消解传统考试的弊端

梁勇等论者指出,传统思政课考试在命题内容、考核形式、成绩评定、考试分析等方面的弊端,既有高校对考试环节设置错位的因素,也有教师对考试操控力不强的因素,还有学生应试目的不端正的因素,更有个别领导对考试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使改革方案无有力保障而半途而废的因素。这些弊端和不利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思政课考试意义的发挥,因而必须强化对思政课考试改革重要性的认知,积极推动思政课考试的改革实践。[9]

2.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

王儒仿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过分突出考试的检查和总结功能。这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也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10]马冀也认为,思政课考试不仅要测试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更要督促、引导和提升师生双方的教和学,因而从发挥考试本身具有的评价、导向和激励等多种功能来说,必须对思政课考试进行改革。[11]

3.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杨建强提出思政课考试改革,应结合“05方案”的实施,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努力使考试成为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12]王立荣提出,思政课考试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手段要改革创新。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知识视野的拓宽、发现和认识规律以及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提升。[13]马冀也提出,科学而又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政课考试,不仅能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而且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14]

4.改革思政课考试有利于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吴昌盛等论者认为,要通过改革思政课考试,使之更加适应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的客观需要,更好地适应注重素质教育这个时代大趋势的客观要求。[15]杨建强也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考试理念、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已不完全符合时代、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深化考试改革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政课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探索和实施好考试改革。[16]

三、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原则与对策

1.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基本原则

为了积极而稳妥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论者普遍认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其中,较典型的有四种观点:一是张振昶提出的必须将理论知识考试与实际表现考核相结合,期末测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同时兼顾师生实际承受能力;[17]二是杨建强提出必须把考试的权威性与人本性相统一,考试目标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相协调,理论考试与实际表现相结合;[18]三是李磊等论者提出必须坚持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素质、转变学风、丰富实践和适应社会的“五个有利于”原则;[19]四是李庆华等论者提出了“六个相结合”,即坚持分层次与分阶段改革、开卷考查与闭卷考试、熟记知识点与运用基本理论、主课程小步改革与副课程大步改革、平时考核与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与读书心得等相结合。[20]

2.改革思政课考试的对策思路

如何切实有效地推动思政课考试改革?这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第一,拓展命题内容。思政课考试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及书本知识,金春姬认为思政课考试命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之外,还应考查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21]李楠也认为,作为思政课考试的内容范围,应减少对书本知识等纯粹记忆性内容的考核,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内容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22]

第二,创新考核形式。李楠提出可在保留期末考试这一前提下,探索多样化的平时考核方式。[23]王儒仿提出要全面创新考试形式,一方面改变考试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变换试卷的命题形式,突破单一的笔试考查方式,同时改革笔试考查内容。在考试题型方面压缩客观题比例,增加主观题含量,广泛采用材料式、分析型试题进行考查,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和对社会现实关注的能力等。[24]基于任何单一的考试形式都有其优劣的认知,金春姬提出应构建闭卷与开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结合、课程论文与社会调查结合的考试考核形式系统。[25]

第三,完善成绩评定。李楠认为,改变思政课课程成绩评定不合理状况的关键是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这就要求在课程成绩的评定上贯彻“三个相结合”,即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社会实践考核成绩相结合,以加大社会实践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书面成绩与其他方式成绩相结合,以书面成绩为主。[26]张振昶认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和终结性评价成绩应分别按占总成绩的40%和60%计算为妥;[27]吴昌盛等论者提出“二三五”模式,即平时、期中和期末各占总成绩的20%、30%和50%较合适;[28]杨现勇认为思政课课程成绩要由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两部分构成,根据不同课程内容,两者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要有所区别,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理论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稍高些,而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可略高些。[29]鉴于思政课课程的特殊性,李玉姣提出,在课程成绩评定上还必须跟学生的实际政治思想情况和日常表现结合起来。[30]

第四,重视考后分析。杨现勇认为,传统思政课考试比较重视考试的检查功能,而对考试的诊断、规范和引导功能的关注不够,以至产生把考试完成当作一门课程教学结束的狭隘理解。[31]魏春艳认为,考后分析是整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信息反馈的作用,因而考后应及时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并对考试结果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教师通过考后分析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2]

四、推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探索的若干思考

学界现有研究为推进思政课考试改革探索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这几个基本点值得关注:

1.必须创新视角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作,硕士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课,无论是在考试目标的设定,还是题型结构的设置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思政课学业考试借鉴,但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几乎是空白。另外,以往对思政课考试方式的研究,多是从考查形式、题型设置等方面展开的,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能否进行网上考试的探索,能否将改革考试方式与完善考试机制、有效引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起来研究,目前还不多见。

2.必须深化研究

如何发挥思政课考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效应,现实中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另外,如何科学安排思政课考试内容、规范设置考试形式、正确处理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关系、合理划定课程成绩比例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此外,在考试内容、命题素材的选取乃至考试方式的设置上,今后应积极探索如何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的关系,努力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对其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上。

3.必须注重应用

在今后思政课考试改革研究中,应加大应用性、实证性和对策性研究的力度,如关于思政课课程成绩的评定,多数论者主张要加大平时考核力度,但阐述必要性的居多,而创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模式的还不多见;又如要借鉴和汲取现代教育考试学的理念、方式方法和技术手段,将之运用到思政课考试实践中,以体现对考试实践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13] 王立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90-93.

[2][9] 梁勇,靳秀芳,李新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49-51.

[3][17][27] 张振昶.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58-61.

[4][7][10][24] 王儒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8(4):40-41.

[5][6] 石裕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科教导刊,2010(35):47,50.

[8][22][23][26] 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5-69.

[11][14] 马冀.探析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学理论,2010(30):267-268.

[12][16][18] 杨建强.新课程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初探[J].社科纵横,2010(7):169-173.

[15][28] 吴昌盛,傅麟雅.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73-77.

[19] 李磊,冯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刍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3):78-79.

[20] 李庆华,梁温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3):77-79.

[21][25] 金春姬.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J].林业科技情报,2007(3):128-129.

[29][31] 杨现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黑龙江教育,2007(6):77-79.

课程思政总结范文第3篇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就要结合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内容,不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既是富有思考性的教学,同时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案例选择、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四个环节来探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任何教学过程都发生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之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案例筛选和甄别。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给学生讲共产党员钱学森的案例。案例通过展示钱学森不仅在科学事业上精益求精,而且在个人理想信念上坚定执着、不断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伟大一生,说明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与实现伟大理想之间存在某些必然联系,帮助学生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现实性,案例的选择应选取那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密切相关、甚至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案例。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二、从教学过程中探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效果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理论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逆反心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就要结合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内容,不断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既是富有思考性的教学,同时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案例选择、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四个环节来探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

(一)案例选择

任何教学过程都发生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基础之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进行案例筛选和甄别。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给学生讲共产党员钱学森的案例。案例通过展示钱学森不仅在科学事业上精益求精,而且在个人理想信念上坚定执着、不断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伟大一生,说明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与实现伟大理想之间存在某些必然联系,帮助学生正确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现实性,案例的选择应选取那些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与学生成长成才过程密切相关、甚至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熟悉的案例。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时,会选择播放我们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的感动校园人物,这些感动校园的人物是他们的同学、老师、学校的后勤人员,其中一些感动人物、典型事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阅历有很多相似之处,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

(二)案例呈现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呈现至关重要。案例选择好以后,在什么时间呈现给学生,以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是我们值得推敲的。如果案例内容比较多,可以把事先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案例材料,结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仔细分析研究案例内容并写出案例发言提纲为上课发言做积极的准备。比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课前,给学生提供两个案例:一是“当代好人郭明义的事迹”;二是“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道德存在的意义,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如果案例内容比较少,在课堂上可以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认真的阅读和分析。但是要注意的是,在PPT制作过程中字体要恰当,图文并茂,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这是案例讨论的基础。

(三)案例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它帮助人解放思想进而用解放了的思想指导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内在沉睡的思想,激发出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获得正确且明确的方向奋勇前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案例教学的案例讨论环节将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转化为主动的学习者。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提出讨论主题,当然讨论的主题要与教材的基本理论、与国际国内发生焦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通过提出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讨论,学生在讨论之前要充分做好准备,一方面要查阅相关资料,另一方面要写出发言提纲,还可以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讨论在小组内现进行,最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案例辩论可以挖掘学生的思辩潜能,展示他们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高职学生由于理论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有限,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需要重温案例,对学生的讨论或辩论做出点评。点评的过程要阐明案例涉及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情况同时要指出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案例总结重点是启发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完整有序性,教师在完成案例点评后还应该给学生布置撰写书面的案例总结报告。撰写案例总结报告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把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结合。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讨论完前面谈到的“当代好人郭明义事迹”这个案例后,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媒体报道,通过观看视频等形式,感受“当代好人郭明义”的风采,撰写总结报告。学生通过撰写案例总结报告,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综合能力,收到了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教师尽可能的批阅案例总结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每学期还可以举行一次优秀案例总结报告评选展览,并把结果计入考试成绩,以促进案例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探索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其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十分重要。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灌输者,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熟悉、分析案例,更多的启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至少在某一专业方面进行过专门研究并且要热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拓宽自身的学识、社会阅历、注意选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引起他们的共鸣。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述和书面的表达,既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又不够生动形象,很难将案例描述清楚,给学生留不下深刻印象,以至于在随后的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冷场的现象,案例教学会形同虚设。而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全面丰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当下,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提升至几乎和实体空间等同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境下,案例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应积极利用学校可以主导的、学生利用率较高的校园网络资源。如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的校园网站,进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打开网络课堂案例教学的链接,可以看到和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相关联的案例,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从“漫灌式”教育为“滴灌式”教育,使教学效果的渗透力更持久深入。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社会网络资源,如微博、微信、QQ等。教师不仅可以在上述网络平台以日志、评论等生动的形式去展示、分析案例,还可以以用加好友或建立微信群的方式进入学生的虚拟网络空间。在虚拟空间中,师生关系转化为网友关系,有利于学生心理地位的提升和淡化教师的说教色彩,有利于随时随地实现师生课上课下的互动。比如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及时反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模式

课程思政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改革

一、开展讨论式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当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借助于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通过交换加速知识传播,促进知识、技能的不断创新。时代在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从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学内容,在动态中完善教学方法。解决传统教学中因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缺乏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不利影响。讨论式教学法运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种师生的思想知识,潜在智力的交融。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增加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

由于思想政治课内容具体紧贴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更应该采取既生动形象、又富有理性思维的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处于主体地位,鼓励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从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特点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以下特征:以材料为依据,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方法为核心,以媒体为手段,以觉悟为目的,要求以学生自主活动达成目标。学生的活动包括外部的活动――感知、操作、言语、交往等;内部活动――认知、情感、体验、信仰等;集体的活动――全班及小组,学生及师生的互动等;思维的活动――具体思维、抽象思维、线性思维、逆向思维等。根据新时期大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起来,最后达成教学目标。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讨论式方法有助于实际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传授――接受、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学处在“有问有答”这种比较低级的水平上,很少有学生的感悟、体验,更难有学生自己去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反映学生的价值表达过程。这样,学的知识难以迁移、内化,很难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要突破这种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指导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优化。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应该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讨论式教学方式运用于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分析。

在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中,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然而在这些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对这些民主教学的方式、方法缺乏理解,运用的不到位,需要正确的引导,而实现民主教学的有效途径是讨论式教学方法。

三、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方式操作注意点。

思想政治课讨论课教学的操作中应该注意:第一,灵活处理学习阶段法意正确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都是循序渐进的。学生每一步的学习活动都是上一步学习活动的延伸,同时又为下一步学习活动的打下基础;各阶段是一个交叉的、开放的、循环的过程。因此,每一步不是机械不变的,可以根据学习进展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跨越式前进);教师的交流是随时根据课堂情况加进自己的意见、看法等,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第二,关注学生方面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程度,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意识等与学生的个体努力程度是一致的。个别学生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不注意就会拉大距离的,要加强个别引导启发。第三,注重多向的交流。讨论课的优势就在于各方面的观点的交流及交锋。师生及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程度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讨论课中师生的关系会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师生已不再有严格的界限,融合在一起,要敢于打破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崇拜。学生知识的内化也离不开学生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第四,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加强信息资料收集处理方法的指导。广博的信息是讨论课开展的前提,是知识内化的桥梁,是开拓思维的载体。讨论式教学扩大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如上网;阅读报刊杂志,各种新闻媒体讨论式,信息加工上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单一”思维。配合教学要突出思维方法的引导。学习过程的思维方式以归纳方法为主,强调思维的过程与方法,而不强调思维的结果;注意多种思维方法的运用,具体与抽象思维,逆向与线性思维等。第五,保护结论的多样性,关爱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信息是多样的广泛的,学生的认识也是差异的丰富多样的,这也是讨论课的可贵之处,结论单一就失去了讨论课的价值。教师的评析要有平等民主的观念,保护学生的思想火花。

四、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方式和程序设计。

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离不开教师严密的教学组织工作。从总体而言,课堂讨论的组织必须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1、认真准备

讨论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进行认真而充分的准备。讨论的准备主要包括:

第一,巧选思想政治讨论题目,找准“引爆点”。提出恰当的思想政治讨论题目,是搞好思想政治课堂讨论的前提条件。讨论题目的选择要符合如下要求:1)紧扣思想政治教材。讨论题目要围绕教材的中心内容,与教材的重点相吻合。2)贴近生活。讨论题目既要有时代感,又要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密切相关,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只有学生所关心的“政治热门话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3)难易适度。题目太难,学生望而生畏,讨论就无法深入下去;题目太易,三言两语完事,就会失去讨论的价值。第二,指导学生准备,构建“支撑点”。讨论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点”,否则,就会失去判断是非的标准,陷入无聊的争论。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思想政治教材,有针对性地阅读课外参考书籍,搜集有关资料。调研式的讨论还要进行社会调查访问,写出调查报告,讨论要按照要求写出发言提纲或发言稿。这样,学生在讨论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可信。

2、进行讨论

这是思想政治课堂讨论最关键的环节。要使讨论有序进行,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

第一,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讨论要贯彻“学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思想政治讨论题目有时可由学生提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应产生于学生的调查了解之后。讨论最好

由学生自己主持,以造成一种自由和谐的气氛。在讨论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发言,要使那些学习成绩差、平时不愿发言的学生也活跃起来。教师不要对讨论横加干涉,应作为讨论的一个成员参与活动,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也应看到这是正常现象,千万不可冷言相讥,而要耐心指导学生通过讨论求得改正。讨论的结论并不一定来自于教师,可由学生(讨论的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课堂讨论犹如“放风筝”,既要让风筝自由飞翔,又要抓住手中的线。讨论不是放任自流,须臾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的具体表现是:

――诱导。在学生讨论不起来时,或在讨论中对某一问题“浅尝辄止”、不愿再深入讨论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激发学生讨论欲望的“引爆点”,或来自于教材的重难点,或发生于学生思想上的疑点,或根植于现实生活的热点。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或因认识角度的差异,或因不同观点的碰撞,或因理解层次的深浅,或因分析正误的迥异,或因评价标准不一,最容易引起争论。教师针对学生产生认识冲突的原因,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就会激发学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热点问题讨论欲望,使他们产生“欲罢不忍”之感。

――疏导。在讨论之前或讨论过程中,学生对有些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出现理解上的障碍,如语言文字理解的障碍或时代背景材料的缺乏,讨论就难以展开或深入下去。此时,教师应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其学习障碍。又如,如果将“真正的民主意味着把实际的政治、经济权力割让给大众”等命题拿来让学生讨论分析,就必须为学生扫除语言文字理解上的障碍,提供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材料。否则,学生就会乱说一气。

――引导。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讨论的思想政治专题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在讨论中,大学生常常把现象当本质,如把“官倒”等腐败现象当做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把美国总统选举当做民主的典范。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某种错误观点占据优势,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或欲擒故纵,暂时背离目标,引导学生找出错误所在,然后回到正确结论上来。

――指导。当学生缺乏讨论的组织能力和方法时,教师要细心指点,授之以法,精心培养和训练;当学生讨论“跑题”时,教师要及时校正,指明思维的内容和方向;当两种意见相持不下时,教师要点明问题的“定域”,指导学生明确问题的限制条件,避免无聊的争论。

3、延迟评判

课堂讨论结束,要进行总结和评判。以往,人们总是要求教师“及时总结”。其实,有时教师的“及时总结”会适得其反,即正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提出“延迟评判”,就是于学生讨论产生反应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给予评判,而不是在学生产生反应时就及时进行评判。因为总结评判是讨论过程的自然延续,它必然要与讨论的兴趣、思维的激活等保持一致的频率,产生和谐共振。否则,学生刚刚兴起的讨论“热潮”就会低落,信息交流渠道就会受阻。再者,现在有的中学生往往带有一种逆反心理,明明是一个正确的评判,只因为是从教师口中说出的,就会被打折扣,被怀疑。延迟评判可以将学生由讨论而产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一段时间,避免过早评判的负效应。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讲明自己的观点后,学生一时想不通,应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看法,切忌急于求成。

课程思政总结范文第5篇

同志在2008年视察北京大学和2009年视察中国农业大学时反复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大学生“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每年暑期,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会在全国广泛开展,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深入基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丰富的基地资源、系统的组织程序等多方面的积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特点、开展形式、目标要求等都在不断变化,高校在开展这项工作过程中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

(一)保障体系不到位

首先,思想保障是先导,可以有效保障工作的方向性和价值性。现阶段,多数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还不够,一般只是将暑期社会实践定位为团学课外活动的范畴,未能真正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次,组织保障是基础,可以有效保障工作领导的科学性和管理的严谨性。很多高校都成立了暑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但往往都是团委牵头做,而其他部门参与过问、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却很少。第三,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是工作有效开展的后盾,可以保障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长期稳定性。高校对社会实践育人目标的设计、育人环节的策划、育人过程的支持和实际育人效果的考量等方面都还缺乏充分的顶层策划和制度依托。虽然有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已有相应的学分,但基本上都没有纳入常规性的教学管理。运行经费也只够用于支持个别重点团队和奖励优秀团队。此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可等也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

(二)参与覆盖不到位

尽管几乎所有高校在暑期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基本上都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把大量精力、财力投放在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而对面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导致点上轰轰烈烈,面上却星星点点。虽然许多高校对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做了硬性要求,但是较高的参与率往往只停留在实践回执表的公章上,实际参与、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并不理想。

(三)过程指导不到位

第一,高校对于社会实践安全、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开展较为普遍,但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社会实践方式、如何实施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题目、如何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等问题都缺少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也主要以感性地体验社会和简单地服务社会为主,对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思考很少。第三,实践后的报告内容基本以总结和心得为主,对实践成果的提升和巩固效果不佳。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仅仅靠学生本身去拓展是比较难的,还需要教师专门、专心、专业地指导,才能够真正提升暑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四)考评机制不到位

高校往往注重优秀个人、优秀团队等先进的评比和表彰。对于面上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一般是以提交社会实践回执和总结报告作为成绩的依据。委托并没有实际实践的单位在社会实践回执上盖章以及通过拷贝抄袭完成实践总结、不认真对待实践报告等现象屡见不鲜,学校缺少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二、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是暑期社会实践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各高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教学。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中,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有些学校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拿出一定学分,专门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适应的一门课程,它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掌握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行合一”,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空间上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校内实践环节和社会实践环节三部分。其中社会实践环节是最真实、最生活、最有效、最广阔的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大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利用暑假的大块集中时间深入基层,通过教学实践、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服务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化政治和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并且有相互契合的目标、形式和内容,可以相互结合和依托。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可以充分利用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暑期实践活动的各项资源和平台,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程社会实践环节;另一方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不再只是一项团学活动,而是作为正规的教学环节,根据日常的教学管理严格地用第一课堂的要求规范第二课堂。在学分设定、师资配备、过程指导、课时津贴、成绩评定等方面都有了规范的保障。通过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主要载体的方式,能够解决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自身现存的缺陷和问题,是其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根据党的十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等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的明确要求,笔者将“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相结合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改革”目标确定为: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能力素质培养的育人双目标。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改革路径确定为:利用和整合资源,按照课程化建设的标准规范管理,完善各保障系统,建立全体参加、全员育人、全过程培养的工作机制。

(一)实行课程化管理,完善保障体系,实现学生

全体参加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课程主要载体,根据课程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列入正规的教学计划、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这对于学生的全体参加、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和经费支持等方面都有了有效的保障。首先,社会实践作为课程,有着规范的学分、学时设置。根据一般的课程管理要求,规定社会实践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因故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社会实践或成绩不合格的,需要缓修或重修,否则不能获得学分。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学分化保证了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其次,全体参加不能只停留在社会实践的证明材料上,要有科学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际参与、真正思考。实践单位的时间认定和反馈意见、社会实践日记和总结报告等都是检查考核社会实践的常规且重要的依据。另外,以社会实践交流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也是学生总结、交流和考核的有效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班级、学院、学校不同层级的社会实践主题团日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总结交流中反映的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度、取得的效果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科学的考核方法保障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际参与。再次,要制定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措施和具体的考核办法,根据任课教师指导、带队和评阅等工作的开展情况,给予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认可。最后,课程建设经费与原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可以统筹协调、相互补充,保障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重点项目和团队支持费等经费支出。

(二)建立领导管理机构,健全协同沟通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首先是建立工作领导机构,形成领导合力。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外实践教学共同的重要平台,因此需要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共同负责,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共同推进。具体由“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等机构总体领导和指导该项工作。其次是完善组织协调机构,形成课程建设合力。将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联合起来。团委负责组织协调;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理论教学和指导;各二级学院成立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课程组”,负责课程开展的具体工作。最后,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形成育人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教辅行政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等力量共同凝聚到社会实践指导队伍中来,发挥各自优势特长。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为各专业学院社会实践进行选题、调研方法、调研报告写作等理论指导;思政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和礼仪培训等;专业教师负责专业内容的指导;思政在读研究生担任课程助理。健全的领导机构、课程管理组织和指导教师队伍为暑期社会实践的有序实施和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三)明确教学任务,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