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建设(精选5篇)

  • 农业信息化建设(精选5篇)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文学
摘要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3],主要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作用。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4],主要是指信息化渗入农业生…

农业信息化建设(精选5篇)

农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

我国依靠不到世界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球超过20%的世界人口,基本满足农业自己自足,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难得机遇,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有效推进了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然而我国当前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农民收入依然偏低,2015年在农村全国的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1],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发展也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必然选择[2]。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泛的概念[3],主要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作用。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4],主要是指信息化渗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不断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的进程。目前对农业信息化的定义较多,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如卢丽娜在论文《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苏郁在论文《农业信息化及其绩效研究》以及张爱桥的《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对信息化均有详细的描述。综合理解,农业信息化有如下必备要素:(1)信息技术将渗透、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2)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对象是农业生产;(3)农业信息化处于一个发展的不断积累的历史进程中;(4)农业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农业高速发展、高效生产。据此,农业信息化可以概括为:以信息网络为媒介,以农业信息的发展、传递、渗透为基础,将农业各项技术、科研成果、市场信息等传递给农户并应用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用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有效促进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实现以最小投人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5]。

(二)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化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主要指农业生产及管理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及网络化。如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实行实时监测,实时控制生长环节温度,对发生的病害等问题通过向专家咨询获得解决方案,农户也可在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优秀的种植经验,提高自身的技能。农业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相关生产管理信息迅速传播,在不断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生产绩效的提高。二是农业环境和资源信息化。因地制宜原则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运用就在适宜的土地资源上生产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农业信息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地理测绘技术等技术的运用,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现时准确的资源和环境资料,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决策建议,因地制宜地选择播种、养殖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绩效。三是农业市场信息化。对于农户来说,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市场及农产品销售市场共同构成了农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出现为生产资料的购买和农产品的销售带来了极大方便,农户可以直接从网上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并在家中收货,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客户完成农产品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的确认。同时农业信息化也促进了农业市场信息的传播,包括农产品价格、需求量,这为农户进行生产决策提供了依据,有效预防了农产品大量堆积甚至腐烂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农业结构效率。四是农业从业人员信息化意识提高。农业信息化作用于农业生产必须要以从业人员信息化意识提高为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农业信息化的种种举措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这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的普及使更多人接触到了网络世界,也使沟通更为便利,促进了农业科技及相关成果的推广,农业信息化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自农业信息化发展正式提出以来,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采取了积极举措,目前已在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信息资源丰富化、服务便捷化四个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6][7]。一是生产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主要指在现代农业中融入信息技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业生产自动控制、科学管理、精准运行,提高农业身材自动化以及组织化水平。近几年,农业物联网试点工作不断推进,黑龙江农垦、北京大兴、江苏无锡等地在农业各个领域推进物联网应用试验工作。二是经营网络化。经营网络化主要是指运用电子商务以带动农产品经营方式的转变。电子商务作为现代化流通方式的重要代表,在农业经营中的应用为农户拓宽了销售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甚至带动了“先产后销”向“先销后产”的转变。三是信息资源丰富化。丰富透明的信息资源能给为农户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故而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四是服务便捷化。2006年农业部构建了覆盖全国各个层级的1231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户可通过拨热线,向专家咨询关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专家会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解决方案,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初步形成。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和农业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先进程度比较落后。当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8][9],很多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才刚刚起步。其次,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户多为分散经营,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松散,导致农户对市场价格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再次,由于我国农村通讯设施以及交通条件不完善、缺少相关技术条件和必要物质基础,大量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文化素质能力偏弱,这些都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9][10]。

三、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措施的思考

当前伴随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和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大面积覆盖已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准备,加强农业信息化将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我国实情,借鉴以上各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特点,对加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启示及思考如下:

(一)持续加大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

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加强基础建设、引领信息建设的重要作用。我国各级政府领导应当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抓手,通过政府部门的不断支持和宏观调控,引领农业信息化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建立起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大型集合性系统工程,自上而下、分工合作、统一规划,同时加强监管和资源整合力度,由政府发力,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

(二)下大力培养农业信息建设人才,完善农民信息化能力培训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必然要求广大农民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使用和处置能力,这与我国当前农村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矛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是关键,因而必须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建设科技人才,加大农民信息化培训力度和基层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

(三)借助国家推进信息化“东风”,加大市场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建设[15]。伴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在步入信息化建设新阶段。在电子商务逐步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农产品网上交易已经成逐步成为现实并且快速发展。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广大农民团体依然欠缺对市场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效应对,因而应当着力在加强基础资源建设、强化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快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和正确引导,改变过去农业生产中市场观念淡薄、风险意识淡薄、服务观念淡薄的状态。

(四)完善改革,支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

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还应当加强市场参入引入市场竞争,在政府初期投入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发展秩序[16]。政府部门应当逐步放开农业信息机构,逐步改变现有农业信息机构完全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现状,使信息机构面向市场,逐步发展成为信息市场主体,服务并带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要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人与集体兴办农业信息企业,使农业信息产业实体化真正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带来农民增收。

四、结语

农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2篇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基本特征是信息服务与社会人文服务在“三农”上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运用。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辖7个县(市、区)、78个乡镇(区)、987个行政村、5880个自然屯,农户31万户,农业人口120万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全市已基本完成市、县(市、区)国家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建设、乡镇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基层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并相继进入基础改造、技术提升、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历史新阶段。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已基本普及;计算机网络及其信息服务已全面覆盖乡镇政府和村“两委”所在地,并向周边一线的集中性屯落持续延伸;乡镇机关的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与网络已初具规模,建制镇、城中(郊)村的电子商(政)务已与中心城市和外埠市场紧密相联;信息技术和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和农民家庭,其服务范围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劳务、商贸、流通、生活各领域;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得到加强,全市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国家专(兼)职人员1315人,平均每万户农民拥有42.4人;广大基层组织、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农村专业大户和城乡大中型农贸企业已开始运用信息技术作为生产运营工具,用信息流调控生产经营活动,全市各地涉农信息年采集量1825万条,通过城乡电子商务网上年交易农(林、畜、禽、水)产品11万笔,年交易额3.86亿元。信息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国家中长期规划目标乃至全国现阶段城市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基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边远贫困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极低,许多偏远散居户落仍然“空白”;网络管理及服务人员信息化知识相对贫乏[2],资深专业人才不足;基层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还不十分健全,信息共享程度低,结构不尽合理。因此,必须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之路。如何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根本性问题。从未来发展预测看,伴随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全面信息化时代必将随之而来,信息、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将成为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社会生产必然会形成智能化与网络化结合、脑力与体力结合、生产与用户结合、实时敏捷生产与智能化生产结合的完美劳动组合,产业经济结构将以知识和信息为主,物质和劳务为辅。知识化、网络化的需求与应用将更加空前,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时展之必然。基本思路应以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线,加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资源技术提升融合、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加紧公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策略是扩展示范应用、加强公共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2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2.1加强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深度实施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强城乡网络信息平台和农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通讯网建设和改造,完善乡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向村落和农户延伸,着力更新改造并建起完整可靠的农村信息网群和商务、政务平台,装备电脑服务机、信息机、SIM卡等信息服务终端,使农村信息网络平台的工作全面进入常态化。进一步推进地面数字电视全覆盖工程,加强宽带网络、无线通讯、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和农村光缆升级改造,消灭“死角”、“死面”;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立“三农”综合信息系统和农村公众信息“双信”平台,推进惠农短信系统和强农微信系统建设,促进农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通讯网“三网融合”,鼓励农村发展通过一个网络承载多种业务、一个终端承接多类服务的新模式,促进跨网业务与内容融合,实现农村“三电”合一和“三网”全覆盖。大力支持网络运营企业在农村提供电话、电视、互联网综合接入与信息服务,推动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2.2加快资源技术提升融合

统筹整合以农业为主导的农业、邮政、电信、广电等信息资源,集成完善纵贯中央到地方的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横联省内外各地各相关平台的“三农”信息网络绿色通道;按照市场化运行模式,将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程控操作系统尽快装备到农村种养生产领域,提高作业机械和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在农业生产、抗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各领域普及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平台、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加快传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田园生产、农田水利、设施农业上的应用,实现农业资源、农田环境和农业灾害的远程实时监控与分析预测预报[3],发展精准农业、感知农业、智能农业;扩大物联网技术在田园、物流和商务供需上的应用,全面开通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追溯、“三资”管理等网络业务系统,按照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建立区域信息网群,促进信息化与农村商务、政务、法制、科技、教育、文体、卫生、家政方面的广泛深度融合,形成完整高效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络。

2.3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对不同层次类别的在岗人员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专业“充电”,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依托高校、科研、园区和大中型企业等人才培养高地,加快培养和使用高层次人才。建立青年人发展基金、培训基地和就业平台等青年人成长机制,完善目标考核、薪酬绩效、思想交流和后勤保障,提高青年人的归属感、忠诚感和使命感,使其在尽职尽责地报效农业信息化过程中进步成长。树立人才兴业观念,因才适用,不拘一格地选拔重用各类潜在人才。经济型人才才思敏捷、市场活跃,应充分利用其人脉优势,为其创造社交环境,鼓励其投身于农业信息技术与产品营销领域;技能型人才聪颖慧质、技艺娴熟,应充分利用其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聪明的智慧才华和忘我钻研的精神,置身于农业信息化创新领域;服务型人才仁厚兼备、勤奋扎实,应充分发挥其人格魅力,为其安置做内(公)务性的工作;高端型人才知识渊博、才智过人,应鼓励其研发新一代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领军农业信息化建设。

2.4加紧公众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各级国家公益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并延伸到村“两委”、农村合作组织、农业公司和专业大户,形成基础完备、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的新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面向“三农”,搞好信息采集、分析、处理、[4],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5];由农业部门牵头,教育、科技、广电、电信、邮政等部门通力合作,整合物资资源、情报资源与人力资源,完善服务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域内外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加盟、并购、重组等形式组建大型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体,扶持创业人员在农村创建信息服务产业中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对接,扩大区域领域和效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网、农网的数据集成和门户作用,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事务网上快捷交流、沟通与传递[6];开辟远程教育平台,解决偏远落后地区在教育和培训时空上的限制和困难;继续办好农村电子商务,拓展“云计算”在农村商务领域的应用,构建起新一代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性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链。

3创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3.1扩展示范应用

以村镇及其产业集聚区为主,创建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生产机械化、经营服务信息化;从装备各类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种养加销大户入手,加快智能化机械在农田作业、水利建设、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以动植物生产环境远程监测(控)、生产管理智能化决策、农产品流通和质量追溯监管、远程应急指挥决策为重点,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

3.2强化公共支持

以市场经济理念和方式指导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等手段组织实施各类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壮大农业信息化规模,增强实力,拓宽应用范围和领域;利用公共媒体,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城乡公众参与意识;从实际出发,积极开拓应用市场,吸纳地方、城市和外埠商家前来投资兴业,开发适合当地条件的信息产业、产品和服务,使信息化建设及其产品和技术的应用真正给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带来切实的经济实惠。

3.3协调资金投入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设立国家基础建设专项,重点支持农业信息网络、综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村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及其各类涉农信息技术推广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设立财政专项补助,加大对贫困薄弱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及其技术和产品应用普及的支持;采取股份制形式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引进资金和设备,开发新一代信息化产品和技术,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金融信贷、集资入股、合资经营的投资机制。

3.4完善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3篇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

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保证农业科技与农业成果的全面落实和推广,健全规范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又能第一时间为广大的农业生产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服务,通过正确的信息引导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的优化整改经济结构,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有本国的市场销售信息、科技信息、农业政策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有国外相关的农业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农民群众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主要是把农业推向市场,依据现代市场的规律将农产品纳入商品范畴进行经营,通过工业化的思维推动农业发展。而农业信息化正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处理市场的不确定性,构建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平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信息与知识是信息化发展中基本的资源要素,涉及农业产业化的方方面面,正确引导和调整土地、劳动生产力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与配置关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提供了完善有效的科技知识信息,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大幅增强。农业信息化使得农业产业化活动空间较以往有了更大的拓宽;在农业信息服务下,农业生产经营者不再受资源的约束,可按照市场实际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构建多样化的农业经营实体。农业信息化的推行,使农业信息服务业成为农业产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实质性意义。

(三)减少市场交易风险,保障农业市场有效流通

导致农业市场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农业信息掌握了解不够而带来生产的盲目性与经营的滞后性所致。农业生产者信息的大量获得,能够更准确的制定投资和生产决策,市场风险也较低。农业信息化通过良好的物质技术保证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间的有效衔接,协调处理了农业生产、分配及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农业供与求持平衡状态。农业信息化能实现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极大的缩减了流通环节,交易程序也较以往更加的简单化,交易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交易信息,完全消除了过去生产的盲目性与滞后性,避免了市场风险,为农业市场有效流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及时有效的宣传,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者与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如下乡活动,深入农业生产者群体中讲解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其次,传授农业生产者的计算机知识,使其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前提;最后,相关领导者对农业信息化起到了重要支撑,只有领导者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才能激发中下层农业生产者更好的工作,所以领导者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

(二)培养一批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强化农业生产者的文化素质

当前,国家应在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充足的教育经费,加快农村信息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传授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人员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注重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知识产权这几方面的培训,在培养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创办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各级政府应提高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从而保证农业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方各面,所以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方可达到预期的效果。政府部门应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大自身的调查研究力度、强化过程监督。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将农业信息化建设中部分事务性的职能交由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负责,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安排组织农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监督政策执行过程及有效管理非常规性的核心项目,从而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其次,深入分析研究信息政策的基本理论方法,积极改进与完善国家信息政策管理机构,构建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反馈系统,科学评价信息政策的执行效果等,以此提高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有效性、完善性。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法律体系,营造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四)推进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一方面,应推动涉农网站建设;致力于规模较大,具有农业信息资源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以及信息完善、功能大的综合性农业网站。构建农产品信息网、蔬菜瓜果类信息网等,明确市场定位、选择资质高的经营厂商,并据此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以处在农业网站的最前沿。另一方面,科学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随着农产品贸易电子化的实现,当前应加大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而使农产品的产、供、销环节都能够通过网络完成,保证农产品市场流通。高度重视构建认证体系、信息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这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论

农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04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1]。2005―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强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十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支撑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已基本实现。截至2009年底,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的行政村(见表1)。2009年,全国开通电话的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的比重分别达到99.86%和94.3%[2]。中国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已累计为8.9万个偏远村庄开通移动电话,帮助行政村通电话比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达到100%;自然村通电话比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94%以上[3]。近年来农村电信通信水平(见表2)。

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农业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截至2009年底,农业部及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83%的地级和45%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农业网站。2009年,中国农业网站的数量达到31 108个,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 681万人,全年新增2 220万人,年增长率26.3%。截止目前,涉农网站已有18 000多家,其中政府建设的网站4 000多家。农业数据开发和应用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目前已开发应用的各类大型农业数据库67个,如全国农业经济统计资料数据库、“三电合一”共享数据库等。

3.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中国各地适农业务和平台推广迅速。“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基础性综合信息平台已覆盖全国。截至2010年底,中国移动12 582“农信通”客户超过5 000万,成为广大农民获取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和生产生活的好帮手;信息终端进乡入村初显成效,信息下乡活动进展迅速。2009年6月,全国已有6 526个乡镇开展了“信息下乡”活动,共建成乡镇信息服务站7121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44 314个。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在15个省份的1.3万余个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并基本实现“一乡一个信息服务点,一村一个信息服务点,一乡一个互联网站,一村一个网上农副产品信息栏目”的“四个一”目标,全国1/3的乡镇建立了乡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进程,因而“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才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所以“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离不开信息化;协调农村经济和国家社会发展,构建政务公开网络系统,促进“基层民主”需要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

2.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行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生活宽裕,这就要求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过程[4]。推进农业信息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实现新农村的“生活宽裕”目标,就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各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农业信息化可使农民借助于电视、报纸、网络等信息服务,使农民获取涉农信息。为农民提供求职招工、供求买卖、政策法规、气象农情、农业科技等信息服务,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首先,加快“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三电”和“三网”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加大省级平台、地级平台和县级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其次,探索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公共通信网络和其他专网、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终端,建立县信息中心、乡信息站、村信息员的三级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环境,创新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模式。

2.以农业信息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要以实施“金农”工程为契机,加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深入开展涉农数据库建设,完善电话语音与短信服务系统,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二要依托“三电合一”项目,开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信息服务入户率,提升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三要依托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思路,不拘一格地开展直接的、针对性很强的农业信息服务。

3.加快农业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加快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农业信息化软硬件技术标准、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制定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推进各部门涉农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库的兼容与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农业信息人才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关键。为此,一是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对现在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努力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二是提高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素质。要注重提高各级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制度,并让他们参与农业信息系统研制和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服务,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第一,用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形成。要积极推进3S技术、农业信息系统、农业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等在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畜禽饲养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第二,用农业信息化推动电子政务。逐步完善政府农业网站建设,加快涉农电子政务信息应用和普及。第三,要积极推进农业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营销平台为广大农民和涉农企业提供有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贾崇吉,周应萍.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58-62.

[2] 周宏仁.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13.

农业信息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信息是当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和条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向各级各部门提供信息,是信息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发挥其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体现[1]。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利用农村信息化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打造农业生产活动中产、供、销环节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拓展农产品市场,帮助供需双方有效交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2-4]。

1农业信息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是建设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发展的距离,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5]。

2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化是保证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武装到农业各个领域的必然途径。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3]。

3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连接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农业生产管理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养殖管理等方面。过去农民的种植、养殖,习惯在政府的计划安排下进行,缺乏市场信息观念。由于信息不灵而盲目种植、养殖、销售,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卖粮难、卖猪难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随着农业信息网站的出现,发达地区的农民已经利用网上信息指导种植、养殖,利用网络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开始认识信息的价值,开始搜集信息,利用信息,围绕市场信息进行种植、养殖。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4]。

4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在现代信息社会,农民素质主要体现在接受、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谁能最先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谁就能走在市场的前列,就能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如果信息不灵,反应不快,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遭受损失。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正是以自身很强的信息意识,不断地搜集、筛选、利用信息,使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不断地为自身创造发展机会。农业信息化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农民学习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有助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6]。

5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电视网、电话网和电脑网的“三电合一”,农民可以利用这些网络,了解国内外农业、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发展动态。农业信息化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将促使农村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变革,促使农民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6参考文献

[1] 陶长琪.信息经济学[M].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 刘丽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信息化主体建设研究[J].理论月刊,2007(11):166-169.

[3] 闵文江,陈保华,侯亮.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图书学报情刊,2006,18(4):19-20,40.

[4] 谷春梅.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情报,2006,26(12):53-54.


农村农业农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